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1.73 KB
  • 2022-04-22 13:39:57 发布

GBT17553.3-2000识别卡无触电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pdf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前健绪.二习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0536-3:1996《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GB/T17553在总标题《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下,包括下述部分:—第1部分:物理特性;—第2部分:藕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第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倩、陈云峰、黄家英、王爱英。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s/T17553.3-2000ISO/IEC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建立了世界范围标准化的专门系统。ISO或IEC的国家成员团体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ISO和IEC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合作。其他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的各国际组织也参与此项工作。在信息技术领域,IS()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各成员团体进行表决。作为国际标准发布至少需要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ISO/IEC10536-3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信息技术)的分委员会SC17识别卡及相关设备)制定。ISO/IEC10536在总标题《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下,包括下述部分:—第1部分:物理特性;—第2部分:辆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第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附录A到附录D为ISO/IEC10536本部分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复位规程GB/"r17553.3-2000idtISO/IEC10536-3:1996Identificationcards-Contactlessintegratedcircuit(s)cards-Part3:Electronicsignalsandresetprocedur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提供功率的场的特征和特性,以及在卡藕合装置(CCDs)和ID-1型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ICCs)之间在槽内操作或在表面上操作的双向通信的特征和特性。本标准没有规定产生祸合场的方法,也没有规定遵循电磁辐射规章的方法。本标准与GB/T17553.1和GB/T17553.2相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注:以各种距离操作的其他类型的CICC,其格式或接口可以在将来进行开发,也可以要求对本标准进行补充,或要求制定其他国际标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916-1994识别卡物理特性(idtISO7810:1985)GB/T15694.1-1995识别卡发卡者标识第1部分:编码体系(idtISO/IEC7812-1:1993)GB/T16649.1-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dtISO/IEC7816-1:1987)GB/T16649.2-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idtISO/IEC7816-2:1988)GB/T16649.3-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idtISO/IEC7816-3:1989)GB/T17552-1998识别卡金融交易卡(idtISO/IEC7813:1995)GB/T17553.1-1998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idtISO/IEC10536-1:1992)GB/T17553.2-2000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祸合区域的尺寸和位置((idtISO/IEC10536-2:1995)ISO1177:1985信息处理面向传输的起始/终止和同步字符的字符结构ISO/IEC7811-1:1995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凸印ISO/IEC7811-2:1995识别卡记录技术第2部分:磁条ISO/IEC7811-3:1995识别卡记录技术第3部分:ID-1型卡上凸印字符的位置ISO/IEC7811-4:1995识别卡记录技术第4部分:ID-1型卡上只读磁道一磁道1和2的位置国家质f技术监价局2000-10-17批准2001-10-01实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ISO/IEC7811-5:1995识别卡记录技术第5部分:ID-1型卡上读写磁道一磁道3的位置ISO八EC7812-2:1993识别卡发卡者的标识第2部分:应用和注册规程3定义、缩略语和符号3.1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复位应答answertoresetCICC第一次被激励(或通过任何其他手段的复位)之后直到该CICC完成发送初始应答或它从CCD获得功率之间的一段时间。这一初始应答也叫复位应答。3.1.2数据跃变周期datatransitionperiod数据跃变开始到下一个数据跃变开始之间的时间周期。(见图1)3.1.3差分不归零differentialnon-returntozero一种位编码方法,其中负差分电压用来表示逻辑电平0,正差分电压用来表示逻辑电平1,3.1.4逻辑电平1logiclevel1传号(如ISO1177中定义)。3.1.5逻辑电平0logiclevel0空号(如ISO1177中定义)。3.1.6不归零non-returntozero一种位编码方法,其中负电压用来表示逻辑电平0,正电压用来表示逻辑电平1,3.1.7移相键控phaseshiftkeying一种调制方式,它通过CICC按规定的方式改变从CCD内激励电感场所收到的已定义频率的相位来获得。3.1.8相位跃变周期phasetransitionperiod从相位45到0"之间的相位跃变中点到下一个相位跃变中点之间的时间周期(见图1),林一州}数据跃变周期(TDIIm位跃变周期(Tm)I图1数据跃变周期和相位跃变周期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用于本标准:ATR复位应答CICC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CD卡辆合装置ID-1GBJT14916-1994中所定义的识别卡类型NRZ不归零PSK移相键控3.3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El---E4如GBIT17553.2中所定义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Fl-F4分别通过Hl-H4的场Hl-H4如GB/T17553.2中所定义中相位tR信号振幅在10%到90%之间的上升时间tF信号振幅在90%到10%之间的下降时间T=数据跃变周期To相位跃变周期V:h差分阑值输人电压Veys差分输人滞后电压Vdiff差分电压D,间隔距离4无触点集成电路卡操作规程该操作规程适用于本标准规定的无触点集成电路卡。CCD与CICC之间的对话通过下列连续操作来实现:-CCD功率场激活CICC;-CICC内部复位;-CICC发送一个复位应答;-CICC与CCD之间的后续信息交换;—从CCD移走CICC或CCD使CICC停活。这些操作使用了下列条款中规定的电信号和复位规程。5功率传送四个电感辆合区域Hl-H4应由集中的交变场Fl-F4(每一个都能将功率供给CICC)来激励。5.1频率至少在ATR期间,交变场的频率应为4.9152MHz。激励场的频率变化应保持在标称值的士0.1%以内。5.2波形交变场的波形应为正弦波,总谐波失真应小于10写。5.3场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域Hl和H2的场应由同一源来驱动,但必须彼此相位相差1800,同样地,通过区域H3和H4的场应由同一源来驱动,但必须彼此相位相差1800。相位差应保持在标称值的士10%以内。至少在ATR期间,磁场Fl和F3(以及F2和F4)均应出现并且拥有900的相位差。5.4能量级CCD的每个激励场能把至少150mW的功率祸合给CICC.CICC应从单个的激励场获取不大于150mW的功率。CICC获取的最大功率为200mWo6通信CICC和CCD间的通信通过电感藕合区域可以电感式地发生或通过电容祸合区域电容式地发生。无论哪种情况,在某一时刻(至少在ATR期间),只有一种数据传送方法是可供使用的。6.1电感数据传送所有电感通信数据都应按照下列子条款的描述在CICC和CCD间被发送。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6.1.1从CICC到CCD的通信CICC应能通过它的4个电感辐合区域H1...H4中的一个或多个与CCD进行通信,从而,交变场Fl-"F4另外被加载以产生副载波,并且,这些场通过移相键控副载波来调制。6.1.1.1副载波与调制通过转换一个至少为初始负载的10%但不小于1mw的交变负载,副载波被以307.2kHz的频率持续不断地产生。在调制时,该副载波的相位转变1800。这有效地定义了相位的两个状态。6.1.1.2相位跃变周期相位跃变周期(To)与普通数据跃变周期(TD)之间的差值应小于T。的20%.}T。一TD}/TD<20%6.1.1.3编码技术NRZ编码被用于从CICC到CCD的数据传送。6.1.1.4逻辑电平1和0的分配当CICC第一次被激励时,CCD应把间隔t:期间的相位状态的逻辑电平定为1。在间隔t:后,副载波的每一移相应定义一个相反的逻辑状态。时间间隔t:在表3中定义。6.1.2从CCD到CICC的通信CICC应能通过四个交变场Fl---F4与CCD进行通信,从而这四个场Fl---F4通过移相键控被电感式地调制。6.1.2.1调制在调制期间,每一个场同时地转变其相位(45)900。这一转变有效地对相位定义了两个状态A和川。根据CICC的取向,这两个状态被有差别地定义。这两种选择在图2和图3中示出。第一种选择为:图2移相一选择这一选择的相位变化亦在表1中定义。表1移相(选择1)状态A状态A"务,恻PI=OF1一900务s-吞i+900口FS=45“十900第二种选择为:图3移相一选择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s/T17553.3-2000这一选择的相位变化亦在表2中定义。表2移相(选择2)状态A状态A"务7创F]=45Fi+900务3=夺1一90"口F3=OF3一90"注:场Fl...F4间的关系与节“5.3场之间的关系”中定义的保持相同。6.1.2.2相位跃变周期相位跃变周期(T,)与普通数据跃变周期(TD)之间的差值应小于TD的loooe}T。一TDI/TD<10006门.2.3编码技术NRZ编码应该用于从CCD到CICC的数据传送。6.1.2.4逻辑电平1和0的分配由于相对于CCD;CICC在所有的四个可能的方向上操作,因此不同的相位状态可以适用。当CICC第一次被激励,在时间间隔t:和t。期间它将确定当前相位状态的逻辑电平1。在时间间隔t:后,场的每一移相将定义一个反相的逻辑电平。这些时间间隔在表3中定义。6.2电容数据传送6.2.1辆合区域的关系对于电容数据传送,一对祸合区域可用于从CICC到CCD的通信。这对藕合区域可以是藕合区域El和E2也可以是E3和E4。如果电容式通信也被用于从CCD到CICC的通信,则另一对祸合区域提供从CICC到CCD的通信信道。无论何种情况,电容辆合区域对都有差分关系。电容祸合区域的极性应相对于它的相邻区域而变化。发送数据的CICC的表面电容祸合区域的初始状态应为正。6.2.2发送特性所有电容数据的通信都应按照下列条款中的描述在CICC和CCD之间进行传输。6.2.2.1差分电压电容辆合区域对El与E2或E3与E4间的差分电压(Valft)最大值应为lov,给接收器产生一信号所需的最小值大于6.2-3.1中定义的最小差分输人闭值。6.2-2.2编码技术的描述电容数据传送的编码技术为差分不归零。6.2-2.3数据传送技术的描述发送器通过切换祸合区域El与E2或E3与E4间的差分电压与接收器进行通信。6.2.24逻辑电平1和0的分配逻辑电平1在时间间隔t:期间设置。t:后,差分电压的每一切换将定义一相反逻辑电平。时间间隔在表3中定义。6.2-2.5转换速率所发送的差分电压信号的转换速率最小为0.14V/ns,6.2.3接收特性所有电容通信数据都应按照下列条款中的描述在CICC和CCD间被接收到。62.3.1差分输人04值接收器应能响应士330mV的最小差分输入闽值(认h).6.2-3.2输人滞后电压接收器应有士130mV的最小差分输人滞后电压(抗扰性)o6.2.3.3转换速率接收器应能响应0.14V/ns的最小转换速率。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6.2-3.4信号宽度差分输人阔值下的差分电压信号宽度至少应为10ns,6.2.4初始状态CICC应对两对电容器片E1与E2或E3与E4中的一对发送其复位应答信号。这定义了从CICC到CCD通信的通信信道。另外一对电容片被用于从CCD到CICC的电容通信。如有必要,复位应答信号也用于确定卡的方向。7CICC复位的条件CICC电子线路的复位条件由CICC的内部电路决定。当CICC对CCD出现时,CICC的出现可以通过接收到复位应答信号、检测到激励场上增加的负载、机械手段或其他检测方法来指出。随后,复位可通过切换功率场来完成。7.1ATR数据传送速率至少在ATR期间,从CICC到CCD的数据传送速率应为9600bit/s,了.2定时限制对于无触点通信系统正确工作,必须设置定时限制。图4示出了复位恢复时间间隔(to)、功率上升时间间隔(a,)、数据通信准备时间间隔(t2).稳定逻辑时间间隔03)和复位应答响应时间间隔0‘)的定时限制。表3提供了定时限制值。i.一.一:’只风X.一l..一:}.}.田图4定时限制表3定时限制值通信时间间隔名称值从CICC到CCDto复位恢复时间间隔不允许不允许>8mst,功率上升时间间隔没有定义没有定义《0.2mst2预备时间间隔没有定义逻辑水平18msis稳定逻辑时间间隔逻辑水平1逻辑水平12mst4为ATR的响应时间间隔ATR没有定义簇30ms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7.2.1最小复位恢复时间间隔若CCD通过切换功率场使复位有效,则最小复位恢复时间间隔t。应被定义为CICC未被供给功率的时间,其中to)8.0ms7.2.2最大功率上升时间间隔由CCD供给功率场的上升时间应定义如下:t,镇0.2ms7.2.3准备时间间隔CICC稳定并能进行通信的准备时间间隔定义为:t2=8ms了.2.4稳定逻辑时间间隔在复位应答之前,应有一个时间间隔使逻辑电平保持在1。这一时间间隔t3被定义为稳定逻辑时间间隔,其中:t3=2ms在这期间,支持电感数据传送的CICC,CCD应被设里为逻辑电平1,7.2.5ATR的最大响应时间间隔CICC应在一个确定的时间间隔t‘内开始ATR序列,其中:t4(30ms注:在CCD完成准备时间间隔前,CICC可能发送一ATR,8复位后的条件在ATR期间,CICC应指出能量级的改变、场频率、数据速率或优选的通信方式的要求等条件。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附录A(标准的附录)功率传送的侧试方法A1引官本附录描述了测试从CCD到CICC功率传送的方法。用单个大线圈和两个小线圈的功率传送被测试A2另外,测试还包括对电感辐合区域内的磁场的间接测f.磁场侧试电路图Al示出了通过在测试卡内或在传感线圈插人板内的线圈中传感的电压间接地测量磁场的电路Cg=1oonF士5肠Cp=10pF士50oR,=10M11士50oRLIV,.图Al磁场测试电路RL的值根据测试条件而改变。有无RL,这一测试电路都适用。如果RL没有指定,则电压表将被用于仅跨越R,的测试。A3测试规程A3.1单个线圈功率传送对于单个线圈功率传送测试,CCD和测试卡(图Dl)应按图D7中所示来设置。测试将验证供给测试卡表面的功率是否与本标准的5.4一致。所有四个电感场均应被测试。RL=330fl士5%时,在该测试设置规定的位置上,在RL上所产生的电压VL应在7.0V&(150mW)和8.1V&(200mW)之间。当RL被增加到1Ma士5%时,电压VL应降到小于45Va-A3.2大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大传感线圈,传感线圈#1,图D2中所示的测试线圈擂人板内测试藕合区域周围所产生的有效磁通量。对于这一测试,CCD,测试卡和传感线圈插人板应按图D8所示来设置。传感线圈应插人在测试卡和CCD之间以测童有效磁通1e测试卡上的两个线圈的装载方式如图Al中的电路图所示,其中公共负载RL=3300士5%。跨越传感线圈上的R,所产生的电压应大于6.0V&,A3.3小传感线圈的磁通量图D3中的测试线圈插人板包含两对大传感线圈和小传感线圈。大线圈是传感线圈#2,小传感线圈是传感线圈#3。传感线圈#2测量各个的辆合区域外的有效磁通量。传感线圈#3测量辆合区域内的磁通量。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T17553.3-2000对于该测试,CCD、测试卡和传感线圈插人板应按图D8所示设置。传感线圈应嵌人在测试卡和CCD之间以测量有效磁通量。在与被测电感祸合区域相关的测试卡上的线圈应使用图A1带有R,,=330SZ士5%的电路来加载。对于每个传感线圈#2,跨越测试电路的R:所产生的电压应大于2.5Va,,为了避免电感藕合区域中的磁通量集中,对于每个传感线圈#3,跨越R,所产生的电压应小于20Va,。注:测试者应确保在拐合区域中的磁诵蚤密度的分布没有突然变化。附录B(标准的附录)电容数据传送的测试方法B1引宫将在紧密藕合位置上的四个方向上对电容数据传送进行测试。测试的四个方向在附录D的图D12中示出。测试规程包括:a)测试CICC发送的数据;b)测试CCD发送的数据;。)测试CCD接收的数据。下列条款分情况说明了测试规程。B2测试规程B2.1测试CICCB2.1.1测试CICC发送数据本测试使用附录D图D9的测试配置。用到附录D图D4中的测试读写器。一个运算放大器可用来测量跨越电容器片的差分电压。在接收电路中,RI-a应为50kf士50oeCtoed应为((5-6)pF。从电容片到接收电路的引线应尽可能短。测试配置应如B3中所述的那样校准。当被供给功率时,CICC应发送复位应答。CICC应在四个方向上被测试。应保证:数据已被从CICC传送到了测试读写器并满足6.2中的规定。B2.1.2测试CICC接收数据没有额外的测试技术时,在没有卡协议的规范的情况下,该测试不能进行。这些卡协议超出本标准的范围。B2.2测试CCDB2.2.1测试CCD发送数据本测试使用附录D图D10的测试配置。用到附录D图D1中的测试读写器。一个运算放大器可用来测量跨越电容器片的差分电压。在接收电路中,RI-a应为50kn士5%fGoad应为((5^-6)pF。从电容片到接收电路的引线应尽可能短。测试配置应如B3中所述的那样校准。然后数据将从CCD被发送到测试卡以测试数据的传输。CCD应随测试卡在四个方向上进行测试。应保证:数据从CCD被传送到了测试卡并符合6.2中的规定。B2.2.2测试CCD接收数据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无需注册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www.freebz.net)GB/"r17553.3-2000本测试使用附录D图D.10的测试配I。用到附录D图Dl中的测试读写器。测试配I应如B3中所述的那样校准。数据从测试卡被发送到CCD,CCD应随测试卡在四个方向上进行测试。应保证:数据从测试卡传送到了CCD并符合6.2中的规定。B3校准电容数据传送的校准装置如附录D所述。对于电容数据传送,数据驱动器根据下列参数校准:假定测试电路参数:RI..d=50ka士50o,5pF簇C-a簇6pF,产生下列信号:Vd;ff=10.0V士5%转换速率=(0.25^x0.30)V/ns的驱动器电路可能产生一个差分输出电压0.648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