• 30.00 KB
  • 2022-04-22 11:44:26 发布

关于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研究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高位水箱中消防储量、消防储水池的设置及容积、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的采用及消火栓间距、消防前室消火栓的设置、附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与高层建筑裙房的区分、地下室排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建筑;消防设计;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高层建筑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建筑)。高层建筑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挺拔,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一般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但高层建筑存在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消防系统的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考虑。因为消防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十分重要。1消防设计常见存在问题8 当前,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全面,导致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等人员疏散场所的消防设计、施工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工程在设计、施工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火灾隐患。具体如下:1.1消防加压泵的选型问题消防加压泵的选型必须满足流量和扬程的需要,经计算,消防流量为20L/s,消防泵所需扬程为105m。水泵选型时,很难选到符合流量和扬程设计要求的水泵,如满足设计流量20L/s,设计选择的水泵扬程将超过所需的压力,为解决压力过大的问题,设计只能提出切削水泵叶轮,从而满足设计扬程的需要。1.2双阀双出口消火栓的采用及消火栓间距8 当高层建筑在我国较普遍兴建的初期,伴随着产生了单阀双出口消火栓。虽然在栓口上设置了闷盖,但仍是一个出水点,实际用起来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但在当时都视为“宝贝“,争相采用,还有人大力推广,这在当时是可以理解的。时至今日早已产出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完全克服了单阀双出口消火栓之弊端。全国各大设计院均有采用。几年来,唐山市部分建筑在经过市级以上消防部门审查时,他们也同意使用及建议某些场合改为双阀双出口消火栓。规范规定:18层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的塔式住宅,在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股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时,可在消防电梯前室设置一根消防竖管和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且消防竖管管径不应小于DN100mm。笔者认为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商业服务网点、集中商业、办公等。同时,禁止采用难以保证两支水枪同时有效使用的单阀双出口消火栓。1.3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的设置«高规»要求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火栓的原因为:便于消防人员尽快使用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开辟通道并扑救火灾。笔者认为开辟通道在先;扑救火灾在后,由此延伸为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因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不大如果专用,应适当缩短水龙带的长度,否则,因25m的水龙带过长而无法灭火;如果兼用,也就是利用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保证消防电梯前室以外的任何部位有两股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1.4附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与高层建筑裙房高层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h且不开门窗的隔墙与其它用房完全分隔,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裙房的定义: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8 问题:1、笔者认为住宅底部正投影下(地上)设置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且符合商业服务网点的定义其它条件的建筑才属于附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2、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2~3跨属于裙房,8~10跨还属不属于裙房?3、如果附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与高层建筑裙房的定义确切,设计者就应概念清晰。与本专业的牵连:按«高规»要求,无论是一类高层还是二类高层的裙房均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附带商业服务网点的高层住宅无须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5消防泵管道的泄压装置消防泵运转初期,由于市政管道压力经常不稳定,而且设计扬程又偏大,会造成管网压力过大,因此需要在消防泵出水管上设置持压泄压阀,当管网压力超过设定工作压力30KPa时,持压泄压阀自动打开放水泄压,以防止管网超压。随着消防用水量的增加,管网压力逐渐下降,当下降到泄压阀的压力设定点时,泄压阀自动关闭。以满足既达到消防水量及水压要求,又保证消火栓系统不超压的设计要求。2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技术2.1消防水池8 由于《高规》对不设消防水池的条件规定得比较严格,以唐山市为例,基本上所有高层建筑均设有消防水池,以至于全市布有大大小小的消防水池,这样做既占用了大量的建筑面积(平均每座水池占用100多平方米的面积),增加了投资,也因长期不用,造成水污染。针对高层建筑防火措施较完备和火灾不易蔓延,以及建筑同时发生火灾的概率低等特点,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一是增强整体规划意识,临近的需要建设消防水池的建筑,共同建造一个共用的消防水池,其余几家共同出资,由水池所在的建筑统一管理;二是修建水池的条件确实不允许时,可论证考虑在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适当加大屋顶消防水箱的贮水量,发生火灾时大功率消防车从消火栓取水,利用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三是在建筑中心位置设消防加压泵房,从市政管网直接取水(适用于市政管网允许消防水泵直接从管网抽水);四是设计综合利用建筑小区设计的喷泉、游泳池等室外蓄水池,通过一定的过滤措施,在发生火灾时用作消防用水,但必须考虑冬季室外水池冻结因素之影响。2.2总平面布局与单体设计8 现代建筑十分讲究街道或小区环境设计,小桥、流水、假山、绿化等园林设计被大量使用,但有些景观设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云梯车登高等造成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在规划街道或小区总平面布局时,高层建筑的长边应尽量沿街道或小区的边缘布置,充分利用临近的市政道路,这样消防车有时不进入小区内部,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火灾扑救和人员营救,而小区内最低可设计一条消防车道(在消防车道下的消防水池、小区化粪池应能够承载消防车的压力),从而大大节约了土建成本,可谓一举两得。在单体建筑防火上,应以满足单体建筑防火间距为优先,确有困难时,也应将相邻墙设计为无窗、无阳台的防火墙或设计为防火门窗。2.3地下室排水8 消防泵房、变配电站、柴油发电机房常常设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如果地下室积水甚至被淹,灭火将无从谈起?所以地下室排水与消防电梯井底之排水从某种意义上将同等重要。事实上如何及时排出造成地下室水患之水往往不为设计者重视。消防电梯井底排水设施设计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1)消防电梯下到地下室,又在电梯基坑下设集水坑,这是不行的,结构上不好处理,施工也困难,更主要的是潜水泵及压力排水管从哪里进入集水坑?除非加大集水坑面积,或移出消防电梯井之外设置集水坑,给结构带来不必要的施工困难、且投资加大等。(2)集水坑容积不足2m3、排水量小于10l/s,均不满足规范要求。(3)多数设计没考虑备用泵,个别设计考虑了备用泵,然而排水泵之电源却是普通电源,一旦发生火灾,普通电源都是要切断的,无论有无备用泵,排水将成为一句空话,应务引起重视。2.4火灾报警系统目前大部分的一类高层建筑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主要是出于对控制消防电梯和防排烟系统的考虑,探测器大多采用感烟型,设置在电梯厅、走道、楼梯等公共部位,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烟气要从户内穿过密闭性能良好的分户门到达探测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起不到早期发现火灾的作用。我们认为有条件的高层建筑可考虑把烟感探测器设在入户门口处或厨房、客厅或等易早期探测到火灾发生的部位,效果会更好。所以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应从近早期发现火灾,更合理地配置。火灾报警系统还可结合楼宇智能化设计通盘考虑,把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传感器件纳入智能化系统之中,统一设置,统一管理。2.5消防水泵出口试水阀的设置和回流措施8 《高规》规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应设置N65的放水阀门”,目的是便于水泵检查试验时排水。排水量小时,可直接排至泵房集水池;排水量大时,可排回消防水池。同时,消防水泵出口还需要考虑一定的稳压回流措施。因为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消防水量小于水泵选定流量值的情况,此时水消防泵扬程远大于设计值,在无任何回流措施保护下,消防管网压力过大,容易造成事故。简单的做法是在供水管上装设安全持压稳压阀,在管网超压时,可以通过回流管泄压,将回流水排至消防水池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在管网压力不稳定时,亦可稳压。参考文献:[1]郝进.探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国西部科技.2008,(10).[2]邓景权.高层建筑消防验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9).[3]王贤奕,叶生辉.中小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探讨[J].现现代商贸工业.2011,(3).[4]田成.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性能化设计初探.安防科技,2011,(01).[5]董树武.大空间建筑火灾扑救及现场保障问题探析.武警学院学报,20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