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9.13 KB
- 2022-04-22 13:37: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1ABSTRACT2目录31.导言41.1研究缘起41.2研究意义41.3研究方法52.媒介素养研究概况62.1概念界定62.2国外媒介素养研究概况72.3国内媒介素养研究概况73.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113.1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基本情况说明113.1.1试测阶段113.1.2正式调查阶段123.2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133.2.1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133.2.2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143.2.3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153.2.4师范生对媒介的创造状况174.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策略234.1政府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作支持;学校应重视,并将其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中234.2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234.3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244.4树立师范生选择和利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244.5社会媒介给予支持24结论25参考文献26附录28致谢32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1.导言1.1研究缘起2009年1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华社:专家学者建议在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的文章,文中提到,“新华社南宁1月6日电,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协作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当前媒介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建议我国中小学和大学非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成为人们适应现代生活、发展自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和条件”。这是本年度接触到的最早的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报道之一,主题新颖,正切时代热点。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了解,笔者了解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为止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包括中小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的和关键的研究点,并且研究都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东省省立重点师范院校,在全省师范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作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园丁,我校师范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是否具备对师范生更高要求的媒介素养?是否有能力把媒介素养传授给下一代?基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点度和新颖性、年轻性,还有迫切的现实性,也为了能系统了解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华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为本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师范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相关研究数据,笔者选择了对本校师范生媒介素养的专题研究。1.2研究意义笔者认为,本选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需要高媒介素养的人才,大学生是准社会人,即将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出高媒介素养的人才就成为迫切的要求。本选题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2、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兴起才十多年,理论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实践方面更缺乏系统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将提出相关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建议。3、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需要高媒介素养的人才来支持经济的发展;另外,广东要走向文化大省,培养省民的高媒介素养也是必经之路。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4、华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对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借鉴于省内甚至国内其他大学特别是其他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地,对华南师范大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将会更利于媒介素养的传播。1.3研究方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研究资料及成果有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课题进行较全面的论证,并结合课题特点,灵活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支持调查研究。(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指的是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或填答,然后再由被调查者收回的方法。问卷是在社会调查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涉及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调查者基于领域专家知识,经过对专家领域知识的归纳而形成问卷,通过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有助于获得定量资料,通过相应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量化分析。但是,由于调杳问卷一般都采用匿名方式,当受试者对于敏感性问题往往加以回避,要不就拒答或回答不实,这势必造成问卷回收率下降或可信度下降。因此,设计好问题并合理安排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调查问卷借鉴了以往研究学者给出的媒介素养能力的三个维度——接触,选择、利用,创造,并加上自己的看法(认识、态度等),设计了相应维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课题的问卷。(2)访谈法访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回答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的一种方式。访谈法通常与问卷调查法结合使用,它可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本次调查使用访谈法,访谈对象是学校的教务人员,有助于了解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以结合问卷调查的调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2.媒介素养研究概况2.1概念界定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作者都作过定义,诸如:英国电影学院媒体教育学家认为媒体素养旨在帮助人们学会和掌握有效使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加拿大媒体素养教育全国通用教科书,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媒体、使用媒体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媒体特性、媒体传播技巧和媒体传播效果的手段。另外,媒体素养教育还要求学生具有创作媒体作品的能力。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的定义:媒介教育应该被定义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发展他们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媒介使用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现代人不仅要具备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拥有对不同来源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质疑、提问和制作的能力,以及对身边新近发生事件的感悟和判断能力。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析——以昆明地区为例》中定义: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的回应能力。在《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中定义:媒介素养实质上是一种受众理性看待媒介并合理使用媒介以进行有效传播的综合能力,包括对媒介的认知、消费、理解、分析、批判、评估、制作等多个层面。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受众正确认识媒介的属性和特质,准确解读媒介内容,进行理性地分析、批判和评估,并培养理性媒介消费和能动制作媒介的能力,从而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过滤,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率。鉴于相关定义数量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关于媒介素养尚未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是纵观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可以从中找出一些相同点:首先,普遍学者都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其次,从字面上看,很多学者都用到了“选择”、“认知”、“质疑”、“评估”、“判断”、“创造”等字眼。由此可知,媒介素养应该包括认知、理解、评估、判断、选择、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媒介的认知、理解能力。获取媒介的基本知识,对媒介形成系统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才能打下很好地利用媒介的基础。(2)评估、判断、选择媒介内容的能力。媒介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其中不乏不真实的消息,受众须要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估、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而不应该不加筛选,全盘接受。(3)参与创造的能力。面对媒介世界,受众不能仅是被动地去接受和利用媒介,而且要积极地参与媒介信息的创造,这是新时期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此,笔者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媒介信息时的认知、评估、选择、创造等的能力。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2.2国外媒介素养研究概况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为了培育青少年抵抗媒介带来的流行价值观(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英文化)的影响,是典型的“地方教育保护主义”。20世纪50至60年代,英国学校媒介教育由原来的“抵抗性教育”转为“欣赏性教育”,这种教育范式称为“大众艺术”范式,教育学生辨别和判断媒介文化,而不是一味的抵抗媒介文化。20世纪70至80年代之后,随着符号学的出现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兴起,英国媒介教育创造了新的范式——“表征范式”。表征范式认为,媒介都是由符号组织起来的,媒介世界并不等于真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去对符号进行“解码”,用批判的意识形态去认识媒介中的真实性。表正式范式为媒介教育提供了一套更为科学的解读媒介文本的方法。至今为止,媒介素养研究兴起了近80年,除英国外,国外的许多国家,如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等都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中。1970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曾于1982、1984和1986年先后出版了《将大众媒介用于公共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最后报告》、《媒介教育》、《了解媒介:媒介教育与传播研究》等三种读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发表的《世界交流报告》中,介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趋势和欧洲、大洋州、亚洲、拉丁美洲地区的媒介教育状况,并提供了25种媒介素养教育的论著索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动力。2.3国内媒介素养研究概况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近70年。1997年,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标志着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正式开始。香港在同年实施教育改革时开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靠民间非赢利性教育机构来推行。与此相类似,台湾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主要依靠民间非赢利性组织和机构来运行。199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发行了一套“素质教育文库”,媒介素养教育也位列其中,讲述了包括“电影”、“媒介”、“新闻”、“广告”、“电脑与网络”5个部分的内容,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读物。2000年以来,国内若干机构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情况作了调查,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五大城市中小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写出了“2000年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一文,为全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参考。2003年以后,我国才掀起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卜卫在中青网开设了“网络课堂”,复旦大学传播研究中心在“2003年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开设了“媒体教育专场”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2004年是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首次高潮: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媒介素养研究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个在国内开设了媒介素养的公选课,七百多名学子选修了这门课;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硕士点;等等。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媒介素养博士,国内媒介素养教育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学生、家长、教师等等;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成立;2008年,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也层出不穷。总的来说,我国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年期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国内研究综述:1、对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从作者的调查范围来看,除极少数属于不甚发达地区,少数专属发达地区外,大部分都是定位于省级范围以及全国性泛指范围,所以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绝大多数的调查都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媒介素养水平处于自发状态,处于低层次水平,尤其是在网络媒介的使用上。具体表现在:1、对媒介认识存在偏差,容易造成对媒介信息误读、误用,以及被媒介信息误导。2、在媒介使用上存在欠缺,主要体现在对媒介资源的使用能力方面、网络的复合利用能力方面。3、运用传媒的层次和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媒介认知和批判方面、媒介选择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4、态度方面。虽然具有比较理智的态度,但对媒介素养仍感陌生,道德规范方面存在欠缺。一些大学生社会关注意识淡漠同样不容忽视。5、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媒介实践活动。6、高校教育对媒介素养重视程度不高。例如许明明通过对辽宁省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认为:“辽宁省内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也就是说,辽宁省大学生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媒介素养,而是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来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高祥华则认为,大学生的媒介产品制作能力较差,许多学生不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不会使用数码相机,摄像机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基本不会制作媒介作品。2、研究理论媒体素养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融合了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所牵涉到的理论较为错综复杂。国内研究涉及到的理论有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大众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第三者效果”理论、和谐社会理论、课程模式理论、相关的文化理论等等。但是总的来说,在分析中直接运用理论的研究尚属少数。3、研究领域、对象及内容目前国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都有着特定的群体,但较多地停留在对青少年的关注上。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包括新闻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从属于交叉性、应用性的研究领域。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对于媒介素养研究的对象,多数学者都认为指的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内容方面涉及1.媒介知识教育2.媒介观念教育3.媒介能力教育4.媒介道德教育5.媒介消费情况6.媒介参与意识7.教学模式建构(批判性思维)8.建构批判意识的防范能力9.自觉自律的改善能力等。从进展程度来看,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内容等的介绍;第二个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开始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李馄的《媒介素质教育和中国》,张开的《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蔡骇的《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等;第三个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多层次的局面,研究方向也逐渐转向实践研究。4、研究方法对媒介素养现状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访谈、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证研究等,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5、相关措施关于媒介素质教育的措施,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管理政策和机制方面。建议政府牵头,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保障机制,加强管理,保证传媒健康、持续发展。(2)方法方面。建议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和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努力发挥主动性,加强训练,提高媒介使用技能。(3)学校教育方面。①建议以高校为主力,开展系统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选择合适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编写适合的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②主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有机结合。主张开设影视艺术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教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和使学生学会分析制约影响媒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学会对媒介进行判断和批判的能力。③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④确立以保护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和以思维层面能力培养为主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⑤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资源,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体活动,强化自我实践能力。(4)认识和态度方面。强调要正确认识,批判性地接收媒介信息;切实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突出媒介信息认知能力中对“消费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5)媒体宣传。建议媒介机构应提高传媒人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积极履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职责。(6)家庭教育方面。建议创建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环境,鼓励家庭成员教育“反哺”。(7)社会教育。呼吁全社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形成媒介素养组织、团体或协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倡终身教育。例如,杨春霞,李从从高校和媒体的角度提出“着力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媒体应自觉履行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职责”等建议;杨春霞,李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29陈一祥提出要“切实转变观念,坚持正确的传媒导向,积极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媒的有机结合”的建议。陈一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J].东南传播,2008(1):903.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3.1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调查的基本情况说明为深入了解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考察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对师范生的影响,笔者于2009年3月对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做了一项名为“关于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试图来了解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实际状况。华南师范大学(含大学城校区和石牌校区)共有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物电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音乐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等十六个学院设有师范类专业。本次调查选取了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体科院五个学院为调查对象,其中文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为文科性质的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为理科性质的学院,体科院则是其他性质的学院;地域上,文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和体科院地处大学城校区,教育科学学院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地处石牌校区;不同的样本代表了不同的群体,比较符合调查研究的最初设想。3.1.1试测阶段为确保调查问卷的科学性,笔者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试测,采用的方法是“客观检验法”。具体的做法是,将问卷初稿打印30份,然后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一个30人的小样本,其中包括化环学院大二至大四的男生与文学院大二至大四的女生(均为师范生),用这些问卷初稿对他们进行调查。最后认真检查和分析试测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检查和分析的方面有:优势方面:(1)回收率。本次试测发出问卷30份,回收问卷29份,回收率达96.7%,回收率相当高。(2)有效回收率,即扣除各种废卷后的回收率。本次试测无废卷,故有效回收率为96.7%。(3)本次调查无填答错误的情况出现。(4)本次调查中也无普遍填答不完全的情况出现,仅出现一例最后一选择题未作答的情况。(5)除下文提到的需要修改的题目外,其他被保留的题目均有明显的倾向性,可测性较高。不足方面:(1)从被调查者反映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未明白“媒介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影响了调查的效果,故笔者认为在问卷的卷首语应该注入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的解释,并把第一题的提问改为“在本次问卷调查实施以前,你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2)细化到具体各题的分析:对于第3题对阅读渠道的调查,个别同学选择了两个答案,此题应为单选,故应把“渠道”改为“主渠道”,并加上着重号。第6题应设选项D其他,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存在。第15题多数人选择选项E“其他网站”,本选项设计无填写横线,导致对调查结果倾向性不得而知,另外,其他选项代表性欠佳,应予修改,修改结果见正式问卷。对于21题,题目旨在获得被调查者有无进行过电脑/网络技术创造,题目所设选项无法达到预定目的,应予删除或重设,考虑到本次论文重点倾向网络,故笔者采取重设该题目的做法(重设题目请看附件2)。对于第25题主观建议题,有接近70%的被调查者不予作答,据笔者了解,其中一个原因是被调查者对于“媒介素养”一词过于陌生,故在卷首语设置“媒介素养”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名词解释就尤显必要。另外,为增加此次调查的目的性,笔者拟多设置一道关于被调查者对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态度的题目,即为附件2中最后一道选择题。另外,考虑到媒介接触这一维度,对网络媒介的接触情况调查由原第13题便可调查,题12设置显得多余,故笔者予以删除题12;考虑到题18、19有重复成分,笔者予以删除题19。具体修改情况请参照附件2。3.1.2正式调查阶段2009年3月底,笔者在华南师范大学的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向文理科学院、艺体学院的师范生共派发了问卷150份,回收了107份,回收率为71.33%,有效问卷107份。其中大学城校区、石牌校区抽取数目相当。具体情况如下:3.1.2.1性别构成在我们进行的“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中,样本的性别构成情况为:男生52人,占总人数的48.6%,女生55人,占总人数的51.4%,比例相当。图3.1性别3.1.2.2年级构成调查对象样本的年级构成情况为:05级学生26人(占24.30%),06级学生48人(占44.86),07级学生33人(占30.84%)。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图3.2年级3.1.2.3学科构成考虑到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受教育方向上的差别以及日常接触媒介关注角度的不同,笔者在调查时特意选取不同学科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艺体学院学生28人(占26.17%),文科学院学生41人(占38.32%),理科学院学生38人(占35.51%)。调查对象的学科构成比率比较理想,能够真实反映出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的媒介素养情况。图3.3学科3.2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了24道题目,包括: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创造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态度;建议题。主要是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师范生对媒介的创造状况三个方面,通过这三大类调查问题能够有效、准确的得出比较客观的数据分析。3.2.1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对师范生媒介素养了解状况调查的题目是题1,有51.40%的人选择了“没听说过”,34.58%的人“知道,但并不了解其内涵”,14.02%的人“大概了解”,没有人选择“非常了解”。这说明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并不了解媒介素养的内涵,过半的调查对象并不知道这个名词的存在,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不甚乐观。3.2.2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关于师范生对媒介的接触状况的调查体现在题2、3、10、11、12。3.2.2.1互联网与报纸、杂志成为师范生接触最多的媒介,广播则是师范生平时接触最少的媒介在第2题对师范生平时花费在各种媒介上的时间长短进行排序的调查中,经过综合得分的计算,得出各种媒体时间的长短排序结果如下:F、互联网(571)→E、电影(409)→D、电视(400)→A、报纸(319)→B、杂志(317)→C、广播(231)(排序题的选项综合得分是由问卷星根据所有填写者对选项的排序情况自动计算得出的,它反映了选项的综合排名情况和间距)这说明,总体来说,师范生平时花费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最多,接下来就是电影、电视,排在第三、第四为的是报纸、杂志,而广播排在最后一位。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但是,根据调查对象的反馈状况,调查对象所谓的“电影”、“电视”是指互联网上下载的影音资源,同样也属于互联网部分,故笔者在此将之归于互联网部分。3.2.2.2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生阅读报纸的主要途径是到图书馆阅读和自己购买如下图所示,有52.34%的同学是到图书馆阅读报纸的,占百分比的第一位,而自己购买的占33.64%,学生一般不能做到天天到图书馆,所以调查数据说明师范生与报纸的接触时间是比较少的。图3.4阅读报纸的主要途径3.2.2.3师范生偶尔会接触电视,较少接触电影根据调查结果,有55.14%的师范生偶尔接触电视,占最高比例,说明师范生在校时电视接触情况较少。根据题11的调查结果,没有去过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居第一位,占51.4%,半年以上去一次的占31.78%,说明师范生很少接触电影。3.2.2.4大部分调查对象每天上网时间比较长如下图所示,调查对象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的接近80%,大部分师范生每天上网3~5小时,6~8小时的比例占到20.56%,8小时以上的也占了一定部分的比例,可见网络和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师范生承认由于长时间上网而影响了正常的休息,甚至由于上网偶尔不去上课,染上“网瘾”。因此全社会和高校自身应该采取适当措施积极应对,强化网络这一新兴媒介在师范生成长中的正面作用。图3.5调查对象每天上网时长3.2.3媒介的利用、选择状况3.2.3.1师范生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生活,对娱乐八卦、社论、体育生活的关注比例也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无目的性;男女生关注的内容有差异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第4题属多选题,调查师范生在阅读报纸、杂志时主要浏览的内容,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3.1主要浏览的报纸、杂志内容选项小计比例A、时政新闻5854.21%B、社论4340.19%C、体育4340.19%D、社会生活5854.21%E、美文欣赏2826.17%F、娱乐八卦5147.66%G、其他109.35%H、漫无目的1514.02%从中可以看出,师范生中阅读时政新闻和社会生活比例相当,说明师范生对国家、社会动态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说明了师范生存在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意识感;娱乐八卦也是师范生热切关注的内容之一,比例高达47.66%,结合日常生活表现,可以看出大学生几乎都对娱乐界非常熟悉,对娱乐八卦的热衷是高校、高师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社论、体育的关注比例相当,约为40%,社论反映了民众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观点,体育是国民生活、国际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生应该对这两方面的内容给予较高比例的关注;美文欣赏的比例为26.17%,说明大多数师范生缺乏美文欣赏的兴趣与能力;漫无目的浏览的占14.02%,说明部分师范生阅读报刊、杂志缺乏方向感。另外,男女生在阅读内容选择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从表3.2、表3.3两表的数据显示可以看出,时政新闻是男生阅读时的首选,其次是体育;而女生的首选是娱乐八卦,其次是社会生活;女生关注体育的比例仅为25.45%;女生关注美文的比例为40.00%,而女生仅为11.54%;这些结果都充分体现了男女生在阅读选择时体现出来的性别特征和性别选择差异性。表3.3女生主要浏览的报纸、杂志内容选项小计比例A、时政新闻2545.45%B、社论2036.36%C、体育1425.45%D、社会生活3767.27%E、美文欣赏2240.00%F、娱乐八卦3869.09%G、其他814.55%H、漫无目的1018.18%表3.2男生主要浏览的报纸、杂志内容选项小计比例A、时政新闻3363.46%B、社论2344.23%C、体育2955.77%D、社会生活2140.38%E、美文欣赏611.54%F、娱乐八卦1325.00%G、其他23.85%H、漫无目的59.62%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3.2.3.2师范生收听广播多为无目的性收听第8题是对师范生收听广播的目的的调查,为多选题,调查结果是“无可以去听,只是在校园广播播放时随便听听”。3.2.3.3师范生主要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看电影/电视剧,聊天、交友,收发邮件,浏览国内外要闻如下表所示: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学习资料是选择比例最高的内容,说明师范生善于利用网络帮助学习。看电影/电视剧成为师范生接触网络内容比例中占第二位,聊天、交友占第三位,说明了师范生对于娱乐类内容有着较大的兴趣——由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师范生需要放松和调剂自己的生活,娱乐类网络内容可以缓解和消除由各种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利用网络媒介娱乐休闲,既方便自由,又经济实惠,无形中还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所以,对于调查对象对娱乐类网络内容的选择占较大比例也在预料之中。但是如果娱乐性网络活动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人的惰性。收发邮件是网络的一大功能,经常利用网络收发邮件的功能是时代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浏览国内外要闻所占比例处于中间位置,说明师范生关注时事,但是关注程度还不够。表3.4利用网络进行的主要活动选项小计比例A、浏览国内外要闻5955.14%B、查找学习资料8579.44%C、观看体育赛事3734.58%D、看电影/电视剧8175.70%E、玩游戏3734.58%F、聊天、交友6964.49%G、收发邮件6762.62%H、发表评论1413.08%〖I、其它〗43.74%3.2.3.4师范生上网时选择网站类型呈现综合化、娱乐性、专业性三个方面的特征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如下图显示,师范生中浏览综合性网站的比例最高,说明师范生涉猎多方面信息的意识较强;浏览娱乐网的比例居第二位;由于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所以作为受众的师范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另外一个属于师范生特色的是,浏览教育网站的比例为20.48%,说明浏览教育网站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作为师范生,浏览教育网站的比例应该要求更高。图3.6调查对象网站选择类型特征3.2.3.5师范生利用网络购物情况不多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偶尔进行网上购物的比例最高,为41.12%,而过半的师范生没接触过或者仅仅接触过网上购物行为。网上购物是网络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师范生,应该懂得和合理利用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网络功能。表3.5调查对象进行网上购物的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有,而且很经常109.35%B、有,偶尔4441.12%C、有,仅仅接触过1917.76%D、没接触过3431.78%3.2.4师范生对媒介的创造状况3.2.4.1师范生向报刊、杂志投稿能力不强第5题是对师范生向报刊杂志投稿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图3.7调查对象向报刊、杂志投稿能力师范生向报刊、杂志投稿的人数非常少,投稿的篇数更是少之又少。师范生是未来的老师,应该具备向报刊、杂志投稿的意向和成功投稿的能力,这也可以成为师范生学术能力的一种体现,师范生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3.2.4.2大部分师范生没有向任何报社或杂志社提出过栏目创建或改善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跟广播电台作过互动。如图3.7所示,86.92%的调查对象没有向报社、杂志社提出过栏目创建或改善的意见和建议。向报社、杂志社提出栏目创建或改善的意见和建议是媒介素养能力的一种体现,师范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对事物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敢于向当事单位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图3.7调查对象向报刊、杂志社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情况如图3.8所示,85.98%的调查对象没有跟广播电台作过互动,这与调查对象收听广播时的无目的性倾向是完全吻合的。图3.8调查对象与广播电台作互动的情况3.2.4.3大部分师范生都会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网络上的信息,但是能够做到积极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内容和参加网上社区讨论、创作网络作品的人数却很少。如表3.6统计,接近90%的师范生会对网络上的消息有所怀疑,但只有6.54%的人会主动寻找真实材料进行对证。表3.6调查对象对待网络消息的态度选项小计比例A、深信不疑43.74%B、偶尔有所怀疑4239.25%C、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5450.47%D、主动寻找真实材料作对证76.54%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如表3.7、图3.9、图3.10所示,有约70%的师范生没有在互联网上发表过自己的内容或是发了却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约85%的师范生极少或偶尔会参加网上社区讨论;有65.42%的师范生没有进行过网络创作。说明师范生网络创造意识有待提高。表3.7调查对象在互联网上发表内容的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没有,因为不知怎么发1917.76%B没有,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想法3532.71%C有过,但是没有引起大家注意4239.25%D有过,并且引起大家注意1110.28%图3.9调查对象参加社区讨论的情况图3.10调查对象进行网络创造的情况3.2.5师范生对媒介的态度3.2.5.1大多数师范生认为自己水平不够才不去投稿如表3.8统计所示,认为自己写作水平不够高才不去投稿的人数比例最高。表3.8调查对象不投稿的原因选项小计比例A、不想投,觉得没意思2119.63%B、不敢投,怕不被刊登,觉得丢人21.87%C、认为自己写作水平不够高6358.88%〖其它〗 [详细]2119.63%3.2.5.2师范生版权保护意识不够;版权保护意识程度存在着年级差异如图3.11所示,认为盗版行为“事不关己”“能力的体现”“无所谓”的比例高达60.75%,而认为盗版行为可耻的人数比例只有39.25%,说明师范生对盗版行为态度冷漠甚至是欣赏,版权保护意识亟待提高。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图3.11调查对象的版权保护意识情况另外,师范生的版权保护意识存在着年级差异。如表3.9、表3.10、表3.11数据显示,认为盗取版权行为“非常可耻”的比例为05级最低,07级最高,06级居中;选择“事不关己”的比例则为05级最高,06级次之,07最低;认为是一种“能力体现”的比例则为05最低,06居中,07最高;说明低年级的版权保护意识相对较高,可塑性较强;而高年级版权保护意识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大。表3.905级调查对象的版权保护意识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可耻934.62%B、没想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934.62%C、能够盗取到也是盗取者的一种能力体现311.54%D、无所谓519.23表3.1006级调查对象的版权保护意识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可耻1939.58%B、没想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225.00%C、能够盗取到也是盗取者的一种能力体现1122.92%D、无所谓612.50表3.1107级调查对象的版权保护意识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非常可耻1442.42%B、没想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618.18%C、能够盗取到也是盗取者的一种能力体现824.24%D、无所谓515.153.2.5.3师范生认为观看黄色音像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学习性知识的有效途径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根据下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认为观看黄色音像的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有相当部分的师范生觉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表3.12调查对象对观看黄色音像的态度选项小计比例A、不道德1917.76%B、正常现象,无可厚非4642.99%C、学习性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2523.36%D、无所谓1715.89%3.2.5.4媒介对师范生生活的影响比较大如下图所示,认为媒介对自己生活影响很大和比较大的师范生人数比例高达79.44%,可见媒介在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的生活中影响范围较大、程度较深。仅有少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或说不清楚。图3.12调查对象对媒介在生活中的影响的态度3.2.5.5多数师范生认为在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必要的如下图所示,认为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有必要的调查对象人数比例为67.29%,说明多数师范生希望学校能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改善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也有26.17%的调查对象认为开设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无所谓,体现了师范生中一部分人的冷漠态度。另外,有少数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不必要。图3.13调查对象对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态度3.2.6师范生的建议(1)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自身对媒介素养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希望有关方面能加大此方面的宣传力度;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2)部分调查对象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有关时事政治、教育事业、体育新闻等方面的媒介信息;(3)部分调查对象要求学校能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开展相关的讲座,其中少数同学强调要以自愿参加为原则;(4)部分调查对象认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也非常重要;(5)部分调查对象特别强调要正确引导师范生合理使用电脑网络;(6)部分调查对象则从更加现实的角度提议学校的校园网采取降价措施和提高网络速度。总的来说,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特点如下:(1)对媒介素养的了解处于浅层次,需要加深对媒介素养的了解。(2)媒介接触内容广泛,但关注力度不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较长。(3)媒介功能利用较充分,但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无目的性。(4)创造意识较强,行动力较弱。(5)能够充分意识到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但对于观看黄色音像、盗版行为等的道德、法律观念淡薄,对于自身对大众媒介承担的改善责任意识缺乏。4.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策略一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还处在浅层次、自发的状态,急切地需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其所包含的知识体系还不是很系统,人们对该学科的内涵、外延及必要性还缺乏理性的认识,远不如其他传统学科受重视。所以为了达到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水平的目的,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几个切实可行的措施。4.1政府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作支持;学校应重视,并将其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中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政府首先要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政策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保证媒介素养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可通过发起组织或支持等多种形式建立督导和协调机制,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比如,出台媒介素养教育宏观规划,吸引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为进行大规模系统的媒介教育集思广益,可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教育计划并作为教学水平评估指标,组织师资培训和相关教材的编写,为高校媒介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机制,监督媒介播出内容,鼓励媒介机构制作有关媒介素养的节目,支持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的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建立,等等。4.2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社会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而大众媒介对于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影响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各种媒介中获得知识、技能、规范和社会经历,传统的社会教化者影响在不断降低,加之大学阶段又是人的世界观建立和稳定的特殊时期。师范生作为未来的老师,这种发生在自身的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到后代的价值观和素养,因此高校师范生接受媒介素养课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教务处的老师进行访谈得知,华南师范大学并没有开设面向全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过相关的调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需要进行下面几方面的工作:(1)学校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清楚了解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2)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根据学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现状,学校可从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开始,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再逐步过渡到成为各个学院、各种学科的必修课程。考虑到师范生的特殊性,师范专业在本专业内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使师范生在强制的情况下接受媒介素养教育。(3)教材编写、课程内容编排方面。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缺乏系统的了解,媒介素养存在一定的理性,但仍处于自发甚至某些方面的盲目状态,因此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媒介素养内涵的介绍,如何合理接触和利用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如何理性、科学地对媒介进行改善和创造,对待媒介上出现的关乎道德、法律方面的现象应该持何种态度等。笔者在此设置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板块,具体如下:①关于媒介和媒介素养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媒介和媒介素养)②如何适当接触各种媒介(时间分配、关注力度等)③互联网的合理利用(独立一章,互联网的重要性)④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媒介信息内容⑤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参与、创造媒介的积极性⑥媒介的道德、法律方面的内容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4)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必须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分步骤地加快进行媒介素养师资方面的培训、培养。引导教师自觉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掌握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掌握现代化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还可在充分调动相关传媒专业教师积极性的同时,对一些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而且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4.3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华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媒介资源较为丰富,有学校自身出版的各种报刊杂志、书报亭、校园广播站等,学校可充分调动校园媒介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编排各种资源,加大媒介素养的宣传教育,并在媒介资源中深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让师范生能够读到、听到真实、健康的媒介信息,能够从手中的资源中取得较深刻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达到对其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效果。另外,校园里存在着各种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师范生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受到相关的媒介素养的教育。4.4树立师范生选择和利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师范生自觉进行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是加强其媒介素养能力的另一个重要能力。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带着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可能会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反抗情绪,而正确树立师范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则可以很好地弥补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缺点。进行自我教育时,师范生应该做到:(1)学习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对媒介素养有基础、系统的认识。(2)培养自身正确、合理利用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的能力,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媒介信息。(3)行使“主人翁”的责任,在广泛接触各类媒介的同时,对媒介改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学会创造媒介形式。(4)充分利用校园媒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如向学校的报刊杂志投稿,向书报亭购买报刊杂志,与校园广播电台进行互动等。4.5社会媒介给予支持一方面,社会媒介要提升自身信息的真实度,为受众创造安全、真实、和谐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媒介要积极与高校或政府配合,在高校中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宣传和教育,这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种更权威、更可信的教育力量,也会提高师范生学习媒介素养的兴趣。社会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媒体理应参与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首先,媒体在生产和传播信息方面应符合弘扬时代旋律的要求,用优秀的作品引导并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使其媒介素养在耳闻目染中逐步得到提高。其次,媒体可利用其传播信息的优势,集中介绍媒介知识,并使大学生能够阅读或定期收看,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媒介,而且使他们能够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媒介的信息传播。再次,媒体还可以针对高校大学生设置一些互动性栏目,以激发其参与媒介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也可深入高校校园举办一些互动性活动,以现场感吸引大学生参与。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结论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摄取最多的信息。媒介信息局面纷繁复杂,其中不乏失真、歪曲、不健康、不道德乃至违法犯罪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利用媒介,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媒介信息,发挥自身能动性对媒介进行创造。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大门的青年人,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力成为社会的要求。这次调查选取了华南师范大学两大校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尽管抽样调查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存在着较大的合理性,数据收集真实,分析方法科学。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状况不甚乐观;互联网与报纸、杂志成为师范生接触最多的媒介,广播则是师范生平时接触最少的媒介;在媒介的选择、利用方面,呈现出内容选择的性别差异性,网站选择呈现综合化、娱乐性、专业性三个方面的特征;调查对象的媒介创造状况不尽人意;调查对象对媒介的态度方面,认可媒介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应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是在面对版权保护方面的维权意识不够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意识有一定的理性,但仍处于肤浅、自发甚至某些方面的盲目性,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非常必要。提升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对学校、个人、政府、社会媒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方面涉及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力量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等内容;个人方面应该做到学习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对媒介素养有基础、系统的认识,培养自身正确、合理利用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的能力,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媒介信息,行使“主人翁”的责任,在广泛接触各类媒介的同时,对媒介改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学会创造媒介形式,充分利用校园媒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如向学校的报刊杂志投稿,向书报亭购买报刊杂志,与校园广播电台进行互动等;政府是政策支持方面的内容,引起高校的重视并编入高校教学计划中;社会媒介是现身说法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社会媒介要提升自身信息的真实度,为受众创造安全、真实、和谐的信息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媒介要积极与高校或政府配合,在高校中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宣传和教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理应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来实施改进,多方努力加强整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的进程中促进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全面提升。鉴于华南师范大学属于全国经济强省的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在本省乃至全国具有高度代表性,本次对于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内容可以作为师范院校媒介素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也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决策的一定参考。在对师范院校媒介素养的未来研究方向上,笔者将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克服样本收集过少的缺点,采取走出只研究一间学校的局限,对相关师范院校采取更加科学的研究。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参考文献[1]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98-205[2]蔡国芬,张开,刘笑迎.媒介素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0-63[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29-33[4]杨春霞,李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28-29[5]王玉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与方法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5):104-106[6]赵建基.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塔里木大学汉族低年级大学生为例[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0、2):109-116[7]张克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30、1):135-137[8]陈一.从高歌猛进到理性反思——今年国内媒介素养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8(8):169-172[9]王春宏.浅析信息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7-69[10]陈一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策研究[J].东南传播,2008(1):89-90[11]李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4-25[12]毕秋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析——以昆明地区为例[J].声屏世界,2008(3):61-62[13]宋晓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探悉[J].才智,2008(15):202[14]高山冰.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青年记者,2008(2):53-54[15]胡樱.解析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文教资料,2008(17):192-193[16]尉天骄.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21、5):89-93[17]凌菁、闫天阔.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J].新闻窗,2008(2):109-110[18]明子丹.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导刊,2006(3):21-23[19]章洁、方建移.从偏执追星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浙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J].当代传播,2007(5):29-32[20]张良军、赵新云.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J].新闻爱好者,2006(4):19-20[21]柴焰、刘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62-63[22]蒋宏大.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52-53[23]王瑜.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知识,2007(7):75-76[24]彭柳.普通高校大学生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5):152-157[25]覃川、王磊静、张嵩印、刘浩宇.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07(4):64-68[26]丁莉华.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江苏高教,2007(5):151-152[27]刘成新.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191-192[28]杨春霞.简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7):73-74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29]张玲.教育学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解读[J].现代传播,2005(6):119-121[30]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4):52-53[31]陈佑荣.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J].新闻知识,2005(12):50-53[32]车英、汤捷.论加拿大传播媒介素养教育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5):703-709[33]李凡卓.论媒介素养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19-22[34]白传之.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型的建构与应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5):39-41[35]李苓.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5(4):186-189[36]许明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37]柏清.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D].兰州:兰州大学,2006[38]史志高.公众媒介素养建设简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39]王兴东.会宁县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40]王宝权.基于博客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41]高祥华.基于池州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42]高山冰.江苏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3]吴刚.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44]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45]袁升飞.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4[46]谢小红.1815-1949萌芽与非自觉状态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47]刘伟国.本土视野下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D].兰州:兰州大学,2006[48]张燕丽.从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谈网络媒介素养教育[D].河南:郑州大学,2007[49]谢利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50]李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1]王凤侠.高校教学管理者媒介素养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52]周芬芳.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3]周汉桥.理解媒介走进媒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54]吴琛.论推行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55]周菁.以Lolita文化为例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56]张帆.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初探[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57]陈宏良.网络中的武术文化传播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附录附录1:关于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试测)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研究,以了解本校师范生的媒介使用特点及认知状况。恳请您能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您的信息和回答将严格作为学术研究资料,决不会透露给无关人员,请您放心如实填写。这份问卷大概会占用您15分钟的时间。您的参与将直接影响到这项研究的结果。衷心感谢您的合作!学院: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1、在本次问卷调查实施以前,你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A、没听说过B、知道,但并不了解其内涵C、大概了解D、非常了解2、请按你平时花费在各种媒介上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面的媒介名称:()>()>()>()>()>()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E、电影F、互联网3、你阅读报纸、杂志的渠道是()A、自己购买B、到图书馆阅读C、到书店阅读D、到学校书报亭阅读4、阅读报纸、杂志时你主要浏览()A、时政新闻B、社论C、体育D、社会生活E、美文欣赏F、娱乐八卦G、其他H、漫无目的5、你曾经向报刊杂志投过()篇稿。A、0B、1~5C、6~10D、10篇以上6、你不投稿是因为()A、不想投,觉得没意思B、不敢投,怕不被刊登,觉得丢人C、认为自己写作水平不够高7、你是否曾经向某报社或杂志社提出过栏目创建或改善等意见和建议()A、是B、否8、你收听广播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时事B、学习外语C、扩展知识D、娱乐E、无刻意去收听,只在校园广播播放时随便听听9、你有跟广播电台主持人作过互动吗,如提出要求解答的问题,点播歌曲等()A、有B、没有10、你在校期间接触电视的情况是()A、几乎不接触B、偶尔接触C、经常接触D、天天接触11、你到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是()A、没有去过B、半年一次C、两三个月一次D、一个月一次E、一个星期一次12、你______(填“有”/“没有”)自己的电脑。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13、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是()A、1~2小时B、3~5小时C、6~8小时D、8小时以上14、你经常利用网络()(可多选)A、浏览国内外要闻B、查找学习资料C、观看体育赛事D、看电影/电视剧E、玩游戏F、聊天、交友G、收发邮件H、发表评论I、其他__________15、你经常浏览的网站有()A、新浪网B、人民网C、娱乐网D一些教育网站E、其他网站16、你有进行过网上购物吗()A、有,而且很经常B、有,偶尔C、有,仅仅接触过D、没接触过17、你对网络上的消息()A、深信不疑B、偶尔有所怀疑C、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D、主动寻找真实材料作对证18、你有没有在互联网上发表过自己的内容()A没有,因为不知怎么发B没有,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想法C有过,但是没有引起大家注意D有过,并且引起大家注意19、你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或有开通博客吗()A、有B、没有20、你参加网上社区讨论的情况是()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极少参加D、从不参加21、你有自己或与别人合作创作过()A、MVB、动漫C、FLASHD、其他_________________22、你认为盗取版权的行为()A、非常可耻B、没想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能够盗取到也是盗取者的一种能力体现D、无所谓23、你认为观看黄色音像的行为()A、不道德B、正常现象,无可厚非C、学习性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D、无所谓24、你认为媒体对你生活的影响()A、很大B、比较大C、一般不太大D、说不清楚25、你对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附录2:关于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研究,以了解本校师范生的媒介使用特点及认知状况。恳请您能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您的信息和回答将严格作为学术研究资料,决不会透露给无关人员,请您放心如实填写。这份问卷大概会占用您15分钟的时间。您的参与将直接影响到这项研究的结果。衷心感谢您的合作!(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媒介信息时的认知、评估、选择、创造等的能力。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学院: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除标明“可多选”的题目外,其他题目请单选)1、在本次问卷调查实施以前,你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A、没听说过B、知道,但并不了解其内涵C、大概了解D、非常了解2、请按你平时花费在各种媒介上的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面的媒介名称:()>()>()>()>()>()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E、电影F、互联网3、你阅读报纸、杂志的主渠道是()A、自己购买B、到图书馆阅读C、到书店阅读D、到学校书报亭阅读4、阅读报纸、杂志时你主要浏览()(可多选)A、时政新闻B、社论C、体育D、社会生活E、美文欣赏F、娱乐八卦G、其他H、漫无目的5、你曾经向报刊杂志投过()篇稿。A、0B、1~5C、6~10D、10篇以上6、你不投稿是因为()A、不想投,觉得没意思B、不敢投,怕不被刊登,觉得丢人C、认为自己写作水平不够高D、其他_____________7、你是否曾经向某报社或杂志社提出过栏目创建或改善等意见和建议()A、是B、否8、你收听广播的主要目的是()A、了解时事B、学习外语C、扩展知识D、娱乐E、无刻意去收听,只在校园广播播放时随便听听9、你有跟广播电台主持人作过互动吗,如提出要求解答的问题,点播歌曲等()A、有B、没有10、你在校期间接触电视的情况是()A、几乎不接触B、偶尔接触C、经常接触D、天天接触11、你到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是()A、没有去过B、半年一次C、两三个月一次D、一个月一次E、一个星期一次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12、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是()A、1~2小时B、3~5小时C、6~8小时D、8小时以上13、你经常利用网络()(可多选)A、浏览国内外要闻B、查找学习资料C、观看体育赛事D、看电影/电视剧E、玩游戏F、聊天、交友G、收发邮件H、发表评论I、其他__________14、你经常浏览的网站有()(可多选)A、综合性新闻网B、政治新闻网C、娱乐网D一些教育网站E、其他网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你有进行过网上购物吗()A、有,而且很经常B、有,偶尔C、有,仅仅接触过D、没接触过16、你对网络上的消息()A、深信不疑B、偶尔有所怀疑C、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D、主动寻找真实材料作对证17、你有没有在互联网上发表过自己的内容()A没有,因为不知怎么发B没有,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想法C有过,但是没有引起大家注意D有过,并且引起大家注意18、你参加网上社区讨论的情况是()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极少参加D、从不参加19、你有自己利用或与别人合作利用电脑/网络技术创作过()A、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什么:如MV、动漫、FLASH等)B、无20、你认为盗取版权的行为()A、非常可耻B、没想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能够盗取到也是盗取者的一种能力体现D、无所谓21、你认为观看黄色音像的行为()A、不道德B、正常现象,无可厚非C、学习性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D、无所谓22、你认为媒体对你生活的影响()A、很大B、比较大C、一般不太大D、说不清楚23、你认为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A、非常必要B、有必要C、无所谓D、没有必要24、你对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进步,生活愉快!29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致谢本文是在李阳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为期两个月的论文写作期间,李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李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术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会对我的一生产生影响。在此对李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也衷心感谢在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过程中对我的论文提出批评、修改意见和宝贵建议的王建军、林天伦两位老师。其次,特别感谢在问卷派发和收集过程中为我提供帮助的同学和朋友们,是你们让我的论文得以顺利进行。再次,感谢我的舍友们,是你们的陪伴,让我能在温暖舒心的环境中顺利地完成学业。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妹妹、弟弟,他们的爱与陪伴、付出与奉献,让我在人生的每个瞬间获得自信和勇气,并感受与他们分享的快乐和满足。我在华南师范大学生活了四年,大学四年,独一无二,临近毕业,心头涌起了浓浓的依恋之情。记得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因为大学城是个新校区,一切都是新的,路旁的小树也只是跟我们一般高。四年里,它们和我们一道吮吸甘甜雨露,一道天天成长,现在的它们已经撑起了浓郁的伞盖,为行人遮阴避雨,而我们也即将踏上工作的岗位,为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里,想特别对母校华南师范大学说声:谢谢您!涂利明二OO九年三月二十九日2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单片机的光立方设计毕业论文.doc
-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doc
-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 基于安卓平台的飞机大战游戏毕业设计.doc
- 塑料模具工业毕业设计.doc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模型修正毕业论文.doc
- 多姿态人脸图像识别方法毕业论文.doc
- 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毕业论文.doc
- 大学生创业意识及问题解决毕业论文.doc
-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问题毕业论文.doc
- 大学生拖延心理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doc
- 大学生毕业论文模板.doc
-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
- 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doc
-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成本控制毕业论文.doc
- 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以及色谱分析毕业论文.doc
- 大通证券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毕业论文.doc
-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毕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