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38 KB
  • 2022-04-22 13:37:28 发布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毕业论文.doc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 要iAbstractii导 论1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述3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3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层次42.1内在心理层次42.2外在行为层次53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63.1认知能力63.2独立生活能力73.3学习能力73.4人际交往能力83.5应对挫折能力83.6实践能力9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与分析101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分析101.1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101.2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不足112.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及分析123.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143.1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再认识143.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15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分析184.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184.2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195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及分析205.1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205.2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216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226.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226.2大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237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启示247.1改变教育观念247.2注重大学生的参与性257.3加强适应教育258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268.1强化认知训练268.1.1学校教育层面26 8.1.2大学生自我教育层面278.2加大“三自”教育力度288.3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298.4加强人际沟通298.5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308.6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31结束语32参考文献33致 谢35 导 论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必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着他们未来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因此,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创新时代,未来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适应社会的素质要求更加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指出:“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1999年6月,李岚清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和一再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社会适应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才能承受并克服困难和挫折、失败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挫折环境,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有效地防止心理失调,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镇定自若,游刃有余。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大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时代是人的社会化最重要的时期,其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既有文化传授、智力培养、技能训练等内容,也有社会认知、社会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是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存在“适应问题” 。一般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入学的初始阶段,二是就业前后。前者属于如何适应大学新生活的问题,后者属于如何适应社会的问题。入学后的“适应问题”,通常表现为不会自主地进行学习、独立生活能力差、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随之要就业,如何就业和如何适应新的职业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适应问题”。笔者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有20.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变革快,难以适应;65.9%的大学生感到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有48.9%的大学生感觉目前的心态压抑;有45%的大学生感到空虚;有34.3%的大学生感到烦躁。这种情况表明,大学阶段较之中小学对社会的了解更广、更深,对自我的认识更趋复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有了更多的体会,己开始思考不远的将来进入社会后自己的位置和处境。由于家长和教师的权威已逐渐削弱,由于学校灌输的理想己受到部分怀疑和动摇,由于缺乏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准确判断力,大学生在怀疑社会的合理性的同时也怀疑自己,他们面临着价值观的重新选择和人格的重建,也面临着社会严酷的选择和淘汰的巨大压力。国内也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感到最不满意的前三项分别是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同事不友好等,分别占所调查人数的44.2%、17.4%和11.1%。在适应的能力方面感到不足的占61.6%,这说明有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感到自己的专业素质还不过硬”。国内许多相关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研究,对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有利于引起更广泛的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我们从事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强大动力。研究这一课题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的针对性,并为高等学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提供对策,以便于形成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促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适应未来。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概述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定义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也就是个体适应自然和环境的有效性。这里的适应有个体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意思,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把握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自己所能满足的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其特征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①生活方面,包括几乎全部使自己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日常生活技能和习惯,如自理能力、饮食、穿戴等;②人际沟通方面,即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等;③社会技能方面,包括和他人共同生活及合作必需的技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则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顺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大学生社会适应指的是高校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一个角色转换过程。它也包含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适应时代、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和从学校走向社会顺利发展等三大环节的能力,包含适应知识经济、适应市场经济、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适应大学环境变化、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学习、素质发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及就业观、实现角色转换和从业后顺利发展等具体能力。本文所论述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所必需具备的各种能力。 大学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和家庭、社会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把大学作为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缓冲带,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的各种能力和适应大学校园环境的程度如何,将对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大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大学生除了学习上的适应之外,还要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特点。这种适应的范围越广泛,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越明显。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大学生所需要的,任何一个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都必须在新环境下作出改变,因为这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甚至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同样的情境还会出现。大学生在应对校园生活中一系列问题的挑战时,其社会认知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又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对大学校园生活环境的适应可以看作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模拟演练,它最大的好处是,使大学生开始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趋势。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层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内在心理层次;二是外在行为层次。2.1内在心理层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内在心理层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掌握、应对和防御。掌握是指个体以管理社会情境技能的渐渐形成和自主化运用来适应社会;应对是个体以即时情境下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来适应社会;而防御是个体以内在情感和本能反应的自然流露来适应社会。很显然,掌握、应对和防御是有区别的。从要适应的问题性质上看,掌握是一个预期的准备过程,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情境问题,而是预期地针对将来的一般适应问题,而应对和防御的启动需要某些具体应激的问题情境的刺激;应对与防御的区别是,情境问题难度与自身资源的容量相当时,个体一般启用应对机制,而情境问题的难度远远大于个体自身资源的容量时,个体就会自动采用防御机制。从时间维度上看,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对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防御是一个瞬间的过程。从个体的意识能动程度看,掌握有时需要意识能动,有时不需意志努力,应对则是高度意识能动的过程,而防御则基本上没有意识能动的参与。其实,把掌握、应对、防御区别开来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三个层次完全可以整合到一个完整的适应过程中来。在面对外在情境的压力时,个体的本能的情感反应,可以给个体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来得及调动和组织自身的资源,有效地应对;而有效应对努力的熟练操作又是一个应对技能的掌握过程,技能的有效掌握反过来又会有助于个体的对类似情境的应对。2.2外在行为层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外在行为层次是指大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适应各种社会生活领域和内容的技能和习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外在行为层次可以分为个人定向的行为层次和社会定向的行为层次。个人定向的行为层次是指与大学生个人生活内容有关的适应活动技能和习惯。主要包括:(1)生活适应,即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新生活环境中的自理能力。(2)学习适应,即恰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动力性、计划性和方法性等内容。(3)生理适应,即适应生理上的变化,具有合理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包括生理变化适应、性观念及性心理调适。(4)职业适应,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选择和从事职业的能力,它包括择业价值取向的自主调节、积极的求职准备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社会定向的行为层次是指与社会生活内容有关的适应活动技能和习惯。它包括:(1)社会环境适应,即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较正确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的态度,并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包括社会认同感、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接纳性。(2)人际环境适应,即改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3)应激情境适应,即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方式,包括应激感受、策略性归因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是与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所培养起来的基本素质分不开的。国内有关学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和卫生系统反应性》量表,对居民的社会能力和适应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较宽,具备一定的技能的人,其社会能力和适应性良好”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而言,大学生在大学里已完成基本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价值观基本形成,并对今后自己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而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这些大学生离开学校起,他们便开始脱离各方面的监护,独立地跨入社会门槛,开始真正的社会生活。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学生变为劳动者。应该说,大学生毕业后如果对新的角色认知产生误差,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及时相应地更换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或处于社会的边缘甚至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而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之强弱,决定了他们被社会需要的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自我认可的程度。3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本文论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从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3.1认知能力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环节。社会认知是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关于社会现象,尤其是关于社会中人的认知。社会认知的类型主要包括他人认知、自我认知和人际认知等。本文所探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特指大学生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的强弱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有很大的关系。当今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新旧观念交叉,各种社会现象错综复杂,体制转换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这些现象和矛盾或多或少地影响大学生对人和事的判断。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以及自我意识的优化等途径,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来正确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并且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客观看待个人得失,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在是非面前就可能被动茫然、手足无措。 3.2独立生活能力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大学生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人生发展的必然,也是健康、成熟的体现。众所周知,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今后的一生,独立生活能力实际上比读书、成绩更重要。自主自立能力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础因素,它包括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它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奥地利著名作家、思想家茨威格说过:“世界上最辉煌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起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个体用自己的双脚在这个世界上站起来,这既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民族的需要。3.3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而且逐渐形成世界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掌握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必须在课余时间自己去钻研、拓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这方面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能为大学生将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大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是与社会脱节的,还不能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学会调适自己,对自己进行“充电”学习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才能增强适应社会的后劲,才能具备一位现代人应具备的能力。 3.4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积极开展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又叫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对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能力的互动过程。人际交往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学到了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社会规范,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行为和责任,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了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成熟的、社会化的个体。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他们的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拓展。3.5应对挫折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是个体遭遇挫折后,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积极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的能力。正确应对挫折有助于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其消极作用。“ 挫折是指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挫折包含着三层涵义: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如大学生由于考试过于紧张没有正常发挥而使成绩不理想等。二是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挫折情境能否构成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同一挫折情境由于个体的志向不同,感受挫折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如有的学生满足60分的成绩,而有的学生得同样的成绩会感到失败和沮丧。第三是挫折反应,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就可以构成心理挫折。有时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它既可培养个体的坚强意志,引导个体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使个体的追求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它又可使个体消沉、情绪低落,甚至诱发心身疾病。由于社会进步,时代变化很快,各种社会要求都会被大学生所反映,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各种与现实有矛盾的需要和动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各种挫折是必然的和无法避免的。培养应对挫折能力也是大学生有效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3.6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的自身的实际活动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它体现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中,是架构主、客观的桥梁,是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载体,是大学生各种能力的整体显现和实际运用,是检验大学生的知识及其他能力发挥程度的标尺,作为整合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本文探讨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所需培养的,为将来选择和从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大学生入学学习到毕业这个过程来看,检验大学生是否合格的一个基本标准是大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获得文凭和学位。但大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那么进入社会后,他们能不能符合要求,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则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成为了检验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拥有了文凭、学位证书,并不说明个体在将来的社会实践中就是一个人才,就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得文凭和学位只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部分,人才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文化知识,是否理解、领会了,只有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得到检验,实践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才的重要环节。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与分析1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分析根据前文所述,本文探讨的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指大学生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进行分析。1.1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内容应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他人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他人认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对他人外在行为表现及特征的观察,对其内在情绪、态度、动机、人格等心理状态和特征的认知。对他人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主要表现在:①认知对象扩大。②认知方法多样。③认知内涵加深。(2)对自我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自我认知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与环境中其他人的比较等方面形成的,它会因势力变,但个人的所有行为、感情和举止,甚至才能都始终与自我意识一致。自我认知是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正如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言:“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是始于自我认知。”(3)对人际关系认知的多样化和高层次。主要体现在:①善于分析认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及其社会价值,认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特性、共性、社会准则和行为。②善于理智地选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也就是说,根据自己内化“教化”的需要,决定自己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中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与他人或团体的关系,是兴趣性还是情感性,是友谊性还是志向性,是从属性还是控制性,是互补性还是合作性等等。③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增强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和谐。社会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增进人际交往的若干方法,核心问题归结一点即学会体察、理解对方的需要和感情。这是大学生增进人际和谐方法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 1.2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不足国内许多相关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与上述三方面的“多样化和高层次”基本吻合。但就个体而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有诸多障碍,带来了其社会行为上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单一偏激。如用对中学教师主观认知或对大学教师的理想认知的模本来认知大学教师,一口方言、几个别字、仪表小节等,则可成为该教师素质不高的理由;用个人看重于品质、学业或是能力的标准认知其他同学,很容易地偏重某一侧面而产生对同学优劣的评价;用大学阶段的学识、水平、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的标准重新认知家长,则发现家长变得似乎太守旧,太落伍于时代,太没有共同语言;用个人的美好理念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则常有世风日下不可收,“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这些都说明了一点:部分大学生虽然生理年龄增长了,心理年龄却还没有相应地增长,认知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或者说还没有发展到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需求阶段。(2)自我中心。一是看待问题,一切以自我主观认知为标准。上文所述认知的“单一偏激”中就包含了这一因素。二是对自我认知的片面性。在对自我的认知中,或者是过多强化了自身的强项,或者是过多地强化了自身的弱项,产生盲目的自尊或自卑。大学生中离群索居的孤独者,一般来说,是由这两部分人构成。三是无视自我的社会性,一味追求“自我实现”。一切从自我出发,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崇尚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脱离社会、集体,厌恶规范制约,要么追名逐利,要么纵性任为,要么消极避世,还美其名曰:发展个性。(3)盲目从众。大学生中的盲目从众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业余生活中的不明就里的起哄滋事,兴趣爱好上的不辨所以地随大流,不文明举止上的“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专业学习上的“别人都马虎,我干嘛认真”等等。这种盲目从众,实际上是摈弃了大学生对个人、对他人、对人际关系应有的社会认知基本能力,也是缺少了“专注力不因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过度反映,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自觉能力”。(4)错误归因。所谓归因,是指社会认知中“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理其原因的过程。”①一般来说,归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个人本身的特点,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②科学的归因应是综合情境和个人倾向两方面的归因。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应该说是能够进行科学归因的,但大学生中常有一种现象: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地归之于情境,把自己的荣誉、成功更多地归之于个人倾向,而对他人的错误和失败、荣誉和成功的归因则是相反。在笔者做的一些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社会认识能力强的只有24.3%,能力弱和能力一般的在16.2%~59.3%之间。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着主观判断的因素,但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在对社会的认知上存在困惑,有对社会存在比较迫切的认知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大学生实现社会化将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对将来一生中不断完善社会化也将受益无穷。2.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及分析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又是独立的生活。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个人爱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因而大学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应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也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国内有研究者对大学生这方面情况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情况。在被测试的大学生中,“无论进入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给人印象极好的,只占2.78%;能良好适应环境的占9.72%;当进入一个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的40.28%;而遇到困难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沉的占30.56%;还有16.67%的人心理适应能力很差”。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存在年级差别,一年级大学生中有51.9%的学生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高于其他年级。从有关调查中(见表1和表2)也发现,只有7.3%~30.7%的大学生能良好适应环境;有37.8%的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需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才能基本适应;有50.1%的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的“饮食习惯”能适应,有36.9%的大学生对“饮食习惯” 的适应一般;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食堂伙食不太满意,有44%的大学生对学校食堂的伙食适应一般,37.2%的大学生难适应。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对大学生加强有关适应内容的指导,就会缩短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否则,大学生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导致适应障碍。表1 关于对环境的适应(N=675)项目适应情况无论遇到什么环境都能应付自如,给人印象好7.3%能良好适应环境30.7%当进入一个新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能基本适应37.8%遇到困难会怨天尤人,甚至消沉7%无法适应新环境7%表2 你来大学后的适应情况之一(N=675)项目能适应一般难适应项目能适应一般难适应居住环境76.4%19.9%3.6%住宿条件70.2%25.4%4.4%饮食习惯50.7%36.9%12.3%宿舍管理64.9%28.1%6.5%学习氛围53%40%6.8%同学关系76.7%19.9%3%学习内容47.6%42.4%9.9%师生关系51.9%41.6%5.9%学习方式46.5%43.1%10.1%食堂伙食18.1%44%37.2%授课方式44%47.7%8.3%课外活动47.6%44.4%7.4%究其原因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还没有摆脱“摇篮教育”的状况。学生在家庭生活圈里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照顾,如同在摇篮里的婴儿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吃饭”一样,其惟一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基本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整个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几乎过着“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有与父母与社会进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他们年龄在不断增长,生活自理能力却长进很慢,以至于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后还不知道如何洗衣服、如何叠被、如何与人相处等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可以说,这种“摇篮”式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无教育”的家庭教育。从有关调查中发现(见表3),大学生在独立生活这方面的能力总体上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强的人数分别达到了50.1%和53%。这其中也有可能是大学生自尊心和独立意识较强的原因。但在这两方面能力一般的人数也不少,分别达到了42.7%和42.5%,而在独立处理问题方面能力强的只有39.7%,能力弱和能力一般的分别是9.9%和49.8%。这说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以便将来更好地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表3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能力情况之一(N=675)项目强一般弱独立处理问题39.7%49.8%9.9%动手操作23.3%55.9%20.9%自学42.7%50.1%7.3%自我管理50.1%42.7%7.3%自我调适53%42.5%4.3%表达能力23%63.3%13.8%3.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分析3.1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再认识学习能力是创造和实践的基础。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的经济。知识的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学习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是“学习经济”。因此,学习能力就成为大学生所必须首先具备的能力。大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是自主性学习能力。主要指自学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的要求。《2000年中国教育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终身接受高等培训和学习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最佳选择的课程和进入与离开高等教育系统的灵活措施,使他们能够获得自身发展和社会流动,从而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管理专家彼得·圣吉博士说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说到底是学习力的竞争,即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与学习速度。拥有知识更新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比有经验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当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后,面对的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快,若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敏锐地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进行有效地学习,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学习能力更应是创造性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相对于以往的维持性学习能力而言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有知识的归类被信息技术强化了,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属性,知识的扩散和更新得到加速,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加剧,这些都更需要创造性学习为主的模式。由此形成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旨在“会学”,是一种发现新知识和新信息,以提出或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学习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只有转化为创造能力,才能现实地成为一种主导力量。无论是对知识的学习、发明,还是对知识的传播、运用、分配和再生产,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更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3.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学习能力是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但它不是知识、技能和策略的简单累积,而是知识、技能、策略经过内化和概括化之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操作方法系统。学习能力的实质就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是高度概括化的认知结构。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具体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获得及其广泛迁移,从而使它们得到不断综合和概括化而实现的。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中学,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侧重于知识的积累,所学知识的范围相对明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常有老师和家长的督导。而大学无论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与中学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教学目标上,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大学所传授的知识与中学相比,不仅有广度上的区别,更有深度上的不同。从广度上说,大学的课程多达几十门课,而中学最多十几门;从深度上说,大学传授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本学科前沿的最新动向和成果,侧重于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的联系,使大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调查研究中(见表4),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教学工作的评价,在5项指标中,评价较好和一般的比重较大,这说明高校在教学工作方面还存在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以满足大学生的“我要学”、“有所学”和“有所得”,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表4 您对所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N=779)项目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1)专业课程设置16.3%41.2%33.2%6.8%1.5%(2)教师课堂教学效果10.8%40.7%40.95.4%1.8%(3)教学方法8.7%35.8%47.65.8%1.7%(4)教学实践环节10.5%31.7%40.6%13.5%3.3%(5)教师学术水平15.4%44.433.1%4.9%1.8%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应该说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能保持在中学时的那种学习状态,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学习起来都很勤奋、刻苦,能够按照高校的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同时大学生也被各种学习问题所困扰。某理工科高校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被测试的1~4年级的大学生中,有34.1%~58.7%的大学生被各种学习问题所困扰,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58.7%),其次是学习时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55.4%)和缺乏学习兴趣(53.7%),再次是常感到学习困难(39.7%)和常因考前焦虑而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34. 1%)。学习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男女差别,其中有更高比例的男生对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时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了肯定的回答,比例分别是55.5%和58.5%,高于女生的比例49.8%和49.55%;有更高比例的女大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例略高于男生;同时,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扰也存在年级差别,一、二、三年级大学生中没有掌握正确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比例都在60%以上,是一个最突出的学习问题,四年级大学生中仍有46.3%的学生对此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此时最困扰他们的学习问题是学习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有学习压力。调查中发现,只有39.9%的大学生对大学中出现的学习压力能适应,52%的大学生适应一般,8%的大学生难适应,有41.3%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是校内竞争激烈、学习紧张。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未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加上在大学里高手如云,一旦发现自己的成绩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出类拔萃时,自我心理就会落差太大,自信心就会下降,甚至丧失学习动力。还有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无明确计划有关。大学生在中学读书时,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计划就是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到了大学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对自己要学习的目的可能一直处于举棋不定之中。调查显示,只有27.4%的大学生在大学中学习有计划,说明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有目标,因而学习的自觉性较强。63.9%的大学生有时有学习计划。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了计划,也就没有了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也就很难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调整不好,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习也就可能会更加被动。许燕教授在《教育研究》1999年第10期上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社会适应素质在其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诸多构成因素中居于首位,而且对其学习动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素质的培养,以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能力锻炼的动力,意义十分重要。 此外,许多新生入学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知如何安排课余时间。他们一方面抱怨课程太多,一方面又感觉课后没事做。许多老生面对大学中的课程己基本学完,剩余的时间再做些什么感到困惑,无所适从。这恰恰也是他们缺乏独立生活和自学能力的一种表现。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能力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学习能力很强和较强的达到了54.3%。但自学能力一般的人数达到50.1%,自学能力弱的人数达到7.3%,两项之和超过半数,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大学生己经感到自己的自学能力比较弱,缺乏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分析4.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这种情绪状态若是消极的,会极大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国内有研究者根据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诊断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大学生,其个人的成才及其未来的成就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有58.2%的大学生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与行为以保持和社会相一致,有32.84%的大学生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帮助,有7.47%的大学生需要适时进行心理咨询,还有1.5%的大学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在笔者所作的调查研究中也了解到,有51.9%的大学生能适应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有76.7%的大学生能适应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有41.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的师生关系一般,19.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一般。在调查表中(见表5)显示,大学生中认为自己在最需要学习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方法,占52.5%。大学生渴望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以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增强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力。表5: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学习的是(N=779)政治理论实用技能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学习方法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方法其它9%63.4%35.8%37.9%24.9%26.4%52.5%0.6% 因而,通过以上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这些障碍造成了部分紧张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甚至影响了部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是值得研究和矫正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心理、封闭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我中心等,这一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可能转化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到大学生的一生。4.2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形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有多种原因。人类行为的特征受文化教育、家庭影响,受社会上生活态度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的技能与知识经验、人生的期望、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也对人类的行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行为无疑也不例外。形成大学生交往障碍的原因有:(1)应试教育方式的影响。(2)家庭教育的误区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家长们把独生子女奉为掌上明珠,有的家长为孩子创造了一切“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不过问柴米油盐,不考虑衣食住行,不参与人情往来……”,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性格,常常只要求他人关心自己、迁就自己,而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他人的标准高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屏障。由于缺乏兄弟姐妹之间横向的血缘亲情与矛盾,就缺少了同龄人间最直接最经常的交往磨练,头脑中就不会积淀下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与知识,弱化了大学生与同学、同龄人交往的能力。独生子女被包围在长辈的呵护下,他们没有交往的欲求、动机和机缘,推迟了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以至于到了大学仍然缺乏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难题以及处理挫折的能力。(3)社会上生活态度的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4)大学生交往能力与知识经验本身的不足。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自己稳定的交际圈。到了大学之后,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初来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学生青春期“闭锁性” 的心理特点,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同学之间交往比较谨慎。还有的大学生渴望交往,交往的愿望很强烈,但却从来不主动去交往,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先伸出交往之手;加上不少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浅,容易理想化或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大学生交往范围比较狭窄,只与同班或同寝室甚至个别谈得来的同学交往,有的大学生不能与人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交流思想。由于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时沟通和表达,很多大学生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协调,感到“知音难觅”,产生了压抑、孤寂和烦闷的抑郁心理。5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及分析5.1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较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大学生自身一时难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和个人两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即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造成的困难和限制,使人不能达到目的,从而产生挫折反应,形成心理压力。构成个人挫折情境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个人的能力、体力、生理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地达到目标;另一个是个人的动机冲突。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两方面没有完全成熟,都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而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都是他自身没有经历过的,因此这些矛盾就与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起构成大学生挫折情境。如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交往技能的缺乏,学习方法简单与多层次多门类课程的学习等。同时大学生的动机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反映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各种要求,从而产生各种需要,并与生活交往情境结合形成多种动机,但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只能满足其中的部分动机,而同时阻碍另一部分动机的满足,这也必然导致挫折情境的产生。正确处理各种动机冲突是大学生应付挫折能力的一个有机部分。 大学生产生挫折的主观原因是影响一个人对同一挫折情境所产生的挫折情绪体验的强弱程度的内在因素,它因人而异,主要包括个体过去挫折经验形成的心理状态、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解释、个体的抱负水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等。其一,大学生过去遭受挫折所获得的心理经验越合理、正确就越能面对挫折,越能积极反作用于挫折情境,从而顺利适应挫折情境,避免消极情绪反应。其二,大学生对当前挫折情境的解释,决定个体在挫折情境中感受到的威胁程度,从而直接影响个体的挫折情绪反应。例如,两个学生都有过路遇老师,向老师打招呼而没有回应的情况,一位学生认为教师心情不好,没有听见,也就没往心里去;另一位学生则认为我难得与教师打招呼,教师却不理我,教师是不是对我不满,这样一想,心理压力很大。其三,大学生的价值观,即对行动目标的看法会影响挫折情绪反应,在学生最重要的目标遭受挫折时,挫折情绪反应就深刻。最后,学生的抱负水平,也称期望水平,是在行动前预定的质和量的标准,它也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5.2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挫折是人的心理发展由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必经阶段。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不同,因此,大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积极的行为表现,指不失常态的、有控制的、转向摆脱挫折情境为目标的理智性行为;二是消极的行为表现,指失常的、失控的、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后一类行为具体表现为:攻击、冷漠、不安、孤立、幻想、倒退、固执、推诱。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典型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们在不同的大学生身上因情况不同,在程度上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面对挫折情境,幻想奇迹发生,“困难自行消失”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形成积极克服困难的心态,合理的自我意识、正确应对困难的知觉判断和适当的自我调控能力,即耐挫能力,从而不断地适应并尽可能改造困难情境,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从表6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在“接受批评”、“心理承受”等能力方面,能力强的分别占34.1%和47.5%,能力弱和一般的分别在9.4%~56%和7%~45.1%之间,这都表明大学生在应付挫折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表6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能力情况之二(N=675)项目强一般弱项目强一般弱与人合作31.9%62.7%5.1%心理承受47.5%45.1%7%人际交往21.4%59.1%19.2%自我认识42.1%52.74.9%应变能力44.3%50.3%5.1%社会认识24.3%59.3%16.2%新环境适应36.2%56.96.6%价值判断33.5%57%9%接受批评34.1%56%9.4%处事能力32.2%61.7%5.7% 6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分析6.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实践能力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高等学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实验环节的改革,依靠大学生课堂之外的实践环节,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学会运用知识,寻找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方面的问题,并努力提出解决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增强竞争力。长期以来,特殊的校园氛围和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实践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在和一些大学毕业生交谈过程中,不少大学毕业生都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在校期间社会实践基础好一点,那么到工作岗位后就会主动地想到自己该做什么,而不是等待领导分配工作。因而,大学生要想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这些能力“强”的大学生只有23%~23.3%。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只有23.3%,而能力“一般”和“弱”的分别达到了55.9%和20.9%。国内相关研究也显示,大学生十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普遍认为高等教育目前“缺乏专门供大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的环节和时间”、“实验室开放时间少”、“学校实验条件差”、“实验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实践性教学课程流于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同时,大学生在大学中培养起来的能力能否胜任未来多种工作角色,能否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受实际锻炼的程度。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里缺少这方面的锻炼或者锻炼的机会不多,这些能力确实都比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还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单一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对社会实际生活的认识和对比的参照系,因而比较难判断这些能力高低。从反馈的情况看应该说是比较好的,这说明大学生大都能把握好自己,都希望能在将来的社会中增强和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可能和所列出的工作种类与理工科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大、理工科的学生将来大都从事技术性工作有关。无论调查反映出来的能力是强是弱,都需要参与到社会大环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 6.2大学生实践能力弱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也普遍提高,很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社会实践正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不少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尝试导师制,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培养和展示提供了场所;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及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但在客观上,仍有不少困难与阻碍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多数大学生是从家庭到学校、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社会的了解。②由于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重理论、轻能力的不良倾向,使有的学生书本知识掌握扎实,动手、实践能力不足。③现在独生子女比较普遍,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偏低。④高校由于受经费、场地等限制,实验、学习、社会实践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虽然实验、实习任务量大,但实验、实习时间短,安排困难,浅尝辄止。社会实践只能保证点上质量,面上质量很难兼顾,在时间上、人数上、深度远不能达到要求。⑤在主观上,对培养实践能力存在认识上误区:有的人认为,高等学校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是辅助性的,没有认识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有的人把培养实践能力狭隘地理解为技能的培养,如外语、计算机水平的考试;有的大学生盲目实践,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逃课去打工、经商等。这些都在或多或少影响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此外,在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也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了抽样的纵向分析。通过抽取二年级(248人)和三年级(293人)学生对“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学习氛围”等内容的判断(见表7),可知随着大学生的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表7 大学生的适应情况(N=675)项目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学习氛围能适应一般难适应能适应一般难适应能适应一般难适应二年级74..6%22.6%2.8%52.8%32.7%14.5%48.8%41.5%9.7%三年级76.5%21.8%1.7%54.5%36.6%8.9%54.6%40.3%5.1%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对调查表中的各项指标作出判断时,对所要作出判断的能力指标可能存在应达到更高要求的能力愿望,也就是说,大学生本身已具备较高的能力,但仍希望达到更高的能力要求,这可能是大学生在选择判断时对“一般”的选择率较高的原因。同时,从调查中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确实存在不足,应引起我们加以足够的重视。此外,国内有研究者对刚毕业不久((1~5年内)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感到比较顺手和得心应手的占52.8%,一般情况的占29.8%,力不从心和勉强应付的占6.4%。在此问题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但存在毕业年限差异,毕业1~3年的比毕业4~5年的差异显著,后者社会适应状况明显好于前者。从总体上看,适应良好的人数超过半数,但如果把毕业4~5年的除外,毕业3年以内的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数肯定不会过半。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周期问题上人们看法不一。认为半年时间的占9.7%,一年时间的占29.6%,一年半时间的占15.3%,两年时间的占27.8%,两年以上时间的占17.6%。认为社会适应在两年以上的占17.6%,两年以内的占82.4%。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周期需两年左右的时间。这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在毕业后的头两年,能否缩短毕业生的社会磨合期,主要取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毕业实习等情况。当然,关于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周期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人们比较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社会适应期较长。7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的启示根据以上各项内容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总体趋势是好的,能较好地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都将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进入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7.1改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尽管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一直强调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往往只强调发展学生的学业能力,忽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社会己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高等教育理应承担起这一历史的使命,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使之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7.2注重大学生的参与性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应注重大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定的社会交往情境中进行的,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大学生才能体察、理解他人作为与自己相同的主体需要,才能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创设大学生交往的环境和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多地以活动的形式,强调师生之间、大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和教师的指导,在交往中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7.3加强适应教育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加强适应教育来得以提高。“适应教育” 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中学到大学和由大学到就业岗位的环境转变,由中学生到大学生和由大学生到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以确立新的环境意识和新的角色意识。高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在实践性教学课程中更多地体现有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并开设有关社会适应方面内的课程。在大多数的高校中,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己逐渐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等选修课,在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给予指导。根据国内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开设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选修课十分必要的占调查大学生人数的98%。因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将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主人,人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这是人在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认真对待的永恒主题。大学生正处在求学长知识、加速实现社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能否较快地适应社会,并具有发展的后劲,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在大学里受教育和发展的程度。8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独立(相对于中学时的依赖),学会学习(主动求学),学会与人相处(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学会选择(面对各种机会与得失),学会自我调节(面对不时出现的压力),从而真正获得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并为今后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搭建现实的平台。此外,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提高。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学生彻底摆脱“适应问题”的困扰,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健康生活。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主要从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1强化认知训练强化认知训练,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了解,并对此作出正确的评价。8.1.1学校教育层面(1)抓住契机,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和适应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紧紧围绕成才中心,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两课” 的教育教学,向大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2)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发展主体意识。正如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所言,“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注重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采用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从国家、社会这个大视角出发,塑造“社会人”的形象,深化“人”对社会的认识,强化“社会”角色意识。(3)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及时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还应重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对大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8.1.2大学生自我教育层面大学生自己也要不断优化自我意识,提高认知能力。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并走向成功的必备因素。(1)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大学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对大学生来讲,了解自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①通过自己与其他人的比较,尤其是与自身条件相类似的作比较;②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即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来了解自己;③通过对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二是客观评价自我。在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自我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评价自我时,要有合适的社会尺度,否则就可能作出错误的评价。三是时常反省自我。个人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等于自己对自我的评价,两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大学生个人还应该时常反省自我,对自己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剖析自我、敢于批评自我。 (2)大学生要积极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一个人只有先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凡是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积极悦纳。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3)有效地控制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要使自我控制有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合理定位理想自我。②培养健康的自尊和自信。③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因而,大学生都应该从培养健全的自我意志品质做起,增强挫折承受力,提高自控能力。8.2加大“三自”教育力度加大“三自”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逐渐学会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应重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科学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在交往上应注意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不要良莠不分,什么样的朋友都交,也不要孤芳自赏,拒人于千里之外;要多参加学校、班级或社会义务劳动,有意识地让自己吃些“苦头”、经历些“磨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学会应对挫折、困难,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情感,同时也学会自我约束。可以说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生的“三自”包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个方面。大学生的“三自”教育符合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三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代大学生实行“三自”教育的可行性不论是学校环境的外在要求,还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都使得“三自”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他们必定会逐步脱离对家庭和学校的依赖性,而在生活、学习、工作、自我意识等各个方面谋求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显然,重视大学生的“三自” 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创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导向,让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把“三自”教育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8.3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也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对学习的学习。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个体的学习之重要。培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助于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注重大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使大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和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还应学会如何学习。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在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并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要求大学生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由单纯的学习知识转变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变一次性学习为多次学习和终身学习。大学生在此方面理应走在前面,懂得在大学里的学习只是阶段性的学习,是为将来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江泽民同志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要落后。学会学习是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存手段,是对学习本身的革命和改造。由此可见,学会学习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8.4加强人际沟通加强人际沟通,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日趋成熟与稳定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完善自我,适应社会。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努力:(1)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爱程度最高的六种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同真诚有关;排在序列最后,受喜爱程度最低的几种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会令人厌恶。(2)勇于表现,适度推销自己。在人际吸引的理论中,影响喜欢的因素除了人格品质、相似、互补、外貌的吸引力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熟悉性和邻近性理论。这一理论说明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则指的是,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容易,彼此了解,因而相互喜欢,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不如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彼此喜欢的程度高。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克服羞怯心理,勇于表现自我,适度推销自己,以增强交往对象对自己的熟悉程度,为后续交往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3)克服认知偏差。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感知和判断往往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歪曲的社会知觉,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等,这些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应当掌握全面的感性材料,多做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认识他人,不能简单地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4)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巧。如①学会尊重别人。②拥有自信,主动与人沟通。③善于换位思考。④把握好批评和建议的艺术。掌握好这门艺术,对处理一些问题,搞好人际交往作用很大。(5)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8.5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优化心理适应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容挫能力。首先,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的支持。设立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使心理咨询成为常设性的工作,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步入社会。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并教授一些情绪调控的方法。再次,适度挫折感教育,因为适度的挫折情境能使大学生在其中经受磨练,摆脱困难,培养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重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有理解和控制所处社会环境的心理优势感,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形成适应性的人格特征,从而能够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适应问题,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3)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几种具体工作方法:①精神发泄法。②说理疏导法。③目标重置法。④意志激励法。⑤改变氛围法。8.6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加大实践性教育的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大学教育,不仅仅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发了一个人在今后社会发展中的潜能。实践性教育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它能验证、巩固、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建立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②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培养意识。③开辟适当规模的实践场地,增添新的专业实践设施。④拓宽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方式。⑤大力推广导师制。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总之,以上多种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各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是交叉的、相互的,并不是一种途径只对一种能力的培养起作用,只有把各种培养途径综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满足大学生社会化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结束语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学业和事业的基础,也是日后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我们还必须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程度有个正确的认识。一是适应是主客体达到和谐的状态。一般而言,只有当作为适应主体的大学生自觉身心愉悦,在物质上感到富足,在精神方面感到满足;同时他们的社会实践有利于适应客体——社会的进步时,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时,才能说他们适应社会。主客体达到和谐的状态是适应的最佳境界。二是适应是一种动态的渐进的过程。由于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的适应总是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的,因此,大学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多给学生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教会他们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的本领。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这个问题上,应该是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大学生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谁能够站在潮流前沿,谁就能独领风骚,社会呼唤有创造精神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在社会发展中创新作用的发挥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适应过程中,还应防止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倾向。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如此。大学生过度社会化是指大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大学生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化现象。要防止大学生过度社会化,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联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防止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忽视个性发展的做法。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在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加以避免。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陈态著.《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韩翼祥,常雪梅主编.《大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郑希付主编.《健康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陈青萍著.《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6]刘爱莲,吴远编著.《高等教育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7]拿破仑.希尔N.V.皮尔著.《积极心态的力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8]李悦辉.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及教育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2(4)[9]王学臣,朱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4)[10]梁晓燕,章竞思.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2(7)[11]徐媛.关于“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3)[12]陈晓荆.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13]余秀华,吴雄鹰.浅析青年学生挫折的预防与调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4]唐玲.大学生社会适应之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3)[15]周学红.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琐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6]马英霞.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参考文献[17]江瑞芳.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8]黄天元.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6)[19]陈晓荆.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20]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21]王淑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需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22]尹观海,方燕红.提高大学生应付挫折能力的教育策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23]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凹.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4]李双.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及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3)[25]陈传联.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4(11) 致谢致 谢回顾这三年多来的高职生学习历程,首先,应该感谢我的导师——赵丽老师。赵老师不弃愚钝,谆谆教导,以其渊博的知识、精辟独到的见解、诲人不倦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催我奋进。本文的写作,更是得到了赵老师的悉心指导,从选题、开题到撰写都倾注了吴老师大量心血,特别是在论文的修改阶段,老师不顾工作繁忙,牺牲难得的休息时间,对文章的论点、结构乃至句读都字斟句酌地润色、拨冗斧正,这一切都点点滴滴铭记在心。个人的懈怠,使我很难给自己定位一个合格的学生,而正是赵老师的谆谆教诲,进一步坚定我努力学习的信念,进一步夯实了我成长的基础。在此,向赵老师深深鞠躬。感谢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门师兄妹们!感谢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过的所有资料的作者和提供者。最后,再次向各位关心和帮助我的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张璐    二○一一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