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50 KB
  • 2022-12-07 09:27:55 发布

某县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初步设计课程设计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相关生物学及药学基础知识第一节人体生理解剖基础知识人体是由八大系统和感觉器官构成的。八大系统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脉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下面分别介绍人体的八大系统和感觉器官:一、运动系统构成:骨、骨连接(1.直接连接:纤维连接、软骨连接、骨性结合。2.关节)、肌肉。成人的骨共有206块,骨与骨相互连接成为骨骼。肌肉:使我们能够运动,它与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相关。运动系统的功能:对人体起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二、呼吸系统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功能:气体交换、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其中,肺是吸入的空气直接和血液中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三、神经系统构成: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功能:调节、协调、整合。四、脉管系统构成:心血管系统:心脏、血液、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系统:淋巴结、淋巴管、淋巴液(淋巴)、脾。功能:心血管系统:物质运输。淋巴系统:物质运输、防御。(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系统。)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一套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血液和淋巴液在管道内循环流动,不断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至肺、肾和皮肤等排出体外,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也通过脉管系统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发挥调节作用。此外,脉管系统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和机体防御功能有着重要作用。1、心血管系统心:主要由心肌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心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射入动脉,驱使血液循环流动。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n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步汇合,形成中静脉、大静脉、腔静脉,最后注入心房。毛细血管:细小、相互连接成网,几乎遍布全身。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具有一定的通透性,有利于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动脉端时,一些成分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吸收入静脉,小部分水分和大分子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2、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淋巴管道: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称为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协助身体抗御疾病。淋巴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其中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侧胃的底部,它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等功能。淋巴组织:广泛分布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皮肤等系统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组成。消化腺:唾液腺、肝、胰等,它们的分泌物借排出管排入消化管腔内。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水分和无机盐并排出残渣(粪便)。1、口腔:牙、舌、唾液腺。2、咽、食管。3、胃:胃是消化管道的膨大部分,能分泌胃液和内分泌素,具有收纳、搅拌和进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4、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肠全长5-7m。上端从幽门起始,下端与大肠相接,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分。5、大肠:大肠全长约1.5m,呈方框状包围于小肠周围,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大肠的起始是盲肠,末端终于肛门。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把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6、肝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量为1.5公斤。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体内的物质,包括摄入的食物,要在肝脏内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有的物质经过化学结构的改造,有的物质在肝脏内被加工,有的物质经转变而被排出体外,有的物质如蛋白质、胆固醇等在肝脏内合成,肝脏可以说是人体内的一座化工厂。肝脏的功能:肝脏的主要功能有分泌胆汁、解毒、代谢作用。代谢功能: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分泌胆汁:分泌胆汁来乳化食物中的脂肪,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凝血功能:制造止血的凝血因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7、胆\n胆囊的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被称为“胆汁的仓库”。肝产生的胆汁经肝管排出,一般先在胆囊内储存,当消化需要的时候胆汁从胆囊排入肠道(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功能,胆汁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囊的容积约40-70ml。8、胰胰腺是一个大而细长的葡萄串状的腺体,胰的外分泌液或胰液经胰管输入十二指肠,其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在胰内另有散在的岛状细胞团,称为胰岛,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相反馈,控制血糖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导致胰岛素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故又有生物催化剂之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化工厂”,在这个“化工厂”里同时进行着许多互相协同配合的化学反应。而酶对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的反应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体内的代谢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它在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六、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由左右两侧肾、左右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生成和排出尿液,排泄代谢终末产物、毒物、药物。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维持酸碱平衡。肾:肾主要由众多的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就是肾功能,一旦肾功能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还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和酸中毒、碱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输尿管:细长管道,连接肾和膀胱。膀胱:储存尿液的囊状器官。七、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女:卵巢,男:睾丸)等。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主要功能: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控制生殖。八、生殖系统生殖系统是生物体内的和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成分的总称。生殖系统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分泌性激素和维持副性征。人体生殖系统有男性和女性两类。按生殖器所在部位,又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九、感觉器(一)感觉器(sensoryorgans):是人体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把各种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的装置。外感觉器主要是视器(眼)、前庭蜗器(耳)、皮肤等。(二)分布:1、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视器、听器。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平衡器等处。第二节神经系统\n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构成人体的细胞有1800万亿个,而人的神经系统大约包含几百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就是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一、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的构成:(图示自行解决)1、神经元(神经细胞,neuron):胞体: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含有线粒体、内质网、神经元纤维及尼氏体。突起: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分为树突和轴突。a.树突: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神经冲动的刺激,再将冲动传向胞体,再传向轴突。b.轴突:轴突的作用是传导神经冲动,将胞体发出的冲动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或分布在肌肉或腺体的效应器。通常一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但只有一条轴突,神经元的胞体越大,其轴突越长。神经元是具有感受刺激和传递兴奋的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神经元即是构造单位,又是功能单位,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2、神经胶质(neuroglia):神经胶质是神经系统的辅助成分。神经胶质数目是神经元的10~50倍,它的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和保护等作用。3、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等)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称为突触。1)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机能接触点,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通过它的传送作用实现细胞与细胞间的通讯。通常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借突触发生机能上的联系,神经冲动是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一个典型的化学性突触包括三部分:突触前部、突触后部和突触间隙。突触前、后部在突触间隙处相对应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前部有密集的突触囊泡,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部时,突触囊泡移向突触前膜并与其融合,形成开口,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性的变化。2)神经递质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称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从突触小泡中释放出来的信号分子。不同的神经元其突触小泡所含的化学物质不同。由于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分泌的,所以这种信号又称为神经信号。\n神经递质在突触中释放,与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将影响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电位的变化,从而使得神经冲动得以传递。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氨基酸递质、多肽类等。其中氨基酸递质包括谷氨酸、甘氨酸、ϒ-氨基丁酸(GABA);多肽类包括阿片样肽(像吗啡样活性的多肽)等,阿片样肽又包括β-内啡肽、强啡肽、脑啡肽三类。几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功能:1、阿片肽:阿片肽共分三大类: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阿片肽可能增强或抑制免疫功能,亦即双向调节功能。脑啡肽具有抑制痛觉传导的功能。2、乙酰胆碱:运动:姿势反射、步态、僵住症、震颤和旋转感觉;体温调节;摄食行为;攻击行为;睡眠和失眠;学习与记忆3、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大脑的适宜兴奋;调节心血管功能,维持血压;调节体温;进食;睡眠和觉醒;学习和记忆;镇痛。4、多巴胺:精神活动:参与情感、认知、思维、理解、推理的调节、参与人的“奖赏机制”;垂体激素分泌:泌乳素;调节心血管功能;调节胃肠运动;中枢催吐作用;疼痛和运动。5、5-羟色胺:情绪和精神活动;调节心血管活动;调节呼吸活动;调节体温;睡眠;性行为;摄食;痛和镇痛;内分泌。6、ϒ-氨基丁酸(GABA):抑制效应;对垂体激素的影响。3)受体受体在细胞生物学中是一个很泛的概念,意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接收信息的分子称为受体,此时的信号分子被称为配体。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保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1、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1)脑脑又分大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大脑是神经系统最高部分,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整个机体的指挥中心。脑是我们产生爱和恨等情感的地方,也是我们思考、作出决定、发动并控制我们行为的所在。神经冲动不断地传入脑及其周围,同时脑发出的冲动经脊髓分布于全身的神经网络。脑位于颅内,有超过120亿个神经元和500亿个提供支持的胶质细胞,重量不到1.4千克。2)脊髓脊髓是一种园索状结构的物质,前后略扁。从脑干到腰骶部约43cm长,一指宽,从上到下逐渐变细成为一条线状尾巴。人体有31对脊神经。通过它们,脊髓与身体的大部分相连。脊髓将脊神经传入的内、外环境改变的信息传给脑,并将脑的指令传出。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围神经系统又可分为:\n1)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2)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十分复杂,但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所谓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最简单的反射弧由感觉和运动两个神经元组成,如膝跳反射。第三节药物基础知识一、药物的定义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药物一般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二、药物的特点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药物一般都具有下列特点:能对生活机体产生某种作用,如生理、生化等影响;在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三、药物的分类和来源我国按理论体系分中药(传统药)指按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药物来源:自然界(动物、植物、矿物)。分类:按药理作用或功效、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自然系统及其它。西药(现代药)指按现代医药理论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来源:①部分来源于自然界。②人工合成,如化学药品。③生物制剂,如疫苗、抗菌素、抗毒血清等。分类:通常按药理作用分类。四、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图示自行解决)附:药物与受体(受体学说)(一)药物作用1、药物作用的定义和分类定义:指药物应用于人体后所引起机体在功能和形态上的改变。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调节功能(兴奋或抑制);抗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补充不足。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基本表现形式为兴奋和抑制。兴奋:使机体功能活动加强的。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等。但过度的兴奋会转入衰竭,是另一种性质的抑制。抑制: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的。如血压下降,镇静等。\n3、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多数药物在合适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选择性高是由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大,且组织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高,使用时针对性强,药理活性也较高。如碘作用于甲状腺;汞、砷多沉积于肝、肾。选择性低的药物是针对性不强,作用范围广,不良反应比较多。选择性是药物作用的基础,是相对而言的,与剂量密切相关。如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加,作用依次为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对机体能产生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也会出现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治疗作用。凡与治疗无关有时还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前者是治疗所需要的,而后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治疗作用根据用药目的又可分为对症治疗(治标)和对因治疗(治本)。二者应视情况而定。应。也称为“治病”和“致病”。4、药物的作用方式按作用部位分: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全身作用)按作用机制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5、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机体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剂量:不同的剂量产生的药效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增加,药物在体内浓度越高,作用也就越强,当超过某一剂量时可能引起中毒。某些药物在不同剂量下产生不同性质的作用,如巴比妥类药物:小剂量—镇静,大剂量—麻醉。剂型:剂型可影响吸收速度。一般而言,注射剂中,水溶液较油溶液吸收快,口服剂中,溶液剂较片剂、胶囊吸收快,缓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疗效。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有较大影响,表现为强度不同,甚至会改变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注——抑制中枢,降低血压。给药间隔时间:这对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至关重要。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血药浓度产生波动,过高——中毒,过低——无效。如抗菌素,血药浓度在有效与无效之间波动,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疗程:是根据疾病及病程确定的,指为达到一定治疗目的而连续用药的时间。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抗生素往往要保持一定时间;降压药不能突然停药,否则易造成血压反跳,症状加剧;抗结核药需半年以上。用药时间:这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对胃肠道刺激性、病人的耐受力和需要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在疗效上发生了改变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按其药效的增减,可分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有增加疗效的,作用大大增强;也有增强毒性的,使毒性增大。拮抗作用有降低疗效的如青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疗效降低;也有减轻毒性的如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普鲁卡因毒性减轻。配伍禁忌:临床联合用药后引起药物间在药理、物理或化学性质上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甚至病人用药安全。年龄: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反应敏感,易中毒或损害机体。用量应按体重折算。老人,生理功能减退,吸收下降,血中游离的药物增多等,其用药量约等于四分之三成人量。\n性别:妇女因脂肪含量高,体液总量低,可影响药物的分布,另外,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用药时均应注意。心理:精神因素可影响药物的疗效,有些病如头痛、心绞痛、术后痛、感冒咳嗽等服用安慰剂可获得30~50%的疗效,这很重要,但不能因此敷衍或欺骗病人。个体差异:出现高敏性或耐受性。六、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生处方用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注意保证病人用药安全,一定不可滥用。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毒副作用,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病人身上出现。尤其是新药,临床试验时间短、经验欠缺、资料不全,难保临床用药安全。定义: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按正常用量及正常用法应用于人体所出现的在使用目的以外的不利于病人的反应。分类:按发生机制可分为A、B两大类。A类为与常用剂量有关的可预报的不良反应,如副作用、毒性反应、停药反应、首剂效应等;B类为与常规剂量无关,与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不可预报的不良反应,如变态反应等。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规剂量应用药物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这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而引起的,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副作用是可以预料的,多半可恢复或可耐受,但对特殊病人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如阿托品用于解痉,但同时它又抑制腺体分泌,造成口干、视力模糊等,但在术前常用阿托品来抑制腺体的分泌与排尿,有助手术。毒性反应:由于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而引起的危害性反应。“三致”:即致癌、致畸、致突变属此范畴。特异性不良反应(也遗传性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机体的特异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如过敏反应)是少数人对某些药物所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机体在接受抗原物质(如药物、花粉等)刺激后产生了抗体,当抗原物质再次与机体接触时发生抗原抗体相结合的反应,可造成组织损伤或机体功能紊乱。过敏性休克:是指由于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接触或使用后产生休克。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生物制品等。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微循环障碍,中枢缺氧症状,皮肤过敏症状。继发感染(二重感染):是指在一种感染过程中,又发生了另一种感染。通常由于使用抗菌药物所致。如正常人口腔、鼻腔、肠腔等处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间维持平衡共生状态,广普抗菌素的长期应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趁机生长,造成感染。停药反应:是指骤然停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耐受性:药物连续多次应用于机体,其效益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如青霉素的用量在逐步增大。耐药性:微生物、寄生虫反复多次与某些药物相接触后发生反应性降低。也称抗药性。药物依赖性(成瘾性):指用药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在精神上或身体上产生了对药物的依赖。第二章成瘾概述第一节成瘾基本概念及其特征一、成瘾概念指个体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从事某种活动或滥用某种药物,虽然这样做会给自己或已经给自己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二、成瘾医学的历史演变\n随着发展,医学的分支也越来越细,其中,行为医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成瘾医学是在行为医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成瘾医学是专门研究各种精神成瘾和物质成瘾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发展规律、危害,以及如何预防、治疗与控制为目的的一门科学。三、成瘾的类型成瘾包括物质成瘾和非物质成瘾。物质成瘾:药物依赖(药物滥用)、酒瘾、烟瘾等;非物质成瘾:网瘾、电子游戏瘾、赌瘾、偷盗瘾、各种行为嗜好成瘾等。第二节药物依赖药物成瘾俗称吸毒,吸毒是我国的一种习惯讲法,是对吸食毒品行为的通俗称谓,多用在社会和法学领域,而在医学领域则称为药物滥用。成瘾性即依赖性,吸毒成瘾者也就是药物依赖者。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药物成瘾改称为药物依赖。一、成瘾药物的类型(图示自行解决)二、我国法律对毒品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三、药物成瘾的特征:耐受性、生理依赖、心理依赖耐受性:不断地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后其效果退化,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与以前同样的或相似的效果。生理依赖:指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出现停药症状,必须不停用药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心理依赖:控制不住想要用药的体验。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心理渴求。第三节药物滥用的方式(课本上有)最初鸦片被当作药物时,多吞服,宋、明时期多煎服。清初中国人学会了吸食鸦片的方法,这也就是滥用的使用方法。现在海洛因常见的滥用方式为烫吸和注射。一些新型毒品的常见滥用方式:口服、鼻吸第四章吸毒原因和依赖形成机制的讨论第一节吸毒原因的探讨国外关于吸毒原因的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一、生理学流派理论1、遗传基因观这种观点认为,个体的基因构成影响其滥用毒品和酒精的倾向性。2、新陈代谢平衡学说陈代谢平衡学说认为,像糖尿病患者一样,海洛因上瘾者患有一种新陈代谢方面的疾病。一旦这样的个体使用了鸦片类毒品,他们的机体就会对毒品产生“渴望”,其作用十分类似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二、心理学流派理论1、强化理论这一类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即人类个体总是从事那些会给他带来最大奖赏和遭受最低危害的行为。\n在强化理论中,用于解释人们吸毒成瘾行为如何形成的强化机制有两种,即积极强化机制和消极强化机制。1)消极强化:指由于某种行为能使个体的痛苦得以减轻甚至免除,为了减轻或免除痛苦,个体再次实施这种行为。就吸毒而言,消极强化是指吸毒所带来的个体痛苦感受的减轻或免除驱使吸毒者再次吸毒。2)积极强化:指某种行为给个体带来的快乐感受和体验促使其再次实施这种行为。就吸毒而言,积极强化是指吸毒所带来的快感驱使吸毒者再次吸毒。2、不完整个性理论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使用和滥用毒品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某些变态、残缺或者不完整的个性性格特征所致。在不完整个性理论看来,使用和滥用毒品是具有不完整个性特征的个体的一种防御机制,是他们保持情绪平衡的一种消极应对方式,目的是消除内心世界和外界现实带给个体的不良情绪反应。3、问题行为探测器理论问题行为探测器理论将使用和滥用毒品视为一种偏离、越轨或问题行为。吸毒者与非吸毒者相比,吸毒者更具有反叛精神和独立性,易于接受新事物,乐于冒险,更容易接纳违背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偏离行为,更喜欢不确定性,有更强的享乐观,更注重同伴关系但不顺从,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吸毒者具有明显的非传统性。三、社会学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包括吸毒在内的所有越轨和犯罪行为是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主要发生在与个体亲近的人际圈之中。2、亚文化理论亚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低阶层成员由于没有社会经济地位而被传统的主流社会排斥在外,为了获取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等各种需要,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且处境相同的成员便纠集在一起,寻求一种不同于常规的、能够使自己感觉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如参加流氓团伙,从事越轨和犯罪行为等,这些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社会群体便称为亚文化群。在吸毒的问题上,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卷入那些赞许和推祟吸毒的社会亚文化群是影响其吸毒的关键性因素。3、社会控制理论与其他各种理论不同,社会控制理论主张,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使用和滥用毒品的可能,都是潜在的吸毒者。个体与各种社会机构之间的正常关系作为社会制约因素对个体是否吸毒起约束作用,这种关系越强大,则约束力越大,个体吸毒的可能性就越小。4、选择性交互作用社会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吸毒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是个体在同外界社会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学习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不断受到社会影响、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习得和掌握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对青少年来说,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社会影响源:父母、同伴、学校和传播媒体。综合以上关于吸毒问题的各种理论可以发现,尽管每一理论对于人们吸毒的诠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吸毒不仅是一种生理行为,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社会属性。第二节生理依赖形成机制\n现代医学认为,吸毒成瘾是由毒品引起的疾病,是长期使用成瘾物质导致的一种脑病。一、阿片类物质替代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脑内分泌的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人体处在一种正常的平衡状态。当吸毒者使用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如海洛因、吗啡时,这些阿片类激动剂就会与阿片受体结合,代替内源性阿片肽发挥类似的生理效应,这就使得内源性阿片肽的产生受到抑制,使阿片肽神经元减少直至停止释放阿片肽。此时,外源性阿片物质就取代了内源性阿片肽成了机体生化代谢的必需成分,吸食者必须依靠外源性阿片物质来维持机体平衡,这时的平衡就是异常平衡。一旦停止毒品供应,人体就会处在既无内源性阿片肽产生、又无外源性阿片类物质供给的失衡状态。于是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戒断症状,此时身体就产生了生理依赖。身体从正常平衡向异常平衡转换的过程,就是生理依赖形成的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片受体以来,阿片受体理论在阿片类药物依赖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二、戒断症状产生的其它相关理论戒断症状的产生还与一个叫兰斑核的大脑区域有关。大脑中有个区域叫蓝斑核,这里有保持警醒状态、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的作用。兰斑核含有整个中枢神经系统50%以上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长期滥用阿片类物质,会抑制兰斑核放电,抑制兰斑区域的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如骤停使用阿片类物质,则兰斑核区域活性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兰斑核放电爆发。去甲肾上腺素与戒断症状有关,去甲肾上腺素的爆发释放会导致一些戒断症状的产生。第三节心理依赖形成机制形成机制:心理依赖俗称“心瘾”、“想瘾”。心理依赖是由强烈的欣快感和心理体验导致的。心理依赖与中脑边沿的多巴胺系统有关,多巴胺系统主要是由多巴胺神经元构成的,多巴胺与人的精神兴奋有关。当毒品刺激大脑使多巴胺神经元兴奋后,就会使多巴胺释放大量增加,刺激奖赏系统,引起人的强烈快感和兴奋感。这也就是“奖赏效应”,多巴胺系统被称为奖赏系统。强大的奖赏效应是产生心理依赖并引起复吸行为的基础。外源性毒品作用于多巴胺奖赏系统,产生诱人的欣快感和精神满足感,从而导致心理依赖。生活中,晋升、中奖、喜庆、赌博、烟、酒、毒品等都会激活奖赏系统。我们在快活的时候,多巴胺的释放是增加的,但这些快乐与毒品的刺激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的时间相对较短,释放量也相对较少,而吸毒时多巴胺的释放量要高得多,时间也长得多,所以毒品产生的快活比人体自然产生的要强很多倍,这就是毒品吸引人、产生强烈渴求感、形成心理依赖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阿片类依赖的表现、临床症状及诊断第一节如何发现毒品滥用者吸毒人员发现:情绪不稳、与吸毒者交往、无故旷课、旷工、表现变坏、频繁要钱、有偷窃行为、长时间躲避他人、面色灰暗、眼睛无神、身体消瘦、长期穿着长袖衣服、随时佩戴太阳镜、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外出行为神秘鬼祟第二节阿片类依赖的临床症状耐受性:人减少对通常剂量的反应,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原来剂量的效果。生理依赖:由于反复连续用药使机体处于一种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即会出现停药症状,即戒断症状,必须不停用药才能保持身体平衡。\n心理依赖:控制不住想要用药的体验。戒断综合征:停止经常反复和大剂量使用的精神物质,将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严重症状。第三节诊断一、诊断的基本方法1、问诊:方法、内容2、体格检查3、催瘾试验:纳络酮催瘾试验,一般采用肌肉注射。4、实验室检查:检材通常是血液和尿液。实验室检查通常使用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如: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光光度法等;还可用尿液检测盒对尿样进行快速检测。吸毒人员瞳孔快速监测仪可检测瞳孔变化,鉴别成瘾人员;事件相关脑电位测量技术是测量与认知相关问题的脑电变化的技术,它被大量地应用于有关成瘾方面问题的研究。二、阿片类药物滥用诊断标准1、阿片类药物滥用诊断标准(1)有病理性用药行为;(2)尿检阳性。2、阿片类药物依赖(成瘾)诊断标准(1)具有长期用药行为并存在成瘾现象;(2)产生耐受性;(3)尿检阳性;(4)出现戒断症状,纳络酮催瘾试验阳性。3、阿片类药物撤药症状(戒断症状)诊断标准(1)长期用药行为;(2)停药时出现一些身体症状也即戒断症状。戒断症状:心慌、烦躁、不安、焦虑、打哈欠、流泪、流鼻涕、呕吐、体毛竖直、鸡皮疙瘩、皮肤潮红、出汗、震颤、瞳孔扩大、腹泻、周身疼痛等。4、阿片类药物过量诊断标准:阿片类药物过量三联征:针样瞳孔、呼吸抑制、昏迷其他常见现象:心律不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过量中毒者多数意识不清,深昏迷、紫绀、皮肤发凉、体温下降、肌肉抽搐或无力、外周循环衰竭、休克等。第六章阿片类依赖的生理脱毒治疗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生理脱毒(治疗生理依赖)、心理脱瘾(治疗心理依赖)、回归社会。即:脱毒、康复、回归社会阿片类滥用者机体被抑制的内源性阿片肽的分泌产生是可以恢复的,阿片肽恢复产生的过程就是生理脱毒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7-10天。而整个机体的康复还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生理脱毒过程:异常平衡、失去平衡、正常平衡第一节几类脱毒治疗方法一、自然戒断法(也叫硬脱)硬脱,是一种不用任何药物的硬性撤药法,强制病人不吸毒,让戒断症状自然发展和消退,让自身内啡呔功能自行恢复,这种方法又叫“冷火鸡疗法”。\n这种方法会产生极大的难以接受的痛苦,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年老体弱者不适用,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般不主张采用这种方法。二、药物脱毒治疗药物戒毒法是利用药物减轻戒断症状,逐渐消除毒瘾。此种方法病人较易接受。药物分为三种:1、阿片受体激动或拮抗剂2、非阿片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3、中草药治疗药物的好坏评价:合作良好、精神障碍轻、戒断症状轻、可接受性高、疗效好三、其它方法:针刺、电休克、脑外科等。第二节药物脱毒治疗的原则与治疗前的准备国家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3年《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一、药物戒毒治疗的原则1、有效性:能效明确,能逐日减轻并消除戒断症状与体征。2、起效快:具备明确控制戒断症状的时效作用关系。3、安全性:不产生重大不良反应与合并症。凡不符合这三项要求的不能认定为有效戒毒药。二、药物治疗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吸毒者吸食海洛因的剂量、毒品的纯度、参杂情况,滥用的时间(吸毒史)、方式(吸入还是注射)、戒毒次数、并观察戒断症状严重的程度。2、体检,检查个体的生理转况,如:体重、营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年龄及性别,并且是否有严重的躯体合并症。3、确定个体戒毒用量:根据前两条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确定戒毒药物的种类和用量。4、重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与观察:1)治疗期内,不应安排劳动作业与体育锻炼;2)治疗期内鼓励进食、减少体力消耗;3)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有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关处理措施;4)建立巡回护理制度。5、加强治疗中心的管理:1)应建立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纪律;2)建立工作人员管理制度;3)建立药品的严格管理制度;4)建立安全检查与隔离毒品制度,严防带入毒品;5)建立适合治疗与健康的作息制度6)建立治疗康复前、中、后期的不定期抽样尿检制度。第三节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治疗一、美沙酮替代递减脱毒治疗美沙酮又名美散痛,是人工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它是由德国化学家在二战期间合成的,由于战时吗啡短缺,美沙酮的合成是为了弥补当时吗啡的不足。虽然美沙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和海洛因不一样,但却与它们的药理作用非常相似。美沙酮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创伤、癌症及外科手术的止痛治疗,它的欣快感、耐受性、成瘾性及戒断症状等较吗啡轻,药效时间较吗啡长,一般为12-24小时。最长达到36小时。其主要作用为:止痛和阿片类成瘾治疗。美沙酮用于阿片成瘾治疗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美沙酮替代递减法和美沙酮维持疗法。美沙酮替代递减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脱毒治疗方法,它主要用美沙酮替代海洛因,并通过逐渐减量并最终停用的方法,以帮助海洛因成瘾者消除戒断症状和恢复身体,疗程约1个月左右。美沙酮替代递减法的用药原则是:单一用药,逐日减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应坚决。\n方法:1)初始剂量的确定2)药物递减程序给药方法为每日一次,监督成瘾者当面服下。二、阿片递减法阿片递减法是使用较久的一种戒毒方法,是以阿片粉制成片剂,作为替代递减疗法进行戒毒治疗。适用于阿片或较轻的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断治疗。阿片剂规格有Ⅰ、Ⅱ、Ⅲ、Ⅳ四种型号,Ⅰ型为100mg/每片,Ⅱ型为50mg/每片,Ⅲ型为25mg/每片,Ⅳ型不含阿片,全是淀粉。各种型号片剂的外观完全一样。通常的治疗模式为:第1-4天服用Ⅰ型;第5-8天服用Ⅱ型;第9-12天服用Ⅲ型;第13-16天服用Ⅳ型。目前阿片递减法使用不多。三、丁丙诺啡替代递减法丁丙诺啡是由蒂巴因衍生的半合成阿片类化合物,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功效:是有效的镇痛剂。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杜冷丁)。起效慢,持续时间长。对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临床未见严重呼吸抑制发生。药物依赖性近似吗啡。注射后吸收好,可通过胎盘及血脑屏障,在肝中代谢,由胆汁、粪便排泄。丁丙诺啡主要用于各种术后止痛,癌性痛、烧伤、肢体痛、心绞痛等。近年来也被用于阿片类戒断症状治疗和戒瘾的维持治疗。作用持续时间6~8小时。用法用量:肌注或缓慢静注:每次0.15~0.3mg,舌下含服0.2~0.8mg,每隔6~8小时注1次。本品副作用较小,早期控制戒断症状效果较弱。在药物治疗中,丁丙诺啡被认为是继美沙酮之后最具有开发潜力和开发前景的一个戒毒药。四、盐酸二氢埃托啡二氢埃托啡是70年代末由我国研制合成出的强效镇痛药,1991年上市。本品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远远大于吗啡,镇痛作用大于吗啡,成瘾性、依赖性也大于吗啡。本品曾被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的镇痛,因依赖性强,目前临床已基本不用。盐酸二氢埃托啡曾被用于海洛因脱瘾治疗,因其依赖性极强,现已被停止用于成瘾治疗。五、纳络酮(naloxone)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1、药用原理药物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多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纳络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极其相似,但它完全没有吗啡样的作用。它与阿片受体专一性结合,其亲和力比吗啡和脑啡肽都大,可全部阻断吗啡与阿片受体的结合,使吗啡类药物无法对人体发挥作用。纳络酮没有激动活性,是纯粹的吗啡受体拮抗剂。小剂量(0.4mg)纳络酮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能迅速翻转吗啡类的作用,解除因吗啡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使血压上升,解除危险。对阿片类成瘾者使用纳络酮能立即使其出现戒断症状。2、临床应用:1)催瘾作用。2)用于阿片类急性中毒治疗。如用于脱毒治疗会产生较严重的戒断症状,加快脱毒速度,病人难以接受,不宜用于脱毒治疗。3、用法:\n由于口服在肝脏的代谢很快,所以药物大部分很快代谢失效,故口服作用强度仅为注射剂量的1/50,所以通常为注射剂型。注射后作用维持1-4小时。六、纳曲酮(naltrexone)纳曲酮与纳络酮的化学结构相似,也是阿片受体强拮抗剂,它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是纳络酮的两倍,药理作用与纳络酮相同,但作用时间较长,中等口服剂量可维持药效24小时。1、临床作用:预防复吸、维持治疗。由于纳曲酮在脑中与阿片受体有着很强的亲和力,作用在已脱毒的患者身上,倘使再滥用毒品也不产生欣快感,由此逐渐淡化心理渴求,减少复吸。在用于抗复吸治疗时要长期服用,一旦停药将失去抗复吸作用。2、不足:(1)具有损伤肝脏的副作用、(2)患者的依从性差、(3)价格昂贵,许多患者往往由经济问题难以采纳此种治疗方法。第四节用非阿片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治疗这类药不与阿片受体结合作用,它们的戒毒作用不是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的。这类戒毒药种类很多,其中可乐宁是基本代表之一。一、可乐宁(可乐定)可乐宁又名可乐定,原来只是抗高血压药,后来又发现了它具有抗阿片类戒断症状作用,因此被用作戒毒药。1、用途:治疗高血压;戒毒治疗2、优点:作用快;没有成瘾性、不致欣快感;住院脱毒治疗的成功率高;不会转化为滥用毒品。3、缺点:控制戒断症状效果不如成瘾类戒毒药,因此治疗者的顺从性相对较差;镇静性和低血压不良反应大于其它成瘾类戒毒药。4、方法可乐定每日剂量以14-17μg/kg/d为宜,既能控制大部分戒断症状,对血压影响也不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血压问题。另外还要注意该药与乙醇或中枢神经抑制药同用可使用中枢抑制作用加强。二、莨菪类莨菪类药物主要来自颠茄类植物中,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有:阿托品、洋金花(曼陀罗)等,这类药为抗胆碱药。药理作用:对戒断症状有治疗作用,还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有作用,表现为:多种平滑肌松弛、腺体分泌抑制(口干)、心率加速、瞳孔散大、皮肤血管扩张等。三、中枢神经抑制药这类药有氯丙嗪、安定、氯氮平、氯硝西泮、溴化物等。药理作用:抑制剂通常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恐惧、狂躁、紧张、幻觉、妄想等;缓解戒断症状。治疗方法(1)单剂量使用3天,氯丙嗪100mg/次,1次/4h,患者处于深睡眠状态。(2)单剂量使用氯丙嗪6天,开始3天静脉注射(200mg/d)+口服(200mg/d),后三天口服(200mg/d)。(3)人工冬眠法:氯丙嗪+异丙嗪,通过72小时人工睡眠,让病人在睡眠中渡过急性戒断期。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非阿片受体戒毒药,其它还有:激素、与免疫活性物质有关的物质等。第五节中草药\n目前经国家批准生产或试产以及批准临床研究的如:福康片、益安回生口服液、灵益胶囊、安君灵、金甲王、脱瘾扶正康颗粒、十复生胶囊、泰尔新康微丸、济泰片、玄夏脱瘾胶囊等,其中香藤胶囊(原"6.26"戒毒胶囊)是昆明市公安局科研所和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95年研制成功的。香藤胶囊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取得国家准字号药品的认证,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发展中草药戒毒临床应用替代外国进口药的成功示范,受到中外医学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戒毒中草药对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是有一定疗效的,与其它戒毒药相比,中药在控制戒断症状方面不如美沙酮,但却具有毒性较小、机体康复效果较好的优点。总的说来,各类戒毒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哪种药是十全十美的,可结合各种药物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第六节非药物治疗方法一、针刺疗法针灸学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医疗体系,是中医学中最主要的非药物疗法。针灸可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特别是针灸的止痛作用,有时能收到神奇的效果。1、原理:针灸在刺激人体某些穴位时,会促使中枢神经释放脑啡肽,因而产生镇痛效果。针灸在用于戒毒治疗时,除可解除疼痛等主要戒断症状,对情绪、睡眠、消化系统等也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对戒断症状有治疗作用,可用于生理脱毒治疗,还可长期用于生理脱毒后的巩固性预防复吸治疗。由于不用服药,因此这种方法比较安全。2、实际运用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运用针灸学原理研究出了韩氏戒毒仪。这种仪器用电击模仿针刺,在穴位上施加高度程序化的电刺激进行治疗。仪器的优点是:无创伤性治疗,无痛苦,无副作用,操作、携带方便。3、不足此法不是对所有人都能产生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脑外科手术这种方法是运用手术破坏大脑的部分功能,以达到戒毒的目的,也就是“开颅戒毒”。脑内并不存在毒品专用的神经通路,因此用脑外科手术彻底损坏这个生理系统,很可能会影响到生理上应有的食欲、性欲等正常功能。三、其它方法电休克疗法、血液透析、推拿、气功等。这些方法都带有一定的尝试性、争议性,不够成熟。第七节特殊情况戒毒一、孕妇吸毒的处理吸毒成瘾者在治疗康复以前不宜怀孕,发现怀孕最好是进行人工流产,实在要保住胎儿,就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美沙酮对怀孕的子宫影响不大。治疗的关键问题在于美沙酮的剂量。剂量过小控制不了戒断症状,而剂量过大又怕胎儿上瘾。怀孕期间不宜进行脱瘾,否则容易造成胎死腹中。二、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处理1、如果症状轻,不必用药,只需适当调理。2、用复方樟脑酊,调节一些程度不太严重的戒断症状。3、用美沙酮替代递减方法治疗。要注意剂量,根据不同体重制定适合的剂量。4、用可乐定递减方法治疗,同样要注意适当的剂量。三、吸毒产妇处理继续产前的美沙酮治疗,视情况,或采取替代递减,或进行维持治疗。\n第八节阿片类急性中毒或戒毒过程中的急诊一、阿片类急性中毒处理1、中毒症状急性中毒三联征:针样瞳孔、呼吸困难(呼吸抑制)、昏迷 2、中毒原因(1)盲目追求刺激和快感,滥用过量;(2)滥用者不知道海洛因的纯度发生改变,导致过量;(3)经过戒毒治疗后又复吸,此时耐受性已恢复、降低,如仍使用原来的滥用剂量,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4)初染毒品者过量用药;(5)在进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过程中滥用海洛因,产生协同作用,导致中毒。3、处理(1)注射纳络酮拮抗剂;(2)洗胃,如果是口服过量;(3)输氧,保持呼吸通畅;(4)维护心脏及循环功能;(5)对症治疗;(6)救治中很可能诱发戒断症状,可用可乐定或丁丙诺啡给予治疗。二、戒毒治疗过程中的急诊戒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诊情况与滥用过量中毒出现的情况正好相反,往往是出现一些严重的戒断症状需要处理。1、常见情况:(1)体弱、有病、年龄较大者戒毒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戒断症状,如: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体温升高、不安、易激惹、失眠、打哈欠、惊恐、恶心、呕吐、腹泻等(2)在使用非阿片受体激动剂戒毒时,戒断症状控制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一些戒断症状。(3)一些戒毒药的副作用导致的相关症状。如用可乐定治疗时剂量不当引起血压降低;抑制剂过量导致抑制过度;用莨菪类出现的一些相关症状等。2、处理一般根据症状产生的原因、症状严重程度、调整戒毒治疗方案,并采取相关的对症治疗措施。对于体弱多病、年龄偏大、吸毒时间长的戒毒者,最好采用阿片受体激动剂作为戒毒药,并进行综合治疗。第九节稽延性戒断症状期的治疗一、什么是稽延性戒断症状稽延性戒断症状(迁延性戒断症状)\n是指吸毒者经过脱毒治疗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出现一些生理和精神症状,表现为:顽固性失眠、焦虑、周身疼痛、乏力、易激惹、易出汗、忽冷忽热、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二、产生的原因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毒品损坏了病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吸毒者从长期对毒品的依赖状态下骤然解脱出来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造成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导致短期内复吸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原因。三、治疗方法1、脱毒治疗后,继续巩固治疗效果,跟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适当调理。2、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3、不可在此阶段放松监管,脱离康复治疗。第七章:美沙酮维持治疗第一节美沙酮维持治疗法的来源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maintenance美沙酮维持治疗产生的背景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毒品滥用的一个高峰时期,当时的美国阿片类依赖人群上升,治疗后复发率极高。随之产生社会问题,产生了大批的失业和失学队伍,盗贼四起,社会犯罪率增高,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安。treatment,MMT)是美国科学家Dole和Nyswander两人在1963年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对经过短期治疗后出院的毒品依赖者,鼓励对他们采取较长时期的合法使用阿片类药物,以巩固疗效,解决与毒品滥用有关的社会问题。经过了一段时期这样的治疗实践与理论其基本理论观点为:1、美沙酮较吗啡、海洛因毒性低,用美沙酮代替海洛因是以小毒代大毒。并且作用时间长,服用方便。2、每天规律地使用美沙酮可以维持患者体内已经建立的异常平衡探讨之后,美国医生Dole和她的助手Nyswander两人提出了美沙酮维持治疗法。3、以口服代替注射减低对身体的危害。4、MMT的目标不是戒断毒品,而是姑息治疗。足够的剂量、长期维持是MMT成功的关键在之后的十多年探索中,MMT对于改善药物依赖带来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效果得到了肯定。70年代美国将MMT用于十余万海洛因依赖者,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意大利、瑞典、瑞士、英国、香港等地也先后建立了MMT系统第二节美沙酮维持疗法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爆发,随着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静脉吸毒成为传播艾滋病的主要渠道。针对这种情况,国际戒毒战略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些曾经对MMT有争议的国家纷纷将目标转移定位到控制艾滋病、保护正常人群。MMT的做法目前已经被国际上普遍接受,在目前对毒品和艾滋病问题缺乏更加积极有效措施的前提下,MMT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防止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干预措施,艾滋病传播的问题推动了MMT的发展。第三节MMT的实际效益与不足一、MMT的实际效益\nMMT具有两大功效:1、预防复吸;2、减少艾滋病传播具体效益为:1、减少滥用者对海洛因的依赖,降低滥用者用非法手段去获得毒品;2、减少犯罪率,稳定社会秩序;3、减少身体疾病、提高健康水平;4、提高就业与升学率MMT使依赖者的社会和家庭功能及法律责任得到改善,使他们成为能够被社会接纳的成员;5、减少吸毒人员,萎缩毒品市场;6、减少经费开支~可减少政府戒毒经费,~减少毒品购买经费,~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等7、减少艾滋病传播减少静脉吸毒,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如乙肝、丙肝,尤其是有效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这是MMT目前最具有现实社会效益之处,也是我国目前采纳MMT的主要原因二、MMT模式的不足之处1、美沙酮毕竟是一种毒品,MMT是以一种成瘾物质替代另一种成瘾物质,这种方法不是戒断,只是姑息治疗,因此不是根本性的治疗方法;2、存在一定的管理困难,如管理不当流传出去,又会成为一种非法毒品;3、在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法律第四节实施方法一、个体给药方案(一)首次用药:根据受治者自述的毒品用量和最后1次吸毒时间,确定首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推荐首次用药时间在用阿片类物质4小时后,或用美沙酮、丁丙诺啡24小时之后;首次剂量为15-30mg,原则上不超过40mg,在无法忍受戒断症状的情况下,可在3小时之后,24小时之内再用药1次,间隔时间越短者,追加剂量越小,第1天总量原则上不超过50mg。(二)初始阶段:目标为缓解戒断症状,达到耐受水平。以不出现戒断症状和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初始阶段为1-2天。(三)调整阶段:目标为确定合适剂量,减轻受治者渴求感。根据受治者情况调整剂量,每5-10天调整5-10毫克,可达到6O-80mg/d或更高。调整阶段为3-10天。(四)维持阶段:目标为阻断渴求,保持尿检阴性。一般需大约60mg/d左右才能保持。大部分受治者每天用药1次即可,少数患者需要分2次服药。二、辅助治疗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必须同时提供行为干预、心理咨询等治疗。此外,这项工作需要与艾滋病防治咨询和创建无毒社区的帮教工作结合起来。三、注意事项\n(一)用药期间严禁饮酒;(二)严禁合并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安定、三唑仑等;(三)过量处理:出现昏迷和呼吸抑制时可使用纳洛酮,每2-4分钟静脉注射1次,直到意识和呼吸恢复正常,之后持续给药并观察24小时;(四)至少2名维持治疗机构工作人员同时监督每个受治者当场服药。四、随访(一)维持治疗期间,受治者须每天到维持治疗机构服药,工作人员要记录用药时间、剂量。(二)维持治疗医师每周与受治者谈话1次,了解其过去1周内对阿片类物质的渴求程度、出现的不适感觉、有否吸毒及其次数和用量、是否合并使用其他药品等。第五节我国MMT管理办法2003年2月,卫生部、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下发了《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暂行方案》,此《方案》对MMT的试点工作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2006年7月国家这三个部门又联合制订了《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案》,《方案》对MMT的定义、目标、原则与策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与评估等方面作了规定。此方案的出台标志着MMT工作从试点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第六节MMT在国内取得的初步成效进展概况2001年之前,政策倡导与开发2001-2003年,实施方案的制定2003年,组织结构的建立2003年11月-2006年6月,试点阶段2006年7月,从试点到全面推广204个门诊提前90天开诊204个门诊从2006年12月底提前到9月底开诊,按照每个门诊100人测算:以5%的平均年新发感染率计算,可以减少新发感染216人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0.6克海洛因计算,可减少海洛因使用1101.6kg按照平均每克海洛因价格370元人民币计算,可减少毒资交易4.08亿元我国于2003年启动维持治疗试点工作,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已在23个省(治自区、直辖市)开设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600多个,累计治疗病人17.86万人,门诊在治人数9.37万人。有力地促进了戒毒工作成果的巩固,萎缩了毒品消费市场,在降低毒品危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是全国MMT门诊开设数量最多的省,云南省现已在14个州市的52个县市区开设了59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和8辆流动服务车,共计开设了67个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其中的7辆美沙酮流动服务车分别安排在地处中国边境的德宏州、红河州、临沧市和保山市的一些截至2008年10月底,全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收治吸毒病人17630人,(全国178600人,云南占10%),现有在治病人7697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全国的MMT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做出了重要贡献。边境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正逐渐由城市向周边受毒品危害的乡村延伸。\n第八章:阿片类依赖的康复的治疗康复治疗是戒毒治疗的三个阶段(脱毒—康复—回归社会)中的“康复”环节,是巩固脱毒治疗效果、治疗心理依赖(脱瘾)的重要阶段。阿片类成瘾的各种脱毒治疗,实质上是针对戒断综合征的抗戒断症状治疗。解决的是生理依赖问题,治疗过后,心理依赖仍然存在,如不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依赖行为就未得到矫正,再加上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困扰以及吸毒环境的影响,普遍出现很高的短期复发率,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再戒-再复吸”这种循环模式。因此,康复治疗主要针对的是心理依赖和抗复吸治疗。目前治疗方法的效果可以说即使不能降低复吸率,但也能够有效降低复吸的频率。第一节复吸的原因一、生理原因1、脱毒治疗不彻底脱毒治疗时间不够就出院了,并未完全脱毒。2、稽延性戒断症状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导致短期内复吸的主要原因。二、心理原因1、心理依赖吸毒者对毒品的强烈渴求心理,也就是心理依赖,是导致复吸的最主要的原因。2、精神刺激当戒毒者在受到各种挫折和打击、及精神刺激时,容易引起复吸。这就是“不完整个性理论”认为的:具有不完整个性特征的人,将吸毒当作一种防御机制,是他们保持心理和情绪平衡、逃避现实、躲避困难的一种消极应对的方式3、错误的认识脱毒后认为偶尔吸一次不要紧,总是自己说“只吸最后一次”,但每次吸毒后又想着下一个“最后一次”,结果是一吸而不可收拾。三、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许多吸毒者存在着一定的家庭问题,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吸毒者为了摆脱缺陷家庭带来的苦恼而走向复吸的道路。2、旧毒友的影响吸毒者一般都有吸毒或贩毒的朋友。戒毒后,在接触到这些旧毒友时,很容易在他们的诱惑影响下重蹈覆辙。3、旧环境的影响吸毒者经过戒毒治疗后回到原来的环境,当看到吸毒工具和与毒品有关的物品、面对原来吸毒的环境时,很容易触景生情,引起痕迹反射,诱发复吸。第二节药物康复治疗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仍未能解决吸毒成瘾的心理依赖治疗问题。虽然20世纪国际基础医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完成了人类DNA测序,对人类大脑功能有了基本了解,甚至观察到不同毒品在吸毒者大脑中的分布部位,但据国际医学界预计,完全破解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详细作用机制,大约要到本世纪末(还需要100年的时间)。而有效的戒毒药的研制只能在此之后。在目前情况下,为了防止或减少复吸,许多人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得出的预防复吸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姑息疗法、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理疗抗复吸治疗、心理治疗。\n一、维持疗法1、BTS模式目前在西方一些国家有此做法,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坚决反对。2、美沙酮维持疗法(MMT)国际上普遍采用此法,被称为是目前治疗海洛因依赖的标准方法,也是国际麻管局向世界各国首推的方法。我国目前正在逐步推广此法。二、长期服用拮抗药物长期服用纳曲酮,用阿片受体拮抗剂长期对抗心理依赖,以达到抗复吸的目的。使用方法:1、口服方法(1)每日一次,50mg/每次(2)隔日一次,100mg/每次(3)3日一次,150mg/每次据报道,能坚持用纳曲酮有效预防半年以上的人数仅占用药人数的20%左右。2、皮下植入法目前有人在做一项方法的研究,就是采用纳曲酮长效缓释药剂。实施方法是:在结束生理脱毒治疗后,在患者腹部皮下植入一支纳曲酮长效缓释剂,使患者自己无法控制和干扰纳曲酮的自动定量释放,纳曲酮在体内缓慢的释放,每时每刻占领着戒毒者大脑中的阿片受体,阻断阿片类药物侵入这些受体,从而达到保持不复吸的目的。长效缓释剂的药物释放期一般说来能达到12个多月,就是说,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纳曲酮长效缓释剂可以使患者不再口服纳曲酮片剂而时时都处于“服药”状态,长时间的对抗海洛因。三、物理治疗长期接受韩氏戒毒仪的治疗,韩氏戒毒仪可用于生理脱毒的辅助治疗,更适用于长期的抗复吸治疗。有效率:31%第三节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心理治疗是在生理脱毒治疗后,针对复吸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给予相关的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通过行为矫正、情绪控制、人生观教育等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消除他们的反社会情绪,为减少复吸、回归社会过健康正常的生活打下基础。心理干预,特别是社会干预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卫生、公安、司法、宣传、社区等各部门,只有社会各部门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分工协作才会收到成效。心理干预的方式有:一、行为治疗就是给予一种良好的刺激,使戒毒者建立一种良好的、适应性的行为模式。二、认知行为治疗“认知”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见解等。认知行为治疗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治疗。对每个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三、家庭干预\n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支持的可靠源泉。家庭的干预与戒毒者操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四、改变生活环境有条件者最好在戒毒治疗后,回避吸毒旧场景,离开旧环境,到外面旅游或居住一段时间。五、社会干预治疗集体(TherapeuficCommunity,TC)又叫治疗社区,是社会干预的一种常见形式。以药物滥用者为对象的TC最初于1958年创建,名为锡南浓村,此后又相继建起日顶村(DaytopVillage)、凤凰村、奥德赛村等TC组织。其中日顶村是1963年在美国纽约州创建的,是当今最成功的TC组织之一。“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就是美国日顶村的合作机构。治疗集体(TC)将精神病学、行为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到心理治疗中,让自愿戒毒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居住半到一年。它强调所有接受治疗者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作,共同遵守规章制度,相互帮助、相互鼓舞、相互监督、相互约束、推崇诚实、共同进步。依靠集体的力量,使成瘾者抛弃毒品,促进他们发展和成熟,停止反社会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劳动就业能力。TC的特点:1、所有成员居住在同一生活环境中,朝夕相处。2、要求所有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有一定的生活规律。3、以心理治疗为基础开展多种相关活动,既关心居住者生活中的问题,又关心内在的情绪。4、遵循等级制度,等级不同,身份、地位、责任及权利均不同,每个人沿等级逐步上升,直至毕业。5、在共同生活的环境内,执行明确的奖惩条例。6、培养成员的归属感,培养亲社会的态度和情感,为重返社会做准备。TC治疗是对成瘾者进行心理等综合治疗的一种模式。具有一定成效第四节回归社会这个阶段指的是对戒毒回归社会之后的戒毒者,要建立一个监督、扶持、帮教系统给予后续照管,以便对戒毒者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作为一个正常人适应并融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社会回归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社会监督管理机制;(2)培养就业技能;(3)解决就业问题;(4)多部门共同管理,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目前各部门在这方面是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特别是这些年公安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方面做了很多建设工作。一、公安部门的工作2001年10月云南省公安厅提出将禁吸戒毒的收戒方式由“外循环”转变为“内循环”。这种做法就是将吸毒人员“强制期间戒,回到社会又吸”的循环状态,改变成利用劳动康复模式,把强制戒毒后的戒毒人员集中管理起来,使他们有一个戒毒康复后的生活、就业环境,将戒毒向社会延伸。\n1、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康复就业方面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康复劳动基地,实现收戒方式有“外循环”向“内循环”的转变。成功创立了戒毒七步走,即药物脱瘾,心理治疗,劳动康复;四级管理,即房间,楼层,中队,处分级管理;五化要求,即教育学校化,治疗医院化,康复劳动化,管理军事化,环境园林化。昆明市的戒毒方法被联合国禁毒署和国内外同行及新闻媒介誉为“昆明戒毒模式”。2006年以来,戒毒所开展了留所就业人员创建“和谐家园”的活动,并建成了“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搭起了桥梁。2、开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开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相继推出了“安全岛”戒毒康复回归计划和“雨露社区”计划。“安全岛”计划是为戒毒期满又无力回归社会的出所人员制定回归计划、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劳动岗位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个过渡到社会的“安全岛”。“雨露社区”计划是“安全岛”计划的延伸与发展。“雨露社区”计划是建设接纳戒毒出所人员的生活社区,为不愿意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提供居住、劳动就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安全管理等服务,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平等相处的、没有歧视的生存环境。戒毒人员在社区里面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享受社会化的正常生活,全面开展生理、心理矫治,提高劳动技能和融入社会的能力。“雨露社区”是为戒毒出所人员提供的进入社会前巩固戒毒成果、调节心理适应能力、掌握劳动技能、引导戒毒者回归社会的过渡平台。二、民间禁毒人士所做工作云南民间禁毒人士李继东,2002年8月,在思茅办了中国首家民间禁毒工厂—“思茅市重生工厂”。这个厂专门接纳吸毒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为这些特殊人群创造了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歧视、没有毒品干扰的康复社区。李继东为此当选中国“2005年度十大民间禁毒人士”,并位居榜首。第十章:我国的戒毒体质第一节有关戒毒的法律法规1、1981年国务院《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2、1982年国务院《关于禁绝鸦片烟毒问题的紧急指示》3、1990年全国人大《关于禁毒的决定》4、1995年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5、2006年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6、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戒毒工作和吸毒行为惩罚的法律法规将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2、《戒毒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节我国的戒毒模式\n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第三节《禁毒法》戒毒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2007年12月29日公布,并于2008年6月1日生效。二、戒毒工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三、戒毒的工作体系: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工作体系。四、戒毒期限1、社区戒毒期限三年2、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两年,可根据戒毒者的情况提前一年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或延长至一年时间。(1-3年)3、社区康复时间不超过三年第四节社区戒毒一、社区戒毒工作的领导体制社区戒毒工作由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二、社区戒毒决定机关县级以上三、社区戒毒协议: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有关基层组织应当与社区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四、社区戒毒的对象:1、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具备家庭监护条件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3、不满十六周岁的;4、七十周岁以上的;5、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6、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五、社区戒毒的执行地点:社区戒毒的执行地点是戒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确定社区戒毒的执行地点的具体规定,公安部另行制定)。六、对社区戒毒人员的管理和帮助方式1、戒毒知识辅导和法律援助;2、戒毒人员的就学、就业援助;\n3、对社区戒毒人员进行告诫;4、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戒毒情况进行定期评估;5、发现社区戒毒人员出现急性戒断症状危及生命的,可以协助其本人或者亲属将其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救治。第五节强制隔离戒毒一、决定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二、对象1、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2、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3、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4、经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5、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三、主管部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四、参与部门卫生行政、劳动行政、教育、民政等部门,应当配合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五、执行场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送交执行的场所,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和戒毒人员的分布,按照就近、就便和有利于戒毒治疗、家属探视的原则确定。六、诊断评估强制隔离戒毒满一年和期满前,要对戒毒效果进行诊断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作出提前解除、按期解除和延期的决定。第六节社区康复一、决定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责令符合条件的戒毒人员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社区康复参照社区戒毒的规定执行。二、执行地点社区康复的执行地点为戒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或者戒毒康复场所。三、戒毒康复场所的设置和功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委员会根据戒毒工作的需要规划建设;戒毒康复场所应当具备生活服务、康复治疗、教育培训、生产劳动等基本功能。四、康复场所安置对象1、无家可归或没有固定住所的;2、无生活来源的;\n3、无业可就或者缺乏就业条件需要进行再就业培训的;4、不具备社区戒毒或者社区康复工作条件的;5、其他需要安置在戒毒康复场所的。五、劳动报酬戒毒康复场所组织戒毒康复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应当参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第七节《禁毒法》戒毒形式的特点一、与原有戒毒形式比较:与原先相比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人性化。二、戒毒过程一体化:三、戒毒康复期限延长四、戒毒工作社会化五、对药物维持治疗提供了依据六、挑战和困难1、社区戒毒工作基础薄弱;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功能不全,医管人员欠缺;3、戒毒康复场所不适应需要。七、努力方向1、明确将构建“三位一体”的戒毒制度作为努力方向。2、保证现有强制性戒毒场所的平稳过。3、抓紧建设戒毒康复场所。4、抓紧培育社区戒毒工作力量。5、完善动态管控,实现无缝衔接。6、建立专业组织,提供救助服务。第八节新型毒品滥用的处理一、行政处理方法1、《禁毒法》第四十三条: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2、《禁毒法》六十二条: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与治安处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不予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三)吸食、注射毒品的;最后,用两位国家领导人的话来表示我国对于当前毒品滥用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温家宝:“一靠法治,就是依法管理;二靠科学,就是科学医疗;三靠教育,就是爱心教育。”周永康:“\n禁吸戒毒工作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对吸毒人员的教育挽救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