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 KB
  • 2022-12-05 17:29:57 发布

悬臂浇筑挂篮施工技术交底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悬臂浇筑挂篮施工技术交底一、挂篮、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筋㈠挂篮的设计要求: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宜控制在0.3—0.5之间,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超过0.7。主要设计参数:挂篮总重控制在设计限重之内;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20mm;施工时、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2;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2;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安全系数:2;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2。㈡挂篮加工试拼及加载试验:挂篮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靠的,有疑问时应进行材料力学性质试验。挂篮试拼后,必须进行荷栽试验。㈢挂篮支承平台除要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应有足够的平面尺寸,以满足梁段的现场作业需要。㈣现浇梁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必须正确、牢靠,安装误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后吊杆和下限位拉杆孔道应严格按计划尺寸准确预留。㈤钢筋制作及安装,除应符合规范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腹板和底板钢筋安装时,应将底板钢筋与腹板钢筋连接牢固,最好采用焊接。2底板上、下两层钢筋网应形成一个整体。3顶板底层横向钢筋最好采用通长筋。4钢筋与管道相碰时,只能移动,不得切断钢筋。\n5若挂篮下限位器、下锚带、斜拉杆等部位影响下一步操作,必须切断钢筋时,应待该工序完工后,将割断的钢筋联好再补孔。㈥粱段的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的加工及安装应符合规范规定。二、混凝土悬臂浇筑㈠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签认后方准浇筑。㈡连续粱悬臂浇筑施工时,要有保证粱体施工稳定的措施。㈢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进度应对称、平衡,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值。㈣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的标高,应根据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及预拱度设置,施工过程中要对实际高程进行监测,如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时,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原因进行调整。㈤箱形截面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设计要求办理,当采用两次浇筑时,各梁段的施工应错开。箱体分层浇筑时,底板可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㈥粱段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按规定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压浆。㈦\n梁段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施工安排确定。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早强措施,使混凝土的强度及早达到预施应力的强度要求,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㈧混凝土养护应覆盖洒水,如冬期施工应按冬期施工的规定执行。三、穿束、张拉和压浆㈠穿束束的前端必须认真处理。㈡预应力张拉1挂篮移动前,顶、腹板纵向束的张拉应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张拉,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注意上下、左右对称张拉。张拉时注意梁体和锚具的变化。2横向预应力在采用扁锚张拉时宜测定锚口、管道摩阻损失值。㈢压浆按规范规定执行。四、连续梁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㈠测量箱梁顶面标高及轴线,连续测试温度影响偏移值,观测合龙段在温度影响下梁体长度的变化。㈡合龙顺序:按设计要求办理,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先边跨,后次中跨,再中跨。多跨一次合龙时,必须同时均衡对称地合龙。合龙时,一切临时荷载均要与设计单位商量决定。㈢连续梁合龙段长度及体系转换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的合龙口予以临时联结,联结注意事项如下:1复查、调整两悬臂端合龙施工荷载,使其对称相等,如不相等时,应用压重调整。2检查梁内预应力钢束是否张拉完成。\n3复测、调整中跨、边跨悬臂的挠度及两端的高差。4观测了解合龙前的温度变化与梁端高程及合龙段长度变化的关系。5合龙前应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使悬臂挠度保持稳定。合龙宜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完成。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提高一级,以尽早张拉。合龙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悬臂端应覆盖,防止日晒。㈣体系转换及支座反力调整,按设计程序要求施工。五、悬臂梁挂孔梁架设安装的其他技术要求㈠墩顶梁段及附近箱梁段施工:墩顶梁段及附近梁段可采用托架或膺架为支架就地浇筑混凝土。托架或膺架要经过设计,计算弹性及非弹性变形。㈡边跨现浇段:现浇段的浇筑顺序是靠近边墩(台)的先浇,逐段向合龙段靠拢,逐渐调整现浇梁段的标高,使合龙高差在允许误差内。㈢合龙及体系转换:合龙顺序按第四条要求施工。合龙后拆除临时支座,并将支座限位,按第三条体系转换要求进行体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