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50 KB
- 2022-04-22 13:33:2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毕业论文目录引言1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述21.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21.1.资产21.2.资产减值的含义22.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理论依据22.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计量理论22.2.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谨慎性原则32.3.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43.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主要内容53.1.八项资产减值准备53.2.资产减值适用范围63.3.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6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及存在的问题71.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71.1.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难以确定71.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72.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提出更高要求92.1.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相利用9三、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及存在的问题10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101.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时间101.2.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101.3.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基础112.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存在的问题122.1.资产减值损失的判断有难度。122.2.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存在不合理性。12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141.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宏观环境14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41.2.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141.3.加强以独立审计为主的外部监督142.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环境152.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盈余管理152.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15结束语16致 谢17参考文献18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资产随时可能发生减值,如何合理反映资产减值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计提这八项减值准备在日前的经济环境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合企业市场动作法则,更能体现会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能反映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直是企业操作利润的手段,本文主要就资产减值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第18页共18页
资产减值的相关概述1.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1.1.资产资产是会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几乎所有的会计要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相关。因而,其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那么,该资产就不能再予以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因此,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的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1.2.资产减值的含义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如资产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或自然力作用等原因导致资产的实体发生价值减损。无形损耗如由于科技进步导致资产原有技术的相对落后,或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资产的收益下降而形成的价值减损。然而,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企业在购置时无法预料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如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条件的进步、使用方式的改变等,它们会造成资产发生各种不可预期的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而资产这部分价值损耗无法得到补偿,它影响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造成资产账面价值的损失,这就是资产减值。2.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理论依据2.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计量理论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环节,会计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会涉及到会计计量。对于会计计量,它是“对某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控制的资源及其变化的计量”。按照现代资产计量理论的要求,应从完整的时空观来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状况,在选用资产的计量标准时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是多重的。第18页共18页
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做到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状况。历史成本不具有贴现价值的特征,其相关性最差,但历史成本的确具有客观性,因此其可靠性较强。“也许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比以施加现值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更为可靠,但这种可靠性将逐渐削弱,因为管理当局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不同的历史成本会计政策做出选择以操纵净收益,换句话说,虽然历史成本会计比其他计价方法更为可靠,但它绝不是完全可靠的”。在价格变动情况下,单一的历史成本属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l)基于各个交易时点的历史成本代表不同的价值量,它们没有可比性;(2)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与以现时价格计量的收入之间缺乏逻辑上的统一性;(3)无法区分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外在价格变动引起的持有利得;(4)在价格下跌时忽视资产的减值问题,从而虚增资产,无法揭示实际的财务状况[7]。只有采用多重计量属性对资产进行计价,才能全面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状况,而资产减值会计正是满足了现代资产计量理论这一要求,它是在历史成本下,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对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修正。资产减值会计选择改变计量属性但不改变计量单位的方式来计量资产减值的数额,它通常涉及的计量的主要标准有现行成本、现行市价、销售净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其主要计量属性见如下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比较如表:2-1表2-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时态类型交易可靠性相关性操作难度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销售净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过去现在现在现在未来投入投入产出产出产出实际假设假设假设假设强弱弱强易难1.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谨慎性原则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最不可能高估资产和收益的方法。亨德里克森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揭示,“会计师对于资产和收益具有几种可能的价值的话,应按其最低的价值来呈报,而对于负债和费用具有几种可能的价值的话,则应按其最高的价值来呈报,它意味着对于费用与其迟确认不如早确认,而对于收入与其早确认不如迟确认”。这一思想形成一种惯例,一直延续到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对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20世纪初期的会计人员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存货进行计价时,与其说是为了正确的资产计价,不如说是谨慎性要求运用的结果。因而从历史角度来看,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源于谨慎性要求的应用。正如葛家澎教授所论述的,“只要会计对象包括着不确定性,只要人们还找不到唯一科学的估计标准,而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计价方法中加以选择,就不能排除‘稳妥’第18页共18页
的原则,那就是:宁可低估,不可高估”。谨慎性要求报告提供者尽可能提供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信息。在这些信息中,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性要求的重要体现。经济环境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越多,经营风险越大,应用谨慎性要求的范围就越广,程度就越深,与此相对应,资产减值会计便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资产减值会计源于谨慎性要求的应用,但仅用谨慎性要求来规范与指导资产减值会计实务是不够的。因为在非专业人员的眼中,谨慎是“任意低估”的代名词;即使对专业人员而言,运用谨慎性来考虑资产减值,也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谨慎性要求的运用较大程度上要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如果在应用中没有把握好尺度,极端的谨慎就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的出现,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应有的披露,进而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8]1.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信息是否对决策具有有用性主要取决于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更好地实现了会计目标的要求。(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最主要的质量要求。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S)第2号将相关性的信息描述为“能帮助用户预测过去、现在和将来事项的结局,或者去证实或纠正以往的预期情况,从而影响其决策”。《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相关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应该使会计信息同决策相联系,从而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决策能力,其通常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要素组成。①预测价值。SFAS将预测价值定义为“信息的质量有助于使用者增加或纠正过去或现在事项的预测结果的可能性”。②反馈价值。反馈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证实或更正过去决策时的预期结果。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往往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预测。③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会计应尽可能在使用者做出决策之前提供与之有关的信息。历史成本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资产的减损情况通常只有在对资产进行处置时才进行披露,而资产减值会计正是针对这种缺陷,在资产发生减值时就及时地确认、计量和报告资产减值方面的信息,较好地满足了及时性的要求。(2)资产减值会计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着大量的估计和预测,涉及到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是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的难题之一。SFASNO.2指出,“一个指标的可靠性,以真实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情况为基础,同时又通过核实向用户保证,它具有这种反映情况的质量。当然,必须承认可靠性有程度之分。它几乎从来不是一个或黑或白的问题,而是一个可靠性更强或更弱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18页共18页
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通常包括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三个部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确保信息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真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即会计信息能如实表达所要反映的对象。资产减值会计虽然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相关性,却在可靠性方面具有两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如实反映。如实反映是指一项计量或描述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应一致或吻合。②可验证性远不如历史成本。可验证性是指独立的计量人员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论,即对同一会计事项,由不同的人依据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应当得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结论。③中立性有所削弱。中立性是指会计人员在根据会计准则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偏不倚,提供的信息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追求预定的结果[4]。1.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主要内容1.1.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应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应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对期末按照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计量,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定期地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投资的出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有和投资到期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其中,出售净价是指资产的出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发生的损失,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企业应当对委托贷款本金进行定期检查,并按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委托贷款本金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第18页共18页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同上)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应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并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减值准备,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1.资产减值适用范围企业所有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但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会计处理也会有所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就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递延所得税资产、金融工具、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以及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的减值处理,应分别适用其各自规范的准则。新准则实际规范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适用的资产(如探明的矿区权益的减值)。必须明确的是其他准则规定的各相关资产的减值,有些可以转回,有些是不能转回的[1]。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有存货跌价准备,而对于未探明矿区权益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1.2.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回收金额,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进行测试的必要前提,因此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第18页共18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及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将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历史成本、账面成本进行比较、修正的会计处理过程。正确计量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资产未来可实现经济利益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根本目标与任务。资产减值会计并不涉及物价变动等特殊业务,而大多是在企业正常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对企业资产价值的重新估计,它不否定历史成本原则,却突破历史成本这一传统模式。即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金额不高于其现时价值,现时价值一般是指资产的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当现时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不再采用历史成本,而是直接按现时价值列示,不仅有利于外部利害关系人掌握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也说明了管理当局己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1.1.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难以确定资产组如何划分无法确认,标准很难合理的确定,容易导致盈余管理在实务中很少有资产能按照单项来确定其是否减值,资产组能否被确定为一个组关键是这个资产组能否独立地产出现金流,因此,机器设备要与厂房、原材料相结合才能产出现金流,所以单独的机器设备就不能按照单项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组的分配工作量可能会很大,尤其是当涉及到商誉的确定时中小企业可能不堪重负虽然我国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一个中小企业为某一集团公司的控股企业,那么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还是要求其控股的中小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这对一个只有一两个会计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成本大大超过其效益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多重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应当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和不能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条件,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这对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因而计提是否真实合理不易确定。同时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暂停上市及退市的规定,一些亏损公司便充分甚至过度利用会计政策,在亏损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会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争取盈利避免ST处理,而一些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则在最后一年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希望借助这种“一次性处理”的做法,获取公司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1.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第18页共18页
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短期投资市价、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4]。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为了使期末资产计价与当期损益计量更可靠,新准则更多地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规定了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要求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新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其以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并且对预算期进行了限定,对预算期以后的现金流量趋势进行了保守的限定。这些规定在理论上确实提高了计量的可靠性,但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对于企业来说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要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而贴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因此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1.未来现金流量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当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五年时,其未来现金流量就变得更不可测。因此,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应该合理的根据管理部门已经批准的最后预算或预测等的基础上。企业一般应使用稳定或递减的增长率,除非有证据表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该以合理的、可支持的假设、推测为依据。所有可得到的依据都应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中考虑到。对依据的依赖程度应与依据可被客观验证的程度相一致。如果已预测出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数量范围或时间范围,那么在决定未来现金流量最佳预测值时,应考虑结果的可能性。如果企业无法合理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可以根据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以确定。但是在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准则中要求“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合理估计”,预计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众多,比如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当和折现率想一致;内部转移价格应当予以调整等,虽然理论上显得非常严谨,但实际工作中可能不具有更多的操作性。2.折现率难以选择《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三条规定:折现率应当是一个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折现率是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合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折现率应当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的风险,而风险带有不确定性。是某项资产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概率集合。在选择合理的折现率时,如何反映这种特定的风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实务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现率的应用上,包括利息的可收回金额,一般依照两种方法计量:一是实际债务利息的未经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第18页共18页
二是以贷款利率等一些年利率进行折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支持前一种方法的学者认为用债务利率,如增量借款利率折现得到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实现计量日的较实用的方法。他们认为,没有负债的企业也需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初始的投资决策已经包括了对负债和权益资金成本的考虑。但使用包括利息的可收回成本法对实质相同的减值资产带来不同的账面价值,由于这些固定资产属于不同的企业,而企业的负债能力各不相同,折现率除了代表货币时间价值,还应该反映评估资产的特有风险。因此,用负债利率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并不是计量这些资产的适当方法。1.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没有形成活跃的资产交换的二级市场、资产评估随意性较大、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因而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资产减值金额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无法保证。1.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提出更高要求固定资产入账后,会计上根据预计的使用年限,按照该资产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了合理的折旧方法。那么在较长时间内,会计人员就按照既定的数据按期计提折旧,但是在科技发达,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可能很快就有新的设备上市,必然导致原有资产淘汰,市价下跌,会计上作为资产减值进行处理。可是对于上述原因产生的减值,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企业多部门,多方面专业人员协同认定,甚至需要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1.1.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相利用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盈利的手段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其方式主要包括:一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还有就是往年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再者是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根据ValueTool公司绩效数据库,1389家非金融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2002年至2007年90%以上的公司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资产减值损失或者转回。其中,当年转回资产减值损失占当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比例在10%左右。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逃废债务的手段在2008年年报中,有些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应收款、借款担保等全额或大比例计提资产减值。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在非流通股中,国有企业占绝对控股地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而“一股独大”又带来公司治理的内部人控制,大股东长期控制着上市公司的人财物。除此以外,上市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欠款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也有内外勾结逃废债务的可能。第18页共18页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及存在的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1.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时间对于资产减值确认的时点,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第8段指出:“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显然,确认资产减值的时点是资产负债表日,但对于应在何种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笔者认为,基于资产减值确认、计量等工作的复杂性和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的时间要求,企业没必要甚至也不可能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减值予以确认,但在需要对外报送财务报告时,必须于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减值进行确认。1.2.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1)永久性标准,要求只对永久性(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恢复)的资产减值进行确认; (2)可能性标准,要求对可能的资产减值予以确认;(3)经济性标准,要求对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任何资产减值进行确认。上述确认标准中,可能性标准包含永久性标准,因为永久性的减值实质上是可能性很大甚至是100%的减值,但却排除了对暂时性减值的确认。鉴于永久性标准和可能性标准应用中很难确定哪些是永久性减值哪些是暂时性减值,大大增加了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而经济性标准避开了区分资产减值类型的难题,易于理解,便于操作,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企业资产价值的不利影响,真正体现了稳健性原则的要求,所以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都广泛采用经济性标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未明确规定应采用的标准,但从相关条文中可以看出,三种确认标准兼有,只是不同种类的资产确认标准有所侧重而已(如表1)。 第18页共18页
表1 资产类型与其减值确认应用标准对照表标准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委托贷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经济性标准√√1.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基础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从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认为,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有两个确认基础,一是按单项计提,当企业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我国对于资产组的定义来源于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规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按单项资产估计,如果不可行,要求企业按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确认可收回金额。现金产出单元指从持续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并且能认定是最小的资产组合。然而,如果资产或资产组合产出的产品可在活跃市场上交易,该资产或资产组合应单独认定为现金产出单元,即使这些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某些或全部产品仅是内部使用。虽然新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1)资产组如何划分无法确认,标准很难合理地确定,容易导致赢余管理。在实务中很少有资产能按照单项来确定其是否减值,资产组能否被确定为一个组关键是这个资产组能否独立地产出现金流入,因此,机器设备要与厂房、原材料相结合才能产出现金流入,所以单独的机器设备就不能按照单项计提减值准备。(2)资产组的分配工作量可能会很大,尤其是当涉及到商誉的确定时,中小企业可能不堪重负。虽然我国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一个中小企业为某一集团公司的控股企业,那么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还是要求其控股的中小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这对一个只有一两个会计人员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成本大大地超过其效益的。第18页共18页
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存在的问题1.1.资产减值损失的判断有难度。1.值准备的计提时间未作统一规定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相比之下,国际资产减值准则对计提时间则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资产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此规定,避免了操作的随意性,使不同企业具有可比性。2.资产期末计价的计量模式正因为各项资产期末计价均采用“孰低法”,由此便产生了各种资产准备账户。所不同的是,它们的计价方法选择了不同的计量模式,现归纳如下:计量模式用资产项目(1)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短期投资(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存货(3)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4)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法委托贷款(5)应收款项与估计可收回款项孰低法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1)项中的市价是指在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交易价格。对于(2)项中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对于(3)、(4)项中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以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和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从现行的会计制度和颁布的准则内容来看,现有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计量模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可操作性差。现有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实际会计工作中难以掌握与运用。1.2.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存在不合理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可能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可能高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是市场经济中的“自然现象”第18页共18页
,只能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不能转回资产减值损失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滥用资产减值,但有可能使《资产减值》准则的应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折现率、现金流量的估计、时间分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尽量少计提或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为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高估资产,与实际不符,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不能转回,就是低估资产,同样与实际不符。另外,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规定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但该规定并未能完全封死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通道,因为新准则并未明确针对存货、短期投资等项目的减值准备能否冲回的问题。对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金融资产、递延税项资产和雇员福利资产以及特殊行业的资产也排除在准则适用范围之外,这些资产已计提的减值损失依然可以在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价值恢复的前提下予以转回。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上市公司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绝大部分来自金融资产,尤其是当中的应收款项。从2003年的实证研究数据看,1101家上市公司计提了减值准备,其中8项减值准备净额主要由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构成,分别占总计提净额的78.45%、13.34%、6.57%和4.21%,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占到了总额的85%。例如,咸阳偏转2005年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决定是:“公司库存抵账商品相机,由于市场原因已很难变现,应全额计提跌价准备,其原账面价值727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74万元,决定补提跌价准备53万元。”由此可见,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冲回成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通道。新资产减值准则只阻止了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转回操控利润,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进行盈利操控,上市公司未来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第18页共18页
一、完善资产减值会计1.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宏观环境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是一些上市公司产生了选择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的动机,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证券管理制度中的控制参数单一,且多以净利润为标准,这就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操纵会计利润,不提、少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巨额冲销,或者将已发生价值减损的资产长期挂账不处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综合的指标体系,如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等,以减少企业进行会计选择、操纵会计利润的外在动机。其次要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改进可回收金额的计算,强化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要增加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程序与资产减值评判方法的披露,让会计报表阅读人从中知晓企业对减值准备计提工作的完备程序、提取比例与金额是否合理。同时,还需增加减值准备计提相关责任人声明事项,以示加强责任。1.2.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资产减值问题的核心是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但是在现阶段,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很难保证,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上的价格有所不同,另外,合同协议的价格的公允性很难保证,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可以使上市公司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所以健全和发展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是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条件。国家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逐步建立起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建立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市场报价系统,以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直接依据,缩小利润操控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1.3.加强以独立审计为主的外部监督资产减值准备项目具有内容特殊、金额较大、情况复杂等特点,因此,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完善会计监督,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在该特殊项目的审计实务过程中,应由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第18页共18页
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及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鉴定、监督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加强独立审计,严格把关,熟知其操控利润的主要方式,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策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弄虚作假的行为,为资产减值保驾护航。当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证据所估计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差异时,应判断差异是否合理,如认为不合理,应提请审计单位调整。1.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内部环境1.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盈余管理就目前来看,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着大股东相对集权,中小股东独立于企业外部的现象,这就造成了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经理控制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操纵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要防范利润操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协调运转的作用,从内部着手,有效地遏制住盈余管理的发生。1.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运用水平,才能使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我国更好的推行。在会计环境方面,要加快具体会计规范建设,同时也要加快会计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完善,规范会计职业体系,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在会计教育方面,要在高等会计教育中按照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在职人员的财税、金融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第18页共18页
结束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产减值的因素广泛存在,资产减值会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反映客观存在的资产价值的减少,全面、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实价值状况,揭示潜在风险,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本文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并对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虽然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但是由于我国实施新准则的环境尚不成熟,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健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建议,相信在制度不断完善,操作不断规范的环境下,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一定会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笔者知识和实践上的欠缺,对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认识仍存在局限性。未能对我国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的实际影响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相信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广泛应用,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更加深入,会有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出现。第18页共18页
致 谢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反复修改,我的论文《资产减值会计研究》即将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很多的汗水、有很多的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快感!在此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夏远江老师在论文上的细心指导。您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对学术问题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直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鞭策着我。您从读书、研究、实践各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并永远鼓励我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不断迸取。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我的父母无限关爱、理解和支持,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精神动力,他们为我所付出的一切我都铭刻在心,并努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来回报我的亲人。感谢大学里所有给过我帮助和教诲的老师们,使我了解了很多专业知识,最后感谢各位老师和母校对我的大力栽培。第18页共18页
参考文献[1]高伟华.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方式及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0(01):12-15.[2]赵丽娟.浅析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J];硅谷;2010(02):23-34.[3]李刚.资产减值计量方法浅探[J].财会月刊.2007,(3)[4]杨有红、赵佳佳.试论资产减值内控制度的完善[J].会计研究.2008,(2)[5]肖序,李震.资产减值核算的国际比较和研究[J].上海会计.2008,(9)[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7]李静静.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应用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8]李星.资产减值准则实务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0(20):11-16.[9]蒋伟.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2006,10:86.[10]李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第18页共18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务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
-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毕业论文.doc
- 财经类毕业论文写作辅导.doc
- 质量管理体系毕业论文.doc
- 质量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
- 贪吃蛇小游戏开发毕业论文.doc
- 购便宜购物商城毕业论文.doc
- 购物模式开发与应用毕业论文.doc
-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doc
- 资源勘探研究毕业论文.doc
- 赣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模板.doc
- 赣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
- 超声波倒车雷达系统毕业设计.doc
- 超声波探伤毕业论文.doc
- 超声波测距毕业设计论文.doc
- 超导材料研究毕业论文.doc
- 超市管理系统 毕业论文.doc
- 超市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