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2-04-22 11:31:0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林场危旧房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31.1项目提要31.2编制依据4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4可行性研究结论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危旧房改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的确定113.1安置小区住宅现状情况113.2危旧房改造需求预测分析及建设规模确定11第四章建设条件124.1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状况124.2其他建设条件14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5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155.2安置小区总平面布置165.3住宅建设方案185.4辅助配套设施工程22第六章消防、安全卫生、节能措施及抗震266.1消防266.2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296.3节能2945
6.4抗震设计30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17.1设计依据及建设地点环境现状317.2主要污染物327.3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32第八章招标方案348.1招标范围348.2招标组织形式348.3招标方式34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359.1建设管理359.2运行管理359.3保障措施36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3810.1建设工期3810.2建设进度计划3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911.1估算依据3911.2投资估算4011.3资金筹措4111.4减免税费41第十二章综合评价4312.1生态效益评价4312.2社会效益评价4412.3经济效益评价4512.4风险评价45附件45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国有XXXX林场危旧房改造1.1.2项目建设地点XXXX林场内1.1.3建设单位国有XXXX林场1.1.4项目法人代表冯超起1.1.5项目主管单位XX林业局1.1.6项目性质原址重建、维修加固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危旧房改造26户,占地面积为5200㎡,总建筑面积4380㎡,其中:统规自建18户建筑面积3660㎡;(统规统建6户为一栋三层楼房建筑面积480㎡,其中:5户为林场职工房,1户为林场办公用房资金有场部出资);维修加固3户建筑面积240㎡。1.1.8建设目标45
持续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的改造工程,从群众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出发,切实改善偏远地区危旧房居民的居住环境,使林区危旧房居民获得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共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林区危旧房改造,扩大当地住房消费需求,拉动周边经济的发展,确保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1.1.9项目建设期及进度资金拟安排在2011年第二季度。建设期为10个月,拟安排在2011年6月—2012年4月1.1.10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3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政府补助资金26万元,省政府补助资金26万元,其余投资由国有XXXX林场及职工自筹解决。1.1.11可研报告编制单位江西省吉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2编制依据1.《关于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2.《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编制的有关要求》3.《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2006年;4.《国有XXXX林场国有林场2011年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5.《关于下达2011年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预安排计划的通知》(赣林发[2011]135号文件)6.国有XXXX林场提供的基础数据;45
7.《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参考)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2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危旧房改造规模户262户数户263受益人口人1044总占地面积㎡52005原址重建住宅建设面积㎡4140维修加固房㎡2406原址重建住宅及维修工程费用万元276.8含基础设施7投资规模万元300(含基础设施)8建设期月10个1.4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有关住房保障工作的政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符合扩大内需,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要求。是实现45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基本保障水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国有XXXX林场经历了几十年的资源开发利用、有利地支援了我县的经济建设,目前,林区已由木材生产为主转为生态建设为主,为实现国家生态安全与社会发展继续做出新的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林场职工居住区规划不合理,住宅建设年代久,存在着房屋破旧,低矮潮湿,环境脏乱,排水不畅,安全隐患大,居民生活极为不便等问题。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践行执政为民理念,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本项目通过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扶持,对多年积累的、难以实施改造的林区棚户区(危旧房)问题与城区建设布局调整规划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既符合我省生态建设的要求,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又能够配合林场的产业布局调整。在极大改善国有林场职工的居住环境的同时,有效拉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对改善国有林场居民生活条件、促进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中央政府及省财政补助部分建设资金以及国有林场、居民自筹多种资金渠道和省、地方关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中有关优惠政策减免税费,可以使项目顺利实施。因此,本项目是十分可行的。4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国有林场在建设初期,受国家经济能力的制约,林区开发建设一直采取“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作为林业生产的附属工程,从设计到建设都采取“因陋就简”的发展模式,使林区的生活条件仍然停留在相对落后的计划经济年代水平。特别是林场址,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社会生产与经济的主体是林业,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理念也无法在林区发挥作用。所以,导致国有林场职工居民住宅在建设布局上过于集中,形成林区特点的“棚户区”、危旧房,由于住宅过密,很难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社区”,给排水、供暖、燃料等无法达到合理的集中供给规模,同时还带来环境恶化,卫生条件较差,道路泥泞,垃圾成堆等诸多问题。国有林场职工居民住房条件与国家小康建设目标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相距甚远。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类型是以农村人口为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应以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作为衡定标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绝大多数的地方解决了温饱问题,沿海等地区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但要真正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使全社会的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45
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同时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求,确定进一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国有林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林区的目标要求,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国家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举措。为此,党中央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积累,确定我国社会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本项目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提高国有林场职工生活水平,拉动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5
目前,国有林场建设重点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布局调整上缺乏资金推动。长期以来,林场居民的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国有XXXX林场居民房屋多是七十年代建成的,结构以泥瓦平房、砖木为主,墙体及门窗保温性差、屋面保温、防水性不好,冬季漫长,室内温度不足;夏季漏雨潮湿,室内卫生环境差。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危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区住房困难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林业发展、改善职工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1.是改善国有林场居民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资助林业职工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工程,既是加快林区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文明林区的需要;又是提高林区群众生活质量,确保林区群众更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措施。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凝聚力工程。2.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确保林区社会的稳定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我国社会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应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有利于45
拉动当地建筑业、建材业发展,带动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持林区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3.有利于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本次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充分考虑到我县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要求,并结合各林场所撤并调整规划。对于居住在山上林场居民而言,依然采取明火取暖、做饭,火源管理难度大,既对林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给周边森林防火带来巨大压力。通过集中建设居民区,使林区职工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居住规模。由于人员的集中,有利于林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也有利于林业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和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林业企业调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促进林区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4.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林区社会的需要在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中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精心组织,配套建设,高标准实施的原则,通过科学设计,达到节能、舒适和方便生活的目标。在提高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职工医疗、社区服务等生活质量,使林区人居环境和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性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进而全面推进和谐林区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对国有XXXX林场危旧房进行45
改造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凝聚力工程,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优化调整国有林场产业布局,建设文明林区的需要,其建设对于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和保持林区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第三章危旧房改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的确定3.1安置小区住宅现状情况国有XXXX林场为副科级单位,隶属XX林业局,现有总人口1100人,其中在职职工163人职工住宅面积11410平方米。按建设年代分:1969年前建设的3200平方米,1970—1980年建设3600平方米,1980年后建设4610平方米。按照国有林场危旧房界定标准,属危旧房的面积为9200平方米,有70%以上的房屋处在危房之中,是典型的棚户区(危旧房)。3.2危旧房改造需求预测分析及建设规模确定3.2.1国有XXXX林场危旧房改造规划及用户调查情况依据《国有林场危旧房界定标准》,国有XXXX林场属危旧房今年按上报计划及实施方案批复情况,拟完成26户危旧房改造任务。上报危旧房改造计划是在用户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调查显示,本次居民选择并确定的危旧房改造方式为原地重建、维修加固。3.2.2危旧房改造住宅建设标准45
根据对项目区住宅情况调查,目前项目区住宅每户人口数量在2~5人之间,其中以2人/户、3人/户住宅户型结构为主,此两种户型结构住宅比例占拟改造棚户区住宅户型的90%以上,个别存在5人/户以上的户型。为此,本次可研确定危旧房改造住宅新建方式。3.2.3项目区拟建规模根据国家林业局的批复,国有XXXX林场2011年危旧房改造总户数为26户,为原址重建、维修加固。第四章建设条件4.1自然地理概况及社会状况4.1.1自然地理概况项目实施地点XX大港镇,位于县北部的XX山区,东与鄱阳县接壤,北与彭泽县为邻。XX林场位于江西省“三尖源”森林公园的中心位置。距县城50公里,杭瑞高速12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1.16万人。大港镇辖大港、高塘、星坂、飘水、大田、丹凤、小埠、土目源8个村委会及3个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16度2分24秒至116度36分16秒,北纬28度50分28秒至29度38分8秒。⑴水文:都昌地貌丘陵和滨湖平原为主,且水域宽阔,局部有低山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并以大港到汪教褶隆起带为轴心,向西北和南东两个方向倾斜。境内最高点为北东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滨湖区海拔最低处仅10米45
。自东北向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区的变势。都昌水系发达,河港纵横,共有大小河港39条,总长359.6公里。按其流向,大致可分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输湖、大沔池、洲家湖、团子口七大水系。⑵地形地貌:该项目位于XXXX林场场部,建设地块比较平整。⑶气候:项目区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际平均气温为17.1℃,变化幅度在16℃—17℃之间。气温日较差为7.1℃。1月最冷,平均气温4.4℃,7月最热,平均气温29.3℃。累年各月平均值顺序为:4.4℃、6.0℃、10.7℃、16.5℃、21.5℃、25.4℃、29.3℃、29.1℃、24.6℃、18.9℃、12.6℃、6.8℃。2、积温:年平均≥℃的活动积温为5800—6500℃。3、地温:年平均地表温度19.5℃。4、无霜期、无霜冻期:累年平均无霜期261天,无霜期最长300天,最短227天。全年平均无霜冻期271天,最长可达300天,最短239天。5、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076.3小时,日照率47%。6、降水:1952—1958年累年降水量1728.28毫米,1959—1989年累年平均降水量1391.5毫米。7、蒸发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1572.5毫米。累年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78%,干燥度1.27。。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适宜居住环境。⑷地震:本项目所在地块地质情况稳定,建设场地所在地地势平坦,项目地质情况适宜项目建设。根据“45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工程抗震设防度为6.5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按基本烈度6.5度进行抗震计算。4.1.2社会状况国有XXXX林场始建于1957年,为副科级单位,隶属XX林业局,场部位于XX蔡领镇以北下设彭冲涧、彭冲港、梅溪、王玉、果苗、曹芳、药材七个分场和一个挂靠村。经营面积1.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5亩,森林蓄积1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7.1%。4.2其他建设条件4.2.1工程地质概况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X大港镇国有XXXX林场,工程地质情况良好,适于进行土建工程施工。4.2.2交通运输条件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XX大港镇与湖口、潘阳、彭泽三县交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4.2.3市政基础设施条件1.给排水基础设施条件由附近的城市自来水管道上引入两根DN200给水管,并分别设水表、闸阀及管道倒流防止器,并在室外成环状网,供本地块生活及消防用水。45
场区地面雨水沿地势自然排放。3、供电条件国有XXXX林场现有10KV线路,供电能力可以满足本工程新建住宅楼用电。4、原材料的供应条件国有XXXX林场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可通过就近的地方进行外购,提前预定可保证原料的供应及建设工期。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5.1.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积极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国有林场居民居住条件、推进我省生态建设发展、促进林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着力改善国有林场危旧房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5.1.2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改善民生和促进生态建设为导向,统筹兼顾改造后林场所居民的产业依托,切实保障我省林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45
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做到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3.依法改造,确保稳定。严格执行国家、省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好国有林场危旧房住户特别是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确保社会稳定。4.设计中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达到节能、节水、环保、节约投资和降低成本的目的。5.2安置小区总平面布置5.2.1安置小区现状概况本次危旧房改造建设地点为国有XXXX林场建设用地,经XX土地、规划部门核准同意作为本次危旧房改造建设用地,本次安置危旧房住户26户,占地面积为52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4380平方米。其中:(维修加固3户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原址重建统规自行建筑18户建筑面积3660平方米,原址重建统规统建筑6户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市政管网建设条件较为完备。5.2.2新建住宅总图1.总平面布置国有XXXX林场本次危旧房改造总户数为26户均为原址重建、维修加固。总平面布置强调整体考虑、合理设计、结合实际、集中管理的原则。2.居住建筑设计45
本次建筑设计按照行列式布置住宅,结合道路将住宅布置为南北朝向。单元组合以“一”字型为主,这种布置方式可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便于道路布置、管网配套、实现节能,节省投资。3.道路设计本次国有林场危旧房安置区道路均为新建。路网布置应因地制宜,结合XX现有市政路网现状,构建安置区内部及对外通行道路系统。安置区内主路宽度采用7.0米,宅前路宽度采用4.0米,路面结构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使小区内部交通顺畅,而且也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绿地设计增加居住区绿化用地,提高绿化覆盖率,根据用地条件适当布置一些休息厅、廊、棋牌桌及小型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一个休息、锻炼、散步、娱乐及人际交往的空间,在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中增进邻里和谐关系。5.3住宅建设方案5.3.1编制依据1.实施方案批复文件2.《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23/T120-200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9.其它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5.3.2建筑方案设计依据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中要求,国有XXXX林场2011年危旧房改造工程共26户,全部建在林场区内。一、.新建工程建筑方案设计本次新建26户住宅。设计根据相应的设计规范和使用者不同需求,按照我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依据我场职工意愿和住房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宜楼则楼、宜平则平,合理设计户型,采取多种改造方式与统规自建、统规统建相结合的模式,分为楼房、平房、维修加固、三种。户型结构为适应农村生产、生活需要,新建房屋为原地重建,户型结构采取单独立建设模式为主。1、楼房改造要求(1)正屋:建房时统一层高:一层高(包楼面)3.7米,即正负零至现浇楼面为3.7米;二层楼面(包楼面)为3.6米;正屋二层一顶。正屋阳台统一为开放式,不封闭。二层阳台统一建造白色花瓶的栏杆。各户要统一建微派建筑,统一正脊瓦顶2.8米,山头最高脊高3.3米,起山头的两侧楼面严禁存在飘檐。屋顶统一盖灰黑色陶瓷瓦。屋外墙统一刮白。正屋二层楼面阳台不覆盖(即1.2米阳台不盖顶)。(2)厨房:各户厨房屋顶统一混泥土结构与正屋一层楼面同时进行现浇,现浇平顶飘檐20公分,占地面积10㎡。45
(3)院墙:每户后面地基不能空,没建厨房或没建满的地方要求必须砌砖围院。围院砌砖统一高(正负零经上)1.8米,平顶、外墙体刮白。场部建议厨房及院墙与正屋微派建筑保持一致。(4)建水冲式卫生间和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一定要按要求做,保证卫生。2、平房改造要求平房区,第一排规划做二幢,平均分摊地基,其它平房宽为11米(特殊情况除外),深为13米,正屋前檐高4米。平房与平房左右间隔60公分,前后间隔6米,根据各自经济能力,正屋进身定为7—9米,其余做厨房和卫生间,正屋的后面左边统一建厨房(也可以在正屋里建厨房及卫生间、但厨房也必须建在正屋左边),舍屋为水泥平顶,其余地基必须砌院墙,院墙统一高1.6米,以免日后不必要的地基之争。平房不允许倒楼面和做天沟,今后也不能改为楼房。如果强行倒楼面,将不退还保证金儿不享受危旧房改造资金我。为了美观,大门宽统一定为1.3—1.5米,窗户1.2米宽、1.5米高。平房必须起山头做得派建筑,山头前后各三个,前后对称,山头两边留孔(以昌河轮胎为模型),盖新村一样的灰黑色陶瓦,平房建成后要内外粉刷,包括院外墙和屋外墙要求刮白;做地面;装好门窗;通水通电;建水冲式卫生间和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一定要按要求做,保证卫生。3、维修加固房改造要求所有维修加固房屋,要求屋顶翻新,墙体要加固,内外粉刷,外墙刮白,倒水泥地面,门窗更新,要有厨房,要建水冲式卫生间、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要严格按照要求做,保证卫生。维修加固后的房屋面积一定要达到50平方以上。45
二、建筑立面和色彩设计在建筑外立面和色彩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本次危旧房改造是建在林区,结合XX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建设富有城市住宅特点、特色同时又不失传统风貌的安全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建设理念,外立面采用外墙涂料饰面,加设线角构件装饰,强调线角的丰富性,使得新建住宅规整而不呆板,错落而不凌乱。建筑色彩按组团、不同色调的线角构件,进行分组识别,在外墙涂料上采用色彩变化,增强建筑的可识别性。整体立面以稳重、雅致为基本要点。三、剖面设计本次危旧房改造新建层住宅层高均为3.6米,室内外高差为0.75米。建筑高度控制在11米之内。四、建筑材料外墙体为370厚非粘土烧结砖外贴100厚苯板的复合墙体,内承重墙、单元分隔墙、分户墙均采用240厚非粘土烧结砖砌体砌筑,非承重墙采用120厚非粘土烧结砖砌筑。根据实际情况,所有外窗均采用双层窗,内窗采用单框双玻塑钢窗,外层窗采用单框单玻塑钢窗。屋面为保温坡屋面。屋面统一盖灰黑色陶瓷瓦。5.3.3结构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5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结构设计楼房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50年重现期内基本风压Wo=0.55KN/m2,基本雪压So=0.55KN/m2,楼面使用活荷载2.0KN/m2,不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0.50KN/m2,上人屋面使用活荷载2.0KN/m2。综合以上基本条件,确定住宅采用砖混结构形式,钢筋砼条形基础,所有结构构件设计均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偶然状况(地震、台风等)的要求,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5.4辅助配套设施工程5.4.1给排水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设计范围及原则45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国有XXXX林场2011年危旧房改造安置小区内的给、排水工程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安置小区室内外的给水管道及污水管道的相关设计。3.给排水现状由附近的城市自来水管道上引入两根DN200给水管,并分别设水表、闸阀及管道倒流防止器,并在室外成环状网,供本地块生活及消防用水。场区地面雨水沿地势自然排放。4.给水设计(1)用水量的确定①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本工程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的有关规定。居民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采用130升/人.日。②居民生活用水量本工程安置区内居民人数为104人,供水普及率按100%计算,安置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3.5m3/d。③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浇洒道路用水按2L/(m2·d)计算;浇洒绿地用水按1L/(m2·d)计算;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为3m3/d。④未预见水量45
未预见水量及管道漏失水量等,其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管网漏损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的8%计算,为4.4m3/d。⑤总用水量最高日总用水量为居民生活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未预见水量之和,为20.9m3/d。⑥消防用水量安置区内新建住宅全部为楼房,新建住宅楼层数均为3层。根据安置区建筑物情况,可以不设室内消防给水,只考虑室外消防给水。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安置区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及室外消防用水量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和居住区人口所需室外消防用水量之间的最大值确定。新建住宅楼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则安置区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为144m3。(2)水质及水压安置区供水水质应达到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有关规定。(3)给水管道安置区的消防、生活给水合用给水管网,采取环状布置方式,两根管道接自市政给水管道。小区室外给水主干管的管径为DN150。室外给水管道埋地敷设,给水管道管材采用PE给水塑料管,热熔接口;室内给水管道下行上给式布置,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粘接。5.排水工程设计45
(1)污水量确定污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85%计,安置区污水量为88.4m3/d。(2)排水体制安置小区的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生活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排入小区内化粪池后再排入小区外市政排水管网。雨水沿地势自然排放。(3)排水管道安置区居民生活污水经室内排水管道收集,排至设于室外的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中,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安置区外市政排水管网。(4)生活垃圾安置区内设垃圾收集箱,定时清运到指定垃圾倾倒场,对垃圾做填埋处理。5.4.2电气工程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相关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2.设计内容(1)危房改造新建住宅楼电气设计;45
(2)补充完善室外供配电设计;(3)弱电(包括电话、有线电视)。3.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本工程根据住宅楼分布情况设置室外箱式变,10KV高压供电电源,新建住宅楼采用低压供电,电压380/220V。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新建住宅楼用电负荷为三级。4.供电指标住宅每户用电量按4.0KW设计,在照明设计时,应采取各种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建筑功能多、灵活多变的发展需求,住宅照明应满足生活需求的实用性,增强舒适感和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灯具的选择视具体房间功能确定,应采用节能型灯具,荧光灯设电子镇流器。5.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箱式变内设避雷器,进户电源箱设浪涌保护器,各住宅楼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电源进户处做重复接地,每栋住宅防雷、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弱电等的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45
每栋新建住宅楼电源进户处设总等电位联结箱(MEB),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外壳、金属进线总管、铠装电缆外皮、弱电(电话、有线电视等)进户金属保护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联结。6.弱电住宅楼设电话及有线电视系统,信号源引自市话网及有线电视网,室外线路采用电缆沿地暗敷设,室内线路采用电话线及同轴电缆穿阻燃半硬塑料管暗敷设。第六章消防、安全卫生、节能措施及抗震6.1消防6.1.1编制依据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关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贯彻消防技术规范的通知》(赣消字214号)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6.1.2建筑防火1.总图安置住宅内防火通道在总图布置中,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消防道路以环行布置,并在房屋四周均有出入口与市政道路连通。消防道路宽度不小于4米,道路承载力为30T/m²45
。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消防车道与住宅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乔木、架空管线等。2.新建工程本次设计新建住宅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耐火等级均为二级,该建筑内装修的材料均为非燃烧材料,天棚墙面为普通内墙涂料,地面均为地砖地面。住宅内设有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各个房间的面积,并保证防火安全出口距离和出口数量,便于人员安全疏散。采用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最小截面及耐火极限分别为:承重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4小时,非承重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第5.1.1条耐火等级二级的要求。6.1.3消防给水消防用水量新建住宅楼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则安置区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为144m3。2.消防给水水源消防给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道。市政给水管网保证小区消防用水水压及水量的要求。3.消防给水系统45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小区设室外地下式消火栓,DN65,DN100栓口各一个。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接自市政给水管道。6.1.4电气消防1、供电负荷的等级,电源数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新建住宅小区用电按三级负荷设计。住宅电源引自林场原有10KV线路,住宅楼电源引自室外箱式变,电压380/220V。2、接地与等电位联结住宅楼总电源设漏电断路器,电源进线处做重复接地,每栋住宅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弱电等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进户处设总等电位联结箱(MEB),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进出线金属管、电缆、弱电(电话、有线电视等)进户金属保护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联结。6.2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6.2.1设计依据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督规定》(劳动部第3号令)2.各相关专业安全规范6.2.2防范措施45
1.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2.新建的单体建筑不排放有害的气体和液体。3.生活饮用水由市政管网统一供给,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4.所有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均做接地保护。5.电源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器。6.3节能6.3.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2.《江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采暖居住建筑部分)DB23/T120-20016.3.2节能措施本次危旧房改造住宅规划要首先保证单体建筑良好的朝向,多为“一”字型住宅水平行列式布置,使建筑体型系数均控制在0.3以下,这些是建筑物节能的首要条件。新建楼房住宅墙体采用非粘土烧结砖,外墙370mm厚,外贴100厚聚苯板。能够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45
外窗选用双层塑钢窗,(内层单框单玻塑钢窗,外层单框双玻塑钢窗),密闭性好,有利于良好采光,日照,以及节省能源。屋面保温为屋面板上铺2层60厚挤塑保温屋面。能够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地面保温,一层地面沿外墙在2.0米范围内采用2x40挤塑板保温处理,其余范围采用2x30挤塑板保温处理。能够满足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用电、用水分别设电表、水表,采取计量控制,节约用水、用电。箱式变设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电气设备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照明灯具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和光源。6.4抗震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2.抗震设计根据2001年2月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所确定的XX地震裂度为Ⅵ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抗震设防。在建筑设计中各建筑单体房屋总高度均小于抗震规范中7.1.2条的规定。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满足抗震规范7.1.5条规定。结构设计中住宅采用了砖混结构,抗震等级为6级;各建筑层层设置圈梁。各建筑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各单体楼板(屋面板)均采用现浇板45
按照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执行,保证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分具有较好的延性。根据具体条件,应对地下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或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7.1设计依据及建设地点环境现状7.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建没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87)002号文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7.1.2建设地区环境状况安置区位于国有XXXX林场内,周边无大型工业区,无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三废”45
企业。项目区周边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所在区域有较大的环境容量。7.2主要污染物居民生活废水、生活垃圾及冬季采暖燃煤废气。建设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噪声污染。7.3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新建的楼房住宅生活污水经室内排水管道收集,排至设于室外的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中,经沉淀排入室外排水管道。建筑垃圾责成拆除单位、建筑单位使用垃圾车将其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地点。生活垃圾采用在场址内按一定距离设置垃圾箱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冬季采暖燃煤可选用含硫量低的煤炭,并采用高效低烟排放炉具,以减少燃煤废气排放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在建筑物周围和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起到美化环境、自然消除或降低噪音、灰尘的目的。项目区整体环境容量大,本次项目实施后,经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后,不对项目区整体环境构成大的影响。45
第八章招标方案8.1招标范围按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工程监理、勘察设计等。按《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特别是有以物折资、以劳折资方式参与危旧房改造的统归自建工程,可根据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意见酌情处理。8.2招标组织形式结合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招标的组织形式拟采用委托招标的形式,将本项目的招标工作委托给具有资质、资信的公司进行。8.3招标方式由于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属于普通民用建筑。对施工单位的特殊要求较少,可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进行。45
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9.1建设管理9.1.1项目领导为切实加强本工程建设,确保改造工程符合相关的设计质量,建成使百姓满意的安居工程。该项目由XX林业局统一领导,国有XXXX林场负责具体建设工作。9.1.2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根据国家关于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政策,为确保国有林场居民切实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同时减少住宅建设中林业职工集资压力,在项目实施中应全面争取并落实土地等税费优惠政策。但在建设中还应注意不占或少占土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基本建设工程应按照国家建设部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保证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审计有序进行。作为法人单位,国有XXXX林场可以全面负责本局有关本次项目的基本建设工作,但需要在XX林业局的指导下实施。9.2运行管理9.2.1项目运行管理45
严格按着国家、省关于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批复后,严格按照批复内容进行初步设计,并在审批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及国家林业局备案。根据建设进度安排,进行施工图设计、建安工程等招标工作。在项目竣工后,组织竣工验收并进行过程档案管理,做好项目审计资料准备。在国有XXXX林场设置本项目建设领导办公室,由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负总责。9.2.2建设资金管理本项目建设资金要严格执行江西省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强化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使资金全部、高效地用于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项目建设资金要按项目、分资金类型进行管理,明确法人和承担单位,分级签订资金使用合同,保证专款专用。各级项目管理部门按财务规定按时上报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及审计部门审计。9.2.3信息管理对项目建设,严格从设计、施工、检查、验收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工程进度、资金使用做动态监测。对整个项目设立建设档案、建立数据库,通过对各类信息分析、上报、反馈,及时掌握项目的各类信息和建设进度,以便对项目建设实施控制,推动项目顺利进行。9.3保障措施9.3.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由国有XXXX45
林场主管领导负责,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项目管理机构,由主管领导担任总负责,下设具体办事机构,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管理。9.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有关法规依法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关办法和规范性文件,以保障工程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9.3.3强化资金管理工程建设资金足额投入和合理、有效的使用,并充分发挥其效益是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为此,在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国有XXXX林场应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并为本项目建设提供所需要的其他条件。对工程建设资金列入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检查、审计,确保资金合理规范使用。9.3.4深化改革,依法拆迁,确保国有林场危旧房住户利益,维护林区社会稳定虽然危旧房现有住宅居住条件恶劣,但多数住宅为房改后林区职工私有财产。在本次危旧房改造涉及拆迁上,应充分尊重职工意愿,杜绝强拆强迁。应充分考虑林区危旧房与城市棚户区的个性差异,通过产权改革和寻找切实可行的拆补方法,确保国有林场危旧房住户的合法权益,依法推进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深入进行。国有XXXX林场作为建设实施主体,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保证林区社会的安定团结。45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10.1建设工期按《林业基本建设勘察设计定额》规定,参考建设项目当地实际情况,工期定额和单位工程工期定额,结合本项目建设内容、工程量大小、建设难易程度、施工条件和使用要求等情况,项目建设总工期计划按10个月控制(自2011年6月起计)。10.2建设进度计划2011年6月前:完成工程建设前期手续办理与地灾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准备。2011年7月开始施工,进行基础开挖施工。2011年8月-2011年9月:完成基础工程,开始主体工程建设;2011年10月—2012年1月: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开工室内装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2012年2月-2012年3月:完成余下的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室外装饰工程、室外环境道路工程等。2012年4月底验收投入使用。各建设阶段时间在总计划内作合理交叉衔接,以保证工期不超。4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1.1估算依据1.建设单位对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委托书”。2.现行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和有关文件(赣建造价15号等)及当地近期类似工程平均造价。3.设计费收费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颁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版中相关规定计取。4.项目前期工程咨询费.国家计委计价格【1999】1283号文件5.其他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计取。6.设备及材料价格参照本地区近期市场价格和厂家报价。7.建设单位及我院各专业提供的设计工艺及相关基础数据文件。8.如住宅安置区中有合理配建公建部分,公建工程费用未计入本项目投资估算中,配套基础设施费用则按住宅及公建占总建筑面积比重分摊,按住宅面积分摊的基础设施费用计入投资中。公建及分摊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将由建设单位自行安排,不计入本项目投资中。11.2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76.8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2.2万元,基本预备费用11万元。45
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单位平方米/元建设工程费用安装工程费其它(万元)合计(万元)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70.86276.81主体工程2581.1楼房4140㎡600248.4维修加固房240㎡4009.61.2建安工程费661.2.1给排水系统221.2.2照明系统1.51.51.2.3弱电系统111.2.4消防系统1.51.51.3基础设施工程费12.812.81.3.1污水处理221.3.2室外排水、消防221.3.3配电工程111.3.4道路市政工程551.3.6绿化工程221.3.7景观照明0.80.82第二部分费用12.212.22.1勘测设计费2.52.52.2监理费1.51.52.3前期工程咨询费112.4拆迁费7.27.23第三部分费用3.1预备费1111建设总投资概算30011.3资金筹措45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政府补助资金26万元,省政府补助资金26万元,其余投资由国有XXXX林场及职工自筹解决。11.4减免税费林区棚户区改造优惠政策标准,参照江西省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有关政策及相关地方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详见表。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优惠政策情况表表11-1序号政策名称政策内容计算标准1营业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件》减半计取2教育附加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附加税暂行条例》减免3印花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件》减免4土地使用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件》减免5土地测量费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减免6土地勘察费减半计取7工程监理费减半计取8工程定额测定费价费字[1998]26号减免9合同协议公证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半计取10城市占道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免45
11基础设施配套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免12自来水入网费减半计取13水土流失防治费赣财综字[1994]66号减免14防洪安全费2008年政府3号令减免15规划技术服务费计价格[2002]9号减半计取16勘察设计费计价格[2002]10号减半计取17前期咨询费计价格[2002]10号减半计取18房产测绘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半计取19环评费计价格[2002]125号减免20噪声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减免21消防设施配套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免22防雷检测费减免23散装水泥专项基金赣经冶建联发[2000]101号减免24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财综[2002]55号减免26劳动安全卫生评审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免27场地准备费及临时设施费参照地方文件减免国有XXXX45
林场有关棚改政策标准参照执行了江西省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方面的政策。本项目涉及上述优惠政策主要以江西省政府文件为主,并参照本省一些地方性政策文件。第十二章综合评价12.1生态效益评价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危旧房改造可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区,使林区职工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形成一定的居住规模。由于人员的集中,也使城镇规划更趋合理,在改善城镇面貌的同时,城镇土地也实现了集约高效利用,这对林区的森林防火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林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对国有XXXX林场的危旧房进行改造,不仅可以使部分林区贫困人口逐步脱贫致富,而且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2社会效益评价本项目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建设“45
平安龙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切实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棚户区居民。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是林区和谐发展的前提,只有广大林区职工群众安居乐业,才能使林区社会发展的又好又快。该项目的实施,必将极大地改国有林区居民生活条件,对稳定林区社会、促进林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国有XXXX林场棚户区改造规模为26户,其中:原址重建23户,维修加固3户。经过危旧房改造,一是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可使这些受益人口在人均建筑面积指标上达到了20平方米,缩小与城市居民在居住面积指标上的差距。二是居住环境得已改善,通过原址重建有力地配合了国有XXXX林场撤并调整和林地恢复。三是棚户区改造工程也为从事建筑施工、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就业范围,更好地促进了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12.3经济效益评价通过国家、省财政补贴资金投入、企业自筹等方式,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45
是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实际举措,也是进一步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完善房改配套政策措施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改善林区危旧房居民居住条件的基础上,也将有力地拉动当地建筑业、建材业发展,带动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对于消除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外向型经济萎缩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4风险评价该项目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惠民工程,可大幅度提高林区职工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但该项工程涉及到具体的每一个安置家庭,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在动迁安置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不影响该项目的建设进度安排,使项目顺利实施,应在项目正式实施前作好宣传工作,增加地方政府的工作透明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安置政策,配合建设单位作好动迁和回迁工作,避免出现影响建设进度等问题的发生。45
同时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建设单位应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依法组织开发、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招投标;按照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要聘请合格的施工单位,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强化监管,安全施工,分户验收,确保房屋建设质量。有效避免项目在动迁、建设和安置中任何风险因素的发生。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建设可行性报告
- 某市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73000只LED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5万吨汽车发动机冲压件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某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热电厂烟气脱硫除尘脱硝系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桑树种植及深加工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40万吨纯净水(矿泉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扣压环保抗震结构砖及墙体结构专利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东省聊城市XX园林绿化公司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太湖山庄别墅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 渠道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建设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市师范附小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