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 MB
  • 2022-04-22 13:32:52 发布

DLT5409.2-2010核电厂工程勘测技术规程岩土工程.pdf

  • 1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27140P59备案号:J1042—2010口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5409.2—2010核电厂工程勘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岩土工程TechnicalcodeforengineeringinvestigationofnuclearpowerplantsPart2:geotechnicalengineering2010—05—24发布2010—10—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前言⋯⋯-⋯⋯⋯”l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符号⋯⋯31术语⋯⋯-⋯⋯”3.2符号⋯⋯⋯⋯⋯目次4基本规定⋯⋯-⋯⋯⋯⋯⋯⋯5岩土工程各阶段勘测⋯⋯⋯·5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5.4施工圈设计阶段勘测⋯⋯⋯·5.5工程建造阶段勘测⋯⋯⋯⋯⋯··6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6.1一般规定⋯-⋯⋯⋯⋯⋯⋯⋯⋯··6.2比例尺与精度⋯⋯⋯⋯⋯⋯⋯·6.3调查路线与地质观测点布置⋯6.4准备工作⋯⋯⋯⋯⋯⋯⋯⋯6.5野外作业⋯⋯⋯⋯⋯⋯⋯⋯6.0资料整理⋯⋯⋯⋯⋯⋯⋯-·7勘探与测试方法⋯⋯⋯⋯⋯·71钻探⋯⋯⋯⋯⋯⋯⋯⋯⋯7.2跨孔法波速测试⋯⋯⋯⋯⋯⋯··73钻孔弹性模量测试⋯⋯⋯⋯一DL,T5409.2—2010m1乞oo一1mm屹拍掩均MMM”拍”勰凹凹如如。 www.bzfxw.comDL,T5409.2—20107.4岩石动三轴试验⋯⋯⋯⋯-⋯⋯-一8专题岩土工程勘测与评价⋯⋯·8.1断裂验证与勘测⋯⋯-⋯⋯⋯⋯⋯g.2地震液化判别⋯⋯⋯⋯⋯⋯⋯⋯--8.3边坡勘测与安全性评价⋯⋯⋯⋯8.4土石方工程勘测⋯⋯-⋯⋯⋯⋯⋯8.5建筑材料调查与勘测⋯⋯⋯⋯··8.6水文地质勘测与评价⋯⋯⋯⋯·⋯8.7堤和坝的勘测与评价⋯⋯⋯⋯⋯·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1傲规定⋯⋯⋯⋯⋯⋯⋯⋯⋯⋯⋯9.2岩土参数分析⋯⋯⋯⋯⋯⋯⋯⋯..9.3地基基础分析⋯⋯⋯⋯⋯⋯⋯⋯一10岩土工程勘测成果⋯⋯⋯⋯⋯10.1一般规定⋯⋯⋯⋯⋯-⋯⋯⋯⋯“10.2勘测报告文字部分-⋯⋯⋯⋯⋯·103图表⋯⋯⋯⋯⋯⋯104专题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附录C(规范性附录)工程地质测绘精度与工作量⋯⋯岩土松散系数⋯⋯⋯⋯⋯·⋯⋯-·建筑材料试验项目⋯⋯⋯⋯⋯⋯条文说明⋯⋯⋯⋯⋯⋯⋯⋯⋯⋯-⋯·⋯⋯⋯⋯⋯⋯⋯H⋯33··34···34··34⋯35⋯38···40···41···43-··47···47···49-··49⋯52-··56··-57⋯59⋯60⋯6l⋯65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刖舌DL,T5409.2—2010DL/T5409《核电厂工程勘测技术规程》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地震地质第2部分:岩土工程第3部分:水文气象第4部分:测量本部分为DL/T5409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3739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华东电力设计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海毅、陈昌斌、王中平、戴联筠、齐迪、王基文、罗兰英、张润明、曾伟雄。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III www.bzfxw.com1范围DL,T5409.2~2010DL/T5409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地质勘测工程中岩土工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和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地质勘测工程中的岩土工程。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FJ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晟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267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5074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5096电力工程钻探技术规程JTJ240港1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2 www.bzfxw.comDL,T5409.2—20103术语和符号3.1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地表断裂surfacefault在一次地震过程中,由断层两侧的差异运动而产生的地表永久性位错或撕裂。3.1.2能动断层capablefault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明显错动的断层。3.1.3发震构造seismogenicstructures显示地震活动性的,或有历史地表破裂的,或古地震活动性影响的在现代构造条件下曾是地震震源的构造。在关心的时期内很可能发生显震的构造考虑为发震构造。314烈度intensity一组描述地震对人类、人工构筑物和地球表面实际影响的数字标志。这种标志以主观判断为基础而不是以仪器记录为基础。3.15峰值加速度peakacceleration地震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的最大绝对值。316岩石地基rockfoundafionmaterials由相对均质的岩体构成的地基,其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3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准值血≥IOMPa、岩体剪切波波速vs>llOOm/s。3.1.7软岩(硬土)地基softrock(stiffsoil)foundationmaterials由相对均匀的软岩或硬土构成的地基,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血>一600kPa、岩土体剪切波波速1lOOm/s≥v。>400m/s。3.1.8水文地质单元hydrogeologicalunit指任一隔水层、蓄水层或弱透水层。31.9原位测试in-situtest对天然岩体、土体在保持其原来位置和结构、含水量状态下测定其力学特性和工程性质的各种测试技术方法的总称。3.1.10原体试验(原型试验)prototypetest应用各种试验和测试技术,模拟实际工程状态,测试地基岩土的应力应变和物理力学性状变化和工程实体性状的综合性试验。32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部分。cc土的压缩指数;C土的黏聚力;C7土的有效黏聚力;“三轴不排水抗剪试验黏聚力;D最大粒径,有效直径,钻孔直径Dr相对密实度;碗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以地下水位深度;吐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4 www.bzfxw.comDL,T5409.2—2010d基础埋置深度;E弹性模量;岛动弹性模量;墨土的压缩模量;岛地基变形模量:e孔隙比;只安全系数,稳定系数:R滑坡稳定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五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氚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g重力加速度:G剪切模量;丘土的液性指数;五c50,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厶土的塑性指数;屯E地基液化指数:‰静止岩土压力系数;k渗透系数,基床系数: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Ⅳc,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重.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j基础或载荷板沉降量;U孔隙水压力:h压缩波波速:u剪切波波速;W土的天然含水量,含水率;WL土的液限;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土的塑限:磊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y岩土重力密度(简称重度),与深度有关的折减系数h干重度;f阻尼比;y泊松比;怕动泊松比;P质量密度(简称密度);P。黏粒含量;o-o总的垂直应力:品有效垂直应力;f抗剪强度,剪应力值;p内摩擦角;p’有效内摩擦角;v滑坡体剩余下滑力传递系数;d变异系数。6 www.bzfxw.comDL/T5409.2—20104基本规定4.0.1核电厂厂址岩土工程勘测的目的是提供基本地质资料和岩土设计参数,对场地和地基的岩土性质和适宜性作出合理评价。4.O.2核电厂建(构)筑物(以下称建筑物)岩土工程勘测的安全分类,视其对核安全重要程度,划分为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和常规建筑物两类。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主要有:1核反应堆厂房(安全壳与有关的贯穿、连接件构筑物);2核辅助厂房;3电气厂房(主控制室与相关建筑物);4核燃料厂房及换料水池;5安全厂用水泵房及有关取水构筑物;6安全水源有关构筑物(包括安全水库、储水池、引水渠道或隧洞等);7其他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除上列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之外,其余建筑物均为常规建筑物。4.03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场地应为岩土工程勘测的重点,必须有直接的勘探、测试资料阐明其岩土工程条件。4.0.4根据核电厂建筑物生产组合特点可分为以下4个建筑地段:l核岛:2常规岛;3水工建筑;4附属建筑。4.05核岛地基可分为岩石地基和软岩(硬土)地基两大类。应查明核岛地基的岩土性质,评价其均匀性,并以原位测试成果为7 www.bzfxw.com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主确定核岛地基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4.06核电厂岩土工程勘测阶段应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初可)、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研)、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设)、施工图设计(以下简称施设)和工程建造五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深度如下:1初可:搜集资料,厂址踏勘,进行适量现场勘测,对厂址适宜性进行评估。2可研:根据总图规划,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按方格网布置进行场地勘测。验证厂址的适宜性,提出初步的岩土参数,为总平面布置提供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3初设:对核岛、常规岛以及主要水工建筑物进行针对性勘测,核岛的勘测宣达到旖工图设计深度,确定具体的地基岩土设计参数,确定常规岛的地基基础方案及相应岩土参数,为最终的主体工程布置与基础设计提供地质及岩土资料。4施设:必要时对核岛、常规岛进行补充勘测,对水工建筑物、附属建筑物进行针对性勘测,并确定地基岩土设计参数。5工程建造:施工开始后的现场检验、监测、地质编录、补充勘测等工作,验证前期勘测成果和设计条件。4.0.7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应重点针对场地进行勘测,明确得出厂址是否适宜的结论,判断核岛地基类型。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应按建筑地段进行针对性勘测,重点是获得场地岩土分布和地基岩土设计参数。初设勘测应为核岛最终定位提供地质及岩土依据,并确定核岛地基岩土设计参数。4.0.8可研阶段的勘测深度应能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厂址选择安全评价报告的要求,初设阶段的勘测深度应能满足初步设计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的要求,施设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的勘测深度应能满足施工图设计和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要求。4.0.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应综合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的各项成果,针对具体场地描述地基条件,提出岩土设计参数。R DL,T5409.2—20104.O10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场地,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门勘测,不受勘测阶段的限制,并提出原位测试或原体试验、施工检测、工程监理或长期观测等专项方案和建议。4.0.11核电厂岩土工程勘测的全过程都应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形成质量控制的文字记录。4.0.12厂区每个钻孔的岩芯应装箱,作清晰的标记,拍摄岩芯彩照,移交给业主或甲方。岩芯保留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核安全有关的和重要的常规岛建筑物,对设计厂坪标高以下的钻孔岩芯应全部保留;2最终确定建厂的厂址,需保留的钻孔岩芯应保留至电厂运行后5年。4.0.13钻孔及孔内测试完成后,除了设置长期观测孔以外,其余钻孔应按现行钻探规程封孔回填到厂址设计地坪标高,回填技术要求按DL/T5096的规定执行。9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岩土工程各阶段勘测5.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1.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应以搜集资料为主,辅以适当的工程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和岩土工程勘探,对厂址的场地稳定性、地基条件、环境地质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有关岩土工程条件“适宜”或“不适宜”的建厂意见,为初步的总平面布置提供工程地质依据。5.1.2评价厂址适宜性应考虑下列因素:1厂址附近是否存在能动断层或厂址区存在的其他断层是否对地基稳定性构成影响;2是否存在可造成地面塌陷、沉降、隆起和开裂等永久变形的地下洞穴、特殊地质体、不稳定边坡和岸坡、泥石流、火山、永久冻结带以及其他不良地质作用;3是否存在与地震有关的潜在地震地质灾害,如地震液化、斜坡(岸坡)失稳、软土震陷等;4厂址附近有无可开采价值的矿藏,有无影响地基稳定的人类历史活动、地下工程、采空区等;5有无满足工程需要的主厂房布置场地以及核岛地基;6厂址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特征和厂址周围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是否有利于核电厂的建设;7是否存在因核电厂的建设对环境地质问题构成严重影响。5.1.3应根据具体厂址的地形地貌条件、岩土分布及性质和可能的主厂房布置区,充分分析收集到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调查和勘测,范围包括厂址及周边地区,以初步查明厂址区可能作为核岛地基的岩土条件为主。10 DL,T5409.2—2010514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搜集的资料包括:1厂址及周边地区地质、地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有关文献资料及相关图件;2压覆矿产、历史地下人文活动遗址及有关地下工程资料;31:5000~1:25000地形图;4预设的主厂区布置范围:5预定的厂坪设计标高。5.1.5厂址工程地质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调查范围应包括厂址及其周边地区,面积不小于4km2,具体调查范围应根据厂址周边地质环境确定。2调查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其平面分布、断层性质及其规模与展布、岩体节理裂隙及统计,以及岩溶、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火山、永久冻结带等不良地质作用。3调查采用布线踏勘、点线结合的方法,对重要地质现象追踪定位。对可能的主厂房布置区要提高调查精度,必要时对覆盖层发育的主厂房区开展山地工程调查,以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对重要的地质现象(断层、不良地质作用)必须进行现场手绘。4将调查范围内获取的重要地质现象,如断层、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可能的主厂房布置区内重要地质界线,填绘在l: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5结合工程地质钻孔和调查资料,形成两条贯穿厂址、相交的实测工程地质剖面或图切剖面。5.1.6在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厂址地形地貌特征,兼顾预设的主厂房布置图,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的工程地质钻探和测试,给出厂址主要工程地质分层,提供初步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了解预选核岛区及其附近的岩土分布特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厂址勘探孔宜为3个~5个,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厂址,勘探孔数量可适当增加,钻孔深度应为预定设计厂坪标高以_F30m~60m;在第四系覆盖区宜布置钻孔。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2每一主要岩层应采取3组以上的岩样,每一主要土样应采取6件以上的土样。3勘探孔内间隔2m~3m应进行标准贯入试验一次,直至中等风化基岩面为止。4应在每个场地进行2孔~3孔单孔检层法波速测试。5岩石试验项目应包括重力密度、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等常规物理指标、力学指标。6土工试验项目应包括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重力密度、比重、塑限、液限、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抗剪强度等。5.1.7对岩土工程条件复杂的厂址,可采用地球物理勘探(以下简称物探)或地球化学勘探(以下简称化探)等手段辅助勘测,有针对性地解决如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变化特征,了解是否存在可能的隐伏构造及破碎软弱带。当发现有可能影响厂址适宜性的特殊工程地质现象时,应进行专题研究。5.1.8在河岸、海岸及山丘边坡地区,应对岸坡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调查,并作出初步分析和评价。5.1.9应调查厂址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位置、范围,初步了解厂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和地下水开采状况,初步评价厂址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基本特征。5.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2.1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基本查明厂区地质构造、岩土分布和岩体风化等特征,对厂址适宜性作出评价并给出明确的结论,获得厂址初步的岩层设计参数、土层设计参数,为基本确定核岛、常规岛及冷却塔的位置、总平面布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厂址选择安全评价报告提供岩土工程资料。5.2.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核电厂征地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覆矿产调查,并获得相关部门的确认。5.2.3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前应具备的资料包括:12 DL,T5409.2—20101初步的核电厂总平面布置图;2岩土工程勘测任务书;3拟建电厂规模、机组容量、可能的核反应堆类型、初拟的设计厂坪标高;41:1000~1:2000地形图;5初可阶段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及附件。52.4勘测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厂址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断裂展布特征;2查明厂址范围内地层成因、时代、分布及各岩体的风化特征,提供初步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动态参数,对地基类型、地基处理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建议;3查明危害厂址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河岸、海岸、天然边坡,人工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初步的治理方案;4判断抗震设计场地类别,划分出对建筑物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判断地震液化的可能性;5查明厂址所在的水文地质基本条件和环境水文地质的基本特征。5.2.5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岩土工程勘测。5.2.6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厂址及其周边地区,测绘地形图比例尺为l:1000~1:2000,厂区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为1:1000,厂区外围可为1:2000,测绘内容与深度按第5章执行。5.27工程物探应查明下列地质条件:1查明覆盖层的组成、厚度和基岩面的埋藏特征,查明隐伏岩体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是否存在隐伏的软弱带和洞穴;2应结合位于水域的水工建(构)筑物布置,调查地层分布、特征和基岩面起伏状况。5.2.8勘探应符合下列规定:l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1厂区的勘探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采用网格状布置,勘探点间距宜为150rexl50m。控制性勘探点应结合建(构)筑物和地质条件布置,数量不宜少于勘探点总数的l,4~1/3,宜沿核岛和常规岛中轴线布置勘探线,孔距宜适当加密,每个核岛和常规岛不少于1个勘探孔。2勘探孔深度:对岩石地基,控制孔应钻入设计厂坪以下40m~50m,一般孔应钻入设计厂坪以下20m~30m:对软岩(硬土)地基,控制孔应钻入设计地坪以一F50m~60m,一般孔应钻入设计地坪以下30m~40m。必要时,核岛区控制孔的深度宜达到基础底面以下2倍反应堆厂房直径。其他钻孔应钻入设计厂坪以下20m~30m,或进入设计厂坪以下中等风化及风化程度更低的岩体不少于3m。3对水工建筑物应结合地形布置勘探孔,并考虑河岸、海岸类型和最大冲刷深度。宜垂直河床或海岸布置1条~3条勘探线,每条勘探线2个~4个勘探孔,管线宜沿其路径布置钻孔,勘探孔深度应进入持力层3m~5m。4对隧道和安全水池应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布置勘探孔,隧道勘探孔深度应进入洞底标高以下5m~lOm。安全水池以查明是否存在渗漏为主,孔深应进入可能的渗漏范围以下lm~3m。5钻孔孔径应满足孔内测试和室内试验要求。5.2.9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l控制孔应做标准贯入试验,2m~3m一次,直至中等风化基岩面为止。2在土层分布地段宜布置静力触探试验孔,配合查明土层分布,估算土层承载力和变形模量。3在软土地段宜做十字板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为软基处理提供初步数据。4宜在每个核岛布置1个孔,采用单孔检层法测定压缩波速度和剪切波速度。必要时也可采用跨孔法测定岩土层的弹性波速14 DL,T5409.2—2010度。5可采用声波测井,评价岩体的完整程度和风化等级。6必要时,对硬土层、软质岩体和较破碎岩体可选做旁压试验,确定地层的侧向荷载与变形关系,计算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和承载力。对于硬质岩体可选做钻孔弹性模量实验,确定岩体的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值。5-210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岩石试验项目应包括重力密度、空隙率、抗压强度、软化系数、吸水率、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剪强度等;2土工试验项目应包括颗粒分析、天然含水量、重力密度、比重、塑限、液限、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等:3对土和水做化学分析试验,评价土和水对混凝土和其他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应做击实试验确定填筑材料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52.11厂址区地下水调查和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厂址所在水文地质单元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特征、埋深、地下水流向、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水体的水力联系和地下水化学特征;2结合工程地质钻探对主要地层分别进行注水或抽水或压水试验,测求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和单位吸水率,初步评价岩体的完整性和水文地质特征;3必要时可布置适当的长期观N4L,定期观测和记录水位,每季度定时取水样一次作水质分析,观测周期不应少于一个水文年。5.212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岩土:【程条件和工程需要,进行边坡、土石方工程、建筑材料、水文地质等专项调查与勘测,具体要求按8.3~8.6等的规定执行。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5.3.1初步设计阶段应按核岛、常规岛、水工建筑、附属建筑分地段勘测,根据各类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对地基的不同要求确定勘测和试验内容,并按建筑地段编写勘测报告,核岛是勘测重点。5.3.2勘测前应具备下列资料:1具有坐标系统和地形等高线的厂区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2工程勘测任务书及技术要求;3核岛、常规岛上部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及布霞、上部荷载组合特点、基础埋置深度;4水工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冷却塔和泵房基础埋置深度、管线埋深、堤坝结构类型及荷载;5前期勘测资料。5.3.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查明厂区各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成因、组构关系、物理性质和力学指标;2查明核岛区的地基条件,提出地基岩土设计参数,包括静态岩土参数和动态岩土参数;3查明常规岛、冷却塔和泵房的地基条件,提出地基方案和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4进一步验证厂区内断层分布,确定其发育特征和性质,论证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治理方案;5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边坡进行勘测,作出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提出边坡设计参数和建议的治理方案;6根据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查明建筑场地地下水条件;7查明不良地质作用,提出治理建议。5.3.4核岛地段勘测宜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钻孔布置、数量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孔应布置在反应堆厂房周边和中部,间距宜为lOm~】6 DL,T5409.2—201030m,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钻孔可沿十字交叉线内插或外延加密布置钻孔。2反应堆厂房之外的核岛其他建筑物钻孔间距宜为20rn40m。3钻孔数量以能控制核岛地段水平方向地层岩性分布和满足有关原位测试要求为依据,每个反应堆厂房钻孔总数不应少于4个,钻孔深度应进入基础底面以下不小于连续lOm均质的岩层或硬土层。4应做跨孔法波速测试和钻孔弹性模量测试。跨孔法波速测试应为1组~2组,测试深度为基础底面以下1倍~2.5倍反应堆厂房直径。钻孔弹性模量测试孔数不宜少于3个。5.3.5常规岛地段勘测应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布置、数量及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l钻孔应按建筑物轮廓均匀布置,其中建筑物转角处应布置钻孔。钻孔数量和间距应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厂房设备的重要性,每个常规岛钻孔总数不应少于10个,其中控制性钻孔不宜少于钻孔总数的1/4。2常规岛区内与核安全相关物项应布置钻孔。3控制性钻孔深度对基岩场地应达到基础底面以下中等风化或风化程度更低的岩体5m~lOm,对松散土场地应钻至压缩层以下lOm~15m;一般性钻孔深度,岩石地基应钻入中等风化或风化程度更低的岩体3m~5m,松散土地基钻孔深度应达到压缩层底部。4宜在常规岛区做波速测试和钻孔弹性模量测试,孔数不宜少于2个。5.3.6与核安全相关的泵房钻孔数量不应少于6个,孔深应进入基础底面以下连续5m~lOm均质的岩层或硬土层,并采用跨孔法实测波速和做钻孔弹性模量测试,孔数不宜少于2个。5.3.7与核安全无关的泵房钻孔数量不应少于4个,一般性钻孔1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应钻至基础底面以下lm--2m,控制性钻孔应钻至中等风化或风化程度更低的岩体2m~3m,在松散土地基中控制孔深度应达到压缩层以下5m~10m,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钻孔总数的1/4。5.3.8进水管线钻孔间距宜为30m~50m,孔深应钻至管线底高程以下5m或穿透压缩层。引水隧洞的控制性钻孔深度应钻至洞底以下10m,并测围岩抗力系数。5.3.9与核安全相关的其他水工构筑物应布置钻孔、测试和试验,查明地基条件,提出地基方案或改良措施,堤和坝的勘测按8.7执行。5.3.10与核安全相关的附属建筑物应布置勘探工作,查明地基条件。其他附属建筑物和水工建筑物的场地勘测,可按DL/T5074中有关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5.3.”根据场地条件,可选用试坑、浅井、斜井、平硐、探槽、实测工程地质剖面、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等勘探方法。5.3.12根据岩土性质、设计及施工需要可选择适当的原位测试手段,以测试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水文地质参数,分析地基强度、变形、动力学特征,解决各类建筑物岩土工程问题。5.3.13人工地基和桩基应进行原体试验,具体可按DL/T5074有关要求执行。5.3.14岩土试样可利用钻孔、试坑、浅井、斜井、平硐和探槽获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l每个建筑地段、每层土的取土数量不应少于6件;2每层岩样不少于3组,并应满足试验项目的要求。5.315常规土工试验、岩石试验、水质分析与可研阶段的相同。初步设计阶段宜根据岩土条件和设计要求选做动三轴试验、阻尼试验、共振柱试验等。5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5.4.1旆工图设计阶段水工建筑和附属建筑是主要勘测内容,核18 DL,T5409.2—2010岛、常规岛做补充勘测或验证工作。5.4。2勘测前应具备下列资料:1勘测任务书和技术要求;2具有坐标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及基础柱位图:3建筑物厂坪高程、基础形式及尺寸、基础埋深、荷载情况等;4地基处理方案、施工方法及特殊技术要求;5前期勘测资料。5.4.3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应满足下列要求:I进一步查明或验证核岛区的地基地质条件,确认地基岩土设计参数。2迸~步查明或验证常规岛的地基条件,如有桩基,应按桩基设计要求开展勘测:如有地基处理,应按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和要求开展勘测。3进一步查明各项水工建筑物的地基条件,确认地基岩土设计参数。4查明附属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分布规律。5提出或确认各项建筑物设计需要的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有关参数。6查明建筑场地地下水特征,包括腐蚀性和与施工有关的地下水特征。54.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确保最终的所有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有直接的勘测点,确认其地基条件及岩土设计参数。其他建筑物勘测可按DL/T507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的有关要求执行。5.5工程建造阶段勘测5.5.1工程建造阶段勘测主要是对前期勘测成果的现场检验和工程建设开始后的现场监测,确认设计条件,必要时应补充岩土19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工程勘测工作或实施原体试验,质资料。5,5.2在工程建造阶段勘测前,1勘测任务书;为编写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提供地应取得下列资料和文件:2具有坐标位置的建筑物及其基础负挖区、洞室、隧道、边坡等内容的总平面布置图;3岩土工程项目设计书;4以前各阶段的勘测成果。5.53现场检验应确认施工场地、天然地基施工开挖基坑的岩性、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下水是否与岩土工程勘测成果报告所提供的资料相符;出现异常应采取适当的手段查清;对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解决岩土工程勘测有关遗留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施工揭露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检验;2核对检验结果与原勘测结论,当差别明显时,应提出处理意见:3开挖厂坪、基槽、边坡、洞室等的地质编录与测绘:4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5地基改良或加固处理建议。54现场检验可选择以下方法:1当开挖到场地设计标高后,宜在主厂区做工程地质测绘,填绘大比例尺地质图、构造图;2对核岛地基,应做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检查岩性、构造、破碎带,与前期勘测成果有出入时,应采取钻探、物探等方法查明,并提出处理意见,为基坑核安全检查提供地质资料;3对开挖的边坡进一步检验,岩质边坡可采用工程地质填图,详细核对岩体的风化程度、破碎程度、结构面、节理组合、地下水状况,进一步确认边坡的稳定性:4对基坑检验作编录或验收,合格后才能作下一步施工; DL,T54092—20105对桩基工程,终孔验收符合设计进入预定的持力层深度,才能浇灌混凝土并按规定对桩基进行检测:6对地基处理,检验其方案的正确性、施工方法的合理性;7对隧道、洞室开挖的检验,宜编制开挖面的地质图。5.5.5厂坪和基槽开挖检验应包括下列主要工作内容:1检验主厂区厂坪及开挖基槽底岩土情况,如遇软弱层、破碎带、岩溶、士洞、暗埋的塘、浜、沟等,应辅以适当的工程钻探、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勘测手段,查清分布范围,确定槽底岩土性状,当与原勘测结果差异较大时,应提出进~步勘测的建议;2检验基槽内是否存在渗漏、冒水、潜蚀管涌和冲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3检验原定降水、排水方案的合理性和效果;4所有经检验的厂坪及开挖基槽应拍照保存。5.5.6开挖边坡检验应包括下列主要工作内容:1检验边坡所处位置的岩土类别、性质和软弱层的分布情况是否与原勘测结果一致;2检验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分布、充填物特性及各结构面的组合关系;3检验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地下水特征;4根据检验与监测的结果,在原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确认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处理措施。5.5.7桩基工程检验应包括下列主要工作内容:1对于人工挖孔桩,应重点检验桩底的岩土条件是否与原勘测报告和没计的要求相符,若有差异,应辅以适当勘测手段予以查明,并提出处理建议。在地质条件复杂、基岩风化不均匀地段,宜进行超前钻探检验,深度应进入桩端平面以下3倍~5倍桩径。2对于钻(冲)孔灌注桩,应重点检验桩端持力层情况、桩2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端沉渣厚度。当持力层与原勘测报告有差异或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采取适当勘测手段予以查明。3对于预制桩,应重点检验沉桩情况,当沉桩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应采取一定的勘测手段查明原因,并提出处理建议。5.5.8洞室开挖检验应包括下列主要工作内容:1检验洞室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性、断层、裂隙、软弱夹层、岩体风化状态等,必要时应补充原位测试,选代表性样品做室内试验,准确评价洞室工程地质条件;2检验洞室水文地质条件,重点检验岩溶发育地段、地下水溢出点及其排泄形式和水量;3检验洞室的稳定性及围岩的初期支护情况;4根据检验结果,预测下一开挖段地质条件、围岩类型及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指导洞室开挖施工;5根据检验结果和施工期洞室监测资料,经分析整理后,开展围岩工程地质评价,确定稳定的围岩永久支护形式,编制围岩检验报告。5.5.9地基加固处理效果的检验应重点检验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及施工成品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必要时应采用原位测试检验地基加固质量。5.5.10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用钻探辅以其他合适手段进行勘测:1基坑、边坡、洞室等开挖工程经检验发现地质条件与前期勘测成果有较大差异;2溶洞和土洞较发育且对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时;3孤石或不均匀风化发育且采用嵌岩桩基础时;4桩端持力层变化超出相关标准要求时。5.5.11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在其开挖、建造和投运三年内均应进行监测。常规建筑物宜根据场地条件、岩土特点、运行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开展监测工作。22 DL,T5409.2~20105.5.12现场监测可分为岩土监测、建筑物监测、地下水监测和地震监测四大类,具体内容如下:1岩土监测包括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底回弹或隆起监测、坑壁变形监测、边坡变形和滑坡位移监测、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监测:2建筑物监测包括施工和运行期间沉降、位移、倾斜的监测;3地下水监测包括动态监测、基槽或洞室涌水监测;4地震监铡包括地基和结构的地震反应监测、楼层反应谱监测。5.5.13工程建造阶段的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按第6章执行。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6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6.1一般规定6.1.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目的是查明厂址及相邻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与岩石、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情况、当地建筑经验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了解和分析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可能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为核电厂总图布置和安排场地勘测工作提供依据。6。1.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主要在初可、可研、初设阶段和基岩场地开挖之后进行,以及特殊岩土工程问题勘测中进行。6.1.3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范围应按以下原则确定:l测绘范围应包括拟建电厂的所有建(构)筑物场地;2影响核电厂建设的不良地质作用分布范围及其生成发育地段;3因核电厂建设引起的工程地质现象可能影响的范围;4对查明测区岩土工程条件有重要意义的邻近地段;5工程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应适当扩大范围。6.1.4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按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资料整理的程序进行。6.2比例尺与精度6.2.1各勘测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填图比例尺应满足下列要求:1初可阶段为1:5000~1:10000;2可研阶段为1:1000~1:2000:24 DL,T5409.2—20103初设阶段为1:500~1:1000;4基岩场地开挖后地质编录为1:100~1:500。6.2.2工程地质测绘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采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应等同或大于地质测绘比例尺;2填图单元的最小尺寸为图上2mm,对核电厂建设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单元体均应绘制,测绘宽度不足2mm时,可扩大比例尺表示;3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场地的地质界线、地质体、实测地质剖面及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误差不应超过3mm,其他地段不应超过5mm。6.3调查路线与地质观测点布置6.3.1根据测绘精度,观测路线基本要求如下:1比例尺不大于1:10000时,采用横穿越法。当地层相变较大、构造复杂或需要查清一些重要地质问题时,应进行必要的追索。2比例尺为1:2000~1:5000时,用横穿越与界线追索相结合的方法。在第四系覆盖地段,当涉及重要地质问题时,应布置一定数量的人工露头点。3比例尺大于1:2000时,宜采用全面勘查法。在覆盖或界线不明显地段,应有足够数量的人工露头点。在条件适宜时,可配合进行物探工作,以保证测绘精度和查明主要地质问题。8.3.2选择地质观测点应具有代表性,以有效控制为目的,每个地质单元体均应布置观测点,观测点应布置在:l不同地质单元体的接触线,不同岩性的分界线:2地质构造线;3不同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及同一地貌单元中不同的微地貌分界线;4露头良好区,如有代表性的岩石露头、人工露头或地下水25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露头等;5物理地质现象分布地段。63.3地质观测点的距离以控制在图上距离2em~3cm为宜,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并结合对工程的影响应适当加密或放宽,以控制重要地质界线、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为原则。6.3.4地质观测点应尽量利用天然露头,必要时可布置适量的钻探、物探或坑探、槽探工作。在第四系覆盖区,根据其厚度和范围应布置足够密度的物探、槽探剖面,主厂区应有2条~3条相互垂直的穿越剖面。6.3.5比例尺大于1:5000时,重要的地质观测点宜采用仪器定位,并提供坐标值。仪器定位应满足相应比例尺的测量精度要求。6.3.6每平方千米观测点平均数和观测路线长度按附录A执行。6.4准备工作6.4.1应搜集以下资料:1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图件及其文字说明;2航片、卫片解译资料;3水文及气象资料;4地震地质及历史地震资料;5地球物理勘探资料;6矿产及文物资料;7区域水文地质资料;8岩土工程勘测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6.4.2工程地质测绘前宜进行现场踏勘,路线可垂直于地质构造线、地层岩性分界线、地貌单元的方向,校核在收集资料中发现的、可能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确定贯穿核岛区实测地质剖面位置、重要地质现象调查方案以及调查路线的布置。6.4.3编制工程地质测绘大纲,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来源与特点、地理与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的主要目的、任务要26 DL,T5409.2—2010求、工作量、范围、比例尺、工作方法、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工作进度、安全措施、应提交成果等。6.5野外作业6.5.1在正式填图之前,先实测地质剖面,确定测区的填图单位。65.2在现场踏勘基础上布置地质剖面线,应有贯穿核岛区的实测剖面。详细观测、记录,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掌握地层的时代、顺序、接触关系和地层岩性、厚度。6.5.3实测地质剖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比例尺宜为测绘比例尺的2倍~5倍,对工程有重大意义的夹层,可扩大比例尺或用符号表示。2宜穿越测区内全部或主要的地层和构造,实测剖面线方向宜垂直于地质体走向。3剖面线宜选择在露头良好的地段,当露头不连续或地层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时,可在不同地段测量剖面进行拼接。对于第四系覆盖地段,当在两侧一定范围内找不到作为拼接对比的标志层,难以用短剖面拼接,或推测覆盖处岩性、产状、接触关系和地层界线等重要内容因掩盖而不清时,应考虑使用探槽予以揭露。4实测地质剖面的允许图面误差为2mm~3rnm。6.5.4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测区地貌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和成因类型以及与地层岩石、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合理划分地貌单元:2海岸、河岸几何形状及岩性和岩层结构,海、河水流对岩、土岸的侵蚀作用,岸坡类型、介质性质及影响岸坡稳定的不利地质因素;3地层与岩石的时代、分布范围、厚度、接触关系与变化规律;4地质构造的位置、展布规律、性质、产状,构造结构面及岩、土接触面特征,新构造运动的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2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来源、排泄条件,井泉位置,含水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深度、水位变化、污染情况及其与地表水体的关系;6岩溶、土洞、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沟、地面沉降、断裂、地震灾害、地裂缝、岸边冲刷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分布、形态、规模、发育程度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7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包括人工洞穴、地下采空、大挖大填、抽水排水和水库诱发地震等。66资料整理6.6.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应编写专题报告。6.62野外作业结束后,全面整理各项实际资料,检查核实其完整程度和质量,编制有关图件,应在野外验收前整理并提供下列资料:1各种原始记录本、表格、卡片、照片、录像:2实测剖面资料;3地质编录资料;4野外地质手图、地质点素描图;5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化石等实物标本。6.6.3最终成果整理应在野外验收后进行,要求报告章节合理、内容充实、论证有据、文字通顺、图文并茂。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报告应附以下图件: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实际材料图:2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3实测剖面图;4综合地质柱状图;5重要地质点素描图、照片等;6岩矿鉴定资料。28 DL,T5409.2~20107勘探与测试方法7.1钻探7.1.1钻探应按相应勘测阶段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技术要求,钻孔直径和钻具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成孔及孔径应满足各阶段对取样、测试和钻进工艺的要求。712实施钻探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具量测必须使用钢卷尺,精度小于o5cm,钻进、测试、取样深度和岩芯的量测精度在士5cm以内。2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宜进行干钻,当需使用冲洗液时,宜采用有隔水、隔振作用的双动双管、单动双管或带有塑料管的三管钻具进行钻进。3岩石应全断面取芯钻进,宜每回次进尺不得超过钻具取芯长度,并应小于2m。4回次岩芯采取率,在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一般岩体,不应低于80%,破碎岩体,不应低于65%;在初设阶段核岛K控制性钻孔的基础底面以卜,一般岩体,不应低于90%,破碎岩体,不应低于70%;在初设阶段其他钻孔、施设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一般岩体,不应低于85%,破碎岩体,不应低于65%;第四系取芯率不少于60%,砾石、碎石及砂层,不低于30%。713钻孔中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要求:l及时量测并记录初见水位;2每曰开钻前量测地下水位,并应量测已钻完钻孔中的地下水位;3全部钻孔终孔后,宜集中时间统一测量各孔的稳定水位。7.14钻孔记录和编录应符合F列要求:29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1记录应真实、准确、及时;2岩芯应及时自钻具中取出,按顺序就近依次整齐摆放并作好清晰的回次标记:3岩芯应按回次及时鉴别描述,计算回次岩芯采取率CR和岩石质量指标RQD,统计节理裂隙条数及其倾角和充填情况;4宜记录每日进尺、孔径变化情况;5岩芯编录完成后,应拍摄照片,并将岩芯装入岩芯箱妥善保存。7.1.5作为跨孔法波速测试的钻孔,应对孔深、孔径、孔间距、孔壁、孔斜、塑料管、管与孔壁的间隙充填等作专门设计。7.1.6钻孔竣工后,应及时封孔,回填材料可按DL/T5096的规定执行。其他钻探要求亦应按DL/T5096的规定执行。7.2跨孔法波速测试7.2.1初设阶段应采用跨孔法实测核岛地基岩(:£)层的弹性波速度,测试孔孔深应达到1.0倍~2.5倍反应堆厂房基础直径。7.2.2震源孔和接收孔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跨孔间距在土层中宜为2m~5m,岩层中宜为10m~40m,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72.3波速测试宜采用井下剪切波锤激振和贴壁式或充气式三分量拾震检波器记录波形曲线。7.2.4当测试深度超过15m时,应对激振孔和接收孔的倾斜度和倾斜方位进行量测,测量间距为lm,量测精度应达到O.10。7.2.5在岩体中测量波速时,应考虑各向异性,采用正交布孔,波速参数宜与岩性及RQD建立相应关系。7.2.6测试时要求剪切锤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重复激振测试,重要测段反复量测。73钻孔弹性模量测试7.3.1应对核岛地基、常规岛地基、泵房地基、隧道、洞体等进30 DL,T5409.2—2010行岩体弹性模量测试。根据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坚硬程度选择恰当的测试仪器,如钻孔压力仪、钻孔膨胀仪、钻孔弹模计。7.3,2钻孔弹性模量测试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应垂直,孔壁宣光滑,孔径可选76、91mm和110rrlm。2测试段岩性的力学性质应基本一致。3测试点间距应大于1倍的加压段长度;加压段边缘距孔口的距离应大于1倍的加压段长度,距孔底的距离应大于0.5倍的加压段长度。4核岛测试深度宜达到基础底面以下1.0倍的反应堆厂房基础直径。5基础底面以下不同岩层都应有代表性测点,在岩性变化较大处宜加密测点。7.3.3试验准备应包括下列内容:1测试前应取得钻孔柱状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等相关地质资料;2测试前应仔细清理钻孔,确保测试仪器顺利到达测试点;3测试前应对测试仪器进行标定。7.34试验加压及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将测试仪器放入孔内预定澳《点,定向后施加0.5MPa的初始压力固定测试仪器;2试验最大压力可为预定压力的1.2倍~15倍,或按岩体强度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3加压方式可采用逐级一次循环法或大循环法,大循环次数1i应少于3次;4采用大循环法时,待每级压力加压或卸压时变形数值稳定后读数,读完数后施加或卸至下一级压力;5每级压力加压或退压后应立即读数,以后每隔3rain5min读数一次,当相邻两次读数差与同级压力下第一次读数和前一级压力下最后一次读数差之比小于5%时,施加或退至下一级3l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压力;6每一循环卸压时,最低压力应退至初始压力。7.3.5试验结束后,压力退至零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取出加压设备。7.3.6采用钻孔膨胀仪或钻孔压力仪进行试验时,岩体变形参数的计算式为E:=—(1+v—)QDAD式中:E——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当以径向全变形△矗代入式中进行计算时,为变形模量,当以径向弹性变形△吐代入式中计算时,为弹性模量,MPa;V——泊松比:Q——计算压力,为试验压力与初始压力之差,MPa:D——钻孔直径:AD——钻孔岩体径向变形。7.3.7采用钻孔弹模计时,弹性模量的计算式为E=脚筹T∽历△∥式中:E——弹性模量,MPa;A——弹模计长、径比对钻孔变形的影响系数:Ⅳ——压力修正系数;D——钻孔直径,mm:AQ——由荷重传感器测得的侧向压力,分辨率宣高于0.05MPa,MPa;AD——由探头中部的位移传感器测定的径向位移,分辨率宜高于0.001mm,mm;玎y,p)——与岩体泊松比圾弹模计承压块接触角∥有关的参数。 DL,T5409.2—20107.3.8应绘制压力P与径向变形△d的关系曲线,绘制变形模量及弹性模量沿孔深的分布图,数据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74岩石动三轴试验7.4.1对于岩石地基,宜在核岛和与核安全相关的泵房取岩样做高压动三轴试验,每种岩性试验数量宜为3组。7.4.2根据场地及工程条件确定岩石动三轴试验的围压,至少旅加三种加载速率测量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强度。743试验中应记录压力与时间(旷f)、纵向应变与时间(s】一f)以及横向应变与时间(£2一f)的关系曲线。根据试样的几何尺寸,将P—f换算成(口I一以)一f,取其对应时间的(∞—口3)、s1、82做出应力应变关系图。试件的破坏强度即(41—国)为应力时程曲线中的最大值。弹性模量E以及泊松比V由应力应变关系的线形段计算,计算式为E:鱼二亟v:鱼毛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8专题岩土工程勘测与评价8.1断裂验证与勘测8.1.1场地开挖平整和建筑物地基开挖后,应验证已查明的断裂构造在地坪或地基的位置及其延伸方向,或者出现新的断裂构造。8.1.2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地基,当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时,应针对这些构造进行详细的编录与勘测。813断裂勘测应查明其位置和类型,分析评价断裂对厂址和地基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处理方案。8.1.4断裂勘测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地质编录比例尺宜为1:100~l:500。地质编录的内容包括断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的宽度及充填胶结情况,以及围岩特征;软弱结构面、软弱夹层、岩土层接触面的特性;裂隙的性质、产状、延伸方向、发育程度及充填胶结情况等。8.15必要时可选用恰当的探坑、探槽、物探、钻探等方法进行断裂勘测,查明断裂破碎带的发育规模和物理力学性质。82地震液化判别821应对地下水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粉土进行地震液化可能性判别和危害性分析。822核电厂与安全无关的物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町不考虑液化的影响;但对沉陷敏感的建筑物或结构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如常规岛、冷却塔),可按7度进行液化判别。823为液化判别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勘探孔深度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当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时,试验点的垂直间距宜为1.0m~1,5m,每层土的试验点数不宜少于6个。34 DL,T5409.2—20108.24在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应采用常规方法对场地地震液化可能性作出初步判别,指出潜在可液化的场地范围,可研阶段还应评价其液化等级。825地震液化判别应包括以下内容进行综合判别:1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变化、地下水条件对液化的影响;2收集分析厂址或厂址附近场地液化史,分析液化重复发生的可能性;3对于倾斜场地或液化土层倾向水面或临空面时,应分析评价液化引起土体滑动的可能性。8_26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常规建筑物应避开潜在可液化的场地范围。当不能避开时,应采用计算方法对地基土地震液化作进一步判别、评价。8.27采用计算方法判别地震液化时,可按GB50267规定的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进行地基液化判别,也可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和其他成熟方法进行液化判别。8.28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地基有可液化土层时,除按上述方法判别外,还应对建筑物——地基相互作用系统作专门的地震反应计算,并作液化危险性计算,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83边坡勘测与安全性评价8.31本节适用于与核安全有关的自然斜坡和人工开挖岩二£体边坡。8.32边坡勘测的目的是查明边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评价技术参数,分析与验算边坡安全性,预测工程活动可能引起边坡的安全性变化,提出符合安全要求的最优坡形、坡角和边坡设计建议,并对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坡段提出整治和监测方案。8.3.3边坡勘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l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边坡调查与分析;2初设阶段或旌设阶段,边坡勘测与安全性评价;3工程建造阶段,坡面开挖跟踪验证、补充勘测、整治、监测方案。8.3.4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应以现场调查和地质测绘为主,必要时实施少量勘探,应包括下列内容;1地形地貌、地表植被,重点查明天然斜坡的形态和坡角:2岩性、岩层结构、产状及风化特征,覆盖层厚度及特性;3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主要结构面的空间分布及发育频度;4不良地质作用,研究其形成条件,确定可能受其影响的范围;5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和动态条件等水文地质特征;6水文气象条件(特别是极端天气条件),汇水面积,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7调查当地边坡情况和防治经验,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8当边坡对,。址选择或方案比较有影响时,应实施勘探,并初步进行安全性验算和评价。835初设阶段或施设阶段边坡勘测包括工程地质测绘、现场勘探与测试,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测求边坡安全性分析有关的岩土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l勘测手段及工作深度应有效控制边坡的岩土特性及主要参数的变化幅度;2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第6章的要求,比例尺可采用1:500~1:1000,范围应包括对边坡有影响的全部地段,着重查明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分析其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必要时采用洞探、槽探、大口径钻探等有效手段查明不利结构面的工程地质性质;36 DL,T5409.2—20103勘探线应垂直于边坡走向或平行于可能的滑动方向布置,验算剖面应有勘探线,勘探点、勘探线的间距应基本控制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幅度,勘探深度应满足边坡安全性验算的要求;4主要岩土层应采取足够的试样,确保主要试验成果参数不少于6组;5对不利结构面应取带结构面试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或进行原位剪切试验,试验结果可与当地经验比较,宣采用低值;6当坡体有地下水时,应进行水文地质勘测,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运移途径,可采用注水、压水等测试手段求坡体岩土层的渗透性,预测开挖边坡临空面形成前后地下水位可能出现的变化。8.3.6初设阶段或旌设阶段边坡安全性评价,应在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验算,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地形地貌、边坡位置和走向,分析人工开挖边坡与自然斜坡的关系及汇水面积、地表水系与边坡的关系:2根据坡体岩土工程特性,分析研究坡体的结构类型;3分析研究坡体中的各种结构面,对主要不连续面及软弱夹层,应分析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及与边坡临空面的关系,可采用图解法进行定性分析,当存在滑动块体时,应绘制实体比例投影图或其他有效方法确定滑动块体的形状、体积、滑动方向和倾角,并验算安全系数;4与边坡安全性验算有关的岩土参数,应根据岩土试验成果进行分析统计,物理指标可采用平均值,力学指标可采用标准值,当离散性较大时,应分析原因并宜采用低值;5当坡体有地下水时,应分析极端天气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预测开挖边坡临空面形成前后地下水位和运移模式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考虑浮力和渗透力的作用:6地震作用应根据极限安全地震震动SL-2确定,地震系数取值应有安全裕量,水平向与竖向地震作用应按不利方向的组合3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考虑;7根据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边坡可能受到的影响,必要时,在验算边坡安全系数过程中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8分析确定边坡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可采用滑动面法、静力有限元法和动力有限元法等进行验算,宜采用多种方法验证计算结果,确保安全系数不低于表8.3.6中相对应的数值;9根据分析验算成果,评价边坡整体安全性,提出安全开挖坡比和边坡设计建议。8.3.7工程建造阶段边坡勘测应进行地质编录,校对、补充前期勘测资料。包括如下工作:1旆工开挖过程进行跟踪编录,校对、补充前期勘测资料,必要时提出施工安全预报;2开挖边坡面剥离后,进行工程地质测绘(1:200~1:500),当发现新的不利因素时,应重新验算边坡的安全性,必要时应补充勘测,提出调整边坡设计方案或局部进行治理的建议;3开挖边坡形成后,综合进一步获得的资料和技术参数,按已有边坡的有关参数验算边坡的安全性,形成开挖边坡竣工安全分析报告,对可能失稳的坡段提出整治措旆和监测方案。8.4土石方工程勘测8.4.1土石方工程勘测是为工程岩土的采掘、填筑开挖等设计和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和资料进行的勘测,一般应结合岩土工程勘测进行,必要时可进行适量针对性勘测。 DL,T5409.2—20108.42开挖山体的土石方工程勘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覆盖层厚度及岩体的风化程度。宜根据岩体风化程度和裸露状况布置勘探孔,以满足能作出坡残积土、中等风化岩层分界面等高线图,估算土、风化岩和坚硬岩石的开挖方量。2了解山体中断裂构造分布、岩体结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层产状等与边坡稳定性有关的因素和条件,确定安全的开挖边坡角。3当发现Lb体岩石裂隙发育或岩石较破碎,同时整个勘测区岩石RQD指标变化较大时,宜适当增加钻孔,查明获取较大块石的岩体储量。4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开挖,应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作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有关排水、降水或截水设计所需的参数。5必要时,通过试验获取炸药量与岩石破裂的影响范围、工程所需的岩石大小等的关系。6了解当地水文气象条件,结合山体地形、地貌特征,提供开挖时合适的排水措施。8.43第四系土层的基坑开挖勘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提供与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有关的指标,如土的抗剪强度、静止岩土压力系数等;2提供由孔隙水压力引起的塌滑、坑底隆起、回弹等土体变形特性指标;3查明管涌、流沙、触变等不良地质作用发生的条件;4提供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设计的有关参数。8.4.4第四系地层的基坑开挖,必要时应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地基土的变形和其他异常反应,以防止不良地质作用的发生。84.5低洼场地的填方工程,勘测应符合下列要求:l填土质量,包括材料成分、级配、密度、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渗透性、抗剪强度等,应满足设计要求;2当堆填场地需要布置建筑物,且存在有软弱土层时,应考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虑在填土作用下,地基土产生的压缩变形和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影响;3当填土与低洼场地间存在边坡时,需考虑是否存在边坡稳定性或坡下软弱土层受剪切破坏挤出的可能性。8.46挖方工程应结合岩土工程特性提供岩土松散系数,可按附录B执行。85建筑材料调查与勘测8.5.1建筑材料系指用于填方的土和砂石、用于砌体的块石料以及用作混凝土拌和料的粗骨料、细骨料或岩石经粉碎后的粗骨料、细骨料等天然埋藏的建筑材料矿体。建筑材料调查与勘测是为了查明其储量、分布、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建筑材料矿体的埋藏和开采条件,为工程合理开采利用提供依据。8.5.2建筑材料产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产地就近,开采方便,运输费用省,同时应避免对交通、旅游、厂址等自然景观构成不良影响:2宜结合土石方开挖工程,库区内容积扩展等综合利用;3避免对边坡稳定性、河岸稳定性以及邻近建筑物地基稳定性构成影响;4少占或不占耕地,条件可能时要考虑造地还田。8.5.3应初选若干个质量与数量能符合工程要求的建筑材料产地,通过质量、开采、加工、运输等条件综合比较,选出最优产地,进一步确定其可采储量。8.5.4建筑材料的调查与勘测,宜在可研阶段或初设阶段一次完成,当要求的材料质量和数量一次勘测成果难以满足时,可以分两个阶段完成,并分别在可研阶段和初设阶段内进行。8.55当掩埋于地下或水下、矿体分布与质量情况不明、一次勘测难以满足工程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时,需在可研阶段进行调查与勘测的建筑材料矿体,应以普查为主,必要时布置少量的钻探和40 DL,T5409.2—2010取样。查明各类建筑材料的产地、大致分布范围、埋藏条件、估算储量和描述质量情况。8.56建筑材料勘测与调查是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勘测宜以地质测绘、工程物探、钻探取样和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开展。勘测工作量的布置应根据勘测任务书对材料品种、质量和设计需要量的要求,结合场地具体条件考虑。查明建筑材料矿层的分布、厚度、质量、矿体附近的地形、周围环境及其对开采的影响,估算可开采储量,并对矿体的开采价值作综合分析与评价。8.5.7建筑材料的试验项目可按附录C执行。8.5.8对核岛等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及砂,应进行碱活性试验,若判定具有碱活性,不宜作为核岛混凝土集料。85.9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素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予限制。2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下同)。3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含C60)时,其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1%。86水文地质勘测与评价8.6.1水文地质勘测阶段应与设计阶段一致,各阶段应满足下列要求:1初可阶段,应搜集厂址及附近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文气象及地下水利用及规划资料,初步分析厂址及附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的水力特征。2可研阶段,应结合厂址及附近区域已搜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开展必要的水文地质调查,初步查明厂址及附近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初步查明含水层岩性及分布特征、包气4l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带土壤特征及含水量、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调查地下水开采利用及厂址的地质条件,进行厂址的适宜性评价,必要时进行水文地质监测工作。3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重点查明与施工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和相关参数,开展必要的地下水监测工作,满足核电厂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对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的厂址,应根据HADl0I/06中评价阶段的要求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勘测。8.6.2初可阶段以搜集资料为主,资料缺乏时应补充适量的勘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l厂址及附近区域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文地质单元分布及相互关系;2水文地质单元含水层岩性及分布特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3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4气象及地表水文资料;5有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远景规划。8.63可研阶段应结合厂址和厂址附近区域已搜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开展必要的勘测工作,以满足厂址适宜性评价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厂区及附近区域特别是工业、民用供水开采地段地下含水层介质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及水文地质参数,通过试验分析地表水与地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2勘探点的布置应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布置勘探工作;3水文地质参数应采用多种试验方法并互相验证:4地下水动态资料缺乏时应建立临时地下水、地表水观测站:5查明厂址及附近区域地下水的循环与径流特征、影响范围与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42 DL,T5409.2~20106根据地下水开采情况、地下水特征以及厂址的地质条件,按表8.6.3确定厂址与核环境影响有利或不利条件,评价建厂适宜性。表8.6.3有利和不利条件划分地下水特征地质条件厂址地下水潜水位埋运动速度与其他开采条件开采情况含水层之间不饱和带岩性地基条件涤Hm/d的关系有利厂址附近没有低扎隙中渗重要的地下水取较深低不连通透性的松散层均匀坚条件H>10v<1硬的岩体水点或岩石不利厂址附近地下较浅高连通多孔隙高渗裂隙岩条件水被广泛开采H<10v>1透性的松散层溶发育区8.6.4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勘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对核环境影响不利条件的厂区,水文地质勘测工作应按HADl0I/06中评价阶段有关规定进行。2与施工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勘测应满足GB50021相关规定的要求。3开展必要的地下水长期观测。对厂址附近范围内可能受事故排放影响的水文地质单元均应布设监测井,并利用泉水等地下水露头进行监测。当含水层较厚时监测井的布置应满足获得不同深度水样的要求。4监测井的构造和防护设计,应考虑长期观测的要求,寿命与核电厂同步,长期观测应在相关大纲指定的技术要求下进行,除一般的地下水位和水化学的变化外,应特别关注水文地质特征的变化和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定期汇总分析。87堤和坝的勘测与评价8.71应了解堤、坝、防波堤、导流堤、护岸等构筑物的性能与4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功能,判断其是否与核安全相关及相应等级,确定适宜的勘测方法和工作量,查明其地基条件及岩土性质。8.7.2宜分可研、初设、施设三个阶段开展勘测,工作深度和精度与相应的设计阶段协调。8.7.3勘测方法宜采用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工程物探、钻探、测试及试验等。8.7.4堤和坝的勘测应着重查明以下内容:l应注意调查研究崩塌、冲刷、淤积、潜蚀、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2应着重查明软土、填土、混合土、膨胀土等特殊性土的工程性质、分布规律及其对建筑物地基处理和稳定性的影响。8.7.5堤和坝的评价除了应分析研究地基的适宜性和稳定性之外,还应分析堤坝体本身的结构及其可能的破坏模式。应重点分析渗透性、堤内侵蚀、孔隙压力、坝基或坡脚的砂土地震液化可能性判别等,提出地基改良措施和堤坝体的结构建议以及施工注意事项。8.7.6可研阶段的勘测一般与厂址可研勘测同时进行,对岸坡稳定性和初选堤或坝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应着重查明岸坡地段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及岩土层分布等。2勘探点应按构筑物性质和地质条件布置,滨河(湖)厂址堤和坝宜按可能的位置布置,间距为100m~200m。滨海厂址堤和坝宜按可能的位置和构筑物性质按方格网或线性布置,间距为150m~500m。岩土条件复杂时可适当加密,勘探点深度应进入持力层3m~5m。3必要时可采用浅地层剖面、地震映像等合适的物探方法进行勘测,比例尺为1:2000--1:5000。8.7.7初设阶段勘测应能为堤和坝的总平面布置、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DL/T5409:2—20101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为1:500~1:1000,着重查明岸坡地质构造、软弱层分布、岸线变迁、岸坡冲刷等动力地质作用,埋藏河、湖、沟谷的分布,潜蚀、沙丘、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及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2勘探线宜垂直岸边或平行堤或坝轴线布置,滨河(湖)厂址勘探线问距为70m--150m,勘探点间距为30m~100m。滨海厂址应根据堤坝位置布置1条~3条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宜为50m~150m,地质条件复杂时可适当加密。3控制性勘探孔数量不宜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4,孔深不宜小于40m或进入岩层lm~2m,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宜小于25m。4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质确定,主要土层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数量不宜少于6个(次)。5岩土试验项目按JTJ240中的相应条文确定。6对于与安全相关的堤和坝,勘探点间距按本条第2款取小值。室内试验应增加土的动力参数试验,一般可进行共振柱、动三轴或动单剪试验。原位测试应进行单孔检层法或跨孔法波速测试,为考虑地震作用的专题动力分析与计算提供所需参数。8.78施设阶段勘测应详细查明各构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岩、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和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建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工程安全等级、构筑物特点、堤(坝)形式、基础类型、荷载情况、岩土性质,选用合适的勘测方法和原位测试手段,确定勘探点位置、数量和深度。2勘探线应平行于堤(坝)轴线布置,沿长轴方向宜布置1条~4条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当地层简单时,为50m~150m;当地层复杂时,为20m--100m;遇特殊地质现象应适当加密。3控制性勘探孔数量宜大于勘探孔总数的1/3,孔深应超过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地基变形计算深度或进入稳定硬土层不小于10m或进入基岩lm~3m,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穿过主要受力层,进入稳定硬土层2m~3m。4对于与安全相关的堤和坝,勘探线数量宜按本条第2款取大值,勘探点间距取小值。适量增加原位测试、室内岩土的动力参数试验,为考虑地震作用的详细动力分析与计算提供参数。8.7.9堤和坝的勘测报告除应遵守本章的规定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分析评价建设场地适宜性与堤和坝地基稳定性;2提出堤和坝地基设计、地基处理所需的岩土参数;3提出地基基础与岸坡支护设计方案的建议;4提出施工方案建议和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地质问题;5提出不良地质作用防治的措施与建议;6提出堤和坝工程监测的建议。 DL,T5409.2—2010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1一般规定91.1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应在具有充足的岩土工程勘测、测试与试验、原体试验、地震地质研究和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核电厂的特殊要求、场地布置、建筑物等级,按现行有关标准进行,主要内容如下:l厂址和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的分析;2岩土的工程条件、性质、指标、静态设计参数与动态设计参数的分析:3核岛及其他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地基各项测试与试验资料的分析,地基岩土体均匀性的分析与评价,确保核岛地基安全可靠;4地基与基础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5岩土工程施工与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如基坑开挖、施工降水、边坡支护、人工地基施工等;6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91.2应按勘测设计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各阶段侧重点如下:1初可阶段,应对厂址区域稳定性、场地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地基类型、厂址比选等作出分析与评价,从岩士工程角度排出厂址的优劣顺序;2可研阶段,应对场地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作出明确评价,对厂址适宜性及核岛、常规岛、冷却塔的地基类型及地基均匀性作出分析与评价,推荐核岛位置,提出地基岩土设计参数的范围值,对水工构筑场地作出定性评价,提出优化总平面布置的建议;4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3初设阶段,应分建筑地段对地基条件作出明确评价,重点是核岛、常规岛、冷却塔、与核安全相关的泵房,确定地基类型,提出地基岩土设计参数;4施设阶段,应对施设进行了勘测的建筑地段进行分析与评价,进一步确认地基条件及其岩土设计参数,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法;5工程建造阶段,应验证前期勘测成果与结论,对新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分析与评价。9.1.3岩土工程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在掌握宏观地质背景条件下,正确划分地质单元和层次;2应考虑岩土设计参数的离散性、岩土的非均~性以及岩土性质随时间、环境、施工影响改变的因素:3理论分析结果宣与已有建筑经验互相印证,必要时通过岩土原体试验、监测数据进行校正和调整。9.1.4岩土工程分析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定量分析。对下列问题可仅作定性分析:1断裂对厂址或场地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的分析;2特殊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对厂址或场地适宜性影响的分析;3水文地质条件对厂址或场地适宜性影响的分析#4尚不具备定量分析条件的其他岩土工程问题。9.1.5岩土工程定量分析宜采用定值法,必要时可辅以概率法。对下列问题宜作定量分析:l岩土受力后变形量的预测;2各类地基承载力的确定;3其他各种临界状态的判定。9.1.6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中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评价岩土地基承载力和边坡、挡墙、地基稳定性等问48 DL,T5409.2—2010题,可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对于岩土体的变形、动力反应、透水性、涌水量等,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9.1.7工程需要时,可根据岩土工程原体试验或足尺试验结果,采用反分析方法,反求岩土体的特征和有关参数,或验证设计计算成果。9,2岩土参数分析921岩土参数的选取应根据物项类别、岩土条件确定,对所选参数应分析评价其可靠性、代表性和适宜性,核安全相关物项还应分析评价其保守性。9.2.2岩土参数的分析评价可按下列内容进行:l试验和取样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取值及评价标准;2同一岩土单元内不同试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分析;3统计分析结果所使用的试验数据的离散性分析;4原体试验结果、岩土工程经验数据的分析;5测试方法与计算模型的配套性。9.2.3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应按DL,r5074中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9.2.4对重要岩土工程问题的结论应经计算分析与论证,提供基础设计、沉降计算、稳定性计算、工程治理设计必需的参数和指标,按工程实际情况提出设计、施工应关注的问题。9.3地基基础分析9.3.1建筑物地基基础分析的目的在于选择适宜的基础持力层,合理确定地基基础类型,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保证建筑物地基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至于发生破坏、失稳,并且地基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9.3.2核电厂建筑物地基基础分析,可按下列原则进行:1按核安全相关物项分类、安全等级、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区别对待。2核岛应采用天然地基,确保在极端外部事件影响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3在明确建筑场地或建筑物地基岩土工程条件的基础上,其他建筑物应首先分析采用天然地基的适宜性。当不宜采用天然地基或天然地基方案不尽合理时,应明确适宜的人工地基或桩基。4对于人工地基或桩基,应根据岩土工程条件重点分析论述各种方案的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及施工工艺等情况。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案,进行较为准确的技术和经济论证后推荐优选方案。5对于采用成熟经验或原体试验结果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场地,应根据各建筑地段和不同建筑物基础下的地层条件,分析存在的岩土工程差异,对岩土参数提出建议。9.3.3核电厂各类建筑物天然地基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评价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持力层岩土的条件、性状,推荐适宜不同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对压缩层及下卧层的岩土条件、性状作出评价。2分析评价地基岩土的特殊性与均匀性。3分析确定地基岩土承载力、弹性模量、压缩模量、抗剪强度及重度等指标。4分析建筑物沉降量和差异沉降量。必要时,尚应根据岩土固结特征,分析沉降随荷载和时间的变化趋势。5分析评价深基坑开挖边坡稳定性和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提出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有关设计参数。必要时应对锚杆、护坡桩等支护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6当地下水位高于基础埋深时,应分析施工降水的可能性,提供降水设计需要的参数,并对降水方案进行论证。50 DL/T54092—20109.3.4当建筑物地基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宜判定为不均匀地基:1建筑物跨越两个或以上不同地质单元且力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2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地层成因时代混杂,岩性不均匀,或有岩性差别较大的夹层、透镜体呈不规则分布;3建筑物基础底面压缩层范围内岩土虽属同一成因时代,但岩土的压缩性质在平面上有显著差异。93.5对于沉降敏感的建(构)筑物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应作出变形预测,结合建筑物安全等级,提出相应的结构和地基处理措施。9.36各类建筑物地基岩土的承载力,应根据建筑物安全等级,结合当地经验,按下列规定综合确定:1对于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的非岩石地基应以载荷试验结果为主,并辅以理论公式计算、原位测试成果、地区及工程经验综合确定;2其他建筑物应按DL/T5074中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9.3.7桩基和地基处理分析评价应按DL/T5074中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10岩土工程勘测成果10.1一般规定101.1编制岩土工程勘测成果应根据不同勘测阶段的要求和工程特点,分阶段依次进行,做到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数据无误、图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并应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文字报告与图表部分应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前后呼应。101.2编制勘测成果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应进行整理、检查和分析,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当引用前期勘测成果作为成果编制的素材时,应查阅和检查所引用成果的原始资料。对所搜集的资料应按现行标准进行甄别,鉴别其可用性和适宜性,并在引用过程中说明其来源。10.1.3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按不同地貌单元或岩土工程分区进行分层统计。在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宜按不同建筑地段进行分层统计。当厂区岩土工程条件简单、地层分布较稳定且性质较均匀时,分层统计亦可综合整个厂区的勘测资料进行。10.1.4若工程需要,可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有关的专门岩土工程勘测与评价,并提交专题咨询报告。10.2勘测报告文字部分10.21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宜按场地编写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初设阶段、施设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宜按建筑地段或建筑物编写岩土工程勘测报告。102.2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文字部分的内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不同勘测阶段有所侧重,并满足下列要求:52 DL/T5409.2—20101初可阶段勘测报告应分别阐明候选厂址的主要岩土工程条件,重点对厂址适宜性、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环境岩土工程等影响建厂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对厂址的适宜性和稳定性作出基本评价,初步论述拟采用的核岛地基类型,提出厂址方案的比选意见和建议;2可研阶段勘测报告应对厂址稳定性作出最终评价,排除颠覆因素,并进一步对不良地质作用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评价,同时对厂址的岩土工程条件作出综合评价,确定核岛地基类型,为厂区总平面布置和主要建筑物拟采用的地基类型提出建议,对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桩型提出论证意见;3初设阶段勘测报告应分建筑地段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全面论述、分析与评价,对核岛定位提出明确建议,确定核岛地基岩土设计参数,对总平面布置的优化提出建议,并对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提出推荐意见:4施设阶段勘测报告应按不同建筑地段分别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重点提出地基基础设计、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以及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5工程建造阶段勘测报告应按不同建筑地段或建筑物分别作出岩土工程检验、鉴定、评价,确认前期勘测成果和岩土设计参数,提出施工应注意的岩土问题和监测建议。10.2.3初可阶段的勘测报告应对厂址建设核电厂合格性作出初步评价,应着重阐述的主要内容如下:l』一址的地形地貌单元划分、地层、岩性、断裂构造与裂隙发育情况等;2第四系地层分布、沉积类型及其物理力学特性;3厂址地层分布及其工程特性,工程可能产生的主要岩土问题,包括高边坡稳定性、砂土液化、地基不均匀性等;4厂址区河流、海浪对边岸稳定性的影响;5地势和LU坡堆积物,是否有形成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不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良地质作用的可能性;6厂址及其附近是否有矿床分布和生产中的油井、气井,对厂址地面可能导致沉降或塌陷的影响;7废矿坑和岩溶等地下洞穴;8重要水源地与厂址地下水的联系。10.24可研阶段的勘测报告应对厂址岩土工程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验证厂址岩土工程条件的适宜性.为核电厂总平面布置和地基设计提供依据,报告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区描述地层岩性、构造、岩体结构,重点是核岛场地;2厂址各类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及评价;3原位测试和物探成果的分析,包括波速测试、声波测井、场地卓越周期测定、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力、标准贯入试验、岩石和土的旁压试验、水文地质试验、浅地层剖面测试等;4岩石和土层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动态特性试验统计与分析;5厂址岩土工程条件评价,包括各类建筑物的地基评价、边坡稳定性评价,饱和砂土和粉土液化可能性的判别、不良地基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加固与整治等;6结论与建议的内容包括厂址岩土工程条件适宜性的明确意见,判断核岛地基类型,结合建筑物对安全的不同要求和总平面布置,提出不良地基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进行加固整治建议。10.2.5初可阶段和可研阶段勘测报告的文字部分,章节安排如下:1前言,含工程概况、任务要求、执行标准和勘测工作情况等:2区域稳定性,含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性等,并对厂址的区域稳定性作出评价;3岩土工程条件,含厂址地形地貌、地基岩土、地下水条件、 DL,T5409.2—2010不良地质作用和土壤冻结深度等:4岩土工程评价,含建筑场地类别、地震动参数、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影响、拟采用的地基基础方案、场地水土的腐蚀性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等;5地基处理方案,在可研阶段应对建筑场地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充分论据,必要时应提出专题论证报告;6地下资源概况,含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矿产资源在厂址和附近的分布及其开采概况、文物的分布及其年代、价值等;7各厂址方案的比较分析,应根据厂址地震、地质、岩土工程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将其对核电厂建设所起的不同作用分类列表对比,摄后将所有厂址综合比较排序:8结论与建议,根据前述的比较分析,对各厂址的适宜性作出评价,综合地震地质和岩士工程的比较结果推荐条件较优的厂址,并对下阶段勘测工作提出建议。10.2.6初设阶段勘测报告应反映针对主要建筑物布置和对地基的要求而进行的场地勘探、测试和试验,报告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主要建筑物的地基条件、类型和设计参数;2边坡、河岸、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分析;3各类不良地质作用治理设计所需的参数:4原位测试与原体试验的成果与应用;5岩土工程条件评价,针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承载力、变形、不均匀沉降、稳定性、环境影响等,作出综合分析与评价。10.27施设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勘测报告应根据勘测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解决的具体岩士:[程问题,采取相应形式编写报告书。1028初设阶段、施设阶段和工程建造阶段勘测报告的文字部分,应按建筑地段分别编写,章节安排如下: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1前言,含工程概况、任务要求、勘测工作情况和需要特殊说明的事项及问题等。2勘测技术原则与方法,含执行标准、勘测方案、所采用的勘测手段以及工作量完成情况等。3岩土工程条件,含地形地貌、地基岩土、地下水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等。4岩土试验与原位测试成果分析,对各项岩土性质指标的测试成果进行统计计算。并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给出各项岩土性质指标的设计参数值。5特殊性测试与试验,在初设阶段应对获取关键性地基参数所采用的特殊性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进行分析,对测试成果作出评价。6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主要从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进行分析评价,推荐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和基础受力层,进行沉降变形、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边坡及渗流稳定性的估算,对不良地质作用的整治、深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等进行论证,推荐可行的施工方案,必要时宜进行优化论证。7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与建议,对地基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建议所采取的检验与监测措施等。8结论与建议,含前述各部分要点,并重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地基岩土设计参数、不良地质作用整治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作出结论与建议。在初设阶段宜对总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提出建议,并对下阶段的勘测工作提出建议,在施设阶段宜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进行的检测与检验提供建议,在工程建造阶段宜对地基检验及设计参数作出最终评价。10.3图表10.3.1编制勘测成果图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图幅以图面内容占图幅2/3以上的原则确定,其标准及加56 DL,T5409.2—2010长、加宽尺寸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2图纸比例尺的选用和装载量要以能清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为原则:3图面设计应合理、清晰、整洁、美观和适用:4图中的字体、字号、线条、标注、图例、符号、计量单位及有效位数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10.3.2岩土工程勘测成果中的图表,应与各勘测阶段任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相适应,可参照下列图表确定:1平面图件,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震中分布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分区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各种等值(高)线图和切面图等。2剖面图件,包括工程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和探槽展示图等。3原位测试及岩土试验图表,包括波速测试、钻孔弹性模量测试、静力触探试验综合图、标准贯入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原位测试图表,以及岩土试验成果总表、水质分析成果表及相应实验曲线等。4原体试验图表,包括原体试验平面布置图、综合成果图和桩基础的高(低)应变测试成果图表等。5其他图表,包括勘探点一览表、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表和岩土工程设计分析的有关图表等。简单场地的勘测成果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10.4专题报告10.4.1不同勘测阶段可根据工程情况及要求编制如下专题报告:1工程地质测绘报告;2地球物理勘探报告;3岩土原位测试和岩土试验报告;5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4水文地质勘测报告;5原体试验报告;6地基处理方案及桩基选型论证报告;7岩土工程检验或监测报告;8岩土工程事故调查与分析报告;9岩土利用、整治或改造方案报告;10专门岩土工程问题的技术咨询报告。104.2专题报告应突出专业特点,结论应与主报告一致,专题报告之间应互相协调,并与主报告呼应。 DL,T5409.2—20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程地质测绘精度与工作量每平方千米观测点平均数和观测路线长度见表A.1和表A.2。表A.1工程地质测绘观测点平均数、观测线路长度比例尺复杂程度1:100001:50001:20001:1000l:500123l133418836简单5989133199299225823451l1021中等复杂629715636529762956201462复杂67108185295注:表中的分子为每平方千米观测点的个数,单位是个肛锄2;分母为每平方千米观测路线的长度,单位是kn恤一表A2综合工程地质测绘观测点平均数、观测线路长度比例尺复杂程度1100001:50001:2000I:10001:500简单中等复杂复杂注:表中的分子为每平方千米观测点的个数.单位是个/km2;分母为每平方千米观测路线的长度,单位是km]km2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附录B(规范性附录)岩土松散系数挖方工程岩土松散系数见表B.1。表B.1岩土松散系数最初松散最后松散序号土的分类岩土名称系数一类土l砂土、粉质黏土、粉:£和腐殖士108~117l叭~103(松戟土)=粪土2种植土、淤泥、黄土和流塑黏土120~130i03~104(普通土)三类土可塑黏性±或黄土、砂质粉土混卵石、3114~128l02~l05(坚土)糟质黏土四类土老黏土、硬塑粉质黏土、坚硬粉质黏土、124~130104~107(砂砾坚土)砾石匕、干黄土、粉质黏土混碎石五类土坚硬黏二E、黏土混碎石、卵石土、泥质5126~132106~109(软石)砂岩六类士泥质页岩、泥灰岩、砂岩、石灰岩、片61”~1.371.11~1.15(、戊坚石)麻岩七类土7白云岩、大理岩、石灰岩l30~l45110,~120(坚石)八类土8细粒花岗岩、右英岩、玄武岩145~l50120~l30(特坚石)注:挖方转化为虚方时,乘以最初松散系数:挖方转化为填方时,乘以摄后松散系数 DL/T5409.2~2010附录C(规范性附录)建筑材料试验项目建筑材料试验项目分别见表C.1~表C.3。表c.1岩石材料试验项目材料应用目的序号试验项目混凝土骨料一般砌体地下工程村砌矿物成分、岩石定名√-4岩石结构与构造√3比重、密度√4空隙率√单轴抗压强度(干、湿)√V6软化系数√7抗拉强度V8抗剪强度√9弹性模量√10含混量√11吸水率√12针、片状颗粒含量√13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4云母、轻物质、氧化物√15有机物含量√16石粉含量-/17坚固性√l8压碎指标√注:“√”表示需要做的试验项目,⋯X为不需要做的试验项目6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表C2砂、砾料试验项目材料应用目的序号试验项目混凝土旨料基础垫层过滤料矿物成丹、磨圆度√颗粒分析√3重度√4比重√有机质含量√6相对密度√7渗透试验√8击实试验√9自然休止角√10含泥量√含水率√吸水率√13氯离子含量q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5云母含量√16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18坚固性√19压碎指标√注:“√”表示需要做的试验项目.“×”为不需要做的试验项目 DL,T5409.2—2010衷C.3土,碎石类材料试验项目材料应用目的序号试验项目用于筑坝场地回填基础垫层颗粒分析√2有机质含量√3重度√4比重√5含水量√6液限、塑限√7孔隙比√8击实试验√9抗剪强度√10各密度状态渗透系数√1l各密度状态压缩模量、固结系数√注:。√”表示需要做的试验项目,“×”为不需要做的试验项日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 核电厂工程勘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岩土工程条文说明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目次4基本规定⋯⋯⋯⋯⋯⋯⋯⋯·5岩土工程各阶段勘测⋯⋯⋯-5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5.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5.5工程建造阶段勘测⋯⋯⋯⋯⋯一6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6.1一般规定⋯⋯⋯⋯⋯·⋯⋯¨一⋯”6.2比例尺与精度⋯⋯⋯⋯⋯⋯⋯..6.3调查路线与地质观测点布置⋯6.4准备工作⋯⋯⋯⋯⋯⋯⋯⋯⋯⋯65野外作业⋯⋯-⋯⋯⋯⋯⋯⋯⋯..6.6资料整理-⋯⋯⋯⋯⋯-⋯⋯⋯⋯·8专题岩土工程勘测与评价⋯一8.1断裂验证与勘测⋯⋯⋯⋯⋯⋯一8.2地震液化判别⋯⋯⋯⋯⋯⋯⋯t.8.3边坡勘测与安全性评价⋯⋯⋯·8.4土石方工程勘测⋯⋯⋯⋯⋯⋯“8.5建筑材料调查与勘测⋯⋯⋯⋯8.6水文地质勘测与评价⋯⋯⋯⋯-B.7堤和坝的勘铡与评价⋯⋯⋯⋯-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2岩土参数分析⋯⋯⋯⋯⋯⋯⋯”⋯⋯⋯⋯⋯⋯⋯⋯⋯⋯⋯⋯⋯⋯⋯68-·····,····-·······,-·················-,·,·····70··-·-···-···-···············-···············70⋯⋯⋯⋯⋯⋯⋯⋯⋯⋯⋯⋯⋯⋯⋯··71··-·············-·········-··········-·········74-⋯⋯⋯⋯⋯⋯⋯⋯⋯⋯⋯⋯⋯⋯⋯·77⋯⋯⋯⋯⋯⋯⋯⋯⋯⋯⋯⋯⋯⋯⋯-·77-·····-······--·····-·-··············-·········80··-······-··-·············-················t··80-···············一-····-··-···-···-···········-·80⋯⋯⋯⋯⋯⋯⋯⋯⋯⋯⋯⋯⋯⋯⋯“8l-····一···-·一一······-t·····-·t-t·····-······-·一一83·································-·············84⋯⋯⋯⋯⋯⋯⋯⋯⋯⋯⋯⋯⋯⋯⋯“85················t···-····-···················-·87-··············--······一·················-·-··8"7·····-·t-··················t·····-············87⋯⋯⋯⋯⋯⋯⋯⋯⋯⋯⋯⋯-⋯⋯⋯·88··············-·······-·······-···-······-·····89····-··t··························-····t·····-·90⋯⋯⋯⋯⋯⋯⋯⋯⋯⋯⋯⋯⋯⋯⋯一92-···········-···-···-·········-··t·············93··--········t·-···-·······-········-···-··-···96⋯⋯⋯⋯⋯⋯⋯⋯⋯⋯⋯⋯⋯⋯⋯一96 9.3地基基础分析⋯⋯⋯⋯10岩土工程勘测成果⋯10.2勘测报告文字部分⋯·104专题报告⋯⋯⋯⋯⋯..DL,T5409.2—20109697986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4基本规定4.0.1核电厂厂址岩土工程勘测的重点是提供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地基岩土设计输入参数,包括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动态参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岩土工程勘测成果应满足核安全导则HADl0I/01和HADl01/12的要求。4.0.3、4.04核电厂的总体布置,各个建筑群在建筑物组合和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本规程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组合划分为4个不同的建筑地段。这些不同建筑地段建筑物的安全性质、结构、荷重、基础形式和埋深等方面的差异,是考虑选择勘测手段和方法、钻探深度和布置要求的依据。应确保最终的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至少有1个钻孔。4.0.6核电厂岩土工程勘测阶段的划分,是根据目前国内基建程序及已有核电厂(站)工程的实践经验而定的,本规程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旌工图设计和工程建造5个阶段。这5个阶段勘测循序渐进、逐步投入,每个勘测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工作深度不同。核安全导则根据国外一般做法,把厂址勘测阶段划分为厂址查勘、厂址评价、运行前等3个阶段,厂址评价阶段又划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厂址验证阶段和厂址评定阶段。从工作深度和内容方面分析对比来看,核安全导则与本规程在勘测阶段的划分上两者大致相当。就勘测全过程而言,重点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两个阶段。4.0.7作为厂址选择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阶段,鲜有因为岩土工程条件而否定厂址的,因此,要面对复杂的场地岩土工程特征,采取恰当而有效的勘测手段,获得厂址是否适宜的正确结论,不应遗漏可能厂址。4.0.8关键的勘测成果应由第三方审评,如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68 DL,T5409.2—2010计的勘测成果。核岛浇铸第一罐混凝土(ATPO)之前的地基检查是工程建设期间核安全审核的第一个节点,工程建造阶段核岛区的勘测成果应满足核岛基坑核安全检查的要求。4.0.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应考虑各项试验成果的代表性、变化幅度、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所作出的结论和判断应注重已有核电工程和当地勘测经验的反馈。4.0.12核电厂工程勘测所获得的岩芯是钻探工作的重要成果,是检验地质条件的实证,因此,各阶段勘测所采取的钻孔岩芯,应移交业主或委托方保管。4.0.13钻孔完成以后应做好钻孔回填和封孔工作,防止破坏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水力联系。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岩土工程各阶段勘测5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1.1根据《核电厂厂‘址查勘》(HAD10I/07)和原电力工业部《核电厂工程建设项13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深度规定》,经过区域研究和查勘后,否定不可接受的厂址,对可接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优先候选厂址进行工程地质润查和勘测。勘测工作以搜集资料为主,并根据地质复杂程度适当做进一步的调查、测绘、钻探、测试和试验等工作,以达到初可阶段的深度要求。5.1.2厂址附近是否存在能动断层是评价,一址适宜性的重要因素。按有关规定,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处有可能引起明显错动的断层为能动断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鉴定为能动断层:(】)该断层在晚更新世(约10万年)以来在地表或近地表处有过运动的证据;(2)证明与己知能动断层存在构造上的联系,由于已知能动断层的运动可能引起该断层在地表或近地表处的运动;(3)厂址附近范围内的发震构造,当其最大潜在地震可能在地表或近地表产生断裂时,该发震构造应认为是能动断层。根据我国13前核电厂选址的实际情况,核岛地基一般均选择在中等风化、微风化或新鲜的岩体地基上。其他类型地基并不是不可以放置核岛,只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尚不足,应当进一步积累经验。因此,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核岛地基为岩石地基的情况。非岩石地基只对软岩(硬土)地基作出了适当规定。5.1.5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已有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都较小,因此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其调杏深度无须达到测绘的深度要求,可直接利用遥感等资料进行解译,辅以适当的野外调查,70 DL,T5409.2—2010初步查明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以及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重点调查断层构造的展布和性质,通过预计的主厂房区应布置两条实测地质剖面,也可采用图切剖面形式表达,图中应反映钻探成果以及初步拟定的厂坪标高。5.1.6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针对每个候选厂址开展勘测工作的。在进行勘测前,一般应有初步的总平面布置图,因此岩士丁:程钻孔应在可能的核岛区布置,在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用尽可能少的钻探工作揭示竖向地层的分布特征。对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厂址,可布置3个钻孔,对复杂厂址,钻孔数应适当增加,并结合地形考虑十字交叉布置钻孔,以初步了解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其中在预设的主厂区至少布置1个控制性钻孔。若有第四系地层分布区,宣布置勘探孔。钻孔深度:对于岩石地基可选下限,对于软岩(硬士)地基可选上限。根据厂址地质条件和勘测目的,可选择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旁压试验等测试手段。5.1.9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水文地质调查,应根据厂址所在的水文地质环境确定调查范围,可以从厂址区外延到厂址附近,甚至更大。调查方法以搜集资料为主,辅以适当的现场调查,亦可结合工程地质钻孔,了解地下水的基本条件厂址附近范围地下水的使用状况。52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5.21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可以在两个或一个优选厂址中开展,但是大量的岩土工程勘测工作往往是在一个最有希望的优选厂址中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勘测成果应与前阶段取得的基础资料综合,编成一份详细的厂址岩土工程勘测报告。这份报告为获得有关厂址及其特征的初步设计参数和结论提供主要的资料,并为初步的总图布置提供依据。5.2.2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7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E2004]69号),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通过专家审查后备案,作为工程用地审批和规划的依据之一。根据项目核准制要求,本阶段应对工程场地是否压覆矿藏、是否存在矿权等进行调查,并取得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查批复。这两项专题研究一般在可研阶段后期开展。5.2.3本条所列举的资料都应该具备,作为勘测工作技术要求的依据。这些资料是初步的。5.2.4可研阶段应将厂址范围内地层成因、时代以及分布情况查清楚;结合地质测绘、现场钻探、原位测试等手段初步查明不同岩体的风化程度。.5.2.5~5.2.7厂址区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应视地质、地貌、构造单元来确定。测绘比例尺在厂址周边地区可采用l:2000,但在厂区应为1:1000。工程物探是本阶段的重点勘测手段,通常选择2种~3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物探,物探与钻探应互相配合,以便有效地获得厂址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有关参数。5.2.8《核电厂的地基安全问题》(HADlOl/12)中规定:厂区的钻探采用150mxl50m网络状布置钻孔,对于均匀厂址或一般性地质条件厂址尤其适用。如果地质条件不均匀,则钻孔位置应适当调整。核岛、常规岛钻孔布置应满足本规定要求。勘探深度中的“必要时”一般指地质条件复杂,如断裂构造发育、地层岩性各向异性明显、岩质变化大等情况;“其他钻孔”是指核岛区以外的孔,“中等风化及以上岩体”是指中等风化、微风化、新鲜等岩体,此后出现同类用词解释相同。水工建构筑物包括泵房、取水头部、进水和排水渠道、码头、岸墙、岸坡、防波堤等。对于泵房主要考虑压缩层,其他则考虑冲刷深度和淤积条件,布孔时应尽量结合可能布置水工建筑物地段。亦可参照我国交通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Ⅲ240)中有关规定执行。 DL,T5409.2—2010应根据地层条件分别采用不同性能的钻具。如各种口径的双管单动金刚石钻具、三管单动金刚石钻具等,以保证岩芯采取率的要求。不同的土层应采用不同的取样器,如用压入式薄壁取土器采取原状软土,用击入式取土器采取原状硬土,用三管单动旋转式取土器采取坚硬的残积、全风化、强风化层的原状土样。岩样和土样分别不少于3组和6件。根据特殊性岩石试验对岩样的数量和尺寸要求采集岩样。钻孔孔径应满足孔内测试要求,如波速试验、声波测井等应保证测试仪器、设备能放入孔内;室内岩石试验项目应满足壤小的岩石直径要求。5.2.9标准贯入试验从覆盖层一直打入强风化岩体。在强风化岩体中做标准贯入,以区分其软硬程度。在软土中不需做标准贯入。在中等风化岩体之间有相对软夹层,亦应做标准贯入。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试验和旁压试验等,都是在土层中进行的原位测试项目,目的是获得土层的原位力学参数。可研阶段,般是采用单孔检层法进行波速测试,可以满足可研阶段的要求。必要时,在核岛位置大致确定的前提下,或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岩体特别破碎等条件下,也可采用简易跨孔法作波速测试。声波测井特别适用于中等风化、微风化和新鲜的岩体,用以判定岩体的完整程度。5.210具体的岩土试验项目的操作和试验仪器规格,应按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执行。一般的岩土试验,可以按标准的、通用的方法进行。但是,岩土性质和现场条件存在着许多复杂情况,包括应力史、应力场、边界条件、非均质性、非等向性、不连续性等,使岩土与岩土试样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试验时应尽可能模拟实际情况,使用试验成果时不要忽视这些差别。点荷载试验和声波速度试验都是间接试验方法,利用试验关7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系确定岩石的强度参数。5.2.11本条所指水文地质勘测,应包括与核环境影响有关水文地质勘测和常规工程水文地质勘测两方面,具体调查要求按8.6执行。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宜分别按DL/T5213和DL/T5331的规定执行。5.2.12在厂‘址选择比较明朗的前提下,或者这些专题的重要性非常突出的条件下,应尽早在优选厂址安排作本条所列举的专题勘测工作。53初步设计阶段勘测5.31初步设计阶段勘测是最重要的勘测阶段,本阶段总平面位置已初步确定,因此要求本阶段应针对核电厂主体建筑物(核岛、常规岛和主要水工建筑物)进行分地段勘测。核岛是勘测重点,宜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对于水工建筑地段只针对主要水工建筑进行勘测,而附属建筑物只进行简略的网格勘测。532勘测前应具备的文件和资料是开展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工作的基本依据。应结合核电厂特点,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和掌握,应对建筑物结构和基础等有关技术性资料有明确的了解,使勘测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5.3.3断裂属于不良地质作用范畴,但考虑到核电J-F‘址对断裂的特殊要求,故单列一款予以说明。这里所提的断裂研究,主要是断裂的工程性质研究,即结合其发育位置、规模,研究其与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关系,并查明其危害性。5.3.4基于核电厂各类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的不同要求,同时考虑到其施工进度、周期差异较大,因此,要求按不同建筑地段实施勘测和编写勘测报告,以便于设计、施工对勘测成果的使用。关于核岛地段钻孔数量,只提出了最低的要求,主要考虑了核岛的几何形状和基础面积。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场地实际岩土工程条件进行适当调整。74 DL,T5409.2—2010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的核岛都是双堆布置形式,反应堆厂房钻孔深度以2倍反应堆厂房基础直径控制,核岛区钻孔总数超过20个。对于单堆形式的机组,可根据本条规定结合厂址具体条件确定钻孔数量和深度。核岛地段波速测试和钻孔弹模测试,是必须进行的测试工作,应布置在反应堆厂房。波速测试是取得岩土体动参数和抗震设计分析的主要手段,基于单孔检层法本身的局限性,故要求采用跨孔法进行波速测试。钻孔弹模试验又称岩石旁压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岩石静态应力应变关系和弹性模量。53.5虽然常规岛地段按其建筑物级别相当于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厂房,但考虑到与核岛系统的关系,因此对常规岛勘测工作量作了具体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场地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勘测工作量。5.3.6~5.3.9水工建筑物种类较多,各具不同的结构和使用功能,且每个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存在着~定的差异,因此勘测工作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并结合各建筑物基础埋深、外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特性等综合因素布置工作量。53.11、53.14对于第四系地层的场地,工程地质坑探是钻探工作的必要补充,由于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并且能满足原状土取样和完成多种原位测试工作,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坑探的使用往往受自然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在上程中投入比重相对比钻探低。表l列举了各种坑探方法的布置条件和目的。5.312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测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测试没有脱离原来的地质环境,故测试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其测试方法、位置和数量不仅应结合所研究的内容,还要根据抨价的目的而定,鉴于对测试仪器设备、试验方法、条件和过程控制等问题已有号门性的规程和规定,故不再重述其内容,实际工程中可参考执行。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3.13原体试验是在地基岩土中以等同工程作用条件,在有限的场地范围内,应用各种试验和测试技术来模拟实际工程状态的综合性试验。具体试验包括工程试桩、浅地基加固等,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工程设计、岩土性质和旖工要求选择。关于原体试验的设计、施工、检测及成果编制等在《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的有关章节当中已有详细规定,故本条不作深入规定。表1工程地质坑探布置条件和目的类别基本特征布置条件目的绘图规定名称I确定地层岩性方形或圆形,深覆盖层较2,载荷试验四壁平行展试坑开绘制度小于5m薄地段3渗水试验l:20~l:1004,取原状土样方形或圆形,深土层或风1.研究风化岩垂向性质、厚度浅井2.载荷试验同试坑度5m~15m化岩地段l:20~1.1003,取原状土样I.研兜土层或风化岩垂向性质、厚度2.确定断层破碎带发育规模方形或圆形,深平缓山坡嗣试坑斜井3,确定软弱夹层分布和性质度大于15m或山坳处l:50~l:2004,确定岩溶发育规模、性质5,研究滑坡体结构1,确定地层岩性2,研究风化岩性质水平坑道,深度较陡的基3确定软弱夹层分布和性质硐顶单绘,其平硐4.确定断层破碎带发育规模和性质余四壁平行可按需要确定岩坡展开绘制5.岩体静力、剪力试验l:50~12006,软弱夹层原位剪切试验7地应力测量l,确定岩层性质宽06m~lm,垂直岩层2确定软弱夹层分布情况探槽展示图探槽深度一般小于3m或构造线3,研究残坡积土性质、厚度(四壁和底)4追索构造76 DL,75409.2—20105.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因为核岛区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基本上要求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核电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勘测往往被忽视。实际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主要内容有:检查核岛最终的定位是否与此前的位嚣有变化、是否需要做补充勘测;常规岛、水工建筑物、附属建筑物有大量的勘测工作,这部分的勘测可参照现行的常规电力工程岩土工程勘测标准执行;最后,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确保每个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至少有一个直接的勘探点。55工程建造阶段勘测5.5.1核电工程的特点是施工周期长,从场地施工开始就要监测。建设核电厂一般包括开挖、回填和建筑物建造。检验工作是工程建造阶段勘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按照不同的工作对象开展现场检验。常见的原体试验有回填测试、地基改良效果检测等。地坪、基槽、边坡、洞室等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基坑、桩基验收单、监测资料等应及时整编,必要时宜编制工程建造阶段的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对现场检验与监测结果应进行系统性总结,建议长期监测的内容和项目,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5.55本条适用于核电厂建筑物地坪和基槽开挖后的检验工作,应注意下列三点:(1)参加验槽的技术人员应充分熟悉勘测资料,了解建筑物的特点,特别是对地基的要求,熟悉基础设计文件。最好由参加过本工程勘测的技术人员来负责检验工作,保持勘测的连续性。(2)验槽重点应是各类可能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和因素,例如不均匀地基、基槽内存在的软弱夹层、破碎带、溶洞,以及原勘测中未发现的各种不良地质作用。(3)验槽应先核对建筑物位置、尺寸、基础埋深等。7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55.11本条从建筑物的安全重要性出发,对监测工作进行了基本规定。监测工作是必须做的,但不一定由勘测单位承担。核电厂中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的损坏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核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因此,这些建筑物理应成为监测的重点对象。常规建筑物的监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或参照《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中的建筑物分级和监测工作要求执行。5.512现场监测的类型和内容应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和建筑物功能综合分析选定。建筑物沉降髓测是为了掌握其各部位的沉降变化和差异情况,通过这些情况可以预测沉降的发展趋势,当沉降和差异沉降过大时,就应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还可以根据实测沉降量和地基岩土特性指标,校正经理论公式计算的沉降量。建筑物沉降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开展沉降观测前应充分了解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上部结构特点和荷载性质,充分了解场地已有的地质资料,充分了解施工进度计划:(2)沉降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法或液体静力水准法;(3)基准点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和场地地质条件确定.应确保基准点在整个观测期间不受外界不利影响;(4)观测点布设应考虑建筑物的规模、形式、结构特点与场地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应能反映建筑物地基的变形情况,观测方便且不易遭到破坏;(5)施工期的沉降观测应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进行,具体的观测次数和间隔时间宜按照荷载的增加情况来决定;(6)建筑物竣工后,与核安全相关的重要建筑物应继续进行使用寿期内的沉降观测,其他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按现行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核电厂大多建于海滨、湖滨、河岸,因此通常需要能抵御海浪、潮汐、海啸以及洪水的堤坝。在堤坝施工时,特别是建在软 DL,T54092—2010基上的堤坝,在砌筑之前,需在坝基的不同深度和部位埋设分层沉降标、孔隙水压力盒与土压力盒、侧向位移观测标等,在砌筑过程中进行连续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校核原先提供的有关参数,及时调整砌筑速率,指导施工。堤坝建成后应继续进行监测至沉降稳定为止。孔隙水压力监测的目的是为评价液化提供资料,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1)监测点、监测线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岩石性质及工程的需要而确定。(2)地下水的监测应查明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大气降水的关系。水位监测可采用水井、钻孔、探井或预设的长期观测孔进行。水位动态监测时间应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但不得少于一个水文年。(3)水压监测可采用测压计进行。水压监测的时间应根据水压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一股应测至施工结束或孔隙水压力降至某一安全值。(4)水质监测应查明地下水的物理成分及化学成分变化、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及其腐蚀性。水质监测多以定时取样进行试验室分析的形式进行。5.513编录与测绘的比例尺宜根据工作对象及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对于重要且具有工程意义的地质现象,可放大比例尺表示。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6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6.1一般规定6.1.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是整个场地勘测的先行工作,通过测绘手段可初步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主要的地质问题,将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与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地表水与地下水情况等形迹和要素按精度要求如实地反映到地形底图上,绘制综合工程地质图,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为核电厂总图布置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可先期掌握场地地质全貌,建立起整体地质轮廓概念,据此可更符合实际地制定下一步勘测方案和合理地布置勘探工作。6.1.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虽然在工程勘测中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勘测手段,但并不是每个工程勘测都需要进行,这里应强调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是初步查明整个场地地质全貌的先行工作,主要适合于在工程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不适宜等到工程的勘测与设计工作进入初步设计甚至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才去开展这项工作,否则,就失去了其先行意义和作用。初步设计阶段和基岩场地开挖之后进行的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则主要是对前期工作的验证和补充。如果必要,在场地开挖平整和旅工图设计阶段可对特殊岩土工程问题(如断裂、滑坡等)进行专门调查。6.1.3对于测绘范围,应包括拟建厂址的所有建(构)筑物场地,在一般情况下不宜小于lkm2,但也不宜过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6.2比例尺与精度6.2.1可行性研究阶段厂区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为1:1000,而80 DL,T5409.2—2010厂址周边区测绘比例尺可为l:2000。6.2.2本条有以下几点说明:(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所选用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不仅与勘测阶段有关,还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成果精度的要求。实践表明,所选的地形图比例尺太小,无法进行电厂建筑场地地质现象的填绘,即使进行了填绘亦不能满足规定精度的要求。因此,本条明确了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与室内成图比例尺相同或略大的规定。(2)测绘填图时所划分单元的最小尺寸,一般为2mm,即大于2mm的均应标示在图上。根据这一要求,各种单元体标示在图上的允许误差为2mm与图幅比例尺分母的乘积。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应结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对工程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单元体,如滑坡、断层、洞穴、软弱层、煤层及泉等都应进行填绘,在图上反映不清楚时,可扩大比例表示,即使是小于2mm的宽度,也应用扩大比例尺的方法标示在图上,相反,对于与建筑工程关系不大且相近似的几种单元,则可合并表示。(3)测绘精度的误差,目前国内没有统~规定,对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场地的地质界线、地质体、实测地质剖面及地质观测点的测绘精度,在图上误差不应超过3mm,其他地段不应超过5mm,这是参照有关规范和通常的作法确定的。6.3调查路线与地质观测点布置6.3.1观察路线,小比例尺测绘时应采用横穿越与界线追索相结合的方法,前者指横穿越岩层走向或地质现象的一种观测方法,该法能较快地查明场地的地层分布和地质构造等地质现象,如能对重点地段和重要的地质现象,采用追索的方法配合探查,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大比例尺测绘时,必须采用全面查勘法。6.3.2地质观测点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对成图的质量及岩土工程评价至关重要。地质观测点宣布置在地质构造线、8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不同时代的地层接触线、不同岩性的分界线、不整合面上,以及不同地貌单元及微地貌单元的分界线上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分布的地段。其目的是更利于岩体、土体的分析研究、评价、治理和利用。63.3关于地质观测点控制在图上的距离,国内外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条提出:地质观测点控制在图上的距离宜为2cm~3cm,也可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并结合对具体工程的影响适当加密或放宽。地质观测点的密度总体来说取决于场地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成图比例和建筑物的位置、工程特点等。6.3.4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例如采石场和路堑可能提供有关岩体及土体特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层理和节理分布的定向、频率和特征、岩层风化剖面与表面松散层及下部胶结层之间的结合特征,以及地下水露头等。当天然露头不足,尤其是在进行大比例尺测绘时,应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作,以揭露岩体、土体的地质情况。必要时可布置适量的钻探、物探或坑探、槽探工作。在第四系覆盖区,根据其厚度和范围应布置足够密度的物探、槽探剖面,主厂房应有2条~3条相互垂真的穿越剖面。这里所指的必要时,主要是指应该结合场地的地形、施测条件和具体工程的要求等情况,因时、因地、因工程区别对待。6.35地质观测点的定位标测,对成图的质量影响很大,常采用以下方法:(1)目测法,适用于小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该法系根据地形、地物以目估或步测距离标测。(2)半仪器法,适用于中等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借助于罗盘仪、气压计等简单的仪器测定方位和高度,使用步测或测绳量测距离。(3)仪器法,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借助于经纬82 仪、水准仪等较精密的仪器测定地质观测点的位置和高程;对于二有特殊意义的地质观测点,如地质构造线、不同时代地层接触线、不同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以及有不良地质作用等,均宜采用仪器法。6.3.6工程地质测绘观测点数、观测路线长度,目前国内无统规定。鉴于核电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要求较高,为此,附录A将每平方千米内观测点的平均数和观测路线长度相应提高20%以应用于核电工程地质测绘。测绘定额可参考附录A来确定,但实际应用时不应机械地以密度控制来进行布点,否则难以做到切合实际,会出现在需要用较多地质观测点来查明某一特殊地质条件的地段,往往地质观测点不足,保证不了测绘工作质量,而在某些可以少布置地质观测点的地段,却机械地布置而造成浪费的情况。因此,地质观测点的布设主要应以考虑能否控制重要的地质界线、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有利于作出场地岩土体的工程评价为原则。64准备工作6,4.1地质测绘工作的原理较简单,但要正确认识地层和构造标志及其关系是很不容易的,因而在实施地质测绘工作前应尽可能嫂集该地区前人研究的地质成果和各种物探资料,这对提高地质测绘成果的正确程度是十分有益的。6.42现场野外踏勘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地质情况和问题,以便合理布置观察点和观察路线,正确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野外踏勘是在搜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野外踏勘时,路线可垂直于地质构造线、地层岩性分界线、地貌单元的方向,校核在收集资料中发现的可能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根据地质测绘前的现场踏勘,确定贯穿核岛区实测地质剖面位置、重要地质现象调查方案以及调查路线的配置。通过野外踏勘编制出更切合实际的、更有效的工程地质测绘勘测大纲。但是,应该指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工程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任务时间短、工期紧、工程路途遥远,来不及踏勘,因此,这里并非指每一个工程的地质测绘都要经过踏勘这个工序,才能编制工程地质测绘大纲,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有条件时最好进行踏勘。6.5野外作业6.5.1、6.5.2在正式填图之前,先进行实测地质剖面的绘制,它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及地史的基础资料。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选择若干条地质剖面线(其中必须有贯穿核岛工程区的实测剖面),经详细观测和记录,掌握地层的时代、顺序、接触关系和各层岩性、厚度等,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建造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各类地质建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解决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解决的基础地质问题。实测地质剖面绘制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划分填图单位,其是确保地质填图质量的关键,正式钡4绘前中应提出填图单位划分的初步方案,而后在填图中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再予以确定。6.5.3本条有以下几点说明:(1)实测剖面宜穿越测区内全部(或主要的)地层和构造,如沉积岩剖面一般应选择在地层出露较完整、接触关系与标志层清晰、构造相对较简单的地段测制;变质岩剖面应选择在变质变形复杂、填图单位齐全的地段;花岗岩剖面应选择在同源岩浆序列中各种地质体出露较齐全的地段等。实测剖面线方向宜垂直于地质体走向(如地层走向、中深变质岩区域性面理走向等)。(2)剖面线宜选择在露头良好的地段,剖面线通过的具体位置,要注意露头的连续性是否良好,一般要求剖面露头大于60%,为此应充分利用沟谷及自然切面和人工采掘的坑穴、壕渠、铁路、公路两侧的崖壁等,作为剖面线通过位置。当露头不连续或地层的连续性受到破坏时,可在不同地段测量剖面进行拼接。对于第84 DL/T5409.2—2010四系覆盖地段,当在两侧一定范围内找不到作为拼接对比的标志层,难以用短剖面拼接,特别是当推测掩盖处岩性有变化,或产状、接触关系和地层界线等重要内容因掩盖而不清时,必须使用探槽予以揭露;对于第四系覆盖较普遍的地段,可同时布置适量浅钻和螺纹钻工作以建立剖面柱,钻探工作量以控制全调查区内第四系成因地层类型为宜。6.5.4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包含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及当地的建筑经验等方面,对上述研究内容并不是每个建筑场地都会遇到,同时不同的建筑场地也有其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工程的性质与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测绘与调查,特别强调应与岩土工程紧密结合,应着重针对岩土工程的实际问题。6.6资料整理6.61应单独提出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专项报告,并作为整个工程勘测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6.62资料整理工作分原始资料整理和最终成果整理。其要求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执行《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整编技术规定》(DL/T5093--1999)。原始资料是工程地质测绘成果报告的基础,加强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是保证成果报告的基本条件。在工程地质测绘过程中及野外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在初步综合研究基础上,提交以下主要原始成果。对有疑难或争议的地质问题应进行复查和研究,尽可能在现场解决,需要时尚应提出在下一阶段勘测工作中加以专门研究的建议。(1)野外记录、照片、素描图及填图资料应当天整理、清绘。应该指出,在成果资料整理中,应重视对各种素描图与照片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特别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和地质标志,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摄影和录像手段记录下地质原始状态,这不仅85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有助于成果资料的整理编绘,而且在基坑回填或工程建成后,由于科研或处理工程事故的需要,就比较容易恢复和重现一些重要的地质背景材料。但有时完全从照片或录像的画面上仍难以观察到要说明的内容,往往需要辅以实地素描做补充说明。(2)野外填绘的草图应及时检查和清绘上墨。(3)各种标本、化石及岩、土、水试料应及时鉴定和编录。(4)原始记录、草图、表格、图片等必须校审。6.6.3最终成果整理对野外验收后的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将解译资料、野外验证资料和其他方法取得的资料,根据需要编绘出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图和地质构造图、实测剖面图、综合地质柱状图等专门图件。如有不合理现象,要进行修正,重新解译或到野外复验。 DL,T54092—20108专题岩土工程勘测与评价8.1断裂验证与勘测8.1.1一般在场地开挖平整和建筑物地基开挖前,场地已进行过大量的勘测工作,包括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和详细的物探工作等,对厂址区的构造特征,如断层的位置、类型、产状、断距、破碎带的宽度、充填胶结情况及活动性等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场地开挖平整和建筑物地基开挖后主要是验证前期工作发现的上覆岩土层中的断裂构造是否延伸至地坪或地基,或者是否出现新的断裂构造。8.13在场地开挖平整和建筑物地基开挖后发现的断裂构造,一般不会是影响厂址稳定性的活动性断裂,宜按不均匀地基进行处理,与核安全相关建筑物的地基宜采取避开的处理方案,对于其他建筑物则应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814、81.5断裂勘测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可参见第6章。对于场地开挖平整和建筑物地基开挖后仍未揭露基岩的地段,可配合采用探坑(槽)、物探、钻探等进行断裂勘测,对于可能对建筑物地基造成影响的断层破碎带应查明其发育规模和物理力学性质。8.2地震液化判别8.2.1核电厂厂址基土液化可能性评价,是判断厂址合格性、评价地基条件适宜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核电厂厂址勘测应进行场地和地震效应的岩土工程勘测。厂址地基土的地震液化判别包含所有建(构)筑物。8_22~8.28根据我国核安全有关导则的规定,场地地震液化判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别是评价厂址可接受性和厂址适宜性的重要内容。核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及可行性研究阶段还处于选址和厂址适宜性论证阶段,场地地震液化判别,可根据场地岩土性质及形成时代、地基土的密实度等进行初步判别,当存在液化可能性时,对于主厂房、核辅助设施及其他重要的常规建筑物的可能布置区域,可按《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1997)5.3.2推荐的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判别,且需采用经验法和计算法进行综合判别;对于一般场地,仍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一2001)中的有关条款进行液化判别。随着我国核电厂选址范围的不断扩大,核电厂主厂房地基将会遇到非岩石地基。如地基为饱和砂、饱和粉土时,除了对场地作液化判别外,尚需对建筑物——地基相互作用的系统进行液化可能性判别,按《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HAD10I/01)、《核电厂的地基安全问题》(HAD101/12)、《核电厂的抗震设计与鉴定》(HAD102/02)中的有关条款进行专门的液化危险性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8.3边坡勘测与安全性评价8.3.1与核安全有关的边坡指坡脚距离核岛厂房边界小于50m或小于1.4倍坡高的自然斜坡和人工开挖岩土体边坡。其他边坡应根据《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界定抗震类别。8.3.2核安全有关边坡的安全性是核电厂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边坡勘测应为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8.3.3边坡勘测与评价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重点放在初步设计阶段,但不是固定的划分,应根据不同厂址边坡条件具体确定。对于某些厂址,如果边坡规模突出、边坡地质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使边坡成为厂址选择或厂址成立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时,边坡的调查与勘测工作应提前,如主要的边坡工作应提前到可行性研究阶段,甚至是在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88 DL/T5409.2—20108.3.4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进行边坡专项勘测,仅根据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厂址勘测成果及已有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评价;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宜结合厂址勘测进行边坡专项勘测工作,并初步进行安全性验算和评价。8.3.5一般在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即开展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边坡专项勘测工作。8.3.6边坡安全性评价,应采用不少于两种方法进行验算,确保验算结果的可靠性。8.3.7受现有勘测手段的限制,在边坡临空面形成之前,不可能完全查清边坡临空面的实际地质及岩土情况,不排除部分非主导方位结构面或由于爆破作业新形成的裂隙局部危及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条件也有可能差于稳定性验算时预计的条件,因此,应进行工程建造阶段勘测工作。在边坡的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地质检验与编录,及时掌握现场地质及岩土条件的变化,将最新的地质及岩土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做到动态设计。8.4土石方工程勘测8.4.1土石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对勘测的要求与岩土工程勘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土石方工程勘测均可结合岩土工程勘测进行,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的资料可以满足土石方开挖、平衡所需的资料。当不能与岩土工程勘测相结合时,为了使这类土石方工程的勘测工作更具针对性,防止勘测工作盲目和浪费,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勘测工作。8.4.2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开挖,不同强度的岩土层采用不同的挖掘施工方法,其施工价格相差很大。为了能比较准确地估算施工投资,要求提供的勘测资料能区别不同强度、不同种类的岩体。岩石抵抗爆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爆破施工成本的大小,是施工设计十分关注的条件之一。岩石的抗爆破能力不仅与岩石的种类、强度情况有关,而且也与岩体中裂隙发育情况、炮孔的方向、工89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程需要的岩石大小等有关,影响因素复杂,因而一般由施工单位通过岩石原体爆破试验确定。山体的残坡积层分布与岩石风化程度都极不均匀,准确地勾画出它们的分界面等高线十分有限,作为工程需要,并不一定通过增加钻孔密度就能达到精度要求,但应通过地质分析方法,根据岩石风化和裸露情况,在必要的位置布置适量的钻孔,查明并提供估算土石方工程量必需的依据资料。8.4.4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往往是工作面大、机具设备多、工程量大、工程环境受开挖的影响变化频繁,旋工人员较多地注意如何加快完成土石方工程量,而常常忽略在这样的条件下地基土各方面的变化反映,以致发生影响工程和施工的不良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监测手段,对工程合理施工、科学管理以及对不良工程现象反映实施监控,结合施工措施是防止不良地质现象发生的有效手段。8.4.5回填场地下有软弱土层存在时,如不作处理,则在回填土的压力作用下,地基土将处于长期沉降压缩过程中。因此,当场地有建筑物布置时,建筑物会受到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回填土越厚,对软土地基的压力越大,沉降变形的影响越严重。当回填土被用作建筑物地基时,如果回填土的质量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则回填土自身的压缩变形更多地加剧了对建筑物的沉降影响。因而,必须严格控制回填土均匀性、密实度等指标。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一系列附属厂房就是砌筑在回填土上的,其填土旌工就是按规定的顺序和严格质量控制和检测要求进行的。8.5建筑材料调查与勘测8.5.2节省投资与避免对工程建筑、交通、旅游及核电厂景观带来不良影响,是选择建筑材料场地的重要原则。节省投资和环境影响两个因素在工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制约,有时难以同时兼得,一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较多地考虑节省建设投资,90 DL,T5409.2—2010而忽略后者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开采时,应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同时要充分考虑开采后的环境恢复方案。8.53建筑材料的调查与勘测,宜结合厂址区的地质测绘和岩土工程勘测分期进行,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的调查与勘测费用,又可满足工程各阶段对掌握建筑材料资源信息的需要。8.54、8.5.5核电厂可研阶段的勘测,近厂址地区已进行了多种比例尺的地质测绘,各种地质体的分布为建筑材料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因而,建筑材料矿体普查在核电厂可研阶段前,可不号门设置勘测工作。对掩埋于地下或水下的矿体,则需要在初设阶段进行针对的勘探专题工作。有时为了工程需要,在可研阶段就根据工程可能需要的建筑材料要求,立专题进行建筑材料勘测。初步设计阶段建筑材料矿体勘测,是经技术、经济比较,具有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在明确选定了开采方向后,才开展的勘测活动。因而勘测工作必须有明确的任务书,具体说明要勘测的材料品种、质量和数量要求,并指明勘测地点和范围。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在查明建筑材料矿体分布、厚度、质量等情况后,对材料的开发利用作出评价。8.5.7建筑用砂、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应按照《建筑用砂》(GB/T14684_屯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厂r14685--2001)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执行,本条款只列了材料需要试验的基本项目。8.5.8核岛建筑物的混凝土要求非常严格,要进行碱活性检验。在对混凝土使用的碎石、砂等进行碱活性检验时,首先应采用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集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若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检验;若含有活性炭酸盐集料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经上述检验,集料判定为有潜在危害时,属碱~碳酸盐反应的,不宜作混凝土集料,如必须使用,应以专门的混凝土试验结果作出最后评定。潜在危害属碱一硅反应的,应遵守以下规定方可使用:9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1)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硅集料反应的掺和料;(2)当使用含钾离子、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8.6水文地质勘测与评价8.6.1水文地质勘测工作阶段应包括设计建设阶段和运行后的长期监测工作。设计建设阶段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及工程建造阶段。8.6.2根据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初步分析建站地段水文地质条件中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通过已有资料的分析,下阶段重点查明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根据目前我国核电厂(站)厂址的基本情况,大多数厂址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埋藏较深,并且非饱和带均为岩石,具有较强的吸附滞留特征,透水性差,一般条件下与其他有开采价值的含水层无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与核环境影响有关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有利。所以,对厂址条件有利的厂址,下阶段水文地质勘测工作可以简化。反之,对于地下水埋藏浅、水量丰富,或是目前规划开采的主要含水层或主要开采层的补给区厂址,初步设计阶段必须按核安全导则《核电厂厂址选择与水文地质的关系》(HAD10I/06)进行专门的与核环境有关的水文地质工作。8.6.3搜集资料主要包括厂址及附近区域的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地下水利用及规划资料。一般情况下,厂址及附近区域所指范围约25km,或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或到厂址地下水流向下游最近的取水点的范围。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初步确定厂址水文地质条件在建厂因素中的重要性,根据地下水开采情况、地下水特征以及厂址的地质条件确定其为建厂的有利或不利条件,同时对下阶段需要重点查明的水文地质工作提出建议。可研阶段的勘测内容和评价方法可参照《核电厂厂址选择与92 DL,T5409.2—2010水文地质的关系》(HAD10I/06)第二章厂址查勘阶段的相关要求。8.64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水文地质的勘测工作主要是针对不利条件的厂址进行详细的勘测工作,根据《核电厂厂址选择与水文地质的关系》中评价阶段的要求开展勘测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地质测绘与调查、水文地质钻探与试验、室内土1:试验、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内容。测绘与调查工作以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重点,如绘制地下水的流场图、工农业用水现状调查、含水层特征调查等。需要详细调查用水情况,包括取水位置、地面高程、水位、排放率、每个排水口的人数等。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布置应以查明与厂址有关的水文地质单元含水层分布及物理特征及地下水位。含水层介质物理特性包括孔隙率和体积密度、固有渗透率和水力传导率、压缩系数以及地下水位以上地层的含水量。水文地质参数包括渗透系数、导水系数、释水系数、给水度、越流系数、可传导率、水力弥散系数等。试验包括抽水试验、压水试验、弥散试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等。初设阶段和施设阶段勘测结合厂址岩土工程勘测,查明厂址区域的含水层分布特征、物理特征、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为施工降水方案设计、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分析等提供所需参数。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编制地下水的监测大纲,确定其监测内容和范围及监测方法。87堤和坝的勘测与评价核电厂的堤和坝主要是指用于防洪安全的护岸(堤)和用于取排水构筑物的挡浪墙,导流堤、防波堤等。核电厂堤和坝的结93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板桩式、斜坡式,这三种形式对地基的要求和适应的水深、岸滩条件可参考港1:3I程设计手册。8.7.2核电厂堤和坝勘测阶段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堤和坝的设计阶段而定的。一般情况下,堤和坝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可并入核电厂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核电厂用于防洪安全的堤和坝,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般早于核电厂的设计阶段或在核电厂“四通一平”阶段完成:而用于取排水工程的挡浪墙、导流堤、防波堤的设计阶段可与核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相适应。核电厂用于防洪安全的堤和坝,当工程规模较小、地质条件简单或有成功经验地区,初步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勘测可合并为一次性做详细勘测。87.3堤和坝的勘测应采取钻探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宜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载荷试验、波速测试和浅层地震勘探等。上述原位测试方法,基本上是港口工程勘测和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勘测经常采用的测试方法,已有成熟的经验。原位测试方法的选择宜根据勘测阶段、建筑物类型、岩土条件及测试方法的实施条件确定,关键要能解决岩土工程技术问题,获得设计所需参数。8.7.4本条强调了核电厂堤和坝的岩土工程勘测应重点查明的问题。核电厂用于防洪安全的堤和坝,大多处于水陆交互地段,往往会跨越几个地貌单元,地层复杂、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经常会涉及软土、填土、混合土等特殊性岩土,对场地适宜性、地基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核电厂堤和坝的勘测任务是要重点查明和评价这些问题,对地基处理设计及施工方法提出建议。8.7.5核电厂堤和坝的稳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对建筑物使用期间的岸坡和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根据各类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需进行的稳定性验算一般有整体稳定性验算、抗滑移稳定性验算和抗浮稳定性验算,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可根据要求及掌握的结构94 DL,T5409.2~2010设计资料选用。稳定性验算需采用的强度指标一般有固结快剪、有效剪、十字板剪、快剪等剪切强度指标。87.6--8.78工程地质测绘和地球物理勘探是可行性研究阶段重要的勘测手段,可结合核电厂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的工程地质测绘和地球物理勘探~并完成。但需重点关注堤(坝)可能位置的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基岩埋深、第四系土层分布等。核电厂堤和坝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目的是为了给堤和坝的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结构形式、地基稳定性评价、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参数,因此,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是重要的勘测手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与间距,主要参考《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有关重要建筑物的勘探线、勘探点的布置和间距,勘探点间距的较小值较《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中的要求更严格一些,这主要是针对取排水工程的挡浪墙、导流堤及与安全有关的堤和坝。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测,当地基土不易取得原状土样或不宜作室内试验时,可适当减少取原状土孔数量,并增加原位测试的工作量。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9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2岩土参数分析勘测成果数据能否符合客观实际,对原始数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而首先应从地质背景和岩土性质的描述上加以区分,然后采集样品统计。一般一个建筑群所处的地域范围比较集中,地层的相变差异较小,试验指标可以归在一起统计。但当发现在拟定的统计区域内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有明显的差异时,应考虑分区统计,并在平面上划分出性质不同的区域。9.3地基基础分析较厚的正常固结或欠固结地层,常常因土层中自重应力的差异,土的力学性指标和物理性指标,上下部表现有渐变的差异,上部土质差,下部相对较好,由于上部土层接近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基础沉降和地基的承载能力,因而基础设计不能简单地采用该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平均值。沉积土层中的夹层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淤泥质黏土中的粉、细砂夹层,土工试验指标两者相差悬殊,如果将砂夹层的指标掺杂在一起统计,显然会影响土层指标统计的质量.甚至会影响设计正确使用地基土的承载力指标,因而在对土工试验指标统计分析时,必须根据外业工作记录或实验室对土样的描述决定取舍。夹层在地基中的作用,要根据夹层的性质、厚度、埋置深度等作具体分析,如很薄的砂层,分布在深基坑的坑壁,并与附近地表水有联系,就可能形成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带来较大的工程影响,因而,工程中必须注意夹层土的不良影响。 DL,T5409.2—201010岩土工程勘测成果10.2勘测报告文字部分10.2.3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测工作以搜集、调查和现场踏勘为主,因此通过这一阶段的工作所获得的认识,是带概念性的定性认识,即使通过现场少量的勘探工作,也只是反映一般的条件。但调查的问题对核电厂来说却又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条件,往往涉及工程可行性的原则问题。厂址比选,是初步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测的最终目的。而比选的条件与因素,有的对厂址的成立与否具有决定性意义,有的只是反映厂址条件好坏程度上的差异,比选权衡应区别对待,这对正确选择厂址和指导下阶段的勘测工作至关重要。10.2.4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大量开展现场勘测和试验的工程阶段之~,厂址场地稳定性、边坡稳定性、地基的均匀性、承载能力以及动态特性等基本岩土工程条件,在这一阶段应基本查清,并作出定量评价,为基础方案设计提供依据资料。由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的原位测试项目较多,并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除了对试验工作作详细的描述外,还应说明试验的目的、成果分析与应用。条文中所列的原位测试和物探项目,只作一般情况下参考,具体工程应根据厂址条件和工程设计需要决定测试项目与内容。102.54的评价内容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才能达到。102.6初步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测,是针对主要建筑物的布置场地和对地基的要求,进行的场地勘探和测试,要求查明场地条件和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类参数,对于核岛区基本上要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97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L,T5409.2—2010场地勘测与实验室试验,应提供工程建筑物地基的纵横剖面,阐明地基条件,对设计与施工提出建议,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类指标。原位测试与原体试验一般都是为解决工程中的专门问题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根据技术要求制订的试验大纲进行,有专用的仪器设备和特定的工作方法与要求标准。因而试验成果一般都应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其内容和结构可参阅《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中的原体试验检测报告的有关规定。岩土工程条件评价,都应针对具体的建筑物场地和基础设计进行分析论证,验算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提出具体的定量成果,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资料。初步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测,由于核电厂系统工程项目很多,勘测工作和试验工作广泛,勘测周期长。因而一般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计划安排,分期分批地安排勘测工作;报告书也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组合、场区的分块,分别编写报告。这样既便于设计施工使用,又解决了勘测周期长与设计施工计划不协调的矛盾。10.2.7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建造阶段岩土工程勘测工作,除建筑物勘测外,大多属于监测和检验性的工作,有的是属于特殊项目的试验,因而对成果的内容和编制形式的要求都不一样。报告表达的形式应该考虑尽可能将工作目的要求、工作方法与标准、工作量与工作过程、成品资料分析、结论意见等方面,较全面且明确地阐述。10.4专题报告10.41厂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报告和厂址区域遥感解译报告等两项专题报告属于地震地质专业的专题报告,岩土工程专业可直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