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2-04-22 11:17:43 发布

《国际贸易》(赵春明第二版)课后习题作业及参考答案.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国际贸易》(赵春明第二版)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贸易的静态效应贸易的动态效应进口贸易出口贸易有形贸易无形贸易贸易差额总贸易专门贸易二、课后复习思考题简析1、1913-194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工业年均增长率的历史分析。基本思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刺激军工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但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繁荣。引申:强调世界贸易发展与全球和平环境的关系。2、略3、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国际分工的个案分析。举例:中国纺织品生产并向越南出口,进口越南水稻;越南购买进口中国纺织品。分析思路:越南地理经济环境;中国劳动力规模及其廉价利用。 4、货物进出口类型的判断。基本思路: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划分。总贸易:以一国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他国货物进入本国国境,皆属于本国进口贸易;凡货物运出本国国境,皆属于本国出口贸易。专门贸易(specialtrade):以一国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凡货物结关从而进入本国关境,则为本国进口贸易;凡货物结关从而运出本国关境,则为本国出口贸易。注:外国货物进入本国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但是没有通过本国海关的,不被看作本国进口。5、东亚及中国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本思路:(1)归纳二战后东亚(尤其是东亚新兴经济体或“亚洲四小龙”)、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2)分析出口因素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国外市场扩大;促进出口相关行业劳动就业;促进出口行业产出增长;带动国内关联行业产出增长。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一、名称解释重商主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互需求理论二、课后复习思考题简析1、中国衬衣换美国飞机现象的评论。基本思路:合理性: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廉价劳动力,衬衣生产的比较优势。美国廉价资本,飞机生产的比较优势。潜在问题:相互需求理论。美国从国家贸易均衡价格中获利更多些,中国获利相对小。应逐步改变这种分共和贸易格局,获取国际贸易的更多利益。2、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中国参与国家分工问题。(1)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2)中国在那些行业具有比较优势。(3)如何在未来扬长避短,进而强化自身的短板或保障经济安全。3、利用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不同国家的分工和贸易模式。基本思路: (1)如果两国劳动生产率各有所长,则可以用绝对优势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确定各国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按优势完全分工;计算贸易前后利得差异,得到分工与贸易的好处。(2)如果某国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则可以用绝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确定各国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完全分工;计算贸易前后利得差异,得到分工与贸易的好处。4、(略)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名称解释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雷布津斯基定理里昂惕夫之谜二、课后复习思考题简析1、最贫穷国家的出口问题。基本思路:利用要素丰缺的相对性进行分析。一国要素丰富与稀缺是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 2、分析美国与印度国际贸易现象对要素禀赋论的违背。基本思路:利用“里昂惕夫之谜”的相关解释分析。如,需求逆转理论,要素密集性逆转,人力资本密集性产品问题。3、解析东亚相关国家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基本思路:要素密集性逆转理论;雷布津斯基定理。(结合图形分析)(1)要素密集性逆转理论:原来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上升,逐渐成了资本密集性产品。(2)雷布津斯基定理:相关国家要素禀赋发生了改变,有劳动丰富国家变成了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4、对诠释“里昂惕夫之谜”的相关理论进行评析基本思路:对要素禀赋论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假设进行不同的修正,进而诠释“里昂惕夫之谜”问题。第四章国际贸易动态理论一、名称解释 产品生命周期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聚二、课后复习思考题简析1、技术创新国创新产品出口与进口阶段的划分问题。基本思路:技术差距论各阶段的划分。2、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创新产品的生产决策问题。基本思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各阶段的划分。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级;产品标准化阶段。3、入世后,中国如何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思路:(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2)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现状、问题及其增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