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 MB
  • 2022-12-05 17:30:09 发布

砌筑工程加气混凝土块施工技术交底(页)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加气砼施工技术交底\n施工管理要求1、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万科地产提出,由万科地产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2、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万科技术统一标准要求,熟悉图纸、设计变更情况、构造柱位置、过梁具体做法、砌体材料类型和砂浆强度等级,并向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同时报送监理部备案。3、分段分层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厨卫墙角砼坎基层处理、拉结筋、构造柱、现浇过梁钢筋及模板等隐蔽验收。未经验收即自行隐蔽的,其工程量不予确认。4、推行样板验收制度:砌体砌筑前,上部砌体须事先按户型大样图砌筑并标注所有水电灯位、插座、龙头、空调洞位置后,报甲方组织施工样板验收,未经甲方书面确认不得开始大面积施工,否则因此产生的后果由施工单位负责。5、所有墙体砌筑前必须将楼层垃圾和杂物清理干净,砌筑部位楼地板需用水清洗干净。6、施工单位进行必须完善三检制度,然后报监理工程师和甲方验收。\n地下室砌体样板\n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选择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选择加气砼砌块厂家须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确认。材料规格及技术指标要求:外墙及分户墙:主要规格600×200×200(长×宽×高),立方体抗压强度≥5.0MPa,内墙用≥5.0MPa。干体积密度为7KN/M3。其余内隔墙:主要尺寸为600×100×200,立方体抗压强度≥5.0MPa。,干体积密度为7KN/M3。干燥收缩值:≤0.50mm/m。材料等级:优等品。\n加气砼砌块的使用范围加气混凝土砌块适用于各类建筑地面(±0.00)以上的内外墙和地面以下的内隔墙(有特殊要求的墙体除外),但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得在以下部位使用: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的非承重内隔墙除外)部位。长期浸水或经常干湿交替的部位。受化学侵蚀的环境,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等的环境。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屋面女儿墙。\n加气砼砌块砌筑及抹灰砂浆要求砌筑砂浆:(1)外墙:不低于M5.0的水泥砂浆;(2)内墙:不低于M5.0的水泥砂浆。砌筑必须采用专用砌筑砂浆。抹灰砂浆:8-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8-12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n加气砼砌块龄期及现场堆放要求加气砼砌块的上墙龄期不得少于20天。加气砼砌块进入现场堆放时间必须不少于15天;墙体砌筑完毕,间隔15天进行顶砖施工;顶砖施工完毕,间隔7天进行墙面抹灰。加气砼砌块堆放场地必须采用100×50木方立放,上部设置18厚模板并与木方钉牢,堆场周边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以免雨天因排水不畅导致加气砼砌块浸泡。雨天应采用雨布进行遮盖。堆场应具备下垫上盖的足够的防雨防潮措施。现场堆放的加气砼砌块应做标识牌,注明进场日期以及检验情况。\n砌体堆放:下垫上盖,挂好标识牌\n加气砼砌块砌筑工艺流程清理基层→排列砌块→定位放线→立皮数杆→设置拉结钢筋→墙根坎台施工→选砌块→浇水湿润→满铺砂浆→摆砌块→安装或浇注门窗过梁→浇注砼构造柱、圈梁→砌筑顶砖\n砌筑施工技术要领1、砌筑前砌块应喷水处理: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砌块含水率宜<15%,如砌块干燥,砌筑前向砌筑面适量浇水。砌筑时禁止用水管对着砌块淋水,宜用小勺浇水或喷淋,浇水量控制控制方法:A,砌块渗水深度小于8mm;B,手摸有润泽感。采用专用砌筑砂浆时,砌体表面可不用喷水处理。\n2、砌体底部处理: 在砌块墙底部应用小块实心砌块砌筑(水泥砖)或C20细石混凝土脚坎(厨卫),其高度宜不小于200mm。3、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不应混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得与其他砖、砌块混砌。但在墙底、墙顶局部采用小块实心砖和多孔砖砌筑不视为混砌。\n4、砌体灰缝要求: 内外墙体灰缝应双面勾缝,缝深4-5mm;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为8-12mm,最大不得大于15mm。竖向灰缝宜用内外临时夹板夹住后灌缝,其宽度不得大于20mm。水平缝饱满度大于90%,竖缝饱满度大于90%。5、砌体顶部斜顶砖要求: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约200mm,浮砖压顶待下部砌体沉缩。在抹灰前(间隔时间不少于15天),宜用灰砂砖或其他实心砖斜砌挤紧,砖倾斜度为60度左右,砂浆应饱满,如下图所示:\n\n顶砖要求砂浆饱满,两侧勾缝均匀一致\n现场实际砌筑存在问题\n6、门窗洞口过梁设置要求: 墙体门窗洞口及施工洞口上部均应设过梁,每边过梁伸入墙内≥1.5倍墙厚, 即梁长=洞宽x1.5倍墙厚。 过梁配筋详图纸S-030。7、墙体拉结钢筋设置要求: 砌块墙与承重墙或柱交接处,应在承重墙或柱的水平灰缝内预埋拉结钢筋,拉结钢筋沿墙或柱高每60cm左右(与砌块模数相同)设一道,每道为2根直径6mm的钢筋(带弯钩),拉结钢筋长度>1/5墙长或>70cm。\n8、切锯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锯),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n9、每天砌筑高度要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但在停砌后最高一皮砖因其自重太轻而容易造成与砂浆的胶结不充分而产生裂缝,应在停砌时最高一皮砖上以一皮浮砖压顶,第二天继续砌筑时再将其取走。10、墙洞口设置要求:外墙墙体严禁设置脚手架眼。\n现场浮砖压顶情况压顶不到位\n加气砼砌块时间控制现场标识\n砌体验收完成后贴标识\n11、雨天不宜砌筑外墙,并对砌块和砌体采取遮盖措施。12、任何情况下严禁在加气块墙体上任意打凿开槽埋管,必须用无齿锯切割,暗埋安装管并打压后随即用砂浆填实抹平后表面挂钉钢丝网。\n砌体机械开槽深度、宽度适当,对砌体无破坏\n13、墙体砌筑完毕,应及时对墙体外侧进行基体甩浆处理,采用掺水泥量的15-20%的108胶的水泥浆进行全面覆盖,以防止墙体暴晒、雨淋引起收缩导致开裂。水泥浆表面要求毛糙、凹凸不平,以增强抹灰基层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力。水泥浆湿润养护不少于3天。\n抹灰前基层严格扫浆\n14、砌块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错缝,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不应小150mm。砌块墙的T字交接处,应使横墙砌块隔皮端面露头,见下图。\n15、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的各方向砌体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处,应按图1、1-4的要求留置斜槎。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适度水润湿,然后铺浆接砌,并做到灰缝饱满。埋入砌体内部的拉结钢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预留拉结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n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位置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当墙体长度超过5米时,应在墙体中间设置构造柱。外墙的阳角应设置构造柱。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的部位。构造柱的构造要求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墙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4Φ10,也不宜大于4Φ16;箍筋宜采用Φ6@200。构造柱应与楼层圈梁或基础梁锚固。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的砌体宜砌平,沿墙高度每隔600mm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通长设置。必须先砌墙,后浇构造柱。\n构造柱浇注设置下料口,有利于保证砼质量\n圈梁、腰梁的设置窗台配筋带构造: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厚度不小于100mm;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10。腰梁位置:未开窗洞的外墙墙体(3米以下),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0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配筋及砼标号同相应楼层窗台配筋带。3米以上墙体按圈梁要求设置。圈梁的位置自由端的墙体顶面。高度超过3m的墙体。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圈梁的部位。\n圈梁、配筋带的构造要求圈梁或配筋带宜连续地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或配筋带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或附加配筋带。附加圈梁或附加配筋带与圈梁或配筋带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H(H为圈梁与附加圈梁的垂直距离),且不应小于1米。圈梁或配筋带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00mm,配筋带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00mm;圈梁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4Φ10,箍筋不宜少于Φ6@250,配筋带的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10,横向配筋不宜少于Φ6@25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圈梁、配筋带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n过梁过梁的位置跨度大于600mm的门窗洞口的顶面。洞口的上部砌体高度小于洞口跨度1/2时。其他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过梁的部位。过梁的构造要求跨度小于0.6m的过梁可采用30厚水泥砂浆配3Φ8的过梁。跨度等于或大于0.6m的过梁应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且过梁宜与圈梁结合一起考虑。过梁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过梁截面高度和配筋详图纸S-030。\n窗间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窗间墙宽度宜为300mm的倍数,并不应小于600mm。当窗间墙的宽度小于600mm而其后面又无横墙时,应设置成混凝土窗间墙(200mm以下)或灰砂砖(200mm以上)。\n门窗安装外墙门窗安装内墙门窗安装重型门安装\n外墙门窗安装门窗两侧间隔砌筑水泥砖或现浇C20细石砼构造柱,用水泥钉直接固定在水泥砖或射钉固定在砼柱上,但不得破坏砌块的完整性。门窗框与墙体周边的缝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宽度2米以上门窗洞两边构造柱,宽度2米以下洞口间隔砌筑水泥砖,设置水泥砖部位应挂网,每边宽度不少于125mm。\n内墙门窗安装当墙体厚度不小于200mm时,应沿门窗洞口现浇C20细石混凝土柱(宽度2.0米以上洞口),宽度2.0米以下洞口间隔砌筑水泥砖,砼部位可采用射钉固定门窗,砌体处可采用水泥钉固定门窗;当墙体厚度小于200mm时(但不应小于100mm),应沿门窗洞口现浇C20细石混凝土柱(宽度1.5米以上洞口),宽度1.5米以下洞口间隔砌筑水泥砖。砼部位可采用射钉固定门窗,砌体处可采用水泥钉固定门窗,设置水泥砖部位应挂网,每边宽度不少于125mm。对于内墙门窗浇注完构造柱,墙体剩余宽度不足400mm的,墙体可采用灰砂砖或水泥砖进行墙体砌筑(不设构造柱)。\n重型门安装重型门(厂房门、车库门、人防门、门洞宽度大于1.5m的安全门和防火门等)安装时,应在预留门洞的两侧现浇C20细石混凝土构造柱,并在构造柱上预埋钢板(每隔600mm左右预埋一块),然后将金属门框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最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严密填塞门框周边缝隙。\n门窗洞口设置\n门窗洞口尺寸检查\n加气砼砌体抹灰墙体砌筑完毕,15天后进行顶砖施工;顶砖施工完毕,验收合格,7天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的施工。\n抹灰工艺流程外墙抹灰工艺流程:基体表面处理→挂钢丝网→挂线、贴灰饼、设标筋→(界面处理)抹找平层→(抹防水层)→抹面层(保护层)内墙抹灰工艺流程:基体表面处理→挂钢丝网→吊直、套方、贴灰饼、设标筋→界面处理→做护角→抹底层灰→抹面层\n抹灰施工技术要领1、抹灰前应检查砌体预埋件、预留空洞等位置是否正确,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墙体上的灰缝、空洞和凿槽应填补密实。2、抹灰采用的砂浆品种、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配合比、分层度和稠度等性能指标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抹灰应分层进行,水泥砂浆每遍抹灰厚度宜为7-9mm,且应待前一层砂浆终凝后方可抹后一层砂浆。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修补找平砂浆应与大面积抹灰所用砂浆一致。\n4、抹灰砂浆在凝结前应防止暴晒、淋雨、水冲、撞击、振动;凝结后应及时进行湿润养护,普通水泥砂浆墙面宜养护7天,防水砂浆墙面宜养护14天。外墙严禁内外两侧同时进行抹灰,抹灰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天;5、砂浆强度:砌筑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块强度,其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2MPa;抹灰砂浆中的打底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块的强度等级;\n采用专用设备对抹灰层进行洒水养护\n6、外墙抹灰之前,应对门窗框和砌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缝隙处理方法为:用纤维防水砂浆或聚合物防水砂浆填塞密实并用不小于1mm厚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涂刷一层,宽度不小于100mm。7、分格缝设置:外墙抹灰应做好分格缝。分格缝一般宽度10mm,深度5mm,分格缝间距不宜超过3米。严禁在砌体上设置分格缝。\n8、外墙窗上口应做滴水,外墙窗台和阳台压顶面应放坡:外窗台坡度向外,阳台、女儿墙顶面坡度应向内。滴水和放坡坡度应不小于6%。9、墙抹灰前应根据灰饼厚度在墙面阳角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护角高度不宜小于2米,两侧宽度不宜小于50mm。10、门窗洞口抹灰时洞口周边墙体应预留100mm宽作后抹灰,待门窗固定及塞缝完毕,在门窗收边时统一抹灰。内墙门跺需将预埋水泥砖位置标注出来。\n阳角贴模保护\n抹灰前应挂钢丝网下列情况或部位在抹灰前应挂钢丝网: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在基体上挂钢丝网,每边宽度不小于125mm;集中暗埋管线的孔槽处在基体上挂钢丝网,每边宽度不小于125mm;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钢丝网;外墙外侧基体在抹灰前应全部满挂钢丝网。\n挂钢丝网要求挂网前将结合层、孔槽、洞口、砖缝等部位分层填实抹平;挂网时砼墙体可用射钉固定,砌块墙体可用钢钉固定;固定钉间距不超过300mm;固定后应保证钢丝网平整、连续、牢固,不变形起拱,钢丝网应绷紧;网材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25mm;基体所采用的钢丝网必须为镀锌钢丝网,镀锌钢丝网尺寸:20×20×1.0、13×13×0.8、10×10×0.7mm三种规格;钢丝网必须置于抹灰层内,严禁外露;\n加气砼砌体外墙满挂钢丝网片\n饰面层砌块墙体应做双面粉刷,饰面层宜采用涂料、乳胶漆等薄层轻质材料。高层建筑的外墙不宜贴面砖,当贴面砖时,应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其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4MPa。砌块墙体不得直接挂贴石材等重质饰面层;当必须采用时,一切通过钢质构配件承担的石材荷载均应由主体结构和楼层间的混凝土圈梁或砌块间的混凝土构造柱承担,不得由砌块承担,所用钢质构配件宜采用不锈钢。当外墙饰面采用面砖饰面时,面砖厚度不得大于20mm,抹灰层需满挂钢丝网。\n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