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 MB
  • 2022-04-22 11:33:58 发布

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

  • 13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 目录第1章项目摘要11.1项目概况11.2结论与建议21.3编制依据3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2.1项目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1.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第3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23.1国内外小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预测123.2本地区小麦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133.3项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及风险预测与对策13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5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54.2技术支持单位19第5章建设地点选址分析215.1选址原则215.2选址依据215.3项目建设地点条件215.4项目建设地点资源与材料供应情况225.5项目建设实施的有利条件235.6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24第6章农艺技术方案分析264 6.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266.2农艺技术方案266.3设备选型32第7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367.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67.2项目建设目标377.3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387.4建设内容39第8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8.1估算依据448.2投资估算内容448.3资金来源46第9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509.1建设期限509.2实施进度50第10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5210.1土地5210.2.规划设计5210.3环境保护5210.4安全生产5310.5节能53第11章招标方案5611.1招标组织5611.2招标程序5611.3招投标方案574 第12章组织管理与运行5812.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5812.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59第13章效益分析6113.1经济效益6113.2社会效益6413.3生态效益65第14章结论与建议6614.1综合评价6614.2结论与建议66附表:附表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附表3: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附表4:项目招标投标事项申请表附表5-1总成本估算表附表5-2损益表附表5-3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5-4资金来源与估算表4 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原种场场区现状规划图附图2-1:良种扩繁田现状图附图2-2:良种扩繁田规划布局图附图3:项目基地排灌渠系断面图附件:附件1湖北省农业厅项目申报推荐意见附件2湖北省农业厅专家组评审意见附件3湖北省农业厅专家评审组成员名单附件4襄阳市农业委员会项目呈报请示文件附件5项目规划工程建设概况附件6项目建设专班文件附件7法人证书附件8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9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附件10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附件11湖北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证件附件12湖北省重点农业小三场证件附件13湖北省种业集团成员单位证件附件14科技奖励证书(引种与繁育研究)4 附件15襄阳市原种繁殖场201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附件16襄阳市原种繁殖场自筹资金承诺函附件17银行存款证明附件18小麦种子繁育与研究委托书附近19土地证明附件20环境保护立项意见书附件21襄阳市优质小麦新品种展示方案附件22种子质检、仓储、加工人员证书附件23品种试验人员荣誉证书14 第1章项目摘要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市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1.2主管单位1.1.3建设单位1.1.4项目由来农业部《2012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农办计【2012】6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1.1.5建设地点XX市原种繁殖场1.1.6建设年限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2013年1月~2014年12月。1.1.7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田间工程、仪器设备。田间工程中包括道路硬化14000平方米;改造、新挖渠道8500米,其中包括渠道衬砌3500米,渠道清淤3000米,排水沟衬砌2000米;土地平整1000亩;土壤改良1000亩;新打机井2眼,新修泵站2座。4 仪器设备购置203台(套),包括种子烘干设备21台(套)、加工设备182台(套)。1.1.1投资规模及来源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00.00万元,自筹资金为400.00万元。1.1.2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生产期年平均新增销售收入1298.90万元,总成本为1163.96万元,净利润为134.94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5.77%。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9.99%,按12%的折现率折现的净现值为343.9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19年。同时在农民增收、节约水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品质,可为社会提供良种400~450万公斤良种,推广面积35~40万亩。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1.2结论与建议1.2.1综合评价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襄阳市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有利于国家高新农业技术成果的示范和辐射,提升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功能,完善全市农业科技体系、推广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4 1.1.1结论与建议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可观,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建议尽快批准实施。1.2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2、《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1号)3、农业部颁发的《2012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4、《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和设备资料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类别主要指标单位指标值备注产品方案原原种万公斤3.5原种万公斤32良种万公斤450建设规模总占地面积亩11000小麦试验区亩100原原种扩繁田亩100原种扩繁田亩800良种繁育田亩10000加工与仓储区(总场)亩45.884 田间工程道路硬化平方米140003.5米宽排灌渠系米8500平地平整亩1000土壤改良亩1000机井眼2210米深井,包括井房、深井泵、变压器、电增容等(灌溉死角)泵站座2仪器设备台、套203详见仪器设备表建设目标原原种万公斤3.5原种万公斤32良种万公斤450投资估算总投资万元800.00土建工程万元0.00田间工程万元480.00仪器设备费万元280.86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20.00预备费万元19.14资金筹措总筹资万元800.00中央财政专项万元400.00地方配套万元0.00建设单位自有资金万元400.00经济指标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298.90年均总成本万元1163.96年均净利润万元134.94财务内部收益率%19.99财务净现值万元343.97投资回收期年6.19投资利润率%15.77盈亏平衡点%62.42第1章4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项目背景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良种又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丰歉,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大局。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湖北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做好小麦良种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加速新品种推广,保证种子质量,也有利于实现种子生产基地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加工机械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更有利于良种的计划组织供应,进而为全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供可靠保障。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强化科教兴农突出抓好种子工作”,“实施种子工程、完成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加工、销售、推广体系”。在《关于“十五”时期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中又明确要求:“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湖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为此建立湖北省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湖北省省情。农业部《2012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导意见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重点加强优势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农作物原种、种子良繁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农业部组织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其中小麦是主要优势农作物之一,也是湖北省优势产业,因此,建立湖北省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对提高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襄阳市原种繁殖场(以下简称原种场)多年来供应周边地区的小麦种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省政府对种子工程项目建设极为重视。但是目前湖北省大面积种植的仍是普通小麦品种,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比较匮乏,造成专用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本项目的实施,将使一批小麦良种在麦区的示范推广步伐大大加快,对提高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项目建设可有效促进品质的一致性品种的遗传基础对品种的品质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种子是优良遗传基因携带的载体,而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其优良遗传特性会随种植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变劣。据研究,同一品种在同一区域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进行管理,其品质综合指标的平均差异可达28%左右,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品质综合指标平均差异可达36%左右,而同一品种不同世代间品质综合指标的最大差异可达48%左右。优质小麦市场的形成一是靠品质,二是靠规模。近年来,湖北省优质小麦发展迅速。2003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23万亩,到2010年秋优质小麦播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万亩,占全省麦播面积的70%以上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于分散的农户种植,达到品质的一致性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进行专用小麦品种的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采用相同世代种子是提高品质一致生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立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可促进高质量种子的规模化种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利用、优质专用小麦的高品质和规模生产各环节相配套,推动湖北省专用小麦的健康发展。1.1.1项目建设是品种资源充分利用的需要小麦品种的培育需要较长的周期,一般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10年的时间,优质小麦品种的培育比普通小麦品种付出的代价更大,而一个品种在生产上利用的时间大多在4-5年。新品种在生产上利用面积下降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品种种性退化。相关研究证明,通过提纯复壮可以保持和提高原品种的种性,特别是对多基因控制的品质遗传作用更明显。项目建设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来保持其丰产性。根据品质检测结果,优中选优来逐渐提高其品质,这无形中延长了品种的利用时间。一个品种种植时间越长,农民对品种的习性了解越多,有利于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对厂家来说,对某一品种的品质表现和区域分布信息了解越多,对提高面粉质量和食品加工品质越有利。1.1.2项目建设是进一步落实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将组织实施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其中小麦是主要优势农作物之一,也是湖北省优势产业,因此,实施专用小麦良种繁育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地建设项目,对提高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1.1.1项目建设是提高种子质量,推进专用小麦种子更新步伐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良种的质量,推进专用小麦种子的更新和换代步伐,做到繁育与推广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保证食品安全,稳定农村形势,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出新的途径。项目的实施地位于湖北省最大的小麦生产主产区和优势产区,建设单位——襄阳市原种繁殖场是全省最大的优质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襄阳市百万亩优质小麦板块基地。该单位生产的优质小麦种子辐射整个江汉平原地区、随州、襄阳、十堰等鄂西北小麦主产区,为保障湖北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单位是全省历史最悠久、并且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小麦种子生产,运行最完善的小麦种子生产专业场。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有必要对该单位的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提能升级,并继续发挥其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的主渠道作用。1.1.2项目建设是促进新品种开发,推动科技进步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建立从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良种繁育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到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示范,再到优质专用小麦的规模化生产,进而到优质专用小麦的加工与贸易的产业链条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专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模式,推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本项目将对优质专用小麦的育种家种子进行高纯度扩繁,建立标准化的种子繁育基地,进行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必将促进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专用小麦生产的品种技术含量,为专用小麦生产提供有力的品种技术支撑,促进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1.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1优质专用小麦市场旺盛,为建立繁育基地提供了市场环境由于近两年小麦传统出口国出口量的减少,有利于我国优质小麦出口创汇。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小麦进口数量达125.8万吨,同比增长2.2%。出口数量达32.8万吨,同比增长18.4%。进口大于出口,中国已经成为进口国。这中间有国际小麦减产、价格上扬的因素,也有国内政策的因素,但主要是国产优质小麦的提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内对优质专用小麦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小麦不仅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消费粮食品种,而且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不同类型的优质小麦在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如谷朊粉、各类使用淀粉和工业淀粉、酒精、制作小麦啤酒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利用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同时,根据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发展情况,近几年国家有计划调整了小麦的进口量,而由国产优质小麦取而代之,使国内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这一国内外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环境,可使湖北省优质小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具有一定的技术贮备,为项目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合作研究,湖北省在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引进)、繁育、栽培技术,以及基地建设和产销结合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八五”、“九五”以来,全国各主要麦区已育成一批优质小麦品种,特别是“十五”期间,湖北省已筛选出适合不同加工需要的优质小麦品种。本项目品种鄂麦18、郑麦9023、豫麦51、华麦8号、瑞星1号等经国家标准品质检测单位测定,其品质指标达到1999年国家颁布的标准。同时,还进行了小麦专用品质生态区划与优质专用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在繁种技术方面提出了“四级良种繁育体系”和“一圃制”快速繁育方法,栽培方面研究提出了“前氮后移”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这些都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1.1.2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项目所在地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西南方,居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基地内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土质为中壤土。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一般均在15-16℃之间。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有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同时土地资源丰富、水利资源优势显著。1.1.1襄阳市原种场科技实力雄厚,为项目提供技术服务襄阳市原种场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以及生产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区试试验项目30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区试40多项次,省级区试80多项次,是湖北省的主要区试点之一。常年提供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原(良)种800万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襄阳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原种场拥有一批育种、生产、推广、管理、品质分析检测等层次齐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与省内外多名知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场现有职工总人数834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98人,专业技术人员75人,管理人员22人,熟练技术工人45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22人,初级技术职称28人。人员结构较合理,综合业务素质较高。多年来,较好地完成各项区试任务,多次被省种子管理站评为区试先进单位。此外,该场繁育推广的种子质量在当地一直享有较高声誉,生产的种子除满足襄阳地区外,还辐射到省内荆州、荆门、孝感、黄冈、黄石、随州及河南信阳、南阳等周边地市,受到广大用种单位和农民的好评。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1国内外小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预测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4亿亩左右,总产量在1亿吨左右。近几年来,随着良种补贴、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和良种良法的配套推广,我国小麦总产量连年增长,从2000年的9964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534万吨,到2010/2011年,全国小麦产量达到11792万吨。全国主产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70公斤以上。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大幅度增长。其种植面积已经从98/99年度的180万公顷增加到了10/11年度的1700万公顷,产量从620万吨增加到了5800万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的消耗不断增长,据FAO中长期预测,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全球小麦总需求将分别达到7.48亿吨、7.75亿吨和8.58亿吨,分别比目前增加1.48亿吨、1.75亿吨和2.58亿吨,我国小麦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而城镇化速度加快和耕地面积的不断下降,就要求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加工食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优质小麦需求从1999年的70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000万吨以上,且未来几年对专用小麦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受中国土地制度决定的种植模式限制,品种自然退化和专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混杂现象,导致专用小麦品质下降,因此中国每年仍需200万吨左右的进口小麦来满足专用粉生产需要。因此优质专用小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1本地区小麦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湖北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500万亩,用种量15000万公斤;襄阳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60万亩,用种量4600万公斤,随着种植户对优质小麦种源需求的加大,优质良种繁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项目新建项目区占地11000亩,其中试验用地100亩,原原种扩繁基地占地100亩,年产原原种3.5万公斤(其中自用0.8万公斤,外售2.7万公斤),基地原种繁育占地800亩,年产原种32万公斤(其中自用10万公斤,外销22万公斤),基地良种繁育占地10000亩,生产专用小麦良种450万公斤,满足35~40万亩大田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麦生产用种的需求。外销与自繁可供种量约占目前湖北省小麦良种市场份额的11.8%。该项目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寒、抗倒、根系活力强、品质优良,是优质的专用小麦,市场需求极大,属于供不应求产品,因而市场定位较高,预计项目原原种销售价格为7.00元/kg左右,项目原种销售价格5.00元/kg,良种销售价格在2.60元/kg。1.1项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及风险预测与对策1.1.1项目产品的质量优势本项目产品具有较强的质量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直接产品为鄂麦18、豫麦51、郑麦9023、华麦8号、瑞星1号等原种和良种,项目建成后进入市场的最终产品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及部分商品小麦。本项目将以申请单位引育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小麦原种及良种繁育为主。项目品种豫麦51是项目承担单位引进并审定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抗寒、适应性广的专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春性,耐寒性稍差,株型紧凑,株高85厘米,抗倒伏能力强。长芒,白壳,白粒,穗纺锤型,千粒重37克。中早熟。经鉴定,高抗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秆锈病和赤霉病。蛋白质13.7%,湿面筋32.8%,沉降值27.8毫升。1.1.2风险预测与对策湖北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9.2%和9.6%。小麦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700多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1500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多万亩,增长了2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类型小麦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优良小麦品种的自然退化、农户分散种植及专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混杂等导致专用小麦品质的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还要进一步扩大,所以本项目中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前景是很乐观的,市场风险较小。如果出现风险,主要对策是:从现在着手,拉长产业链条,与有关厂家与公司协作,开展专用小麦深加工研究,实现加工增值,形成产业,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损失。第1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为XX市原种繁殖场,成立于1953年,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农业事业单位,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湖北省农牧渔业良种场省级重点场,湖北种业集团成员单位,湖北省省级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湖北省最大的旱粮作物种子繁殖基地。90年代以来,先后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相继引进5个通过湖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1.1.1法人代表法人代表王文建,1972年出生,毕业于长江大学农学专业,大学本科。农艺师,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两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实施重大项目的经验,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管理才能,主持工作以来,原种场的研究、开发水平和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全省农业系统和湖北省树立了良好形象,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农业系统先进单位。1.1.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襄阳市原种场主要从事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以及生产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区试试验项目30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区试40多项次,省级区试80多项次,是湖北省的主要区试点之一。常年提供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原(良)种800万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襄阳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1.1.3人员及技术力量襄阳市原种场是襄阳市农业委员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总人数834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98人,专业技术人员75人,管理人员22人,熟练技术工人45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22人,初级技术职称28人。人员结构较合理,综合业务素质较高。多年来,较好地完成各项区试任务,多次被省种子管理站评为区试先进单位。此外,该场繁育推广的种子质量在省、市一直享有较高声誉,生产的种子除满足襄阳地区外,还辐射到省内荆州、荆门、孝感、黄冈、黄石、随州及河南信阳、南阳等周边地市,受到广大用种单位和农民的好评,并多次被市、区工商部门授予“质量信得过单位”。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12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5名。技术负责人阮吉洲,1965年生,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一直从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区域试验、农技推广等工作17年。主持各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30多项次,曾3次被授予湖北省区试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价值论文5篇。XX市原种场拥有一批育种、生产、推广、管理、品质分析检测等层次齐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与省内外多名知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1.1.1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长期以来,襄阳市原种场坚持种子生产“三圃制”,坚持自育繁殖与引进繁殖相结合,所产种子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其承担的鄂恩1号引进繁殖推广工作于“八五”期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近年引进的豫麦51小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现有优质品种资源如豫麦51、豫麦50、鄂麦1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鄂麦15、鄂麦18、鄂麦19、郑麦9023、华麦8号等20多个品种(系),其中:郑麦9023、豫麦51、鄂麦15等品种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鄂麦12、豫麦50等品种达到国家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该场每年向社会提供400余万公斤优质小麦原(良)种的同时,还生产棉花、油菜、芝麻、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原(良)种。其中,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GK19(鄂抗棉1号)率先在襄阳地区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获得成功,水稻新品种Ⅱ优航1号在襄阳地区试种成功。在种子生产上,该场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是襄阳市种业生产骨干。在良种销售上,能够积极拓展市场空间,销售网络体系比较健全,为农民调整结构、增产增收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2006年与省农科院联合开展小麦鄂麦18高产栽培示范及栽培技术配套相关项目,取得丰硕成果。1.1.1基础设施情况原种场占地面积13300余亩,其中土地11000余亩,管理及生产仓储区700余亩。基础设施包括办公管理用房1815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楼667平方米,科研、考种室275平方米,挂藏室215平米,培训教室190平方米,学员宿舍、食堂460平方米),加工厂房782平方米,种子仓库3665平方米,晒场17264平方米。详细情况见表4-1。表4-1场内现有建筑情况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建造年份用途一总面积187031办公管理用房1815砖混/框架1.1办公楼667砖混/框架1991办公用1.2会议、培训教室190砖混/框架1991技术培训及会务用1.3餐厅及学员宿舍460砖混/框架1993技术培训用1.4科研、考种室275砖混/框架1995科研用1.5挂藏室215砖混/框架2010科研用2加工厂房78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总场种子加工房782砖混/框架种子精选、加工用3种子仓库25653.1一分场仓库372砖混/框架1982种子储存用(9间)3.2二分场仓库385砖混/框架1982种子储存用(9间)3.3三分场仓库448砖混/框架1981种子储存用(12间)3.4四分场仓库445砖混/框架1983种子储存用(12间)3.5五分场仓库186砖混/框架1988种子储存用(6间)3.6六分场仓库158砖混/框架1985种子储存用(4间)3.7总场仓库1671砖混/框架1989,2010种子储存用(14间)4晒场172644.1一分场晒场23081992种子晾晒用4.2二分场晒场27601990种子晾晒用4.3三分场晒场20571991种子晾晒用4.4四分场晒场21801992种子晾晒用4.5五分场晒场8091992种子晾晒用4.6六分场晒场13501992种子晾晒用4.7总场晒场58001999,2010种子晾晒用原种场现有仪器设备64台(套),其中质量检测设备27台(套),种子加工精选设备台7台(套),农机具台14台(套),植保设备16台(套)。详细情况见表4-2。表4-2现有仪器设备清单单位:台、套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备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备注一质检设备2723简易包装机2可用1容重器1可用24提升机2可用2显微镜1可用25种子包衣机1可用3超净工作台1可用三农机具14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电热鼓风干燥箱1坏损26拖拉机97台可用2台坏损5光照发芽箱1老化27大型收割机2可用6水份测定仪3可用28播种机3可用7天平1可用四植保设备16可用8小区脱离机1坏损29机动喷雾器16可用9湿度计1可用10玻璃器皿及试济1可用11PH计1可用12土壤取样器1可用13土壤养分速测仪1可用14电子数粒仪1可用15钟鼎式分样器1可用16扦样器1可用17台秤1坏损18电冰箱1可用19种子低温储藏柜1可用20函数计算器5可用21空调1可用二种子加工设备722种子精选机2可用合计641.1.1资产与财务状况襄阳市原种场注册资金1248万元,资产总额8815万元,资产负债率43.19%。2011年总收入1.21亿元,其中农作物种子收入7622万元,全年盈余285万元(详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1.2技术支持单位襄阳市原种场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华中农业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大是我国规模较大、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级科研育种教学单位,常年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与教学,在科研育种上硕果累累,先后育成了十几个小麦品种,其中的鄂恩1号、华麦8号、华麦13等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由华中农业大学研究选育的“华麦13”是目前湖北产区的主推品种,市场占有率较高。基地技术顾问孙东发教授,系博士生导师,从事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并育成华麦系列品种多个,在湖北及周边省市有较大影响。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建设地点选址分析1.1选址原则(1)符合国家布局规划原则;(2)满足作物生长规律原则;(3)便于发挥功能原则;(4)便于建成和建后运行管理原则。1.2选址依据本项目以小麦为主的生产对象,终极产品是提供优质新品种进入大面积生产的种子和技术服务。因而项目选址必须满足作物生长对土壤、光、热、水、气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建设该类项目应具备:1、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拓宽优质新品种的生产适应范围;2、位于引丹灌区,水源方便,生产条件好,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方便生产管理;3、交通方便,距市区较近,便于建设中的施工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和观摩;4、电力充沛、交通发达、通讯畅通,当地政府支持,社会治安等社会资源环境好。1.3项目建设地点条件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点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07米左右,高低落差不足20米;为岗地,土地肥沃,光热充沛,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5.1-15.8℃左右,日照时数为1740-2020小时,年降雨量750-950毫米,无霜期255天,适合小麦、玉米及多种农作物生长。1.1.1地理位置项目区紧邻“汉十”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有传真机和程控电话,移动、联通基站全面覆盖,因特网接入场区,并已建成局域网。1.1.2土壤状况土壤以黄棕壤为主,耕层较浅,耕性稍差,蓄水能力差,PH值6.5--8.5间,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少氮、磷,全钾比较丰富,保肥性能好。适宜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而且是种植弱中筋小麦的较理想土壤。1.1.3社会经济条件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该场经济发展较快,职工收入较高,职工素质良好,群众参与性高,有利于项目建设。该场版图面积13300余亩,耕地面积11000多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000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总人口1550人,职工834人,人均纯收入6700元。1.2项目建设地点资源与材料供应情况1.2.1原辅料、燃料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的可能1、所用燃料主要为煤,本地市场采购。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加工、包装用的种子包衣剂和包装代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分别与生产厂家达成协议,可以保证项目需求。1.1.1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1、供电条件项目单位电力供应充沛,电力容量为500KW,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对电力的需求。2、水资源条件项目区年降水量750-950毫米,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在75-110m,地下水埋深150-220m,地下水蕴涵丰富。引丹6干渠经过项目区,但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干渠水很难照顾到项目区的作物灌溉,在项目区域内有总面积500亩的蓄水堰(15口堰,常年蓄水量50万立方米)和10眼潜水井,能为小麦良种繁育提供一定灌溉水源。3、交通条件项目单位位于紧靠襄(阳)新(野)公路,距襄阳市区仅20公里,场内已实现村村通油路,交通便利。4、通讯设施项目单位通有程控电话和国际互联网,电话、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普及率较高,通讯畅通,信息交流便捷。1.2项目建设实施的有利条件1.2.1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分管农业的书记和市长多次现玚调研、安排部署,并表示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主管部门——市农业委员会更是高度重视,市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李光河同志多次到项目建设地点,会商建设规划和内容,现场调研和指导。1.1.1有适宜的自然条件襄阳市政府制定的《襄阳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发鄂北岗地,推行岗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化升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鄂北岗地中心地带,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发展小麦等作物种子和商品生产,有利于资源优势利用。1.1.2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雄厚的开发力量从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22人,专业技术人员75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是华农、长江大学及襄阳农校毕业分配的大中专生,也有从大中专院校调入的农业专家,这些专业技术骨干一直从事着一线基础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长期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的熟练技术工人450多人,老中青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人员整体素质高。由于一直承担小麦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展示示范,在作物试验、示范及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上,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该场有健全的销售网络,与国内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既可以保证小麦新品种的落实,又能有效地转化科技成果。1.2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一是有利于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小麦是襄阳市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市粮食面积的43%,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的34%。抓好了小麦,就抓好了粮食生产全局。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结构,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二是有利于降低种子“多乱杂”对农业生产的损失。通过基地的推介,把最适应不同区域环境的小麦品种和配套技术推向相应区域,降低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布局的科学性,减少由于品种不适、技术不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三是有利于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推广繁殖的良种是经过层层筛选,在当地自然环境下表现最好的品种,一般都兼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专用等优良性状。这些品种推广应用后,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该项目立足襄阳资源特色,将有力推动该市旱作节水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农艺技术方案分析1.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本项目小麦良种繁育的生产工艺技术确保生产的种子符合企业生产标准,不混杂、不退化、籽粒饱满,同时实现种子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按照优质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遵循优质专用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优质小麦良种繁育。本项目小麦良种繁育的工艺技术,拟按照“专家推荐、群众接受、市场认可”的原则,选择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本地及推广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进行繁育推广。目前良种场已贮备了豫麦51、郑麦9023、华麦8号、鄂麦18、瑞星1号等小麦优良品种用于繁育,其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良好,很受群众欢迎,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后备品种用于今后发展。本项目涉及的良种繁育面积达到1万多亩,可供推广面积35~40万亩。1.2农艺技术方案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良种繁育工艺良种繁育工艺方案:采用穗行选优提纯法。其程序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穗行比较鉴定;淘汰不良穗行,同时分株(穗)行进行蛋白质指纹鉴定和微量SDS沉降值分析,优系混合,繁殖原种。种子质量达到国家原种标准。即纯度99.8%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8%以上。籽粒色泽好,饱满度高,容重790克/升。分株(穗)行进行蛋白质指纹鉴定和微量SDS沉降值分析小麦良种生产流程见图6-1。淘汰不良穗行穗行鉴定单穗选择良种繁殖田原种扩繁优良穗系繁殖图6-1小麦良种生产流程框图1.1.2良种加工工艺1)技术要求本项目在襄阳市原种场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1万亩,年生产小麦良种为350~400万公斤,拟定种子加工周期为55天,每天加工时间为16小时,加工能力为8吨/小时,小麦良种包装要求为25~50公斤/袋规格,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选择。2)主要工艺技术参数①种子加工设备生产率:5吨/小时(小麦种子)。②获选率≥97%。③净度≥99%。④种子破损率≤0.5%。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⑤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高于清选加工之前。⑥粉尘浓度:车间内≤10㎎/m3,车间外≤150㎎/m3。⑦噪声:车间内工作区多点平均值≤85dB(A)。⑧总装机容量:≤90KW。3)种子加工工艺流程固定式种子加工设备工艺流程说明:种子由喂料斗出口处电磁振动给料机自动均匀给料,经1号提升机提升进入风筛清选机,通过风选和筛选,清除灰尘、颖壳以及大杂和小杂;由清选机出来的种子经2号提升机提升进入窝眼清选机中进行长度分选,分选后的种子经3号提升机提升通过电磁振动给料机均匀送到比重精选机进料口,比重精选机按照种子比重的区别,淘汰重杂、轻杂,得到尺寸均匀一致、饱满健壮的种子,而处于好种子和轻杂之间的混合部分,则通过2号振动输料机返回到3号提升机进料口,进行重新分选;好种子经3号振动输料机输送,通过5号、6号斗式提升机提升到两台种子包衣机中,按预先设定的药种比,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后的种子分别进入两台电子计量称,进行自动称重、装袋、包装,完成整个加工过程。移动式种子加工设备工艺流程说明:种子人工倾倒入移动式风筛清选机,通过风选和筛选,清除灰尘、颖壳以及大杂和小杂;由清选机出来的种子经移动式提升机提升进入移动式比重精选机进料口,比重精选机按照种子比重的区别,淘汰重杂、轻杂,得到尺寸均匀一致、饱满健壮的种子;除杂后的种子运输进加工车间投入2号喂料斗,通过3号电磁振动给料机,由4号斗式提升机提升到3号振动输料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3号振动输料机输送,通过5号、6号斗式提升机提升到两台种子包衣机中,按预先设定的药种比,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后的种子分别进入两台电子计量称,进行自动称重、装袋、包装,完成整个加工过程。此外在风筛清选机主排料口安装有三通阀门,可以根据种子加工的要求,选择是否进行种子长度分选;在4号提升机入料口处有喂料斗,可将移动式加工设备加工处理过的除杂种子进行包衣、包装。2、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组合工艺流程1:风筛选、窝眼清选、比重精选、包衣、定量包装(固定式设备)种子→1号喂料斗→1号电磁振动给料机→1号斗式提升机→风筛清选机→2号斗式提升机→窝眼清选机→1号振动输料机→3号斗式提升机→种子暂储仓→2号电磁振动给料机→种子暂存仓→2号电磁振动给料机→比重精选机→4号斗式提升机→3号振动输料机→5号、6号斗式提升机→两台种子包衣机(并联)→两台电子计量称(并联)→分袋包装→成品入库。工艺流程2:风筛选、比重精选、包衣、定量包装(固定式设备)种子→1号喂料斗→1号电磁振动给料机→1号斗式提升机→风筛清选机→1号振动输料机→3号斗式提升机→种子暂储仓→2号电磁振动给料机→比重精选机→3号振动输料机→5号、6号斗式提升机→两台种子包衣机(并联)→两台电子计量称(并联)→分袋包装→成品入库。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艺流程3:风筛选、比重精选、包衣、定量包装(移动式设备)种子→移动式风筛清选机→移动式斗式提升机→移动式比重精选机→除杂种子→2号喂料斗→3号电磁振动给料机→4号斗式提升机→3号振动输料机→5号、6号斗式提升机→两台种子包衣机(并联)→两台电子计量称(并联)→分袋包装→成品入库。工艺流程4:风筛选、比重精选、种子入库种子→移动式风筛清选机→移动式斗式提升机→移动式比重精选机→除杂种子→种子入库。3、除尘固定式加工设备:①风筛清选机除尘:通过机器本身的前、后吸风系统,对种子进行风选,除去种子中的灰尘、轻杂质,其中较重杂质由机器沉降室排出;其它灰尘则通过除尘管道排到室外,由旋风除尘器进行处理;除尘风机电机功率为11.0kW。②比重精选机除尘:比重精选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通过机器上部的全封闭除尘罩进行收集,由除尘管道排到室外,由旋风除尘器进行处理;除尘风机为15.0kW。③包衣除尘:种子包衣过程中产生的有味气体,通过加工车间外部的引风机进行副压引风,经除尘管道排到室外,由引风机排入大气中进行稀释,降低有味气体的浓度;引风机电机功率为4.0kW。移动式加工设备:移动式风筛清选机和移动式比重精选机经过简单尘杂沉淀,排放入大气。大致流程见图6-2图6-2  种子精选加工流程图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装计量包衣比重选风筛选给料筛选2)设备选型根据小麦种子加工要求,在原有加工能力基础上,增加种子精选机、种子包衣机、小型脱粒机等种子加工设备。种子加工设备可根据各类种子外形尺寸的区别,对种子的宽度或厚度以及长度进行分选,得到外形尺寸基本均匀一致的籽粒,再根据种子本身容重的不同,进行比重分选,得到饱满健壮的成品种子;根据不同地区灭菌防病以及种衣剂与种子的配比要求,对种子进行拌药包衣;最后结合种子商品化要求,对种子进行定量包装,入库贮藏并进行销售。由于本工程为小麦良种加工,种子没有进行分级的必要,本项目不采用分级设备,概算中不计该项设备。1.1.1栽培技术路线本项目小麦良种繁育栽培技术,其技术路线如下:详见图6-3。浇底墒水适时适量播种精细整地给料施足底肥水肥管理去杂去劣病虫防治查苗补苗单库保管入库前检验适时收获图6-3栽培技术路线方框图1.1.2检验工艺本项目小麦种子检验工艺流程详见图3-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3-2种子检验工艺流程图1.1设备选型1.1.1设备选型的原则与依据1)填平补齐原则。在考虑现有设备可使用性的基础上,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按项目实施要求增补完善,力争项目功能齐全。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价格优先原则。在同等性能同等型号设备中,优先选用价格合理、使用寿命长的设备产品。3)标准化原则。设备选型采购尽可能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设备。1.1.1现有仪器设备本项目承担单位已有部分种子加工设备、质检设备、农机具等,田间工程取水和供电设备齐全,但是有些已经使用多年,不能满足项目的需要。原种场现有仪器设备62台(套),其中质量检测设备27台(套),包括超净工作台、电热鼓风干燥箱等;种子加工精选设备台5(套),包括种子精选机、简易包装机等,以及农机具台14(套),植保设备16台(套)。详细情况见表4-2。1.1.2购置设备选型为了确保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的产量、纯度和质量,需要新购置种子烘干设备21台(套),种子加工设备182台(套)。1)种子烘干设备21台(套)。1)种子加工设备182台(套):场现有的加工设备不能满足项目新增的种子加工量,需购置加工能力5吨/小时的种子精选机、种子包衣机、配套电子地磅、皮带输送机等182台(套)。按照项目建设要求需新增一批仪器设备。详见下表7-1:表7-1项目新增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种子烘干设备 21  1.1种子烘干机5HZ-2001 日烘干小麦种子200吨/座,含风机,电机,管道1.2燃煤热风炉JLG-111-1.51 90万大卡,自动炉排,上煤机,除渣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锅炉房/电控室/休息室JF10.5X101 单板彩钢,全封闭1.4烘干机附属设备    1.41炉塔连接LJ41 双层保温1.42室内外现场照明 7  1.43避雷系统 2  1.44烘干机测温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1  1.45仓测温系统 3 计算机和打印机1.46桥架和管材 2  1.47变频启动 1  1.48配套电器 1 用户负责进户2种子加工设备 182  2.1卸粮坑XLK5*2.5-21套2个出料口2.2金属棚JSP8*12*4.52套半封闭2.3提升机DT48-101台40吨/小时2.4提升机塔架TJ2*1.2-91台环形走梯2.5清选机5XFZ252台 2.6除尘系统CCX-011台 2.7除尘箱 1台 2.8皮带机PS50-7.51台 2.9提升机DT48-201台40吨/小时2.10提升机塔架TJ2*1.2-201台环形走梯2.11工艺锥底金属仓5CZ7.3*91套300吨/座,自流钢锥底,钢支腿2.12仓下通风系统5CZT7.31套烘前仓2.13皮带机PS50-7.52台 2.14提升机DT48-221台40吨/小时2.15提升机塔架TJ2*1.2-211台环形走梯2.16提升机DT48-361台40-50吨/小时2.17提升机塔架TJ1.2×2-331台环形走梯2.18全钢锥底保温仓5CZ12.2×172台1500吨小麦/座,聚氨酯发泡保温5CM,外挂彩板2.19仓下主出粮阀门 3台 2.20跌落梯 4台减少破碎,2套/仓2.21仓下鼓风系统5CZTF12.22套15KWX22.22仓上引风系统 4套 2.23仓熏蒸系统 2套风机自循环2.24耐磨钢板溜管25060套含耐磨末端缓冲器6个2.25溜管支撑、检修空廊 60套 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6电动两路阀门250×2503套 2.27中间缓冲器 6套减少破碎2.28末端缓冲器 6套减少破碎2.29卸粮坑XLK3*2-13套1个出料口2.30连接过桥 6套塔架与仓之间连接2.31设备连接 1套 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1.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1.1指导思想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该项目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适应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兼顾尽快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当前要求,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突出重点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项目的整体效果和综合配套能力,发挥规模经营效益,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粮食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农民增收致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全力推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于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1.1.2项目建设的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立足本省,面向中部地区,向社会提供优质良种,并不断拉长产业链条,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讲究效益原则:基地建设以社会效益为主,自身效益为辅,进一步促进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健康发展。品质优先原则:采用三圃繁殖与品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保持和提高品种的产量水平和品质性状,改善品质结构,提高商品小麦的品质档次。技术先进原则:项目建设要坚持科技先行,与品种产权单位进行技术合作,加速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利用。1.1项目建设目标1.1.1规模目标1000亩试验展示田可年生产35~40万公斤原种,除了满足自有10000亩繁育田的用种需求外,商品率为67%;10000亩繁育田可提供400~450万公斤良种,商品率为100%。最终可满足35~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用种的需求。1.1.2技术目标通过进行小麦新品种良种繁育过程中播期、密度、适宜追肥时期和追肥量等技术研究。1、田间工程通过对田间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为田间观察及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2、种子加工通过对所生产的小麦良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种进行加工,使其纯度、净度、发芽率、水份含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种子质量标准。所生产的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种子用于大田生产后,在适宜地区和适宜配套栽培技术条件下,达到企业所要求的产品质量标准。1.1.1效益目标(1)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推广面积35~40万亩,使豫麦51、郑麦9023、华麦8号、鄂麦18、瑞星1号等5个优良新品种得到充分推广。(2)可使小麦种植区广大农民每亩增加收入100元。1.1.2质量目标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和全程标准化种子检测、加工体系,生产符合国家良种标准的种子。其原原种、原种的种子质量指标为:纯度≥99.99%、净度≥98%、发芽率≥85%、水份含量≤13%。1.1.3管理目标项目建设期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各项管理职责。聘请专业人员,严格工程监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从土建到田间工程等方面一次性验收合格。项目运行期间,为实现创建“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技术”的质量目标,必须完善各项检验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1.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1.2.1规划思路围绕满足对优质专用良种繁育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需求,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种麦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目标,从对现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提纯、复壮、扩繁入手,以与基地建设相配套的基础工程建设为重点,进行水、田、路综合治理,提高完善现有基础条件,以完善良种育、繁、供、管、推体系及手段为突破口,提高生产、加工、仓储、检测能力,加大新品种的试验、筛选、扩繁力度,提升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开发能力、扩繁能力、统供能力和配套集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覆盖率和更新换代能力,形成由“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扩繁-监督检测-技术综合配套”等环节组成的良种育繁、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体系。通过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本省及周边地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的发展。1.1.1规划总体布局本着突出重点,规模适度原则,规划项目区(原种场繁育基地)内共11000亩耕地为繁育用地。其中100亩小麦试验区,900亩示范展示区(100亩原原种,800亩原种),10000亩良种繁育区。项目区均位于207省道的附近,运输方便,可按标准田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原种场的生产管理区内,占地面积13.2亩,水、电、通讯等工程具有一定基础。项目规划布局详见附图2-2。1.2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田间工程、仪器设备。田间工程中包括道路硬化14000平方米;改造、新挖渠道8500米,其中包括渠道衬砌3500米,渠道清淤3000米,排水沟衬砌2000米;土地平整1000亩;土壤改良1000亩;新打机井2眼,新建泵站2座。仪器设备购置203台(套),包括烘干设备21台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套),加工设备182台(套)。1.1.1田间工程田间设施包括道路硬化14000平方米;改造、新挖渠道8500米,其中包括渠道衬砌3500米,渠道清淤3000米,排水沟衬砌2000米;土地平整1500亩;土壤改良1500亩;新打机井2眼,新建泵站2座。1、道路硬化项目区道路现已形成以207省道主干、村通公路和田间道路为支干的道路系统。其中大部分田间道路为土路,雨天泥泞,影响项目农机具及农资运输车通行,为改善项目区通行条件,保障种子生产,计划对项目区急需修缮的4000米田间土路进行硬化改造。其中包括六分场至机井440米,二分场至种鸡场东大门650米,种鸡场东大门至一分场东600米,展示园至四分场710米,五分场至大路张800米,总场至四分场800米。路宽3.5米,路面结构为素土夯实,上铺300mm级配沙石垫层,上浇筑180mm厚素混凝土,计划使用年限为20年。2、改造、新挖渠道项目区现有主要渠道为六干渠,水源为丹江水库,项目区另有将各水塘串联成系统的各级排灌水渠。现在大部分渠道能满足项目区大田灌排水要求,但其中若干年久失修,已严重影响项目区的灌排要求,因此本项目计划对展示园至四分场700米,展示园至五分场路两旁250米,五分场至大路张700米,展示园至一分场桑杈园西边400米,六干渠至展示园1100米,四分场井北至张占堰350米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衬砌维修,以改善其灌排能力。具体要求采用C20混凝土现场浇注10cm,要求使用年限可达20年。另外为改善项目区排水条件,计划衬砌硬化四分场至大路张1000米,六干渠至贾应恒堰300米,砖瓦场路南至东排水沟700米排水沟。水沟上口宽2米,下口宽1米,深1米,边坡比1:0.5。具体要求采用C20混凝土现场浇注10cm,要求使用年限可达20年。太平房至四分场南1200米,东大堰至一分场南1400米,桑杈园西大渠400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淤塞,对过流能力也存在一定影响,因此计划对此三条渠进行清淤维修,计划清淤开挖0.4米。3、土地平整由于土地不平坦,造成作物长势不均匀,高低不平,现对展示田100亩,试验田900亩耕地进行土地平整。此1000亩土地由于地形起伏较大,预计每亩土方量在50方左右。4、土壤改良对净耕地增施农家肥、鸡粪等有机肥,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的基础肥力;进行土壤养分测定,根据小麦全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数量,对小麦需求而土壤中缺少的营养元素进行有目的的补充,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土壤改良面积为展示田100亩,试验田900亩。5、新打机井项目区现有比较完善的灌溉渠系和机井,能满足项目区大部分地区平常年份灌溉需求,唯项目区二分场东北角属于灌溉死角,故计划在此打机井2眼并配套相关设施,井深210米,预计出水量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0立方米/小时。表7-2田间工程建设表序号建设内容建筑型式 数量 单位备注1道路硬化 4000m 1.1六分场至机井路段混凝土440m长440米,宽3.5米1.2二分场至鸡场路段混凝土650m长650米,宽3.5米1.3鸡场至一分场路段混凝土600m长600米,宽3.5米1.4展示园至四分场路段混凝土710m长710米,宽3.5米1.5五分场至大路张路段混凝土800m长800米,宽3.5米1.6总场至四分场混凝土800m长800米,宽3.5米2排灌渠系 8500m 2.1护砌排灌渠 3500m 2.2护砌排水渠 2000m 2.3清淤排灌渠 3000m 3土壤改良 1000亩 4平整土地 1000亩 5机井及配套 2眼 灌溉死角6泵站2座1.1.1仪器设备为了更好发挥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潜力,全面提高供种繁育能力,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项目新增烘干、加工设备,共203台(套)。1)种子烘干设备21台(套)。2)加工设备182台(套)。表7-3仪器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种子烘干设备 21  1.1种子烘干机5HZ-2001 日烘干小麦种子200吨/座,含风机,电机,管道1.2燃煤热风炉JLG-111-1.51 90万大卡,自动炉排,上煤机,除渣机1.3锅炉房/电控室/休息室JF10.5X101 单板彩钢,全封闭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4烘干机附属设备    1.41炉塔连接LJ41 双层保温1.42室内外现场照明 7  1.43避雷系统 2  1.44烘干机测温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1  1.45仓测温系统 3 计算机和打印机1.46桥架和管材 2  1.47变频启动 1  1.48配套电器 1 用户负责进户2种子加工设备 182  2.1卸粮坑XLK5*2.5-21套2个出料口2.2金属棚JSP8*12*4.52套半封闭2.3提升机DT48-101台40吨/小时2.4提升机塔架TJ2*1.2-91台环形走梯2.5清选机5XFZ252台 2.6除尘系统CCX-011台 2.7除尘箱 1台 2.8皮带机PS50-7.51台 2.9提升机DT48-201台40吨/小时2.10提升机塔架TJ2*1.2-201台环形走梯2.11工艺锥底金属仓5CZ7.3*91套300吨/座,自流钢锥底,钢支腿2.12仓下通风系统5CZT7.31套烘前仓2.13皮带机PS50-7.52台 2.14提升机DT48-221台40吨/小时2.15提升机塔架TJ2*1.2-211台环形走梯2.16提升机DT48-361台40-50吨/小时2.17提升机塔架TJ1.2×2-331台环形走梯2.18全钢锥底保温仓5CZ12.2×172台1500吨小麦/座,聚氨酯发泡保温5CM,外挂彩板2.19仓下主出粮阀门 3台 2.20跌落梯 4台减少破碎,2套/仓2.21仓下鼓风系统5CZTF12.22套15KWX22.22仓上引风系统 4套 2.23仓熏蒸系统 2套风机自循环2.24耐磨钢板溜管25060套含耐磨末端缓冲器6个2.25溜管支撑、检修空廊 60套 2.26电动两路阀门250×2503套 2.27中间缓冲器 6套减少破碎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8末端缓冲器 6套减少破碎2.29卸粮坑XLK3*2-13套1个出料口2.30连接过桥 6套塔架与仓之间连接2.31设备连接 1套 第1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估算依据该项目投资主要包括田间工程投资、仪器设备、工程建设其它费和预备费等,参照当地实际建筑投资定额,依据农业部对《2012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指导意见》要求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进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如下:1)各专业设计提供的有关单项工程量,包括基础设施、设备及安装工程;2)当地目前同类型工程的参考价格;3)近期建筑材料及设备的市场价格;4)有关费率选取参照农业项目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湖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湖北省建设厅鄂建[2008]214号)6)《关于制定估算投资额3000万元以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资询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房服字〔2001〕107号)7)《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8)《工程勘测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9)《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1.1投资估算内容项目建设总投资800.00万元,其中田间工程投资48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0.00%;新增仪器设备投资280.86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5.11%;工程建设其他费2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50%;预备费19.1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39%。具体情况详见表9-1。1.1.1田间工程田间工程投资480.00万元,主要包括道路硬化、排灌渠系建设、土壤改良、土地平整、新打机井和泵站。1)道路硬化该项目硬化道路14000平方米,主要有六个路段。每平方米造价125元,需175.00万元。2)排灌渠系建设护砌灌水渠:该项目对3500米的排灌渠进行护砌保护,每米造价160元,需56.00万元。护砌排水沟:该项目护砌2000米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排水沟,每米造价255元,需51.00万元。清淤排灌渠:该项目对3000米的排灌渠清理淤泥,每米造价30元,需9.00万元。3)土壤改良对平整以后的净耕地,进行培肥地力和匀地。面积为1000亩,单位造价500元,共投资50.00万元。4)土地平整对场区南部作为试验田的1000亩地进行平整。面积为1000亩,单位造价590元,,共投资59.00万元。5)新打机井新打机井2眼,并配套井房、变压器、深井泵及电增容,投资60.00万元。6)新建泵房新建泵站2座,每座投资10.00万元,共20.00万元。1.1.1仪器设备共购置仪器设备203台(套),投资280.86万元。包括种子烘干设备21台(套),投资76.00万元;加工设备182台(套),投资204.86万元。详细内容见仪器设备表。1.1.2工程建设其他费工程建设其他费不超过工程建设费的5%,投资为20.00万元。包括可研报告编制费3.00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3.00万元、招标费3.00万元、勘察设计费6.00万元、研究试验费3.00万元和环境影响评价费2.00万元1.1.3预备费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备费投资不超过工程建设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总和的5%,取19.14万元。1.1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00.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400.00万元,按照自筹与中央配套不低于1:1计算,自筹为400.00万元。表8-1项目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建筑形式规模(数量)单位单价(元)投资估算(万元)备注(一)建安工程      (二)田间工程    480.00 1道路硬化 14000㎡125.00175.003.5米宽混凝土路面2排灌渠系 8500m 116.00 2.1护砌排灌渠 3500m16056.00混凝土2.2清淤排灌渠 3000m309.00 2.3护砌排水沟 2000m25551.00 3土壤改良 1000亩50050.00 4平整土地 1000亩59059.00 5机井 2座30000060.00210米深机井,配套泵房、变压器、电线及电增容费6泵站 2处10000020.00 (三)仪器设备购置 203  280.86 1种子烘干设备 21  76.00 1.1种子烘干机5HZ-2001 298000.0029.80日烘干小麦种子200吨/座,含风机,电机,管道1.2燃煤热风炉JLG-111-1.51 200000.0020.0090万大卡,自动炉排,上煤机,除渣机1.3锅炉房/电控室/休息室JF10.5X101 68000.006.80单板彩钢,全封闭1.4烘干机附属设备    19.40 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41炉塔连接LJ41 12000.001.20双层保温1.42室内外现场照明 7 1000.000.70 1.43避雷系统 2 2000.000.40 1.44烘干机测温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1 7000.000.70 1.45仓测温系统 3 10000.003.00计算机和打印机1.46桥架和管材 2 6000.001.20 1.47变频启动 1 26000.002.60 1.48配套电器 1 96000.009.60用户负责进户2种子加工设备 182  204.86 2.1卸粮坑XLK5*2.5-21套28000.002.802个出料口2.2金属棚JSP8*12*4.52套48000.009.60半封闭2.3提升机DT48-101台19000.001.9040吨/小时2.4提升机塔架TJ2*1.2-91台9600.000.96环形走梯2.5清选机5XFZ252台27800.005.56 2.6除尘系统CCX-011台38000.003.80 2.7除尘箱 1台21000.002.10 2.8皮带机PS50-7.51台9300.000.93 2.9提升机DT48-201台32000.003.2040吨/小时2.10提升机塔架TJ2*1.2-201台24000.002.40环形走梯2.11工艺锥底金属仓5CZ7.3*91套115000.0011.50300吨/座,自流钢锥底,钢支腿2.12仓下通风系统5CZT7.31套22000.002.20烘前仓2.13皮带机PS50-7.52台9300.001.86 2.14提升机DT48-221台34000.003.4040吨/小时2.15提升机塔架TJ2*1.2-211台25000.002.50环形走梯2.16提升机DT48-361台61000.006.1040-50吨/小时2.17提升机塔架TJ1.2×2-331台41000.004.10环形走梯2.18全钢锥底保温仓5CZ12.2×172台529000.00105.801500吨小麦/座,聚氨酯发泡保温5CM,外挂彩板2.19仓下主出粮阀门 3台2500.000.75 2.20跌落梯 4台13000.005.20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减少破碎,2套/仓2.21仓下鼓风系统5CZTF12.22套38000.007.6015KWX22.22仓上引风系统 4套4000.001.60 2.23仓熏蒸系统 2套18000.003.60风机自循环2.24耐磨钢板溜管25060套600.003.60含耐磨末端缓冲器6个2.25溜管支撑、检修空廊 60套600.003.60 2.26电动两路阀门250×2503套1800.000.54 2.27中间缓冲器 6套800.000.48减少破碎2.28末端缓冲器 6套800.000.48减少破碎2.29卸粮坑XLK3*2-13套19000.005.701个出料口2.30连接过桥 6套1000.000.60塔架与仓之间连接2.31设备连接 1套4000.000.40 (四)其他      合计     760.86万元十一工程建设其他费    20.00万元1可研报告编制费    3.00万元2建设单位管理费    3.00万元3招标费    3.00 4勘察设计费    6.00 5研究试验费    3.00 6环境影响评价费    2.00 十二预备费19.14万元十三总投资以上数据汇总得:800.00万元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1.1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即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2实施进度2013年1月—4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可研报告的编制和申报工作。2013年5月—9月,进行现场勘测和工程规划设计,完成项目的勘测设计。2013年10月—2014年6月,完成道路硬化和灌溉渠系等田间工程的建设,同时进行设备的购置工作。2014年7月—8月,完成土壤平整、深翻、改良等地力建设工作。2014年9月—11月,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2月,对项目建设进行总结和自查,编制竣工决算等文件,准备竣工验收(详见表9-1)。表9-1  实施进度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2013年2014年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项目编制与申报2勘测设计3设备购置4地力建设5设备安装调试6检查验收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1.1土地原种场有耕地13300亩,均为原种场的自有土地,不存在土地租赁或者征地问题。(详见土地使用权证明)。1.2.规划设计规划项目区襄阳市原种场的11000亩地均为繁育用地。其中一分场的1550亩、二分场1920亩、三分场2550亩、四分场2650亩、五分场1400亩,六分场930亩,其中1000亩作为原种扩繁基地,其余的10000亩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总体规划符合市里以及单位的要求。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环境保护1.1.1项目区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地周围是农业生产区域,附近无严重污染源,环境现状良好,对农作物种子的高产优质起到了重要作用。1.1.2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扩大小麦良种繁育规模,改善和提高专用小麦良种生产质量,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不需要配置大、重型机械设备影响环境,只在种子加工过程中产生少量粉尘,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后,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由于小麦是绿色植物,具有净化、改善当地空气质量的作用,不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1.1.3污染治理及利用1)噪音在工艺上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减震措施,并通过安装局部的隔音装置加以治理。2)粉尘控制粉尘污染应与工艺设备相结合,在生产线的粉尘产生处没除尘设备,并加强生产车间内通风。在厂区内适宜场所种植绿化带,改善工作环境。3)绿化为了降低污染,美化工作环境,在厂区利用道路两旁,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安全生产1.1.1现状与不安全因素分析该项目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试验、检验药剂和农药中毒或造成人身伤害等因素。1.1.2安全措施1)加强岗前培训,避免因操作失误,产生不安全因素。2)加强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心理。3)加强安全管理,制定详细的安全制度,并抓好落实。4)加大对违反安全制度的人员惩罚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5)更新和完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和防护器具,避免由于设备原因造成事故。1.2节能1.2.1节能原则与依据(一)节能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资源。2)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淘汰的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二)节能依据项目应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5)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6)《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1.1.1节能设计1)建筑节能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对于加工仓建设,根据结构和使用要求,调整布局和门窗尺寸位置,尽量使用自然光,保证通风,减少灯具及空调等用电设施的使用,新建的机井等要有较小的体型系数:平面布局和立、剖面设计规整,使该建筑体型系数S小于0.3,为建筑节能创造了先决条件。2)田间节能田间建园改造时应充分考虑生产方便,提高布局合理性,提高农机等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空耗能源;使用物理杀虫技术,减少农药施用;提高有机肥、绿肥的使用比例,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比例;依据不同的水源及不同作物,选择节水灌溉措施,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3)节能培训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生产环节中注重集中管理,指导农民自身加强节能意识,使节能降耗落在实际的操作规程中,以从根本上达到节能目的。第1章招标方案1.1招标组织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招标方案制定如下:1、成立项目招投标小组。由项目承担单位原种场抽调人员组成招投标小组,组长为:李家坤,副组长:马建良、曾宪成,成员: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阮吉州、史耀东、张有才。2、制定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包含商务部分和技术两部分,包括:招标通知(或招标委托、投标人须知、投标书格式或要求,投标保证金数额、标的名称、数量、技术规格及要求、合同格式、合同的通用(专用)条款以及必要的附件等。3、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废标:(一)投标人未提交保证金或金额不足的;(二)超出经营范围投标的;(三)代理投标商未附有制造商有效委托书的;(四)投标书未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签字人无法定代表人有效委托书的;(五)弄虚作假。(六)投标价高于标底的。4、若符合招标要求的投标商不足三家的,则须重新邀请投标商,至达到有三家投标商入围并进入评标、定标、开标止。1.1招标程序本项目招标将严格按照国家和湖北省规定的程序执行,包括组建招标办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委托招标代理单位、成立评标委员会、组织开标和评标、发放中标通知书、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合同等。每一步骤均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和批准。1.2招投标方案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招标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襄阳市农委按照《农业部基本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的意见》、《湖北省招投标条例》、《湖北省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施工,仪器设备、农用机械采购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拟进行公开招标的建设内容和投资包括:(1)田间工程投资480.00万元。在本省内有资质的单位中招标。(3)仪器设备投资280.86万元,从生产厂家和农业技术部门中招标。在全部设计文件完成并经有关部门办理批准手续后进行招标。(1)田间工程招标:根据建设部规定,建筑与装修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应进行公开招标,在200万元以下的可以进行公开招标。本项目田间工程施工公开招标。(2)项目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参加湖北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公开招标公开采购,小型国产设备不能纳入公开招标采购的,项目承担单位自行招标采购。(3)设计合同及监理单项合同不足50万元不进行招标,其中设计将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土建工程监理将委托具有土建乙级以上资质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第1章组织管理与运行1.1项目实施组织管理1.1.1管理机构与职能分工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市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是襄阳市原种场新品种快速繁育推广方面抢抓机遇的重大项目,为了促进项目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期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成立襄阳市优质小麦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作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组长:郭忠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组长:李光河襄阳市农工委书记、市农业委员会主任成员:张晓丹襄阳市农委纪委书记郝福新襄阳市农委副主任王文建襄阳市原种场场长潘金祥襄阳市农委计财科科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市农委计财科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农业基本建设政策法规,遵循中央和地方农业项目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项目实际,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指挥领导项目建设工程,包括组织项目招标,确定建设工期;协调部门关系,监督资金使用,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其成员如下:主任:李国胜(兼)副主任:潘金祥(兼)成员:刘克菊孟玉清潘勇2、项目工作专班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抽出精干人员成立项目工作专班,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专班包括:综合组,负责负责项目的计划申报、规划设计及项目总结、验收等环节工作;工程组,负责项目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以及设备安装的组织实施,项目招投标和部分单项工程质量监理;财务组,负责按工程进度拨款,并编制项目专帐、项目总预算和总决算,严格执行财务“三专”制度;技术组,负责小麦良种繁育组织实施。各工作组联动运行,对项目单位法人负责,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专班成员如下:综合组:王文建 郭志明屠绪堂吴志全财务组:曾宪成谭常荣工程组:张有才胥连庆技术组:阮吉洲、匡会琴1.1.1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或措施图12-1项目实施期间组织管理框图1.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项目运营期实行原种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协议(单位与单位之间)和订单(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方式,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和权利,其中项目承担单位襄阳市原种场负责种子的提纯保纯和良种繁育的生产技术指导;负责农民的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及种子的收购、加工和贮藏、销售。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效益分析1.1经济效益该项目经济评价依据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三版规定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在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供应,工程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等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经济评价。报告对项目增量投资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敏感性分析。该项目财务估算执行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理等有关政策、法规。1.1.1销售收入估算财务评价中的所有投入、产出物价格皆采用当前市场价。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新增部分主要投入,产出见表13-1(正常年)。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小麦良种繁育面积1.1万亩。其中原原种繁育田100亩,平均亩产良种350公斤,总产3.5万公斤,除自给外可外销2.7万公斤,按每公斤7元计算,总产值18.9万元;其中原种繁育田800亩,平均亩产良种320公斤,总产32万公斤,除自给外可外销22万公斤,按每公斤5元计算,总产值110万元;其中良种繁育田10000亩,平均亩产良种450公斤,总产450万公斤,按每公斤2.6元计算,总产值1170万元。种子收入合计可达1298.90万元。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13-1项目新增收入表序号生产面积(亩)年产(公斤/亩)产量(万公斤)自给(万公斤)外销(万公斤)单价(元)收入(万元)原原种1003503.50.82.7718.9原种80032032.001022.005110良种10000450450.000450.002.61170合计10900 485.5010.80474.70 1298.901.1.1成本和费用估算1、直接生产成本:项目建成后,种子收购费854.46万元,种子粗加工费94.94万元,新增人工费18.00万元,装卸费2.85万元。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有项目与无项目正常生产增量直接生产成本见表13-2。表13-2项目新增支出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1新增支出  970.251.1种子收购费公斤47470001.8854.461.2种子粗加工费公斤47470000.294.941.3人工费天30600018.001.4装卸费公斤47470000.0062.852、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房屋及建构筑物按20年计,设备按10年计。残值率均为5%。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按10年摊销。4、修理费:按固定资产2%计。5、销售费用: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按收入的8%计算。6、其他管理费:日常开支。7、财务费用:为流动资金借款利息。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税收:根据国家优惠政策,从事农业项目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总成本估算见附表5-1。1.1.1财务评价1、利润及其分配计算期各年利润及分配情况见损益表(附表5-2)。据计算,生产期年均销售收入1298.90万元,总成本1163.96万元,利润134.94万元。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按基期价计算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见附表5-3。按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9.99%,净现值为343.97万元(基准贴现率为12%),投资回收期6.19年(含1年建设期),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1.1.2不确定性分析影响该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等,本节将分别以全部投资为基础分析基建投资、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变化对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单因素影响。分析详见下表。表13-3敏感性分析表因素-9%-6%-3%03%6%9%投资成本22.1821.4120.6819.9919.3318.7118.11销售收入3.579.2214.6519.9925.3130.6736.09经营成本33.7929.1624.5619.9915.4110.765.99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上表可判断:投资成本的变化对经济效益影响不明显,而销售收入降低6%时,低于基准收益率。但这种情况在项目的实际运行中,出现投资和成本不降低而销售收入降低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特别是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所采用的销售价格比较保守,实际销售收入一般会高于财务评价所计算的销售收入;同时经营成本增加6%时,其内部收益率也低于基准收益率。可见销售收入和经营成本都是影响经济效益的较敏感因素。详见敏感性分析图。1.1.1财务评价结论项目年均可获净利润134.94万元,内部收益率19.99%,高于12%的基准收益率,投资利润率15.77%,财务净现值343.97万元。项目前期建设期较长,在投产运行第一年就开始盈利,见效后能较快收回投资,而且在整个经营期内能获得较好的盈余积累,增收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运行费用项目单位必须妥善解决,不然将影响项目正常开展。通过项目后续效益持续发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2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小麦品质,可为社会提供良种400~450万公斤良种,推广面积35~40万亩,新增农民收入3160万元,节约水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1、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全部推广配方施肥,在不增加总施肥成本的前提下,粮食单产增加5-10%,总增产小麦40万公斤以上。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节水、省工、降低生产成本:项目建成后,由于推广种子包衣等技术,会造成小麦生产成本的增加,但通过全部实施管道输水后,节水灌溉可降低生产成本,节水效益可达10%。项目区小麦生长期共浇5次水,每亩次可节水10-15立方,共节水11~16.5万立方,省电每亩每年10度,每亩年节约电费5元。3、项目实施后,大幅度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2008年,普通小麦生产成本为253元/亩,优质小麦生产成本为258元/亩;普通小麦单产350公斤,优质专用小麦单产350公斤;普通小麦单价1.6元,优质小麦价格按普通小麦价格上浮15%,单价为1.84元。农民种植优质小麦亩产值为644元,纯收益为386元;种植普通小麦亩产值为560元,纯收益为307元,亩增收入79元。450万公斤良种能种植优质小麦35~40万亩,新增总收入3160万元。4、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提高,科技致富能力显著增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1.1生态效益在项目区,为保证小麦良种的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和生产水平,小麦繁种田普遍采用小麦保护性耕作和节水灌溉技术,节省了水源,保持了水土,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减少了田间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有效地控制了秸秆焚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使项目区种子生产向标准化、优质化、安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既保护和改善了环境,又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1章结论与建议1.1综合评价湖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区,是优质专用小麦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大省和销售大省,而且有较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具有较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和较大的市场需求,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是对湖北省技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的大环境下,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提高优质专小麦品质,增强小麦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地建成后,将对湖北省及周边地区的小麦生产上水平、出效益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它作物和相邻省份小麦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借鉴经验。项目承担单位襄阳市原种场,技术力量雄厚,在品种选育、繁育、加工、推广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规模效益显著,并有层次齐全的专职业务技术骨干,可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1.2结论与建议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从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需求、建设条件、技术支撑条件、管理机制等方面综合评价认为:小麦良种繁育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并与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一种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体系创新。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序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发展小麦经济,不仅可以活跃市场,而且可以振兴农村经济。因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增产增收,对改善人民生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首先去河南商丘虞城乔集乡后张庄、河南郸城丁村乡池王庄调查农业户小麦的亩产量等数据,然后向河南省农业经济专家咨询农业生产情况,最后,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收集国内外小麦市场信息。经过半年的调查,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准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该报告从背景、意义、优质小麦市场分析等方面论证发展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项目的重要意义。一是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把一家一户深沟高垒、分散化、自给性、低收益的经营方式,改造创新为土地大面积连片,有助于规模化、科学化经营管理的现代经营模式,使所有的经济活动,育种、选种、播种、施肥、用水、用地、种植、除草、养殖、田间管理、收获、初加工、深加工等都纳入了规模化、标准化、精确化、系统化、科学化而又个性化的现代大生产轨道;二是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延伸小麦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开拓食品加工与食品服务业,承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产品增值与农民致富。三是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使农民通过科学技术培训,成为职业农民,从事高效农业,成为未来农业的接班人,成为产农业工人等。四是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带动优良种籽产业化、配方施肥产业化、农机农具产业化、水利设施产业化、粮食加工产业化、精品化(小麦常温磨粉加工产业)、粮食系列产品的物流配送产业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五是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小麦为基础其他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六是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将传统农业与金融资本、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因此,通过此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可以从实现小生产、分散化的粗放经营到规模化、集中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化经营,在中国不触动基本土地制度和农民文化历史渊源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宽广的有中国特色的、小生产之下照样可以实行的大农场、大规模的产业化之路,并为将来农民自愿接受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创造条件、铺平道路。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概述12背景12.1国际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12.2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状况22.2.1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取得显著成就22.2.2优质小麦的生产还存在问题42.3国内小麦产业化发展政策63河南优质小麦产业现状73.1优质小麦种植和粮食产业化发展迅速83.2小麦加工取得长足进步93.3涌现出一批发展小麦产业的龙头企业113.4当前河南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33.5河南省小麦产业化发展政策164意义164.1发展优质小麦的意义164.1.1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64.1.2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农业174.1.3推动小麦产业链的发展174.1.5有效防止外资偷袭中国农业19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6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有效保护生态环境204.2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战略意义205项目环境分析215.1地理位置225.2气候条件225.3土壤条件226优质小麦的类型与选取226.1优质小麦226.2优质小麦的类型236.3优质小麦的品种选取247优质小麦市场前景分析247.1优质小麦市场供需现状247.2优质小麦市场供需预测267.4主要竞争对手分析308组织机构与运营模式318.1公司组织结构和职能安排318.2公司运营模式339SWOT分析与对策349.1SWOT分析349.2对策37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战略实施框架与步骤4010.1战略实施框架4010.2战略实施步骤41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211.1投资估算4211.2资金筹措4212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4312.1财务分析依据和范围4312.2参数及基础数据的确定4312.2.1计算期的确定4312.2.2规模确定4312.2.3企业所得税的计算4312.3财务测算4412.3.1成本估算4412.3.2销售收入估算4712.3.3利润总额4812.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4912.5敏感性分析4912.6概率分析5012.1.6规模经济分析5112.7财务评价结论5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8效益分析5212.8.1经济效益5212.8.2社会效益5312.8.3生态效益5413风险分析5513.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5513.1.1政策风险5513.1.2财务风险5613.1.3人力风险5613.1.4自然风险5613.2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5614研究结论与建议57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1概述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前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谷类作物的首位,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占全世界人口的1/3以上。小麦在我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分布广泛,其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但在粮食生产的发展中,增长速度最快,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当前发展小麦经济,不仅可以活跃市场,而且可以振兴农村经济。因而大力发展小麦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对改善人民生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章2背景1.12.1国际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一提起农业,人们往往就与分散、落后、封闭、低效等概念联系起来,这是我国长期传统小农意识形成的格局。由于农业长期不被“真正”重视,而使其浅层、中层、深层的矛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迭加,形成了最终的弱质性。因此,必须对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创造一种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构建新的农业生产力,稳固和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其战略选择的突破口就是对农业进行规模化发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目前,国外小麦产业化经营特点有: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比较突出。对于小麦品质的影响除品种特性之外,生态环境、栽培耕作措施、品种、环境与措施的互相作用、产量与品质的关系、干燥与贮藏方式等都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如美国、加拿大等优质小麦生产大国在50年前已完成了该国的小麦品质区域规划。尤其是美国,它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农业,它根据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将全国小麦分为7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其中以堪萨斯州为中心的中部麦区为红硬麦(强筋小麦)区,号称“面包篮子”,东海岸为红软麦区,西海岸为白软麦区。而这种按优势区域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东、西麦区生产不出硬麦,而是中部麦区生产的强筋小麦品质稳定,商品率高,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重视科学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品质和产量。目前,国外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达到75%以上,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加拿大用于农业科研的费用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大于2%,在联邦政府对自然科学的总支出中,农业科研的比重约占12%。1.12.2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状况1.1.12.2.1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取得显著成就(1)面积逐年恢复,产量增长较快。优质专用小麦的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增产起了重要作用。据农业部统计,2006~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47万hm²、1460万hm²和1510万hm²,分别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52.8%、61.6%和63.2%,2006年首次超过总面积的50%,2008年创最高记录。仅2007年和2008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订单面积分别达到673.67万hm²和720万hm²,订单率分别为28.4%和30.1%,2008年全国小麦统供面积1206.67万hm²,统供率达50.5%。(2)三大优势区域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小麦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优质专用小麦进一步向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三大优势麦区集聚。2007年和2008年小麦优势区集中度分别达到80%和88.3%。2007年三大优势区域小麦种植面积约1900万hm²,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80%;黄淮海麦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中强筋小麦生产基地,2007年冀、鲁、豫、苏、皖5省小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5.4%,产量占75.5%,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3.0和4.7个百分点。(3)小麦品质明显改善。2007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19亿亩,优质率达61.6%,比2002年提高31.2个百分点。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05~2007年3年检测结果平均,我国小麦蛋白质含量达到13.93%,比1982~1984年3年检测结果平均值提高了3.9个百分点,容重达到792克/升,提高了2.3%,尤其是小麦湿面筋含量平均达到30.2%,提高了5.9个百分点,面团稳定时间达到6.5分钟,增加了4.2分钟,小麦籽粒的物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以及烘焙、蒸煮性状显著改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小麦加工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日处理能力超过1000吨的龙头企业。据国家粮食行业及食品协会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年生产面粉达到3480万吨,方便面年产量385万吨,挂面年产量250万吨,饼干年产量397万吨。二是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优质小麦协会、谷物协会、优质小麦订单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民和企业搭起了桥梁,有效促进了订单生产的发展。1.1.12.2.2优质小麦的生产还存在问题(1)优势区域基本形成,但小麦质量不稳。由于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布局还不十分合理,加之农民分散种植,不同品种混种混收,多、乱、杂现象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又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优质专用小麦商品质量不稳,供货档次之间差异较大,小麦加工企业无法收到理想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2)经营方式和方式落后。农村实行的是以单个家庭承包为主体的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非常有限,手工操作,机械程度低,成本高。(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据测算,尽管“十五”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增加,达到47%左右,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日本、韩国的水平。以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变成了无办公场地、无试验基地、无试验仪器、无信息设备和无交通工具的“五无”站。(4)小麦生产成本提高,纯收益下降。据调查,2008年我国小麦每公顷平均总成本为6367.95元,比上年增加4.9%,是1990年的3.7倍;其现金成本平均为3729元,比上年增加5.1%;综合成本平均上涨900~1200元。2004~2006年我国农民种粮每公顷纯收益逐年下降,分别为5730元、4935元和4800元。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国际优质小麦价格连续下跌,给国内优质小麦生产带来一定压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8年12月份的报告,2008年全球小麦产量6.82亿吨,同比增11.7%;消费量6.48亿吨,增4.9%;贸易量1.2亿吨,增7.9%;期末库存1.83亿吨,增21.8%。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加剧,经济形势恶化,国际粮食市场也受到影响。自2008年6月以来,国际小麦价格连续下跌,据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报告,12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离岸价格合人民币1588元/吨,比国内产区优质小麦批发价低357元;到岸税后价格约为2097元/吨,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南方销区的批发价每吨低98元。同期国内小麦集贸市场平均价格为1710元/吨,环比涨0.4%,同比涨7.2%;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普通小麦价格1765元/吨,环比涨4.0%,同比涨10.0%,优质麦价格1945元/吨,环比涨4.1%,同比涨14.3%。1.12.3国内小麦产业化发展政策中共十五大提出要积极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中共十六大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胡锦涛强调,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战略化经营调整的途径,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2009年,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了《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范围和扶持对象。申报指南指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财政部门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范围包括:经济林及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名优经济林、蔬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畜牧、淡水水产等。根据申报指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省级农发办事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主要采取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扶持方式。财政补助扶持方式主要适用于示范带动作用强、以产品为纽带、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一定联结农户和生产基地规模、组织结构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强、开展技术改造创新、产品结构升级、污染物治理等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对合作社申报的项目优先予以扶持。其中,龙头企业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不高于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0%,企业自筹资金不低于70%;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总额可达到项目建设总投资的50%。财政贷款贴息扶持对象重点为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加工龙头企业。2010年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原则上60%用于固定资产贷款贴息,40%用于粮棉油糖肉大宗农产品加工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2008年1月1日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立项,在2009会计年度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固定资产贷款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并支付的利息;中央财政原则上对落实单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期限为实际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对于同时申请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的项目,中央财政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合计为6000万元。贴息率根据同期人民银行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和项目对贴息资金需求等情况确定。第1章3河南优质小麦产业现状据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小麦总产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为了提高种粮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河南不仅重视小麦生产“量”的增加,更重视“质”的提高,提出了“建设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的全国重要的优质粮生产和加工基地”目标。河南通过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带动了优质小麦快速发展。同时,河南下大力气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实现了优质小麦优质又高产,提高了农民种粮效益。1.13.1优质小麦种植和粮食产业化发展迅速从1999年起,河南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小麦生产结构实施大规模调整。通过更新品种、规模种植、产销衔接等措施,尝试在不同生态区域种植不同类型的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是优质小麦主导品种逐步明确,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根据“专家推荐、示范鉴定、市场引导、企业确认”的原则,评价和确定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加工用途需要的主导与搭配品种合理和早、中、晚茬,强、中、弱筋配套的优质小麦品种群。据河南省农业厅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7832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河南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5506万亩,超过小麦种植总面积的70%,而全国优质小麦的种植比重大约是55%,优质小麦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郑州9023、豫麦34、豫麦47、高优503等已成为优质强筋小麦的主导品种。二是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渐趋合理,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明显扩大。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生态条件、土壤质地和品种品质性状表现,全省形成了豫北、豫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豫中、豫东、豫东南、豫西南优质强筋、中筋小麦种植区,豫南淮河两岸优质弱筋小麦种植区。同时,为便于各类专用优质小麦单收、单打、单储、单销,避免混杂,确保品质性状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各地普遍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初步做到了千亩成方、万亩连片、一村一个品种和一乡一、二个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格局。1.13.2小麦加工取得长足进步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面粉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以面粉为主体的初级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加工规模日益扩大,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我省粮食加工业已由单纯追求数量扩张转向重点加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改建、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品种,提高产品品质,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到2003年底,全省拥有工厂化磨粉企业2671家,年加工能力达2729万吨。目前,我省总制粉能力已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技改后日处理能力达2200吨的郑州金苑面粉实业公司,已成为全国加工规模最大的制粉企业之一。全省已有过半的市、县磨粉厂,能够生产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专用粉。以多品种、小包装和专用、精制为主要特色的“金苑”、“神象”、“舒丰”、“双鱼”、“雪健”、“新良”面粉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2)食品生产优势日益显现。到2003年,全省食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主要分布在粮食、商业、轻工等部门及个体私人经营,形成了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国有及限额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1672家,固定资产净值208.70万元,从业36.6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568.24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5.69%;完成工业增加值188.01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4.8%;实现利税68.37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的18.73%。以面制品为特色的食品加工,也逐步实现了粗粮细做和细粮精做,由简单的复制品、熟食品发展成为节令食品、快餐食品和速冻食品等,日趋精细化、品牌化。全省现有85个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创出了13个名牌产品。味精、方便面、速冻食品年总产分别达30万吨、45万吨和6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25%、60%,均居全国首位。“白象”、“南街村”方便面,“科迪”、“三全”、“思念”水饺、汤圆等,成了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远销20多个省(区、市)。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粮食精深加工成效斐然。目前,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加工项目,如运用先进的小麦分离技术。提取小麦蛋白生产谷朊粉,以小麦代替玉米生产味精,用小麦原料生产酒精、液体二氧化碳、车用乙醇(汽油)等项目进展顺利,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已得到陆续应用。不少地方相继新建和续建了一批高起点、高附加值、外向型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研制开发出了一批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拳头、名牌产品,提高了我省粮食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全省已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粮食加工企业10多家,开发产品近百个品种。莲花集团通过技改,以小麦、玉米等级粉加工分离为谷朊粉、AB淀粉、小麦胚芽、戊聚糖、膳食纤维等,以此为原料深加工成味精、葡萄糖、氨基酸、医药系列产品,并用其副产品和污水分别生产饲料及各种复合肥料等,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转化增值。莲花集团已经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近60亿元的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味精生产、出口基地。河南天冠集团以小麦、玉米、淀粉和薯干为主要原料的酒类酿造,年消耗粮食达40多万吨;随着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的建成,形成了105万吨/年的粮食加工处理能力。2003年底,全省共拥有酒类生产企业1672家,白酒、啤酒、酒精的年产量分别为23.86万吨、118.63万吨、15.89万吨,共转化粮食225.95万吨。(4)多元化的粮食加工企业格局逐渐形成。我省已从原粮食部门单一的国有企业经营形式,逐步转变为国有、集体、民营和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粮食加工企业新格局。在现有粮食加工企业中,民营和股份制企业1869家,占加工企业总数的70%。国有食品企业已有85%以上经过改制、改组、改造,成为混合型经济体。这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活力。1.13.3涌现出一批发展小麦产业的龙头企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我省小麦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快发展,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加工型、流通型、专业市场型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与中介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土地入股建设生产基地等多种利益机制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延津县龙头企业河南金粒麦业公司以发展粮食订单为突破口,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将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市场连接起来,形成了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标准化、商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兴麦、富民、强企的路子。小麦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今在延津县以优质专用小麦为基础的“小麦经济”生机勃勃,相关的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包装业等行业方兴未艾,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机会。延津县探索发展小麦经济的模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宣传和推广。安徽省粮食局组织全省粮食部门干部职工专程前来学习,并在全省推广延津经验。郑州第二面粉厂也创造了发展小麦经济的“龙头企业+科技+种植基地”模式。国务院办公厅将《郑州第二面粉厂发展优质小麦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报告》印发各地推广。沈丘县依托纸店镇国家粮食储备库,推行“公司+农户”与“订单+期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2003年发展订单小麦25万亩,增加农民收入1200万元,同时,向加工业延伸,并积极引进省内外十几家客商投资建厂,小麦经济带动了整个纸店镇的经济发展。省粮食局原直属30多家粮食企业经过整合组建了河南金地、金粮、金麦、金鼎粮食集团,四个集团总资产分别达11.3、6、4.2、3亿元,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业务明确、经营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格局。1.13.4当前河南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小麦品种多、乱、杂。优质小麦品种较多,但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种少,真正突出的品种在纷繁的品种宣传和运作中难以得到优先发展机会;各地在选择优质品种发展时,缺乏有效的鉴别、鉴定手段,导致选择错误的品种类型或在求稳思路下实施“小而全”的发展;没有适当的机构对各地适宜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进行指导和宏观调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河南优质小麦发展中多、乱、杂现象的出现。一个县、地区发展的优质小麦品种多达10多个,类型涵盖强筋、中筋、弱筋等类型,最后因形不成规模化生产,企业无法实现规模化收购加工。(2)优质小麦品质不稳定。长期以来为解决众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把小麦科研与生产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主攻产量上,忽视了对小麦品质的改良和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致使目前的商品小麦品质,特别是加工品质普遍较差。据国家粮食局2001年对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小麦主产省153个县种植的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2个优质小麦品种的化验分析结果,能真正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的品种只有6个,其中以河北的8901品质表现最为突出,与美国硬红冬麦、澳大利亚优级硬白麦相当;其次是山东的烟农17、河南的高优503、豫麦34和豫麦47与加拿大硬红麦品质指标持平或接近;其余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些虽然达到优质小麦国家标准,但与国外优质小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国家粮食局2001年所抽样测定的456份商品小麦样品中,各项指标都符合优质小麦国家标准的样品仅有79个,占全部样品的17.3%,其主要差距在于面筋数量和面筋质量(面团稳定时间)指标。造成我省优质小麦品质不稳、波动大,商品价值低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可控因素如品种、栽培技术等,不可控因素如气候、地域等。河南小麦地域分布广泛,生态条件及土壤类型各异,加上小麦品质生态区划及优质配套技术研究滞后,小麦生产规模小、管理方式不同,不同地区间、年际间种植小麦品种的品质差异较大。据对河南省40多个小麦品种的品质分析,小麦品质性状变异较大的是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等。但对河南小麦来讲,在所有可人为调控的因素中,因农户小规模的生产导致的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无法落实乃是河南小麦品质不稳、一致性差的重要原因。与此相比,进口小麦因以大农场为单位进行规模化生产,小麦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储藏、运输都是统一机械作业,确保了小麦品质质量的统一与稳定。因此某一进口小麦品种在使用前只进行一次品质指标测定,就可以按固定配方长期生产,而不必担心其面粉质量的变化。(3)优质小麦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河南小麦的产量水平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均居于较高水平,这主要应归功于河南发展小麦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雄厚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基础以及各级政府对小麦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的领导。但总的来说,河南小麦生产科技水平仍然偏低,农民的投入和产出比偏低。更为危险的是,在这种较低生产技术水平下实现的高产,是以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土地的掠夺式开发为代价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小麦生产过程中用水量比我国的平均水平低33%,而且更加注重采用免耕、秸秆还田等生态保护技术。而河南小麦生产的现状是,大水漫灌、过量化肥仍然是相当多的地区推广的高产技术。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小麦的品质状况与标准还存在很大距离。我国优质小麦标准划分虽与国外相似,但小麦的品质状况与标准还存在很大距离。据分析检测的我国小麦20184份种质的蛋白质含量,11286份种质的沉淀值和21509份种质的硬度。结果是: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10%,高于美国(12.97%)、澳大利亚(14.90%)、阿根廷(14.80%)等国的平均值;沉淀值平均为24.45ml,其中大于40ml(优质面包标准之一)的材料仅占2.938%,而国外引进材料的优质率占8.611%。我国当前用于大面积生产的小麦品种除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外,沉淀值、湿面筋、面团形成和稳定时间、面包烘烤体积和评分等品质指标均达不到国外优质小麦分级标准。同时农业部对我国16个省(市)大面积种植的79份小麦优良品种进行的分析检测证明,适宜做优质面包的小麦品种仅占2.5%。有人认为国外的食品用优质小麦是典型的蛋白质质量性,蛋白质含量在10%—14%之间,能决定强、中、弱筋面粉性能,蛋白质与食品制作品质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国产小麦蛋白质含量对食品品质的表征能力差,有些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于16%,甚至高达21%,但食品的烘焙品质却赶不上蛋白质含量仅12%、14%的进口小麦,表明我国小麦品质与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存在着很大距离。也表明我国小麦蛋白质质量差,靠提高蛋白质数量达到食品要求标准,就会加剧高产与优质的矛盾。1.13.5河南省小麦产业化发展政策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粮食大幅度增产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05年,河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取消了农业税。农民不仅被免除了粮食生产上的税收和各种提留负担,而且得到了财政多方面的补贴。同年启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全面支持。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的积极性,为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006年5月,河南省委进一步明确提出,河南不仅要成为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成为国人的“大厨房”。河南省八次党代会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从而在发展理念、目标要求等层面确立了农业至高至重的位置和工农并举的指导原则。第1章4意义1.14.1发展优质小麦的意义1.1.14.1.1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我国是世界上小麦生产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水稻,是北方居民的主要食粮,又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因而,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是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推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库存压力和财政负担,有利于参与国际小麦市场竟争。从实现我国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总目标出发,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和促进优质小麦生产的发展。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生产后劲,保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1.24.1.2推动新农村建设,建设生态农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使半劳动力甚至无劳动力的农户同样可以实现“科学种田”,从而既解放了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又避免了耕地的荒废和低效率,确保了土地的充分利用和粮食安全。这就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创造了平稳有序、切实可行的基础条件。同时,通过小麦产业化,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在推广各类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同时,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同时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基础。1.1.14.1.3推动小麦产业链的发展小麦产业链的发展是一个集小麦生产业、制粉业、食品加工业、市场营销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任一环节的滞后都将严重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小麦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建立在不断提高附加值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较强的不断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小麦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从长远看,小麦产业链中的原料小麦生产业、制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各产业间是一种共生共荣、高度依存的关系,只有确立起系统发展的理念,加强各产业链节间的紧密协作,小麦产业才能健康发展,这是小麦产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优质小麦的规模化发展,是发展小麦产业链根本保证。优质小麦规模化发展,可以整体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下游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延长小麦产业链条。以莲化味精为例,假设我公司与莲花味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向莲化味精提供优质的小麦,通过莲花味精加工出许多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同时其生产出来的废液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料,重新返回土地,实现生态循环。如图4-1所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4-1小麦产业链图1.1.14.1.5有效防止外资偷袭中国农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外资在国内进行农业投资的大事件就比比皆是。例如,2008年6月,蓝山中国资本携同凯鹏华盈(KPCB)中国基金宣布完成对生物农药企业江西天人生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3000万美元投资。资料显示,该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白僵菌农药生产商。7月,澳洲纽发姆公司与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共同投资四川富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3000万美元。8月,市场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9月,美国艾格菲集团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中国的4家养猪场,加上此前在福建等地收购的26家养猪场,目前艾格菲已经掌握了30个规模型养猪场。有分析人士指出,农业一贯被作为抗通胀、抗景气度的“避风港”,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际各金融市场风险凸显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开始将目光向中国的农业产业链聚焦。“无论是养猪还是收购大豆,可以发现,国际资本重点关注的都是产业链条较深、利润较厚的农业基础产业链。”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的话语言犹在耳,“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因此,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抵制国外资本进军中国农业,谨防国际资本对农业基础产业链及其价格的操控,预防国际资本在高位获利后骤然撤退所可能带来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消极影响。1.1.14.1.6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行小麦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环保技术,如桔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病虫害等综合防治和配方施肥技术等。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1.24.2河南省优质小麦产业化战略意义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南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小麦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熟,天下足”,说的就是河南省的小麦生产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多年来,河南省的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河南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4。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目前,河南的粮食生产总量中,小麦占60%左右,所以小麦收成的丰歉,直接牵动着全省的整个农业生产,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随着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提高,科学技术和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小麦为原料的深加工得以更加广泛的利用,可以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市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以,小麦生产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小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也较好。特别是数量众多的农家品种,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品质资源。小麦的出粉率、湿面筋、蛋白质、角质率、赖氨酸等几个主要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值,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为发展以小麦为主的食品工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小麦生产是河南的一项优势产业。巩固和发展这一优势产业,对发展河南经济,乃至发展全国经济,都有重要意义。第1章5项目环境分析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面积大,处于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条件均适宜种植小麦,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生产地,它的面积、总产量和贡献一直居于我国首位,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也是我国强中筋小麦种植区域。因此,本项目拟定于豫东平原,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15.1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的中东部,西起伏牛山东端的山麓、丘陵的舞阳、叶县、平顶山、郏县、禹州东部的丘岗地与豫东平原交接地带,北起长葛至商丘一线,南至项城、上蔡、西平、舞阳的沿洪河一线。1.25.2气候条件该区位于东经113°10´以东,北纬33°30´至34°20´之间。该区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300~400毫米,5月降水50~75毫米,5月气温日较差缩短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左右。1.15.3土壤条件土壤类型比较复杂,处于南北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渐变和交错分布状况,以黄潮土占面积最大,在商丘以南、周口以北、许昌以东是黄河冲积形成的土壤以淤土和两合土为主,在许昌以南、周口以西、上蔡、西平以北是淮河水系的颖河、洪河等冲积形成的灰潮土为主;在许昌以西与丘陵交接地带有褐土性土,在低洼地带不规则地分布着一定面积的砂姜黑土、黄褐土等。第1章6优质小麦的类型与选取1.26.1优质小麦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且经过规模化、区域化种植,种性纯正、品质稳定,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能够加工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专用食品的小麦。1.36.2优质小麦的类型根据小麦加工品质和用途可以把小麦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国家也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品质标准。(1)强筋小麦。指角质率不低于70%,胚乳的硬度较大,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粉的筋力强,面团稳定时间较长,适宜制作面包,也适用于配麦制作面条、饺子等食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一类为适宜配麦的强筋小麦;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中筋小麦。指胚乳半硬质,蛋白质含量中等,面粉筋力适中,面团稳定时间中等,适用于制作面条、饺子、馒头等食品;(3)弱筋小麦。指胚乳角质率小于30%,蛋白质含量较低,面粉筋力弱,面团稳定时间较短。粉质率不低于70%,适宜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1998年,我国制定了小麦品质标准,见表6-1表6-1国家专用小麦品质指标项目指标强筋中筋弱筋籽粒容重(克/升)≥770≥770770蛋白质(%)(干基)≥14.0≥13.0<13.0面粉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2.0≥28.0<28.0沉降值(毫升)≥45.030.0~45.0<30.0吸水率(%)≥60.0≥56.0<56.0稳定时间(分)≥7.03.0~7.0<3.0最在抗延阻力(E.U.)≥350200~400≤250拉伸面积(平方厘米)≥10040~80≤50资料来源:引自于振文等编著《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栽培》第5页1.16.3优质小麦的品种选取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麦品质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环境密切相关,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小麦品质的贡献当中,品种只起一定作用,而环境变化性状的作用更重要、更敏感,贡献更大。同一种品种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幅度大于不同品种在同一地点种植的差异。因此,在小麦品种选取时,要考虑其适宜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的需要,小麦的优质和高产量,才能达到统一。才能使优质小麦更有竞争力。如表6-2所示,我国主要小麦产区选用的部分优质小麦品种表6-2主要麦区可选用的主要小麦品种品种名称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千克/公顷)适宜地区豫麦34半冬性强筋7000~8000黄淮冬麦区高水肥地郑麦9023春性强筋7000~8000黄淮冬麦区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新麦18半冬性中筋8500~9000河南省、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周麦18半冬性中筋7500~9000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西北部冬性强筋7500~9000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中上等肥力地块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烟农19号数据来源于《小麦标准化生产》第二章27页第1章7优质小麦市场前景分析1.17.1优质小麦市场供需现状(1)国外市场。从国际看,小麦供应总体偏紧。据FAO统计,2007年世界小麦总产6.07亿吨,比2004年减产2500万吨;消费量6.18亿吨,产需缺口1100万吨。受前几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主要出口国连续减产影响,世界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在2007年短短一年里上涨了112%。库存处于历史低位,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麦库存仅为1.45亿吨,比上年度下降1500万吨,减幅9.4%;全球小麦库消比降低到22.8%,较上年度减少3个百分点,为近30年来的最低点。(2)国内市场。我国目前小麦消费量缓慢增长,但人均消费呈下降趋势,进出口量相对很少,小麦市场总体供略大于求。2000~2005年,我国小麦连续6年产不足需,年均产需缺口700万吨以上。2007年我国小麦总产10929.8万吨,产需基本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小麦需求量仍将缓慢增长。据预计,20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9亿。按人均年消费小麦85公斤计算,2015年我国小麦总消费量将达到11815万吨。如果国内小麦生产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届时小麦产需缺口将超过880万吨,立足国内生产、确保小麦总量平衡的难度较大。此外,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需求旺盛,特别是高品质小麦仍然需要进口。如图6-1所示为2005~2009年小麦进口数量。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2007农业发展报告、中国海关网图6-1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2009年进口小麦数量明显高于2008年,2010年1、2月小麦进口仍比较活跃。主要原因由于国际市场小麦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引发我国进口增加,对国内相近品质却保持高价的小麦用量将会形成一部分替代。1.17.2优质小麦市场供需预测预计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麦市场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市场,也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策略较为成功的市场。2009年的国内小麦价格稳中走高,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同时也很好的实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据监测,1月份全国主产区三等白小麦平均出库价格为1751.73元/吨,12月份全国主产区三等白小麦平均出库价格为1956.21元/吨,上涨了208.08元/吨,上涨幅度为11.88%。2010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在国家政策利好支撑之下,小麦市场价格仍将会温和走高。(1)小麦供需格局相对宽松。一是小麦结转库存不断增加。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小麦产量从2003/04年度8648.8万吨到2008/09年已达到1.1246亿吨。有关机构预计,2009年我国小麦产量为11495万吨,较上年的11246万吨增长249万吨,增幅2.2%。从小麦的自身特性来看,小麦本身属于需求弹性很低的品种,市场本身的需求量在一定时间段内并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变,近十年消费量基本保持在1.05亿左右。由于连年增产造成我国小麦库存不断上升,年度结余不断增加。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9/10年度我国小麦库存消费比已达58.94%。二是托市收购数量依然较大。国家自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通过保护价收购掌握了大部分粮源,对小麦市场调控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据统计,2009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收购4004.6万吨,虽收购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占到当年产量的34.8%。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是新麦播种面积增加。据农业部信息,预计2009年全国秋冬种粮食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390多万亩,其中冬小麦面积比上年略增。播种质量明显提高,苗情长势好于常年。在全国小麦主产省中,河南小麦播种面积约7893万亩,山东省约5350万亩,江苏省约3178万亩,安徽省约3548万亩,河北省约3610万亩。有关专家表示,近期寒潮对小麦基本没有影响,如不出现意外,2010年小麦有望继续丰产。(2)小麦价格底部支撑较强。一是政策价格底部不断抬高。从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方针政策来看,粮价呈现稳步上涨走势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托市价格的逐年提高是保障粮农收益的一个重要体现。从2006年开始,小麦品种正式纳入托市收购范围,各品种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白小麦0.72元,红小麦和混合麦0.69元。2010年国家托市小麦收购公布的价格为白小麦每市斤0.90元,红小麦和混合麦为0.86元,每市斤提高了0.18元与0.17元。国家不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使市场价格的底部不断走抬高。二是农户惜售支撑小麦价格。受生产价格的提高不断上涨的制约,导致农户种粮成本不断上升,心理售粮价位也在逐年提高,粮农认为粮价每年呈阶梯性上涨已基本成为市场规律。加之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卖粮变现早已不是主要经济来源,价低不卖的惜售观念将有效支撑着小麦市场价格。三是通胀预期对小麦价格的影响是把双刃剑。上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有关专家预计,今年一季度CPI有望达到3%-4%的增长,此后最高的月份可能创出6%以上的增幅。其实通胀预期对小麦价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胀预期可能会助推小麦价格上涨;但另一方面在国家对粮食市场加强调控、用以抵抗通胀重任的前提下,那么这种上涨应该是温和的、可控的。(3)收拍两条线有利于麦市稳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近几年的市场运行状况来看,我国小麦市场“政策市”特征相对明显,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国家通过收储、拍卖两条线运行机制来调控市场,保证了市场的需求,避免了小麦价格出现异常波动。一方面,国家不断提高收购价格,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既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使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调控市场具有较强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国家按照顺价销售原则,适时调整拍卖底价,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根据市场供需状况,通过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量的变化来调控市场。每次调整底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态度。国家托市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收购价格、拍卖价格,已成为市场价格公认的“风向标”,这种标杆作用基本主导着小麦市场的走势。(4)外麦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在加大。就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制度而言,国家对外实行进口小麦配额制度,对内则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期掌控粮源,调控国内市场,但这并不能否认进口小麦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小麦进口量为89.371万吨,而2008年仅进口小麦3.178万吨,进口数量的急剧变化其根源就在于国内外价格的悬殊。廉价的进口小麦大量流入国内,使得普麦与优麦的价差逐渐缩小,而价差的缩小一方面压抑了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削弱了国内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国内外小麦市场关联度的认识,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外盘走势对内盘价格的影响,还应看到进口小麦对国内小麦产业链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1.17.4主要竞争对手分析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年初,中粮集团明确提出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全产业链,为中粮小麦产业链不断搭建收储网络和营销平台,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构建收储体系。并在小麦主产区关键物流节点建设大型中转物流设施,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支持。2008年开始,中粮在河南新乡采用“龙头企业带动+种子+基地+农户”的模式,选择市场认可度高的小麦品种,实施2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其下属的河南新乡项目集收储、中转、配麦、种子加工、检测研发、期货交割等功能于一体,是多功能集成型现代粮食中转物流中心。新乡项目通过订单农业带动上游种植环节,引导农民连片种植,实现种植的优质优价,保障粮源供应。新乡项目也成为中粮在小麦领域的一个区域性全产业链试点。并根据远期规划,新乡项目还将建设中等以上规模的面粉加工厂、食品厂和饲料厂等,形成粮食加工产业集群。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在原粮采购上,中粮旗下的小麦部专门从事小麦贸易。2006年起,中粮小麦部启动战略转型,由贸易商向原料供应商转变。中粮将利用订单种植所掌控的粮源,通过新乡项目的配麦功能,推出“中粮”系列的小麦原料;在面粉加工环节,中粮已经形成包括沈阳东大、沈阳香雪、秦皇岛鹏泰、山东鲁德、郑州海嘉、濮阳中粮、厦门海嘉、漯河中粮等8个独资或控股的面粉加工厂在内的面粉加工体系,面粉年加工能力180万吨,与五得利、今麦郎并称国内面粉加工业三巨头;在面食流通环节,中粮已经拥有一批面粉、面条等品牌,比如中粮牌、中粮鹏泰、中粮香雪等。在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方便面领域,中粮收购了五谷道场,重新杀回市场的五谷道场已成为中粮旗下的子品牌,中粮将为五谷道场的推广投入2.5亿元,在2009年11月高调复出时,五谷道场集中推出6种口味的非油炸方便面产品。另外,据传中粮集团与河南省政府接触,有意收购莲化味精,以延伸小麦产业链条,为打造小麦全产业链做好基础。第1章8组织机构与运营模式1.18.1公司组织结构和职能安排公司拟成立河南农开农业经营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下设小麦与经济作物部、其他经济作物部、农业科技培训部、投资银行部。如图8-1所示:图8-1组织机构图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小麦与经济作物部。主要负责组织农户与公司签订订单、协助搞好统一供种、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组织订单农户统一向下游企业交售粮食、协助下游加工企业对农户进行二次分配。公司依据当前行政区域规划的乡(镇)为单位设置,体制上与乡(镇)政府分离,依法独立经营和管理。在各个行政村设立分公司,聘请村级致富能人、种粮大户或村委干部负责全面工作。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依法运行。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生产服务、咨询服务,并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2)农业科技培训部。主要负责聘请农业科技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小麦生产、负责与农业科研结构合作,开发新的小麦品种。(3)投资银行部。主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金融投资咨询服务、投资下游深加工企业。1.18.2公司运营模式(1)公司采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介服务公司+农户”运营模式,公司作为中介服务公司组织农户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订单合同。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并依法实施,公司负责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搞好从种植到收购的全程服务。在农资供应及服务方面,公司与农户签订农资采购合同,公司保证产品质量并作出赔偿承诺,且价格低于市场相同条件商品的平均价格。公司提供的收割、播种、施肥、除害、浇水等田间管理服务均为有偿服务,且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在销售方面,公司按照同质条件下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小麦。在利益分配方面,农户用产量增加部分的50%回报公司,作为的公司收入。以上合作内容都通过合同形式约定和执行,通过法律工具保障各方利益。其运营模式图,如图8-2所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8-2运营模式图(2)公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组织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的数量和质量,兑现员工的报酬,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3)强化公司的日常管理,加强对员工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努力或不适应本职工作的会员进行调整,始终保持公司活力。(4)定期向安排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户生产工作,做到科学种田,保证产品质量。(5)规范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相济并用,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作为公司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定期深入农户回访,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了解农户需求,并调查公司员工工作。第1章9SWOT分析与对策1.19.1SWOT分析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内部优势(Stengths)1.资金优势公司依托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成立的中介服务公司。河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专业投资于农业产业化的国有投资公司,拥有注册资本6.68亿元。截止2008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47.12亿元,所有者权益13.37亿元。坚持以“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为指导,以投资于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以参股为主要投资方式,以阶段性持股为经营理念,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为财务目标,全力打造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管理团队,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有博士2名,留英硕士2名,管理硕士1名,高级农艺师1名。其中一名博士从事农林经经济研究;一名博士从事企业并购与企业重组研究工作,两名留英硕士,在金融投资方面具有较深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投融资经验。管理硕士从事公司管理方面的研究。3、成本优势。公司发展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采用机械化耕种,科学种田,大大降低农业种植成本。4、区域优势,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地处河南豫东平原,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强中筋小麦。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经济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吸引力溃泛;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农业产业化是开发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上。传统的经济体制与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制约着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完善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一种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以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内市场国际化,跨国公司等纷纷登陆中国。这在给中国农业带来威胁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产业化带来了机遇。2、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是优势企业扩张的良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国家在产业振兴规划中也鼓励企业并购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企业而言,现在正是整合的大好良机。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龙头一拉动,就把经济拉动了,对整个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才能在危机中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产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3、政府的政策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了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冲击,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消费、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目前中国政府积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四万亿投资计划和振兴产业规划的出台,国家投资把重点锁定在关注民生、关注“三农”。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这一宏观投资支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河南省政府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本地区项目资源,以最大限度的获得国家投资的支持,从而推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四、外部威胁(threats)1、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目前多数企业处于成长阶段,在经营环境、基地建设等方面需要政府帮助和扶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但在贯彻落实中,由于受体制束缚和传统落后观念影响,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着政策浪费现象。2、企业发展缺乏优良的市场环境目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地都在大搞农业产业化,国内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已明显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认为发展的市场空间比较有限。3、国外优质小麦的影响。由于国际市场小麦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引发我国进口增加,对国内相近品质却保持高价的小麦用量形成了一部分替代。我国2009年进口小麦数量明显高于2008年,今年1、2月小麦进口仍比较活跃。国家临储进口小麦自2009年11月25日再次投拍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成交645.27万吨。如此巨大的成交量,说明国内制粉企业对进口小麦的青睐。进口小麦的大量流入,一方面会挤占国内市场的消费份额,影响托市小麦的成交;另一方面也会打压了国内小麦价格,尤其是优质小麦价格。4、国外资本进军农业。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在中国布局的速度明显加快,包括粮源、仓储、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供应链正在不断完善,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加工领域的控制权和定价权的影响正在凸显。1.19.2对策(1)寻求国家政策支持。2009年,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了《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范围和扶持对象。在指南中,明确指出培育专用小麦,使优质专用小麦达到规模化生产。(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树立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的观念。抓好对农民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让农民学习掌握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多形式向社会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同时组织农技人员、质量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培训。定期开展多形式的农村质量安全法制宣传。完善乡规民约,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产放心农产品等列入农村的道德建设规范,增强农民的自律意识。(3)强化农业环保意识。提高农民农业环保意识,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采取宣传加引导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活动,结合农业污染源普查,针对村干部和调查农户开展环保宣传,增强环保意识,使农业环保观念深入人心;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针对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生产特点,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小麦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条件中,虽然光、热等气候因素尚不能为人类所控制,但是,水、土两个因素在较大程度或一定范围内,可以由人们加以调节,因此,应不断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麦田土壤达到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良好,获得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基础。(5)提高小麦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实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开发过程中,把提高小麦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当作主攻方向,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举办培训讲座、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等措施,建立了新型体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6)推行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按照“统一、简化、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小麦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技术的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其中,产前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生产资料、土地准备及土壤耕作等环节;产中包括播种、施肥、浇水、中耕、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产后贮藏、包装、加工等技术。通过小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达到小麦的高产、优质。(7)以创新为手段,积极构建市场化营销新格局。 粮食购销是传统的行业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取得新的发展,必须在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机制上狠下功夫。在粮食的收储环节,彻底改变混收、混存的传统做法,根据市场需求把粮食分成种子粮、期货交割粮、现货市场粮等三个产品线,在购销工作的组织上,实行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统贷统还,分购联销,严格执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开发市场、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商品包装、统一销售价格。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10战略实施框架与步骤1.110.1战略实施框架公司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十字标准要求,生产出优质高产小麦;通过发展优质小麦基地,带动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并与龙头企业合作,带动小麦的深加工,例如莲花味精公司、三全水饺等企业;形成以粮食为主线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上下左右融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其框架图,如图10-1:图10-1战略框架图1.210.2战略实施步骤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制定短、中、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目标为发展2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使用小麦产品质量达到绿色产品的标准;中期目标为打造小麦产业链条,树立产品品牌。长期目标为:规范公司管理,为上市公司做准备,并发展有机食品。依据公司短中长期目标,公司制定了以下实施规划,如图10-2所示:图10-2战略规划图第一阶段:2010~2012年按照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规范公司治理;将优质小麦产业化的规模由1万亩扩展到20万亩;2011年与莲花味精等深加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根据市场需求把粮食分成种子粮、期货交割粮、现货市场粮等三个产品线。第二阶段:2011~2014年,改善生态环境,小麦产品质量达到绿色产品的标准;积极与科研结构合作,开发出新的优质小麦品种;逐步参与下游企业的生产运作。第三阶段:2013~2015年,在发展规模化的基础上,延长小麦产业链条,开始控股下游加工企业,开发出更多的小麦产品,树立原麦品牌和小麦食品品牌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进海外知名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作为战备投资者,获得国外的金融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第四阶段:2014~2016年完善小麦产业链条,为公司上市做准备。第五阶段:2015~2017年在建立打造小麦产业链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绿色农业。第六阶段:2016~2018年在打造绿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细分市场,向市场提供不同层次的农产品。第1章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1.1投资估算总投资464.4万元。且全部为流动资金。1.211.2资金筹措本项目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324.4万元,申请国家财政补助140万元。如表11-1所示:资金筹措表序号筹措途径金额(万元)比例1自筹324.470%2国家财政补助14030%3合计464.4100%第2章12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1.312.1财务分析依据和范围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财务分析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及国家最新的财税制度和行业有关规定。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主要进行了财务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1.112.2参数及基础数据的确定1.1.112.2.1计算期的确定根据本项目实际,确定项目计算期为5年。1.1.212.2.2规模确定本项目三年内计划发展优质小麦基地20万亩。其中:第一年计划发展1万亩,第二年计划发展10万亩,第三年计划发展20万亩。1.1.312.2.3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本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根据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对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业取得的所得,比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7]49号)规定,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本项目建成后,免交企业所得税。1.212.3财务测算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所选的地区为一年两熟,因此我们选择一年中种植的农产品先后为小麦和玉米。小麦以强筋小麦为例,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以每亩产出的850斤小麦返还给农户,超过850斤的部分,公司与农户各占50%;双方约定收购价格以高于国家定购价的2~3分钱进行收购;按高于收购价格的2~3分钱向下游加工企业销售。玉米按照公司与农户签订的订单协议,以每亩产出的900斤玉米返还给农户,超出900斤的部分,公司与农户各占50%,双方约定收购价格以高于国家定购价的2~3分钱进行收购;按高于收购价格的2~3分钱向下游加工企业销售。假定小麦、玉米平均每亩亩产增加100斤。按1万亩耕种计算。1.1.112.3.1成本估算1、公司运营成本估算人工成本根据公司的组织机构,预计公司员工为4人,按照当地工资水平,每人每月工资1000元计算,一年员工工资为1000×4×12=4.8万元;小麦与经济作物部向聘请的农业带头人提供农资,农业带头人等获得的农资价差收入为农业带头人的工资收入,公司不承担任何费用。科学技术培训部,按10000亩计算需要农业技术人员10名,每人每月工资800元计算,一年农业技术的人员的工资为:800×10×12=9.6万元。则一年人工成本共计为:4.8+9.6=14.4万元管理费用维护公司正常运转开支,预计一年支出费用为20万元。2、小麦种植成本估算小麦每亩成本见表12-1:表12-1小麦每亩成本表项目金额成本(单位:元)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种子50化肥200农药35犁地费用25播种费用20收割费用45浇水费用40除害费用15合计420本数据来源于调查虞城县、郸城县农户小麦成本支出情况按1000亩地进行耕种,则需要支出费用为:420×10000=420万元;由于小麦的生长周期是8个月左右,则需小麦分摊的费用为:人工成本:14.4×2/3=9.6万元管理费用:20×2/3=13.33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0×2/3=6.67万元则公司在种植小麦所支出的成本,如表12-2:表12-2小麦成本表项目金额(单位:万元)种植成本420管理费用13.33人工成本9.6不可预见费用6.7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计449.63、玉米种植成本估算玉米每亩成本见表12-3表12-3玉米每亩成本表项目金额(单位:元)种子60化肥120农药10犁地费用15播种费用10收割费用50浇水费用30除害费用5合计300本数据来源于调查虞城县、郸城县农户玉米成本支出情况。按1万亩地进行耕种,则需要支出费用为:300×10000=300万元。则玉米种植成本见表12-4:表12-4玉米成本表项目金额(单位:万元)种植成本300管理费用6.7人工成本4.8不可预见费用3.3合计314.84、成本估算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万亩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如表12-5所示:表12-5成本费用表序号项目金额(单位:万元)1种植成本7201.1小麦种植成本4201.2玉米种植成本3002管理成本203人工成本14.44其他费用105利息支出 6合计764.41.1.112.3.2销售收入估算1、年销售收入估算本项目按第一年发展1万亩计算,其每亩农产品收入为见表12-6表12-6单位亩产收入表产品亩产量(斤)单价(元/斤)收入(元)小麦9500.95902.5玉米10000.82820合计1722.5则1万亩总收入为1722.5×10000=1722.5万元则销售收入估算表如表12-7所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12-7销售收入估算表序号项目金额(单位:万元)1总收入1722.51.1小麦收入902.51.2玉米收入8201.1.112.3.3利润总额由于优质小麦与普通小麦有区别,在单价上高于普通小麦的价格,公司参考2010国家最低小麦收购价0.90斤/元,公司向农户收购的价格为0.93斤/元,公司向下游企业销售小麦的价格为0.95斤/元,则依据约定向农民返还的小麦收入(1万亩)为:(850×0.93+50×0.93)×10000=837万元假定,公司向农户收购的价格为0.8斤/元,公司向下游企业销售玉米的价格为0.82斤/元,则返还农民的玉米收入为:(900+50)×0.80×10000=760万元则扣除种粮成本(1万亩),则应返还农民的资金见表12-8表12-8应返还农民资金表序号项目金额(单位:万元)11597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返还农民收入1.1返还小麦收入8371.2返还玉米收入7602种植成本7202.1小麦种植成本4202.2玉米种植成本3003返还农民资金8773.1返还小麦资金4173.2返还玉米资金460则利润总额见表12-9表12-9销售收入与利润分配表序号项目金额(单位:万元)1销售收入1722.52总成本费用764.43应返还农民资金8774利润总额81.15盈利公积8.116未分配利润72.99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2.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总投资收益率(ROI)按照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规定,总投资收益率(ROI)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系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17.46%1.212.5敏感性分析由于农业受天气,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波动比较大,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保护农业的健康发展,并确保农户的利益。以小麦为例,国家每年都制定出保护价,来维护农户的利益。因此对小麦、玉米价格、投资在±10%,产量在±10%范围进行敏感性分析。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一年投资则可以收回,则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以第一年投资为例,如表12-10所示表12-10敏感分析表规划价格变动投资变动产量变动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10%+10%-10%+10%-10%+10%总收益(单位:万元)81.168.5593.6581.181.137.42137.6投资收益率17.46%14.76%20.16%19.4%15.88%8.05%29.63%和规划方案比较-2.7%2.7%1.94%-1.58%-9.41%12.17%相对变化率-0.270.270.194-0.158-0.9411.217从上表可以看出,产量在-10%~10%范围内变动,则投资收益率在-0.941~1.217范围中变动。1.112.6概率分析1、小麦亩产量预计小麦平均每亩可能为1000斤、850斤、800斤的概率分别为0.3,0.5,0.2则小麦的亩产量为:1000×0.3+850×0.5+800×0.2=885斤2、玉米亩产量预计小麦平均每亩可能为1000斤、900斤、850斤的概率分别为0.3,0.5,0.2则小麦的亩产量为:1000×0.3+900×0.5+850×0.2=920斤则期望投资收益见表12-11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12-11期望投资收益表序号项目金额(单:万元)1销售收入1595.151.1小麦收入840.751.2玉米收入754.42总成本费用764.43返还农民资金814.783.1返还小麦资金386.783.2返还玉米资金4284利润总额15.975盈余公积1.186未分配利润14.79则期望投资收益率=利润总额/总投资×100%=15.97/464.4=3.43%1.1.112.1.6规模经济分析1、成本估算按照公司规划,三年内则公司将优质小麦基地扩展到10万亩,此时每亩单位成本将会下降,而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用将会上升;假定,当规模扩展到100000亩时,需要配备技术人员40人、当公司规模扩展到20万亩时需配备技术人员80人,则优质小麦基地从1万亩扩展到20万亩成本的变化情况如表12-12:表12-12规模成本估算表单位:万元规模(万亩)每亩单位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不可预见费用10-20%38.4401020-10%76.810030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表中,当规模扩大到10万亩时,成本相对于1万亩单位成本降低20%;当从10万亩扩大到20万亩时,成本相对于10万亩单位成本降低10%2、收入估算第二年发展10万亩则销售收入为17225万元三至五年为20万亩则销售收入为34450万元3、收益估算投资成本收益率见表12-13表12-13规模经济分析单位:万元项目1万亩10万亩20万亩1销售收入1722.517225344501.1小麦收入902.59025180501.2玉米收入8208200164002总成本费用764.45824.410094.82.1小麦种植成本420336060482.2玉米种植成本300240038402.3运营成本44.464.4206.83返还农民资金87710210220523.1返还小麦4175010106923.2返还玉米4605200113604利润总额81.11190.62303.25盈余公积8.11119.06230.32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未分配利润72.991071.542072.887投资收益率17.46%34.77%36.82%由此可见,随着规模的扩大,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显著增加的,1.1.112.7财务评价结论综合上述分析,此项目是可行的。1.212.8效益分析1.2.112.8.1经济效益通过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其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提高,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优质小麦规模化生产,彻底改变了农民盲目、分散、无序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状况,改变了农民同粮食企业一买一卖的简单关系。农民增收主要来自四个环节。一是生产环节的节本增效,以往农民盲目追求密植高产,亩均播种量在30斤左右,高者可达40斤以上,化肥的使用跟着感觉走,没有科学依据,对病虫害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往往交叉传染,打三遍药还效果不好。现在有科学技术指导,亩均播种量控制在了20斤,种子一项即可节约5—10元钱,进行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每亩可节约4-10元钱,实行统一防治,施一遍药就能保证效果,又可节约5元左右。整体计算,在生产环节,农民可减少支出15-30元钱。二是优质优价增收,优质麦比普通麦的价格高10%以上。三是订单履约奖励,持订单售粮的农户能得到每斤高于市场1—2分钱的好处。四是二次分配得利,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事,增收的部分按50%分成。其增收数据估算,如表12-14所示: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表12-14农民增收效益估算表单位:万元种子农药、化肥增收合计小麦5~104~1046.555.5~66.5玉米5~104~108291~102合计146.5~168.51.1.112.8.2社会效益实行优质小麦规模化、产业化,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打造河南专用面粉品牌目前,河南省内小麦加工产品95%以上为普通面粉,不能满足食品行业发展要求,高等级面包专用粉需从外省购进。应扶持有专用粉生产基础的大型加工企业,根据省内、外专用粉市场开发生产对路的专用面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创出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优质小麦发展。(2)巩固发展面制食品加工业,不断扩大产品影响利用现有面制食品加工业优势,大力发展方便面、面条、速冻食品,为小麦产品转化提供市场。扶持河南省内较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对面包、馒头、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及其它面食制品花色品种进行开发,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形成规模化加工,争创全国名牌。(3)拓宽小麦应用范围,形成小麦产业开发群体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全方位开发小麦的多种应用价值。一方面,在继续发展小麦淀粉和谷朊粉生产技术、味精生产技术、汽油醇生产技术、小麦啤酒生产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小麦的其它用途。另一方面,探索小麦加工产品和副产品的利用途径,使小麦经济可持续发展。1.1.112.8.3生态效益按照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立足于小麦的资源特点和生产现状,所构建的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必须强调保护性耕作和种植,突出绿色产品产出,持续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促进加工增值增效,这样一方面在确保小麦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以保护资源、环境为前提,以完善的栽培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为保证,以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为基础,实现产业化开发,彰显其经济效益,促进其种植规模的扩大,提高其生态效能,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确保生产、经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第1章13风险分析1.213.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麦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优化工程。在传统农业框架下,农户分散经营,商品化程度较低,进行农业产业化的目的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生活稳定,风险相比而言自然也较小,当出现买难卖难,产品相对过剩之时,政府可以通过计划采用强制的行政措施缓解和解决矛盾。而现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区域优势再定位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户的风险被陡然放大,而且风险一旦发生,对农户的打击也更大,在经济转型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背景下,农户在进行农业产业化决策时可能面临的以下风险。1.1.113.1.1政策风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但在贯彻落实中,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执行力度不高,存在着政策浪费现象,导致企业不能享受不能政府政策,出现政策等其他方面的风险。1.1.213.1.2财务风险随着优质小麦基地规模的扩大,公司投资资金逐年增加,公司自有资金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需要通过其他融资途径获得资金,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会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公司负债增加,如果公司尝债能力减弱,不能按期偿还,会引发财务风险。1.1.313.1.3人力风险在农业产业化中,由于农户自身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知识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偏低,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没有按技术要求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最后导致优质小麦达不到质量要求,甚至会造成损失。1.1.413.1.4自然风险农业是农户利用太阳能、生物、土壤、气候等自然力作用于进行生产的产业,寄托于自然,受控于大自然,由于农业的种植业具有广袤空间分布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约束较大,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冰雹、霜冻、阴雨、低温、病虫害等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13.2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为避免上述风险造成的损失,公司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1、加强与政府沟通,了解政府优惠政策,以避免政策引起的其他风险。2、为避免公司财务风险,公司树立风险意识,将财务的事后记账提升为事前决策、事中监督和事后反馈上,尽可能防止投资决策的重大失误;而在平时则要加强财务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严格的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尽可能控制财务风险。3、加强田间管理,指导农户科学种田,保证小麦的质量和产量。4、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户自身素质5、通过保险公司购买农业保险,降低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第1章14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市场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该项目不仅可以实现小生产、分散化的粗放经营到规模化、集中化、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化经营,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如优良种籽产业化、配方施肥产业化、农机农具产业化、水利设施产业化、粮食加工产业化、精品化(小麦常温磨粉加工产业)、粮食系列产品的物流配送产业化。同时使用了最前沿技术和适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推广和普及,低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产业链的粮食产量、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增收潜力。也实现了综合利用、生态环保和循环经济。60 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