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27页

  • 854.50 KB
  • 2022-12-05 17:29:53 发布

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施工技术交底项目工程名称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LXS-9标段建设单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八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单位工程名称DK424+320涵洞交底部位DK424+320涵洞交底日期2010年9月16日交底内容:《DK424+320涵洞施工技术交底》附后。交底单位中铁八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五工区编制复核交底人接受交底单位五工区领工、试验、材料、机械、拌合站、各作业队伍接受人\nDK422+458涵洞施工技术交底一、概况1、DK424+320涵洞位于双线、区间、R=8000m曲线及j=-20.0%。坡道上,线路与涵洞斜交6=25°。孔径:单孔6m,涵长19.09m。2、本涵为立交兼排洪涵,施工完毕后涵洞内铺设10cm钢筋混凝土防磨层。3、本涵采用斜八字翼墙。4、本涵基底采用强夯处理,强夯处理检测合格后,按《兰乌二线施涵-LXS-9-10))及《兰乌第二双线施桥参08》通用图中按0=25。lfm涵施工。5、本涵上下游采用标准砌筑,在上游侧路基边坡上设简易检查梯一座,出入口各设限高架一处。6、本涵防水层施工、沉降缝施工,参照《兰乌第二双线施桥参08-51》。二、施工方法(一)、基坑开挖1、根据涵洞中轴线及中心线用石灰撒出开挖线,开挖坡率为1:1.5。2、弃方由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不能弃于基坑边。3、当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辅以人工清基及刷坡。清除基底松软土和坡面危石,在基坑周围挂好防护网以确保安全。4、开挖基础至设计标高后,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按要求检验基底承载力,基底地质情况经过设计和设计确认后方可进行基础及垫层混凝土施工。若达不到设计应力要求,及时联系监理及设计单位到现场确定变更方案,根据变更方案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加固地基。基底设计压应力120kpa,地基容许承载力600kpao(二)、基础碇施工1、基坑开挖检验合格后,要及时施工涵身基础及垫层,涵身基础采用C30混凝土。2、基础混凝土能工后应在墙身范围内进行凿毛,入口基础及八字墙基础上插连接钢筋以增加墙身与基础连接,连接筋间距0.5mo连接钢筋布置见下图。钢筋数量表\n型号每根长(cm)根数(根)总长(m)单位重量(kg)总重(kg)①1280132105.60.88893.77主要工程量涵洞具体部位类型单位设计量实际最涵节GIO钢筋混凝土(T2)m2C35钢筋混凝土(T2)m3HRB335钢筋0>10炬Q233钢筋4)^10kg洞身基础C3O混凝土(T1)m3主体工程出入口节帽石C3O混凝土(T2)m31.5翼墙帽石C30混凝土(T2)m32.6墙身C30混凝土(T2)m3C35混凝土(T2)m379.2HRB335钢筋①12kg护面钢筋HRB333kg2631.8M1O水泥砂浆勾缝m2104.9基础C30混凝土(T1)m315.1碎石犁层tn,盖板C35钢筋混凝土(T2)n?HRB335钢筋kgHPB235钢筋kg基坑回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m390泄床C3O混凝:土(流水板)m392.8M1O水泥砂浆塞缝n?16.1防磨层C20混凝土m3斗.4HPB235钢筋(|)8kg377.3盖板C35钢筋混凝土(T2)m3HRB335钢筋kgHPB235钢筋kg涵身箱体C40钢筋混凝土(T2)m3254.2HRB335钢筋kg41749HPB235钢筋kg4747基础C30混凝土(T1)143.2M1O水泥砂浆HY?墙身C30混凝土(T1)护面钢筋HRB335防磨C20混凝土m39•钢筋$8——\n层防水层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n*141.8聚氨酯防水涂料m2215.4GK)纤维混凝土保护层m2134.2沉降缝沉降缝数量个rD沥青木板m227.5沥青木板(边墙)m2沥青木板(基础)m2沥青浸制麻筋m245.2沥青麻绳橡胶止水带(MG-1型)m74.2沉降观测标个1()盖板与边墙连接穿钉HRB3353m不带挡土板无水V3rnn?330挖沟不带挡土板无水V3rn不带扌当土板无水V4mm3换填n?基坑回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m3附属工程C25混凝土砌块M10浆砌片石m391.3碎石垫层m322.8挖基不带掛土板无水V3rnm3120挖沟不带扌当土板无水V3mn?竖井基础C30混凝土(T1)墙身C35混凝土(T2)盖板C30混凝土Q233钢筋©S10铁梯呢0单根长100cm支墩C20混凝土检查梯C25混凝土M10浆砌片石m34.6立限价高处2\n交泄水孔2()cm(厚5mm)钢管m焊接钢筋HRB335kg明挖坊工方158.3挖方450周转料涵身外木板模(m2)271.08涵身内木板模(m2)4(X189涵身外方木模(m)1807.20涵身内方木模(m)2672.60涵身外脚手架管(m)1545.23涵身内脚手架管(m)3436.20扣件(个)12453.57对拉杆螺纹钢(根)542.16(%1)、框架模型3.1、模板的搭设及加固框架外模模板以钢模为主,辅以木模。外露部分采用强化竹胶板以保证外观质量。支架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箱体内、外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管支撑,箱体内架管按1.0m设立。箱体外按0・7m设立,在碗扣式架管顶部的可调式托撑上设纵、横方木后再铺顶板底模。框架涵支架示意图3.2、钢模板安装3.2.1、安装前检查检查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及标高是否准确,重点复核涵底标高及轴线,以及模板安装位置是否找平。3.2.2、钢模板安装原则%1、模板安装前应打磨平整,刷好脱模剂,以便于脱模。脱模剂应均匀、平整。\n%1、钢模安装位置应准确,接缝齐平。相邻模板安装就位后及时安好U型卡和L型插销,再用沟头螺栓或连接件与钢楞紧固。%1、安装模板应自下而上逐节进行,对每节模板必须经过严格检查,认真校正,支承牢固,方可安装上节模板,以免积累偏差影响工程质量。%1、根据工程特点,应注意模板和支承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必须使用连接件连固,必要时应安设足够的斜撑或缆绳,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模板受不均匀外力,风荷载和冲击荷载等而引起歪扭变形。%1、模板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接缝严密,防止漏浆,必要时应用嵌缝材料填嵌缝隙。%1、模板支撑于土壁时,必须将松土修平清除,加设垫板。上下支柱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各脚手架管与扣件的连接应牢固。%1、钢模安装完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工程检查记录。模板安装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3、钢模板拆除(1)、钢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硬化程度后,才能进行。对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拆除。对承重的底面模板,应待混凝土能安全承受自身重力及外加施工荷载时,一般情况下,须持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才能拆除。(2)、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应先拆侧面模板,后拆底模;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3)、单块模板拆除时,应由上向下逐节逐块拆除,当需要由下向上分节拆除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上部模板倾倒塌落。(4)、拆下的钢模板和配件不应从高处向下抛掷,以免损坏和丢失配件。(5)、拆模时,应注意不得损伤模板和混凝土面。(6)、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打磨平整,刷脱模剂,并涂刷防锈油运到指定地点堆放整齐、垫平、防止滑下伤人。3.4、质量标准3.4.1.模板、支架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等加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2)、模板、支架、支撑、支柱等结构的可靠程度;\n(3)、隔离剂涂刷情况。3.4.1.模板、支架安装允许偏差轴线位置:基础15mm,板、墙5mm;表面平整度:5mm;高程:基础土20mm,板、墙±5mm;模板的侧向弯曲:板、墙1/1500;板、墙两模板内侧宽度:+10mm,-5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3.4.2.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钢筋上是否存在油污、木模板是否用水湿润、模板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和孔洞等,应及时清除模板内杂物或钢筋上的油污。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四)、钢筋制作、安装4・1、钢筋制作安装工艺流程钢筋配料-钢筋除锈-钢筋下料-弯曲成形-现场绑扎、焊接与安装。4.2、钢筋配料根据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各下料长度的根数,并写好配料单。(详见附图02)4.3、钢筋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表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4・4钢筋调直3.4.1调直工艺4.4.1.1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冷拔低碳钢筋时,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板和传送压棍,并要正确掌握直模的偏移量和压紧程度。调直模的偏移量,根据其磨耗程度及钢筋品种通过试验确定;调直筒两端的调直模一定要在调直前后导孔的轴心线上,这是钢筋能否调直的一个关键。如果发现钢筋调得不直就要从上下两个方面检查原因,并及时调整直模的偏移量。压棍的槽宽,一般在钢筋穿入压棍之后,在上下\n压棍间宜有3mm之间的间隙。压棍的压紧程度要做到既保证钢筋能顺利被牵引前进,看不出钢筋有明显的转动,而在被切断的瞬时钢筋和压棍间又能允许发生打滑。4.4.1.2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其调直冷拉率:I级钢筋不宜大于4%,II、III级钢筋不宜大于1%。如所使用的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调直冷拉率可适当放宽,I级钢筋不大于6%;II.TIT级钢筋不大于2%。对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4.4.2质量要求4.4.2.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4.4.2.2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4.5钢筋切断4.5.1切断工艺4.5.1.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接配,统筹派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4.5.1.2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过程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4.5.1.3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距不大于0.5mm);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重叠l—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保留5mm左右。4.5.1.4在切断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由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4.5.2质量要求4.5.2.1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4.5.2.2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不超过10mm。4・6钢筋的弯曲成型4.6.1弯钩弯折的有关规定4.6.1.1I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对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n4.6.1.2II、III级钢筋末端需作90度或135度弯折时,H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III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4.6.1.3弯起钢筋的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4.6.2弯曲前划线的注意事项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如弯起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注意:4.6.2.1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的两段中各扣除一半。4.6.2.2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d为钢筋直径)。4.6.2.3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4.6.3质量要求4.6.3.1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4.6.3.2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4.6.3.3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为此,对II级及II级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4.6.3.4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土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土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4.7现场绑扎、焊接与安装\n4.7.1钢筋绑扎的扎丝绑扎钢筋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铁丝长度可参考下表的数值采用。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一来切断。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3-56-810-1214-1618-20222528323-51201301501701906-815017019022025027029032010-1219022025027029031034014-1625027029031033036018-20290310330350380223303503704004.7.2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4.7.3钢筋绑扎\焊接的搭接长度及要求4.6.3.1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在搭接长度内应绑扎三点。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项次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1I级钢筋35d30d25d2月牙肋II级钢筋45d40d35d3III级钢筋55d50d45d4.7.3.2钢筋骨架采用焊接,焊缝长度、高度、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焊缝形式钢筋型号焊缝长度焊缝高度焊缝宽度备注双面搭接焊I级钢筋>4d>0.3d且>4mm>0.7d且>8mmd为钢筋直径II级钢筋>5d>0.3d且>4mm>0.7d且>8mm4.7.4钢筋绑扎的质量检查钢筋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4.7.4.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每米涵身配置8排钢筋,其排列顺序为12341234每排中心距为12.5cm。;\n4.7.4.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4.7.4.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主筋、分布钢筋、箍筋净保护层厚度均不小于3.5cm,涵节始末端可适当调整始;4.7.4.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4.7.4.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4.7.4.6钢筋焊缝长度、高度、宽度是否符合要求,焊缝是否饱满;4.7.4.7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受力钢筋的排距±52钢筋弯起点的位置203箍筋、横向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4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水平高差+3,-05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基础±10梁、柱±5板、墙、壳±3(五)、涵身混凝土施工涵身框架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混凝土罐车运输、吊车吊送入模,插入式及平板式捣固器振捣。涵身框架采用跳节对称浇注,先浇注箱身底板至边墙下境肋部,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50%后,再绑扎上部钢筋,浇注边墙及顶板混凝土。边墙与底板接头处(水平缝)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后先铺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再浇筑上部混凝土。在施工中按设计要求接长主筋,保证箱身的整体性。5.1從浇筑前应具备下列条件:5.1.1各种机具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在浇筑过程中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以满足需要。4.1.2应准备足够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以保证從连续施工的需要。5.1.3模板里的垃圾、木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均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但不许留有积水。钢模板已涂脱模剂。缝隙要修补填嵌严密,以防漏浆。5.1.4.具备前道工序的隐蔽工程自检记录,并已通过自检、互检、专检并经签证。5.1.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经过检查并符合相关规定。\n5.1.6.钢筋安装、绑扎经过检查并验收。5.2、操作方法气温(°C)无搅拌设施运输有搅拌设施运输20〜30306010-1945755~960905.2.1観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能力应适应碗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碇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运输时间不宜超过下表规定。腔拌合物运输时间限制(min)搅拌机容量(L)混凝土坍落度(呗)<3030〜70>70<5001.51.01.0>5002.51.51.55.2.2腔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碗产生离析现象。如运至浇筑地点有离析时,必须进行二次搅拌。运输中防止曝晒、雨淋和受冻,也不宜装载过满,以免水泥浆溢出。5.2.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碗时,为防止碗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5.1.3.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叭5.2.3.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并应设置减速设置。5.2.3.3在吊筒出料口下面,碗堆面高度不宜超过1叭5.3碗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碗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碗,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碗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観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规定。碗分层浇筑厚度项次捣实方法浇筑层厚度(cm)1用插入式振动器302用附着式振动器303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25配筋较密154人工捣实无筋或配筋稀疏20配筋较密155.4浇筑碗时,除少量塑性碗可用人工捣实外,一般应采用振动器振实。用振动\n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5.4.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块,钢筋及其他预埋件。5.4.2对每一种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碇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碗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5.5観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碗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允许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见下表规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浇筑腔的允许间断时间序号観的入模温(°C)允许间断时间(min)普通水泥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1203090120210一1912015035~9150180注:表列值未考虑掺用外加剂影响。5.6施工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5.6.1应凿除处理层碗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観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用人工除凿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o5.6.2经凿除处理的観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腔前,对垂直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厂2cm的1:2水泥砂浆。3.6.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観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碗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或石樺;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作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5.6.4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5.6.5施工缝处理后,待处理层碗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観。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结构为钢筋碗时,不得低于2.5MPao5.7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観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碗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碗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5.8浇注碗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5.9结构碗浇筑完成后,对碗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中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时,\n覆盖物不得接触碗面。5.10一般塑性牲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于硬性碗、炎热天气浇筑的碗以及大面积裸露轻,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碗的表面。碗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当气温低于5C时,应覆盖保湿,不得向殓面上洒水。碗养护用水与拌合用不相同。5.11碗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28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次洒水次数,以能保持観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5.12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使其承受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5.13模板、支架的拆除应根据结构物的特点、模板部位和碗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5.13.1非承重模板应在碗强度能保证构表面和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碗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5.13.2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從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方可拆除。5.13.3钢筋観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碗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迭加荷载时,方可拆除,板、梁、拱达到设计标号的75%。模板、支架拆除后,应将表面灰浆、污垢清除干净,并经常维修整理,分类妥善保存,防止变形开裂。5.14质量标准及要求5.14.1碗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5.14.2结构碗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5.14.3表面应密实、平整、棱角整齐。5.14.4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筋、脱皮、掉角、狗洞、和裂缝等现象。5.14.5对蜂窝、麻面、掉角等缺陷,应凿除松弱层,用钢丝刷清洗干净,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再用较高标号水泥砂浆或從填塞捣实,覆盖养护;用环氧树脂等胶凝材料修补时,应先经试验验证。5.14.6如有严重缺陷,影响结构性能时,应分析情况,研究处理。5.14.7観涵洞允许偏差见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202墙顶、拱座顶面高程±153孔径±204涵长+100,-50\n5厚度+10,-56涵身接头错台10(六)、端、翼墙、帽石施工施工完基础,待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墙身観施工。在施工墙身时,墙身模型必须准确定位,保证各个面的坡度符合规范要求;模型支设要牢固,避免碗號工中模型移位。帽石碗采用现浇牲,在浇筑前必须保证模型加固牢固,待從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才可拆出模(端墙图见附图03)(七)、沉降缝施工边模拆除后将沥青木板贴在已灌注好的混凝土上,在灌注另一段混凝土时,把沥青木板留在原位置,变形缝中填塞沥青油膏。沉降缝应上下对齐,缝宽3cm沥青木板OT▲tL一__Nh沥青木板■-\n(八)、防水层施工防水层施工:清理基层表面>细部处理>刷第一道防水涂料刷第二道防水涂料铺贴防水卷材(沉降逢处贴50cm宽)防水层完全固化后进行保护层的施工保护层(C40纤维混凝士)涵洞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基坑采用加5%水泥级配碎石回填至原地面,碎石级配满足“级配碎石范围表”中各项的规定。\n1.过渡段填料要求1.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1.2、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倒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势按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1.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主要机械设备: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跳跳夯等。1.过渡段施工的一般要求2.1.1、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2.1.2.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n中,应保涵洞稳定、无损伤。2•號工工艺及方法2.2.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2.2、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2.2.3、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l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2.2.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IIIIhWl.O\n涵路过渡段平面示意图(斜交)A/涵长*sin«f/过渡段范国说明:木图单位均以米计.制图:fiwj:\nII-II断面图hWl.O\n2.2.5、施工工艺框图如下路堤.路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匚工艺框图涵洞两侧级配碎石填料高度及层数如下:位置层数厚度(m)DK423+320涵洞10.3DK423+320涵洞20.3DK423+320涵洞30.3DK423+320涵洞40.3DK423+320涵洞50.3DK423+320涵洞60.3DK423+320涵洞70.3DK423+320涵洞80.3DK423+320涵洞90.3DK423+320涵洞100.3DK423+320涵洞110.24总厚度(m)3.242.2.6、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n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2.2.7、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S0>60MPa/mo2.2.8、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要求为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孔隙率n值<28%,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2.2.9、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大于lm时,采取两次过渡方式,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完毕后,再用A、B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2.2.10、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应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每层填料结束后要进行洒水养护。3、过渡段號工控制及质量检测3.E施工控制3.1.1、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o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3.1.2、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3.1.3、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渡段与路堤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3.2质量检测标准3.2.1过渡段基底处理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路堤高度\nH<3.Om的路堤,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客专验收暂行标准8.1.6的有关规定。H>3.Om时,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地基系数K30>60MPa/m。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其中:距路基边线l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或抽样检验地基系数扁,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间1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3.2.2过渡段基坑回填检测%1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灌砂或灌水法试验。%1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土50mm。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3.2.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检测%1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1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心、动态变形模量Em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l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n心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按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m和孔隙率n,但每过渡段各不少于2点,见证全部地基系数心检验。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及有关试验方法的规定检测。%1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1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检验数量: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检验方法:观察,尺量。%1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检验数量:每过渡段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1处)。检验方法:滴定法检测。%1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3横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2.5m长直尺量测5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⑧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n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2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3.2.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检测%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验标》第5.2.1条的规定。%1基床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本设计要求。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基床以下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基床底层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3点。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的方法检验。%1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叽V4dgs的要求。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检验1组。检验方法:筛分试验。%1过渡段两侧填土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3.2.5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①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的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1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1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5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检验数量: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检验方法:观察,尺量。\n%1填料填筑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⑹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应符合福厦客专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的规定。质量保证措施1、水泥、砂、碎石及其它原材料,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水泥按有关规定进行选用。石材必须进行鉴定并达到有关技术标准要求,才能进行砌筑。2、從及浆砌用砂浆必须按设计配合比利用机械拌合施工,并且按照轻及浆砌施工的工序进行,保证达到质量要求,并经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随工作好各种检测试件,按期进行试件的检测工作,发现不合格的部位,必须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予以返工重作。4、浆砌工程严格按砌体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错缝及砌筑方法满足规范要求。5、作好各种原始记录,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不符的,及时汇报,在进行处理后方准继续施工。1、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每个人。2、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检查,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具备完好的安全装置。随同安全生产大检查,进行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检查,保证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所有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严格的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机械设备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修和例行保养。3、在施工现场和外界通行道路边界设置醒目的交通行车标志、安全警示标志。运输车辆横过行车繁忙公路时,设防护员并佩戴标志,进行车辆指挥和疏导。运输便道,及时维修,保证运输安全。4、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照明、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所有施工人员注意安全。5、严格按照號工现场安全用电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电力设施的布置和使用。非专业人员不使用和操纵专业电力机械和供电设施。用电施工机械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6、施工用脚手架、模板、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计算,具备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安全要求。7、基坑开挖支护确保支护可靠。挖出的土方堆放在离坑顶边缘规定距离以外。\n8、双层及高空作业时,所有施工人员均佩戴安全帽,拴系安全带,并张挂安全网,保证作业安全。9、加强劳动保护。根据国家劳动保护的相关法规,按照工种定期、按时发放劳保用品,保证劳保用品实物发放到劳动者手中。由安全检查人员督促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使用劳保用品。10、所有作业人员不得饮酒上岗。11、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2、夜间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备用数量;夜间施工项目在白天交接班时,检查安全情况,进行记录。未尽事宜按照设计文件、客运专线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