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4-22 13:33:54 发布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摘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连锁经营模式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物流配送越来越受到连锁零售企业的重视,它是连锁零售企业的重要基础,它的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流通的效率,因此物流配送也就自然成为连锁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提出了在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借以改善它、提高它,并朝新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物流配送连锁经营问题对策有着百年历史的连锁经营,是提高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在发达国家普遍获得成功的零售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连锁经营实现了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降低了商品的零售价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外零售连锁超市间竞争格局的展开,配送体系成为他们的竞争焦点。物流配送的好坏是零售连锁超市经营的重要保证,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规模效益以及能否给供应链上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一、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的特点1、订单频繁由于连锁企业店铺多,而且分布广泛,订单频率高,大多数订单的货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小,甚至有些订单有时间需求,如规定一定的时间送货、或规定次数送货,这都加大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难度。2、货物种类众多特别是大型综合超市,货物的种类一般都有上万种,规格各异,在客观上加大货物配送的难度。3、配送点多,线路复杂连锁企业经营的分店一般是经济比较好的城市市区,容易堵车、塞车,同时分店的数目较多,导致了配送线路比较复杂。4、附加的增值服务比较多一般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除了配送服务以外,还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像拆零、附带处理退货等服务。 综合以上特点使得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要有更快的反应,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来满足现在连锁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要求。 二、目前常用配送模式的分析1.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配送模式零售业巨人沃尔玛在配送方面的成功说明了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综合商场等,也都十分重视配送环节,相继建立了配送中心。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2.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在中国连锁店发展初期,许多连锁店都采取了把供应商直送方式简单地组合成物流配送体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在导入期的中国连锁店,业态上大多选择了超市形式,而且是规模不大的第一代传统食品超市,连锁店规模扩大需要发展更多的店铺来实现。供应商的运输系统适应不了多店铺、广地域发展的要求,配送不到位,缺货断档,时间衔接不上,会制约连锁超市的发展。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由第三方的专业物流公司来承担。社会化物流的优势在于专业物流公司能提供更多的作业和管理上的专业知识,可以使连锁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在运作中,专业物流公司对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客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各门店。用户之间还可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社会化的中介配送模式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国内多数物流配送企业也正在积极探索。三、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目前连锁企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与之密切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大多数连锁企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配送中心在我国平均一个连锁企业约有15个店铺,未形成规模,统一配送率低,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可见只有扩大经营规模,发展连锁店铺使其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提高连锁企业的配送效率和效益。 2、国内很多连锁企业仍没有实现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通常只有30%~60%,部分连锁企业总部与分店之间没有推行总部统一采购和配送,仍实行传统的单店采购和进货。从企业整体来看,不但失去了连锁店应有的低价优势,同时也增加了连锁店的总成本。3、我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规模小,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虽然有的企业提出“当日订货,次日送货”的原则,但是大部分是在24~48小时内送货,甚至有的是一星期。有的配送中心还处于人工操作状况。然而国外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配有自动分拣机、电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如美国沃尔玛公司拥有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配送中心,并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设施。4、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当前我国的配送中心管理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和信息化,计算机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在配送中心业务管理、货物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则、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中全面实现计算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5、连锁企业大多自营配送,较少使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比较小,为了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促进销售,更好吸引消费者,而把配送有关的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物流配送企业来完成。6、统一配送效率不高。目前我国零售业的统一配送效率不高,不少零售业的仓库和车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车辆空载率普遍较高,商品的在库周转期过长。据有关机构对内地16家比较成功的连锁企业的调查表明,没有一个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各分店经营的所有商品实行100%的统一配送,最好的也只达到80%~90%。而且,我国零售企业的配送规模普遍较小,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绝大多数配送中心也未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其中约60%的人员和设施处于闲置状态。7、与供应商的合作机制失效。我国零售企业和供应商的关系紧张,有效的合作机制在他们之间难以形成。(1)利益方面。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大多处于第二阶段--向供应商要利润。零售企业往往无休止地追求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与供应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争取“双赢”的战略协作关系。一方面尽力压低进价;一方面为了获利拼命积压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向供应商索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包括进场费、促销费、广告费、通道费等,并采取拖延货款、压占供应商流通资金等违规做法。双方不是正和博弈的双赢关系,而是“你死我活”的针锋相对。(2)诚信方面。由于相关法规制定的不健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原因,我国零售企业和供应商之间在诚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华榕超市事件”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曾两次进入“中国连锁商业企业百强”的华榕超市是当年福建最大的连锁商业企业。然而,在2001年末,华榕超市却出现了高达5,500多万元的净债务,其中欠供应商债务达4,200万元,濒临破产。面对这一形势,供应商们警觉起来,很快一些地区便相继发生供应商逼债、砸碎商场玻璃门窗的事件,接下来,加盟华榕的多家超市相继关门,最终导致了2002年华榕超市的倒闭。这一事件反映了零售企业对供应商的诚信的重要性。8、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我国连锁企业无论是物流硬件还是软件与电子商务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统筹策划、精细化组织及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对策1、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重视第三方物流连锁企业利用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进行商品配送,除非有相当大的的规模效应,否则巨大的投资必定化为巨大的沉没成本。因此,我国连锁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连锁企业在利用自己的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的同时,还应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加以弥补,达到集约化经营,节省物流成本。2、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作为联系供货商与销售商的纽带,具有订单处理、仓库管理、流通加工、捡货配送等功能,是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结点。而畅通、高效的信息系统是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快速正常运转的支撑和保障,是物流配送中心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提高,电子商务在企业中运用广泛,在连锁企业中既可降低成本节约大量的时间,增强时效性,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理制度。3、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应重视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通过分销网络系统将所销售的产品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处理逆向物流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良好的逆向物流过程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忠实度、缩短处理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形象、改进产品设计、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4、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实现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已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至整个供应链,通过和链上伙伴的战略合作,提高自己的物流管理水平。在建立新型的物流供应链战略合作方面采用的典型方法有两种: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也就是效率型消费者对应,ECR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把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组织革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其目标,即实现低成本的流通、基础关联设施的建设、 消除组织间的隔阂及协调合作以满足消费者需要QR(QuickResponse)也就是快速反应,它是指通过零售商和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销售时点以及订货补充等经营信息的交换,用多频度、小数量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用来实现销售额增长、客户服务的最佳化以及库存量、商品缺货、商品风险和减价最小化的目标的一个物流管理系统模式。5、推进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具有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的连锁企业开始利用自身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进行社会化的配送,扩大配送服务对象,开展商品配销业务。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商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一些连锁超市企业如上海华联、杭州家友等,开始利用自身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进行社会化的配送。6、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拓展了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条件的物流运作范畴,为现代物流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在提高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把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实用性原则。应用信息技术并非越新越复杂越好,而应以实用为首要原则。我国零售企业应量力而行,因为信息技术的投入使用意味着企业高额资金的支出,伴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产生很强的流通资金约束力,还要占据一定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对其容纳、对接及日常运行进行看管维护。所以,我国零售企业一定要选用跟自身匹配的信息技术。(2)循序渐进原则。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是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核心之一。由于我国的零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不能追求单一模式。应根据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针对不同的用户环境,采取高、中、低级(宽带、无线、拨号、电话、传真)的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技术逐步实现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因此,对零售企业来说,要对信息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升级,并保持持续的投入。(3)兼容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尽管一些零售企业已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系统建设受“大而全”方案指导思想的制约,使一些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但对外还较为封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在Internet日益普及的时代,这样的信息化系统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将会出现互联互通困难,从而造成信息不通畅,影响配送业务的进行。因此,实现物流信息化一定要注意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兼容性以及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否则信息化的优势将无法发挥。7、加强冷冻生鲜食品的配送功能 随着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快速食品、生鲜半成品和冷冻食品的需求增加,连锁超市的竞争关键往往体现在新鲜品上,大型零售企业设立食品加工中心和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的一个趋势。    五、对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展望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已逐步成为商业零售业的一支主力军,物流配送在连锁零售业的应用也显得十分重要,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发展体现为:1.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将增加或加强冷冻生鲜食品的配送功能。随着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快速食品、生鲜半成品和冷冻食品的需求增加,大型零售企业设立食品加工中心和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的一个趋势。例如,肉类、蛋类、菜类、牛奶、面包等专门经营这些新鲜食品的物流配送企业,将伴随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这些商品质量的要求,形成集物流、常温仓储、冷藏、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多功能物流中心。2.连锁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在日本,大约有30%的连锁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企业。随着全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的兴起和成熟,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这将会成为连锁企业的一种选择。3.物流信息系统的构造。连锁企业物流有关的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系统(EDI)或电子订货系统(EOS)。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在90年代后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连锁企业基本上应用了包括覆盖进销存的管理信息系统,甚至一些企业为提高管理的水平,还引入了商业分析智能管理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数据共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企业出现了网上数据传送和订货的应用,利用互联网与物流配送中心、上游供应商共享商品的销售、库存信息,在电子订货、商品验收、退货、促销、变价、结算、付款等环节提供协同支持。参考文献:[1]李春琳: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2]吴聪: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5,(4)[3]万晓周宁: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物流系统配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6)[4]杜亮: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