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9.72 KB
  • 2022-04-22 13:37:03 发布

GBT22390.5-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pdf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lCS29.240.01K45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390.5—2008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5部分: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Controlandprotectionequipmentofhigh—voltagedirectcurrent(HVDC)transmissionsystem--Part5:DClinefaultlocation2008—09—24发布2009-08—01实施宰瞀嬲鬻瓣警髅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l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试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8包装、运输、贮存⋯⋯9供货的成套性⋯⋯⋯lo质量保证⋯⋯⋯⋯⋯目次GB/T22390.5~2008Ⅱ1128O13 刖舌根据国家科技部2003年度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直流输变电系统核心技术与基础标准研究》(项目编号为2003D1A7J034)的要求,特制定标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GB/,I、22390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分为六个部分:第1部分:运行人员控制系统;第2部分:交直流系统站控设备;一第3部分:直流系统极控没备;一第4部分:直流系统保护设备;第5部分: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一第6部分:换流站暂态故障录波装置。本部分为GB/T22390的第5部分。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高压直流输电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3)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昌继电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伟、李岩、李志勇、王明新、张民。本部分首次发布。Ⅲ 1范围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与保护设备第5部分: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GB/T22390的本部分规定了±500kV高雎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贮存、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供货的成套性及质量保证等。本部分适用于±500kV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线路故障定位装置(以下简称装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39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H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900.49电工术语电力系统保护(GB/T2900.492004,IEC60050(448):1995,ID"I、)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60529:1989)GB/T72612000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936119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1287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idtIEC60255-21l:1988)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GB/T134982007,IEC60633:1998,IDT)GB/T14537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idtIEC60255—212:1988)GB/T14598.162002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IEC60255—25:2000,IDT)GB16836200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般要求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2001,IDT)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4:1995)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1995)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dtIEC61000—4—6:1996)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OEC610004—8:2000,IDT)GB/T17626.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dt1EC6100049:1 GB/T22390.5—20081993)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0:1993)17626.11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11:1994)l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1EC61000412:1995)DI√T6631999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DI./z7132000500kV变电所保护和控制设备抗扰度要求3术语和定义2900.49和GB/T1349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技术要求4.1环境条件4.1.1正常工作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0℃~+45℃、一10℃~+55℃;b)大气压力:80kPa~110kPa;c)相对湿度:5%~95%(装置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4.1.2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15℃~+35℃;b)大气压力:86kPa~106kPa;c)相对湿度:45%~75%。4.1.3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a)环境温度:20℃±2℃;b)大气压力:86kPa~106kPa;c)相对湿度:45%~75%。4.1.4使用环境的其他要求4.1.4.1使用环境不应有超过本部分规定的振动和冲击。4.1.4.2使用环境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介质,对于使用环境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介质、装置应有防爆措施。4.1.4.3户内装置的使用环境应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4.1.4.4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GB/T93611988中B类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2000中4.4的规定。4.1.5环境温度的极端范围极限值装置的环境温度的极限值为一25℃和+70℃。在运输、贮存和安装条件下,不施加激励量的装置应能耐受此范围内的温度而不出现不可逆变化的损坏。注:对于不能耐受此条件的装置,由制造,‘与用户协商。4.2电源4.2.1交流电源a)额定电匝:220V,允许偏差一15%~+15%;b)频率:50Hz,允许偏差±1Hz;c)波形:正弦,畸变因数不大于5%。2 4.2.2直流电源a)额定电压:220V、llOV,允许偏差b)纹波系数:不大于5%。4.3装置的功能4.3.1一般要求GB/T223905—2008装置应能连续地检测出两极直流线路}二任一点发生的接地故障和线间短路故障,并及时、准确地对故障进行符合测距精度要求的定位。装置应能通过与直流保护的配合(例如,由直流线路保护启动故障定位)或故障信息分析(例如小波测距)正确地识别所监视线路的故障,有效地防止系统的误起动和漏检。4.3.2配置要求装置应与站内其他设备相对独立。在每一故障探测点,需要对故障被检电气量时刻进行高精度的定时。定时信号应采用全球定位系统的时问标志信号。每个探测位置应能接收到全球定位系统发出的信号。换流站的每极直流线路上,应安装故障电气量探测装置。此探测装置在故障电气量到达后的lf-s内应检知故障,或者作出故障检测时滞与故障点距测点的距离的函数关系。此函数关系将用来调整故障电气量到达的时刻,故障探测时滞应在现场调试中通过试验校准。位于开关场内的故障探测装置应设计成无源,即不需要任何电源。故障探测装置应可靠、易于维护。安装在户外的故障量探测装置麻装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外壳中。4,3.3软件要求软件应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应具有菜单化功能。软件应能对各子系统的状态进行监视,异常时应向换流站运行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应保存故障定时信息及故障报警信息,以免丢失。装置应具有自起动和远方起动功能。故障所处位置和故障发生的时间应分别在两个换流站的装置上和换流站监控系统上显示并打印。显示方式应是铁塔号码及故障点到该换流站的距离。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自检范围应包括全部软件和各子系统的功能,但不包括户外的探测装置。故障信息的存储和处理任务优先级应为最高,优先于运行人员操作及数据存档任务等。4.3.4接口要求检测信号应使用光缆传送到位于室内的接收装置。应对信号在光纤中和接收装置中的传送和处理时间进行测最,并且用这个时延对检测到的故障电气量时刻进行修正。故障探测装置各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应使用工业标准或其他广泛使用的协议,如RS485及HPIB。装置应能通过站内的信息管理子站上传信息(如至远方调度中心)。4.4装置的技术性能4.4.1可靠性要求装置的定位精度不应受线路参数、互感器误差、运行方式变化、故障位置、故障类型、塔间导线弧垂、大地电阻率以及任何干扰因素的影响。探测装置不应影响保护装置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自身故障时(包括电源消失、死机、软硬件故障等)应能发出可保持的就地信号,并能向本端的换流站监控系统发送信号。故障探测装置应能适应直流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且能可靠工作。若故障探测装置附近发生故障,在线路被充电到比保护耦合设备的直流线路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还高25%的情况下,此故障探测装置也不应损坏。换流站两端的探测装置应能连续地通信。在失去与远方测点之问通信的情况下,应能正确地记录3 GB/T22390.5—2008和修正故障定时信息并报警。应提供手动计算功能,可运行人员手动输入的本地和远方测点测到的故障定位信息,自动计算出故障位置。4.4.2性能指标装置对故障电气量的时间标记误差不应超过±200m"s(±200ns)。装置的故障定位精度不应超过±0.5km或一个塔距。检测到一个由于线路故障引起的浪涌信号后,故障探测装置应能收集、存储必要的信息,并能连续地检测下一个故障。通信通道正常时,装置检知故障后,应完成必要信息的交换和对故障位置的计算,时问不超过1rain。4.5热性能要求4.5.1最高允许温度在正常状态或单一故障状态下,任何加热都不应导致危险。在最高环境温度r使用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绕组的绝缘材料的温度不应超过表2的值,所规定的温度应为元件或材料表面或其内部最热点的温度。表1最高温度“/"C正常使用时可接触部件金属非金属仅在短时间内持握或接触的手柄、旋钮、把手等6085正常使用时连续持握的手柄、旋钮、把手等5575可能被接触的设备外表面7080可能被接触的设备内部部件70808对于不大可能触及、尺寸不大于50ril[i1的区域,允许其温度达100℃。b如果不大可能被无意中触及,且该部件有热警示标记,则可允许其温度超过这蝗限值。表2绝缘等级正常状态/℃单故障状态/"C等级A105150等级B130175等级E120165等级F155190等级H】80210注1:如果绕组的温度由热电偶测定,则这些值应降低10℃,除非是电动机或内含热电偶的绕组。注2:此条款与短期过载无关。4.5.2短时耐热装置的短时耐热能力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装置经受过电流或过电压试验后,应无绝缘破坏、线圈及结构零件无永久变形和损坏,装置的绝缘及有关性能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4.6功率消耗装置的功率消耗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4 GB/T22390.5—20084.7绝缘性能4.7.1绝缘电阻4.7.1.1试验部位a)各电路对外露的导电件(相同电压等级的电路互联);b)各独立电路之间(每一独立电路的端子互联)。4.7.1.2绝缘电阻测量额定绝缘电压高于63V时,用开路电压为500V(额定绝缘电压小于或等于63V时,片j开路电压为25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D。4.7.2介质强度具体的被试电路及介质强度试验值见表3,也可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值的1.4倍。表3单位为伏特被试电路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整机输出端子地63~2502000直流输入回路地63~2502000交流输人回路地63~2502ooo信号和报警输出触点地63~250200063~2502000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63500出口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之间1000各带电部分分别地≤63500上述部位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rain,装置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作出厂试验时,允许试验历时缩短为1s,但此时试验电压值应提高10%。4.7.3冲击电压4.7.3.1冲击电压试验部位a)同4.7.1.1a);b)间4.7.1.1b)。4.7.3.2冲击电压试验值上述部位应能承受标准雷电波1.2/50p.s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峰值为1kV(额定绝缘电压≤63V)或5kV(额定绝缘电压>63V)。4.7.3.3结果评定承受冲击电压试验后,装置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出,一试验项目要求。试验过程中,允许出现不导致绝缘损坏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此时介质强度试验电压值为规定值的75%。4.8耐湿热性能装置在最高温度为40℃,试验周期为两周期(48h)的条件下,经交变湿热试验,在试验结束前2h内,用电压等级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试4.7.1.1规定部位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5MD,,测试4.7.2规定部位的介质强度,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5 GB/T22390.5—20084.9机械性能4.91振动(正弦)4.9.1.1振动响应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12874.9.1.2振动耐久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12874.9.2冲击4.9.2.1冲击响应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4.9.2.2冲击耐久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4.9.3碰撞装置应具有承受GB/T145372000中3.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响应能力。2000中3.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耐久能力。1993中4.2.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响应能力。1993中4.2.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冲击耐久能力。1993中4.3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碰撞能力。4.10电磁兼容要求4.10.1抗扰度要求4.10.1.1外壳端口抗扰度要求外壳端口抗扰度要求应符合DL/Z7132000第6章的规定(见表4)。表4试验电磁环境现象参考标准试验等级试验值100A/m,连续1】工频磁场17626.8200651000A/m,1s1.2脉冲磁场17626.9199851000A/ITIl3阻尼振荡磁场17626.1019985100A/m射频辐射电磁场l41762631998310V/m80MHZ~1000MHZ6kV,接触放电1.5静电放电176262200638kV,空气放电4.10.1.2信号端口抗扰度要求信号端口抗扰度要求应符合DL/Z7132000第6章的规定(见表5)。表5本地连接现场连接连接至试验电磁环境现象参考标准高压设备通信设备等级试验值等级试验值等级试验值等级试验值浪涌(冲击)17626.521线对地21kV32kV4kV4kV1999线对线10.5kV21kV32kV32kV阻尼振荡波17626.122.2共模21kV325kV32.5kV1998差模0.5kV1kV1kV电快速瞬变脉17626.10231kV42kVX4kVX4kV冲群1998射频场感应的GB/T1762632.4310V310V310V10V传导骚扰】998 GB/T22390.5—20084.10.1.3低压交流输入/输出电源端口抗挠度要求低压交流输入/输出电源端口抗扰度要求应符合DL/Z713---2000第6章的规定(见表6)。表6试验电磁环境现象参考标准试验等级试验值AU30%1个周波3.I电压暂降△u60%50个周波—CB/T17626.111999△U100%5个周波32电压短时中断△U100%50个周波浪涌(冲击)3.3线对地176265】9994kV线对线32kV3.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l7626.419984kV——r3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17626.61998310V4.10.1.4低压直流输入/输出电源端口抗扰度要求低压直流输入/输出电源端【I抗扰度要求应符合DL/Z7132000第6章的规定(见表7)。表7试验电磁环境现象参考标准试验等级试验值浪涌(冲-昔)41线对地l76265199932kV线对线2lkV4.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17626.419984kV阻尼振荡波43共模j7626.12】99832,5kV差模1kV4.4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17626.6】998310V4.10.1.5功能接地端口抗扰度要求功能接地端【.I抗扰度要求应符合DL/Z7132000第6章的规定(见表8)。表8I试验电磁环境现象参考标准试验等级试验值卜-电快速瞬变脉冲群17626.419984kV5.2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17626.61998310V4.10.2电磁发射试验装置的电源端口应符合GB/T14598.16—200z中4.1规定的传导发射限值(见表9),外壳端口应符合GB/T14598.162002中4.2规定的辐射发射限值(见表10),按表9和表10规定的电磁发射限值和有关规定评定试验结果。表9限值/dB(pV)频率范固/MHz准峰值平均值0.16~0579660.5~307360 GB/T22390.5—2008表10在10m测量距离处辐射发射限值/发射频率范围/dB(uV/m)MHZ准峰值30~23040230--1000474.11连续通电试验装置完成调试后,在出厂前,应进行100h(常温)或72h(+40℃)的连续通电试验。各项参数和性能应符合4.4的规定。4.12结构及外观要求4.12.1装置的金属零件应经防腐蚀处理。所lr零件应完整尤损,外观应无划痕及损伤。4.12.2装置所用元器件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4.12.3装置零部件、元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并实现可靠的机械和电气连接。4.12.4『-1类的相问功能的插件、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不同功能的插件应有防误插措施。4.13安全要求4.13.1外壳防护(IP代码)装置应有外壳防护,防护等级为GB4208—1993规定的IP20或IP50(有要求时)。4.13.2电击防护装置应具有GB16836—2003中56规定的电击防护措施。4.13.3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见7.1.7。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4.1.2规定的条件下进行。5.2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结构及外观要求检查按GB/T72612000第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3环境温度影响试验测试4.1.1环境温度影响,按GB/T72612000第ll章和第1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4环境温度的极端范围极限值测试4.1.5环境温度的极端范围极限值,按GB/T72612000第21章方法1的规定进行,合格判据为:a)零、部件材料不应出现不可恢复的损伤;b)装置主要性能应符合企业产品标准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5.5电源变化的影响试验测试4.2电源变化的影响,按GB/T7261--2000第1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6装置的功能试验测试4.3装置的功能,按DL/T6631999中3.2规定的方法进行。5.7设备的技术性能试验测试4.4装置的技术性能,按DI./T663—1999中32规定的方法进行。5.8热性能试验5.8.1最高允许温度试验测试4.5.1最高允许温度,按GB/T72612000第10章规定的方法进行。8 GB/T22390.5—20085.8.2短时耐热试验测试4.5.2短时耐热,按GB/T72612000第2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9功率消耗试验测试4.6功率消耗,按GB/T72612000第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0绝缘性能试验测试4.7绝缘性能,按GB/T72612000第1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1耐湿热性能试验测试4.8耐湿热性能,按GB/T72612000第20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2机械性能试验5.12.1振动试验测试4.9.1.1振动响应和4.9.1.2振动耐久,按GB/T72612000第1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2.2冲击试验测试4.9.2.1冲击响应和4.9.2.2冲击耐久,按GB/T72612000第1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2.3碰撞试验测试4.9.3碰撞,按GB/T72612000第1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5.13电磁兼容要求试验5.13.1抗扰度要求试验5.13.1.1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12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问,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22006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3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4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4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51999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6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问,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7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82006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8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9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问,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9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101998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间,设备的9 GB/T22390.5—2008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1.10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111999中第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期问,设备的合格评定准则应符合DL/Z713--2000第8章的规定。5.13.2电磁发射试验测试4.10.2电磁发射限值,按GB/T]4598.16—2002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满足相应的传导发射限值和辐射发射限值。514连续通电试验装置完成调试后,出厂前应进行时间为100h(常温)或72h(+40℃)的连续通电试验。对被试装置只施加直流电源,必要时可施加其他激励量进行功能检测。在试验过程中,装置应工作正常,信号指示正确,不应有元器件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出现。5.15安全要求试验5.15.1外壳防护试验测试4,13.1外壳防护,按GB42081993规定的方法进行。5.15.2电击防护试验测试4.13.2电击防护,按GB168362003中6.6规定的方法进行。5.153安全标志检查检查4.13.3安全标志,按GB168362003中6.7规定的方法进行。5.16通信规约的一致性测试装置通信规约的一致性测试,在二次设备联合测试中完成。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装置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2型式检验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装置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装置定型前;b)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元器件、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装置性能时;c)正常生产后的定期检验,其周期为4年;d)装置停产超过上述规定周期后再恢复生产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时(检验项目按相应规定)。6.2.2除6.2.1e)规定项目外,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1。表11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的章、条“试验方法”的章、条型式检验出J‘检验1环境温度影响415.3√环境温度的极端范围极24.1.55.4√限值3电源变化的影响4.25.5√4装置的功能4.356√5装置的技术性能457、j√6热性能要求455.8√ 表11(续)GB/T22390.5—2008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的章、条“试验方法”的章、条型式检验出厂检验7功率消耗4.65.9√8绝缘性能4.75.10√√‘9耐湿热性能4.8511√】0振动49.15.12.1√11冲击4.9.25.122√12碰撞4.935.123√13电磁兼容要求4.10513√14连续通电试验4.1l5.14√15结构及外观d125.2√16安全要求4.135.15√√“17通信协议的一致性4.145.16√3仪进行介质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b仅进行电击防护试验和安全标志检查。注:√为要求的试验项目。6.2.3型式检验的抽样及合格判定6.2.3.1型式检验的抽样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装置中任意抽取两台作为样品,然后分A、B两组分别进行试验。A组:4.1.5(环境温度的极端范围极限值)、4.5(热性能要求)、4.7(绝缘性能)、d.8(耐湿热性能)、d.9(机械性能);B组:4.1.1(环境温度影响)、4.2(电源变化的影响)、4.3(装置的功能)、4.4(装置的技术性能)、4.6(功率消耗)、4.10(电磁兼容要求)、4.12(结构及外观要求)、4.13(安全要求)。6.2.32合格评定合格评定包括以下内容:a)样品经过型式检验,未发现主要缺陷,则判定装置合格。试验中如发现有一个主要缺陷,则进行第二次抽样,重复进行型式检验。如未发现主要缺陷,仍判定该装置本次型式检验合格。如第二次抽样样品仍存在主要缺陷,则判定本次型式检验不合格。b)装置样品型式检验结果达不到4.3、4.4规定要求中任一条时,均按存在主要缺陷判定。c)检验中装置出现故障,允许进行修复,修复内容如对已做过检验的项目的检验结果没有影响,可继续往下进行检验。反之,受影响的检验项目应重做。6.3出厂检验6.3.1每台装置均应进行出厂检验。6.3.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1。6.3.3出厂检验的合格判定为全部检验项目合格。7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7.1标志和标签7.1.1每台装置应有铭牌或相当于铭牌的标志,内容包括:a)制造厂名称和商标。11 GB/T22390.5—2008b)装置型号和名称。c)规格号(需要时)。d)额定值。c)整定范围和刻度(需要时)。D装置制造年、月。g)装置的编号。h)具有端子标志、同极性端子标志和接地标志的内部接线图。如果铭牌t无法绘制内部接线图,允许在其他明显的部位标志或在装置说明书中提供。7.1.2装置的端子旁应标明端子号。7.1.3装置线圈上应标明:a)线圈代号;b)额定值(有要求时标明);c)直流或交流标志(有要求时标明);d)线圈数据(由企业产品标准规定是否标明及标明哪些内容)。7.1.4装置内部的继电器、集成电路、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等主要元器件,应在其印制电路板或安装板卜标明其在原理接线图中的代号。7.1.5静电敏感部件应有防静电标志。7.1.6装置外包装上应有收发货标志、包装、贮运图示标志等必须的标志和标签。7.1.7装置的相关部位及说明书中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见GB168362003中5.7.6。7.1.8装置的使用说明书、质量证明文件或包装物上应标有装置执行的标准代号。7.1.9所有标志均应规范、清晰、持久。7.2使用说明书7.2.1装置使用说明书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9969.11998的规定。7.2.2使用说明书⋯般应提供以下信息:a)装置型号及名称;b)装置执行的标准代号及名称;c)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d)使用条件;c)装置主要特点;f)装置原理、结构及工作特性;g)激励量及辅助激励量的额定值;h)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1)安装、接线、调试方法;j)运行前的准备及操作方法;k)软件的安装、操作及维护;1)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m)有关安全事项的说明;n)装置接口、附件及配套情况;o)维护与保养;p)运输及贮存;q)开箱及检查;r)质量保证及服务;s)附图:】2 GB/T22390.5—20081)外形图、安装图、开孔图;2)原理图;3)接线图;t)其他必要的说明。8包装、运输、贮存8.1包装8.1.1装置在包装前,应将其可动部分同定。8.1.2每套装置应用防水材料包好,再装在具有一定防振能力的包装盒内。8.1.3装置随机文件、附件及易损件应按企业产品标准和说明书的规定一并包装和供应。8.2运输包装好的户内使用的装置在运输过程中的贮存温度为25℃~+70℃,相对湿度不大于95%。装置应能承受在此环境中的短时贮存。8.3贮存包装好的装置应贮存在10℃~+5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空气中不含有腐蚀性、火灾及爆炸性物质的室内。9供货的成套性9.1随装置供应的文件出厂装置应配套供应以下文件:a)质量证明文件,必要时应附出厂检验记录;b)装置说明书(可按供货批次提供);c)装置安装图(可含在装置说明书中);d)装置原理图和接线图(可含在装置说明书中);e)装箱单。9.2随装置供应的配套件随装置供应的配套件应在相关文件中注明,一般包括:a)易损零部件及易损元器件;b)装置附件;c)合同中规定的备品、备件。10质量保证10.1除另有规定外,在用户完全遵守本部分、企业产品标准及装置说明书规定的运输、贮存、安装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装置自出厂之日起二年内,如装置及其配套件发生由于制造厂原因的损坏,制造厂负责免费修理或更换。10.2一般情况下,装置使用期限不超过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