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技术交底卡(宋工) 13页

  • 99.50 KB
  • 2022-04-22 11:23:50 发布

水电技术交底卡(宋工)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接地装置施工安装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1.人工接地体:(1)根据设计要求,在接地体敷设的区域测量、弹线、挖沟,沟深一般为0.8-1m,沟宽为0.5m,沟形为梯形,沟底稍窄于沟上部为宜,同时做好沟底石子杂物的清扫。(2)将加工好的接地体放在沟的中心线上,用锤子敲击的方法,将地极轻轻打入地中,为防止接地体敲入过程中的劈裂变形,可采用保护套管套在敲击部位,用锤轻轻敲打中心,使接地体与地面保持垂直,打入深度应控制在接地体顶端距地面0.6m为宜。(3)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接地极与扁钢用电焊焊接,焊接前扁钢要拉直、找正、扁钢的大面应紧贴地极的立面,以三面进行施焊,扁钢与地极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最高点约100mm,焊好后清除药皮,涮沥青做防腐处理,并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2.自然基础接地体:利用底板钢筋做接地体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找准位置,将柱主筋(不少少于两根)底部与底板的主筋搭接焊好,主筋的引上部位需每层做好标记,以便隐蔽检查,同时从主筋上焊出连接板到距地300mm处的摇测点盒内,以作为接地电阻的测量和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的补偿。3.核验回填:接地体安装完,应及时按照标准、规范,对接地体使用的材质、摆放位置、焊接质量量及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查,并请有关监督部门进行隐蔽工程的核验,并做好原始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时要清理干净沟内杂物,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插接母线施工安装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插接母线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2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内(如配电室、电机室、电气竖井、设备层等)除外。2.插接母线水平敷设时,支持点间距不应大于2.5m,垂直敷设时应在通过楼板处采用专用附件支撑。3.垂直敷设应采用固定支架将插接母线,用抱箍固定在支架上,当进线箱(盒)在末端悬空时应采用支架固定。4.插接母线水平或垂直敷设时,其长度超过80m,应在30-40m处设置伸缩节。5.插接母线跨越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应采取适应建筑物移动的补偿措施。6.插接母线的接口,不应在楼板孔洞内或墙壁洞口内进行连接,楼板孔洞内,墙洞内四壁及收口应抹平整,并留有10-30mm间隙,不应将洞口抹死。7.插接母线的插接(孔)分支点处,应设在安全可靠及安装维修方便的地方。8.插接母线在穿过防火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如在洞口四周用防火枕堵严实,在穿越楼板洞口处应做30-50mm的防水台。9.插接母线之间,插接母线与电气器具接线端的搭接面应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二、插接母线水平安装:1.根据水平插接母线设计图走向,沿建筑物结构(即沿墙、沿柱、沿顶板或地面)确定钢支架的类型和固定方式。2.施工前应考虑吊(支)架安装时,同暖卫通风、消防等各专业系统管道交叉相碰,对作业有妨碍的部位,以早提出解决方案;3.水平转弯、垂直转弯、交叉十字及进线柜(箱)连接口部位,必须采用配套的插接母线连接头,插接口处母线接触面严密压牢固,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定;4.插接母线与管道间最小距离:插接母线蒸汽管(mm)暖热水管(mm)通风上下水、压缩空气管(mm)平行交叉平行交叉平行交叉1000(500)300(200)10010050三、插接母线垂直安装:1.支架一般采用50mm×50mm×5mm角钢或40mm×4mm扁钢制成,固定方式采用沿墙预埋铁焊接支架或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然后再用抱箍将插接母线固定在钢支架上,固定点距地面或距顶板距离不应小于300-500mm,插接母线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5mm。2.插接母线穿越楼板弹簧支承的安装:(1)弹簧支承器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垂直插接母线槽自重,防止包箍卡件松劲或随高层建筑物在震动时产生下坠,起到支承和减震作用。弹簧支承器的安装数量选择由设计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弹簧支承器支承允许最大截荷150kg,以及每节插接母线自身重量和各节插接母线重量之和,确定弹簧支承器的数量; (2)(2)第一种做法,在现浇楼板内预埋螺栓,将14号槽钢在固定楼板上,并将弹簧支承器固定在14号槽钢上,再将插接母线固定在弹簧支承上,固定牢固;(3)第二种做法,用M10金属膨胀螺栓,将14号槽钢固定在楼板上,依次将弹簧支承器固定在槽钢上,同时将插接母线在弹簧支承器上固定牢固。一、插接箱(柜)的连接方式:1.插接箱安装要求,在插接母线系统、插接箱的安全插接,应保证在不切断电源情况下,PE线必须是先接上,后断开,有效地保护使用者安全;2.配套插接母线用开关柜同插接母线始端连接,接口处要求母线接触面严密压实在开关柜刀闸下口处,开关柜刀闸上口同进户电缆的连线端子用螺栓压接牢固,紧固力矩符合M10:6KN.m,M12:8KN.m,M16:12KN.m要求;3.配套插接开关箱同插接母线始端连接,接口处要求母线接触面严密压实在开关箱刀闸下口处,开关箱刀闸上口同电缆进户端子压接牢固,紧固力矩同上;4.接线盒连接插接母线时,盒距地高度一般为1.3-1.4m,在插接母线端部按规范要求打孔,再将进户电缆压接好接线端子,然后在接线盒内电缆端子同插接母线始端用螺栓压接牢固,紧固力矩同2;5.插接母线分线口,是根据用电设备使用在订货时提出制作的,当分线口不需使用时,设有专用盖板封严分线口,当需要启用时打开分线口,将配套的插接开关箱插入即可将电源分路使用;6.插接箱同动力照明配电箱的中间连接,两端口连接处,可采用普利卡金属软管,钢管金属线槽或阻燃型塑料管进行连接,在连接处应使用相同材质配套的管接头,锁母或根母,两端连接处固定牢固可靠。二、插接母线其它附件连接:1.变容量节的连接,是根据其容量要求,以变径母线干线单元(变容量节)来达到改变输电容量的目的。例:插接母线需将载流量由400A变为200A,这种载流量的过渡,需设置配套的变容节进行连接,变容节的选用按设计要求施工。2.膨胀节是具有吸收由于热膨胀等产生的母线槽轴向变化量的母线干线单元的补偿装置。例:插接母线直线(水平或垂直)敷设长度超过80m时,在直线段40m处设置膨胀节,用于消除插接母线长期工作引起的热膨胀的影响,在施工中按设计要求设置。3.在建筑物变形缝(伸缩或沉降缝)两侧各固定一节插接母线,并将两侧插接母线端部接口处,在变形缝中间断开一定距离,进行软连接,可采用绝缘导线压接接线端子后,同插接母线端部用螺栓、平光垫圈、弹簧垫、螺母压接牢固。注意:绝缘导线的载荷量应符合插接母线要求,并在变形缝处留有适当的活动余量。4.过变形缝PE线做法,可采用编制线或多股铜线作PE线,先将PE线两端压接端子,然后将PE线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插接母线槽外壳接地端子上,PE线留有余量,并加装保护罩将导线保护地罩内。5、水平或垂直插接母线安装完毕,应将插接母线末(终)端封严实,防止坠落杂物和尘埃,用配套的终端盖将末端封闭严实。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配线施工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2.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3.导线的连接、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线或套管连接;4.导线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5.导线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6.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7.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缝的外型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焊接后应除焊药和焊渣;8.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药和焊渣;9.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置应齐全;10.套管连接器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压接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11.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在连接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12.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13.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高度相同;14.入户线在进墙的一段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内;15.在顶棚内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16.塑料绝缘导线和塑料槽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0C;17.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不同,同一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18.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导线之间及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并作好记录;19.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应作好记录。二、管内穿线1、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2、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3、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但下列几种情况或设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台设备的电机回路和无抗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3)照明花灯的所有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4、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5、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6、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截面积的40%;7、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密封;1.当导线敷设于垂直管内时,应按有关规定该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时需增设。11、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三、槽配线:1、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型,内壁应光滑,无毛刺;2、金属线槽应经防腐处理;3、塑料线槽必须经阻燃处理,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4、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5、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并应紧贴墙面固定;6、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7、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8、线槽的出线口位置应正确、光滑、无毛刺;9、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10、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60%;2.在可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包括绝缘层在内的导线接头处所有的导线截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线槽截面积的75%,在不易拆卸盖板的线槽内,导线的接头应置于线槽的接线盒内;3.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承接人: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电线管敷设施工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当线路暗敷时,电线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4.电线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6.当线管明敷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7.当线管暗敷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8.当电线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宜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9.垂直敷设的电线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20m;管内导线截面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m。10.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11.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可靠连接。二、钢管敷设:1.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管,应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管;干燥场所的电线管宜采用薄壁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管。2.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3.钢管不应有折偏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4.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5.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1.镀锌钢管和壁厚≤2mm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套管熔焊连接。金属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2.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3.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4.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5.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6.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7.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8.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9.明敷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m)敷设方式钢管种类钢管直径(mm)15-2025-3232-4050-65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壁厚>2mm钢管1.52.02.52.53.5壁厚≤2mm钢管1.01.52.0----刚性绝缘导管1.01.51.52.02.0二、金属软管敷设:1.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2.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航天不应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3.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4.金属软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6倍。5.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mm。6.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7.金属软管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三、塑料管敷设:1.塑料电线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接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2.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损伤的场所。3.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1.管与管之间采用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2.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3.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安装设温度补偿装置。4.明敷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5.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硬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6.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内,在浇捣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塑料管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7.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0C。8.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9.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宜减少弯曲,当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连接线盒。10.明敷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硬塑料管卡最大距离(m)敷设方式管内径(mm)20及以下25-4050及以上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1.01.52.0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器、按钮安装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一、探测器安装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3)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门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4)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深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0。2、线型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等有特殊安装要求的探测器,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3、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4、探测器的“十”线应为红色,“一”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5、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6、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7、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8、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1、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2、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3、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一、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1、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2)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退色;(3)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4)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5)导线应绑扎成束;(6)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4、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二、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1、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2、设备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点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3、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4、设备柜(盘)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施工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项目部位交底项目电缆敷设承接施工单位或班组交底内容:1、电缆型号、电压等级、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及长度;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铠装无锈蚀、无机械伤痕、无明显折皱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和渗油现象;4、各种金属支架,紧固件不应有明显锈蚀,所选用的紧固螺栓均应镀锌处理;5、直埋电缆敷设:(1)电缆选型应采用铠装和有防腐保护层的电力电缆;(2)路径选择应尽量不经过含有腐蚀性物质(配碱、石灰等)地段,若必须经过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对电缆加以保护;(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用人力拉或机械牵引均可,若机械敷设电缆,其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对电压较高或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4)电缆敷设时应留有适当余度,以防电缆受机械应力时造成机械损伤,需进行电缆长度预留的场所,垂直方向引至水平处,电缆出入口处,建筑物的伸缩缝处及敷设线路较大的部位,均可沿路径作蛇形敷设;(5)中间接头的处理,当电缆沿坡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条电缆同沟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前后错开;6、铺砂盖砖,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7m,若满足不了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敷设完毕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电缆上下要均匀铺设100mm细砂或软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使用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力方向;7、防水处理及回填:(1)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坪时,对其保护过管做好防水处理;(2)敷设及技术处理完毕应再进一步做隐蔽验收,确定无误后及时回填并夯实,回填土必须去掉大块砖石等物;8、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1)电缆支架位置的选取应以敷设方便为准则,一般支架放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2)水平敷设电缆方法可采用人工机械牵引,敷设时要排列整齐,不能有交叉,在电缆的首末及接头和转弯处两端分别加以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为5-10m,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在上层,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3)垂直敷设应注意自上而下,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自上而下敷设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垂直敷设或超过450倾斜敷设,支架距离不得超过2m,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电缆穿楼板时,应增设保护装置,敷设后应用防火材料将缝隙堵死。9、挂标志牌:(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3)直埋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电缆井等处,应设明显的方位标志桩;(4)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桩,长的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0mm为宜。承接人:(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门:交底人:(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