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 MB
  • 2022-04-22 11:36:25 发布

古茶项目初步策划方案.doc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古茶项目初步策划方案第1章概述1.1前言四球茶(CamelliatetracoccaZhang)是生息于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境内海拔1700——1950m群山茂林内的珍稀古茶树,1963-1965年之间,贵州省茶叶土产公司对普安县林场进行野生茶资源调查时被发现,是我国最早发现的茶树新品种之一,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根据贵州普安大茶树特征定名。产地介绍普安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0″~26°10′35″,国土面积1453.59平方公里,辖8镇2乡2街道,总人口33.96万人,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黎、白等30个民族。普安位于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全县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约290天,年均日照1563小时,年均降水量1439毫米。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环境才抚育四球茶得以跨越百万年的岁月,据初步普查,普安四球茶主要分布在青山、新店、楼下等乡镇,共2万多珠,其中青山林场一处就分布有5000株左右,树龄达上千年的有上百株,成片的有2000多亩,最大的古茶树树高9米,冠幅(树枝叶直径)9米,周长1.7米,是大自然留给普安人民的珍稀古茶树资源和宝贵财富,普安县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古茶树之乡”。基本特征 根据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对茶组植物分类,四球茶生是山茶属茶亚属Subgen.Thea茶组Sect.Thea五室茶系Ser.Quiquelocularis中的一种。该植物为小乔木,嫩枝及顶芽均无毛;叶革质,长12-16厘米,宽4-5厘米,先端锐尖,丛部楔形,叶背无毛,侧脉10-12对,叶缘有细锯齿,叶柄长4-6毫米,无毛;花腋生,花梗长0.6-1.4厘米;苞片2-3个,早落;萼片5-6片,长4-6毫米,无毛;花征4.1-6.0厘米,花瓣白色,无毛;子房无毛,花柱无毛,柱头5裂;蒴果扁球形或球形,果径3.0-3.5厘米,高1.5-1.7厘米,4室,每室有种子1粒,果爿厚2-3毫米;种子球形,种径1.4-1.7厘米,果实种皮为浅褐色。据贵州省茶科所测定,普安县青山镇大箐山岭的林场野生乔木大树茶简单儿茶素含量高,为37.64mg/g-77.57mg/g,比率28.45-36.96%;云南勐海巴达大树茶的简单儿茶素为25.21mg/g,比率27.33%。复杂儿茶素含量,林场大树茶为17.33mg/g-38.01mg/g,比率仅为13.14%-21.09%;勐海巴达大树茶为48.42mg/g,比率为52.60%。由于在古老的茶树中,茶树原始型在茶叶化学成分中表现为简单儿茶素与复杂儿茶素的组成比率,因此,林场大树茶应比巴达大树茶更原始。在普安民间,人们对普安四球茶还有“山上有棵千年树,树下有口清水井,哪天如果不舒服,一片叶来一瓢水”的说法,讲的就是山上生长着的千年四球茶古茶树和一口甘甜清凉的水井,哪个人生病,只要摘来一些茶叶和用这口井的水煮,就可以治疗疾病。发展历程1980年7月13日,贵州省晴隆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卢其明等,在普安、晴隆两县西部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一块茶籽化石,经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树育种专家刘其志研究鉴定,从化石形状看,“有明显的种脐,种脐旁边有三个胚珠的印迹,这块化石茶籽共有三粒,其中有两粒发育正常,有一粒为发育不全的茶籽,亦有明显的种脐存在,初步认为是化石茶籽。”1988年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专家现场勘探调查鉴定,初步认为是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从普安、晴隆两县地质发展史看,该区域是在中上三叠纪时期上升形成的陆地。在此时期,有陆相沼积紫色沙页岩沉积,出现了煤,表示当时植物生长茂盛。之后气候干燥、沼积间断,发生了一次旋扭运动,造成一系列的弧形断裂带,构成黔西南地区的涡轮构造地形,笋家箐就是一个小型裂缝。新生代第三纪时,气候温暖,雨量较多,零星地区在这些断裂谷地或坡面堆积有下第三纪的堆集物,因而这块茶籽化石,应是第三纪时期的残坡堆积物中形成的。据专家称:古生物死亡后,能形成化石的机率极少,这充分说明100万年以前普安一带有着大量的古茶树。 普安县处于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地区,且空气、土壤无污染,重金属含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优质有机生态茶种植的面积达30万亩以上。普安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研发古茶产品,促进茶产业,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建有国营新寨茶场、江西坡茶果场、青山小屯茶场,以及部分乡镇小型茶场等,隶属贵州五大茶区的黔西南茶叶产业带,被列为全省首批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目前,已种植茶叶10.1万亩,并计划到2020年将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2002年普安茶叶通过ISO1400环境体系认证,2003年3月经国内权威质量鉴定机构——农业部杭州质量监测中心检测,普安茶叶农药残留量为0,超过欧盟标准。2014年,立足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普安茶产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正在着力打造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景区。由于普安独特的地方小气候,所产的茶叶具有六大特点,一是茶叶吸附花香能力强,用于加工各类花茶时需花量少,可节约或降低花茶成本;二是茶叶耐泡,冲泡三次后尚有茶味,起到少而精的作用;三是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都大大高于国家标准,氨基酸的含量高达3%以上,缓解了由于茶多酚含量高而导致的苦涩味,是红绿茶均可兼制的上等原料;四是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锌、硒等微量元素,形成天然的富锌、富硒茶,已经过省内外专家的专业评定;五是普安茶叶通常呈天然栗香型,但每年春茶都有半月左右的时间呈现自然兰花香型;六是产品上市早,比其他地区普遍早10至20天,时间优势极其明显,又被称为“黔茶第一春”。中国古茶树之乡的由来2011年5月22日,普安县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权威的古茶树专家虞富莲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组成“中国普安野生古茶树”专家组深入普安,对野生古茶树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进行实地考察。之后,虞富莲代表专家组公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普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在分类上属于四球茶品种(CamelliatetracoccaChang),是珍稀的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同年,普安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而支撑“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的又一重要论据,就是1980年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的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以上。然而,生物死亡后,能够形成化石的几率极少,这又充分说明了当时普安一带有着大量的古茶树。虞富莲还认为,普安四球茶更有资格代言茶的历史和承载茶的部分文化功能。1.2普安四球古茶种植现状贵州普安县现存的四球古茶树是目前国内最古老、最大的四球古茶树。为加大对野生四球古茶树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该县采取专业合作社运作方式,大力种植四球古茶,到目前为止,已种植四球古茶2500亩、299000多株。 普安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地瓜镇辖区内拥有近500株四球古茶树的优势,及时启动四球古茶树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工作,利用岗坡村有大量荒山荒坡的优势,由合作社自筹资金188万元,在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和协调下,开展了项目选址、技术咨询、工商注册等工作,争取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300万元,成功承包荒山3400亩、育苗(扦插)4亩,种植四球古茶2500亩。1)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当地茶叶种植分散、品种过多,造成无序开发和竞争;四球古茶种植规模较小,缺少茶叶龙头公司,品牌建立度差;种植模式主要依靠口头传授操作方法,采用学徒形式培训,而没有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不能适应现阶段标准化的生产要求。2)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业效益低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仍然是生产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随着农资价格上行,加之近年来劳动力、种子,农药,土地租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较多,茶叶生产正逐步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而四球古茶等主要茶叶价格波动幅度大,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凸显,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利于茶叶的稳定发展。 1)种植技术低产量少现普安的四球古茶种植都是采取传统粗放种植,加工,科技化程度低,农业科技的推广慢,基本还是靠天吃饭,旱不行,太涝也不行。四球古茶一年有一个关键时期,春旱不能下种,秋旱没有产量。另外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异常情况时,缺少科研专家进行分析指导,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影响四球古茶的生长,减少了产量。2)产品品质不稳定由于当地缺少科学的种植技术,四球古茶成品有效物质含量低,品质不佳,很难卖出好价钱;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不科学,部分产品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较为突出,造成四球古茶产品品质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临床疗效。3)销路不畅由于普安四球古茶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没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信息体系,产地和需求者不能很好的对接;产品规模小,品质不稳定;另外没有建立品牌意识,只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销售需求。第2章农业物联网与智慧农业概况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一直都是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互联网+”计划后,一时间“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模式获得了很快发展。另外,国家十三五规划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2.1农业物联网介绍 农业物联网,即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光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酸碱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云南银河之星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自主研发的“银河之星农业云平台”,致力于为涉农企业提供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从种植、采收、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六大环节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监控管理,有效提升种植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多方位协助企业打通销售关节,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特色产品的品牌力量等优势,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2智慧农业概念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2.3智慧农业在我国的主要运用智慧农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指占农业最大比重的种植业领域的应用,包含智能农业育种、育苗、农业信息推送、农业病虫害监控、粮仓监控,农产品安全溯源等。1)智能农业育种/育苗 通过在育种/育苗生产现场安装生态信息无线传感器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智慧农业智能育种、育苗管理系统可对整个育种/育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从而及时掌握影响种子和种苗发育的一些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调控诸如灌溉系统、保温系统等基础设施,确保农作物有最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和保证质量。1)农业信息推送天气预报是农业信息推送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智慧农业的发展给农民提供了更多、跟精准预测生产支持因素。除天气预报外,现在的农业信息渠道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也更加广阔——从天气预报到病虫害预警,从幼苗培育到施肥选择,从种子遴选到入库检查等方面,覆盖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2)农业病虫害监控传统的农业病虫害通常等到疫情爆发以后再进行处理,无法达到对病虫害及时监测、管理及预测防治的要求。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对农业作物生长情况、农田环境监测、病虫害情况、虫种类和数量情况、虫害趋势进行监测管理分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而能更快的做出处理。3)仓储监控茶青的安全存储是智慧农业的关键一步。茶青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仓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极易造成茶青的腐烂或发生虫害。同时,茶青的存储质量还受到仓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仓储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仓库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参数的采集、存储,并向监控中心传送数据,以及执行监控中心的指令等,从而实现仓库的巡测、选测、存储、检索、分析、处理,省时省力,为茶青的安全储藏和远程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农产品质量溯源 利用技术,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通过对农产品的高效可靠识别和对生产、加工环境的监测,实现农产品追踪、清查功能,进行有效的全程质量监控,确保农产品安全。物联网技术贯穿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全过程严格控制,使用户可以迅速了解食品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从而为食品供应链提供完全透明的展现,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增强用户对食品安全程度的信心,并且保障合法经营者的利益,提升可溯源农产品的品牌效应。第3章公司及产品简介3.1“银河之星”简介云南银河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金2200万元,是省政府招商引资而成立的,现银河之星集团公司位于自建的云南首个高端科技产业园区”银河之星T-Park科技园”内。银河之星由国内外著名的首席科学家领衔,带领一支充满朝气、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物联网研发团队,目前在职员工258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共194人,占总人数的75%,,公司拥有专利11项,国际专利PCT3项,与云南省科技应用研究院共建并运营云南省唯一的“北斗应用服务中心”。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厂商强力合作,持续为云贵高原特色农业,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3.2主要产品及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银河之星农业云平台、熟茶精准发酵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仓储温湿度监控系统、农业种植专家系统,农产品精准灌溉系统等,从种植、采收、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六大环节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监控管理,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特色产品的品牌力量。1)农业云平台银河之星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自主研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银河之星农业云平台” ,通过与农业专家及农业科研机构合作,逐步建立起涵盖各种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的智能数据库,并结合部署在农作物产区内的智能传感器,图像采集器,远程控制器等物联网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科学化、精准化,自动化,标准化管理。云平台可以根据农作物种类,品种,时间,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数据的变化,为第一线的农业工作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农技指导与专家远程支持服务;也可以为从事规模化生产的农业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具,实现工作任务的自动创建,分配,跟踪与管理;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状态与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目前,银河之星农业云平台已在全省多家农业企业开展了农业信息化及农业物联网的建设、推广及应用,为三七、石斛、水稻、柑橘、茶叶等多种云贵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过程提供了物联网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咨询服务,从源头上推动农产品“安全、高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电脑显示界面:手机登入界面: 成功案例: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大本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公司,广南县九鼎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贵州森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农业种植专家系统云南银河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省科协搭建的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强大的专家系统及团队,拥有专家库成员226名,其中30名能源专家,30名生物制药、机械制造专家,45名农业种植专家,18名农产品深加工专家,30名农产品质量检测专家,30名互联网专家。全面的种植专家服务体系,为种植户提供线上线下的技术指导、技术交流、解惑答疑、业务培训等,基于通过农业种植专家的分析处理,为农企、农户提准确、快速、有效的技术指导和预警,实现在线解答相关问题。公司种植专家系统,解决了农业企业的多方面技术问题。从监控系统,农业云平台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专家系统,由农业专家分析现场情况,最快时间提出解决方法,例如温湿度调节值,用药种类,浓度等。2)仓储温湿度监控系统 该系统按设定频率自动采集货物存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磷化氢等含量,以及货物存储环境的温湿度、雨量、风向、光照度、空气质量状况等数据。可以达到实时、精准查看传输到数据中心的现场数据,并对各类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及时分析,掌握货物储存过程中参数的变化趋势。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系统将自动向管理员手机发送警报,同时对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以处理异常情况,自动实现灌溉、排风、降温等作业,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人力成本。仓储温湿度监控图例:1)农产品精准灌溉系统本系统通过农产品生长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 传感器、室外气象站等设备采集和观测信息,通过控制设备(如控制箱、控制器、计算机等)控制驱动/执行机构(灌溉施肥系统等)对灌溉,施肥,施药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公司将从客户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水源距离、作物特性、灌溉地形、气象条件、种植密度等因素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水、肥、药一体化灌溉完整解决方案,具有“一产一策”的特点和不可复制性。该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种植灌溉效率,提升水肥药的使用效率,大量节省使用量。灌溉系统图例: 1)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公司自主研发的该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的种植、采摘、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有关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记录储存,为企业监管和消费者溯源查询提供信息支撑,有利于克服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对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中图片,资料的收集,可以查询到公司信息、基地信息、农户信息、地块信息、工厂信息等,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全面可靠的质量信息,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升消费信心,提高产品品牌的公信力。质量追溯系统示例图片: 第4章物联网建设必要性4.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2015年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颁布《茶叶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茶叶资源保护和茶叶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茶叶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该规划要求发展茶叶现代化生产技术,发展茶叶精准作业、生态种植养殖、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加工等技术,提升茶叶现代化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优势的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方向;并把建立覆盖主要茶叶品种的全过程追溯体系,作为保障茶叶质量的重要方向。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四球古茶种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国家重点扶持方向。 4.2项目建设符合贵州省的政策导向贵州是茶树的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业一直是贵州省重点产业,为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我省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省委、省政府于2014年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预计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培育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同时出台多项保障措施,省级财政加大茶产业资金投入力度,整合有关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茶产业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茶叶加工技改、新建茶园和茶园质量提升等;落实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贡献突出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茶馆(楼)、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给予奖励等多措并举,促进贵州省茶叶产业的提升与发展。四球古茶种植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基地管理,是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发展方向。4.3新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方面非常重视,并作出很大改革。2015年4月,国家出台了新版食品安全法,对食品药品生产作出新的要求。其中第四十二条指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可见食品,药品追溯系统建立的急迫性。第5章物联网建设效益分析5.1经济效益分析1)生产效率提升,产量增加 物联网可实现基地生产管理的远程化、自动化以及智能物流运输,使生产管理和流通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同时,还实现了生产管理的精准化,提高了单位面积、空间或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比率,即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率。1)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下,农业生产和管理精确可控,对水,肥料和农药等用量精确科学可控,其农药残留可得到有效控制;种植专家系统下,专家通过图像采集,数据分析能很方便的提供适合的生产管理技术,较少病虫害等的危害。智能储存技术在流通环节为农产品的保鲜和防腐提供了技术支撑。2)节约成本过去基于感性经验的茶叶生产和管理方式,能源资源浪费较为普遍,灌溉、施肥、用药过度等行为产生了资源的浪费问题,增加了投入成本。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精准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得以实现,资源投入成本得以减少;智能存储技术也为流通环节的资源节约提供了巨大空间;而生产管理的远程化和智能化减少了管理者者到达现场的必要性,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成本。3)实现现代农业“五化”,增加产品附加值农业物联网技术下,可以让种植基地达到现代农业“五化”的标准,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竞争力和品牌力量,拓宽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5.2社会效益分析1)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物联网技术改变了过去基于感性经验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通过精确、科学的数字化控制手段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用药、施肥、灌溉等行为的过度化和滥用,从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药物的滥用会导致对农业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带来危机,肥料的滥用会带来土壤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过度灌溉则会导致土壤的板结和盐碱化。基于精确数字化控制的物联网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和减少这种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保障食品安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管理的精准化,可以有效控制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危害健康的物质残留问题。流通环节的智能储运技术为农产品的保鲜和防腐提供了技术支持,而食品安全溯源技术更是为食品安全监控提供了保障。所以说,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2)节约能源资源农业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能源资源节约除了具有节约经济成本的经济效益外,从能源和资源保护的视角看,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精准灌溉系统的利用,更是大大节约了水肥和人力资源。3)实现“人”的“在场”解放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四球古茶生产管理的远程化和自动化,减少了管理者到生产现场进行作业的必要性;而产品智能储运技术也使流通环节的从业者的“在场”参与必要性大大降低。“人”得以从“在场”的束缚中得到进一步松绑。4)为农业物联网与茶叶种植有机结合提供重要经验现阶段,茶叶种植基本都是采取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产品品质层次不齐,黔西南州普安县的四球古茶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为茶叶现代化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源,技术资源,丰富的管理和科研工作经验,为普安县,乃至整个黔西南州的发展有重大指导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