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6 KB
- 2022-04-22 11:15: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下载 篇一: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部分 一、选择题 1、坡面排水不包括下列哪项范围内表面水的排除。 A.路堤边坡坡面B.路堑边坡坡面 C.倾离路界的自然坡面D.倾向路界的自然坡面 2、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应遵守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向坡度向两侧排流,避免行车道路面范围内出现集水。 B.在路线纵坡平缓、汇水量不大、路堤较低且边坡坡面不回受到冲刷的情况下,应采用在路堤边坡上横向漫流的方式排除路面表面水。 C.在路堤较高,边坡坡面未做防护而易遭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或者坡面虽已采取防护措施但仍有可能受到冲刷时,应沿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 D.设置栏水带汇集路面表面水时,拦水带过水断面内的水面,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上可以漫过右侧车道中心线。 3、寒冷地区的竖向排水管,其末端宜距地面cm以上。 A.30B.40C.50D.60
4、泄水管通常采用铸铁管,最小内径为cm。 A.10B.15C.20D.25 5、地下排水沟管的上游断头应设置以450倾角与地面向通的清扫、疏通井管;在中间段的管道交汇处、转向处、管径或坡度变换处,应设置竖向的检查井管,其最大间距不得超过m。 A.150B.200C.250D.300 二、判断题 1、设置拦水带时,右侧硬路肩的横向坡度宜采用3% 2、泄水口周围的桥面板应配置补强钢筋网。 3、路面排水是指路面和路肩范围内的表面水的排除。 4、桥梁伸缩缝处的纵向排水管或排水槽坡度不应小于%。 5、降雨历时转换系数是指设计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与某一标准降雨历时的降雨强度的比值。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部分答案: 篇二:公路排水设计 浅谈公路排水设计 【摘要】公路排水设计在公路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 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
设计,并不断完善排水系统,以全面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前言 公路排水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速公路的排 水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公路排水设计的原则 和规范来设计。因此,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对于路面的排水设施 要进行特别的设计与研究,才能确保高速公路的稳定和行车的安 全,同时应达到与周围环境协调、美化高速公路的效果。 1、路基排水设计 进行路基排水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性的地下水 及地面水及时排出公路范围。路基排水设施主要由排水垫层、边沟、 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渗沟、涵洞等组成,并与原有沟渠、河流
等相连。设计应遵循塘路分家、路田分家的原则,使高速公路排水 系统自成体系。 1.1地面排水设计 路基地面排水主要是通过全线贯通的边沟来进行的,一般采用 ×的梯形边沟,边坡1:1,以25cm厚的号浆砌片石 铺砌,边沟纵坡一般不小于0.3%,坡长小于300m,边沟水均应 引离路基,排入原有水系中的河流、排水渠及取土坑内,但不排入 鱼塘内,当边沟与涵洞、通道发生交叉时,一般将边沟水直接排入 涵洞,或在灌溉涵、通道处让路基边沟向两侧排走或设边沟倒虹吸 涵通过。在挖方地段,还应设置0.4m×0.4m的梯形平台截水沟, 并在坡顶外侧设0.6m×0.6m的矩形地面截水沟,以排除坡面水。 截水沟均以25cm厚的7.5号浆砌片石铺砌。 1.2地下排水设计 边沟设计在高速公路排水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计人员都给
予高度重视,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另外 当地乡镇常常要求增加、改移和调整小型构造物设置位置。还有一 点就是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利用高速公路施工中超宽填土土方等。 (1)一般路段。一般路段路基边沟设计主要以填筑式边沟为主, 尽量减少路基边沟积水现象的发生。这主要是吸取已建成的高速公 路中的教训:一是部分路段在汛期内路基水不能及时排除。二是地 方群众干扰路基水排入灌溉涵洞内。 (2)软基处理段。如是淤泥质软土层,地下水含量较大,为保证 软土段路基的稳定,迅速排除地下水至关重要。设计应采取:板+ 砂垫层+超载预压的深层。塑料排水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可有效地 处理及砂垫层+超载预压的浅层排水处理等措施。排除软土段地下
水。值得注意的是为确保软土段地下水迅速由砂垫层排入边沟,需 在砂垫层与边沟相接的斜面上做15cm厚的级配碎石(粒径2-4cm) 反滤层,在砂垫层底部位置预留截面为5cmx5cm、纵向间距为l0m 的泄水孔,且泄水孔出口应高于边沟底30cm。 (3)低矮路堤。低矮路堤设计应采取护坡道下挖和边沟加深的措 施,护坡道高程(m)=设计高程(m)-,实际使用效果良好,但应 注意边沟出水口不应低于常水位标高或利用的排水沟渠的底面标 高。对边沟标高及纵坡方向的问题:根据路线纵断面和沿线自然地 形情况综合确定,通常以沿线自然地形为主确定排水方向。边沟底 标高控制应以该段路肩边缘最低点标高以下大于为宜,原因 是考虑到路线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不能因边沟积水而引起倒灌。 对于个别特殊路段不能满足要求的,可放宽至~,若 另一侧边沟较低时应优先采用单侧布设横向排水管。
(4)挖方路段。对于挖方段应考虑到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排水 要求,边沟底标高不低于路肩标高1.2m,同时要求边沟纵坡不小 于0.5%。施工期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首先在挖方段边坡顶开挖截 水沟以防止路基外侧水进入路基,并且应做好挖方段本身临时排水 沟的设置工作。对于石方挖方段,可结合取土,尽量使路两侧边沟 挖深、挖宽,以利截流地下水和降低路基中地下水位。 (5)填挖交接段。对于路堑和路堤交接处,如路堑地下水位较高, 为防止路堑下含水层中的水沿路基纵向流入路堤,使路堤湿化、坍 塌,设计增设了横向渗沟。边沟水进入涵洞及跨越通道等情况的处 理:沿线设置的涵洞有排涵、灌涵和灌排两用涵。对于需排入排涵 的边沟,其边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的标高;需排入灌涵的边沟,
其沟底标高不低于涵顶标高;而对于灌排两用的涵洞应按灌涵要求 设置,特殊情况时可适当降低。为防止冲刷涵洞,原则上采用边沟 急流槽连接边沟和涵洞洞口。一般情况下边沟尽量少穿越通道,当 排水需通过通道排入涵洞时,应优先采用边沟盖板涵,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边沟倒虹吸穿越通道。 2、路面排水设计 路面排水设计是高速公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车 辆高速行驶时,易发生交通事故,影响高速行车安全;另一方面, 路面水若不能及时排除,影响路面的整体强度,最终导致路面过早 破坏,因此尤需重视路面排水设计。 (1)一般路段的路面排水。一般路段是指不设超高的路段。路面 排水根据路线纵坡采用分散漫流式和集中截流式两种形式。当路线 纵坡<%时,路面排水采用分散漫流式,路缘石采用水泥混凝
土的平缘石,路面水沿纵坡和横坡经路堤边坡排入边沟;当路线纵 坡≥%时,路面排水采用集中截流式,在硬路肩边缘土路肩范 围内设置沥青混凝土拦水缘石,汇集路面水,每隔一定距离经泄水 口流入边坡急流槽,排至路基边沟。 (2)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设置了超高的路段,路面水易浸占超 高侧行车道,并穿过凸形中央分隔带紧急开口进入另一侧行车道, 从而影响行车安全,故应及时排除超高侧汇集的路面水。如在超高 侧行车方向左侧路缘带设置了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了 集水井及横向排水管,这样超高侧路面水沿纵坡及横坡流人边坡急 流槽,再排人路基边沟。 (3)中央分隔带排水。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主要为排除 中央分隔带内积水,可分为施工期间和道路营运期下渗水的排除。
施工期间排水量取决于最大瞬时降雨量及中央分隔带的汇水面积。 一般情况下,由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通讯、监控用管线 的人手孔,因此,中央分隔带排水长度应为两个人手孔之间的间距, 一般路段的最大间距为180m。 (4)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 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土工布)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 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 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 路径的限制,因此,设计中采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5cm横向排水 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结束语 公路的排水设施是整个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排水设施
对整个公路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舒适性等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因 此,公路的排水工作还需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 中不断探索总结和相互交流,积极开拓思路,加强对排水设计的研 究,使之不断完善,最终保证公路工程整体使用寿命。 篇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道路地面排水 第一节道路地面水的排除 第12.1.1条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规定。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因修建道路引起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解决。 二、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设计。 三、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设计流量可按当地的水文公式计算。 四、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 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第12.1.2条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现期。 三、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规定进行设计。 第12.1.3条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执行。 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的2/3。 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的系数。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的箅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雨水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六、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连接管与干管的夹角宜接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布置成与干管的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水流入交叉口。 第12.1.5条
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的原则如下: 一、对立体交叉桥下的地面水,宜采用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用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立体交叉处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稳定时,应按本章第二节规定与当地经验采取降低地下水的措施。 二、在下穿式立体交叉引道两端纵坡的起点处,应设倒坡,并在道路两侧采取截水措施,以减少坡底聚水量。纵坡大于2%的坡段内,不宜设雨水口,应在最低点集中收水,两边应各设并联雨水口,数量应按立体交叉系统的设计流量计算确定。 第12.1.6条广场、停车场地面水排除的规定如下: 一、广场、停车场的排水方式应根据铺装种类、场地面积和地形等因素确定。广场、停车场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m,或地面纵坡度大于或等于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时,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广场、停车场周围的地形较高时,应设截流设施。 二、广场、停车场宜采用雨水管道排水,并避免将汇水线布置在车辆停靠或人流集散的地点。 雨水口应设在场内分隔带、交通岛与通道出入口汇水处。
三、停车场的修车、洗车污水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不得流入树池与绿地。 第12.1.7条郊区道路排水设施设计规定如下: 一、道路跨越河溪、排水沟与农田排灌沟渠时,应根据当地水流状态和材料情况合理选用各种类型过水构筑物及防止冲刷或淤积的工程措施。 二、涵洞的流量应结合各地区的特点选用适当公式计算,并以形态调查法验算确定。 涵洞孔径宜按无压流计算。无压涵洞内顶高与洞内设计水位的高差△h见表12.1.7-1。 三、郊区道路采用明渠排水时,小于或等于0.5m的低填土路基和挖土路基,均应设边沟。 边沟宜采用梯形断面,底宽应大于或等于0.3m,最小设计流速为0.4m/s,最大流速规定见表12.1.7-2。超过最大设计流速时,应采取防冲刷措施。 梯形边沟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按表12.1.7-4选用。 四、排除道路范围以外的水,宜采用明渠,断面型式为梯形或矩形。排水沟穿经城镇、居住区时,宜做成管渠。 第12.1.8条渡槽、倒虹管的设置规定如下:
一、灌溉渠与道路相交无修建涵洞条件时,可修建渡槽或倒虹管。渠底高于道路标高并能满足道路建筑限界要求时,可设渡槽。渠底低于路面,但与路面的高差不能满足修建涵洞的要求时,可设置倒虹管。 二、渡槽宜为钢筋混凝土的矩形或梯形槽,过水断面应满足设计流量要求。渡槽应有防漏和防溢流措施。 三、倒虹管管径应根据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管径宜大于或等于200mm。污水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或等于0.9m/s,并大于进水管内流速。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冲洗措施。 倒虹管水平管的管顶距路槽底面宜大于或等于0.5m,距边沟底应大于或等于0.3m。 倒虹管井内应设闸槽、闸门、梯子等设施。村庄附近井口应设井盖。井口大小应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操作。 四、倒虹管宜采用圆管,过水能力可按压力管计算。 第12.1.9条设计锯齿形偏沟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中心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车行道边缘1~3m宽度范围内设锯齿形偏沟,以保证路面排水。 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雨水口处hg=18~20cm;在分水点处hw=10~12cm。雨水口处与分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二、缘石顶面纵坡宜与道路中心线纵坡平行。锯齿形偏沟范围的道路横坡度,随分水点和雨水口的位置而变。条件困难时,可调整缘石顶面纵坡度。 三、锯齿形偏沟的分水点和雨水口位置见图12.1.9;按式()与式()计算。 '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