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2.50 KB
  • 2023-01-04 08:31:53 发布

最新培训污水处理工培训生物膜法-cao-12617精品课件

  • 1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培训污水处理工培训生物膜法-cao-12617\n第五章生物膜法一、生物膜法概述(C)二、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A)三、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C)四、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A)2\n\n\n\n\n\n\n1.2.2生物膜构造与净化机理(1)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水层,称之为附着水层。附着层内有机物大多已被氧化,其浓度比滤池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低得多。(2)进入池内的污水沿膜面流动时,由于浓度差的作用,有机物会从污水中转移到附着水层中去,进而被生物膜吸附。(3)空气中的氧在溶入污水后,继而进入生物膜。(4)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5)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H2O等由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并随其排走,而CO2及厌氧层分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4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6)如此循环往复,使污水中有机物不断减少,从而得到净化。9\n1.2.3生物膜的更新脱落一般认为,生物膜厚度介于2~3mm时较为理想。当生物膜太厚,内部的厌氧层的厚度就会增加,厌氧代谢产物也逐渐增多,这些产物向外侧逸出,减弱了生物膜在介质(载体、填料)上的固着力,处于这种状态的生物膜即为老化生物膜,老化生物膜净化功能差而且容易脱落。在处理过程中,生物膜总是在不断地增长、更新、脱落的。造成生物膜不断脱落的原因有:水力冲刷、由于膜增厚造成重量的增大、原生动物使生物膜松动、厌氧层和介质的黏结力较弱等。其中以水力冲刷最为重要。从处理要求看,生物膜更新脱落是完全必要的。10\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①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②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③剩余污泥产量低④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⑤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⑥调整运行的灵活性较差⑦有机物去除率较低11\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①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微生物主要固着于填料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要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荷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短时间中断进水或工艺遭到破坏,反应器的性能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恢复起来较快,因此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另外,生物膜反应器还可以处理BOD5低于50~60mg/L的进水,使出水BOD5降到5~10mg/L,这是活性污泥法无法做到的。12\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②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13\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③剩余污泥产量低生物膜内存在较高级营养水平的原生动物和微后生动物,食物链较长,特别是生物膜较厚时,里侧深部厌氧菌能降解好氧过程中合成的污泥,因而剩余污泥产量低,一般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少1/4左右,可减少污泥处理和处置费用。14\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④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填料的表面,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无关,因此为增殖速度较慢的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可能性。因此,生物膜法中的生物相更为丰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微生物种群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生物膜反应器适合世代时间长的硝化细菌生长,而且其中固着生长的微生物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各有其生长的合适环境。因而,生物膜反应器内部也会同时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如果将已经实现硝化的污水回流到低速转动的生物转盘和鼓风量较小的生物滤池等缺氧生物膜反应器内,可以取得更好的脱氮效果,而且不需要污泥回流。15\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⑤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生物膜法采用自然通风供氧,装置不会出现泡沫,没有污泥回流,管理简单,运行费较低,操作稳定性较好。16\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⑥调整运行的灵活性较差与活性污泥法相比,除了镜检法以外,对生物膜中微生物的数量、活性等指标的检测方式较少,而活性污泥法可以通过测定污泥沉降比、SVI、污泥浓度等多种方法对微生物的活性进行监测。因此,生物膜出现问题以后,不容易被发现,即调整运行的灵活性较差。17\n1.3生物膜法的主要特点⑦有机物去除率较低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CODcr(BOD5)去除率较低。有资料表明,50%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BOD5的去除率高于91%,50%的生物膜法处理厂的BOD5去除率为83%左右,相对应的出水BOD5分别为14mg/L和28mg/L。18\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温度②pH值③水力负荷④溶解氧⑤填料类型及特征⑥生物膜量及活性⑦有毒物质⑧营养物质19\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温度与活性污泥法相同,不过更易受气温的影响。一般适宜的温度为10~35℃。夏季温度高效果最好,冬季水温低,生物膜的活性受抑制,处理效果受到影响。温度过高使饱和溶解氧降低,使氧的传递速率降低,在供氧跟不上时造成溶解氧不足,污泥缺氧腐化而影响处理效果。20\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②pH值与活性污泥法相同,一般适宜pH值范围在6.5~8.5之间。主要影响酶的活性和改变细菌表面电荷,影响细菌对营养的吸收。微生物对pH值的波动十分敏感,应尽量避免污水pH值的突然变化。21\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③水力负荷水力负荷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污水在反应器中与载体上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水力负荷愈小,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间愈长,处理效果愈好。当然,这里所指接触时间,其前提是载体的高度不变,因而,水力负荷的本质是指有机负荷Nf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水力负荷的大小对控制生物膜的厚度、改善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水力负荷提高,其紊流剪切作用对膜厚的控制以及对传质的改善有利;但水力负荷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因水力冲刷作用过强,造成生物膜的流失,因此不同的生物膜法工艺应有其适宜的水力负荷。22\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④溶解氧与活性污泥法相同,一般在2~4mg/L,溶解氧主要为满足好氧微生物的代谢需要。溶解氧过低,好氧微生物活性受影响,有机物氧化不能彻底进行,生物膜恶化变质,发黑发臭。溶解氧过高,使代谢活性增强,易产生污泥或生物膜的自身氧化,促使污泥老化。23\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⑤填料类型及特征主要影响在于载体的表面性质,包括载体的比表面积的大小,表面亲水性及表面电荷、表面粗糙度,载体的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强度等。因此,载体的选择不仅决定了可供生物膜生长的比表面积大小和生物膜量的大小,而且还影响着反应器中的水动力学状态。微生物表面带有负电荷,如果载体表面带正电荷,这将使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过程更易进行。载体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细菌附着、固定,粗糙的表面增加了细菌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比表面形成的孔洞、裂缝等对已附着的细菌起到屏蔽保护,使其免受水力剪切的冲刷作用。载体表面最佳孔径是细菌体的4~5倍。24\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⑥生物膜量及活性生物膜的厚度要区分总厚度和活性厚度,生物膜中的扩散阻力(膜内传质阻力)限制了过厚生物膜实际参与降解基质的生物量。只有在膜活性厚度范围(70~100nm)内,基质降解速率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膜为薄层膜时,膜内传质阻力小,膜的活性好。当生物膜厚度增大时,基质降解速率与膜的厚度无关。各种生物膜法的适宜的生物膜厚度应控制在159nm以下。随生物膜厚度增大,膜内传质阻力增加,单位生物膜量的膜活性下降,已不能提高生物池对基质的降解能力,反而会因生物膜的持续增厚,膜内层由兼性层转入厌氧状态,导致膜的大量脱落(超过600nm即发生脱落),或填料上出现积泥,或出现填料堵塞现象,从而影响生物池的出水水质。25\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⑦有毒物质工业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酚、氰等化学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以及菌体内的酶变质,而失去活性。与活性污泥法相同。对有毒物质要控制,或对生物膜进行驯化,提高其承受能力。26\n1.4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⑧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能为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利用的那些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氮、磷、硫等以及微量元素。好氧生物处理中主要营养物质比例:BOD5:N:P=100:5:1。27\n二、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A)2.1生物膜法的分类2.2生物滤池2.3生物转盘2.4生物接触氧化28\n2.1生物膜法的分类根据生物膜反应器附着生长载体的状态,可以分为固定床和流动床两大类。在固定床中生长载体固定不动,在反应器内的相对位置不变;而流动床中附着生长载体不固定,在反应器内处于连续流动状态。固定床又可分为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等。非淹没式: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等。流动床包括:流化床、流动床以及生物转盘等。流化床介质以流态化规律进行流动,流动床的介质的流动是不规则,转盘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其流动轨迹是固定的,周而复始的固定的圆周。29\n2.2生物滤池2.2.1普通生物滤池2.2.2高负荷生物滤池2.2.3塔式生物滤池2.2.4曝气生物滤池30\n2.2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隙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在进入生物滤池前污水必须经过初次沉淀池,减少易堵塞滤池的悬浮固体物。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断脱落更新,脱落的生物膜随处理水流出,因此生物滤池后也应设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予以截流。生物滤池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低负荷发展为高负荷;突破了传统采用的填料层高度;扩大了应用范围。31\n2.2.1普通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又名滴滤池,是生物滤池早期出现的类型。排水设备布水器碎石填料滤池底板32\n2.2.1普通生物滤池①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四部分组成。池体具有围护填料的作用,应当能够承受填料压力,一般多用砖石砌造。池壁可筑成带孔洞和不带孔洞的两种形式,池壁一般应高出填料表面0.5~0.9m。池体的底部为池底,作用是支撑填料和排除处理水。填料:生物滤池的主体。应具有的条件:强度高、耐腐蚀;比表面积大;较大空隙率;就地取材、便于加工运输。布水装置:向滤池表面均匀地布水。一般为固定喷嘴式布水系统。排水系统:排除处理后的水,同时保证滤池良好通风。滤池底部所需空间不小于0.6m。33\n2.2.1普通生物滤池②普通生物滤池的适用范围日污水量不高于1000m3的小城镇污水或有机性工业废水。③普通生物滤池的优缺点优点:处理效果良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约能源。缺点: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处理量大的污水;填料易堵塞;产生滤池蝇;喷嘴喷洒污水散发臭味。34\n2.2.2高负荷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幅度提高了滤池的负荷,其BOD容积负荷高于普通生物滤池6~8倍,水力负荷高达10倍。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是通过限制进水BOD5值和在运行上采取处理水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的。处理水回流可以产生以下各项效应:①均化与稳定水质;②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地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加速生物膜更新,抑制厌氧层的发育,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③抑制滤池蝇的过度滋长;④减轻散发的臭味。35\n2.2.3塔式生物滤池①构造特征:塔式生物滤池一般高达8~24m,直径1~3.5m,径高比介于1:6~1:8左右,呈塔状;在平面上塔式生物滤池多呈圆形;在构造上由塔身、填料、布水系统以及通风及排水装置所组成。36\n2.2.3塔式生物滤池②工艺特征:塔式滤池内部通风情况非常良好,污水从上向下滴落,水流紊动非常强烈,水、气、填料上生物膜三者接触充分,充氧效果良好,污染物质传质速度快,这些现象都非常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塔式滤池的独特优势。A.高负荷率。水力负荷可达80~200m3/(m2·d),为一般高负荷生物滤池的2~10倍,BOD容积负荷率达1~2kgBOD5/(m3·d),较高负荷生物滤池2~3倍。高有机负荷率使生物膜生长迅速,高水力负荷率促使生物膜不断的脱落更新。但生物膜生长过速,易于产生填料堵塞现象。对此,将进水的BOD5控制在500mg/L以下,否则需采取处理水回流稀释措施。37\n2.2.3塔式生物滤池②工艺特征:B.滤池内部分层。滤塔滤层内部存在明显分层现象,在各层生长繁育着种属各异、但适应流至该层污水特征的微生物群集。这种情况有助于微生物的增殖、代谢等生理活动,更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同时能承受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冲击负荷。因此,滤塔常用于作为高浓度工业废水二级生物处理的第一级工艺,较大幅度地去除有机污染物,以保证第二级处理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③适用范围:塔式生物滤池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各种有机性工业废水,但只适宜于小规模污水处理,一般不宜超过10000m3/d。38\n2.2.4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施,与给水处理的快滤池相类似,但在滤池承托层增设了曝气用的空气管及空气扩散装置,处理水集水管兼作反冲洗水管也设置在承托层内。39\n2.2.4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征:①气液在填料间隙充分接触,由于气、液、固三相接触,氧转移率高,动力消耗低;②自身具有截留原污水中悬浮物与脱落的生物污泥的功能,因此,无需设沉淀池,占地面积少;③以3~5mm的小颗粒作为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力强;④池内能保持大量的生物量,由于截留作用,污水处理效果好;⑤无需污泥回流,也无污泥膨胀之虑。如反冲洗全部自动化,则维护管理也非常方便。40\n2.3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是于6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所开创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初期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后来推广到城市污水处理和有机性工业废水的处理,转盘构造和设备也日益完善。生物转盘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其构造形式、系统组成计算理论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前,生物转盘处理技术已被公认为一种净化效果好、能源消耗低的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转盘是一种好氧处理污水技术,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圆盘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41\n2.3生物转盘2.3.1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生物转盘设备是由盘片、转轴和驱动装置以及接触反应槽三部分组成。42\n2.3生物转盘2.3.1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a)盘片盘片的形状:早期出现并沿用至今者为圆型平板。为了加大盘片的表面积,采用正多角形和表面呈同心圆状波纹或放射状波纹的盘片。也有采用波纹状盘片与平板盘片或二重波纹状盘片相结合的转盘。盘片直径:一般介于2.0~3.6m之间,现场组装可达到5.0m。采用表面积较大的盘片,能够缩小接触槽的平面面积,减少占地面积。盘片间距:要考虑其不为生物膜增厚所堵塞,并保证通风效果。标准间距为30mm;多级转盘的前级间距为25~35mm,后级为10~20mm。当采用生物转盘脱氮时,宜于采取较大的盘片间距。43\n2.3生物转盘2.3.1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b)接触反应槽不小于盘片直径的35%浸没于接触反应槽的污水中。接触反应槽应呈与盘材外形基本吻合的半圆形,槽的构造形式与建造方法,随设备规模大小,修建场地条件不同而异。小型设备转盘台数不多、场地狭小者,可采用钢板焊制。中大型的设备可以修建成地下或半地下式,则可用毛石混凝土砌体,水泥砂浆抹面,再涂以防水耐磨层。44\n2.3生物转盘2.3.1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c)转轴转轴是支承盘片并带动其旋转的重要部件。转轴两端安装在固定在接触反应槽两端的支座上。转轴一般采用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转轴的长度一般应控制在0.5~7.0m之间,不能太长,否则往往由于同心度加工欠佳,易于挠曲变形,发生磨轴或扭断,其强度和刚度必须经过力学的计算。其直径一般介于50~80mm。转轴中心与接触反应槽液面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0mm,应保证转轴在液面之上,并根据转轴直径与水头损失情况而定。转轴中心与槽内水面的距离与转盘直径的比值在0.05~0.15之间,一般取0.06~0.1。45\n2.3生物转盘2.3.1生物转盘的组成与构造特点(d)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减速装置以及传动链条等。动力设备有电力机械传动、空气传动及水力传动等。我国一般多采用电力传动。对大型转盘,一般一台转盘设一套驱动装置,对于中、小型转盘,可由一套驱动装置带动3~4级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动速度是重要的运行参数,必须选定适宜。转速过高既有损于设备的机械强度,消耗电能,又由于在盘面产生较大的剪切力,易使生物膜过早剥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转盘的转速以0.8~3.0r/min,外缘的线速度以15~18m/min为宜。46\n2.3生物转盘2.3.2生物转盘系统的特点(a)微生物浓度高,特别是最初几级的生物转盘上的生物膜量如折算成曝气池的MLVSS,可达40000~60000mg/L,F/M比为0.05~0.1,这是生物转盘高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b)生物相分级,在每级转盘生长着适应于流入该级污水性质的生物相,这种现象对微生物的生长繁育,有机污染物降解非常有利。(c)污泥龄长,在转盘上能够增殖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如硝化菌等,因此,生物转盘具有硝化、反硝化的功能。47\n2.3生物转盘2.3.2生物转盘系统的特点(d)采取适当措施,生物转盘还可以用以除磷,由于无需污泥回流,可向最后几级接触反应槽或直接向二沉池投加混凝剂来除磷。(e)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的食物链较长,因此产生的污泥量较少,约为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1/2左右。在水温为5℃~20℃的范围内,BOD去除率90%的条件下,去除1kgBOD的产泥量约为0.25kg。(f)接触反应槽不需要曝气,污泥也不需要回流,因此,动力消耗低是本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据有关运行单位统计,每去除1kgBOD的耗电量约为0.7kW,运行费低。48\n2.3生物转盘2.3.2生物转盘系统的特点(g)本法不需要经常调节生物污泥量,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麻烦,复杂的机械设备也比较少,因此便于维护管理。(h)设计合理、运行正常的生物转盘,不产生池蝇、不出现泡沫也不产生噪声,不存在发生二次污染的现象。(i)生物转盘的流态,从一个生物转盘单元来看是完全混合型的,在转盘不断转动的条件下,接触反应槽内的污水能够得到良好的混合。但多级生物转盘又应作为推流式,因此,生物转盘的流态,应按完全混合——推流来考虑。49\n2.4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它与曝气生物滤池可归为一类,同属于介质固定的淹没式生物滤池的一种。但又不同于曝气生物滤池,它一般采用大空隙填料(空隙率90%以上),不具备固液分离(或过滤的)作用。它又相当于在曝气池内充填供微生物栖息的填料,因此又称为“接触曝气法”。进水装置稳定出水层出水渠出水池体填料格栅支架布气装置排泥空气进水图5-5接触氧化池基本构造图50\n2.4生物接触氧化2.4.1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特征:(a)该工艺可使用多种形式的填料。由于曝气,在池内形成液、固、气三相共存体系,有利于氧的转移,溶解氧充沛,适于微生物存活增殖。在生物膜上微生物是丰富的,除细菌和多种种属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外,还能够生长氧化能力较强的球衣菌属的丝状菌,而无污泥膨胀之虑。在生物膜上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51\n2.4生物接触氧化2.4.1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特征:(b)填料表面全为生物膜所布满,形成了生物膜的主体结构,由于丝状菌的大量滋生,有可能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的密集的生物网,污水在其中通过起到类似“过滤”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净化效果。(c)由于进行曝气,生物膜表面不断地接受曝气吹脱,这样有利于保持生物膜的活性,抑制厌氧膜的增殖,也宜于提高氧的利用率,能够保持较高的活性生物量。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能够接受较高的有机负荷率,处理效率较高,有利于缩小池容,减少占地面积。52\n2.4生物接触氧化2.4.2生物接触氧化的运行特征:(a)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排水不均匀的企业,更具实际意义。(b)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管理,无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滤池蝇。(c)污泥生成量少,污泥颗粒较大,易于沉淀。53\n2.4生物接触氧化2.4.3生物接触氧化的功能特征:(a)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具有多种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如运行得当还能够用以脱氮,因此,可为深度处理技术。(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如设计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此外,布水、布气、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在局部部位出现死角。54\n2.4生物接触氧化2.4.4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流程:(a)一级处理流程:初沉池—接触氧化—二沉池(b)二级处理流程:一段为高负荷,二段为低负荷,每一段均为完全混合型。(c)多级处理流程:总体流程为推流式,每一段接触氧化又为完全混合型。55\n2.4生物接触氧化2.4.5生物接触氧化的组成及形式:(a)接触氧化池是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的核心处理构筑物。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支架及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组成。(b)接触氧化池在形式上,按曝气装置的位置,分为分流式与直流式;按水流循环方式,又分为填料内循环与外循环式。56\n三、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C)3.1挂膜的方法3.2培养和驯化的注意事项57\n3.1挂膜的方法挂膜方法一般有直接挂膜法和间接挂膜法两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塔式生物滤池由于具有曝气系统,而且填料量和填料空隙均较大,可使用直接挂膜法;普通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设施需要用间接挂膜法。58\n3.1挂膜的方法3.1.1直接挂膜法该方法是在合适的水温、溶解氧等环境条件及合适的pH、BOD5、C/N等水质条件下,让处理系统连续进水正常运行。对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混有较大比例生活污水的工业废水可以采用直接挂膜法,一般经过7~10d,就可以完成挂膜过程。59\n3.1挂膜的方法3.1.2间接挂膜法对于不易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尤其是使用普通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等设施处理时,为了顺利挂膜,可通过预先培养驯化相应的活性污泥,然后再投加到生物膜系统中,进行挂膜,也就是分步挂膜。 将培养的活性污泥与工业废水混合后,在生物膜法处理装置中循环运行,形成生物膜后,通水运行,并加入要处理的工业废水。可先投配20%的工业废水,经分析进出水水质,生物膜具有一定处理效果后,再逐步加大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全部都是工业废水为止。也可用掺有少量(20%)工业废水的生活污水直接进行培养生物膜,挂膜成功后再逐步加大工业废水比例,直到全部都是工业废水为止。60\n3.2培养和驯化的注意事项(1)开始挂膜时,进水流量应小于设计值,可按设计流量的20%~40%启动运转。在外观上可见已有生物膜生成时,流量可提高到60%~80%,待出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提高流量到设计标准。(2)在生物转盘法中,用于硝化的转盘,挂膜时间要增加2~3周,并注意进水BOD应低于30mg/L,因自养性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过高,可使膜中异养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了自养细菌的生长。61\n3.2培养和驯化的注意事项(3)当出水中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生物膜上硝化作用已开始;当出水中亚硝酸盐下降,并出现大量硝酸盐时,表明硝化细菌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4)挂膜所需的环境条件与活性污泥培菌相同,进水要具有合适的营养、温度、pH等,尤其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必须充足(COD:N:P=100:5:1),同时避免毒物的大量进入。(5)因初期膜量较少,反应器内充氧量可稍少(生物转盘转速可稍慢),使溶解氧不致过高;同时采用小负荷进水的方式,减少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增加填料或滤料的挂膜速度。62\n3.2培养和驯化的注意事项(6)在冬季13℃时挂膜,整个周期比温暖季节延长2~3倍。。(7)在生物膜培养挂膜期间,由于刚刚长成的生物膜适应能力较差,往往会出现膜状污泥大量脱落的现象,这可以说是正常的,尤其是采用工业废水进行驯化时,脱膜现象会更严重。(8)要注意控制生物膜的厚度,保持在2mm左右,不使厌氧层过分增长,通过调整水力负荷(改变回流量)等形式使生物膜的脱落均衡进行。同时随时进行镜检,观察生物膜生物相的变化情况,注意特征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63\n四、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A)4.1生物膜系统运行中应特别引起注意的问题4.2生物滤池的运行管理4.3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4.4生物接触氧化的运行管理64\n4.1生物膜系统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4.1.1防止生物膜生长过厚生物滤池负荷过高,使生物膜增长过多过厚,内部厌氧层随之增厚,可发生硫酸盐还原,污泥发黑发臭,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大块黏厚的生物膜脱落,并使填料局部堵塞,造成布水不均匀、不堵的部位流量及负荷偏高,出水水质下降。解决办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加大回流水量,借助水力冲脱过厚的生物膜;(2)两级滤池串联、交替进水;(3)低频加水,使布水器转速减慢。65\n4.1生物膜系统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4.1.2维持较高的DO提高生物膜系统内的DO,可减少生物膜系统中的厌氧层的厚度,增大好氧层在生物膜中的比例,提高生物膜内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对于淹没式生物滤池,DO的提高主要采取加大曝气量,气量加大所产生的剪切力有助于老化生物膜脱落;同时增加了反应池内气液固三相的混合,提高氧、有机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传递速率,也加快了生物反应速率。但曝气量过大,电耗增加,生物膜过量脱落,产生负面影响。66\n4.1生物膜系统运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4.1.3减少出水悬浮物(ESS)(1)在设计生物膜系统的二次沉淀池时,参数选取应适当保守一些,表面负荷小些。(2)在必要时,还可投加低剂量的絮凝剂,以减少出水悬浮物,提高处理效果。67\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1布水系统4.2.2填料4.2.3排水系统4.2.4运转方式4.2.5滤池蝇4.2.6气味4.2.7滤池泥穴4.2.8滤池表面结冻4.2.9布水管及喷嘴堵塞4.2.10防止滋生蜗牛、苔藓和蟑螂68\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1布水系统(1)布水系统的喷嘴需定期检查,清除喷口的污物,防止堵塞。(2)冬天停水时,不可使水存积在布水管中以防管道冻裂。(3)旋转式布水器的轴承需定期加油。69\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2填料(1)滤池表面的落叶等杂物应及时清除,以免堵塞和影响通风,并可使布水更均匀。(2)可以采用比表面积和空隙率都比较大的塑料填料来替换传统的碎石填料,塑料填料质轻、有利于膜的脱落和通风;耐腐蚀性好,但缺点是价格较贵。4.2.3排水系统应定期检查,以确保不被生物物质所堵塞,堵塞处应冲洗。新建滤池会有小的填料石块冲下,这时应将其冲净,但不应排入二次沉淀池,不然会引起管道堵塞和减少池子容积,可将它与沙砾一起处理。70\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4运转方式和工艺流程4.2.4.1回流(1)回流的作用:①降低进水浓度;②增加水力负荷,使容易脱膜,避免生物膜过厚;③减少滤池蝇滋生的机会;④在进水流量少时,可减少污水在初沉池中停留时间,以减少气味;⑤回流液中挟带的微生物使滤池中增加有用的微生物。71\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4运转方式和工艺流程4.2.4.1回流(2)回流的方式和回流水量:①连续回流;②在原水流量小时回流,以免生物膜干结或冻冰;③仅为保证足够水力负荷为目标;④原水流量小时回流至初沉池,防止原水在初沉池中因停留时间过长而发生腐败;⑤回流水量大小选定应预先经过试验,根据动力消耗及处理深度的需要作出抉择,但试验周期需几个星期才可改变一个参数,以免影响结论的准确性。72\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4运转方式和工艺流程4.2.4.2二级滤池出水要求高时也可采用二个滤池串联运行。这样BOD去除率往往可达90%以上,出水净化程度高,常能达硝化阶段。二级滤池运行比较灵活。若污水量增加,也可将二个滤池并联运行,减少水质处理程度的降低。为防止一级滤池膜过厚,也可将二个滤池交替作为第一级。73\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5滤池蝇的防治滤池蝇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发生频繁,生长周期随气温上升而缩短,从15℃的22天缩短到29℃的7天。其害处主要是影响环境卫生,防治方法:①使滤池连续受水,不可间断;②除去过剩生物膜;③隔一至二周淹没滤池24小时;④彻底冲淋滤池暴露部分的内壁,如可延长布水横管,使污水能洒布于池壁上,如若池壁保持潮湿,则滤池蝇不能生存;⑤在厂区内铲除滤池蝇的避难场所;⑥在进水中加氯,使余氯为0.5~1mg/L,加药周期为1~2周,以避免滤池蝇完成生命周期;⑦在滤池壁表面施杀虫剂,以杀死欲进入滤池的成蝇,加药周期约4~6周,蝇即可控制;在施药前应考虑杀虫剂对受水水体的影响。74\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6滤池气味的防治滤池是好氧的,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臭味,若有臭皮蛋味表明有厌氧条件。防治方法:①整个系统应维持好氧条件,包括沉淀池和污水管线;②减少污泥和生物膜的累积;③在进水中短期加氯,最好在流量小时进行,可节省药量;④出水回流;⑤整个厂很好地保养;⑥疏通出水渠道中所有死角;⑦清洗所有通气口;⑧在排水系统中鼓风;⑨避免高负荷冲击,如避免高浓度牛奶加工、罐头污水进入,因它可能引起污泥累积。75\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7滤池泥穴(1)产生的原因:①石块或其他填料太小或大小不均匀;②石块或其他填料因恶劣气候而破碎,引起堵塞;③初沉池运行不良,使大量悬浮物进入;(2)防治方法:①在进水中加氯,剂量合游离氯5mg/L,或隔几周加氯数小时,这时最好在流量小时进行以减少用氯量,1mg/L氯即会抑制真菌的生长;②使滤池停止运行1至数天,使膜干;③使滤池至少淹没24小时(当池壁坚固、不漏水、出水道能堵死时)④上述方法失效时只能重新铺填料,用新的填料往往比用旧的填料冲干净后铺更经济;76\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8防止滤池表面冬天结冰方法①减少出水回流倍数,有时可完全不回流,直至气候暖和;②当采用两级滤池时,可使它并联运行,回流小或无,直至天气转暖;③调节喷嘴,使之能均匀喷水;④滤池上风头设挡风;⑤经常破冰,并将冰除去。77\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9防止布水管及喷嘴的堵塞布水管及喷嘴的堵塞使污水在填料上分配不均匀,结果受水面积减少,效率降低,严重时大部分喷嘴堵塞,会使布水器内压力增高而爆裂。防治方法:①清洗所有喷嘴,有时还需清洗布水器管道;②提高初沉池对油脂和悬浮物的去除率;③维持足够的水力负荷;④按设备说明书润滑布水器。78\n4.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4.2.10防止滋生蜗牛、苔藓和蟑螂常见于南方地区,可引起滤池泥穴或其它操作问题。蜗牛本身无害,但其繁殖快,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多,死亡后,蜗牛壳可堵塞布水器或泵。防治方法:①在进水中加氯,剂量为0.5~1mg/L,维持数小时;②用最大回流比的水冲淋滤池;79\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1预处理4.3.2转盘分级4.3.3流量和负荷的波动4.3.4进水方向4.3.5覆盖物4.3.6二沉池4.3.7溶解氧4.3.8出水悬浮物4.3.9生物相的观察4.3.10设备维修80\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1预处理生物转盘同其它生物处理一样,须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或以初沉池去除悬浮物、沙砾和大的有机物颗粒;若不去除这些,它们可以沉积在槽底部,减少了槽的有效容积,沉淀的固体将变成厌氧状态,腐败后会产生臭气,使水中溶解性BOD值上升。初沉池去除率不足、氧化槽底部固体物累积过多的证据:①沉淀池表面见有气泡释放;②污水通过初沉池后pH下降;81\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2转盘分级转盘分级可以改进污水在氧化槽内逗留时间的分配,防止短路,从而提高处理的效果。而且在污水净化程度逐级提高过程中,每级可以培养出相应的微生物,以适应不同浓度和处理程度的要求。转盘分级过多对提高处理效果并不显著,如处理生活污水时,三级转盘BOD去除率可达75%~90%,四级以后增加很少。级数过多,不仅要增加设备,加大投资,而且容易造成前几级负荷过高、严重缺氧、处理效果反而不好的现象。考虑到负荷的影响,转盘级数一般以2~4级为妥。当出水标准高时取上限,当欲增加负荷及提高去除有机物的绝对量时可取下限。82\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3流量和负荷的波动一般盘片上的生物量极高,可达50g/L左右,短期内流量和负荷的波动对处理效果影响并不大,但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可使多级转盘系统的第一级超负荷,造成生物膜过厚,厌氧发黑、BOD去除率下降,且脱落的生物膜沉降性能差,给后处理带来困难。4.3.4进水方向进水方向与转盘旋转方向并不重要,因为与污水流速相比,转盘的转速和局部紊流速度极大,混合极充分,进水方向对流量分配影响不大。83\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5覆盖物转盘应予覆盖,其原因如下:①由于转盘受气温影响最大,在冬季低温时可防止热量的散失;②防止藻类生长,防止晒太阳,防止受雨水冲淋而影响生物膜的正常生长及处理效果的下降。4.3.6二沉池脱落生物膜随水流出,由二沉池处理。由于二沉池污泥不回流,应定期排除,通常每4小时一次,使之不发生腐化。排泥频率过高,泥太稀,会加重后道处置工艺的压力。84\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7溶解氧氧化槽中溶解氧值在不同级上有所变化。用来去除BOD的转盘,第一级DO为0.5~1.0mg/L,后几级可增高至1.0~3.0mg/L,常为2.0~3.0mg/L,最后一级达4.0~8.0mg/L。此外,混合液DO值随水质浓度和水力负荷而相应变化。4.3.8出水悬浮物生物转盘出水悬浮物主要是脱落生物膜,即增长的生物量。对仅去除BOD的转盘,出水悬浮物浓度为进水BOD的1/2左右,对硝化转盘,出水悬浮物浓度为进水BOD的1/3左右。85\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9生物相的观察生物转盘的生物膜特点与生物滤池上的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现象。第一级生物膜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也最厚;随着有机物浓度的下降,以下的数级分别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但生物量即膜的厚度减少,依污水水质的不同,每级都有其特征的生物类群。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移或后移。正常的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mm左右,外观粗糙、黏性,呈灰褐色。盘片上过剩生物膜不时脱落,这是正常的更替,随后即被新的生物膜覆盖。用于硝化的转盘,其生物膜薄得多,外观较光滑,呈金黄色。86\n4.3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4.3.10设备维修为保证生物转盘正常运行,应对所有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如转轴的轴承、电机是否发热;有不正常的杂音,传动皮带或链条的松紧程度;减速器、轴承、链条的润滑情况,盘片的变形程度等等;应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87\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1填料的选择4.4.2防止生物膜过厚、结球4.4.3及时排出过多的积泥4.4.4二沉池的运行管理88\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1填料的选择填料是附着生物膜生长的介质,可影响到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生长数量、空间分布、状态和代谢活性等,还对接触氧化池中布水、布气产生影响。除使用寿命长,价格适中等通常的要求外,填料还受制于污水的性质和浓度等条件。①在处理高浓度污水时由于微生物产率高、生长快,微生物膜往往过厚。相反在处理低浓度污水时,生物膜往往较薄,为增加其生物菌量,可选择易于挂膜和比表面积较大的软性纤维填料。89\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1填料的选择②在生物脱氮系统中的硝化区段,由于硝化细菌是一类严格的好氧微生物,只生长在生物膜的表层,因此最好选择空间分布均匀,但比表面积又大的悬浮填料或弹性立体填料。目前,集硬、软性填料优点于一体的组合式填料在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倾向于悬浮生长的硝化细菌能够附着在填料上生长,还可将纤维填料表面“打毛”,造成高低不平的粗糙表面。若生物膜在填料上成团生长甚至结球,那么硝化细菌仅限于在生物团块的表面生长,其内层往往生长着大量的兼性好氧甚至厌氧微生物,导致硝化作用低下。90\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1填料的选择对悬浮填料除按上述标准注意其空间形状结构外,还应注意其比重,以附着生物膜后相对密度略大于水为佳,这样在曝气后可使填料似活性污泥一样在接触氧化池内上下翻腾,以利于污水中有机物向生物膜中转移和对曝气气泡的切割,增强传质效果,并有利于过厚的生物膜脱落。填料选择的经济性应综合考虑填料本身的价格,填料使用周期以及配套设施的维护费用。虽然球形填料本身价格明显高于半软性填料,但由于球形填料使用寿命长,可省去安装费用和支架维护费,从长远看选择球形填料在经济上可能更合算。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填料的研究和开发是热点,不时有新型产品推出,应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产品。91\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2防止生物膜过厚、结球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污水处理中,在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的初期,效果往往逐渐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挂膜结束后的初期生物膜较薄,生物代谢旺盛,活性强,随着运行的兼性生物膜不断生长加厚,由于周围悬浮液中溶解氧被被生物膜吸收后须从膜表面向内层渗透转移,途中不断被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所吸收利用,膜内层微生物活性低下,进而影响到处理效果。92\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2防止生物膜过厚、结球(1)在固定悬浮式填料的处理系统中,应在氧化池不同区段悬挂下部不固定的一段填料。操作人员应定期将填料提出水面观察其生物膜厚度,在发现生物膜不断增厚、生物膜呈黑色并散发臭味时、运行日报表也显示处理效果不断下降时应采取措施“脱膜”。(2)可通过瞬时的大流量、大气量的冲刷使过厚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下来。(3)还可以停止曝气一段时间,使内层厌氧生物膜在厌氧情况下发酵,产生CO2、CH4等气体,产生的气体使生物膜与填料之间的黏性降低,此时再以大气量冲刷脱膜效果较佳。93\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2防止生物膜过厚、结球(4)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黏性污染物(如饮料废水中的糖类,腈纶废水中的低聚物,衬布废水中的聚乙烯醇等)导致填料严重结球,此时的生物膜几乎是“死疙瘩”,大大降低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效率,因此在设计中应选择空隙率较高的悬浮填料或弹性立体填料等,对已结球的填料应瞬时使用气或水进行高强度冲洗,必要时应立即更换填料。94\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3及时排出过多的积泥接触氧化池中的积泥来源于:脱落的老化生物膜,预处理未彻底分离的悬浮物。积泥过多时,其中的有机体会发生自身氧化,增加了处理系统的负荷,其中一部分难生物降解组分会使出水COD升高,影响处理效果。另外积泥也会引起曝气器的微孔堵塞。解决方法:①定期检查氧化池底部是否积泥,池中的悬浮固体浓度是否过高。②及时利用氧化池的排泥系统排泥。③沉积污泥流动性差时可采用一面曝气一面排泥的方法。必要时可用压缩空气吹扫氧化池四角及底部。95\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4二沉池的运行管理生物膜在更新过程中脱落下来的老化生物膜除了增加氧化池悬浮污泥外,有一部分沉降性能较差的细小絮体甚至是解絮后的游离细菌可随出水外漂。为此在氧化池后常设二沉池,以减少出水的悬浮物量,提高出水水质。这类外漂的老化生物膜形成的污泥沉降性能往往较差,应在设计时适当放大二沉池的容积,减少二沉池的表面负荷率,使出水更加澄清。若非如此,会使接触氧化池的出水水质差于污泥沉降性能良好的同类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96\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4二沉池的运行管理在二沉池中沉积下来的污泥可定时外排进入污泥处理系统中,经过浓缩脱水后外运处置;也可以有部分重新回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培菌挂膜初期,生物膜较薄,生物膜活性较好时,将二沉池中沉积下来的污泥全部回流。在处理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或污泥增长较慢的生物接触氧化法系统中,也可视生物膜及悬浮状污泥的数量多少,使二沉池中污泥全部或部分回流,增加氧化池中污泥的数量,提高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97\n4.4生物接触氧化的日常运行管理4.4.4二沉池的运行管理二沉池排泥通常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例如间隔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排一次泥,应视氧化池中脱落的并随水流入二沉池的悬浮污泥的数量多少而定。一般二沉池底部的积泥数量越少,排泥时间间隔就越长;然而不能无限制延长排泥间隔时间,而以二沉池底部浓缩污泥不产生厌氧腐化或反硝化为度,若二沉池中污泥不及时排放可厌氧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等气体。在氧化池中已经达到氮素硝化的系统中,导致反硝化产生氮气,这些气体都会集结于污泥絮体中,使其相对密度降低而浮上随出水漂走,影响出水水质。98\n生物膜法例题99\n一、选择题1.以下造成生物膜不断脱落的原因中,最重要一点是()A.水力冲刷B.由于生物膜增厚造成重量的增大C.原生动物使生物膜松动D.厌氧层和介质的黏结力较弱答案:A2.在生物滤池中,为保证微生物群生长发育正常,溶解氧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一般以()为宜。A.1~2mg/L;B.2~4mg/L;C.4~6mg/L;D.6~8mg/L;答案:B100\n3.普通生物滤池一般适用于处理每日污水量不高于()的小城镇污水或有机性工业废水。A.100m3;B.1000m3;C.10000m3;D.100000m3;答案:B4.塔式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可达到()m3/m2.d。A.4~15;B.50~120;C.10~15;D.80~200;答案:D5.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较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它的负荷较高,BOD容积负荷可达到()Kg/m3.d。A.0.12~0.18;B.3~4;C.4~7;D.0.2~1.2;答案:C101\n6.以下对生物接触氧化池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池体、填料、支架及曝气装置及排泥管道等部件组成;B.由于曝气,在池内形成液、固、气三项共存体系,有利于氧的转移,溶解氧充沛,适于微生物存活增殖;C.填料不易堵塞;D.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无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滤池蝇。答案:C7.生物滤池负荷过高,使生物膜生长过多过厚,会造成微生物活性下降,生物膜脱落,填料局部堵塞,布水不均匀,出水水质下降,此时可采用()的方法解决。A.两极滤池并联,同时进水;B.高频加水、增加布水器旋转;C.加大回流水量,借助水力冲脱过厚的生物膜;D.停止进水,人工去处多余生物膜。答案:C102\n8.滤池若出现臭鸡蛋味的现象则表明有厌氧条件,下列防治方法中,()是错误的。A.减少污泥和生物膜的积累;B.出水不可回流;C.在进水中短期加氯;D.避免高负荷冲击。答案:B103\n(二)判断题1.生物膜处理系统中,填料或载体表面所覆盖的一种膜状生物污泥,即称为生物膜。√2.生物膜法的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荷适应能力较强。√3.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工艺遭到破坏时,恢复起来较快。√4.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产量低,一般比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少1/4左右。√5.生物膜法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相关。×6.在温度高的夏季,生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处理效果受到影响;而在冬季水温低,生物处理效果最好。×104\n7.微生物对pH的波动十分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污水pH发生变化。√8.经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污水不需要再设二次沉淀池进一步处理,可直接排放。×9.生物滤池布水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向滤池表面均匀的洒布污水。√10.当采用生物转盘脱氮时,宜于采取较小的盘片间距。×11.挂膜过程中回流沉淀池出水和池底沉泥,会阻碍挂膜的早日完成。×12.生物膜法的挂膜阶段初期,反应器内充氧量不需很高;对于生物转盘,盘片的转速可稍慢。√13.生物膜法挂膜工作宣告结束的标志是,出水亚硝酸盐下降,并出现大量硝酸盐。√105\n14.生物滤池的布水器转速较慢时,生物膜不受水间隔时间亦长,致使膜量下降,相反,高额加水会使滤池上层受纳营养过多,膜增长过快过厚。√15.生物滤池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不需要增加滤池的级数或采取出水回流等措施。×16.生物转盘工艺的转盘分级越多,处理效果越好。×106\n(三)概念题1.高负荷生物滤池答案:P230~231高负荷生物滤池是在解决、改善普通生物滤池在净化功能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弊端的基础上而开创的。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幅度提高了滤池的负荷,采取了出水回流措施。2.塔式生物滤池答案:P231塔式生物滤池简称“滤塔”,一般高8~24米,直径1~3.5米,径高比介于1:6~1:8左右,呈塔状,在平面上塔式生物滤池多呈圆形,在构造上由塔身、填料、布水系统以及排风系统组成。107\n(四)问答题1.简述生物滤池法的净化原理及工艺类型。答:P229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就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工艺类型主要包括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108\n2.生物膜系统运行中为何要维持较高的DO?答:P247适当的提高生物膜系统中的DO,可减少生物膜中厌氧层的厚度,增大好氧层在生物膜中所占比例,提高生物膜内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并且,加大曝气量后气流上升所产生的剪切力有助于老化的生物膜脱落,使生物膜厚度不致过厚,防止堵塞。此外,加大气量还有助于污水在氧化池内的扩散,改善生物膜系统内的传质条件。经验表明,在生物膜系统中,池内的DO水平在小于4mg/L时处理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09\n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