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0 KB
  • 2022-12-07 09:25:12 发布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现浇框架钢筋制作与绑扎现浇框架结构一般由基础、柱、剪力墙、主梁、楼板、屋盖等基本构件组成。其钢制作与筋绑扎特点是:高度大,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钢筋绑扎数量大,类型多,操作面小,安装复杂等。(一)、材料要求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冷拉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冷弯后不得有裂纹、断裂或起层等现象,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3.绑扎用铁丝: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铁丝不应有锈蚀和过硬情况。4.其他:水泥砂浆垫块,50mm见方,厚等于保护层,或塑料卡、圆6~10mm支撑筋等。(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除绣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筛机、各种冷拉机、接触对焊机、点焊机等。2.主要工具:钢丝刷、砂箱、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各种起拱扳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各种钢筋钩、滑轮、夹具和测力器等。(三)、作业条件1.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2.模板已全部或部分安装好,并支撑牢固,办好预检;模内木屑及垃圾杂物已清扫干净,板缝已堵严密,并涂隔离剂。\n3.加工好的钢筋已运进现场,并按施工平面图中确定的位置,按型号、规格、部位、编号分别设垫木整齐堆放。4.在模板上已标明或弹好墙、柱、梁等尺寸线和水平标高线。5.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对不符和要求的预留筋应进行处理。对伸出的预留筋进行整理,将钢筋上的绣皮、水泥浆等污垢清扫干净。对基层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之处进行凿除,清理干净并湿润。6.配合钢筋绑扎安装的脚手架已搭设。水平运输车辆和垂直运输机械已准备好,并进行检查和试车。(四)、施工操作工艺1、基础钢筋绑扎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划线排放纵横向钢筋,排放时要注意弯钩朝上,不倾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基础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部分每隔一根呈梅花绑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交叉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或左右扣绑扎),以免网片歪斜变形。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时,钢筋网的长向钢筋应放在短向钢筋的下面。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度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箍筋比柱箍紧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应用木条或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轴线偏移。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2、柱子钢筋绑扎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如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n柱主筋绑扎接头的搭设长度按设计要求和03G101规定施工。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在立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错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在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下同)。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下层柱的主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钢筋的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宜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框架梁、牛腿及柱帽中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如设计要求箍筋设在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力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3、墙钢筋绑扎一般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划好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布及中部绑两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划上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n竖筋、横筋设在里面或设在外面应按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应错开。在钢筋外皮及时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厚度。当墙配有双排钢筋时,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圆8~10mm拉筋或撑铁(钩),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以保持两排钢筋间距正确。墙横向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墙模板合模后,应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临时定位横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保证竖筋位置正确。4、梁钢筋绑扎当采用模内绑扎时,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度。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6~10d。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n梁的受拉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5mm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小于25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如设计未做规定时,可按表7-2采用。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接头不宜设在梁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0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主梁钢筋如采取在模外绑扎时,一般现在楼板模板上绑扎,然后用人力(或吊车)抬(吊)入模内,其方法次序是:将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稍抬高→在次梁梁口搁两根横杆→将次梁的长钢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划线→套箍筋并按线排开→抽换横杆,将下部纵向钢筋落入箍筋内→再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稍抬起抽出横杆→使梁骨架落入模内。5、板钢筋绑扎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的要求,同梁钢筋绑扎第5条的要求。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板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架(双向配筋板相交点,则需全部绑扎)。如板配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设钢筋支架,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对板的负弯矩配筋,每个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以防止被踩下。特别对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防止变形。\n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应按设计规定,设计图纸未注明时,板的边跨支座可按跨度的L/10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的L/6为弯起点(L-板的中-中跨度)。6、楼梯钢筋绑扎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则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底板钢筋绑扎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砂浆块。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五)成品保护1.加工成型的钢筋或骨架运至现场,应分别按工号、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渍、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贮存期不宜过久,以免钢筋重遭锈蚀。2.在运输和安装钢筋时,应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3.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绑好的钢筋上行人、堆放物料或搭设跳板,特别是防止踩踏压坍雨篷、挑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4.楼板等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形,在浇灌混凝土时设专人负责整修。5.绑扎钢筋时,防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6.模板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7.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时,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六)安全措施1.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n2.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机械转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罩,在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3.钢筋加工机械使用前,应先空运转试车正常后,方能开始使用。4.钢筋冷拉时,冷拉场地两端不准站人,不得在正在冷拉的钢筋上行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位置后,方可进行冷拉。5.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400mm的短钢筋时,要有防止钢筋弹出的措施。6.粗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杆,防止钢筋摆动。7.在焊机操作棚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应保持良好环境。8.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要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9.安装悬空结构钢筋时,必须站在脚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安装。10.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及混凝土振动器线路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如确实需要,应在钢筋上假设横担木,把电线挂在横担木上,如采用行灯时,电压不得超过36V。11.起吊或安装钢筋时,要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操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七)施工注意事项1.框架结构钢筋一般宜集中在钢筋加工场制作,然后运到现场堆放,或采取随安全随运,避免混乱。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钢种、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发生错漏,应及时补增。\n2.框架结构节点复杂,钢筋密布,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有关工种研究支模、管线和绑扎钢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明确施工进度要求,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和影响进度。3.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见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注混凝土的需要。4.框架柱内钢筋在施工中,往往由于箍筋绑扎不牢;模板钢度差;或柱筋与模板间固定措施不利;或由于振动棒的振捣,使混凝土中的骨料挤压柱筋;或振动棒振动柱钢筋;或采用沉梁法绑扎钢筋,使柱主筋被挤歪,而造成柱钢筋位移从而改变了主筋的受力状态,给工程带来隐患。施工中要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错位应进行处理,才能进行上层柱钢筋绑扎。一般处理方法是移位小于或等于40mm时,可采取按1:6的比例弯折进行搭接,错位大于40mm时,应用加垫筋或垫板焊接或凿去下布部分混凝土进行加筋焊接处理,或钻孔浆锚主筋,焊缝及锚固长度按规范的规定。5.钢筋绑扎应注意保持钢筋骨架尺寸外形正确,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6.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以防因垫块厚薄和间距不一,而导致楼板和悬臂板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7.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绑扎牢固,必要时应焊接牢固,起吊时应力求平稳,以防产生变形而影响安装入模。8.柱、墙钢筋绑扎应控制好钢筋的垂直度,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3个扣,使其牢固不发生变形,再绑扣避免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的柱、墙,要搭设脚手进行绑扎,并应采取一定的固定钢筋措施。9.梁钢筋绑扎要保持伸入支座必需的锚定长度,绑扎是注意保证弯起钢筋位置正确;在绑扣前,应先按设计图纸检查对照已摆好的钢筋尺寸、位置正确无误,然后再进行绑扣。\n10.板钢筋绑好后,应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或在负弯矩钢筋上铺跳板作运输马道;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整修合格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免将板的弯起钢筋、负筋踩(压)到下面,而影响板的承载力。二、钢筋电弧焊接电弧焊是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电弧,熔化焊条与焊件的金属,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一)材料要求1、钢筋:同一(一)1。2、焊条: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焊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后使用(焊接前一般在150—350度烘箱内烘干)。(二)主要机具设备1、主要机械设备:弧焊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类。交流弧焊机常用型号有:BX-120-1、BX-300-2、BX-500-2、和BX-1000等。直流弧焊机常用型号有:AX-165、AX-300-1、AX-320、AX-300、AX-500等,根据焊接要求选用。2、主要工具:焊把、面罩、胶皮电焊线等。(三)作业条件1、焊工已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2、电源、电压、电流、容量符合施焊要求。3、弧焊机等机具设备完好,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焊要求。(四)施工操作工艺1、焊接前须清除钢筋表面铁锈、熔渣、毛刺残渣及其他杂质等。2、焊接接头型式分为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焊、窄间焊五种,坡口焊又分平焊和立焊。3、钢筋帮条焊宜采用四条焊缝的双面焊,有困难时亦可采用两条焊缝的单面焊,帮条总截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截面积的1.2倍,(Ⅰ级钢筋)和1.5倍(Ⅱ、Ⅲ\n级钢筋)。帮条宜采用与被焊钢筋同钢种、直径的钢筋,并使两帮条的轴线与被焊钢筋的中心处于同一平面内,如和被焊钢筋级别不同时,应按钢筋设计强度进行换算。4、帮条焊尽量施水平焊,两主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5mm,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离端部20mm以上,施焊打弧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收弧时将弧坑填满,多层施焊第一层焊接电流宜稍大,以增加熔化深度,每完一层,应立即清渣,其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7d。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5、搭接焊多采用双面焊,操作困难时才采用单面焊。焊接前应先将钢筋预弯,使两钢筋搭接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用两点定位焊固定,施焊要求同帮条焊。6、坡口焊钢筋坡口宜采用氧乙炔焰切割或锯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加工要平顺,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1.5mm,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和较大的纯边、缺棱。7、坡口平焊焊前应将接头处铁锈、污物清除干净,并利用垫板(长度40—60mm)进行定位焊,由坡口根部引弧分层施焊作之字形运弧,逐层堆焊,直到略多出钢筋表面焊缝根部,坡口端面及钢筋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弧坑及咬边应予补焊,焊接过程中应经常清渣。为防止接头过热,采用几个接头轮流焊接。每填满一层焊缝,即把焊渣清除干净,再焊下一层,直到焊缝金属略高于钢筋直径0.1d为止,焊缝加强宽度比坡口边缘加宽2-3mm为宜。8、坡口立焊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堆焊一层,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施焊,将上、下钢筋端部焊接。当焊缝超过钢筋直径的一半时,焊条摆动宜采用立焊的运弧方式,一层一层地把坡口填满,其加强高和加强宽与坡口平焊相同。当采用K形坡口时,应在坡口两面交替轮流施焊,坡口成45度角左右。9、钢筋熔槽帮条焊,操作时应把两根钢筋水平放置,将一边长约40-60mm、长80-100mm的角钢作垫模;对焊的两根钢筋端面间隙取10-16mm\n,并在熔槽角钢两侧点焊定位。焊接时电流宜稍大,以接缝根部引弧后连续施焊,形成熔池,使用使钢筋端部熔合良好。第一线焊完一根焊条后,应将焊渣除净,然后再焊,其他与坡口焊接相同。钢筋与角钢垫模的贴合两侧应焊一至三道填角焊缝,长度与角钢同,使角钢起到帮条作用。10、钢筋窄间隙焊,操作时钢筋应置于负模中,并应留出一定间隙,用焊条连续焊接,熔化钢筋端面和使熔敷金属填充间隙,形成接头。焊接时,钢筋端面应平整;应选用低氢型碱性焊条;从焊缝根部引弧后应连续进行焊接,左、右,来回运弧,在钢筋端面处电弧应少许停留,并使其熔合;当焊至端面间隙的4/5高度后,焊缝应逐渐扩宽;当熔池过大时,应改连续焊为断续焊,避免过热;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且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11、钢筋电弧焊对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的选择参见下表: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焊接位置钢筋直径mm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焊接位置钢筋直径mm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平焊10-123.290-130平焊10-123.2140-17014-124.0130-18014-124.0170-19025-325.0180-23025-325.0190-220以下续上页以下续上页36-405.0190-24036-405.0200-230立焊10-123.280-110立焊10-123.2120-15014-224.0110-15014-224.0150-18025-325.0120-17025-324.0180-20036-405.0170-22036-405.0190-210(五)质量执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六)成品保护\n1、焊接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2、焊接后不得往焊完的接头浇水冷却,不得敲钢筋接头。3、运输装卸焊接钢筋,不能随意抛掷。(七)安全措施1、弧焊机必须接地良好,露天放置的焊机应有遮盖措施,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2、焊工操作要配带防护用品,2m以上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3、焊接用电线应保持绝缘良好,焊条应保持干燥;大雨天应禁止作业。(八)施工注意事项1、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2、焊接时要注意保持焊条干燥,如受潮应先在150—350度下烘1—3h。3、钢筋电弧焊接应注意防止钢筋的焊后变形,应采取对称、等速施焊,分层轮流施焊,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缓慢冷却等措施,减少变形。4、冬期负温条件下进行Ⅱ、Ⅲ级钢筋焊接时,应加大焊接电流(较夏季增大10—15%),减缓焊接速度,使焊件减小温度梯度并延缓冷却。同时从焊件中部起弧,逐渐向端部运弧,或在中间先焊一段短焊缝,以使焊件预热,减小温度梯度。5、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接头有弧坑、未填满、气孔及咬边、焊瘤等质量缺陷时,应立即修整补焊。Ⅲ级钢筋接头冷却后补焊,需先用氧乙炔焰预热。三、钢筋闪光对焊焊接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是利用对焊机使两端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一)材料要求\n钢筋用I~IV级各种规格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二)主要机具设备常用对焊机有UN1-25、UN1-50、UN1-75、UN1-100、UN1-150、UN17-150-1等型号,根据钢筋直径和需用功率选用。(三)作业条件1.对焊机检修完好,对焊机容量、电压,符合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2.电源已具备,电源、电压符合对焊要求。3.钢筋焊接部位经清理,表面平整、清洁,无油污、杂质等。4.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可持证上岗。(四)施工操作工艺1.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可选用连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等对焊工艺。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施焊时,先闪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焊接接头即告完成。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18mm以下的I~ⅢJ级钢筋。(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施焊时,先一次闪光,将钢筋端面闪平;然后预热,方法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端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现实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20mm以上的I~III级钢筋。\n(3)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施焊时,首先一次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预热,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20mm以上I~III级钢筋及IV级钢筋。(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焊后停歇30~60s,待接头温度降至暗黑色时,采取低频脉冲通电加热(频率0.5-1.5次/s,通电时间5-7s)。当加热至550~600℃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即告完成。本工艺适于对焊45硅锰钒钢。2.为保证质量,应选用恰当的焊接参数,包括: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调伸长度及变压器级次等,如采用预热闪光焊还需增加预热留量。常用I、II、III、IV级钢筋连续闪光对焊参数见表7-8和表7-9。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焊机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以及所选焊接工艺等进行选择,在使焊后修正。一般闪光速度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约1.5~2mm/s;顶锻速度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3.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始可工作。4.钢筋端头应顺直,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应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不得超过0.5mm。5.对II~III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应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对IV级钢筋,为避免过热和淬硬脆裂,焊接时,要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适中,频率中低;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用力得当。\n6.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不宜大于2~3mm。焊接时,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7.负温(不低于-20℃)下闪光对焊,应采用弱参数,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使室内保持0℃以上。焊接后接头出由白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产生弯曲,同时趁热将焊缝的毛剌打掉。(五)质量标准执行相关规范(六)成品保护1.焊接后,焊接区应防止骤冷,以免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应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2.钢筋对焊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而锈蚀。3.运输装卸对焊半成品时不能随意抛掷,以避免钢筋变形。(七)安全措施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与电极表面的锈皮和污泥,使电极接触良好,以避免出现“打火”现象。2.对焊机的参数选择,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对焊钢筋相适应,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40℃,机身应保持接地良好。3.闪光火花飞溅的区域内,要设置薄钢板或水泥石棉挡板防护装置,在对焊机与操作人员之间,可在机上装置活动罩,防止火花射灼操作人员。4.对焊完毕不应过早松开夹具;焊接接头尚处在高温时避免抛掷,同时不得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时应安放在台架上操作。(八)施工注意事项\n1.焊接时如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件(不少于2个)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按既定参数成批对焊,否则要调整参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焊接参数应由操作人员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进行修正。2.钢筋要在冷拉之前对焊,对考验对焊接头质量和使冷却钢筋不因焊接而降低强度。3.不同直径的钢筋对焊时,其直径之比不宜大于1.5;同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4.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焊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应针对产生原因,采取防止措施。如焊接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爆炸声,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减小闪光速度。如钢筋表面严重烧伤,应清除电极钳口的杂质和钢筋夹紧部分的铁锈,改进电极槽口形状,以增大其接触面积;同时夹紧钢筋,如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有夹渣,应增加预热过程;避免过早切断电流;增加顶锻压力。如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应采取调整电极位置,增强夹具钢度;切除或矫直钢筋端头或焊完后平稳取下钢筋等措施。5.对焊时如发现接头区域出现裂缝通病,应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如不符合规定,应予更换或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或减小顶锻压力等措施。如热影响区淬硬脆断,应采取扩大低温加热区(见红区),降低温度梯度,减缓焊后冷却速度或焊后通电热处理等措施。以裂缝的接头应切除重焊。\n转换层施工技术交底由于转换层工程量大,钢筋数量多;高度大,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钢筋绑扎数量大,类型多,操作面小,安装复杂等,尤其是框支梁,为避免出现差错和质量事故,特做如下技术交底:一、钢筋下料1、框架柱及暗柱纵筋下料在原有楼面每根框架柱钢筋上抄出转换层的控制标高15.5米,用钢尺量出每根下层伸出的搭接钢筋的长度,再结合该楼层高度5.3米(筒体5.1米)计算出要下料钢筋长度,且该层柱子、墙变截面,即钢筋下料长度L=5300-实测下层伸出楼面的搭接筋长度+《03G101图集》要求弯锚长度。2、框支梁及梁纵筋下料本层框支梁纵筋凡直径≥22mm无论是底部筋还是面筋均采用锥螺纹接头,且接头必须错开50%同时要≥1500mm,还应满足在次梁两侧≥500mm。加工好的钢筋应戴好保护套;框支梁面筋(含支座负筋)在边支座还应锚入梁下口≥lae(≤B25的30d;≥B28的35d);如果有以框支梁为支座的框支梁,则该梁以框架梁配筋。有挑梁的地方按《03G101图集》相应说明进行下料。非框架梁面筋接头均采用单面搭接焊,底部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二、钢筋绑扎1、柱子钢筋绑扎\n(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在钢筋电渣压力焊完成敲掉药渣后再绑扎,便于箍筋向上移动。如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2)在立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3)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错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在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度,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下同)。如箍筋采用90度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4)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宜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再扳动钢筋。(5)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有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6)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力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3、墙钢筋绑扎(1)一般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划好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布及中部绑两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划上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2)竖筋、横筋设在里面或设在外面应按设计要求。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3)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于四面对称进行,避免墙钢筋向一个方向歪斜,水平的绑扎接头应错开。在钢筋外皮及时绑扎垫块或塑料卡,以控制保护层厚度。(4)当墙配有双排钢筋时,在双排钢筋之间应绑圆8~10mm拉筋或撑铁(钩),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以保持两排钢筋间距正确。\n(5)墙横向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6)墙模板合模后,应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宜在楼面30cm处绑扎一道临时定位横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保证竖筋位置正确。4、梁钢筋绑扎(1)由于重量大,在穿好梁纵筋后,应设置好垫块(B25短钢筋),然后绑扎梁钢筋;框支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度。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10d。腰筋间距应≤150mm;拉接筋的间距为该梁箍筋非加密区的3倍,级别与箍筋相同,且应勾住箍筋绑扎;(2)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框支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lae(≤B25的30d;≥B28的35d)。(3)非框架梁的受拉钢筋一般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单面焊为10d,≥22mm时,单面焊为14d.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II、III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5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4)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5)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必须支承在垫梁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之上。(6)主梁与次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相遇处,次梁钢筋应放在主梁钢筋之上。\n4、暗柱插筋、墙插筋埋设及绑扎在19.8米层板模支设好后,不能立刻进行板钢筋绑扎,应将上层的柱、墙的轴线及边筐线弹在梁钢筋或板模上,再进行插筋埋设,以免钢筋移位。埋设插筋之前,将定位箍点焊在梁钢筋上,再插筋,同时将插筋点焊在定位箍上。5、板钢筋绑扎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的要求,同梁钢筋绑扎第5条的要求。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板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架(双向配筋板相交点,则需全部绑扎)。如板配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设钢筋支架,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对板的负弯矩配筋,每个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以防止被踩下。特别对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防止变形。接受交底人:交底人:三和恒生帝景龙庭项目部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