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08 KB
  • 2022-04-22 13:32:23 发布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毕业论文.doc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毕业论文目录1引言12企业融资概述12.1企业融资的概念12.2企业融资方式12.3企业融资的动机22.4融资优序理论23我国企业融资现状34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探析44.1认识原因44.2资金成本扭曲44.3政策原因44.4管理原因54.5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54.6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65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75.1企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75.2不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发展75.3不利于企业的整体效率76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的建议86.1积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建立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86.2管理层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86.3重视和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87结束语9参考文献9致谢10声明11第12页共11页 1企业融资概述1.1企业融资的概念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资金从剩余部门流向不足部门——购买力转移的现象。融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是双互动的过程,既包括资金的融入,也包括资金的融出。狭义的融资仅指资金的融入,指企业为了重置设备、引进新技术、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为了对外投资、兼并其他企业,为了资金周转和临时需要,为了偿付债务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目的,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运用各种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金。1.2企业融资方式企业的资金融通既包括企业与外部环境(国内的和国外的)间的资金供求转换,也包括企业内部自我组织之间调剂资金的活动。把前一种方式称为外源融资,后一种方式称为内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包括:1.降低成本,增加潜在利润2.降低存货,加速资本周转,压缩流动资本3.合理运作企业内部资本4.资产变卖融资5.加速折旧融资;外源融资主要包括:1.银行融资2.租赁融资3.商业融资4.证券融资5.财政融资6.国际融资[1]。本文着重从狭义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融资行为,即分析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企业资金成本以及融资绩效,以寻求合理高效的资本结构。1.3企业融资的动机无论企业规模大或小,无论企业经营什么,任何人经营企业,其融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在持续的生存与发展中,其具体的融资活动通常受特定的融资动机所驱使。企业融资的具体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分为以下几种:1.使企业获得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满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增加对外投资的资金需求。例如,为购置设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融资;为开拓有前途的对外投资领域,获得投资收益而融资;为并购其他企业而融资,等等。2.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资金基础。企业通过对融到的资金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企业财富不断积累、增加。3第12页共11页 .满足调整资本结构的需求。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及其比例关系。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尽相同的资本结构,随着相关情况的变化,现有的资本结构可能不再合理,需要相应地予以调整,使之趋于合理。企业产生调整性融资动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一个企业有些债务到期必须偿付,企业虽然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偿付这些债务,但为了调整现有的资本结构,仍然举债,从而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再如,一个企业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现有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所占的比例过大,财务风险过高,偿债压力过重,为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需要降低债权筹资比例,采取债转股等措施使资本结构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趋于合理[2]。在企业融资的实际中,这些具体的融资动机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结合的,企业的融资动机对融资行为及结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任何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始终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因此,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一条最有效率、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渠道去筹集资金。1.1融资优序理论理论界公认融资存在优序。由于债权融资不会稀释已有的股权,其债务利息还可以税前扣减;另外,债权融资可使公司更多地利用外部资金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公司股东利润,即采用负债经营的手段取得财务杠杆效应。这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还能增加每股净收益率;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风险太大,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企业就可能出现债务危机,甚至是被迫破产倒闭。而股权融资恰好避免了这个缺点,它不存在偿还本息的情况,在股权融资中通过增资配股等手段可以使得公司增加资金,但同时也加大了股息分配的基数,摊薄了每股收益,稀释已有股份,影响原股东的利益,使其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并使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而且由于其筹资费用不能在税前扣减,其筹资成本较高[3]。因此,融资“啄食顺序”理论(peckingorder)认为,在健全的资本市场和有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序列考虑融资方式的选择。据统计,1970~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占据第一位的融资方式均是留存收益,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66.9%、72.0%、55.2%、54.2%。居第二位的均是负债,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41.2%、25%、24%、27.5%。整个西方7国,股票融资均居末位。美、英、德、加、日、法、意股票融资分别只占本国融资总额的0.8%、4.9%、2.1%、11.9%、3.5%、10.6%、10.8%。第12页共11页 1我国企业融资现状表1中为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情况,可以发现,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者之间,除2005年骨牌哦市场因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暂停融资外,其余各年得股权融资金额均大于债券融资金额,尤其在股权分置完成后,股权融资金额更是大大高于债券融资金额,显示我国企业更倾向于利用股权融资手段,与发达资本市场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是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最直接的特征。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可由股票融资、留存收益、和长期负债这三种形式构成。因此,通过分析这三种融资形式在长期资金来源中的构成和比重就可了解企业是否存在某种融资偏好。表1:2005-2009年我国企业融资情况2005-2009年我国企业融资情况年份股票发行额(单位:亿元)债券发行额(单位:亿元)200533965420062677.15103320077985.521774.4620088543.76236720099852.214214数据来源: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成。2股权融资偏好原因探析 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的结果,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管理者追求在职消费,过度投资或者财务保守等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决策。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二元的股权结构、所有者缺位现象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使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失效。2.1认识原因不少企业认为债权融资是有偿的,借债总是要还本付息,且有时间限制;而股权融资是无偿的或至少是低成本的,根本不需要还本付息,且没有时间限制。我国企业(无论是债转股,还是企业发行股票时)对股权融资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冲动与兴趣,原因在于我国股权融资与国际惯例不一样,是近乎无成本、约束较弱的一种融资方式。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我国的企业目前的经营机制、治理结构都与现代企业制度很不适应。第12页共11页 1.1资金成本扭曲股票融资成本比较低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我们发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包括股票融资的股息率、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本和股利支付的税收成本。一般地,向股东支付的红利是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采取种种手段推迟分红或者是象征性的分红,甚至常年不分红,从而股权融资成本变得非常低廉,按照我国股票市场平均市盈率计算的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大约只有1.42%。而在不考虑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等约束因素时,银行贷而在不考虑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等约束因素时,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还是远高于股权融资成本。在同时考虑贷款的税收抵扣作用的条件下,贷款的融资成本可计算如下:kl=R(1-T),其中R为长期借款实际利率,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根据目前的长期贷款名义利率(三至五年期贷款利率为6.03%,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6.21%)、-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及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得目前我国各公司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约为6.05%~6.17%,远高于股票融资成本(1.42%)。再加上实际贷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他费用负担,银行贷款实际融资成本还要更高。因此,对上市公司来说,偏好股权融资是一种理性的必然选择[4]。1.2政策原因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改革、发展和完善中,政策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管和约束机制还未建立起来。这是导致国有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主要原因。证券市场上,对股权融资的投向审批不严,上市公司可随意更改募集资金的投向,而政策的调整和宽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股权融资偏好的形成。1999年对国有企业的配股条件略有下降,规定净资产收益率三年平均10%,最低不低于6%;近期实行的增发股票更是降低了股权融资的门槛,使一大批不够配股资格的公司获得了再融资的权利,使企业的股权融资变得相对容易,因此造成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大量的配股和增发现象,给资本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1.3管理原因第12页共11页 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企业股权融资的偏好。在已经实行股份制的企业中,企业只知道发行股票融资,只知道圈钱,不知道给股东以回报,不清楚或不完全清楚股票上市后要遵守更多的法律义务,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以为股票融资是天上掉馅饼,致使证券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恶意圈钱的骗局,而政府监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给企业以错觉,认为发行股票是无成本的,只管增发,只管圈钱,造成许多企业负债率较低,银行有大量存款还一味地配股、增发。1.1公司的内部治理问题二元的股权结构,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目标异化。从占主导地位的非流通股股东角度看,由于非流通股的转让一般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这使得非流通股东更关注每股净资产,以最大化每股净资产为其目标。而上市融资,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  从流通股股东角度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和股价长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与之相比,公司的派息水平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获取公司的分红派息来获得投资回报,而是在短期投机行为中获得资本利得。因此,投资者也偏好股本进行扩张的公司,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的行为,反而被认为是一种好消息。“一股独大”造成“内部人控制”,影响了公司的内部治理。Jensen、M.andMeckling、ShleiferandVishny认为,公司的机制取决于公司内部股东所占有的股份比例,所有权的适当集中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这与我国很多学者呼吁要分散股权,改变“一股独大”的状况似乎有一定的分歧。但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在我国,“一股独大”这一股是国有股,由于所有者的缺位和委托代理等原因,国有股的绝对控股也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西方融资结构理论认为,经理的个人效用价值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经理人有让企业无限运行下去的倾向,而若企业一旦破产,经理就会丧失所有的控制权收益,而且会使其声誉收到损害;另外,负债还将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从而减少经理人实现在职消费的可能。在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来自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十分突出。虽然发行股票面临很高的折价成本,但这种成本毕竟只是一种机会成本,并不计入公司的财务报表,这使得管理层很容易忽视这种折价成本;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的经理人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在职消费及控制权收益,如果采用举债融资,不禁将导致破产概率增加,而且可能使“自由现金”枯竭。因此,经理层偏好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避免了债权融资的硬约束。1.2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1.第12页共11页 经理层对控制权的偏好,使他们偏向于选择股权融资。控制权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结构在决定企业收入流分配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在现实世界中,完全的契约是不存在的,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变得非常重要,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问题就是企业控制权在不同的证券持有者之间的分配问题。经理人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从股东的最大利益出发的,因此他们必须要被监督和约束,债务被作为了一种外部治理机制,例如尽管银行对公司的控制权没有明文的规定,但是大多数公司的资金依赖于银行,银行便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着公司。相对而言,对于可以发行债券的企业来说,发行债券带来的控制权损失较小。因此当企业具有可以容易地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的规模和条件时,他们会从银行融资转为债券融资。因此,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从一个对企业控制权有偏好的经理人来说,企业融资结构的顺序是由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而在进行债权融资时,又会尽可能选择债券融资的方式。  根据上述理论,在我国,一方面,公司债券市场尚未建立,银行融资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发行股票对股权的稀释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作为内部人的经理人,在面对银行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选择时,自然会倾向于控制权损失更小的股权融资方式。  2.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缺失,加剧了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当存在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时,经理人如果经营不善,就有可能被替换,甚至可能致使企业被兼并或收购,这样,对经理人来说,不仅完全失去了控制权收益,而且会导致不良声誉,经理人代理行为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减少了经理人败德行为的发生。在我国,企业的破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也并不成熟,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加剧了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以上对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有效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权融资的成本要明显高于债权融资的成本,从理论上,企业应更多地选择债券融资,但为什么我国的企业会甘愿放弃债券融资的好处,而偏好于股票融资,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1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分析1.1企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按照市场经济的一半规律及人们的预期,股权融资应能是资金优化配置到富有经济效率的领域。但通过披露的信息,我们看到一些上市公司没有把所募集到得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上,而是将资金投入与主业无关的产业中,或者随意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的甚至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到证劵市场当中,参与市场炒作,上市公司这种只顾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的做法,必将影响上市公司的经济业绩,造成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下降。第12页共11页 1.1不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发展根据财务理论,适度负债是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负债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节税利益和财务杠杆的作用,而且负债的破产机制可以约束企业经理的行为,其还本付息的压力能促使企业经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做出能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最佳决策,从而有利于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同时,负债是向市场传递企业资产质量良好的信号,由此将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我国上市公司过高的股权融资比例,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债务融资所带来的节税、财务杠杆和信息传递功能,缺乏债务融资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而且,在业务经营没有显著增长的情况下,股权资本的过度扩张,造成股权的稀释,必然引起每股收益的下降;同时,股权筹资的低成本和非偿还性,弱化了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和约束,导致经营管理者不会珍惜筹集的资金,对其随意使用和闲置,甚至投入股市进行投机,造成投资的低效率。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断下滑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虽然利用股权融资在不支付或很少支付股息的情况下其成本是低于债务融资,但从长远看,不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企业是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因为它难以得到投资者的继续支持,投资者会有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反映。可见,我国企业重股权融资、轻债务融资的融资结构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1.2不利于企业的整体效率我国《证券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对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目所列资金用途使用:改变用途的,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但是,目前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不遵照增发或配股的募股说明书任意修改资金投向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企业在融资前都会规划具有投资前景的项目,然而,资金一到手,则完全又是另一回事,有的资金被挪用,有的拿去委托理财,有的则被投入到他们并不擅长的领域。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收益低下,其拼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融资的盲目性使上市公司筹集到巨额资金后,往往显得准备不足,更谈不上有效保证摹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由于市场和公司自我约束力太弱,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经营短期化行为,偏离主业,盲目进行了多元化投资,使资金使用效率出现下滑。第12页共11页 1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的建议1.1积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建立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在全流通格局下,上市公司具备了各类股东利益一致的基础,控股股东可激励、调动所有资源增加公司绩效,合理搭配股票、债券、银行存款以及留存收益等各种筹资方式,纠正过去片面依靠股票融资的倾向,形成恰当的“啄食顺序”。1.2管理层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 管理层需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严格执行再融资的资格审查制度,完善资金投向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率,从源头上制止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圈钱行为,使一些真正优秀的、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进行股权融资,同时防止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上市公司制造虚假条件进行股权融资。1.3重视和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如果只有股票市场而没有债券市场,那么这样的资本市场不可以说是完整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为市场化、社会化的资金提供新的投资品种的同时,还能改善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对股权融资的偏好。2结束语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化还没有发展成熟,,没有形成半强式以上的资本市场和“用脚投票”的市场淘汰机制。近三十年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表明,中国企业随着筹资环境的改变,筹资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要想为上市公司不同的筹资需要科学的选择筹资方式,必须改善上市公司的筹资结构,从实际出发,更注重融资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和优化,将种种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再融资方案,以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价值最大化。参考文献[1]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7-38页[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2-113页[3]王丽娅.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曲晓辉.股权投资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00-205页第12页共11页 致谢本论文的工作是2011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完成的。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或其他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文的工作是原始性工作。本文是在沈久辉老师的热情关心和指导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对顺利完成本课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此向他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热心帮助,本人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最后向在百忙之中评审本文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第12页共11页 作者简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数学学院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和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1)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递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2)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方式保存学位论文。(3)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4)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5)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除非另有科研合同和其他法律文书的制约,本论文的科研成果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特此声明!作者签名:第12页共11页 2011年06月日第12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