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6.50 KB
  • 2022-04-22 11:45:16 发布

年产3万吨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项目概况第1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承办单位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拟建地点大码头镇4、项目编制单位单位名称:东营黄河三角洲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咨询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证书编号:工咨乙11820070015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1、发改地区[2009]3027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4、《广饶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规划》;60 5、鲁发[2010]9号《中共山东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6、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附件。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项目简介(1)建设内容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求,通过建设菌种繁育技术中心,引进、筛选、保存,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优良菌种繁育及规模化生产;利用先进的双孢蘑菇隧道生物发酵技术,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食用菌的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建设生物肥料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创建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①建设菌种生产车间1个,建筑面积2800m2;②菌种研究中心1个,建筑面积520m2;③建设发酵式隧道103条,占地面积12854m2;④新建温室140座,建筑面积186760m2;⑤建设生物肥厂1个,建筑面积12000m2。(2)建设规模:年产鲜菇3万吨。(3)地址选择:大码头镇。(4)建设期:3年,计划2010年9月—2013年12月。(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其中申请国拨资金1000万元)。(6)财务评价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年总成本5062.14万元,年利润总额2366.83万元,所得税591.71万元。项目投资利税率47.38%,投资利润率45.9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71%,投资回收期4.36年(建设期2年),盈亏平衡点49.16%。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生产规模双孢菇t/年30000加工产品t/年50002项目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申请银行贴息贷款万元2800自筹资金万元2200其中:上级拨款万元10003建筑面积m218020加工厂4项目定员人11065菇棚数座140示范6设备装机容量kW16507年用水量m31710008主要原材料t80000麦秸等60 9销售收入万元/年7500正常年10总成本万元/年5062.14正常年11投资利润率%47.3812投资利税率%45.9913财务内部收益率%36.71税后14投资回收期年6.69含建设期15盈亏平衡点%49.1660 第二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第1节项目提出的意义1、发展食用菌高技术产业化生产是响应国家规划,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本项目立足以繁荣码头、加快富民强镇为战略目标,抓住国家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契机,争取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业,不仅能促进项目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广大群众的收入大幅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当地土壤条件,为今后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实施食用菌高技术的研究是对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当务之急食用菌产业是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已成为继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并成为一些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大码头发展食用菌的潜力很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①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生产技术不规范,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影响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出口。②60 产业链不配套,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技术力量弱,种菇效益不稳定。因此标准化、工业化全天候生产食用菌,是适应市场高档化、长年化、超市化、食品安全的供货需求,已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因此进行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单产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满足山东地区对优质食用菌的需求,而且可以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出口份额,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的成功经验将引领山东省食用菌发展的新潮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途径。3、发展食用菌产业化生产能充分利用地区的资源优势,具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实现条件资源优势:项目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农业大镇,是著名的山东黄河三角洲棉花物流基地、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镇,拥有丰富的粮经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价格低廉具有生产食用菌的绝佳条件,同时通过建设生物菌肥厂,可充分利用发酵料的废弃物,实现项目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技术人才优势:本课题由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共同开发研究。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大码头镇具有60 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对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初探,总结了部分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的结合是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的合力。4、发展食用菌高新术产业化生产是大势所趋在目前人工可以栽培生产的60多个菇种中,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国际上惯称为“蘑菇Mushroom”,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消费最普遍、市场前景最好的菇种,国内、外市场广阔,无论是鲜品还是加工品都供不应求,国内市场鲜菇平均价格6-10元/kg,是我国出口食品贸易中的大宗商品。根据欧美如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蘑菇生产在我国有很大发展空间。其原因有二:一是这种菇的生产原材料主要是畜、禽粪和农业秸秆,资源取之不尽;二是这种菇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有相当于肉类的高蛋白,却没有肉类的高脂肪,适合现代人的营养需求。欧美国家年人均消费5kg,我国人均消费不到0.5kg,因而国内尚有巨大的消费增长空间,因而发展双孢蘑菇生产是大势所趋。60 但我国在发展食用菌生产上也存在问题和危机。例如,我国蘑菇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扩展生产区域和栽培面积的结果,生产是小农粗放式,投入产出比率低,资源消耗大。就蘑菇生产的工业化水平与单位面积产率而言,我国较欧美国家低很多。例如,荷兰采用堆肥三次发酵(前、后发酵和发菌)技术,工厂化栽培出菇,一年生产8轮,蘑菇产率稳定在30kg/m2;而我国农户的产菇率仅为6-8kg/m2,而且生产周期长,每年一种一收。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民无力采用先进的“隧道发酵技术”,不具备“巴斯德灭菌和腐熟”的发酵条件,堆肥质量低下,病虫污染严重,产菇率低而不稳。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实现食用菌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单产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家接轨,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创汇,还能为广大群众提供节支增收的好途径。第2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选择符合我国有关政策的需要项目为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目录中鼓励类第“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包括青贮饲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食(药)用菌菌种培育;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规定。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政策。2、食用菌规模化生产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就我国目前总体农业水平来衡量,属于一种科技含量高的高投入产业。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仅有日本、韩国和台湾,年产量达不到30万吨60 ,而市场平均需求量达50万吨。根据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10余年来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过程来看,人们对高品质食用菌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现在建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有利于取得进入市场的主动权。本项目选择双孢菇作为主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销售渠道顺畅,同类项目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及示范带动作用。3、项目的建设是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大码头镇近年来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和投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使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转变。食用菌作为广饶的新兴、朝阳产业,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员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了专门规划。把食用菌产业培植成为大码头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工厂化栽培是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4、项目的建设是引导农民群众致富的需要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是麦(稻)草、棉柴、棉籽壳、牛粪、羊粪等农副产品,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0 ,从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通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提高产量、质量和商品率,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食用菌生产,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帮助菇农解决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和销售问题,同时能辐射和带动周边食用菌产业化的发展,使广大种植户得益。5、促进人才、技术和成果的孵化器的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使项目的技术人员得到培养和锻炼,并较为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当地科技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播者。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会使一批实用技术得到开发与完善,如菌种标准化生产技术、双孢菇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大大提升本区域内外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可增加本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双孢菇规模化生产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富民强镇的项目,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是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好项目。特别是引进国际先进的“荷兰式隧道发酵技术”,将大量的秸杆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对净化城乡环境、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区具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和辐射,把食用菌生产发展成我市新兴的支柱产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第3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60 食用菌产业是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菌物业三大产业之一。我国发展食用菌的潜力很大,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①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生产技术不规范,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影响了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出口。②产业链不配套,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技术力量弱,种菇效益不稳定,对现有食用菌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项目以建立适合农村规模化生产的人工食用菌种植体系为目标,通过引进、筛选、保存,实现优良菌种规模化生产;采用绿色生产技术,针对不同食用菌生产对基质的要求,利用国内先进的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新型双孢菇堆肥发酵隧道的建造技术与应用”技术成果(成果登记号:20081125),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集中发酵、集中培菌、分袋(包)出菇、采后分选、绿色保鲜贮运,建立双孢菇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使产品达到绿色A级标准。通过项目单位和河北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融合,整合产学研优势,发挥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作用,以多种形式,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示范区+农户”的产业模式,以高校和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建立双孢蘑菇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区。组织、引导菇农向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建成3万吨绿色双孢菇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基地,生产绿色双孢菇产品1.5万吨。60 第4节产业关联度分析实施食用菌规模化生产高技术项目,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符合广饶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广饶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现代农业及设施农业转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带动项目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整合食用菌产业资源;提高食用菌产产业科技含量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水平;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和其市场竞争力,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带动东营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第5节市场需求分析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8000-3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kg,而我国仅5kg。目前世界食用菌每年总产约1050万吨,我国年产量870万吨左右,占世界的65%。发达国家资源与劳动力昂贵,中小菇厂纷纷转产,产量每年递减6-8%,日本食用菌被称作“银发产业”。发达国家所产食用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正是吃的越来越多,种的越来越少。大码头镇2010年通过合并乡镇,被东营市列为发展高效生态60 农业生产镇,是一个新崛起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镇(10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种植双孢菇最需要劳动力的环节就是培养料的发酵,把发酵环节变为工厂化,既节省大量劳动力,又提高生产效率,还保护了环境,且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产品目标市场分析:国内种植双孢菇的省份,主要是河南、河北和山东。山东主要种植城镇是武城、城阳、淄博、牟平、茌平、胶南、莘县、河口和大码头,我公司正位于鲁中地区,交通便利,运输方便。价格现状与预测:根据国家部委领导和权威专家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国内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将大幅上升,食用菌产量将供不应求。市场竞争力分析:双孢菇培养基主料是农作物秸秆、牛粪、鸡粪、猪粪等。大码头镇是农业大镇,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因此该镇双孢菇培养基生产原料丰富,价格低。另外,山东现有此类生产厂只有一家在临朐,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供不应求。在山东河北河南市场的需求量,再上5个生产厂也不能满足需求。营销策略:在满足本地区菌农需求的基础上,销往青岛、淄博、大连等反季节种植城区。公司将聘用山东农业厅和河北农业厅食用菌专家做技术顾问,为生产出最适宜双孢菇实体生长的培养基提供技术保障。从而实现大码头镇及周边地区使用上“第一品牌”的食用菌菇培养基。60 第三章 项目技术基础第1节项目单位技术基础情况1、项目单位情况东营市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公司+基地(培养基生产)+农户”农业化经营模式为基础,通过基地与菌户形式松散或紧密的合作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公司聘请高级食用菌专家,建高标准化食用菌厂,研发开拓高效珍奇菌种,做到培养基与菌种同时供给菌户。公司建立高标准示范园区,内有反季节培养培育车间,并与各高校组建科研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公司建有一支强有力的销售队伍,保证菌户的利益,切实调动起菌户的积极性。公司建有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公司部门由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人)为主要领导,下设行政部,研究与开发部,技术生产部.市场销售部,采购部和财务部。该公司位于广饶县大码头镇,该镇食用菌生产久负盛名,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食用菌生产先进乡”,目前食用菌种植有鸡腿菇、香菇、鲍鱼菇等9大类20多个品种。公司与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合作,聘请省农业厅食用菌专家崔长玲主任、河北大学食用菌专家杨国良教授为技术顾问,引进先进的隧道发酵蘑菇培养料技术,建有先进的“新型双孢菇堆肥发酵隧道”,蘑菇棚500亩。60 2、合作单位情况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其主管部门是河北省教育厅,依托单位是河北大学。中心于1993年进行省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1996年通过评估验收,正式挂牌成立,定名为“河北省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试基地”。随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扩大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2005年更名为“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成立10年来,学术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研发与时俱进,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承担了一批省部级课题项目,并取得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食药用真菌、生物制药、生物肥料与农药、工业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以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支撑,建成河北省生物工程重点学科,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近百名。2008年取得“新型双孢菇堆肥发酵隧道的建造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该项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区还聘请了该科技成果的首席专家杨国良研究员为顾问,常驻项目实施地点负责技术指导。杨国良60 教授从事食用菌研究和技术开发近30年,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一直在生产一线进行食用菌技术研发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被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河北省食用菌联合会会长。山东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是直属于省农业厅的处级事业单位,是全省食用菌行业主管部门,下设生产科、科教科、质检科、市场信息科等科室,并建有高档次菌种监测实验室、菌种保藏中心和科技示范园各一处。是全省食用菌行业的组织管理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研推广中心和市场调度中心。该项目主要研究单位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全能胜任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第2节国内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在国外食用菌生产领域,最值得我国学习仿效的是蘑菇培养料的“无害化”处理工艺,即“隧道式发酵技术”。这种技术的先进性在于:利用微生物发酵热完成“巴斯德灭菌和腐熟”过程,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传统发酵工艺相比,隧道式发酵耗能低,效益高,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在整个培养料处理过程中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由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拌料、发酵、接种、成品入库全部按电脑输入的各项指令进行,生产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随时都在电脑上报告出来。国内60 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及市场的需要,我国双孢菇生产突破了区域限制,产区已从长江以南扩大到华北、东北和西北各省。这为21世纪中国蘑菇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是以生物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各种食用菌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栽培方法。目前,我国已颁布了7个有关食用菌的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这些标准对于保证食有菌的产品质量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些标准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对于生产户来说,更关心的是如何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要的食用菌产品。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食用菌的栽培特点,研究培养料无害处理技术、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控制和管理技术等,形成一套无公害绿色食用菌生产的技术体系或技术规程。第3节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项目通过引进先进隧道式生物发酵技术,利用菌种的基因工程生物育种技术、规模化菌种生产技术,实现双孢菇集中培菌、分包出菇,使双孢蘑菇培养发酵成本成本降低15%,产量由5-8kg/m2提高到10-15kg/m2,提出双孢蘑菇绿色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使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有利于提高食用菌单产和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食用菌规模化的生产。60 利用先进隧道生物发酵技术后,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传统发酵工艺相比,隧道式发酵具充分利用堆肥发酵热、省能源、效率高、发酵均匀、病虫害少、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与引进荷兰式发酵隧道相比降低生产成本60%。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后,可实现公司集中发酵、集中培菌、分散到农户出菇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通过优良菌种引进、筛选和保存,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优良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保证供应本地区生产基地和外围农户的提供优质的菌种需求。采用自动化监控,由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拌料、发酵、接种、成品入库全部按电脑输入的各项指令进行,生产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随时都在电脑上报告出来。实现了食用菌的工厂化、现代化生产。食用菌厂每天均有大量的肥料需处理,通过建设菌肥厂,废弃料开发成为生物菌肥,既是解决了食用菌废料污染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0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第1节项目的产能规模建立2000亩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示范区,年生产绿色保鲜鲜菇5000吨,加工罐头产品5000吨(按照1000个菇房,菇房实际生产面积500m2,平均每m2产菇按最低产量10kg计算,1年2个周期,年产量为10000吨,生产菌肥10000吨。第2节主要建设内容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建设菌种繁育技术中心,引进、筛选、保存,实现优良菌种繁育及规模化生产;利用先进双孢蘑菇隧道生物发酵技术,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建设菌肥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1、建设菌种生产车间1个,建筑面积2800m2;2、菌种研究中心1个,建筑面积520m2;3、建设先进发酵式隧道103条,占地面积12854m2;4、新建温室140座,建筑面积186760m2;5、建设生物肥厂1个,建筑面积12000m2;60 第3节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1、工艺技术路线双孢蘑菇高新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的建立隧道生物发酵技术研究机械化生产研究标准化菌种生产标准隧道生物发酵技术标准机械化生产技术标准绿色栽培管理技术标准标准化种植技术标准高新示范区的建立和新技术的示范菌种生产工艺研究绿色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自动化监控技术研究自动化监控技术标准2、项目的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标准化菌种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目标:以培育市场需求量大、适应性强、品质好,能适应项目的生产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菌种为目标,建立优良菌种繁育体系,保证优良菌种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建立标准化菌种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内容:优良菌种鉴定与评价,并建立优良菌种库,60 研究不同培养基种类、培养基理化性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与方法、培养基灭菌方法、接种方法和接种量、菌种的培养环境与保存方法等对各级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影响,通过多孢分离、菌丝先端分离、更换碳氮营养源种类和比例等生物方法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以保持菌种原有生命力和性状为目标,通过环境控制手段研究,利用低温、干燥、隔绝空气和断绝营养等措施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的新陈代谢,降低优良品种的变异幅度,保证供应本地区生产基地和外围农户的菌种需求。提出标准化的各级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指标:a、建设菌种育种中心1个,引进赛选优良菌种1-2个;b、利用开发一套安全高效的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使菌种成本降低10%、生物学转化率提高10%、菌袋污染率降低3%-5%;c、建立优良菌种的提纯复壮标准;d、培养技术带头人2人,技术骨干6人,培养基层技术骨干20人,开展技术培训50人次。(2)先进隧道建造和生物发酵技术研究研究目标:通过引进先进隧道建造和隧道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达到食用菌培养料的工厂化生产,使双孢蘑菇培养发酵成本降低15%,产量由5-8kg/m2提高到10-15kg/m2。研究内容:60 利用先进隧道生物发酵技术,重点研究利用微生物三次发酵完成“巴斯德灭菌和腐熟”过程,研究不同季节条件下进行隧道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空气、发酵时间对培养料的影响研究,并采用智能化电脑全程监控,形成适合项目区的“隧道式发酵技术”示范。保证供应本地区生产基地和以外农户对发酵料的需求。考核指标:a、形成先进隧道发酵技术规程;b、建设先进发酵隧道103条;c、培养技术带头人4人,技术骨干7人,培养基层技术骨干30人,开展技术培训200人次。(3)绿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培养料无害处理技术、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环境控制和管理技术等,形成一套绿色食用菌生产的技术规程。研究内容:对项目区的大气、土壤、灌溉用水布点监控检测和控制,确保生产环境质量达到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对食用菌的生产栽培、采收、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测、分析,全程掌握产品生产流程与各环节产品质量状况。研究培养料无害处理技术、环境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食用菌产品质量的影响。考核指标:a、形成一套绿色食用菌生产的技术规程;b、建设生物肥料厂1个;60 c、发表项目有关的研究论文1篇;d、培养技术带头人3人,技术骨干7人,培养基层技术骨干40人,开展技术培训300人次。(4)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引进喂料机、隧道供料填装机、堆料机、堆料压块机及自动化蘑菇生产菌室等先进生产设备,达到食用菌的机械化、工厂化生产。(5)自动化监控技术应用采用自动化监控,由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拌料、发酵、接种、成品入库全部由电脑进行监控,生产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随时都在电脑上报告出来,以便准确掌握各项数据,实现了食用菌现代化生产。3、双孢菇栽培工艺及特点(1)优良菌种的选择、培育、复壮、保存制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菌种好坏,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培育优良菌种,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制作菌种的具体操作工艺流程如下:①分离↓母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筛选提纯→原始种→中试后确定母种↓←转管扩接←保贮↓原种培养基制备→高压或常压灭菌→接种→培养→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备→常压或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栽培种菌种制作工艺流程60 ②菌种质量鉴定标准母种(一级种),在同一培养基上具有原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无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生长健壮有力,边缘整齐,不发黄,不老化,菌龄掌握在刚长满斜面即用于扩接原种或继代培养。原种(二级种)。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粗壮浓密,均匀布满瓶周,外见颜色一致,无不均匀斑,培养基由棕黑色转为淡棕黄色,有双孢菇特有香味,菌丝不萎缩,不发黄,接种后应在40-50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10天左右使用。栽培种(三级种)。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玉米黄,粗壮有力,均匀布满瓶周,外观颜色大体一致,无明显不均匀斑,培养基成淡棕黄色,有双孢菇特有香味,培养基不萎缩,不吐黄水,接种后菌丝应在30-45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15天左右使用。③菌种的复壮菌种在传代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引起的使原有的优良性状渐渐消失或变坏,出现长势差、出菇迟、产量不高、质量不好、子实体丛生等现象。因此对菌丝尖端分离进行提纯复壮、适当更换培养基、菌种分离等方法对菌种进行复壮。④菌种的保藏采用双孢菇菌种PDA斜面冰箱保种的方法,菌种移接后,放在22-24℃温度下培养,要勤检查,当菌丝健壮地长满试管时,及时挑选无污染的培养斜面,棉塞用硫酸纸包扎后放置在4℃60 的冰箱中保藏。一般2-3个月转管一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的代谢强度,抑制菌丝的生长和繁殖。(2)隧道的建设①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新建103栋发酵隧道,简述其构造如下图:“发酵隧道”构造剖面图隧道内部宽3.5m,高4m,长20m。隧道的风管上钻有通风孔。有孔地板下有主送风管。在原料发酵过程中,由大功率风机产生的强制气流经风道和气嘴吹过原料,再由隧道门上部的百叶窗排出或循环利用。隧道空间及料堆中设有温度探头,与隧道外的控制仪及通风系统相联动,通过调整新风与循环风的比例,即可保障原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②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我国的食用菌栽培业,主要以农户为生产单位进行分散式的季节性生产,蘑菇培养料的发酵设施与技术较为落后,因而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产量一般不过8kg/m2,60 而且生产周期长,每年一种一收,菇棚利用率不高。这种低产量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工艺亟待改良。本项目采取的技术路线如下:培养料配方→预发酵→隧道发酵→培养料→生产双孢菇→有机肥a.培养料配方以木腐菌残料、麦秸、玉米秸、畜粪为主料,辅料为尿素与石膏。初始投料量折干计算为55kg/m2,初始含氮量不低于1.7%。配方参见下表。蘑菇培养料配方及含氮量(每1000m2菇床)原料名称质量标准数量(kg)干重(kg)含氮量(kg)木腐菌残料水分≤15%,N=1.23%2000017000200.91麦秸水分≤15%,N=0.48%10000850040.08玉米秸水分≤15%,N=0.48%10000850040.08鲜牛粪水分≤50%,N=2.6%40000(40m3)20000520.00尿素N=46%300300130.80石膏粉CaSO4≥68%4004000石灰粉水分≤5%3003000合计8100055000950/55000=1.7%b.预发酵每1000m2菇床,需要原材料81吨,平摊于料场上约50cm厚,喷水至含水70%,用倒垛机混匀后起堆,初始体积约400m3。14天内翻堆5次,料堆内部温度达60-70℃60 。前发酵结束时,料堆体积缩减为280m3,比初始体积减缩30%,减量化作用非常明显。c.隧道发酵1条隧道装料体积为:宽3.5m×高2m×长20m=140m3;2条隧道装料280m3。把温度传感探头置放于培养料中所预定的位置,关闭入料口。由人工调控气流调节器(气闸),控制新风和回风的比例。有2个气闸:如果需要新风进行降温,可把循环风气闸关闭,把新风气闸完全打开;如果需要保温,则把循环风气闸完全打开,把新风气闸关小。一般而言,开机时先以循环空气为主,以尽快提升料温进行巴氏消毒。但是为避免缺氧发酵,要求在循环风中最低限度混入5-10%的新鲜空气。隧道发酵时间约7天(168小时),相关参数见下表与图。隧道发酵时间与料温的相关数据发酵时数(h)02432386286110134142堆肥温度(℃)35575751494945432360 隧道发酵进行20小时后,培养料中的高温菌类开始大量繁殖,培养料温度由初始的50℃左右提升到57-60℃(巴氏消毒温度),在此温度范围维持20小时左右。如果温度超过60℃,即通入较多的外界空气使料温冷却,不能使培养料温度过高。巴氏杀菌结束后,多通入外界空气,使培养料的温度缓降到50-45℃,进行5-6天的发酵腐熟。料温曲线平滑下降,而气温曲线波动较大,这是开闭鼓风机所致,其变化规律为:给风时,料温下降而气温暂时上升;停风时,料温升高而气温相对下降。如此反复调节,即可使料温保持缓慢下降。7天(168小时)后,将循环风全部关闭,只给新风降温排氨,10小时后料温降到30℃以下。d.培养料经过隧道发酵,培养料体积剩余238m3,比初始体积400m3减缩了40%。隧道发酵合格堆肥的技术指标准:①感观质量草段暗褐色、易断无光泽;紧握指缝间有水渍,浸出液不混浊,不脏手,无氨味,可见放线菌白斑。②理化指标含水65-68%;pH值7.2-7.5;含氮≥2%;含氨≤0.01%。(3)生物肥料的生产收完蘑菇后,残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充分降解而呈粉末状,有机质含量高达48%,含氮1.5%,相当于新鲜鸡粪的含氮量,成为优质有机肥(数据见下表)通过建设生物肥料加工成为颗粒,可用于肥田或改良土壤,增产粮、果、菜,形成“残料→双孢菇→有机肥→粮、果、菜”60 良性生态循环生产,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双孢菇残料的肥料成分成分有机质腐植酸N%P2O5K2O其它含量%47.920.671.471.512.0826.37(4)生产期的管理将培养料尽快搬入菇房,先填入最上层床架,从上到下,逐床填入,填料的厚度为16-20cm。填料完毕,即关闭门窗,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24h,操作方法与空菇房消毒相同。为了使菌种尽量全面萌发,菌丝在培养料表面应占有优势,减少杂菌污染。拟采用新法播种采用混播加撒播方式,即先以三分之二的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后,将菌种翻入料中5cm与培养料混合,再将剩下的三分之一菌种撒在料面上。覆土前要把料面抹匀拍平,及时覆土是夺取蘑菇高产的重要措施。包括覆土的选择、覆土的时期与方法、覆土层的调水等。蘑菇从播种到开始采收,一般需要35-40天。第一、二、三批出菇集中,两批菇间隔期为7天左右,第四、五批及春菇出菇不集中,产量减少。秋菇产量占总产量的70%左右。出菇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有水分管理、通风换干、挑根补上及追肥等。当蘑菇长到符合标准大小时,应及时采收。注意采收方法,保证采收质量。(5)双孢菇加工生产工艺及特点60 双孢菇鲜食最佳,不宜久放。大面积发展双孢菇,必须考虑深加工问题,否则,产品积压变质,就会造成损失。从出口情况看,深加工品种主要有干制品、罐藏品、速冻产品、盐渍品等。低温保鲜①采收要求采收时要求操作人员带上薄型乳胶手套,轻捏菌盖,使子实体转动的同时向上提起,然后侧放入垫有棉质纱布的菇盘(筐)中。②低温预冷鲜菇进入2℃低温预冷室后,很快便可停止代谢,待菇体内部与室温相同时,即可切除菌柄,并同时进行分级。③包装双孢菇的包装,可采用小包装再装入二层包装,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合同或订单执行。④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⑤包装保鲜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则高达25%左右,此时鲜菇的呼吸量极小,可达到保鲜的目的。⑥辐照保鲜鲜菇包装后,使用钴-60进行辐射处理,剂量约为2000-3000戈瑞,然后即可低温储藏或运输。60 双孢菇干片双孢菇干片是把鲜菇按一定规格切成薄片,经脱水干燥而制成的加工产品,也叫脱水双孢菇片。我国是双孢干片的重要出口国,产品深受欧美市场的欢迎。工艺流程介绍如下:原料选择→切片→护色处理→烘干→包装。蘑菇罐头蘑菇罐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国内生产的蘑菇罐头有整菇、纽扣菇、菇片、碎菇几个品种。蘑菇罐头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护色和漂洗→预煮→冷却→分级→修整→装罐→灌汁→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盐渍与酸渍蘑菇①盐渍蘑菇工艺流程:选料→漂洗→预煮(杀青)→盐渍→装桶→入库保藏。②酸渍蘑菇双孢菇一般用盐渍方法来达到加工目的。但这种加工方法不利于直接食用,在进行终端加工或食用时,必须将食盐降低到一定浓度后方可进行加工食用。这个过程会造成水、热、营养物质的浪费,环境污染。而运用酸渍加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减少营养物质流失。a酸渍蘑菇加工原理60 酸渍蘑菇加工所用的酸属于可食有机弱酸。大多数微生物在pH值为4.5以下时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酸渍蘑菇加工是运用多种有机可食弱酸来提高氢离子浓度,从而抑制各种微生物生长发育,使菇体达到贮藏目的。b加工辅料冰醋酸、柠檬酸、乳酸、抗坏血酸钠、焦亚硫酸钠。c工艺流程鲜菇收购→漂洗、清洗→杀青(烫漂)→冷却→分级→挑选整理→定色→脱硫→配汤→包装→成品。d产品特点酸渍双孢菇与盐渍双孢菇加工技术相比,所加工的产品商品性好,色泽均匀有光泽感。不污染环境,所需辅料是可食性的弱有机酸,容易进行无害化处理,而且不受国外食用菌出口配额限制,打破了配额壁垒,可带动我国双孢菇的发展。(6)蘑菇产业链基本框架:培养料原料麦、稻草、玉米秸杆、棉籽壳和畜禽粪便、其它原辅料等供应→自制或专业公司提供一次、二次隧道发酵培养料→自制覆土或专门提供草炭土或泥炭土覆土→专业公司或研究机构生产供应菌袋、菌种、营养剂→专业公司生产发酵料、覆土并播种后种植外包→专业技术、质量、食品安全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反季节技术服务→种植户自建菇棚生产或专业公司工厂化控温全年生产→生产季组织采摘工人工采收或机采→专业或生产一体分选等级、保鲜、包装、物流→鲜品自行销售、经销商合同包销或按等级订单交售加工厂→筐装、塑料包装、桶装等包装材料供应→罐头清水、盐渍、酸渍或干切片加工、包装、贴标→其它药品、食品、保健品、多糖类、下脚料、杀青水、菌糠的深加工和开发利用→产品认证机构专业认证→遵从国际贸易一般程序出口经销和分销。(7)生产种植流程图(菌种技术):60 草料干燥、无霉变、碾压湿透并晾晒适当保水→粪料干透破碎或粘稠料稀释使用→准备食用油渣饼粉、棉籽壳、石膏等辅料→按粪草料、半合成料和合成料需用配方和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操作规程、腐熟时间控制标准建堆、翻堆、均质保温保湿通风发酵→发酵料降温分料上架播接菌种→播种后保湿培养发菌→菌丝长满培养料覆土保湿培养→菌丝结块喷水通风诱导出菇→做好蘑菇秋季、越冬及春季生长与技术管理,按无公害产品标准施用农药→适时采摘保证商品率。(8)工艺路线本项目采取的技术路线如下:隧道发酵原材料生产收集菌种繁育菇房发菌菌种工厂化生产覆土出菇原材料生产收集.菌种研发中心废弃料收集采收产品销售保鲜加工废料加工生产菌肥在预湿、翻堆、填料、通风、出料、洒水、调温、调湿及包装中各环节均广泛使用自动化设备,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施用任何化学药剂,以确保产品高品质、无污染。第4节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栽培设备选择60 项目主要设备的选型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配置,包括研发、产业化生产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和“接种压块自动生产线”。主要设备及自控装置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备注1液体菌种设备台1020202接种室专用消毒设备套62.5153栽培容器1515栽培构架20204生产设备1208.84.1配料、灭菌设备3601804.2栽培瓶填料机312364.3接种机3391174.4瓶栽废渣挖瓶机172.440.84.5翻堆机325754.6装载机320604.7摆头机21503004.8压块机2200400合计1278.82、双孢菇加工生产主要设备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螺旋预煮机GT6J2312分级机GT5C8160 3预封机GT4B1524封罐机GT4B12/GT4B255杀菌锅GT7C523、酸渍蘑菇加工主要设备漂洗池、清洗池、杀青装置、冷却装置、分级设备、挑选整理设施、定色装置、脱硫装置、配料装置等。第5节建设地点及条件本项目场址选在广饶县大码头镇,紧挨荣乌高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1、水文气象水文:该镇以石村经颜徐至周庄村为分界线,此线以南为泰沂山北麓山前淄河冲积扇的中尾部,第四系地层较薄,由浅至深均含淡水;此线以北至小清河为山前冲积、黄河淤积和海潮侵袭交替作用形成的海陆相沉积,第四系地层较厚,地下水由浅至深为咸-淡或淡-咸-淡水;小清河以北则为黄河淤积平原末端,第四系地层较厚,由浅至中等深度均含咸水。气象:该镇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型气候境内气候无明显差异。气候特征是雨、热同季,大陆性强(大陆度66.4),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为3-5月,气温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为6-8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气候湿热。秋季为9-11月,气温下降,雨量骤减,天高气爽。冬季为12-60 2月,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境内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4.7小时,年日照极值2881.4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最高气温18.9℃,年平均最低气温6.8℃。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3.3℃。降水量历年平均562.2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多吹西北风,春、夏季多吹东南风,初秋多吹东南风,晚秋多吹西北风。常年始霜日为10月21日前后,常年终霜日在4月6日前后,年平均无霜期为198天。2、地形、地貌及土壤该乡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地面标高28米(黄海高程,下同),东北部地面最低,标高为2米,坡降为0.48‰。地貌属鲁北平原,南部由山前冲积而成,北部为黄泛淤积。境内主要是微地貌,差异不大,其类型有:缓岗,占全县总面积的8.72%,地面标高10-28米不等。浅平洼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9.25%,分布在微斜平地之中,小清河以南各洼地面标高5-20米,比周围相对低1-2米;小清河以北地面高3-5米,比周围相对低0.5米左右。微斜平地,处于缓岗与洼地之间,在县内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61.53%。河流阶地,因河水泛滥淤积而成,分布于淄河两岸,占总面积的0.33%,土层主要是粗砂沉积物,高出河床1-1.5米。河流圈地,处于小清河与溢河坝之间,占总面积的3.05%,呈封闭状况。滨海滩地,海拔不高于3.5米,占总面积的7.11%,分布于沿海老防潮坝以东。60 3、技术支持为保证此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已与河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签定了技术合作协议,同时公司聘请山东省农业厅食用菌工作站崔长玲主任为技术负责人。在多年的食用菌项目研究、生产实践中,公司与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技术协作关系、获得大力支持。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第6节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管理本项目食用菌示范基地和加工厂建设工期为3年,采用边建设边生产,2011年达到年产鲜菇8000吨。建设140个菇棚,建设发酵式遂道5条。项目建设期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实行招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项目具体实施进度见下表:序号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1/42/43/44/41/42/43/44/41/42/41资金申请及审批2初步设计及审批—3施工图设计60 4工程招标、设备采购5土建工程6设备安装7生产8职工培训9达产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1节投资估算1、估算范围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土建工程费、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其他费用、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等。2、估算依据(1)60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及同类地区类似工程竣工结算。3、编制说明(1)土建工程费建筑物估算价值主要依据当地有关类似工程造价估算。本项目主要为菇棚、隧道及加工车间与仓库、办公室建筑工程费。(2)设备购置费国产设备按照设备生产厂家报价加运杂费用或参照设备价格资料并考虑涨价因素计算。(3)安装工程费参照当地安装工程综合定额,并根据实际情况估算,主要为水电工程安装费。(4)其它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估算:①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计取。②工程勘察设计费:按有关取费比例并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调整。③监理费:按有关规定计列。④联合试运转费:暂按设备购置费1%计列。⑤职工培训费:按定员总人数1106人进行培训,每人3500元计列。60 (5)预备费:基本预备费计算基础为固定资产费用、无形资产费用与递延资产费用之和的4%。4、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额5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510.96万元,占50.22%。设备购置费1722万元,占34.6%。安装费113.40万元,占2.28%。其他工程费用461.22万元,占9.05%。预备费用192.3万元,占3.85%。建设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合计1工程费用2510.961722.00113.400.004346.3686.93%1.1主体工程1218.401600.0096.000.002914.40 1.1.1生产车间518.401600.0096.00 2214.40 1.1.2菇棚700.000.000.00 700.00 1.2辅助工程957.600.000.000.00957.60 1.2.1隧道900.000.000.00 900.00 1.2.2仓库57.600.000.00 57.60 1.3公用工程20.00122.0017.400.00159.40 1.3.1供电及电讯10.0036.0010.80 56.80 60 1.3.2供排水10.0050.0015.00 75.00 1.3.3环保 70.0021.00 91.00 1.3.4总图运输 70.000.00 70.00 1.3.5采暖通风 18.005.40 23.40 1.4服务性工程290.000.000.000.00290.00 1.4.1办公210.00   210.00 1.4.2发菌房80.00   80.00 1.5厂外工程3.960.000.000.003.96 1.5.1道路3.960.000.00 3.96 1.6其他工程21.000.000.000.0021.00 1.6.1室外工程等21.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61.22461.229.22%2.1建设单位管理费   43.4643.46 2.2勘察设计、咨询费   86.9386.93 2.3工程监理费   39.3739.37 2.4联合试车费   17.2217.22 2.5土地使用权费   176.20176.20 60 2.6技术转让费   30.0030.00 2.7职工培训费   68.0468.042.8其他   0.000.00 3预备费   192.30192.303.85%3.1基本预备费   192.30192.303.2涨价预备费   0.000.00 4建设投资合计2510.961722.00113.40653.525000  比例50.22%34.44%2.27%13.07%100.00%100%5、总投资估算总投资为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之和,项目所需流动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流动资金暂不计入项目总投资。总投资为50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其中申请国拨资金1000万元。第2节资金筹措1、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自筹资金2200万元。(1)融资主体项目融资主体是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融资方式60 融资方式为既法人融资。(3)资金来源①企业自筹资金企业自筹资金为2200万元。②银行融资申请银行贷款2800万元。2、用款计划项目建设期拟定为3年,采取边生产、边建设,第一年投入40%计2000万元,第二年投入30%计1500万元。第三年投入30%计1500万元。60 第六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第1节环境保护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标准;(3)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标准;(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环境现状及主要污染源拟建地点位于大码头镇西部,其中菌类基地占地280亩,加工厂占地面积42亩。周边环境好,大气环境质量好,土壤纳污能力强。①环境空气:周围工业企业污染较少,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程度也较小。区域内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大气污染物SO2、TSP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要求。②噪声:厂区周围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类标准。3、主要污染源60 本项目符合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从未对环境产生过不良影响。①加工厂原料、罐装桶洗涤、管道洗涤、设备洗涤时产生的废水。②生活产生的废水。③生产时产生的渣滓。④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⑤基地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有:生产废料、鸡粪臭味、少量生活污水、轻微噪音等。4、项目污染治理方案(1)废渣生产废料是指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所剩的培养料,内含菌丝、少量微生物、有机质及纤维素等。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时,在清除废料前,可利用锅炉供应蒸汽,使蘑菇培养车间升温至70℃,并保持12小时,从而杀死废料中残存的菌丝和微生物,并蒸发部分水分,防止对后续生产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此项目生产原料以麦草和牛粪、鸡粪为主,鸡粪有一定的臭味,通过加快鸡粪周转速率,减少鸡粪在厂内贮存的时间,并进行加盖处理和种植绿化隔离带,可将鸡粪臭味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对周围生活环境基本无影响。(2)废水60 生产废水源于原料预湿用水、车间设备和地面清洗用水等。本项目设计注重环保和节能,已铺设回水管道系统,可回收所有生产废水并进行再利用,仅雨水和生活废水外排。生活废水主要来源于办公和生活区,有化粪池进行过滤和发酵处理,然后再向外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3)噪音该项目使用的机械包括铲车、叉车和设备中仅有风机、水泵和锅炉风机有轻微噪音,且设备都在独立的房屋中,对外界工作和生活毫无影响。对噪音大的设备均分别装设消音设备和防振设施,尽量减低噪音,必要时在建筑处理设围壁墙单独封闭或吸音板材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噪音对其他部位的影响,设备配套的电动机均选用低噪音的电动机,时噪音不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的标准,以保证生产操作人员的健康。5、环境卫生管理应设专人对厂区及与厂区毗邻地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维护,保持厂区、厂房、道路环境的整洁和良好状态。厂内定期进行除虫灭害,防止害虫孳生,必要时设诱杀装置捕杀老鼠、蚊蝇。车间内禁止使用杀虫剂。6、绿化60 厂区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工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工厂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厂区条件,在生产车间周围选配良好的树种和植物,进行绿化,改造生产环境,美化厂区,促进企业生产发展。7、环境影响评估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绿色有机生产条件,不会对周围水体、大气等带来任何环境污染。且项目生产办公以外的空地全部种植草坪,对净化环境、保持水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培养废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作为改良土壤优质绿色肥料。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区的粮经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收完蘑菇后,残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充分降解而呈粉末状,有机质含量高达48%,含氮1.5%,相当于新鲜鸡粪的含氮量,成为优质有机肥(数据见下表),可用于肥田或改良土壤,增产粮、果、菜,形成“双孢菇→有机肥→粮、果、菜”良性生态循环生产,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双孢菇残料的肥料成分成分有机质腐植酸N%P2O5K2O其它含量%47.920.671.471.512.0826.37第3节节能1、国家节能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143号)《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设部建科[2005]78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2、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3、能耗指标项目所需能耗指标表项目数量折标煤(t)备注水(m3)513000131电(万kwh)2541026煤(t)850582综合能耗1739单位能耗(kg/t)584、节能措施(1)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双孢蘑菇专业生产成套设备,在保证高标准的前提下追求低能耗,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国内配套设备均选用国家推广的节能产品,力求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2)本项目“隧道式发酵技术”生产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工艺流程严谨,设备传动及控制系统设计合理。(3)加工车间采用耐腐隔热保温的夹芯板搭建,以减少热能的传入(夏季)和散失(冬季)。各建筑物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4)回水管网的设计既降低了水耗也消除了对周边水质的污染。(5)60 热力管道均作保温处理,减少热量损失;冷凝水回收重复利用,燃料、水、电、汽均设有计量装置,便于管理和核算。变配电站、动力用房等设施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管网损耗。(6)项目“隧道式发酵技术”设备含有电控感应设备,可自动探测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数据,既便于生产管理又大大降低了电和燃油能耗。第4节消防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消防措施(1)总图实施地内建筑物间距大于10m,道路呈环状,主干道12m,副道6m,有较大面积空场可用于消防回车。(2)建筑结构厂房、仓库等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各建筑物内疏散通道间距小于25m,并在醒目位置设有安全标志。(3)给排水有一供水量达到160m360 /h的深井,利用恒压供水系统供应生产、生活和消防,消防供水利用独立的专用管道系统。厂区设室内外消防设施完善,根据《建筑防火规范》按火灾一次计,室外消防水量20L/S,室内消防水量10L/S。厂区消防管网设有室外消火栓6套,车间内设置室内消防栓24处,并配置消防水龙带。可满足项目对消防的要求。(4)电气厂区内设变电所一座,供电电压为10kV。变电所内设变压器及相应的配电设施,电气设计采用TN-C-S系统。厂区用电负荷属二类。车间电源进线处零线设置重复接地。建筑物防雷按三类防雷设置。(5)采暖通风采暖采用热水供暖,在系统中,管材、保温材料均为不燃或难燃材料。车间内设轴流风机通风换气,局部生产工序采用强制通风,无火灾危险。(6)工艺项目生产中主要原材料为双孢菇,属难燃材料,丁类生产。对易燃物(麦秸)采用分堆隔离的办法,并在其四周配备了消防栓。3、机构设置成立公司专业消防队,定期对所有队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并记录备案。第5节原材料供应项目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乡镇,周边均是农业生产区,因此拥有丰富的粮经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食用菌生产原材料,价格低廉具有生产食用菌的绝佳条件。60 1、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材料为禾本科植物的秸秆如麦草、玉米秸秆和适当添加畜粪等辅料。2、原料用量(1)每1000m2菇床的参考用料见下表:原料麦草棉籽壳牛粪石膏粉菌种草炭土%4040155用量(t)40401555000瓶40m3(2)加工厂用料双孢菇加工后需要硅窗袋,罐头瓶、纸箱等包装材料。第6节外部配套条件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大码头镇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核心位置,位于广饶县城东北25公里处,北依小清河,东南两面与寿光市接壤,引黄济青输水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荣乌高速纵贯全镇,交通十分便利,且地理位置优越。1、公用工程消耗量公用工程消耗量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消耗量备注1自来水0.4MPa,饮用水标准m3/d17102电380v/220v,50Hzkw1650装机容量3蒸汽0.2~0.6MPa,饱和蒸汽t/h0.6560 2、公用工程供应(1)水该项目供水水源为自来水。接入管管径DN200,供水量不低于120m3/h,供全厂生产、生活用水。(2)电项目供电为镇变配电所,从厂外10kv支线引入厂内变配电室。经厂区变配电室变压为380v/220v,50hz低压供厂内各单体使用。厂内需设有1000kva变压器1台,可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3)供热公司南为西水工业园,建有电厂,能够满足厂区的供热需求。60 第七章财务分析1、评价原则、方法和依据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参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规定的原则和要求进行。2、项目建设期和计算期项目计算期确定为11年,其中建设期2年,投产期1年,生产期9年。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1)营业收入估算项目为双孢菇产业化项目。经测算,项目正常年生产1万吨双孢菇,可创收7500万元,考虑到项目实际情况,投产期按6000吨双孢菇计算。(2)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增值税率按销售收入的13%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的6%计算;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计算。增值税787.22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71.03万元。4、总成本费用估算(1)总成本项目正常年(第6年)总成本费用为5062.14万元。其中:固定成本:2288.39万元。可变成本:2773.75万元。(2)项目经营成本:4543.24万元。60 (3)成本估算①原材料项目原料为麦秸、粪肥等。经估算,原材料年需费用2600万元。②燃料、动力消耗费按当地实际价格计算。共计173.75万元。③工资及职工福利费项目定员1106人,职工年工资福利费1521.22万元。④折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建筑物折旧期限按20年,设备折旧期限按10年计算,残值率均取5%。每年折旧费为433.52万元。⑤摊销项目无形及递延资产768.43万元,年摊销费85.33万元。⑥财务费用生产期发生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计入当年的财务费用。⑦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计算。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1)财务现金流量分析根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可以分别计算出全部投资的以下几项财务评价指标:项目名称税前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47.92%36.71%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8%)(万元)12420.318960.4060 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3.764.36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设定基准收益率(ic=8%),财务净现值均大于零,说明本项目盈利能力满足了预期最低要求,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收期小于预期投资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能按时收回。(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财务评价指标: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36.71%6、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正常年利润总额2366.83万元,所得税按25%计。公积金与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均是反映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根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和总投资估算可以分别计算出上述几项指标:投资利润率:45.99%投资利税率:47.38%7、清偿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是通过“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计算,考察项目的财务状况及借款清偿能力,通过“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均能平衡有盈余。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看出:资产负债率较小,而且随着生产的继续进行,资产负债率逐渐接降低。说明项目的比率较好。8、不确定性分析(1)敏感性分析60 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建设投资、经营成本、营业收入作变动正负10%,对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见下表:财务敏感性分析表计算项目敏感性系数+10%-10%所得税前所得税后所得税前所得税后经营收入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63.0851.4633.3922.45项目投资回收期3.263.624.615.83总投资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43.8733.5352.7140.44项目投资回收期3.934.583.594.14经营成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57.4945.9638.7127.77项目投资回收期3.413.844.235.14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财务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其中营业收入的提高或降低最为敏感。(2)盈亏平衡分析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BEP=年固定成本/(年营业收入-年可变成本-年营业税金及附加)×100%=49.16%。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49.16%,60 即可保本。9、评价从上述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看,项目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四项财务评价指标均优于行业基准值;从敏感性分析看,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从财务角度评价,本项目是可行的。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项目经调查研究、分析后认为: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开发地方优质品种,通过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和高效。2、本项目实施对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生态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将带动周围乡镇食用菌的发展。合作建设10万亩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示范区,将带动周边农户10000户发展食用菌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绿色保鲜鲜菇50万吨,年创产值40亿元,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3、经过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年总成本5062.14万元,年利润总额2366.83万元,所得税591.71万元。项目投资利税率47.38%,投资利润率45.9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71%,投资回收期4.36年(建设期2年),盈亏平衡点49.16%。60 项目的财务效益很好,经济效益显著。4、本项目采用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通过优良菌种引进、筛选和保存,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优良液体菌种规模化生产。保证供应本地区生产基地和外围农户的提供优质的菌种需求。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后,可实现公司集中发酵、集中培菌、分散到农户出菇的规模化生产模式,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自动化监控,由中央调度室通过电脑进行遥控操作,配料、拌料、发酵、接种、成品入库全部按电脑输入的各项指令进行,生产期间的各种检验数据随时都在电脑上报告出来。实现了食用菌的工厂化、现代化生产。食用菌厂每天均有大量的肥料需处理,通过建设菌肥厂,废弃料开发成为生物菌肥,既是解决了食用菌废料污染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比较合理,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均符合有关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条件具备,项目可以兴建。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项目建设,落实建设资金,以便尽快组织实施。60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第1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2节编制工作的依据1第3节项目简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第二章项目意义和必要性5第1节项目提出的意义5第2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3节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10第4节产业关联度分析12第5节市场需求分析12第三章 项目技术基础14第1节项目单位技术基础情况14第2节国内外技术市场调查与分析16第3节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17重要意义和作用17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19第1节项目的产能规模19第2节主要建设内容19第3节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20第4节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60 第5节建设地点及条件35第6节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管理37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8第1节投资估算38第2节资金筹措42第六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与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44第1节环境保护44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47第3节节能47第4节消防50第5节原材料供应52第6节外部配套条件52第七章财务分析54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