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2-04-22 11:44:39 发布

商检毕业设计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快速检测方案.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HUNANINTERNATIONALBUSINESSVOCATIONALCOLLEGE学生毕业设计方案书院(部)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商检1302班学号201304460228姓名邱呢指导教师胡嘉琳日期2015.11.17 学生毕业设计方案书题目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快速检测方案一、选题背景及目的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分子式为C7H5NaO2,性状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钠亲油性较大,在易穿透细胞膜进,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电离酸化细胞内的碱储,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从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苯甲酸钠是用于内服液体药剂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我国食品防腐剂主要采用苯甲酸钠及山梨酸钾,由于苯甲酸钠价格便宜,在碳酸饮料等饮品中作为防腐剂被广泛使用。但苯甲酸钠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绝对安全使用,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碳酸饮料生产企业众多,规模较大,对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添加控制水平较高,然而也有可能会发生防腐剂苯甲酸钠超标的情况。如果每批都送检,成本太高,企业自行按国家标准测定也不可合行。目前国家标准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薄层层析法,但缺少适合中小企业的快速简便方法。因此运用简便快捷的方法测定碳酸饮料内的苯甲酸钠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1、了解并掌握苯甲酸钠的防腐机制和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添加范围。2、根据碱滴定法则为原理,在实验中掌握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测定方法。3、能根据碱滴定法则的标准做出准确的分析且得到正确的结论。4、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方法并得出准确的结果做对照。5、能分析出几种碳酸饮料中笨甲酸钠含量的精确数值二、设计思路本实验测定的是碳酸饮料,其中含有大量的CO2,很可能与碱反应,对滴定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实验前先搅拌溶液,充分除去水中溶解的CO2后再进行实验。本实验采用碱滴定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做对照实验。碱滴定法是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计算出酸的溶 液浓度。本实验使用0.01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碳酸饮料样品,记录在指示剂酚酞乙醇试剂下到达滴定终点,即初显粉红色时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并计算出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所依据的光谱是分子或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而产生的吸收光谱。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其仪器设备和操作都比较简单,费用少,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用途更为广泛。三、设计内容1、实验操作步骤1.1碱滴定法测定笨甲酸钠的含量1.1.1样品的准备3分别用称取3种饮料试样60g,再平均分成3份,搅拌至无气泡产生,备用。1.1.2样品的处理分别试样加入15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克固体氯化钠,4mL盐酸(1+1)于分液漏斗中。用30mL乙醚和20mL乙醚各提取一次,每次震摇一分钟,弃去废液,合并醚层,再用40mL4%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醚层3次,每次需静置15分钟。弃去水层后,加入15g无水硫酸钠于醚层中,过滤,置于100mL烧杯中。在40摄氏度温度下水浴至挥发干后,加入20mL中性乙醇溶解残渣,用50mL水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3滴1%酚酞乙醇试剂。1.1.3苯甲酸钠的滴定分别用0.01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1.2的处理液至初显粉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1.1.4计算苯甲酸钠的测定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对照实验)1.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对照实验)1.2.1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的确定准确吸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10mg/L的苯甲酸钠溶液,摇匀,以蒸馏水作参比,在波长分别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1.2.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mL、0.1mL、0.2mL、0.5mL、1.0mL、1.5mL、2.0mL、3.0mL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在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测其吸光度,并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6.2.3苯甲酸钠的含量的测定吸取20mL碳酸饮料样品于50mL具塞量筒中,加入1mL盐酸溶液摇匀,分别用20mL乙醚提取2次,每次振摇1分钟,将上层乙醚提取液吸入另一50mL具塞量筒中,合并乙醚提取液,将提取液在40摄氏度温度下水浴至挥发干,去醚后的残渣用1m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摇匀,在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测其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询相应苯甲酸钠的含量。2、结果及计算2.1碱滴定法的结果及计算 根据最新GB2760-2003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的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g/kg。测定出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后,我们按照以下式子进行计算:(v-v0)×c×0.1441×1000苯甲酸钠(g/kg)=m结果如下:名称编号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苯甲酸钠的测定含量(mg)1雪碧碳酸饮料23平均值美年达碳酸饮料123平均值1七喜碳酸饮料23平均值碱滴定法会比实际测定结果略偏高一点。其原因可能是饮料中多以柠檬酸为酸味剂,而柠檬酸虽微溶于乙醚,在提取过程中可能带出少量的柠檬酸,造成结果偏高,但当样品中苯甲酸钠含量较高,二者测定结果很接近时,柠檬酸将不影响碱滴定法结果的判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及计算2.2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及计算2.2.1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为__________.2.2.2苯甲酸钠标准曲线的绘制浓度 C(mg/L)吸光度(A)012510152030通过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用Excel软件绘制出苯甲酸钠的标准曲线。2.2.3苯甲酸钠的含量的测定通过测定到的苯甲酸钠的最大吸收峰的吸光度,我们可以从苯甲酸钠的标准曲线上查询到相应得苯甲酸钠含量。四、重点和难点A、实验设备50ml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3,500ml分液漏斗,1000ml烧杯,250ml容量瓶×n,25ml移液管,10ml量筒,100ml量筒,玻璃棒,表面皿,带橡胶塞的细口瓶×2,50ml具塞量筒×2,2ml吸量管,10ml移液管。电子分析天平(0.0001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室温+5℃~99℃)。B、实验材料及试剂a.试剂的配制:HCl溶液(1+1),40%NaOH溶液,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苯甲酸基准试剂,PP,无水硫酸钠(分析纯),乙醚(分析纯),NaCl(分析纯),乙醇(分析纯)。b.材料的处理可口可乐公司的雪碧碳酸饮料355ML一瓶百事公司的美年达碳酸饮料355ML一瓶七喜公司的七喜碳酸饮料355ML一瓶C、技术规范与注意事项1、在装满滴定液后,滴定前“初读”零点,应静置1~2分钟再读一次,如液面读数无改变,仍为零,才能滴定。滴定时不应太快,每秒钟放出3~4滴为宜,更不应成液柱流下,尤其在接近计量点时,更应一滴一滴逐滴加入(在计量点前可适当加快些滴定)。滴定至终点后,须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的滴定液流下来以后再读数,如果放出滴定液速度相当慢时,等半分钟后读数亦可,“终读”6也至少读两次。2、滴定管读数可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或手持滴定管上端使自由地垂直读取刻度,读数时还应该注意眼睛的位置与液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将会引起误差。3、用毕滴定管后,倒去管内剩余溶液,用水洗净,装入蒸馏水至刻度以上,用大试管套在管口上,这样,下次使用前可不必再用洗液清洗。4、碱滴定法实验中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是通过滴定法测定的得出结果和对照实验中碳酸饮料中苯甲酸钠含量是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得出结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另:苯甲酸: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可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可燃。若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眼睛接触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参考文献]:《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3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定量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3版)》,李克安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2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2003五、指导老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六、教研室审核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