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 MB
  • 2023-01-01 08:30:58 发布

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德庆县九市镇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德庆县九市镇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一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录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12监测目的13编制依据14监测项目及预计工作量15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值、允许值25.1监测频率25.2监测项目报警值3二、监测技术方案51控制网的建立与测量51.1控制网的建立51.2控制网的测量62沉降监测92.1采用的仪器设备92.2监测点的布设92.3沉降的观测93位移监测103.1采用的仪器设备103.2监测点的布设103.3位移观测10三、监测施工组织方案101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力资源102拟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11四、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21进度计划122工期保证措施12五、监测资料提交形式及内容121监测资料提交程序122监测资料格式13六、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3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132质量保证措施13七、监测仪器的保护、特殊情况的处理及与相关单位的配合151监测仪器的保护及特殊情况的处理151.1基准点的保护151.2监测仪器糟破坏后的处理151.3基坑开挖异常情况的处理162与相关单位的配合17附:基坑监测布置图18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工程概述1工程概况根场地位于肇庆市德庆县九市镇,交通条件一般,本场地拟建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拟建场地属冲积地貌,地势较低洼,现为耕作区,有小溪流经场地。场区地面高差起伏较大。2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支护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现场监测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人员,以指导设计与施工。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准确了解和推断基坑开挖所引起各种影响的程度、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及时在设计和施工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使整个基坑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基坑的稳定。3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5)《肇庆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肇庆市标准(6)德庆县九市镇污水处理厂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图4监测项目及预计工作量根据本工程中设计单位提出的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本工程的监测项目为: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基坑周边地面位移变化和周边建筑的沉降和倾斜;(2)地下水位;(3)坡顶、支护结构沉降和倾斜;本监测工程监测项目及预计工作量统计如下表1。监测项目及预计工作量一览表表1项目观测点数量位置或监测对象预计监测次数预计工作量(点次)平面位置基坑周边地面、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14基坑周围地面,坡顶33544见监测点平面图5监测频率及监测预警值、允许值5.1监测频率1)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2)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结束。3)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侧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现场仪器监测频率见下表: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现场仪器监测频率表2基坑类别施工进程基坑开挖深度≤55~10一级开挖进度(m)≤51次/1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7~141次/3d1次/2d14~281次/5d1次/3d>281次/7d1次/5d二级开挖进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2d14~281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超长超深开挖或未及时张拉锁定锚索就往下开挖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5.2监测项目报警值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2)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由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共同控制。监测项目的报警值一般为控制值的80%,同时应满足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3)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应根据土质特征、设计结果及当地经验等因素确定;无当地经验时,可根据土质特征、设计结果以及下表确定。监测项目报警值一览表表3序号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类型基坑类别一级二级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1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放坡30~350.3%~0.4%5~1050~600.6%~0.8%10~152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放坡20~400.3%~0.4%3~550~600.6%~0.8%5~8微型桩10~200.1%~0.2%2~325~300.3%~0.5%3~43深层水平位移微型桩45~500.5%~0.6%2~370~750.7%~0.8%4~64高压电塔竖向位移15~200.3%电塔高度5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25~35――2~350~60――4~6地下水位监测,除下雨及其前后时间变化比较大以外,平时其变化速率达到500mm/d应视为报警,需查明原因。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二、监测技术方案1控制网的建立与测量1.1控制网的建立1)选点(1)根据现场实际条件,经过现场踏勘,拟选3个监测控制点,分布在测区周边。(2)点位选在基础稳定、便于保存与扩展,利于安全作业的地方。考虑用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及实际需要,每点至少应有一个方向与相邻的点通视。并具有另外一个供检查的方向点。(3)为保障点位稳定,点位尽量不埋设在填土区内及基坑深度2.5倍距离以内。2)埋设a、埋设埋石基准点详见图1。图1埋石基准点埋设图b、埋设深至基岩(微风化)的基准点,如图2,埋设位置应选择在便于施工施测,利于保护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图2基岩基准点埋设示意图点位尽量避免设在低洼积水的地方,所有点位加盖保护并设醒目标志,点位埋设15天稳定后方可使用。1.2控制网的测量1.2.1水平位移控制网的测量本项目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测量采用二等导线网测量方法。1)外业观测(1)使用仪器采用徕卡TC402仪器进行观测(2)准备工作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齐全。(3)观测的要求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L(m)测角中误差(″)测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数2(″)级仪器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二等3.0≤2001.8≤1/1000009监测基准网的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技术要求见表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表3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值差(″)同一方向值个测回较差(″)二等2″级仪器38139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4)全站仪外业观测时的注意事项仪器严格整平对中。观测过程中,作业人员既不能自行离开测站点,注意‘保护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操作,确保仪器安全。观测结束后先切断电源,再拆卸仪器。(5)观测外业记录记录内容外业观测应记录下列内容:测站名、测站号,观测数据,观测日期,观测天气。记录要求外业观测各项记录,应按规定现场记录,字迹清楚、整洁、美观;观测记录不得涂改、转抄;外业观测结束后的各项记录应及时输入计算机。2)数据处理将外业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平差,平差采用简易平差法,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2.2垂直位移控制网的测量1)使用仪器垂直位移基准网测量外业观测使用ZDL-700(标称精度:0.7mm/km)全自动数字水准仪及其配套条码尺进行。2)垂直位移基准网观测的技术要求沉降变形观测按二级精度要求进行,即沉降观测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垂直位移基准网测量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执行。测量要求见表4垂直位移基准网测量要求(m)表4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积累差视线高度仪器视距条码尺DS05级别≤50≤2.0≤3.0下丝读数≥0.6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小于3m,最低水平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6m。垂直位移基准网观测的限差按照表5规定执行垂直位移基准网测量的观测限差(mm)表5级别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二级0.50.7≤1.0≤1.53)观测方法a、垂直位移基准网观测为往返测,观测顺序为: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一后-后-前;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a、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应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在夜间进行观测。b、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2沉降监测2.1采用的仪器设备采用ZDL700电子水准仪配合条码尺,仪器使用前已经过检定。2.2监测点的布设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选定布点位置后,将监测标志安装好,为避免监测标志在监测期间被破坏,用油漆作出明显标记,统一编号。2.3沉降的观测沉降变形点的观测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进行,沉降变形点观测的精度要求依据表6的规定执行。沉降变形点观测的精度要求表6等级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往返较测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查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二级0.50.7≤1.0≤1.5注:高程中误差系指沉降变形点相对于最近工作基点的高程中误差。n为测站数。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沉降监测点观测时是以基准点为起点,在场地内布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沉降监测点尽量纳入水准路线当中,然后再由水准路线中的固定点,精确测定其它各监测点的高程。首次观测取值应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采用ZDL-700电子水准仪和配套的条码水准尺进行作业,沉降变形点测量的各项技术依据表7的规定执行。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7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m)≤50≤2.0≤3.0≥0.6为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沉降观测首次观测时,观测次数为往返各一次。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从第二次观测开始,按单程进行观测。3位移监测3.1采用的仪器设备采用徕卡TC402全站仪配合棱镜进行观测,进场前仪器已经过检定。3.2监测点的布设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选定布点位置后,将监测标志安装好,为避免监测标志在监测期间被破坏,用油漆作出明显标记,统一编号。3.3位移观测本项目位移监测主要是基坑的位移监测,对基坑的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观测。用全站仪测各观测点坐标,将本次坐标与初测坐标或上次坐标之差求出,即得到本次位移及累计位移,初始值取连续两次观测值的平均值。1)观测前,进行边长检查和方向检查后,方可进行水平位移观测。2)数据记录、处理外业观测数据用TC402全站仪自动记录,直接传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三、监测施工组织方案1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力资源为使本基坑监测项目有序地进行,根据工程内容以及专业的不同分别指派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具体管理起相应范围的项目内容,对其承担的工作负直接责任。项目负责人及其他各主要人员的职责是:项目经理:负责与甲方联络及其它外部关系的协调,保证整个测量与监测工作按甲方要求和设计意图进行,对内全面负责项目中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并负责人、财、物的协调与配备,保证工作顺利进行。项目总工:全面负责处理监测工作中有关的技术问题,负责监测人员素质、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及技术资料的宏观质量控制工作及重大技术问题把关;负责监测成果报告的审定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技术质量工作,编写汇总监测报告,并协助项目经理全面开展工作。测量专业现场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测量工作,测量成果审核工作、并协助技术人员在各监测项目的工作。测试专业现场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应力测试、拉力测试、测斜及水位监测等项目工作。另设技术顾问一名。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人力资源见表8。拟投入的主要人力资源表8序号姓名性别学历专业职称(工种)本项目中分工联系电话1王贤明男研究生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832407562周洪涛男研究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832416393罗成敏男研究生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186760113424刘勇男研究生岩土工程助理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832861375刘国宇男本科测绘助理工程师测量专业现场负责人15815739755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6侯剑男专科地质勘查技术员测试专业现场负责人137149753702拟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设备清单与一次性元件清单分别见表9和表10。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设备清单表9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数量备注1全站仪TC4021’’1mm+2ppm1台2电子水准仪ZDL700+0.31台拟投入本项目的一次性元件清单表10四、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进度计划我公司在接到业主正式开工通知即可开始监测,预计监测工作准备2天,施工设备及人员进场1天,期间按照监测频率进行监测,基坑开挖到底之前每次监测完成提交一次监测报告,基坑开挖到底后视监测结果按周或月出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10天内提交总报告。2工期保证措施1)严格按质量管理、工序管理计划进行有序施工,避免窝工、返工、停工现象发生(不可抗拒因素除外)。2)建立信息化施工体制,根据施工计划形象进度及实际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及人员、设备数量等,按照工期倒排的原则安排一切工作。3)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作业,在不违背工序管理的原则下进行统筹安排,实行平行作业,交叉施工。4)工程监测期间,随时了解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质量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及时整改,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基坑开挖时开始监测,预计监测工作准备2天,按照设计对监测频率的要求进行监测,基坑开挖到底之前按周报形式提交报告,基坑开挖到底后视监测结果按周或月出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10天内提交总报告。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五、监测资料提交形式及内容1监测资料提交程序每次提交周报一式四份提交给监理方,并由监理分别转交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监测成果总报告。2监测资料格式1)文字资料部分a)场地工程概况;b)监测工作量;c)监测方法、原理及仪器设备;d)提供资料分析的过程及结论。2)图表部分a)监测点平面布置图;b)沉降观测成果表及曲线图;c)位移观测成果表及曲线图;d)水位观测成果表及曲线图;e)锚索应力观测成果表及曲线图。六、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质量方针:科学、准确、公正、满意。质量目标:①监测报告合格率为100%;②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率大于90%。本项目的质量目标是: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本工程按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和计量认证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2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监测成果质量,做到数据准确、依据充分、方案合理、切实可行的高水平优质监测报告,具体措施如下:一、监测准备(1)承接项目后,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监测纲要,经质量监督员审核、主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2)监测纲要生效后,项目负责人应策划监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人员配置(4)设备仪器的准备(5)项目负责人组织制定项目监测计划,编制时考虑以下因素:a保证合理的监测周期,确保按监测合同规定如期交付成品。b计划进度和工作顺序应符合监测程序。c监测计划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实施时管理者应定期检查计划的情况,发现延误时及时采取措施。(6)现场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了解生产、生活条件(如施工生活用水、食宿条件)等。了解现场场地情况、地下管线、交通等情况。二、外业测试(1)外业测试必须严格按监测纲要或监测技术要求作业,并切实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监测。(2)各监测人员要坚守岗位,保证设备、仪器完好稳定运转、保证作业操作规范化,并确保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和清晰。(3)主要监测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并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有能力处理各种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持证上岗。(4)监测点位必须符合监测纲要要求,监测数量、间距要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5)监测过程中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如设备、仪器、器具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将设备、仪器修理完好后,再进行监测。监测员对自己所作的记录必须签字,并交由工程项目负责人及质量监督员检查。经工程项目负责人及质量监督员核实,记录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验收,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应责成有关方面返工重做,以满足质量要求。三、内业工作(1)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整理原始资料、绘制图表,统计数据,分析论证及编写监测报告书。(2)整理原始资料,对全部原始数据要按规定的原则进行整理,制成标准化的表格、图件。(3)对全部监测图表、代表性指标和设计参数进行仔细分析、多方论证,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监测结论。(4)监测报告书必须在审核人指导下由工程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写,内容与图表、计算书及分析论证文件等必须相吻合,力求文字简练、内容充实完整、分析论证准确、叙述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结论准确。四、监测报告审核与批准(1)监测报告的审核与批准将对监测成果作全面及系统的检查,以评定其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主要着重于识别并预测问题的部位和不足,并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最终成果满足有关规范及用户的需求。(2)对本项目的监测成果资料实行“二级审核”制,即: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监测报告,质量监督员对成果报告进行审核,专业总工程师对监测成果报告最终审查、批准。所有审核与检查意见作好记录留档存查。七、监测仪器的保护、特殊情况的处理及与相关单位的配合1监测仪器的保护及特殊情况的处理1.1基准点的保护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基准点的选址应和业主共同确定,确保埋设处在观测期间内不会用场地施工而遭破坏。业主有责任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协同保护观测点标志,因施工必要而破坏观测点时,应及时告知监理和业主。因施工单位遭破坏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1.2监测仪器糟破坏后的处理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个别监测仪器被破坏,施工人员应及时告知监理和业主,由业主通知我方有关负责人,及时按原技术要求补埋仪器,补埋后应重新测定其数据,在成果表中使用新的数据,但为了反映该处的总体变化,已破坏点的原数据计入新的监测数据。对于因监测仪器而遭破坏而使监测数据不合理的,监测单位不对其数据负责任。监测仪器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而遭破坏的,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1.3基坑开挖异常情况的处理1)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必须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2)当支护结构后土体出现渗漏水的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堵漏止水措施。3)基坑开挖引起流砂、涌土或坑底隆起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内降水或挖土,进行堆料反压,周围环境允许时,也可配合坑外降水。4)当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加固的方法有撑、拉、压、灌、堵、减等,加固原则如下:a)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b)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时,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应立即采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基坑,待基坑稳定后再作妥善处理。c)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增大内撑预应力或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5)支护结构桩墙嵌固深度不足,使支护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桩墙前堆砂包反压,也可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在挡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6)锚杆侵入相邻建设场地,相邻基坑施工对本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构成威胁时,在锚杆被拆除剪断前,应在两基坑挡土桩墙之间注浆,或采用混凝土梁板结构将相邻挡土桩墙连接成整体。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7)当基坑周围建筑物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疏散,并补强加固或拆除,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2与相关单位的配合施工监测的特点是监测工作与基坑施工交叉进行,监测工作进度和质量与基坑工程施工互相影响,因此,需主动协调好与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单位等方面的关系,尤其协调与地基处理施工单位的关系,与其密切配合,优化监测工作。我公司拟成立专门的信息联络组,负责与建设、监理、施工方沟通协调,其主要职能有:1)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掌握施工现场的进度及工作安排,并及时调整我方的监测工作计划。2)负责协调与施工单位交叉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为我公司监测工作提供条件,并保护好我公司的监测仪器设备。3)将我方的监测成果及时报送建设方,并及时向建设、监理方通报监测工作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n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附:基坑监测布置图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