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6.58 KB
- 2022-04-22 13:48:4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453—2011沿淮地区小麦水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规程ProductiveCultivationRegulationsforWheat-RiceCroppingSystemalongtheHuaiheRiver2011-07-07发布2011-08-07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453—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令聪、武立权、黄正来、汪建来、高福平、姜涛。I
DB34/T1453—2011沿淮地区小麦水稻周年平衡增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沿淮地区小麦水稻周年平衡增产配套的品种、播期、播量、肥料运筹、水管方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主要栽培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沿淮地区稻麦连作区一季中稻、稻茬麦高产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50-2009稻谷GB1351-2008小麦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8-200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周年平衡增产指将小麦水稻两季作物作为一个栽培整体来考虑,依据气候与作物的时空统一性及冬小麦、水稻栽培生理的互补规律,对小麦水稻周年农艺措施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两季产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4产地环境条件4.1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5332的规定。4.2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NY5332的规定。4.3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5332的规定。1
DB34/T1453—20115产量指标与产量结构22中稻每667m产600kg~650kg。中粳稻要求每667m穗数20万~23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302粒~15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27.5g;中籼稻每667m穗数16万~1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g。22小麦每667m产400kg~450kg,每667m成穗34万~38万,穗粒数35粒~40粒,千粒重38g~42g。6茬口配置与播栽期中籼稻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育秧,6月5日~6月15日移栽,9月下旬腾茬;小麦10月15日~10月20日播种,第二年5月底到6月初腾茬。中粳稻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育秧,6月5日~6月15日移栽,10月上中旬腾茬;小麦10月20日~10月25日播种,第二年5月底到6月初腾茬。7品种搭配选用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品种(组合)。中籼稻推荐使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中籼稻茬口种植半冬性小麦品种;中粳稻推荐使用优质高产常规品种或杂交水稻品种,中粳稻茬口选用春性小麦品种。8平衡施肥2中籼稻全生育期每667m施纯氮15kg~16kg、五氧化二磷5kg~7kg、氧化钾7kg~8kg,2硅肥4kg~5kg、锌肥lkg~2kg;接茬小麦全生育期每667m施纯氮14kg~16kg、五氧化二磷5kg~7kg、氧化钾6kg~8kg,锌肥lkg~1.5kg。2中粳稻全生育期每667m施氮17.5kg~20kg、五氧化二磷7kg~10kg、氧化钾8kg~10kg,2硅肥4kg~5kg、锌肥1kg~2kg;接茬小麦全生育期每667m施纯氮12kg~14kg、五氧化二磷4kg~6kg、氧化钾5kg~7kg,锌肥lkg~1.5kg。9水稻育秧技术9.1秧龄及壮秧标准秧龄30d~35d,叶龄6叶~7叶,70%的秧苗带蘖2个~3个,苗高20cm~30cm左右,白根数25条~30条,叶色绿偏淡,根系短、白、粗、多。9.2育秧方式9.2.1旱育秧技术要点为肥床:疏松肥沃的菜园地或旱作地。2足肥:播种前15天~20天每667m施45%(15N-15P-15K)三元复合肥50kg、氯化钾5kg、2尿素10kg~15kg或旱育壮秧剂40kg~50kg,稀播:30kg/667m(秧本田比1:25~30),采用抛栽方式可拌强吸水种衣剂。2
DB34/T1453—20119.2.2湿润育秧2合式秧田(平整、排灌方便)、稀播:12.5kg/667m(秧本田比1:10),踏谷,扎根立苗前湿润管理,严禁淹水倒芽。9.2.3塑盘育秧抛秧采用壮秧剂拌营养土,精确定量播种(每孔1粒或2粒种子)、控制秧龄(20d~25d)、移栽前1d~2d重施送嫁肥。10移栽10.1原则宽行窄株,确定合理密度,提高栽插质量;推广免耕抛秧和机插秧,省工节本。10.2移栽期本区小麦收获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稻移栽期根据育秧方式、播种期和秧龄安排在6月5日~15日。10.3移栽密度10.3.1手插秧22籼稻:30×13cm,每667m穴数1.7万~1.8万,每穴带蘖苗1本~2本(主茎和大分蘖共42苗左右),基本苗每667m6万~7万;222粳稻:25×13cm,每667m穴数1.8万~2.0万,每穴茎蘖苗4苗~5苗,基本苗每667m8万~10万。10.3.2抛栽抛栽基本苗比手插秧增加5%~10%,无论人工或机械抛栽,力求均匀,拉绳隔3m捡出宽30cm2的人行道,对0.1m以上的大空进行补苗。11施肥11.1原则精确定量,合理配方,适氮稳磷增钾补微;前肥后移,减少基蘖肥,增施穗肥,控制前期无效生长量,主攻大穗;淘汰“一头轰”施肥技术。11.2施肥时期和数量11.2.1基肥2籼稻每667m无害化处理有机肥1000kg左右,尿素15kg,磷酸二铵15kg(籼稻)或20kg(粳稻),氯化钾6kg,或者45%(15N-15P-15K)三元复合肥40kg(籼稻)或45kg(粳稻),硅肥4kg~5kg、锌肥lkg~2kg。基肥中有机肥在耕前施下,化肥在耕后整地前施下。11.2.2分蘖肥3
DB34/T1453—201122栽后7d左右,籼稻每667m施尿素3kg~5kg,粳稻每667m施尿素5kg~7.5kg。11.2.3促花肥2在拔第一节间后,即抽穗前25d左右,每667m追施尿素2.5kg~3kg(籼稻)或12kg~14kg(粳稻),氯化钾5kg~6kg。11.2.4保花肥2在抽穗前12d左右,每667m追施尿素5.5kg~7kg(籼稻)或5.5kg~6kg(粳稻)。11.2.5叶面喷肥2灌浆期每667m可用磷酸二氢钾250g加尿素500g兑水喷施。12大田管理12.1原则采用群体质量控制技术,严格控制高峰苗,提高有效穗数和成穗率;推广节水健身栽培,淘汰长期水层灌溉、深水灌溉。12.2水浆管理全生育期推行浅湿间歇灌溉技术,需水临界期遇雨蓄水。一般返青期浅水,分蘖前期(栽后20d以内)浅水湿润交替;全田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栽后25d左右,约在6月底)晒田,至拔节初期(第一节间定长、二次枝梗分化期,距抽穗约有25d左右,约在7月下旬)以干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可分次搁田控苗,历时25d左右;该段时间以干为主是控制高峰苗、强根壮秆健身栽培及减少无效生长和提高成穗率的关键,也为以后施用促花肥和保花肥主攻大穗打下基础。二次枝梗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7月下旬~8月下旬)以浅水湿润交替为主。灌浆至成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活熟到老,收获前一周断水。13病虫草害综合防治13.1原则一保一宽三严,即注意保护害虫天敌;适当放宽防治标准,不滥施农药;严格农药种类,严格施药时间,严格用药数量。13.2防治对象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等;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蓟马等;杂草主要有稗草、眼子菜、慈菇、莎草、空心莲子草等。13.3农业防治施用的有机肥应经高温沤制杀死草籽;及时耕翻耙田,清除田间及埂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等。13.4生物防治4
DB34/T1453—2011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13.5物理防治大面积生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13.6药剂防治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见附录A。14收获黄熟末期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收获后,稻谷及时晾晒,使水分下降到13%(籼稻)或14%(粳稻)后贮藏。15小麦整地15.1整地时间水稻收获后,当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5%时适墒耕作,墒情不足的砂性土壤可先造墒,晾晒后耕作。15.2整地方式a)采用少免耕作业,旋耕深度视土壤墒情,一般为8cm~12cm,作业2遍。特别松软的土壤要镇压,使土壤保持适当的紧密度。b)长期旋耕的田块应间隔2年~3年进行一次深耕(松),深耕(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三漏田不宜进行深松。15.3三沟配套播种作业后应及时采用机械化开沟技术(视播种期天气影响,可播前开部分墒沟)。田内“三沟”(畦沟、腰沟、田边沟)深度分别达到0.2m、0.25m、0.35m左右;田外大沟深0.6m~0.8m;畦沟间隔3m~4m。做到沟沟相通,横沟与田外沟渠相通。16施肥16.1原则坚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基追肥结合的施肥原则。16.2施肥时期和数量16.2.1基肥2在整地播种前,每667m施无害化处理有机肥1000kg,尿素10kg,45%(15N-15P-15K)三元复合肥30kg~40kg,锌肥lkg~1.5kg。16.2.2返青肥5
DB34/T1453—20112对于苗情弱、群体不足的田块,应施用返青肥,一般每667m施尿素2.5kg~5kg。16.2.3拔节肥2普施拔节肥,每667m施尿素8kg~10kg。群体偏大、苗情偏旺的延迟到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时施用。遇旱时要追肥与浇水相结合。16.2.4叶面喷肥2在小麦抽穗至灌浆前中期,每667m用尿素1kg、磷酸二氢钾0.2kg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洒。17小麦播种技术17.1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进行精选。种子达GB4404.1-2008标准。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未经包衣的种子,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3kg拌种。拌后堆闷3小时~4小时,待麦种晾干即可播种。17.2播种方式用条播机进行播种,或少免耕机条播,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20cm,播深3cm~4cm。播种后根据墒情适当镇压,一播全苗。17.3适量播种2在足墒精细整地、适期播种的前提下,10月中旬播种的半冬性品种,基本苗每667m15万~182万;10月下旬播种的春性品种,基本苗每667m18万~22万。播期推迟,基本苗适当增加。18苗期管理18.1及早查苗补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对行内10cm以上缺苗断垄地段,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至露白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3叶期至4叶期,在同一田块中堆苗或稠密处选择有分蘖的带土麦苗,移栽至缺苗处。18.2科学冬灌对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或缺墒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进行,在封冻前完成。18.3适时中耕镇压要适时中耕保墒,促根蘖健壮发育。对群体过大过旺麦田,采取深中耕断根或镇压。对秸秆还田没有造墒的麦田,播后必须进行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对秋冬雨雪偏少,口墒较差,且坷垃较多的麦田应在冬前适时镇压,保苗安全越冬。6
DB34/T1453—201119小麦中后期管理19.1防倒与防冻19.1.1化控防倒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进行化控。对基部第一节间已定长的田块,不进行化控,以免影响小麦正常抽穗。19.1.2预防冻害小麦拔节期前后,在预报有寒流来临之前,采取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2生冻害,应及时采取浇水施肥等补救措施,一般每667m追施尿素5kg~10kg,促其尽快恢复生长。19.2小麦降湿壮根春季及时疏通“三沟”,保证排水畅通。20病虫草害综合防治20.1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20.2防治对象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粘虫等;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猪殃殃等。20.3农业防治精选种子,汰除病粒;施用的有机肥应经高温沤制杀死草籽;及时耕翻耙田,轮作换茬,清除田间及埂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等。20.4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应用生物类及其衍生物防治病虫害。20.5药剂防治根据田间病虫草发生特点,选准药剂,适时适量防治。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见附录B。21收获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收获后,籽粒及时晾晒,使水分下降到12.5%后贮藏。7
DB34/T1453—2011AA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稻病虫草防治技术表A.1关键时期关键病虫防治指标关键技术1.种子处理:浸种前晒种1d,用4.2%浸丰2ml或25%咪鲜胺2ml加水5kg~10kg,浸4kg~5kg稻种,浸泡36h。种传病虫:22.秧田预防:秧苗3叶期,每667m用40%毒死蜱80ml对如恶苗病、2水30kg均匀喷雾防治灰飞虱。抛栽前5d~7d,每66m用8000稻干尖线虫播种前至抛栽预防措施单位Bt粉剂200g~300g对水30kg均匀喷雾。病、稻水象后7天3.化学除草:以稗草、莎草为主的常规移栽田,水稻移栽后4d~甲、灰飞虱26d,每667m用50%苯噻草胺WP30g~40g,拌毒土撒施。以稗等草、莎草、阔叶草混生的稻田,水稻2叶~3叶期,用2.5%稻杰60ml,对水30kg茎叶喷雾。分蘖期1000头/百丛2稻飞虱每667m用8000单位Bt粉剂200g~300g加25%扑虱灵(6月下旬幼虫稻纵卷叶螟粉剂100g或对水40kg均匀喷雾。白叶枯病始见中心病株田同时末~7月上100头/百丛白叶枯病加20%叶枯宁100g均匀喷雾。旬)始见中心病株幼虫60头/百2稻纵卷叶螟水稻破口前10d~15d,每667m用25%吡蚜酮20g加40%丙丛二化螟溴磷100ml加10%井·蜡芽水剂15ml对水40kg均匀喷雾;穗期根据病虫预报卵2稻曲病重发年份,第1次防治7d后每667m再用10%井·蜡芽(孕穗期~孵高峰期稻飞虱水剂150ml对水40kg补治1次。灌浆期)1500头/百丛2纹枯病8月中旬查治稻飞虱,每667m用48%乐斯本100ml对水病丛率30%稻曲病40kg进行中下部均匀喷雾。预防措施2注:机动喷雾器667m用水量视水稻群体大小掌握在11kg~22kg(1~2背包水)。8
DB34/T1453—2011BB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麦病虫草防治技术表B.1防治防治防治指标农药名称推荐使用剂量注意事项对象适期50%甲柳·酮悬浮剂种子量的0.1%拌种或甲柳·酮井20%井蜡·芽(纹真清)悬浮剂50ml~100ml或12.5纹枯病株率20拌种分蘖末蜡·芽井冈霉%井蜡·芽(纹霉清)水剂150ml,对水50kg均病%茎基部喷药期防治素匀喷雾20%井冈霉素粉剂50g,对水50kg均匀喷雾白粉孕穗至烯唑醇12.5%烯唑醇(禾果利)粉剂50g或20%三唑酮乳病株率20%叶片喷雾病抽穗期三唑酮油5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25%咪酰胺(保鲜克、使百克)乳油50ml~60ml咪酰胺井感病品种一赤霉抽穗至或10%井蜡·芽(真灵)悬浮剂100ml或36%多·酮重在防治蜡·芽多·酮周后补喷一病扬花期(粉霉灵)悬浮剂120g~140g或80%多菌灵粉多菌灵次剂100g,对水50kg均匀喷雾早期集烯唑醇12.5%烯唑醇(禾果利)粉剂50g,或20%三唑锈病病叶率20%中防治三唑酮酮乳油5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地下播种前40%辛硫磷乳油种子量的0.1%加种子量6%的水死苗率3%辛硫磷害虫拌种拌种10%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粉剂15g对水50kg吡虫啉抗苗蚜生长期百株(穗)蚜均匀喷雾喷植株蚜·吡虫啉高穗蚜穗期量500头24%抗蚜·吡虫啉粉剂20g~30g或4.5%高效氯氰喷穗部效氯氰菊脂菊酯乳油5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吸浆4月中、扒开麦垄见敌敌畏80%乳油150ml加细土20kg撒施拌毒土虫下旬虫2~3头毒死蜱40%乳油50ml加适量水加土20kg撒施20%扫螨净乳油5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麦蜘小麦返600~1500扫螨净40.7%毒死蜱(统一顺)乳油80ml,对水50kg均蛛青后头/m毒死蜱匀喷雾幼虫二25~30头灭幼脲3号高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0g~40g对水50kg喷雾田块周边均粘虫2三阶段/m效氯氰菊脂4.5%高效氯氰菊脂乳油60ml对水50kg喷雾要喷到单子冬前为日平均温度2粉恶唑禾草6.9%粉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40ml~60ml,叶杂主,春季50株/m5℃以上,小灵对水50kg均匀喷雾草补充,麦拔节前小麦20%氯氟吡氧乙酸(阔草隆、使它隆)乳油50ml,阔叶2氯氟吡氧乙3~4叶50株/m或5.8%双氟·唑嘧磺草胺(麦喜)悬浮剂10ml,杂草酸期或10%苯磺隆粉剂10~15g,对水50kg均匀喷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1430-2011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硅橡胶绝缘控制电缆.pdf
- DB34T1431-2011额定电压1.8∕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pdf
- DB34T1432.1-2011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一般规定.pdf
- DB34T1432.2-2011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聚氯乙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pdf
- DB34T1432.6-2011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硅橡胶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pdf
- DB34T1438-2011特种硅橡胶扁电缆.pdf
- DB34T1443-2011锌·氨基酸功能尿素.pdf
- DB34T1451-2011石头纸.pdf
- DB34T1452-2011皖油25高效保优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454-2011淮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455-2011高蛋白大豆“皖豆24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操作规程.pdf
- DB34T1456-2011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操作规程.pdf
- DB34T1457-2011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T1458-2011甜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459-2011早春茬无子西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460-2011无公害食品菱角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4T1479-2011三潭枇杷.pdf
- DB34T1482-2011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