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00 KB
  • 2022-04-22 11:18:22 发布

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总论1、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X省X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1.1主管单位:X省X市农业局1.3建设单位:X市土壤肥料站1.4建设地点:X省X市新城人民一路市农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大院办公楼三楼。1.5建设地点:10个监测点分别分布在:清新县浸潭镇崀口村,英德市大湾镇石基村和石灰铺镇美村,连州市龙坪镇黄芒村,阳山县岭背镇蒲芦村、大崀镇大崀村、七拱镇潭村和江英镇大桥村,连南县三江镇新和村和寨岗镇成头冲村,每个村建设1个监测点。试验基地在X市阳山县农业科学示范场建设。1.6工艺技术方案:(1)加强耕地质量监测。(2)开展培肥地力研究。(3)进行施肥技术试验。1.7主要建设内容:(1)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总部)建设,包括土壤样品采集设备、土壤制样设备、称样设备、检测设备、条件控制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等数据处理设备;实验操作台、药品贮存柜、实验室通风、安全设备保障等辅助设备;其它如实验室改造、取样检测专用车等。(2)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建立肥料区域试验基地。1.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19 组织管理:(1)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设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市领导任组长。(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明确科研部门做好相关的基础和技术研究,推广部门做好示范和组织推广工作,基层农业部门做好组织培训工作。实施进度安排:2008年6月底前完成实验室改造;2008年8月底前完成设备仪器、药品采购;2008年10月底前完成设备仪器安装调试;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完成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和肥料区域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2009年1月进行项目验收。1.9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251.0368万元(详见附表),其中:(1)地力监测点及区域试验基地:33.1万元。(2)仪器设备:146.4368万元(3)实验室改造及实验操作台:46.5万元(4)设计、招投标税款等:15万元(5)基本预备费:10万元。该项目总需投资251.036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自筹解决1.0368万元。1.10效益分析:X省X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结论与建议2.1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建设将提高我市的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该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我市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2结论意见:19 本项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符合产业政策,无三废污染。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技术先进,措施可行。2.3问题与建议:存在问题:(1)耕地地力呈下降趋势。(2)化肥施用量增长过快,利用率不高。(3)施肥技术落后,效益偏低。建设本项目十分必要,建议尽快立项建设。3编制依据农业部《2006-2010年沃土工程基本建设规划》。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1、项目建设背景X市是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地级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等一区五县,并代管英德市和连州市两个县级市,城市的建设面积927平方公里,全市共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连山、连南两个自治县和英德、连州市的一些镇村。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63.73万亩。总人口387万多人,农业人口308万多人,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15.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8元。X市位于X省的西北部,属粤北山区,位于东经113°18′---114°51′,北纬23°31′-25°12′之间,南接广州,北界湖南,西邻广西,西南与肇庆、佛山接壤,东北与韶关相连,是粤、湘、桂三省通衢,北江要塞。地处南亚热带的北缘,中亚热带的南缘,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的特点,又有地方小气候,时有暴雨、多雨、干旱天气出现,北部地区雨日多、雾露重、日照少;年平均气温18.7-21.6℃19 ,全年日照时数为1520-1670小时,年降雨量1600-2200mm。X市地势北高南低,南端为珠三角大平原,北边为粤北山区,形成颇具特色的平原与山区兼有的生态结构。X市河流绝大部分属珠江水系,全市流域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小北江呈扇形联结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运输里程180公里,南接大北江,直下广州汇入珠江。全市土壤共有11个土类,19个亚类,78个土属,286个土种。全市共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30万亩。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都位居全省第三。常用耕地中又以水稻土类为主。其它土类还包括: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赤红壤等。全省的红色石灰土面积600多万亩,其中X市的红色石灰土面积就达410.7308万亩,占自然土壤的15.51%。我市的红色石灰土分布如下:阳山县224.7463万亩;连南县25.7138万亩,占自然土壤14.8%;英德市108.02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7%;清新县42.1853万亩,集中分布于白湾、石潭、浸潭和桃源等地;连州市9.4589万亩,分布于龙坪、西江、保安、附城、山塘等石灰岩地区。我市的红色石灰土分布以丘陵、低山为主,用于耕地的面积达103.2多万亩。红色石灰土是我市最具特色、面积居X省首位的自然土壤,因此,我们选取红色石灰土作为监测对象。红色石灰土在肥力演变过程中,它因地制宜,如能精耕细作,增施肥料,合理轮作,那么肥力就比较稳定,甚至有所提高。否则,重用轻养,耕作粗放,斜坡垦植,水土保持措施跟不上,则易冲刷,肥力锐减。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 耕地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要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物和原材料。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环境也呈现恶化的趋势。由此土地产出能力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和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重用地轻养地的思想较为严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的施用化肥,农药,而忽视了农家肥等有机肥的使用,致使地力衰退,土地易板结及水源污染的严重后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1996年到2005年,我市每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从41.56万吨增加到51.56万吨,十年时间增长了24%,年均增幅达2.4%,其中年氮肥施用量从21.44万吨到22.54万吨;磷肥年施用量从9.74万吨到11.16万吨,钾肥施用量从4.41万吨到6.11万吨。而在同一时期,我市主要作物亩产量增加并是十分明显。1996年到2005年,1996年的粮食平均亩产量为353公斤,到2005年,则减少为333公斤。水稻亩产量从1996年的399公斤,到2005年下降为380公斤。1996年蔬菜亩产量为1096公斤,到2006年则增加到1310公斤,增幅为19%。花生亩产量从1996年的136公斤增加到2005年的155公斤,增幅为13%。甘蔗1996年亩产量为4817公斤,到2005年则下降为4637公斤。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江泽民同志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19 。保护耕地,同时包含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两个方面的含义。在耕地数量减少不可逆转的现实情况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才是对耕地的根本性保护。从1996年以来耕地地力监测的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市同样存在着水土流失、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严重问题,不仅对农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我市共有省级地力监测点19个,1996年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点有8个,上升的点有4个,基本保持原来水平的7个。土壤全氮含量下降的点有7个,上升的点5个,其余的基本保持原来水平。有效磷含量下降的点有15个,上升的点有4个。有效钾含量下降的点有5个,上升的点有14个。土壤PH值上升的点有9个,下降的点有7个,基本保持不变的有3个。实践证明,南方新开耕地,即使采用现代先进的生土熟化、快速培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每3年时间才提高5~8g/kg。可见培肥地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一、两年努力就能办到的;耕地土壤退化与污染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缓慢发展的过程,一旦出现污染,要彻底治理必须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必须作为一条基本国策,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止耕地土壤退化,修复治理污染耕地,关键是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使用耕地,合理改良土壤。沃土工程就是以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为中心,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建设,因地制宜对耕地进行修复、整治和改良,合理施肥、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对防止土壤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广泛和深远的影响。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119 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土壤肥料和耕地地力建设工作都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地力监测工作,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科学施肥技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以增施有机肥和冬种绿肥为主要措施的地力培肥工作。我市是全省冬种绿肥面积最大的地区,面积最大的年份曾达到70多万亩,目前每年冬种绿肥面积仍然达到25万亩以上。为了促进我市土壤肥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市政府于2001年新成立X市土壤肥料站,负责全市耕地地力监测、地力培肥、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质量保护、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工作。3.2有较强的土壤肥料技术力量和工作经验。我市现有市级(地级)土壤肥料专业站一个,县级土壤肥料专业站两个,都拥有专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同时其它各县(市、区)也有专门的土肥技术工作人员。全市土肥工作人员常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认真组织落实X省定点耕地地力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我市部分地区的耕地地力变化情况,制定和实施培肥地力技术措施,改造中低产田,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推广。为我市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3.3辐射面广。项目的建设可以辐射全市286个土种和246万亩的常用耕地面积,可以促进我市开展大规模的耕地地力培肥行动,可以带动我市主要农作物进行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本项目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19 化肥的施用,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施用化肥,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水平。但是,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的单产量并不呈现相应的增加趋势。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形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化肥施用量增长过快,施肥配比不合理,化肥利用率太低。在目前耕作制度下,根据我们的长期试验和测算结果,以氮肥为例,化肥利用率只有32%左右,资源浪费非常严重。二是培肥地力措施不足,耕地的基础生产能力不足。由于重用地、轻养地的习惯作法,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或农业生产者注重眼前利益,较少注意培肥地力措施,致使耕地基本生产能力较低。三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致使部份地区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有所下降。1、X市耕地地力监测和培肥工作现状目前我市耕地地力监测工作以对省设定的地力监测点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为主。各地的地力培肥措施也以冬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为主。在施肥技术上,以较为简单的化肥混施为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一是我市耕地面积大,分布广,地力监测点数量太少,不能全面的代表全市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二是培肥地力工作措施较为简单,缺乏科学的研究和试验,新的创造和突破不多。三是工作手段不强。尽管我市新设立X市土壤肥料站,但是在仪器设备方面还十分落后,土壤肥料的分析化验能力不足。缺乏较为稳定的土壤肥料区域试验基地,使一些新的施肥技术试验开展较为困难。四是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致使土壤检测和施肥技术试验工作由于经费短缺常常面临困难。2、X市耕地地力监测工作需求分析19 近年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从中央到地方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同时国家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些政策措施体现在土壤肥料工作上,就是要不断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施肥,减少资源浪费;合理施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市在土壤肥料工作中急需加强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把耕地地力监测点适当增加,扩大对耕地地力的监测范围,加强地力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全市耕地地力变化情况,为指导全市培肥地力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施肥技术试验和示范,指导全市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减少肥料的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力争全市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四、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X省X市土壤肥料站是X市农业局属下的正科级差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名额10名。现在编人员5名,其中农艺师2名,助理农艺师2名,主要的工作职能:①引进和推广改良土壤的先进技术;②负责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组织改造中低产田;③对农田实行地力监测;④负责化肥质量的检验、监测;⑤发展绿肥生产、推广使用有机肥;⑥土壤肥料的试验示范,试验新肥料及其应用技术。现有固定资产约15万元,实验室100㎡。五、项目地点选择分析1、项目主要建设地点: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选定在X市新城区人民一路市土壤肥料站内。该站拥有150平方米的办公和实验场地,其项目资源、基础条件较好,十分有利于项目建设。该地点是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齐全。该地点东临京广铁路,西临107国道,交通发达。距离肥料试验基地约1个小时车程,距离其它地力监测点车程也都在319 个小时以内。在此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对以后开展耕地质量监测、技术培训、日常管理等工作非常方便。2、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建设地点位于X市阳山县良种示范场,建设面积30亩,其中试验小区面积20亩、配套保护区10亩。该区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包括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该基地距离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仅1个小时车程,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良好。3、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在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清新县浸潭镇崀口村1个,英德市大湾镇石基村和石灰铺镇美村共2个,连州市龙坪镇黄芒村1个,阳山县岭背镇蒲芦村、大崀镇大崀村、七拱镇潭村和江英镇大桥村工4个,连南县2个。六、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建设,改善我市耕地质量监测的工作条件,增强工作手段,提高土壤肥料管理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10个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和30亩的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完善我市的耕地质量监测系统,使我市的耕地质量监测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可以更全面掌握全市耕地土壤质量变化情况。指导全市的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土壤肥力;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耕地产出率;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地力和环境,起到改土培肥和平衡施肥的核心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七、项目建设内容1、19 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总部)建设:为了及时准确地对定位监测、肥料试验的材料进行处理,确保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上报,需要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总部的有关设施建设和改造。包括土壤样品采集设备、土壤制样设备、称样设备、检测设备、条件控制设备;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等数据处理设备;实验操作台、药品贮存柜、实验室通风、安全设备保障等辅助设备;其它如实验室改造、取样检测专用车等。2、建立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是获取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开展耕地质量建设和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的重要依据。这些点还可以成为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科学施肥的示范点和样板点。我们计划建设10个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分别分布在:清新县1个,英德市2个,连州市1个,阳山县4个,连南县三江镇新和村民委员会和寨岗镇成头冲村民委员会共2个。3、建立肥料区域试验基地。耕地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土壤流失、盐碱化、酸化、土壤污染等已不容忽视,有机质下降、土壤结构性变差,导致抗旱、抗涝能力减弱,土壤自然肥力的降低和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建立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可以提供一个进行土壤改良、科学施肥试验的高端平台。本试验基地位于X市阳山县良种示范农场,规划建设面积为30亩,主要建设内容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治田间排灌系统,实现排灌分家,更适宜进行高水平的土壤肥料新技术试验和示范。还包括生产用房、土地平整、田间模拟设施、田间科研仪器设备和农田作业小型机械等。八、工艺技术方案分析19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必须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了加强耕地质量培育,减少地力建设和肥料施用的盲目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当今先进的土壤肥料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和培训,来达到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1、加强耕地质量监测。通过长期定点的耕地质量监测,对全市主要耕作土壤的主要质量指标、施肥水平、产量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我市耕地土壤质量变化趋势,并对质量变化的成因进行研究,提出改善耕地质量的技术措施。全市共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10个。1.1监测内容和方法:(1)对耕地质量监测点的作物生产情况包括:作物生育期、作物产量、施肥数量等进行跟踪调查,并于每年的最后一造收获后,抽取作物样本和土壤样本,留待检测使用。(2)由X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对各监测点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汇总,对抽取作物样本和土壤样本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指标包括: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PH值以及中微量元素。(3)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档案,为耕地质量建设的长期研究提供依据。1.2耕地质量变化规律研究:根据田间调查收集的数据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研究我市耕地质量中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形成这些变化结果的主要原因。2、开展培肥地力研究19 根据监测研究结果,开展地力建设的技术试验和示范。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计划,提出耕地改良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有针对性的开展耕地地力培肥工作。努力提高耕地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进行施肥技术试验在地力监测研究的基础上,在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和各定位监测点进行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科学施肥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探索出最佳的施肥模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依据投资估算依据:仪器设备的购置根据现有基础和实际需要,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不夸大不盲目抄袭,实事求是进行完善。2、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构成2.1工程建设费(1)地力监测点及区域试验基地:33.1万元(2)仪器设备:146.4368万元(3)实验室改造及实验操作台:46.5万元2.2工程建设其它费用:设计、招投标税款等15万元2.3基本预备费:10万元(以上各项费用详见投资估算表)3、资金筹措19 该项目总需投资251.036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自筹解决1.0368万元。4、资金运用2008年6月底前完成实验室改造,预计使用资金46.5万元2008年8月底前完成设备仪器、药品采购,预计使用资金146.4368万元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完成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和肥料区域试验基地的建设工程,预计使用资金33.1万元  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1、项目建设期限该项目计划到2008年12月底前完成,并投入使用。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08年6月底前完成实验室改造。2008年8月底前完成设备仪器、药品采购。2008年10月底前完成设备仪器安装调试。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完成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和肥料区域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2009年1月进行项目验收。十一、土地、规划与环保1、土地及规划本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对X市土肥站现有的部分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利用,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问题。19 2、环境保护2.1现状及污染因素分析目前为止,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及固体废弃物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排放,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实验室周边的空气、水体、土壤、植被没有受到不良影响。2.2环保措施对实验产生的废液我们采取集中处理。在离实验室不远且附近无水源、居民较少的地方开一直径约1米深两米的小井用于废液的净化,井的内壁打上水泥,井底不上水泥。统一收集废液然后将废液置于井内,待其慢慢净化。3、安全生产3.1现状与不安全因素分析目前,化验室的运行稳定安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化验室分析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故,以及化验分析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液对化验员产生的影响。3.2安全措施对化验室的分析仪器做定期检测与维护,化验员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把污染源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十二、项目组织管理和运行1、项目组织管理1.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本项目由X市土壤肥料站负责承担,项目法人负责制。19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项目资金的有效管理,有组织、有计划、有资金、有物资作保障,设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X市主管农业的市领导担任。成员有市农业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领导组成。1.2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固定3人负责建设期间的各项日常工作,建立质量追究制度。搞好地力监测,提供准确数据。各级农业部门由主管领导亲自抓,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固定2-3名专职干部负责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监测点所在县镇安排1-2名专职干部负责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认真调查统计数据,确保监测材料准确可靠,为耕地质量建设和科学施肥提供正确的指引。2、项目建成运行与管理2.1运行管理项目管理归X省X市农业局。项目具体承担单位为X省X市土壤肥料站,负责耕地质量监测技术的引进和评估,土壤地力培育技术的引进和具体建设方案的制定,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科学施肥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将成熟的土壤肥料技术向面上推广。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提高肥料利用率。2.2运行经费解决办法项目建成后,化验室、试验基地、监测点需要运行经费来维持运行。化验室的运行维持通过承担本地区检测任务获得检测经费以及争取当地财政支持来解决。试验基地运行维持通过承担试验所或经费维持。监测点运行维持通过将监测点升级为省级点,争取由省财政解决。19 十三、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1、经济效益X省X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成后,将会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1)通过长期定位点的监测,使我们对全市耕地质量变化有了更加全面掌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耕地培肥工作,提高耕地质量水平,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对我市主要农作物产量水平的全面提高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2)根据详细的定位监测资料,我们可以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科学施肥技术。既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又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预计在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每年需检测各类样品200个,需要检测费用10万元;车辆及专职技术人员费用10万元;专项施肥技术试验和示范经费10万元。三项合计共需30万元。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每亩节省成本20元计,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800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119 0个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建立健全我市耕地质量监测体系,保证耕地土壤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及时、准确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耕地地力与施肥效益、耕地环境质量、肥料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增强政府宏观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定期发布耕地土壤肥力、墒情、肥效肥情变化预测预报,提高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加强耕地、肥料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势作物区域布局。同时利用监测信息,为农民合理种植提供科技指导,加快平衡施肥、培肥改土、旱作节水等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肥料区域试验基地建设,增强土肥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为合理利用与管理耕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作物产业带区划与宏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中区试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土肥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带动耕地地力建设和肥料合理使用,从而充分发挥耕地生产潜力,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和结构调整的盲目性。3、生态效益通过实施耕地质量监测,逐步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通过合理施肥,增强作物抗性,减轻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改善土壤肥力和作物根系环境,提高耕地地力,增强耕地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总量和活性,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和作物的抗逆能力。  X省X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这既符合提高耕地质量的要求,又可以推动我市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建设本项目十分必要。通过耕地质量监测,可以合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水和土壤的污染。完善我市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大大提高监测工作效率。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十四、项目招投标方案19 1、招投标范围仪器设备的采购,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进行公开招标。2、招标方式:公开招标3、招标形式:委托招标。委托招标机构名称:X市中德招标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丰富的中介服务经验和人力资源,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遵循“公开、公平、公证”的原则来开展专业的招投标活动。中德招标有公司经X市工商局批准,于2003年6月11日注册成立,已取得政府采购代理乙级资格,位于X市新城北江二路物资大厦9层,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十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认为,本项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符合产业政策。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措施可行,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建议尽快立项建设。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