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 MB
  • 2022-12-03 10:57:49 发布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57p(2)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laselineengineeringforwatersupplyinbuildingscjj-×××(征求意见稿)2008·457\n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laselineengineeringforwatersupplyinbuildingscjj-×××(征求意见稿)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批准部门:施行日期:2008·457\n前言本规程是根据建设部下达的建标[2007]125号“关于印发《2007年工和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中第66项,《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进行编制。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主编,国内著名和规模生产企业参编。我国现有的建筑给水塑料管材品种众多,同属高分子材料,各类给水塑料管材质、材性和应用技术要求具有共性,将各种塑料给水管汇聚一册,是工程设计和施工部门的一致意见,也是符合建筑部于2003年编制的“建设工程规范体系表”的规定。编制组为便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掌握各种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应用技术,且为规程编制和阐述,按材质、材性和工程技术特点,提出将各种建筑给水管,分为聚烯烃、聚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二类。本规程是以国家及行业的管道产品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应的工程建设规范为准则,在总结工程经验、吸收国外新产品、新技术基础上进行编制。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材料、设计、施工、工程验收及附录等。本规程由规程正文、条文说明、规程附录和附件——管道水力计算图表二大部分组成。本规程由建设部归口单位“建设部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负责管理,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地在应用中请将建议、意见和数据寄予主编单位。本规程主编单位地址:上海市石门二路258号现代建筑设计大厦;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57\n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57\n1总则1.0.1为确保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实用经济和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及工业建筑室内、外生活给水塑料管道工程,冷水管道系统长期工作温度不大于40℃,热水管道系统长期工作温度不大于70℃。1.0.3本规程采用的给水塑料管道为公制外径系列。管材、管件产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与生活饮用水相接触的各种材料的产品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1.0.4水喷淋消防管道的配水管,可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其他用于室内消防系统的给水塑料管材,必须经消防部门认可。1.0.5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工程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以及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的规范、标准和规定。57\n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给水塑料管pipelineforbuildingwatersupply以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经专用机械挤出加工成型的公制外径系列管材,用于输送冷水、冷热水生活给水。2.1.2管系列pipeseries(S)与公称外径dn和公称壁厚en有关的无量纲数,用相关的公式计算,并按一定的规则圆整。2.1.3标准尺寸比standarddimensionratio(SDR)管材的公称外径dn与公称壁厚en之比,并按一定的规则圆整。2.1.4材料的最小要求强度minimumrequiredstrength(MRS)σLCL圆整到优选数R10或R20系列中向下圆整到最近的一个优先数得到的应力值;MRS,单位为MPa。如PE80或PE100是聚乙烯原材料MRS分别为8、10MPa(对材料称呼或命名为PE80或PE100)。2.1.520℃、50年置信下限lowerconfidencelimitat20℃for50years(σLCL)评价材料性能的应力值,指该材料的管材在20℃、50年的内水压下,置信度为97.5%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单位为MPa。2.1.6材料的设计应力designsteress(σS)在规定条件下允许应力,单位为MPa。2.1.7公称压力(PN)nominalpressure管道在20℃水温条件下,使用年限为50年,最大允许的工作压力。2.1.8系统适用性试验fitnessfourpurpose由塑料管材和管件所组成的系统,根据该塑料管材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模拟工况进行试验,其目的是确保冷热水管路系统在工程中长期运行的质量。系统适用性试验项目由管材的产品标准和连接方法确定。57\n2.1.9耐拉拔试验pull—outtest由管材、管件采用机械连接的组件,根据管径大小,按相应的管道产品标准所规定的轴向拉力,在作用时间,管材与管件的连接处,不产生位相对位移的试验。2.1.10热熔承插连接heatsocketfusionjonit由材质、材性相同的聚烯烃类塑料制作的管材与管件承口互相连接时,采用专用热熔工具将连接部位表面加热熔融,承插冷却后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式。2.1.11热熔对接连接heatfusionjonit由材质、材性相同的聚烯烃类塑料制作的管材与管件、管材与管材、管件与管件,用专用的台式焊接工具,在二个连接端面的平面经车制加工后,同时进行加热,使其表面熔化后,经轴向挤压,冷却后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2.1.12电熔连接electrofusionjonit聚烯烃类管件的承口嵌有电热金属丝,将同一种材质相应口径的管材,在连接部位用专工具对表层刮除后,插入管件通电后,使管材与管件的结合部位表面熔合,冷却后连成一体的连接方法。2.1.13机械连接mechanicaljoint由耐腐蚀金属材料或增强塑料制成的管件,用常用工具进行机械紧固连接方法。机械连接方法有法兰、卡箍、卡压、卡套、挤压夹紧连接等。2.1.14溶剂型粘接连接solventcementjoint含能溶解被粘接管材、管件的胶粘剂,涂刷在管材和承插管件的表面,使其表面溶解及产生膨润作用,当管材插入管件后,溶剂挥发干涸,连接成为一体的连接方法。2.1.15弹性密封圈连接elastomericsealingringjoint给水压力管道管件的承口,嵌入专用的双唇橡胶密封圈,管材插入管件后形成密封的连接方法。弹性密封圈连接不能承受轴向力。2.1.16蠕变creep一定温度条件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形变,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发展的现象。2.1.17聚烯烃管材polyolefinpipe由含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单体,经聚合反应后成为有机高分子树脂为原料,在加入必要的添加剂后,以专用机械经加工成型的管材,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管材等。2.1.18聚氯乙烯管材poly(vinylchloride)pipe57\n由聚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后,生成的有机高分子原料,加入非铅盐稳定剂,以专用机械经加热挤出成型的管材。2.1.19氯化聚氯乙烯管材chlorinatepoly(vinylchloride)pipe由聚氯乙烯单体与氯聚合反应后,生成的有机高分子原料加入非铅盐稳定剂,以专用机械经加热挤出成型的管材。2.1.20丙烯酸树脂增强高抗冲聚氯乙烯管材poly(vinvlchloride)pipe—higackvlrcgraft超微粒丙烯酸和氯乙烯分子,进行聚合反应,对氯乙烯进行改性,生成的树脂添加无铅稳定剂,用专用机械加热挤出成型的管材。聚氯乙烯经改性后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2.1.21抗冲改性聚氯乙烯管材(PVC-M)poly(vinylchloride)pipe聚氯乙烯树脂加入改性剂进行共混形成的原料,采用非铅盐稳定剂,以专用机械经加热挤出成型的管材。聚氯乙烯经改性后管材,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2.1.22铝塑复合压力管材polyethylene(aluminm)polyethylenecompositepressurepipe采用铝合金材料,经对接或搭接后的铝管,作为嵌入管壁进行增强,通过热熔粘合剂与内外层的聚乙烯(PE)、交联聚乙烯(PE-X)或耐热聚乙烯[PE-RT]等进行共挤复合而成的冷热水管材。2.1.23新型聚丙烯(β-PPR)管材(………)以Beta(β)-PPRTMRA7050或Beta(β)-PPRTMRA7050-GN专用聚丙烯树脂牌号为原料经注塑成型的管材。β-PPR与无规共聚丙烯相比较,增长了抗氧化性、抗慢速裂纹及抗冲性,具有较高抗内压性和良好的加工特性。2.1.2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管材(Acrylontrile-butadiene-styrene(ABS)Pipes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树脂为主要原料,用专用机械经挤出成型的管材。2.1.25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plastics(stainless)stellcomposite采用超薄壁(管壁厚度与管外径之比小于1/50)氩弧焊不锈钢管,作为外壁进行增强,中间通过热熔粘合剂与内层的聚乙烯(PE)、耐热聚乙烯(PE-RT)等塑料,进行机械复合而成的冷水、冷热水复合管材。2.1.26铝塑稳态复合给水管aluminumstblecompositepipe57\n管外层,为塑料保护层包敷的铝层,内层为以冷、热水用塑料[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耐热聚乙烯(PE-RT)、聚乙烯(PE-80或PE100)等],各层间通过热熔胶粘接而成的五层结构的冷水、冷热水用复合管材。2.1.27耐热聚乙烯管材(PE-RT)polyethyleneofraised-temperature-resistancepipes由乙烯与辛烯共聚而成的树脂,用专用机械经挤出成型的管材。根据树脂的MRS不同,有PE-RTⅠ和PE-RTⅡ的管材。2.1.28管托pipesupport管道系统施工时,外壁用半圆形的金属薄板或塑料板,绑扎于塑料管道外壁,用以减小管道线膨胀量,以提高塑料管材刚性的技术措施。2.1.29滑动支架slidsupport管道在支承点允许发生轴向位移的支架。2.1.30固定支架fixedsupport管道在支承点任何方向不允许发生位移的支架。2.1.31自由臂补偿(……)利用管路系统的折角转弯部位的悬臂管段,在水温或环境温度变化时,轴向弯曲变形进行补偿的技术措施。2.1.32强制安装系统(……)管路全部支承件,采用固定支架的系统。2.1.32极性塑料(……)2.1.33非极性塑料(……)2.2符号2.2.1管材及材质、材性有关代号dn——管材公称外径;en——管材公称壁厚;S——管系列;SDR——管材标准尺寸比;σ——管材设计诱导应力;p——管内设计压力;f——温度对管道压力的折减系数;57\nMRS——材料的最小要求强度;Tmax——工程设计最高温度;σLCL——材料置信下限应力值;pD——管材的设计压力;σS——材料的设计应力;C——总体使用(设计)系数;PN——管材公称压力;T0——工作温度;Tmal——水加热系统故障温度;Tm——加热器工作故障温度。2.2.2塑料管材的材料代号PO——聚烯烃材料总称PE——聚乙烯材料总称PE80——MRS为8MPa的聚乙烯原料PE100——MRS为10MPa的聚乙烯原料PE-X——交联聚乙烯PE-RT——耐热聚乙烯PP——聚丙烯材料总称PP-R——无规共聚聚丙烯PP-B——均聚聚丙烯(耐冲击共聚聚丙烯)β-PPR——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E/A/PP-R——塑铝稳态复合PP-R管PE/A/PE-RT——塑铝稳态复合PE-RT管PVC-U——硬聚氯乙烯PVC-C——氯化聚氯乙烯PB——聚丁烯PVC-HI(M)——物理改性增强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AGR)——化学改性丙烯酸增强高抗冲聚氯乙烯PAP——铝塑复合冷水热水管总称PAP1、PAP3、PAP4——铝塑复合冷水管57\nXPAP1、XPAP2——铝塑复合冷、热水管SNP——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冷水管SNPR——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冷热水管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2.3管道工程计算及应用符号α——线膨胀系数[1/℃mm/(m℃)]λ——材料导热系数[W/(Mk)]ρ——材料密度(g/cm3kg/mm3)E——材料弹性模量(MPaN/mm2)JR——管道惯性矩(mm4)La——最小自由臂长度(mm)K——自由臂计算系数或材质系数L——计算管段长度(m)dj——管道(材)计算内径(mm)i——每m管道水头损失[kPa/m(mm/m)]F——管道热膨胀或收缩时轴向力(N)ΔL——计算管段的膨胀量(mm)A——管材断面积(mm2)Δt——管内流体温度最大差(℃)qg——管段设计流量(m3/s、L/s)Ch——海澄—威廉系数Ac——管道水头损失计算系数Kc——管道流速计算系数GP——管路系统固定支架HP——管路系统滑动支架SW——热熔承插连接EF——电熔承插连接M——机械连接57\n3材料3.1一般规定3.1.1管道系统所采用的管材、管件、施工机具和各种辅助材料(胶粘剂、橡胶密封圈)等,应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供应,产品的质量应由生产企业、供货单位负责。3.1.2管道工程应用的管材、管件产品应是公制外径系列,产品必须标有按标准规定的明显标志。3.1.3产品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产品应有合格证和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检测报告。3.1.4建筑给水管材、管件的卫生性能必须通过《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检测,产品应具按GB/T17219规定的卫生性能检测报告或类似的其它有效检测报告,其测定值不得低于该标准规定。3.1.5金属管件材料应符合本规程3.3.2条的规定,其卫生性能,应根据GB/T17219测定的金属离子浓度,按该金属管段内水所占系统容积的百分数进行修正,修正值最小不得小于5%,经修正后数值不得大于相应的GB/T17219所规定值。3.2冷水管、冷热水管及质量3.2.1建筑给水塑料管工作温度应按产品标准规定,一般冷水管长期工作温度不大于40℃,冷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不大于70℃,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为50年。3.2.2建筑给水塑料冷水管有以下管种:1聚乙烯(PE)类管:材料最小要求强度(MRS)为8MPa的聚乙烯(PE80)管。材料最小要求强度(MRS)为10MPa的聚乙烯(PE100)管。2聚氯乙烯(PVC)类:无增塑剂、不含铅盐稳定剂的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57\n无增塑剂、不含铅盐稳定剂的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PVC-M)]管。无增塑剂、不含铅盐稳定剂丙烯酸树脂共聚增强的高抗冲聚氯乙烯管[PVC-HI(AGR)]。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3.2.3各种冷水管材工程应用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宜符合表3.2.3的规定。表3.2.3冷水管材工程应用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管材类别品种名称及代号聚烯烃类(PO)管材氯乙烯类(PVC)管材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压力管聚乙烯中高密度MDPE、HDPE聚乙烯高密度HDPE硬聚氯乙烯管(无铅盐)高抗冲聚氯乙烯(无铅盐)性能项目单位PE80PE100PVC-UPVC-MPVC-HI(AGR)ABS密度ρg/cm30.93~0.961.40~1.451.0~1.07导热系数λ(W/mk)0.40~0.420.150.160.26线膨胀系数α(1/℃)0.18~0.200.070.11弹性模量20℃MPa600~9002800~3000材质系数273025~2730工作温度范围℃<40适用环境温度℃-40~<40-10~40-30~45-10~40耐燃性易燃自熄易燃20℃拉伸强度MPa—40~4540~4551~52管材一般色彩黑色白色或灰色灰色淡黄色纵向回缩率%≤3≤5≤5断裂伸长率%≥350≥80≥140管件材质与管材同质与管材同质主要连接方式热熔(SW)电熔(EF)连接承插粘接、弹性密封圈连接承插粘接3.2.4各种冷热水管材工程应用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表宜符合表3.2.4的规定。57\n表3.2.4冷热水管材工程应用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管材类别品种名称及代号聚烯烃(PO)类氯乙烯类氯乙烯类PVC交联聚乙烯PE-X耐热聚乙烯PE-RT聚丙烯PP-BPP-R新型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聚丁烯PB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丁烯性能项目单位密度ρg/cm30.93~0.960.900.931.550.931.55导热系数λ(W/Mk)0.40~0.420.240.220.140.220.14线膨胀系数α(1/℃)0.18~0.200.16~0.180.130.060.130.06弹性模量KMPa600~8001000~80035035003503500材质系数K20272010341034工作温度范围℃<90<70<70<70<90<90-20~90-15~90适用环境温度℃-40~90-40~70-40~90耐燃性易燃自熄自熄管材一般色彩白色青灰色青灰或绿色灰色红棕色20℃拉伸强度MPa24~26≥1748~50≥1748~50纵向回缩率%≤3≤2≤2≤5≤2≤5断裂伸长率%(20℃)≥350≥350≥125≥125管件材质金属管材同质管材同质主要连接方式卡箍、卡压连接热熔(SW)电熔(EF)连接承插粘接注:1耐热聚乙烯(PE-RT)长期工作温度由树脂牌号决定,采用牌号可在70℃温度条件下长期工作。2均聚聚丙烯[耐冲击共聚聚丙烯(PP-B)]其长期工作温度为60℃。3.2.5建筑给水塑料冷、热水管有以下管种:1聚烯烃(PO)类:交联聚乙烯[PE-Xa(过氧化物交联)、PE-Xb(硅烷交联)、PE-Xc(辐射交联)];耐热聚乙烯(PE-RT)(长期工作温度为60℃);聚丁烯(PB);耐冲击嵌段共聚聚丙烯(PP-B长期工作温度为6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57\n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2聚氯乙烯(PVC)类:氯化聚氯乙烯(PVC-C);3.2.6冷、热水管道在长期供水温度为60、70℃条件,50年的设计寿命下,根据《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1)规定,对建筑给水使用条件级为级别1、2,其温度和使用时间如表3.2.6表3.2.6建筑给水使用条件级别级别T0时间/年Tmax/℃时间/年Tm/℃时间(h)应用举例1604980195100热水供应(60℃)2704980195100热水供应(70℃)3.2.7建筑给水各类全塑料管材S(SDR)系列,不同管径壁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3.2.8建筑给水冷水管材、管件产品标准: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10002.2;2《给水用聚乙烯(PE)管》GB/T13663.1;《给水用聚乙烯(PE)管》GB/T13663.2;3《给水用丙烯增强高抗冲聚氯烯管材、管件》CJ/T215;4《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及管件》CJ/T272;5《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GB/T20207.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压力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件》GB/T20207.2;3.2.9建筑给水塑料冷水、冷热水管材、管件产品质量要求见附录A:3.2.10建筑给水冷热水管材、管件产品标准。1《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8992.1《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992.22《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9473.1《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9473.2《冷热水用聚丁烯(PB)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9473.33《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CJ/T1754《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8742.1《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742.257\n《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8742.35《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8993.1《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993.2《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8993.357\n表3.2.7     建筑给水塑料管材S(SDR)系列,不同管径壁厚表单位:mm管系列S(SDR)公称外径(dn)平均外径demS12.5S10S8S6.3S5S4S3.2S2.5S2聚氯乙烯(PVC)类聚烯烃类(PO)最大max最小min最大max最小minSDR26SDR21SDR17SDR13.6SDR11SDR9SDR7.4SDR6SDR516——16.316———1.82.02.02.22.73.32020.22020.320—2.02.02.02.02.32.83.44.12525.22525.325—2.02.02.02.32.83.54.25.13232.23232.332—2.02.02.42.93.64.45.46.54040.24040.440—2.02.43.03.74.55.56.78.15050.25050.5502.02.43.03.74.65.66.98.310.16363.26363.6632.53.03.84.75.87.18.610.512.77575.37575.7752.93.64.55.66.88.410.312.515.19090.39090.9903.54.35.46.78.210.112.315.018.1110110.4110111.01104.25.36.68.110.012.315.118.322.1125125.4125126.21254.86.07.49.211.414.017.120.825.1160160.5160161.51606.27.79.511.814.617.921.926.632.1200200.6200201.82007.79.611.914.718.2————250250.8250252.32509.611.914.818.422.7————315316.0315317.931512.115.018.723.228.6————注:dn12盘状供应管材(PE-X、PE-RT、PB、XPAP),PE-RT壁厚应不小于1.8mm,其他管种应不小于1.6mm。57\n3.3管件3.3.1管材与管件热熔连接(热熔承插、热熔对接及电熔连接),管件应采用与管材相应牌号树脂注塑加工成型,产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管件的厚度不得小于同一压力等级的管材壁厚。3.3.2金属材质的机械连接的管件,其卫生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3.1.5条规定,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1不锈钢材质应符合GB/T3281的规定;2黄铜材质应符合GB/T5232的规定;3紫铜材质应符合GB/T5232的规定;4铸造铜合金应符合GB/T1176的规定。3.3.3金属材料的管件应采用精密铸造、锻造或铸件经锻压坯件进行加工,成品应进行密封性能检测。3.3.4注塑管件内、外金属螺纹嵌件,其金属材料不得对塑料产生分解,通常应采用铜镀镍嵌件。3.3.5冷热水管道系统应根据《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1)规定,必须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试验项目和要求应与管材品种及管材、管件的连接方式有关。各种连接方式系统适用性试验选项应符合表3.3.5规定,管材的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应符合见本规程附录A。57\n3.3.5系统适用性试验选项需要试验——Y不需要试验——N试验项目热熔连接SW电熔连接EF机械连接M耐内压试验YYY弯曲试验NNY耐拉拔试验NNY热循环试验YYY循环压力冲击试验NNY真空试验NNY3.3.6冷水、冷热水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和管材、管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附录A规定。3.3.7金属管件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和连接螺纹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普通螺纹管件应符合GB/T197H/7h的规定。其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连接螺纹及偏差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3.3.8交联聚乙烯管道系统应按《建筑给水交联聚乙烯(PE-X)管用管件技术条件》(CJ/T138)行业标准的规定。工程应用进行应根据管径大小选用卡箍式、卡套式或卡压式等连接方式。表3.3.8卡箍式、卡套式和卡压式等管件应通过耐液压性能试验要求项目技术指标短期20℃,环应应力12MPa1h不破裂,不渗漏95℃,环应应力4.8MPa1h不破裂,不渗漏长期95℃,环应应力4.6MPa165h不破裂,不渗漏95℃,环应应力4.4MPa1000h不破裂,不渗漏(也可做165h替换试验)注:管材和管件连接件,1.0MPa压力下,在93±5℃和20±5℃间,进行冷热水循环性能测定,每15±2min交替一次,共计5000次,结果在管件连接处无损坏、无渗漏。3.4胶粘剂、橡胶件3.4.1管道系统管材与管件连接,使用的溶剂型胶粘剂,应由管材生产企业与管材配套供应。3.4.2dn≤110mm,聚氯乙烯类[PVC-U、PVC-M、PVC-HI(AGR)]、丙烯腈—丁二烯—57\n苯乙烯(ABS),管材与管件连接应使用溶剂型胶粘剂粘接连接。3.4.3溶剂型胶粘剂粘接管道,胶膜干涸后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3.4.4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采用的溶剂型胶粘剂,产品必须符合《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工程用溶剂型胶粘剂》(QB/T2586)的标准规定,胶粘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4.4的规定。表3.4.4硬聚氯乙烯溶剂型胶粘剂物理力学性能项目要求树脂含量≥10%树脂和其他填料溶解性不得出现凝胶状结块和分层粘度普通型≥90mPaS中型≥500mPaS重型≥1600mPaS粘接剪切强度(20℃)固化2h≥1.7MPa固化16h≥3.4MPa固化72h≥6.2MPa水压爆破强度≥2.8MPa3.4.5给水用抗冲聚改性氯乙烯(PVC-M)、丙烯酸树脂(AGR)增强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AG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管材与管件粘接连接,应采用企业提供的用专用胶粘剂,产品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3.4.6各类胶粘剂当需要调整粘度时,所采用的原料及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1树脂粉的质量、应符合生产管材或管件的原料;2有机溶剂应采用原配置胶粘剂的化学纯试剂,不得使用含苯的溶剂;3所调整后的产品不得降低原有的力学性能;4包装容器不得为产品所溶解。工地使用宜采用500ml小包装,小包装容器盖子宜带鬃刷的涂抹工具。3.4.7与胶粘剂配套使用的粘接部位清洁剂,应采用无水酒精或化学纯丙酮。3.4.8弹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密封连接橡胶圈的橡胶,应采用食品卫生级橡胶,制品应由模压或挤出成型。产品卫生性能应符合《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4806.1的规定。用于热水管道系统的橡胶件,产品应符合《110℃以下热水输送用橡胶密封材料规范》GB10709的要求,橡胶材料宜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二烯—丙烯腈—烷基腈(NBR)橡胶。3.4.9冷水系统用的橡胶产品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以下规定:1邵氏硬度为45~55度。57\n2伸长率不小于500%。3拉断强度不小于9MPa。4老化系数不得小于0.8(70℃、144h)。5永久变形不大于20%。3.5运输及贮存3.5.1管材、管件应按品种规格在室内分类堆放。小口径盘状管材及管件应成箱包装,直管应成捆包扎,每捆重量不宜大于50kg,一头带承口的弹性密封圈连接管材,运输及堆放时承口应交替作业。任何管材不得无规则堆放。3.5.2在工地临时性库房应保持出厂时管材管件的包装形式,按产品类别堆放,施工时应根据工地用量进行解捆或拆箱。3.5.3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和工地搬运时应轻放,防止沾染污物、重压或与尖锐物品接触。长距离运输应堆放密实,防止相互间激烈碰撞。管材管件在工地现场不得抛、摔、滚、拖。3.5.4管材管件应存放在温度不大于40℃、通风良好的的库房内,不得长期在露天堆放和阳光暴晒。管材堆放高度不宜大于1.50m,管件堆放高度不得大于2.0m,金属管件的堆放高度不得大于1.20m。管材管件的存放场地应远离热源。3.5.5管材堆放场地应平整,无尖硬突出物,底部应有支垫,支垫物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宽度不应小于0.15m,管材外悬长度不宜超过0.50m。3.5.6橡胶件不得无规则地放,弹性密封圈应按规格码放整齐,贮存的库房条件应符合本规程3.5.4条规定。3.5.7溶剂型胶粘剂、清洁剂是易燃物品,批量应作危险运输,运输时严防激烈碰撞,不得重压、暴晒或雨淋。成箱包装不得拆箱运输。3.5.8溶剂型胶粘剂、清洁剂批量应存放在危险品库房中,施工时随用随取,现场不得大量贮存,领取的少量危险品必须妥善保管、紧盖放置在阴凉、干燥、安全可靠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和存放现场禁止明火。3.5.9堆放管材、管件场地禁止明火,库房应注意消防安全,应有消防设施。57\n3.5.10库房内各种施工材料,在货物出库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各种材料存放时间过长。57\n4设计4.1一般规定4.1.1冷水管管道工作温度应不大于40℃,冷热水管道长期工作温度一般不大于70℃,工程设计应按长期工作温度和公称压力,合理选用管材的S或SDR系列。交联聚乙烯(PE-X)、聚丁烯(PB)、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工作温度可达90℃,但不宜长期使用。4.1.2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管材材质、材性等因素确定。建物内相同建筑类别和使用功能应采用同一种管材。4.1.3横管(包括横支管)嵌入墙体内敷设时,设计必须预留管槽,设计未预留管槽,施工现场在墙体内横向开凿长度不得超过300mm。4.1.4聚烯烃类管道宜进行暗设,管道明设时,当不设管托时应采取强制安装系统,强制安装管卡的设置距离应符合本规程规定。明敷管道宜采用硬质塑料管或其他刚性管道。4.1.5冷水、冷热水管道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径不宜大于dn25。2埋地部位宜采用中间无连接件的整支管材,当有管件连接时,应采用热熔、电熔连接。3不应采用以橡胶圈密封的卡套式连接。4热水塑料管道应配置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波纹护套管。5管道埋设深度应确保管道外侧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冷水管不得小于10mm,热水管不得小于15mm。6管卡的安装间距不宜大于1500mm。4.1.6管道在无保护措施情况下,且未得到结构工种同意,不得浇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等结构层内。4.1.7管道不得穿越风道、设备基础、配电间,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不得穿越储藏室和设备用房。4.1.8水泵房内给水管道应采用线膨胀系数较小、抗冲性能较好的硬质管材,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增大一个规格,一般不小于1.0MPa的压力等级。57\n4.1.9明敷的聚烯烃类热水横管、立管,管外壁宜设置管托进行敷设。4.1.10管道系统设计,应根据工作时输水温度及环境温度变化,采取管道因纵向产生伸缩的补偿措施。4.1.11敷设在公共部位的明露立管,当有可能受到外力冲击时,应采取护管措施,保护管顶端其离地高度应不小于1.80m。4.1.12管道表面当有可能产生结露时,应采取绝热措施。4.1.13建筑室内冷热水管道系统宜采用铜质铜芯截止阀或球阀,当采用全塑料阀门时,产品应符合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出具质量检验报告。4.1.14室内直饮水管道宜采用线膨胀系数较小的硬质塑料管材或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稳态管等管材,取水口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长度不宜大于3m。4.2管道工作压力4.2.1塑料给水管道工程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工程设计应根据使用条件、长期工作温度和相应的压力,选用管材和管道系列。4.2.2各种冷水管材工作温度对工作压力的折减系数f应按表4.2.2的规定选用。4.2.2各种冷水管材工作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f)工作温度冷水管管材品种小于及等于20℃大于20℃小于30℃大于及等于30℃小于35℃硬聚氯乙烯(PVC-U)管1.00.870.80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AGR)]管1.00.870.80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1.00.870.80聚乙烯类(PE80、PE100)管1.00.870.8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管1.00.800.63注:聚氯类管道工作温度大于20℃、小于35℃,温度对压力的折减系数(f)取0.87。4.2.3各类冷水、冷热水管材不同的S或SDR系列最大工作压力应符合表4.2.3的规定。57\n表4.2.3各类冷水、冷热水管材不同的S系列最大工作压力管系列S(SDR)管材品种S12.5S10S8S6.3S5S4S3.2S2.5S2SDR26SDR21SDR17SDR13.6SDR11SDR9SDR7.4SDR6SDR5冷水管道系统(工作水温不大于40℃)硬聚氯乙烯(PVC-U)管0.700.871.081.401.74————抗冲改性硬聚氯乙烯(PVC-M)管0.700.871.081.401.74————高抗冲硬聚氯乙烯[PVC-HI(AGR)]管0.700.871.081.401.7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管0.640.800.961.201.60———聚乙烯(PE80)管———0.871.08————聚乙烯(PE100)管——0.801.001.061.28———耐热聚乙烯(PE-RT)管————1.021.291.61——耐热聚乙烯(PE-RTⅡ)管———1.021.291.61———交联聚乙烯(PE-X)管——1.001.251.251.60———聚丁烯(PB)管—1.001.251.251.6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0.600.801.20——耐冲击共聚聚丙烯(PP-B)管————0.600.801.20—β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管———0.600.801.20———无规共聚聚丙烯稳态复合管[PP-R(PE)/A/PP-R]————0.600.801.20——耐热聚乙烯稳态复合管(PE/A/PE-RT)————0.600.801.20——冷热水管道系统(工作水温不大于70℃)交联聚乙烯(PE-X)管——0.400.600.801.00———聚丁烯(PB)—0.400.600.801.0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0.400.600.801.00耐冲击共聚聚丙烯(PP-B)≤60℃——————0.400.600.80β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0.400.600.801.00—耐热聚乙烯(PE-RT)管—————0.400.600.801.00耐热聚乙烯(PE-RTⅡ)管0.400.600.801.00—无规共聚聚丙烯稳态复合管[PP-R(PE)/A/PP-R]————0.400.600.801.00—耐热聚乙烯稳态复合管(PE/A/PE-RT)————0.400.600.801.00—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0.600.801.00———注:1冷热水根据国际标准:聚丙烯管材(PP-R、PP-B)ISO/DIS15874-2.2;交联聚乙烯(PE-X)ISO/DIS15875-2.2;聚丁二烯(PB)ISO/DIS15876-2.2;氯化聚氯乙烯(PVC-C)ISO/DIS15874-2.2。2冷水管道工作温度按最高不大于35℃进行计算。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管MRS值为14MPa、C值为1.86确定。57\n4.3管道布置与敷设4.3.1立管应布置在用水量相对集中的墙角、柱边位置,横管应沿墙敷设。4.3.2冷水立管穿越楼板,应结合贯穿部位的防渗漏水措施,设固定支承。管道底部应设聚氯乙烯(PVC-U)护套管,护套管上口高出地坪完成面不小于50mm,根部应在地面施工时窝嵌在找平层内。4.3.3热水管立管穿越楼板,应埋设硬聚氯乙烯(PVC-U)材质的套管,套管应高出地坪完成面不小于70mm,每层立管离地250mm位置应设固定支承。4.3.4管道穿越梁、柱应预留洞孔,穿越梁、柱及墙体时应设套管,套管长度在穿越部位应与墙体、梁柱的厚度相等。4.3.5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套管宜采用硬聚氯乙烯制品,套管与管壁间的环形空隙应采取防渗水措施。4.3.6冷、热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距不宜小于300mm,冷热水管宜平行敷设,热水管应便于检修,宜敷设在外侧,上下布置时热水管应敷设在上方;与其他金属管道同沟敷设时,宜设置在靠边位置。4.3.7管道不得沿灶具明设,不宜敷设在厨房间灶具或加热设备的上部。管道应远离热源,当不可避免时,管壁受热源影响其表面温度超过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明敷立管与家用燃气热水器净距不得小于200mm,与煤气灶具净距不得小于400mm。4.3.8连接水加热设备应采用一段耐腐蚀金属管段过渡,连接家用水加热器宜采用金属软管,其长度不宜小于300mm。管道与加热设备连接时,应根据管网压力的波动情况或加热器功能,采取防止热水回流到冷水管道措施,必要时该冷水管段采用塑料热水管。4.3.9室内外敷设的给水管,当有可能产生冰冻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保温管道其基体材料宜采用单面开口的聚乙烯发泡管,保温层厚度应不小于1/2dn,保温管道面层的保护材料,宜采用二道厚度不小于0.2mm的聚氯乙烯薄膜,室外保温管面层应采用黑色聚氯乙烯薄膜。室外耐腐蚀金属管道与室内塑料给水管相连接,其连接点宜设置在室内。4.3.10非冰冻地区管道敷设在室外,聚烯烃类管道,表面应采取避光保护措施。57\n4.3.11室内明敷的浅色透明管道,应采取避光措施。4.3.12管道通过建筑物沉降缝、伸缩缝及进户管应采取防建筑物沉降措施,可采取折角转弯敷设,折边长度由建筑物的沉降量、管材、管径及连接方式决定,一般不宜小于500mm。4.3.13硬质塑料管及其他刚性给水管横管,应有0.002~0.005的坡度。4.3.14水泵房管道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泵与阀门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2设备与管道附件应有独立支承,其重量不得作用于管道系统上。3水泵出水管道应设置水锤消除器,水锤消除器必须有独立支承件。4.3.15室内热水干管管径大于40mm、敷设长度大于10m的明敷或暗设的支管,应采取绝热措施,绝热层的厚度应通过计算确定。4.4分水器供水第一部分套内卫生器具分水器供水4.4.1用水点较集中的住宅、公共建筑旅馆的卫生间、盥洗室等卫生器具供水,应采用分水器供水形式。4.4.2由分水器到卫生器具的配水管,管材应采用交联聚乙烯(PE-X)、铝塑复合管(PAP、XPAP)、聚丁烯(PB)及耐热聚乙烯(PE-RT)等柔韧性塑料管材,4.4.3各种的金属材料分水器,其本体材料必须符合3.3.2条规定,卫生性能应符合3.1.5条的规定。塑料分水器应确保在规定的温度下长期工作的稳定性,材料必须具有抗冲击性,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4.4.4配水管应套有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或橡塑玻纹护套管。分水器可能发生冰冻时,应采用高发泡塑料进行保温。4.4.5分水器的尺寸与构造要求宜符合以下要求:57\n1通径一般为25mm,配水口的中心间距应符合分配管道连接要求,一般不宜小于50mm。2配水管管口结构形式,应根据管道材料和连接方法及企业产品配套确定,通常采用DN1/2″外螺纹,管螺纹应符合《55°密封管螺纹第二部份: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GB/T7306)的要求。塑料分水器的连接部位,不宜采用内螺纹结构。3配水管管口与管道连接应符合相应产品的标准要求,热水管应通过系统热稳定性试验。4端部应设有再串联分水器的连接口,配水口数量不得少于2个。5冷水分水器不得用于热水系统。4.4.6分水器应根据建筑构造和卫器具布置情况,应设在卫生间的吊顶内,也可设在厨房或洗脸台的橱柜内,或管窿管道进及隐蔽式水箱的端部等部位。4.4.7配水管道的设计宜符合以下规定:1由分水器到卫生器具的岗位式分水点应采用整支管道,中间不得有连接件。2横管应沿吊顶、地面垫层及地面架空层内或夹壁墙内敷设,横管沿承重墙内敷设,当长度超过300mm时,应由土建预留管槽,施工时留有标记。3立管应嵌入墙体内敷设,当墙体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时,分水器宜设在下方,靠近地面布置,管道自下而上敷设,岗位式配水管件应利用橱柜进行隐蔽,或采用局部装饰的夹壁墙内敷设。4岗位式管件宜采用不锈钢或铸铜的金属件,材料应符合本规程3.3.2的规定,管件必须与土建墙板结构固定。5管道在水平方向或由水平转为垂直方向的转弯半径,应由管材的材质决定,一般不宜小于8倍管材外径。6冷热水管道应平行敷设,埋设在地面找平层内管道敷设时应避免相互间交叉。7分水器和管道应采用管卡进行固定,直线管段包括埋设在地平内或管槽内管卡间距为800~1000mm。分水器一般应采用二个管卡固定,转弯管段二边均应设置管卡。4.4.8分水器供水系统配水管管径应根据管网的压力和用水器具的额定流量按表4.4.8进行配管。57\n表4.4.8分水器供水冷水、热水配水管管径(dn)选用表卫生器具及额定管网压力流量(L/s)P0MPa洗涤盆洗衣机浴缸淋浴器洗脸盆大便器0.200.200.200.150.150.100.05≤P0<0.0816~2016~2016~2016~201612P0≥0.081616161612124.4.9分水器供水系统,一般一套卫生间,设置一组冷水、冷热水分水器,住宅厨房间的洗涤盆,宜由相邻近的分水器供水。4.4.10埋设和嵌墙管道应注意成品保护,在墙面粉刷及垫层土建完工后,表面应作出管路走向标记。第二部分套外分户水表分水器供水4.4.9多层及小高层单元式住宅,宜集中设置水表,采用一户一表分水器供水系统。4.4.10单元住宅分水器室内外埋地设置应设水表井。室内墙面设置应设水表箱或专用水表间。水表及管道有可能冰冻时,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4.4.11水表箱或水表井及系统设计宜符合以下规定:1水表口径,应根据当地的供水部门有关规定,室内安装在水表箱内的分水器供水系统,宜采用立式水表。表箱及表井的管道排列必须有条、有序、布置紧凑,阀门设置应便于施工安装及维修。2水表箱或水表井结构应严密牢固,箱体应加锁并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3每户分配管管径一般为dn25,但不得小于dn25mm,管材宜选用线膨胀系数较小、抗冲性能优良的聚氯乙类[PVC-M、PVC-HI(AGR)]管、铝塑复合冷水管(PAP、LPAP3、PAP4),无规共聚聚丙烯稳态管(PE/A/PP-R)或耐热聚乙烯稳态管(PE/A/PE-RT)。5分水器应根据水表的规格类型,宜采用由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AGR)、PVC-M]管件粘接的组合件或采用注塑件。6管路系统宜采用自由臂进行补偿,无补偿设施应采用强制安装系统。57\n4.5管道系统温差变形计算和补偿4.5.1管道系统设计时,必须严格防止因水温或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膨胀量在纵向积累,管道除采用强制安装和弹性密封圈安装系统外,应采取补偿技术措施。4.5.2冷水管道热膨胀或收缩,轴向变形伸缩量应按以下公式样进行计算:ΔL=L·α·Δt(4.5.2—1)Δt=0.65Δts+0.1Δtg(4.5.2—2)ΔL——计算管段的伸缩量(mm);L——计算管段的长度(m);α——管材的线膨胀系数[mm/(m℃)、1/℃];见表3.2.3Δt——计算温差(℃);Δts——管道内水的最大温差(℃);Δtg——管道周周围环境温差(℃);注:当计算资料不齐全时,冷水最低温度按5℃计算,管内最高水温按30℃计算,即水温最大温差为25℃,管道周周围环境最大温差宜按30℃计算。4.5.3冷热水管道热膨胀或收缩,轴向变形伸缩量应按以下公式样进行计算:ΔL=L·α·Δts(4.5.3—1)ΔL——计算管段的伸缩量(mm);L——计算管段的长度(m);α——管材的线膨胀系数[mm/(m℃)、1/℃];见表3.2.4Δts——管道内水的最大温差(℃);注:1)当计算资料不齐全时,冷水最低温度按5℃计算。2)热水计算温度一般为70℃,对交联聚乙烯(PE-X)和聚丁烯(PB)经常工作温度超过70℃时,按实际工作温度计算,最高不得大于95℃。4.5.4管道系统应采用自由臂补偿。较长的直线管段最应采用管道环绕建筑的构造梁、柱进行布置,以∏布置形式或设环形补偿器进行补偿。57\n最小自由臂长度La应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a=K·(ΔL·dn)1/2(4.5.4)式中La———最小自由臂长度(mm);K———材质系数见表3.2.3;ΔL———计算管段管道伸缩长度(mm),应按4.5.2或4.5.3公式计算确定;dn————管材的公称外径(mm)。4.5.5计算管段当管径(dn)小于或等于40mm时,可采用由企业生产的环形补偿器,环形补偿器环形内径由管材的材质决定,一般不宜小于15dn。4.5.6冷热水管道系统采用以下的敷设方法或安装形式可不设补偿设施:1管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直埋式配水管。2明敷或非埋设的暗设管道,采用固定支承的强制安装管段。3聚烯烃管道,立管周围或横管的下部,设有金属管托的管段。4管道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的管道系统。4.5.7明敷管道管径小于及等于25mm,在水流的分支部位,分支管段的端部应设有自由管段。4.6管道系统支承4.6.1管道系统必须按规定,设置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4.6.2管道系统在以下部位必须设置固定支架或固定支承:1弹性密封圈或机械补偿器的连接部位。2立管有横管接出,在立管的分支部位。3冷水立管每层穿越楼板位置,穿越部位宜结合防渗漏水技术措施筑设固定支承。热水管穿越部位应设硬聚氯乙烯套管,管道离地250mm应设固定支架。4自由臂的非计算管段一侧。5按表4.6.3规定的直线管段最大固定支架距的二端。6∏型及环形补偿器的顶部的中间位置。4.6.3管道系统直线管段固定支架的最大间距L,宜符合表4.6.3的规定:57\n4.6.3管道系统直线管段固定支架的最大间距L单位:m管道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氯乙烯及硬管PP-BPP-RPEPE-RTPE-XPBPVC-UPVC-MPVC-CABSPVC-HI(AGR)冷水管12.012.018.024.0-18.0热水管6.06.09.0——12.0—注:本表适用于dn大于25mm,表内计算值按系统在工作时最大温差确定,轴向的最大伸缩量为40~60mm。4.6.4dn大于25mm的金属材质阀门,管道附件和分水器等,应设独立支承件。4.6.5管道系统不得作为其他管道、设备或附件的支承点,不得用于其他管道的拉、攀、吊件的受力件。4.6.6管道弯曲部位二端、立管离地1.25~1.35m,应设支承。4.6.7、冷热水管道明敷及暗设的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4.6.7的规定。57\n表4.6.7冷水、冷热水管道明敷及暗设的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单位:mm管材品种公称外径管道用dn途及管道敷设2025324050637590110125160聚烯烃管PE(PE80PE100)PE-RTPP-RPP-BPBPE-X冷水管横管450500600700800900110012501350——立管700800900100011001200135015001800——PE-RTPP-RPBPE-X热水管横管30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立管400450520650780910104017001700——氯乙烯及硬管PVC-UPVC-MPVC-HI(AGR)ABS冷水管横管700900105012001300145016001800200024502800立管10001200135015001700195022002550280031003400PVC-C热水管横管4505507009501250140016001850205023002600立管55070090011001350160019002250260030003500复合管PAPPE/A/PP-RPE/A/PE-RTSNP冷水管横管12001500180020002350250027002950320035003850立管150016501800210024002700305035004000——XPAPFAPP-RPE/A/PE-RTSNPR热水管横管12001500180020002350250027002950320035003850立管150016501800210024002700305035004000——设金属管托塑料管道:PE-RTPP-RPBPE-X冷水管横管1500165018002000立管1650180020002500热水管横管1000120015001800立管1300155019002500管托捆扎间距200300400600700800注:1复合管中PAP及PE/A/PP-R、PE/A/PE-RT横管和立管支吊架最大间距,在表内所列出值应减小一档,例dn50的冷水横管,最大间距应是2000mm。2金属管托端部150~200mm应进行捆扎。3表内吊支架最大间距应包括4.6.2条,按规定设置的固定支架间距。4热水管道当采用轻质发泡材料保温时,支吊架最大间距应乘以0.80的修正系数。57\n4.6.8直线管段,补偿器、滑动和固定支吊架布置,宜符合图4.6.8—1∏型补偿器(一)支架布置图和4.6.8—2∏型补偿器(二)支架布置图的规定。4.6.9设有补偿器的固定支架,轴向推力宜按公式4.6.10计算确定:F=(4.6.10—1)式中F——固定支架的轴向推力(N);ΔL——计算管段的膨胀量(mm);E——材料的弹性模量(MPa或N/mm2);JR——管道的惯性矩(mm4);La——计算管段的自由臂长度(mm)。管道的惯性矩JR按4.6.10—2公式计算JR=π(dn4-dj4)/64(4.6.10—2)式中dj——管材的内径(mm)。57\n4.6.10管道系统不设补偿器,固定支架的轴向推力应按公式4.6.11进行计算确定:F=A·α·E·Δt(4.6.11)式中F——固定支架的轴向推力(N);A——管材的环形截面(mm2);α——管材的线膨胀系数[mm/(m·℃)或1/℃];E——管材在工作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或N/mm2);Δt——管道内最高水温与最低水温之差(℃)。4.7室外埋地管道4.7.1居住小区建筑室外埋地给水管道管位、与地下管线或构筑物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附录A的要求。公共建筑给水管道的管位,应按总体设计要求确定。4.7.2埋地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间距不宜小于300mm,与排水管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交叉敷设净距不应小于150mm,且应敷设在其他管道的上方。4.7.3管道应选用氯乙烯类[PVC-U、PVC-M、PVC-HI(AGR)],或聚乙烯(PE80、PE100)管材,氯乙烯类管材应采用弹性密封圈连接,聚乙烯管道应采用柔性承插式连接或热熔对接。4.7.4管材耐压等级由工作压力确定,一般不应小于1.0MPa。4.7.5管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或相应的国家、行业及专业委员会等技术规程及地方的有关规定。4.7.6直线管段每隔30~35m,管路系统有分支、转弯、应设置混凝土支墩。4.7.7支管由干管接出,在支管部位宜有长度不小于1.5m的自由管段。4.7.8管顶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当地的冻土深度。57\n4.8管道水力计算4.8.1塑料给水管道(或以塑料为过水层)冷水管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应按公式4.8.1—1进行计算:i=105Ch-1.85·dj4.87·qg1.85(4.8.1—1)式中i——冷水管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kPa/m(100mm/m)];Ch——海澄威廉系数取140;dj——管道的计算内径(m);qg——给水管段的设计流量(m3/s)。冷水管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按也可按公式4.8.1—2进行计算:i=1.124×10-2·dj4.87·qg1.85(4.8.1—2)根据水力计算公式,各种塑料管道公称外径,不同的管系列(S或SDR)编制的水力计算图、表见本规程的附件。4.8.2塑料热水给水管道(或以塑料为过水层)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按冷水管的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的80%计算。4.8.3生活管道系统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1.8m/s。4.8.4管道系统的局部水头损失,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按表4.8.4取冷热水管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值。表4.8.4各种连接方式的局部水头损失为沿程水头损失的百分数管道连接形式承插式管件连接内插入管材连接热熔连接热熔对接弹性密封圈连接数值(%)25~3040~4530~3535~4025~30注:1系统由几种连接方法组成时,可以主要的连接方法选项用,再按表内上限或下限取值。2管道系统设有分水器供水时,其表内数值应取下限。57\n5管道施工5.1一般规定5.1.1管道工程施工前,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现场水、电等临时施工设施已具备,能保证正常施工。5.1.2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材、管件及相关的资料已完成检验,到工地的材料已备齐,并通过质量检查。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且应附符合相关的标准的检测报告。管材的检测报告应具代表性。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应及时剔除,不得在工程上应用。当管材堆放场地与室内施工环境温度有明显差异时,应在室内放置一定时间,待管材表面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再进行安装。5.1.3管道安装敷助材料,胶粘剂、橡胶圈附件等应具产品合格证,且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5.1.4管道安装管理人员应掌握和了解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形式,熟悉设计施工图和与其他工种的配合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应掌握材料的一般性能、操作要点及安全生产知识,对技术要求高和重点工程应经考核上岗,不得盲目施工。5.1.5埋设横向管道,未经建筑结构设计许可,不得在墙体开凿宽度超过300mm的管槽。直埋墙体的横管,除建筑装饰墙外,必须由结构设计预留管槽。5.1.6管道安装前应检查和预留孔洞及套管顺通,冷水、冷热水管道穿越楼板、混凝土墙体,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或预埋硬聚氯乙烯套管,穿墙套管长度应与墙体的饰面相平。5.1.8热水管道穿越楼板、混凝土墙体预留孔和套管内径,应大于管道保温管的外径50mm。5.1.9管道安装时必须将印刷在管材、管件表面的商标、规格、压力等级、S及SDR系列等产品信息标志面向外侧。5.1.10硬质塑料管、刚性复合管穿越地下室混凝土墙板、穿越水池、水箱宜预埋带止水片硬聚氯乙烯成品套管,管道穿越后,套管的环形空隙,中间部位应采用防水胶泥嵌实,宽度不小于墙体或池壁厚度的1/2,待胶泥初干后用M15水泥砂浆填实,内外表面应与墙体或池壁刮平,水池、水箱采用的胶泥不得污染水质。57\n预埋套管当采用钢套管时,套管管口不得有毛刺,内壁应光洁平整。5.1.11聚氯乙烯管(PVC-U)、改性聚氯乙烯[PVC-M、PVC-HI(AGR)]、ABS、氯化聚氯乙烯及稳态管等硬质管道,横管应按设计要求敷设坡度,坡向泄水点。5.1.12管道与加热设备连接的进出水管段,应采用耐腐蚀金属管或金属波纹管,长度应由加热设备的负荷或功率确定,一般不应小于400mm。5.1.13热水温管道的支架,应支承在管道的本体上,不得支承在保温层表面。5.1.14各种塑料管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管壁上车制螺纹,不得采用明火烘烤,聚烯烃类、ABS管材及各种胶粘剂、清洁剂,施工时应注意防火安全。5.1.15立管,管径小于及等于40mm,离地1.00~1.20m,应设置支承。5.1.16管道系统的阀门宜采用壳体经锻造的铜质阀门,当采及铜质球形阀时,其球体应采用铜镀铬材质、聚四氟乙烯密封环。采用全塑阀门时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并出具有资质单位检验的检测报告。5.1.17热熔连接聚烯烃类管道,在连接部位安装困难的条件下,宜采用电熔连接管件。5.1.18管道不得作为其他管道或工程设施的支承件,不得在管道上系安全带、作拉攀或搁置脚手架。5.1.19管道、系统的阀门及热水管道保温的安装误差,应符合本规和第六章有差条款的要求。5.1.20聚烯烃类柔性管道当采用金属管托时,管托的捆绑间距应符合表5.1.19的规定。管托两端捆绑位置应距端部不大于150mm,管托尺寸宜符合表表5.1.21规定。表5.1.20管托规格尺寸项目管道公称外径(dn)20~3240~6375~110125~160板材壁厚(mm)0.70.70.91.2长度1800~2000注:1管托应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不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2施工现场应检查管托的表面质量,不得使用端部有起翘或带有毛剌的材料。3管托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滑,宜采用镀锌钢板。5.1.21冷水管穿越楼板部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1立管敷设应结合穿越部位的楼面防渗漏水措施,筑为管道的固定支承点。257\n管段在楼板内中间部位,表面宜采用熔接、或粘贴二个半圆形的管片;交聚聚乙烯管材外壁宜加二道金属箍,金属箍间距为40~50mm。3系统通过试压合格后,管道与楼板的环形空隙部位,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二次填实,第一次宜为楼板厚度的2/3,待强度达到50%后,再嵌实其余的1/3部位,细石混凝土浇筑前楼板底应支模,底部不得凸出混凝土顶板底。4管道穿出楼板,在底部应设护套管,护套管应高出地面完面50mm,套管内径应大于管道外径10~15mm,在地坪施工时,护套管应座落在找平层的面层内。5在楼面施工时在护套管的周围应砌筑高度为15~20mm、宽度为20~30mm的环形阻水圈。6高层建筑管窿或管道井,每隔若干层进行楼板封堵时,未封堵层层间应利用管箍、或特制管件设置固定支架。5.1.22管道穿越屋面和热水管道穿越楼层应设套管,套管施工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1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相平,套管上口应高出完成面50mm。2套管在楼面、屋面的结合处应在建筑面层施工时,按本规程第5.1.21条第三条款的规定设阻水圈。3穿越屋面的管道在顶层的板面下300~350mm、热水管在在每层离地250~300mm位应置设固定支架。4管道与套管间的环形空隙,应采用不燃烧的软性材料或纸筋石灰填实。5冷水管穿越屋面与套管间的间隙,应采用防水胶泥填实,在土建屋面防水层施工时,防水材料应与套管周围粘贴牢固、密实。5.1.23管道安装时不宜轴向扭曲、强行校直,与设备或管道附件连接不得强行对接。5.1.24管道系统安装间歇和安装结束,应及时将敞开管口处进行临时封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污物或异物进入管内。5.1.25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必须注意对成品的保护,表面不得受污受损。5.1.26敷设在管窿内及直埋管道,属隐蔽工程的,应在隐蔽前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5.1.27埋设在地坪和墙体内管道,土建毛坯面层施工结束后,应在地面上表出管道的走向标志线。管道周围不得受热或烘烤。5.2管道连接方式57\n5.2.1各类塑料给水管道连接方式,应按设计要求根据管径、冷热水的介质温度和敷设方法进行选用。5.2.2管道与设备连接应采用法兰或塑料镶嵌金属螺纹管件进行连接。5.2.3一次性紧固的卡压式、卡套式管件以及橡胶密封连接管道,不得用于建筑室内埋设。5.2.4热水管道的橡胶件必须采用确保长期工作温度90℃,可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腈(NBR)橡胶。5.2.5各种冷热水管道的连接方式和适用范围宜符合表5.2.6的要求:表5.2.5建筑给水塑料冷热水管,管材、管件连接示意图及适用范围57\nn1溶剂型胶粘剂粘接连接(一)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PVC-U)◎物理改性聚氯乙烯低温高抗冲管(PVC-M)◎丙烯腈—丁二烯—聚苯乙烯共聚管(ABS)2)冷热水管◎氯化聚氯乙烯(PVC-C)1)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PVC-U)胶粘剂应符合QB/2568质量标准。2)PVC-M、ABS及PVC-C采用企业配套专用的胶粘剂。3)PVC-U、PVC-M管径为dn20~dn160,ABS管径为dn20~dn110。n2溶剂型胶粘剂长承插口粘接连接(二)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化学改性丙烯酸共聚硬氯乙烯高抗冲[PVC-HI(AGR)]管1)采用企业配套专用的胶粘剂。2)管径为dn20~dn110。3)承口长度“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按JIS标准生产,是国家标准(GB/T10002)所规定的长度长35~50%。n3聚氯类管材弹性密封圈连接(一)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PVC-U)◎物理改性聚氯乙烯低温高抗冲管(PVC-M)◎丙烯酸共聚改性硬聚氯乙烯低温高抗冲管[PVC-HI(AGR)]1)橡胶件由管材生产企业专用配套。2)PVC-U、PVC-M管径dn63~dn315mmPVC-HI(AGR)管径dn110~315mm的长承口管道系统。3)通常用于室外埋地敷设给水系统。n4聚乙烯弹性密封圈连接承插式连接(二)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承口增强注塑成型1)聚乙烯给水管(PE80PE100)1)管道用于室外埋地给水系统。2)管件承口采用金属材料进行复合增强。3)管径dn110~dn250mm。表5.2.5续表建筑给水塑料冷水管,管材、管件连接示意图及适用范围57\nn5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聚乙烯给水管(PE80PE100)2)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60℃)◎耐热聚乙烯(PE-RT),共聚聚丙烯(PP-B)3)冷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聚丁烯(PB)1)管径为dn20~dn1102)热熔机械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3)聚丁烯(PB)管可用于最高水温90℃。n6热熔对接连接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聚乙烯给水管(PE80PE100)2)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60℃)◎耐热聚乙烯(PE-RT)◎共聚聚丙烯(PP-B)3)冷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聚丁烯(PB)1)冷水管管径dn大于75mm用于室外埋地给水管道。2)热水管道通常很少采用这种连接方法。3)电热工具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1)聚丁烯(PB)管可用于最高水温90℃。n7电熔承插连接管件材料:管材相同的塑料内缠电热丝注塑成型1)冷水管(工作温度≤40℃)◎聚乙烯给水管(PE80PE100)2)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60℃)◎耐热聚乙烯(PE-RT)◎共聚聚丙烯(PP-B)3)冷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βPP-R)◎聚丁烯(PB)1)通常用于管道系统管段连接施工较困难场合。2)电热工具由管材生产企业配套。3)聚丁烯(PB)管可用于最高水温90℃。n8夹紧式连接管件材料:锻压铜或挤压铜材加工、螺丝SUS304不锈钢1)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交联聚乙烯(PE-X)管1)可用于最高水温90℃。2)本管件特配于该企业生产的交联聚乙烯(PE-X)管。3)管道系统管径dn小于等于25mm套内卫生器具的分水器供水系统。表5.2.5续表建筑给水塑料冷热水管,管材、管件连接示意图及适用范围57\nn9卡箍式连接管件材料:锻压铜或挤压铜材加工、卡箍为紫铜加工经退火处理1)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交联聚乙烯(PE-X)管1)可用于最高水温90℃。2)管道系统管径dn小于等于20mm套内卫生器具的分水器供水系统管材与岗位式管件连接。n9卡套式连接管件材料:锻压铜或挤压铜材加工、公制螺帽1)冷水管(长期工作温度40℃)◎铝层搭接焊、对接焊铝塑复合冷热水管(PAP)2)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铝层搭接焊、对接焊铝塑复合冷热水管(XPAP)◎交联聚乙烯(PE-X)管。1)铝塑复合管系统通常用于管径dn小于及等于50mm,最大为75mm。2)交联聚乙烯(PE-X)管系统通常用于管径dn小于及等于50mm。n10卡压式连接管件材料:锻压铜或挤压铜材加工、公制螺帽、SUS304不锈钢箍1)冷水管(长期工作温度40℃)◎铝层搭接焊、对接焊铝塑复合冷热水管(PAP)2)热水管(长期工作温度70℃)◎铝层搭接焊、对接焊铝塑复合冷热水管(XPAP)◎交联聚乙烯(PE-X)管1)铝塑复合管系统通常用于管径dn小于及等于50mm。2)交联聚乙烯(PE-X)管系统通常用于管径dn小于及等于50mm。n12法兰连接管件材料:与塑料管材同质注塑法兰、耐腐蚀金属法兰1)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管道系统设备连接等。2)冷热水管:◎冷水管PVC-UPVC-MPVC-HI(AGR)PE80PE100等。◎冷热水管:PVC-CPP-RPP-B(PE-RT)PPBPE/A/PP-RPE/A/PE-RT等1)注塑法兰与管道连接可采用热熔及承插粘接等。2)PAP及XPAP管道与金属管道连接应采用特制卡套式金属管件。本图暂不包括在内。表5.2.6续表塑料冷水给水管管材管件连接示意图及适用范围57\nn13塑料管件镶嵌金属螺纹连接材料:注塑管件塑料承口或铜镀镍金属螺纹嵌件1)管件用于塑料管道与设备及配水点五金另件的连接。2)管件按塑料的材料用于冷热水系统。1)管件端为塑料承口,另一端铜质金属螺纹嵌件,铜表面应镀镍。塑料材质应与管材材质相一致。1)管件内、外螺纹螺应是DN1/2″。n14接驳管螺帽连接材料:连接螺帽为挤压铜质或SUS304、管材宜采用聚丁烯1)接驳管螺帽用于岗位式金属管件与卫生器具的五金配件连接。用于各种建筑给水塑料冷热水管道系统。1)橡胶垫圈应采用三元乙丙(EPDM)材质。2)管径dn为16mm。3)螺帽为DN1/2″管螺纹。57\n5.3管道连接技术5.3.1管材、管件热熔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管材连接端面应进行坡口,坡角不宜小于30°。2用清洁干布,擦净管材、管件连接表面和热熔连接工具加热器上面的污物。3测量管件的承口长度,在管材表面作出标记。4对管材的外表面和管件的内表面用热熔工具加热。加热温度、时间等技术参数应满足加热设备生产企业要求。5加热结束将连接的管材、管件迅速脱离加热工具,以均匀的外力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口到管材的标志线,插入完成应在管件承口的端部形成完整的凸缘。6完成连接的连接件应免受外力,进行自然或人工冷却。7管径dn大于50mm时,宜采用台式加热工具上进行连接,其操作过程应满足产品的生产企业提出的要求。8热熔连接因操作失误、产行的缺陷、原因及整改要求见本规程附录B。5.3.2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管件与管件热熔对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热熔对接通常管径dn大于75mm,对接过程应在专用的台式工具上进行。2连接前应先对台式工具进行检查和校正,连接件在上架后应在同一轴线上,管材管件在架上固定后其错边不得大于10%。3用台架上的铣刀对管材及管件的对接面进行铣切,切面应光滑、平整、相互间吻合并与轴线垂直。4擦拭台架上的加热板面和管材管件的端面,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污。5用台架上的加热板对二个焊件端面进行加热,加热时间和要求应符合设备生产企业的要求。6加热结束,迅速移出加热板,将二加热面相互间接触均匀加压,加压后使连接部位的周边形成∞形的凸缘。7连接件应免受外力,进行自然或人工冷却。8热熔对接热因操作失误、产行的缺陷、原因及整改要求见本规程附录B。5.3.3管材、管件的电熔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检查电熔电源设备,能确保电熔连接质量。57\n2用专用工具刮除管材连接表面,表面应周到均匀。3对管材端面应进行坡口,坡角不宜小于30°。4用清洁的干布,擦净管材连接表面污物。检查管件的承口,其表面应清洁无污。5测量管件承口的长度,在管材表面作出标记。6用专用电源进行通电;通电电压、电流及通电时间应符合设备要求。7通电结束,移出电源插头,进行冷却。8电熔连接因操作失误、产行的缺陷、原因及整改要求见本规程附录B。5.3.4管材、管件的承插粘接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管材端面应进行坡口,坡角不宜小于30°。2用清洁的干布,擦净管材、管件连接表面污物。3测量管件承口的长度,在管材表面作出标记。4检查管材和管件的连接表面,无污物后用清洁干布蘸无水酒精或丙酮等清洁剂,擦拭连接部位表面。不得将管材或管件浸入在清洁剂的溶液中,进行清洗。5待清洁剂挥发后用鬃刷蘸胶粘剂,对管材及管件承口涂抹,涂抹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由里向外均匀涂抹,不得漏涂。不得将管材或管件浸入在清洁剂的溶液中浸沾。6将涂抹好胶粘剂的管材及管件对准,一次插入到标记位置后,二件相对旋转90°后搁置。整个粘接过程应在30~40s内完成。7粘接结束,应及时将残留在承口端部的多余胶粘剂擦净。8夏天气温较高,当涂抹的胶粘剂部分干涸时,应刮除干涸表面,按以上规定重新进行涂抹。9粘接完成的管材、管件在1h内不宜搬运,冬天72h、夏天24h内不宜进行试压。10环境温度低于-10℃,不宜进行粘接连接。5.3.5氯乙烯类管道弹性密封圈连接,或聚乙烯管道柔性承插式样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管材端口应进行倒角,倒角的角度不宜小于30°,厚度不宜大于1/2的管壁厚度。2标有施工时环境温度标志的承口,测量从管口到标在承口上的长度,在管材表面作出标记,(无上述标志线的承口,应用尺子量出承口的橡胶圈后部的有效长度)。3擦净管材端部连接部位和承口的内表面,检查橡胶圈的位置正确性。4在管材插入口的表面及橡胶件表面涂抹润滑剂,润滑剂应采用对管材和橡胶件不产生作用、对水质无污染,一般应采用经稀释的家用清洁剂。57\n5用人工或管道紧伸器,沿轴向将管材插入管件内,到管材的标记位置,无施工环境温度标记时,应将承口内有效长度减去2~3倍由温差产生轴向ΔL的伸缩值,插入时,冬天施工插入深度为4ΔL,夏天施工插入深度为2ΔL。6管材插入管件后,应采用塞尺插入承口与管材间的空隙部位,检查管道施工后橡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当发现橡胶圈位置偏移,应将管材拔出重新进行安装。5.3.6管材、管件卡套式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对管材的端部管口进行坡口,坡口角度为20~30°。2用洁净的干布将管材的端口擦净。3将卡套式管件螺母和C形环依次套入管材的端部。4将管材端口一次用力插入管件直至管件的根部,插入时必须注意不得将管件内的橡胶圈顶歪斜或偏移,若发生歪斜或偏移时应及时拔出管材,修正管材的坡口后再插入管件。5将C形箍推到管材的端口,锁紧螺母,完成连接及密封程序。5.3.7卡箍、卡压式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对管材的端部管口进行坡口,坡口角度为20~30°。2用洁净的干布将管材的端口擦净。3在管材端口套入紫铜环或不锈钢管套(卡压式连接)后,将管材插入管件。4对卡箍式管件将紫铜环推到管材端口,距管口2~3mm位置,用专用夹紧钳管箍,直到管钳合拢为止,夹紧过程应一次完成,不得多次重复。5卡箍式紫铜环卡紧后,应采用半圆形定径卡板检查卡紧程度,以定径卡板一个能通过而另一个不能通过为合格。6用于热水管道系统的交联聚乙烯,应采用二道卡箍进行连接连接,二道卡箍间间距为2~3mm。7卡压式管件套入不锈钢套后,用专用的液压钳卡紧,直到管钳合拢为止,夹紧过程应一次完成,不得多次重复。5.3.8夹紧式连接宜按以下程序进行操作:1用手工机具切割管材,端口应垂直于管中心,当管材套有护套管时,应剥去套管或将套管向内挤压,留出管段进行切割。2将管端内面用专用工具进行倒角,清除管内管屑、垃圾。3插入管子,插入时应将开口环的开口部位(以红色表示)57\n与螺栓六角孔同时对着正面,将管子插到接口的底部,应确认开口环的凸起部位是否嵌入主体的端部。插入管子时应注意靠近接头一侧,不要过度弯曲管,以防弯瘪管材,若一定要进行端部弯曲时,应套入滑套,使在靠近接头部位呈直线。4紧固螺栓;用小六角扳手紧因六角的带孔螺栓,一直紧固到开口环的开口部(红色)部位和压环(C形环)没有缝隙为止。5夹紧式连接一旦进行安装管材将无法取下,管件也不可能重得使用,因此施工安装时必须要慎重,以免出现差错。4.3.9其他产品经技术鉴定,且应按标准规定通过系统稳定性试验方可用于工程,其连接方法应按产品规定进行操作。5.4室内管道敷设及安装5.4.1室内塑料给水管道敷设,应待结构工程完工后进行。明装及非埋设的暗设管道应在建筑饰面工程完工后进行。管道工程安装宜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室内埋地管道,待土建工程完工后,在地面混凝土面层施工前进行。5.4.2进户管和室内埋地管应分二次进行安装,先敷设室内埋地管,管道伸出外墙500~700mm,并及时封堵管口,待室外管道工程结束后再进行室外管道镶接。5.4.3室内埋地管道敷应符合以下规定:1管道应在底层地面经夯实后,重新开挖进行敷设。2管道安装结束在回填时,管道周边不得含有尖硬的物体和大颗粒的石块,宜填充厚度不小于70mm的砂层。3管道埋设深度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不发生冰冻地区,一般不大于300mm,管道敷设后在地面混凝土结构层尚未完工之前,管道周围不得作用外力或堆放杂物。4管道穿出底层地坪在根部,应设置表面耐腐蚀的金属套管,套管高度不宜小于150mm,管内径宜不大于管外径30mm,套管根部在地面施工时应座落在地面的面层内。5.4.4楼层管道安装宜符合以下规定:1按本规程5.1.6条规定检查预留孔洞孔径、位置和顺通情况。2立管宜由下而上逐层进行,管道在穿过孔洞、金属套管时不得损坏管材表面,发现管材表面有明显的刻痕、划伤的管段应及时进行更换。3按本规程第5.1.21条规定,管道在穿过楼板部位其外表面宜设铆固件。457\n在复测横管与立管的连接部位的标高后在立管上作出标记,并确定横管的甩口方向。5按各种管材的连接要求进行管材与管件连接,连接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段预制安装。6管道在连接或预制过程中应将管材、管件的产品信息置于外侧醒目位置。7检查管位无误对管道就位,在符合设计要求后用木楔等进行临时固定。8按本章第一节规定进行孔洞的封堵。9明敷在公共部位的立管,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管的施工。10对热水保温管,应按本章第一节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5.4.5明敷或暗设,管径大于40mm非埋设管道,安装过程宜符合以下规定:1根据建筑构造和设计要求,按管道走向在墙上作出标记和布管。2按已确定的管道走向根据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表4.6.7条规定间距、参照图4.6.8规定,确定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的位置,并在墙上作出标记。3根据设计要求的坡度,设置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4敷设或预制连接管道,在配置过程中,应利用管件的凸缘或采用专用束接,设固定支架。5将管道连接成系统后,对管道支架进行固定。聚烯烃类管道,在系统连接较困难的部位,应采用电熔管件。6弹性密封圈连接的管道应正确测量出承口位置,安装固定支架,在管道转弯位置应设挡墩,挡墩应承受顺水和逆水的双向推力。7金属材料的管道抱箍,宜采用橡胶带进行隔离,或采用表面光洁、周边起翘的金属管卡。8管道离墙面较大或平行敷设的多支管道,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管槽敷设。5.4.7嵌墙或埋设管道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横向埋设管道必须由设计预留管槽,施工现场未经设计同意,横向管槽开凿长度不得超过300mm。2卡套式、卡压式连接的管道不宜采取嵌墙或埋设。3管径不宜大于25mm,且应尽量采用长支管段。4聚烯烃类冷热水管和铝塑复合管,表面宜有护套管。5管槽内应设置管卡,管卡间距不宜大于1200mm,转弯管段二端均应设置管卡。6管道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且应通过水压试验。57\n7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槽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填补,填补过程宜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应先填管件、管卡和转弯管段,后填至管材表面,待达到50%强度后进行第二次填补到墙面或地面相平。8按5.1.27条规定应进行成品保护。5.4.8管径小于40mm明敷的支管或配水管,管道安装宜符合以下规定:1冷水管材宜采用给水用硬聚乙烯管(PVC-U),硬聚氯乙烯改性管(PVC-M)、[PVC-HI(AGR)]及稳态管。2管道按本规程规定设置支架,与最终装饰面净距应符合表5.4.7的规定:表5.4.7明敷支管道与建筑饰面之间距离管径(dn)202532墙面的净距(mm)2015103管道应按设计规定坡度敷设。4管道宜在室内装修工程完工后进行,安装时必须小心,应采用小型机械设备,施工结束不得有明显出现损坏或污染饰面。5明装管道施工结束应注意成品保护。5.4.9室外明露管道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绝热保温措施,绝热保温的基体材料应采用轻质发泡材料,表面保护层应采用耐候性能优良的材料。管道支架应支撑在管道的本体上。5.5分水器供水管道安装5.5.1分水器管道系统安装,应在土建的结构施工结束,地面和墙面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介入时间应根据设计的管道系统布置确定。5.5.2系统安装宜根据设计的分水器设置位置和卫生器具布置,确定管路走向。5.5.3沿墙敷设的竖向管道,砖墙面应开凿管槽,管槽深度应由墙体构造确定,管道安装结束,水泥砂浆保护面层不少于10mm(不包括装饰面),多支管道共用管槽,当设计未进行预留时,管槽的开凿宽度不应大于200mm,横向开凿宽度不得大于300mm。57\n5.5.4钢筋混凝土墙面设计未进行预留不得开凿管槽,管道应明装,根据设计要求由土建砌筑装饰墙。5.5.5分水器及管道安装程序宜符合以下规定:1根据设计要求布置分水器,将其固定在墙体或混凝土底板及顶板上,分水器应设二道卡箍。2根据设计,或按卫生器具的安装标准图,进行岗位式管件的安装,岗位式管件的甩口方向应符合管道系统工程的要求。3按设计选定的带波纹套管的柔性管材进行布管,布管时应尽量避免冷热水管道交叉,以合理的距离和走向布到各配水点,管道弯曲布置时,转弯半径不宜不于管材8dn。4将管道按规定的连接方法连接分水器和岗位式管件。5用单支或双支管卡对敷设在槽内和混凝土板面上管道进行固定,直线管段管卡的间距为1000~1200mm,转弯管段弯曲部位二端均应设置。6管道系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管壁穿破、受损或压扁,安装结束应及时将管件敞开口进行封堵。7管路系统安装结束进行试压,对铝塑复合管应分路进行通水试验,试验结束应作隐蔽工程验收。8管路系统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后,对地面管道及墙槽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填实,管槽填埋过程按5.4.7条进行。敷设在地面上管道,应在管道周围用水泥砂浆进行包覆,宽度不宜小于4~5dn,管顶覆盖厚度不宜小于20~25mm。9埋设的管道在建筑饰面工程结束前,在毛地坪及毛墙面表面应作出管路走向标记。5.5.6分水器管道系统工程施工结束,土建在地面施工时,施工队应在现场配合,防止损坏管路系统。5.6室外埋地给水管道安装5.6.1管道在直线管段规定长度、转弯及有分支的部位应按设计或规程规定的要求,设置支墩或挡墩。5.6.2应按设计或规程要求开挖管、铺垫管沟,管道宜在地面上进行连接,有序下管。5.6.357\n沟槽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留出接口部位,待系统通过试压后再全部回填,回填时应采用干、细颗粒的泥土,周围不得含有尖硬大颗粒杂物石块,无此条件时在管周围应回填黄砂。管顶覆土在250mm以内应采用人工回填。5.6.4管道施工间歇时,必须将开敞口及时封堵,雨天施工应防止管沟积水而导致管道上浮。5.6.5管道应按规程要求应进行单项施工验收,验收应进行记录,资料应及时归档。5.6.6管道敷设、试压及验收,应符合相应管材的技术规程;《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规定。5.7安全生产5.7.1聚烯烃类管材、管件是易燃品,胶粘剂、清洁剂是易燃的危险物品,大量贮存场所,应按消防规定设消防设施。5.7.2管道不得用明火煨烤。胶粘剂、清洁剂的施工现场不得有明火。5.7.3施工人员不得在管材上行走,不得站在管道上进行任何操作施工。不得将管道作为拉、攀、吊、挂件。5.7.4胶粘剂、清洁剂是管道粘接连接的专用材料,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同的胶粘剂不得混合使用。5.7.5管材、管件的粘接的施工现场,应通风良好,人员应在上风向操作,禁止非操作人员使用。5.7.6胶粘剂操作时宜带好手套,接触到皮肤应迅速用肥皂、清水冲洗。误入眼睛,不得用手揉眼睛,必须及时用清水冲洗并立即到医院治疗。5.7.7胶粘剂、清洁剂在工地应随用随领,施工使用时瓶、罐应随用随开,用后拧紧。5.7.8水压试压时,不得用气压取代水压。57\n6水压试验与工程验收6.1水压试验6.1.1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可根据施工进程分段进行,但分段验收在整个管道系统合拢前必须再进行一次水压试验。6.1.2试验压力应为设计的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0MPa。6.1.3室内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试压管段的各配水点进行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的空气排出。2管道系统充满水后,对系统进行水密性检查。3水密性检查无渗漏后,对系统进行加压,加压应采用手揿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应小于10min。4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5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点,不得有渗漏水现象。6.1.4管道试压完成后应将管道内存水放空,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应进行冲洗和消毒,水质经有关的卫生部门取样检验,水样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6.1.5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填写水压试验记录,资料应签字归档。6.2工程验收6.2.1管道工程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在验收前施工队应先进行自检。6.2.2隐蔽工程验收应在管道安装结束后在隐蔽前进行。6.2.3隐蔽工程验收应检查以下有关项目:1管材的规格、品种、管材的S(SDR)系列标志、管径和敷设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57\n2管道和支承件应固定牢固,位置及间距应符合本规程规定。3按本规程6.1.3规定通过水压试验。4验收合格应填写验收记录,签字归档。6.2.4管道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以下文件资料:1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3隐蔽工程和中间试验验收记录。4管道的消毒和清洗记录。5水压试验记录。6工程施工质量记录。7工程质量事故记录。注:当室外埋地给水管道同时进行验收时,应提交相关的资料。6.2.5工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竣工验收工程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以下项目:1管位标高和设计要求的坡度、泄水点位置的正确性。2抽查部分管段,检查连接点、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位置的正确性。3开启部分配水器具,水流应畅通,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采取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试验。4抽查部分阀门,启闭应灵活,管路系统的表具应正确灵活。6.2.6对明敷的氯乙烯类硬质和刚性管道,其阀门安装允许偏关应符合表6.157\n表6.2.6管道和阀门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水平管道纵向及水平方向弯曲稳态管及其他刚性管道每m1.0有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进行检验全长25m以上≯25氯乙烯类(PVC-U、PVC-M、AGR、PVC-C及ABS管道每m1.0全长25m以上≯252立管的垂直度稳态管及其他刚性管道每m3吊线和尺量检验5m以上≯8氯乙烯类(PVC-U、PVC-M、AGR、PVC-C及ABS管道每m25m以上≯83成排管道及成排阀门同一水平距离3尺量检验6.2.7管道保温厚度和平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2.7的规定:表6.2.7管道保温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厚度(按保温格的厚度计)0.1δ~-0.05δ用针剌2表面的平整度(发泡保温管)≤5.0用2m长靠尺或塞尺检查注:δ为保温层的厚度。57\n附录附录A:塑料给水管,冷水、冷热水管材管件产品质量要求………………………()附录B:建筑给水塑料管道水力计算………………………………………………()附录C:聚烯烃管道热熔连接可能产生的缺陷、原因和消除方法………………()附录D:本规程用词说明……………………………………………………………()附件管道水力计算图表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