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2-04-22 11:21:35 发布

《文言文两则教案、习题及答案》.doc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程解读一、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2.抓住重点句段,联系实际生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二、重点、难点:1.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2.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初步感受其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重点解读分析:《文言文两则》1.课文背景资料:(1)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世人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的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也就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会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会显得大。同样道理,首先,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些物体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颜色浅的比颜色深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因此就显得小些。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此时的太阳是否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照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使物体获得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照射到地面上使温度增加,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2.课文重、难点突破: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重点句品析: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这是其中一个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作出的判断。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另一个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③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参考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正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重点句品析:①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虽然他看上去像是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作者使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看起来似乎只是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加以论证,但实际上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就能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们在一起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匆匆》1.课文背景资料: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其作品笔致简约,亲切自然,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2.词语理解:确乎涔涔潸潸徘徊游丝确乎:确实,的确。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潸潸:流泪不止的样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游丝:蜘蛛所吐的丝,飘荡于空中,故称游丝。3.文路整理。本文围绕“匆匆”一词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对于八千多个日子的匆匆而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4.重点句品析: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作者是在询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运用极其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那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这句话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间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地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5.课文特色: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作者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疑问,却问而不答。其实答案就隐含在文中,设问的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文章还采用了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感情。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四是本文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强烈。6.课外拓展:《昨日诗》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日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预习导学一、预习新知: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桃花心木》《顶碗少年》和《手指》,请同学们做好预习。二、预习点拨1.熟读课文,查字典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找出不理解的内容,并用标记注明。3.熟读《桃花心木》,思考文章围绕种树人,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画出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一、给下列的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使之组成新字,再组词。鸟_____()_____()每_____()_____()具_____()_____()斤_____()_____()者_____()_____()斗_____()_____()令()()利()()非()()羊()()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3.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三、理解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奕秋擅长下棋吗?用文中原话回答。2.文中两个跟奕秋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3.《学奕》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你觉得《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表现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品质?请说明理由。5.从《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你体会到两个小孩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五、读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1.《匆匆》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_二字,细腻刻画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感到________和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但又________的复杂心情。2.读了《匆匆》一文,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比喻句的形式写写你对时间的看法。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你积累的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试题答案一、鸟__鸣__(鸣叫)__鹅__(白鹅)每__海__(大海)__梅__(梅花)具__俱__(俱全)__惧__(恐惧)斤__听__(听见)__折__(折断)者__都__(首都)__猪__(小猪)斗__抖__(颤抖)__科__(科学)令_聆(聆听)__领(领导)利莉(茉莉)梨(鸭梨)非__菲(菲薄)__扉__(扉页)羊_样(样子)详(详细)二、略三、略四、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比喻)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反问句)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拟人)五、1.《匆匆》是一篇散文(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但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2.略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