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96 KB
- 2022-04-22 11:26: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2.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3.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5.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统的大陆国家,一直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而西班牙、奥地利一直对其发展构成威胁,因此,法国对自身安全的担忧要要远远大于英国,为摆脱包围,就必须实现自身实力的突破,谋求欧洲霸权,因此,法国一直通过各种外交手段夺取欧洲大陆霸权。 2)利益差异。资阶革命以后,资阶在英国已经处于主导地位,英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如何在内外实现和维护资阶的利益,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材料产地,拓展海外殖民地成为其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法国是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国家的一切利益表现为王朝利益,经过几代君臣的努力,波旁王朝从路易十四起正式走上称霸欧洲大陆的道路。因此,法国的对外战略是围绕称霸欧洲大陆主题展开的。回答二:比较英法在近代外交上的发展,可以看到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最终也出现不同的结果。两国的地理位置,宗教,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双方统治者采取了相异的外交战略。从英国来看,17世纪上半期,由于国内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日益激烈,并最终酿成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无暇估计欧洲大陆的事务。为了维持欧洲均势和自己在大陆的利益,英国在对欧洲大陆国家交往时,始终保持着独立姿态,并把均势政策作为介入欧洲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英国议会在内战期间,和外国均保持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但是革命成功之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对外政策的重点就走向了海外扩张,争取更多的殖民地。并因此和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海上强国发生争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对外扩张政策并为有所变化,只是在对待法国和西班牙的政策上有所改善。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英法同盟结束,英国开始了和法国争霸的历史;英国和荷兰由于威廉亲王的原因关系日益密切;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时更为主动。而从法国来看,法国国内宗教矛盾导致了长达30年的战争,在从战争中恢复以后,亨利四世的目标是:"在实践上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宗教矛盾,天主教国家,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实力,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加强绝对君主制度。30年战争以及威斯特伐里亚和约使得法国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心。路易十四1661年亲政后,沿袭对外扩张的针刺,梦想实现法国的"天然疆界",要成为全欧洲的霸主。为此法国开始了一系列战争,发动或参与了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最后一场战争使得法国从霸权的顶峰走向衰退。法国在和英国的抗衡中最终处于下风。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英法在18世纪为了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而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最终,法国的殖民地丧失殆尽,霸主地位也不复存在,而英国却确立了自己的海上和殖民霸权。英国在整体外交战略中虽然后期也开始在海外殖民地大力扩张,但仍注重保持和大陆国家之间的势力均衡,而法国则无止境的追求自身的霸权,虽然获得阶段性成功,但最终由于树敌众多陷入孤立,失去了获得霸权的机会。由此可见,追求霸权终究要导致衰落,而保持国际势力均衡应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3. 试以现代国家关系理论分析18世纪的欧洲国际形势。答:①18世纪的欧洲基本上都是几个国家为联盟。是国家集团之间的冲突。以英法的冲突最为激烈!还有普奥,以及奥法,和俄普之间的冲突。1756-1763年
爆发的7年战争可谓是18世纪最重要的战争;②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是王权国家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矛盾,为此欧洲在18世纪经历四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通过在战争和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以及人文学者对国际关系探讨和深思,18世纪的一系列战争最终推动了现代国家观念、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行为规范乃至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要素,对于将来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都具有根本的规范意义。4.民族国家是怎样起源的?答: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治体制,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民族国家是政府体制的一种形式。而民族则是共同体的认同概念,其来源可以是共享的体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应此包括以公民国族主义及种族国族主义等不同的思维,主要取决于认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谓的单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不论是继承前帝国王国的统治范围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移民现实来说,少有国家符合此类形。因此,当代民族国家常为多民族国家而多元文化主义常用来形塑及争取对体制的认同。民族国家的成型,大多认为始自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二章 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1.试论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答:建国之前的美洲殖民地,两次大陆会议在独立进程上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内部存在着强大的亲英力量,不愿意和英国彻底分裂。在英国强硬态度和潘恩的常识小册子的影响下,陆续有殖民地宣布独立。但是潘恩的小册子一方面表达了独立的理想,一方面也显现出了美国孤立主义的萌芽。因为他宣称:"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要和英国以及欧洲的各种纷争划清界限。而在独立战争期间,富兰克林利用老练的外交手段促成了法国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这种成功是作为一个弱国在应对强国是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建国之初的外交更体现出弱国处理外交的特色,对强国的利用被美国运用的相当娴熟。并且不拘泥于所谓对等外交,基本都是单方面派驻使节,这些使节在离间该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从而使美国减轻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压力。从独立战争到美国内战,美国对对外政策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也就是孤立主义。而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已经表现的相当明显。2.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答:1)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阶革命是比之前任何一次更加彻底的一次资阶革命,通过这次革命,法国从根本上消灭了其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法国的资阶政权。同时,这次革命震撼了欧洲,并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2)随着法国革命的深入,革命的洪流遍及欧洲,资阶势力超越封建贵族势力。这种局面不仅为法国资义发展扫清了障碍,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体系,推动了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而尚处在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欧洲各国无法容忍法国革命。在封建统治者的恐慌和仇视之下,欧洲各国暂时放下各自之间的矛盾,组成反法联盟来应对"涉及自身生死存亡"的威胁。1794年,法国大败联盟军,从而瓦解了反法联盟,保卫了法国独立的革命果实。但法国与反法同盟的斗争直至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才偃旗息鼓。 3)从1789年到1794年,受法国资阶革命的影响,国关的主导因素是法国革命政权与英国策动的反革命联盟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英国是欧洲的反动势力的反法堡垒,法国成为资阶革命的中心。法国资阶革命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带来了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它是国关史上现代民族主义的源泉。这标志着君主时代的结束和以民族国家为本位时代的到来。欧洲乃至全世界逐步建立起了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秩序。同时法国革命在给法国人民带来民族主义的政治归属感和身份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解放世界被封建制度压迫人民的使命感。3.试述拿破仑时期欧洲大国关系。答:英国公开的反对拿破仑,普鲁士、奥地利、沙俄被法国打败过,被迫和法国签订盟约,但暗中和英国勾结,一有机会就和英国一起组织反法联盟打破拿破仑,西班牙刚一开始是法国的盟国,后来被法国占领了,葡萄牙一直保持中立。4.如何评价拿破仑时期前后两个不同阶段的法国对外政策?答:拿破仑的对外政策,是他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为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1)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前期,主要是他同反法同盟的斗争。虽然已经暴露明显的争霸性质,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政策的主要倾向;
(2)后期的霸权主义已经暴露无遗:最重要表现是实际取消普鲁士的民族国家的独立、大陆封锁战争、和对西奥俄的侵略战争。总之,拿破仑的外交政策始终贯穿着两个特征:一是外交政策的两重性和进步性;二是靠战争机器来进行。拿破仑的外交政策是连贯的,又有发展的变化,反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方面相互消长。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1. 哪些条约组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基本框架?答:①1815年9月,《神圣同盟条约》签订。《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这个大环境的产物; ②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神圣同盟条约》与《四国同盟条约》作为维也纳体系的补充,最终确立了维也纳体系的完整结构。 ③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2. 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的协调为什么逐渐失灵?答:欧洲协调失灵:从1818年亚琛会议开始,英国由于拒绝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1821年,特洛波会议和莱巴赫会议,英法反对武装干涉意大利革命,与俄普奥裂痕加大。1822年维罗纳会议时,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并企图霸占西班牙所属的拉美市场,未参加干涉西班牙革命的行动,此次会议的结果标志着英国已经放弃"欧洲协调"原则,而与东方三大国分道扬镳。英国甚至主动派坎宁去美国商谈阻止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拉美独立运动。门罗宣言发表后,面对法国、比利时和波兰的革命运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维持维也纳体系的欧洲协调逐渐失去了其协调功能。随着东方问题的出现,英、法、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始在希腊、土耳其问题上相互排挤、竞争。最终,由于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欧洲协调彻底崩溃、瓦解。 原因: 1)维也纳体系的正常运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维持欧洲大陆的局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B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载体是欧洲协调,大国协调主要是建立在《神圣同盟条约》和《四国同盟条约》的基础上,两个条约内容不同,但目的基本相同,就是维持欧洲的正统秩序,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在1818-1830年期间,法国总体上已经融入到维也纳体系之中,并成为其中重要力量。共同敌人的消失使英、俄、奥、普四国之间共同基础消失,是各方更加关注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 2)大国协调内部本身就存在冲突。作为资阶性质的国家,英国为维护国内资阶利益,其主要着眼点是对外殖民占领,保持海上优势,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俄普奥作为封建国家的代表,为维护国内封建阶级的利益,主要通过领土占领、对外扩张、镇压革命等形式来实现本国的利益。由于利益差异,英国与俄奥普在是否干涉革命问题上必然产生分歧。 3)维也纳体系从本质上是镇压革命的落后的、(反动的)体系。法国大革命尤其是拿破仑时期将法国先进的启蒙思想带到了欧洲,是欧洲各国都产生了对主权独立追求的基础。大国协调在1818年-1830年间的作用主要是干涉欧洲革
命。随着形势的发展,俄普奥自身都受到了民族革命的挑战。本国封建政权受到挑战。干涉欧洲革命实质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落后(反动)运动,因此其性质决定了大国协调最终的崩溃。3. 维也纳和会所设计的正统秩序和领土秩序,其地理范围是否包括美洲大陆和土耳其帝国?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维也纳和会所设计的正统秩序和领土秩序,其地理范围不涵盖美洲大陆和土耳其帝国。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产生了破坏。4. 试评析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答:维也纳会议所规范的新的欧洲布局是建立在三个原则基础,即正统原则,补偿原则,遏制原则和两个技术支柱即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之上的。正统原则侧重于意识形态的结合,补偿原则则成为协调互信的基础,遏制原则则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操作,配套以神圣同盟所形成的保守主义王朝联盟对意识形态的结合进行维护,四国同盟所体现的集体安全的雏形对现实政治进行操作。此外遏制原则所倡导的均势观念,补偿原则所信求的协调合作机制,这些交织的举措编制了一张意识形态为经线,以现实政治为纬线巨大无比,又天衣无缝的安全网,并凭借大国的协调干涉的约束力,将它牢牢的笼罩在了欧洲的版图上。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1. 19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在统一方式上有何异同点?答案一:相同点:①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状态;②都有一个核心邦国;③都有一个杰出人物;④统一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⑤都存在封建残余。不同点:①德意志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而意大利除了主要由撒丁王国领导进行统一运动外,加里波第领导志愿军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解放了两西西里,统一了意大利南部;②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三次王朝战争,只有普法战争是法国先侵略普鲁士,普鲁士在普法战争具有反侵略性质,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点则是驱逐奥地利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还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答案二:1.相同点:①背景方面,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 ②过程方面,都出现了一个领导统一的核心力量和中心人物(德意志是普鲁士和俾斯麦,意大利是撒丁王国和加富尔);都采取王朝战争和外交相结合的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是统一过程中的最大特征;③影响方面,统一的实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统一后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不同点:①德意志统一是完全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的,意大利统一除这种形式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意大利统一运动借助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且很大程度上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2. 俾斯麦结盟体系是怎样形成和调整的?答: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上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法国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霸主地位,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都得到了统一。尤其是德国的统一使欧洲列强感到忧虑不安。而且,德国在《法兰克福和约》中对法国割地赔款的要求使得两国长期交恶。为了防范法国、孤立法国,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防止其他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处理好德国与俄国和奥国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1873年6月,俄奥两国在德国的推动下拟定了一个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同年10月,德国加入该协定,从而三皇联盟形成。然而,俄奥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冲突使三皇联盟存在瓦解的危险。1875年,东方问题再起,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俄国同土耳其签订了《圣斯蒂法诺条约》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这引起了英国和奥国的不满。1878年,列强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东方问题和《圣斯蒂法诺条约》引起的问题。这次会议避免了一次大国间的战争,但由于东方问题,三皇联盟失去了彼此协调的作用。 面对这一形势,俾斯麦通过联合奥国迫使当时在国际上孤立的俄国回到王朝联合的道路上来,而奥国也希望同德国订立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条约。这样,1879年10月,双方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德奥的接近引起了俄国的警觉,由于当时英国对俄国利益的损害大于奥国对俄国的损害,为了防备英国,重新控制巴尔干事务,1881
年,德、奥、俄三国在柏林签署《三皇同盟》条约。这样,德国也就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与此同时,意大利在收复领土和殖民地争夺中处于劣势,国际地位也十分孤立,意大利希望与德奥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而德国认为法俄有接近的迹象,三皇同盟尚不足以保证德国的安全,于是同意与意大利结盟。1882年,德、奥、意三国订立了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德国可以牵制俄国的力量,进一步孤立法国。随后,俾斯麦还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拉入自己主导的体系内。至此,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形成。 体系的调整 1885年,保加利亚危机爆发。这样,俄奥两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再起冲突。奥国联合英国抵制俄国恢复在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国则视奥国为扩张的主要障碍。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的对立使得《三皇同盟条约》瓦解。同时,法国也企图利用保加利亚危机进攻德国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三皇同盟瓦解、法德关系恶化,这给俾斯麦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于是俾斯麦决定强化三国同盟。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使三国同盟成为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俾斯麦还有一个考虑,希望英国也能加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因为,英国在地中海和巴尔干与法俄都有矛盾。但英国并不信任俄国,只希望与奥、意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1887年2-3月,英、奥、意三国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这样,德国就增加了对付法俄的力量。但是,《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法俄存在接近的可能,这是俾斯麦必须全力避免的。而俄国有意从德国那里取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1887年6月,德俄在柏林签订了《再保险条约》,暂时防止了法俄的接近。 体系的瓦解 1890年,俾斯麦首相下台,接替他的卡普里维放弃了俾斯麦时期的路线,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措施就是取消了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这无疑是把俄国推向了法国。但德国对英国的拉拢却收效甚微,这样,德国更加珍视三国同盟。1891年,德、奥、意续订三国同盟,这次续订反映了一致对法的立场,英国也对三国同盟表示支持。这促使俄法两国于1891年达成了一项政治协定,次年,两国订立军事协定。1894年,这项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遂告成立。3. 俾斯麦体系为何会瓦解?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1885年9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1886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的控制。奥同英抵制俄在保恢复控制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恶化。俄将奥视为它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1887年2月10日,《三国同盟续约》。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力量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的意图。他认为英国的政策是既要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1887年2-3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但由于协定条款规定了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 俾斯麦希望与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所规定的俄国杂法德战争时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年6月18日,《再保险条约》。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实现了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而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据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俾斯麦对此始终未能解决。由于德奥间存在同盟关系,一旦俄与德关系再恶化,它就极有可能寻求与法国联合。其次,英国态度暧昧。英国虽与法俄在殖民扩张上有矛盾,但它宁愿信奉自身实力也不愿依靠大陆结盟。俾斯麦如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英国的关系,其大陆结盟体系的前景仍是未知数。最后,结盟体系深深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联合奥意、拉拢俄英、孤立法国的策略思路。这一思路有待于德国政府继续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实践。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上台后,俾斯麦与之政见冲突不断。1890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新内阁的政策措施开始与俾斯麦拉开距离。此后,英德矛盾不断上升,法俄不断靠拢,结盟体系遂趋于瓦解。4. 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在政治上的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英国的统一是经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所建立的政权是容克地主和资阶联合专政,在政治、经济上保持了大量残余。它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在以后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
德意志统一使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国由于战败遭到削弱,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霸主地位。一个在人口、资源、军事实力和经济潜力方面在欧洲占据相对优势的德国的崛起,成为列强的焦点。欧洲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对德国的潜力和政策趋向感动忧虑不安。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维也纳体系意在维持德意志分裂的状态),标志着支配欧洲政治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
第五章 美日的崛起与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斗争1.试述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外交地位的影响。答:(1)门罗主义是在国际反动势力神圣同盟武装干涉拉美的企图实际存在,英美对拉美的激烈争夺以及美俄两国之间的尖锐冲突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现实和未来扩张的利益的产物。 (2)门罗主义包括了美国外交策略的三个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原则、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和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的“不干涉原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洲体系”原则,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美国在实力不足的条件下外交上的一个胜利。门罗主义是对梅特涅主义干涉革命原则的强烈反抗,对拉美独立后国家在政治上、外交史和道义上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它宣传反对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门罗主义成为美国的对拉美政策的指导原则和扩张工具,也是美国试图将欧洲势力逐出美洲的表现,为日后扩张拉美打下了基础。2. 日本是如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加入列强的侵略队伍中?回答一:日本首先遭到美国的入侵。幕府统治危机,出现了以中下级武士为代表的改革派领导了武装倒幕运动,取得了胜利(经验:为改革扫除了障碍)。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也是亚洲强国。19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工业革命高潮,在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产生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带军事封建性)。 对外侵略:对朝鲜战争,对中国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巨额赔款,加速日本经济的发展。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败俄国、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参加一战,期间独霸中国,一战后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成为列强之一。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五国海军军备条约》日本迈入海上强国之列,《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0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军部)得到重用,法西斯势力抬头。发动了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的侵华战争爆发了。1936年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40年与德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损害了美英等在华利益,宣布对日禁运,日本企图夺取东南亚,于是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海战是西洋战场的转折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废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重视教育,接受美国大批订货,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日本凭借经济实力,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对这一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回答二:日本首先遭到美国的入侵。幕府统治危机,出现了以中下级武士为代表的改革派领导了武装倒幕运动,取得了胜利(经验:为改革扫除了障碍)。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也是亚洲强国。19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工业革命高潮,在政府的扶植下,日本产生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过渡(带军事封建性)。
对外侵略:对朝鲜战争,对中国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巨额赔款,加速日本经济的发展。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败俄国、占领朝鲜和中国东北),参加一战,期间独霸中国,一战后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成为列强之一。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五国海军军备条约》日本迈入海上强国之列,《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0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军部)得到重用,法西斯势力抬头。发动了对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全面的侵华战争爆发了。1936年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40年与德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损害了美英等在华利益,宣布对日禁运,日本企图夺取东南亚,于是在1941年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海战是西洋战场的转折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废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重视教育,接受美国大批订货,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经济稳定增长。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日本凭借经济实力,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对这一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的地位3. 试述美、日崛起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情况及特点。答:美国和日本崛起后,面对世界殖民地几乎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的情况,就有了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要求。为此,美国挑起了美西战争,使自己获得了有利的远东海军基地: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以便于自己参与瓜分中国:实施了“金元外交”和“大棒外交”,加强了对拉美的控制。日本则在与英国结成同盟的基础上,进行了日俄战争,使之在远东的势力大增。4. 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第一步先分析题干,有两部分内容:第一,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第二,这一事实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回答:第一,首先交待美日是怎样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陈述) 第二,接着分析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分析)作为简答题:两个环节都要有,陈述部分比例略缩,简单交待一下,但不可省略。重点放在第二部分。(大概比例 陈述:分析=2:8) 作为论述题:两个环节同样要有,陈述和分析都要详细。(大概比例陈述:分析=4:6)第二步安排相关内容。要求有条理地回答,切忌从头至尾一大片。建议使用总—分—总的模式:总: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第一,美日的崛起 第二,深远影响。总:综上所述,随着美国与日本的崛起,两国均积极参与到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行动中,正式融入全球体系,推动了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最终形成。
美国的崛起,打破了由英国为首的欧洲统治世界的局面,从此,美国步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并从中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日本的崛起,标志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自此资本主义已遍布了整个世界,世界连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列强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分割势力范围和抢夺资源。日本的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改变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第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取代了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第三,由于日本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竞争者,使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范围扩大了,内容复杂了。第四,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在东亚的崛起,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人民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意义。但东南亚国家却深受日本的侵略之苦。
第六章 欧洲列强的重新组合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 试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国际形势与战争的起源。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了谋求各自的优势,大国间的军备竞赛螺旋式上升。欧洲进入了危机频繁的阶段,欧洲传统的国际关系均势格局已经逐渐削弱,新的国际政治结构必将取而代之。(2)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永恒规律,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则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地位的变化,从而产生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原因。2. 试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答: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质: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世界霸权。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回答一:(1)一战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对比,一些新兴的国家开始主导世界,比如说美国,同时老牌强国英国法国的地位却有所下降。(2)一战促成了国联,各战胜国组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组织--国联,早期的世界体系初露端倪,但并不稳固。(3)一战使世界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主要表现为各国的在对战败国的惩罚和殖民利益上存在着冲突。回答二:对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第一,欧洲霸权的削弱: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的崩溃,协约国的经济衰退,引起人们的不满从而奋起反抗,殖民地离心作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二,重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欧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民族国家,同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第三,引起国际关系重心的转移:从西欧一方面转向北美,另一方面转向了苏俄,同日本的地位也得到了加强。最后,战后酿造了新的国际争端:战胜国之间,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和广大殖民地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4. 试分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外交政策的变化。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的中立政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美国举国上下正在为消除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化所带来的巨大弊端而专注于推进广泛、深刻的进步主义改革。执政才一年半的民主党人威尔逊政府在外交方面缺乏经验(此前16年一直是共和党人执政)相对地将其置于次要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威尔逊政府的外交决策。由于长期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人民在战争爆发前对欧洲的内部纷争并不关心,对欧战的爆发美国人颇觉有些突然,因为他们对于战前欧洲时局即使不是一无所知也是知之甚少。 战争爆发后,美国赶忙强调它与欧洲大陆的不同,宣称无意介入欧洲战端。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也始终是美国人不愿卷入欧洲争端的因素之一。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相距甚远。
在他们看来有了大西洋的阻隔,美国就可以避免欧洲战祸的侵扰。威尔逊政府在最初发表的关于外交政策的几个声明中都正式认可了当时全国上下一致的态度。1914年8月4日,威尔逊正式发表中立宣言,8月19日他又发表讲话呼吁美国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不偏不倚。""谨防那种对中立的最深邃、最巧妙、最根本的破坏,这种破坏可能源于他们所属的民族,也可能出于过激偏袒。在这些考验人们灵魂的日子里,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必须在事实上保持中立。我们既要在行动上也要在思想上不偏不倚。"
第七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当时各国力量对比的反映?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世界需要按照新的力量对比建造新秩序。在重建战后新秩序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力图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重新安排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维护一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势力范围进行瓜分并按力量情况重新分配的体系。凡尔赛体系体现的是英法的利益,主要是对德国势力的瓜分。一战中,世界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受到削弱,而美国大发战争财,对已有的势力范围划分不满。华盛顿体系是对凡尔赛体系的补充,维护了美国的利益,削弱了英国、日本的军事力量。2.一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是什么?答:一战后的国际联盟并没有像美国所想的模式建立起来,美国拒绝参加国联,实际上又回到了孤立主义的老路。 战后,美国重新开始海军建设计划。3.有人说一战后世界的中心发生了转移,你是怎么认为?答:重点:部分转移。 一战前,世界的中心主要是以英法德为核心的西欧中欧,随着一战的爆发,欧洲国家的自相残杀,世界中心(或者叫轴心)不自觉的从欧洲转移到了后发崛起的大西洋彼岸国家-美国。一战结束后,又有新的变化,老牌的英法开始觉得力不从心,苏联日本德国崛起,世界局势面临再一次洗牌。4. 从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分析国际联盟产生和失败的原因。答:(1)产生:建立国际联盟是巴黎和会的一项重要任务。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同时宣布成立。国际联盟起源于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的主要内容之一。威尔逊主张“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把这个国际联盟“作为维持永久和平的头等要素的问题”,是战后各国进行外交的基础。其实是美国希望国际联盟成立后,能取得对国联控制权,使之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的工具。(2)国际联盟失败的原因有: 1.没有武装部队。 2.决议需要所有会员国一致同意。 3.一些强国没有加入。5.试分析一战和二战的关系。答:重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稳定性延续。 原因一:一战后,各帝国主义建立起来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处理战胜国之间的关系,对战败国的处罚过于激烈,过度限制德国的措施肯定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是二战爆发的政治原因。原因二: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各国走了不同的解决危机的道路,在经济几近崩溃的德国兴起的法西斯主义使德国一步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必然要挑起战争,以最激烈的手段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这是二战爆发的经济原因。原因三:当德国、日本、意大利这些法西斯国家在发动了局部战争后,几个大国采取绥靖政策,使这三个国家有恃无恐,并逐步使战争升级,最终导致局部战争演变成世界性的战争。
第八章 德国问题与欧洲安全 1. 战后德国赔款问题最终为什么会不了了之?答:1.战后,法国企图获得最大限度的赔款,以削弱德国,英美则希望吧德国变成其商品倾销市场,希望德国经济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以牵制法国。2.面对德国“鲁尔危机”和法国财政困难,美英开始操纵德国赔款问题,“道维斯计划”为德国为德国经济制造了条件3.“杨格计划”大大缩减了德国赔款问题,使德国收回一些经济上财政上的主权。4.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财政困难,美国担心德国经济崩溃会影响欧洲政治经济秩序和投资利益,颁布“胡佛缓债令”各国被迫接受。5.1932年《洛桑协定》后,德国不再支付赔款,希特勒上台后干脆取消赔款义务。德国赔款问题最终不了了之。2.20世纪20年代列强为促进欧洲安全作出了哪些努力?为什么均以失败告终?答:(一)努力:一、欧洲安全保障问题的提出法国的外交政策以保持《凡尔塞条约》所规定的现状和为法国安全为核心——谋求英美以条约形式保证法德边界现状,建立联盟体系,在国联谋求集体安全。二、《洛加诺公约》1925年10月5日,德、比、法、英、意、波、捷,洛加诺会议。《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相互保证条约》——《莱茵保安公约》,德国与比、法、波、捷仲裁条约;法国与波、捷克相互保证条约。会议允许德国有保留条件地加入国联。作用与影响: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削弱。不仅在德国违约时不能单独实行制裁,而且自身边界还要依赖英、意的保证,但这种保证却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公约对德国的东部边界未予保证,从而严重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一旦协约国从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将再次成为问题。德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争取了与法国的平等,并为收复莱茵兰创造了条件,成功地拒绝对波、捷边界给予保证,为今后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26年9月,德国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终于重新跻身于西方大国行列。英国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从而处于欧洲政治的支配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抑制法国、扶植并限制德国拉加大德苏关系距离的目的。三、《非战公约》法国利用各国人民对集体安全和持久和平的渴望,特别是美国的和平主义思潮,争取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对法国的安全承担义务,巩固自己在欧洲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能规定任何明确的责任,也不要求各国为此而作出任何实际的牺牲;既未涉及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只是一纸原则声明。列强还提出了保留条件,即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四、《伦敦海军公约》华盛顿会议后,各国把扩张海军的重点放在发展非主力舰上,尤其是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1927年2月,美国照会英法意日四国,倡议召开海军会议,讨论限制非主力舰的发展。美国意图把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主力舰的比例推广到非主力舰上,以限制英日。1927年6月30日,美英日三国在日内瓦召开海军会议。在裁减巡洋舰问题上美英分歧。受经济危机影响,美英就海军军备问题协调立场。1930年1月21日,五国海军会议在伦敦召开。4月22日《伦敦海军公约》。(二)欧洲各国虽然签署了各个条约,但是未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只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签订。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拿《非战公约》、《伦敦海军条约》来说,不过是列强在当时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背景下的粉饰太平之作。3. 苏俄政府在热那亚会议前后如何利用了西方国家的矛盾而打破自身的孤立地位?答: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是苏俄国家对外政策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经过激烈的军事较量后,苏俄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经历着从战争到和平,从封锁到相互贸易,从外交孤立状态到普遍建交的过渡。而1922年召开的热那亚会议,则对这一过渡起到了极大 1920-1921年间资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英国迫切希望获得俄国的传统市场,在西方各大国中,英国率先于1921年同苏俄签订了《临时贸易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苏俄打破列强对它实行经济封锁的开始。此后,德、奥、挪威、丹麦、捷克斯洛伐克相继同苏俄签订了贸易协定。 苏俄政府为消除帝义国家挑起反苏新浪潮的重要借口——债务问题,于1921年10月照会英法美德意五国政府,表示愿意有条件承认俄国所欠外债,并建议召开一次国际经济会议。1922年1月,协约国在法国戛纳召开会议,戛纳会议决议表明,协约国一方面事实上承认了苏维埃政权的存在,不得不与苏俄一起讨论欧洲经济恢复问题;另一方面又企图利用苛刻条件和外交压力迫使苏俄做出让步。戛纳会议后,意大利向苏俄发出出席热那亚会议的邀请。列宁非常重视热那亚会议,并提出苏俄参加会议的策略:提出开展贸易的广泛计划,利用矛盾,孤立顽固派,吸引希望与苏俄发展经济的集团。1922年4月,热那亚会议正式召开,但西方国家同苏俄在债务和私有财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会议的谈判陷入长期的僵局,于是苏俄代表开始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德国,以图突破西方的反苏营垒,由于德国与苏俄同样在会议上遭到协约国的孤立、排挤和打压,两国决议联手突破外交孤立。1922年4月16日,苏德两国在热那亚近郊的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协定》,协定的签订使两国恢复外交关系,使两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外交上的孤立局面。苏联也突破了西方的反苏统一战线。4. 围绕德国问题,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有些什么样的调整?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英法之间出现了严重分歧。英国从当时的现实出发,为了传统均势利益,在心理上比较同情德国依然奉行已被“威尔逊主义”冲击得七零八落的“均势”外交手法,因此,外交政策发生了由惩罚德国向同情安抚德国甚至扶持德国的转变。 战后法国的外交政策是一种防御性的政策,由于国力衰弱和外交无能,在当时欧洲政治的现实面前步步退却,最后变成一个瘫痪的衰弱的国家而被迫听命于英国。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在地理范围上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区?答:(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卷入了战争之中,为宗主国出钱、出力、出兵、出物资,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对宗主国极为不满; 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经济陷入困境,变本加厉地压迫和剥削殖民地; ③战争期间,殖民地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壮大起来; ④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的传播;苏俄政府还对土耳其等国的民族运动提供了道义和物质上的援助。(2)在地理范围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中东地区,包括土耳其、巴勒斯坦和北非;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朝鲜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地区,涉及墨西哥、尼加拉瓜、阿根廷等中南美洲。2. 在土尔其、中国、印度的革命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及组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答:在土尔其、中国、印度的革命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及组发挥了领导的作用,使革命运动取得了成就。3.美国对拉美的侵略和手段有哪些?与过去西班牙对拉美的侵略有什么不同?答:(1)①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渗透:美国资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各国,加强了对拉美人民的剥削;企图以多边外交方式,加强对拉美的经济侵略; ②对拉丁美洲进行军事干预:美国在拉美各国扶持反动独裁政权,镇压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 ③干涉拉美国家内政。(2)不同:西班牙对拉美的侵略是掠夺拉美的原材料,把拉美当作商品倾销的地点;而美国不仅对拉美的经济进行干预,还对拉美的外交、军事进行干预。
第十章 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对国际秩序的冲突 1.试述20世纪20-30年代的全球性资本主义危机的特点及其给西方大国所带来的政治影响。答:(1)危机的特点:①生产下降幅度大,范围广,失业率高,持续时间长;②农业危机、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同时并发;③危机结束后,不见经济复苏。(或者:①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危机从1929年10月开始,到1932年达到高潮,1933年开始进入萧条时期,持续时间长达四年。但是,在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1937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②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③为害最为严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④影响最为深远,这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危机,最终引起了政治上的危机,并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危机的根源: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未带来共同富 裕,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社会购买力受限制。盲目扩大生产和财富过度集中,群众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形成生产和消费的矛盾。②工业部门开工不足,工人失业。③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④经济繁荣导致投机之风盛行,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生产出现衰退的迹象时,社会上出现一种恐慌心理,竞先抛售股票,导致股票价格下跌。⑤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资本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固的主要原因。)(2)经济危机对西方大国的政治影响: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阶级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打破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危机导致国际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由于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为裁减军备所作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德意日等国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宣扬对外扩张理论。对内加强统治,强制扩军备战。1、法西斯主义2、各国调整对外政策苏联调整对外政策,采取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扩大外交关系的措施。西方国家为摆脱危机和获得国外市场,有与苏联改善关系的要求,苏联的五年计划开始,对国外资金、技术设备有需要。1931年3月,德奥签订建立关税同盟的草案,但遭到法国的反对。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帝国特惠制;坚持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传统政策,实行扶德抑法对策。主张部分修改《凡尔赛和约》,以缓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在远东对日妥协。法国一方面本着法德和解的精神,采取了一定的让步措施,以缓和和阻止德国民族主义复仇情绪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加强自身安全,与苏联改善关系,1932年11月签订法苏互不侵犯条约。1933年7月,英法德意在罗马签订《帝国公约》。主要内容是和平修约,即试图通过修约来缓解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与欧洲三大国合作,从而不至于破坏现有的欧洲大国间的均势局面和国际秩序,维持既得利益者的现有利益。但未实际生效。缔约过程中,苏联被排斥在外。英国表现出的对德妥协和孤立苏联的态度,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开始。
第十一章 法西斯侵略扩张加深与各国的对策1.绥靖政府的根源是什么?它对二战前的英法外交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答:(1)绥靖政策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社会背景之一是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厌战、反战情绪强烈,对德国的负疚心理。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欧洲传统外交惯例。英国的扶德抑法政策,厌恶东欧小国。对苏联的敌视。 (2)英法反应软弱,或实行绥靖政策以息事宁人,或实行孤立主义以避免惹祸上身。2. 实数20世纪30年代英,德,苏战略三角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答: 大体思路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三国具体的外交目的,所认定的主要矛盾或者主要威胁,表现与演变,影响,评价(个人的观点)背景:1)大范围而言,当时的欧洲有两大体系,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对新生苏联的,对共产主义的厌恶,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一直祸水东引)2)从战后矛盾来看,一战后的欧洲矛盾丛生,如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3)29-33年的经济危机对三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德国之间面临的就是法西斯希特列的上台(结束了二十年代的斯特莱斯曼的外交,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因为我个人很欣赏斯特莱斯曼的外交才能,呵呵,把德国从战败国的地位一步步摆脱出来,其功不可没啊)具体的表现:1)英国:其对德政策自三十年代以来一直都是绥靖政策,其低估德国的野心,祸水东引;而对苏由于意识形态原因,不信任,敌视,尤其在英法苏三国谈判中好无诚意,以至谈判破裂,当然他也与苏联有一定的合作,但是那只是次要方面.对于英国而言是采取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认为共产主义是主要应该面对与解决的问题。2)苏联:对德国有一定的认识,尤其在希上台后,所以强调与德国经济合作(也有经济危机的因素),避免反苏阵营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谋求集体安全政策,如加入国联,东方条约签定,三国谈判,但是在三国谈判失败后转而自保,与德国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其对英的政受英国本身政策态度影响较大,也谋求与英国合作,发展经济.苏联主要任务要继续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让苏联生存下来。3)德国:希特勒的外交就是贯彻两条线:和平烟幕+分化反德阵营)其对英国外交很有认识,所以一直都是利用英国的均势,绥靖还有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借英国来冲破凡尔塞体系.同时其又与苏联合作,一来发展经济,二来给西方大国以压力,借苏联来抬高自己.三国谈判的失败,其也是重要因素.评价与影响:1)德国在三角大战略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苏联与德国处于被动地位2)苏联有原来的集体安全政策转为自保,目观也是短浅的.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在这里应该稍微替苏联辩护一下,因为苏联曾谋求与英国共同抵抗,战线的破裂主要责任归于英国3)英国的绥靖政策,祸水东引,表明其领导人缺乏大的战略指导思想,最后也是害人害己,加速了战争的到来.3. 试论孤立主义思潮对二战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答:1930年代,美国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其原因之一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国内经济复兴和就业问题上。二是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由于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及希望德国、英法、苏联三种力量相互牵制,美国可以从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战略考虑出发,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8月31日,中立法案:“两国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美国通过中立法的目的是避免战争,从短期来说,目的达到。但在国际局势紧张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独善其身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它的后果和英法绥靖政策一样,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最终也无法避免战争。1936年2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增加两条:一,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1937年1月,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1937年4月,国会修改中立法,三个特点:一是不确定有效期,二是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于中立法;三是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交战国进行非军火贸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输。永久中立法有利于佛朗哥集团,它可以得到德意的支援。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罗斯福没有对中日实施中立法,原因是中日之间没有宣战。但罗斯福认识到孤立主义在损害美国利益。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发表“检疫隔离”演说。他利用帕奈浩事件,说服国会拨款重整海军军备。4. 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本质是什么?答:本质是为了维护苏联的国家安全。
第十二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大变革1.试比较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区别.答:两次大战在国际政治经济背景、战争爆发的特点、交战双方的情况,战争的性质、进程和结局方面有很大不同。一战时是资本主义处于主导地位,二战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使世界矛盾错综复杂。一战前的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基本上势均力敌,二战前,英法面对法西斯集团退让。二战发生的原因:一,凡尔赛和约的内在缺陷导致和失效。二,传统的国际关系均势原则遭到破坏。集体安全原则难以发挥效用。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四,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空前加剧。从法西斯势力发动战争角度看,二战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但从反法西斯的角度看,二战是解放的、正义的。英法等国起初为维护霸权地位,带有帝国主义性质,但它们属于非军国主义、非法西斯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力量,其战争逐步具有保卫祖国、恢复民族自由的性质。2.什么叫总体战?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答:(1)总体战,又称全面战争,是指一个国家动员所有能够运用的资源,摧毁另外一个国家参与战争能力的军事冲突型态。总体战的实践古已有之,但在19世纪中后期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2)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 政治上,德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经济大危机是二战的导火线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4.法西斯国家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是二战爆发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
年9月初德国突袭波兰。这些事件充分说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战争是二战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5.英、法、美"祸水东引"战略以及"绥靖政策"和苏联的"祸水西指"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美等国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同时出于对社会主义苏联本能的仇视,尽可能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法西斯国家扩张欲望。这种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为打破英法"祸水东引"战略,在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后,苏联采用了"祸水西指"的方法,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种中立自保的措施进一步促使了大战的爆发。6.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 二战爆发前就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尽管进行了抵抗,但由于这些国家不是力量过弱、便是战略失误,又未能及时得到大国援助,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的境地,被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未能形成国家反法西斯联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或者:二战发生的原因:一,凡尔赛和约的内在缺陷导致和失效。二,传统的国际关系均势原则遭到破坏。集体安全原则难以发挥效用。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四,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空前加剧。)3.苏联卫国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答:苏德战争的进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苏联可以被认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最大的国家,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很多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假若没有苏联政府及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那这场世界性的战争的胜负尚很难判断。苏联的抵抗为英美等西方盟国发展军工业、增强武装力量、发展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4.试评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 答: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由美英苏中法等国倡导建立的,它的建立使世界各国在反抗德意日等轴心国的侵略中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各国相互支持联合作战,加速了轴心国集团的灭亡5.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二战对人类文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是种族主义、军国主义与世界和平、正义力量的对抗。它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首先,二战是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摧残。这场战争总计造成了约七千二百多万人的死亡,占了当时世界人口(约十九亿七千万)3.71%左右的比例。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到破坏。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难以估计。 其次,二战使人类文明发展到新的水平。发动二战的德、日、意集中体现了人类历史上野蛮和黑暗的积淀:蔑视人权、践踏生命、敌视自由、肆意侵略、军国主义、种族主义。战后,为凝聚正义、压倒邪恶,以《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宪章》以及巩固二战成果的《世界人权宣言》为标志,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新经验,提出了"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家独立、民族平等"、"确保人类自由"等准则。争取和平进步、构建人性文明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一思想的倡导下,欧洲国家几乎都成为福利国家,美国通过新政也过度为福利国家。
第三,军事领域上,二战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首次使用了雷达、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喷气式飞机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作用增大了。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严重削弱;瑞士因在二战中"永久中立国"的角色而成为世界的金融、银行大国;德国、朝鲜因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而分裂;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令只有苏联成为唯一在军事上与之抗衡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 德国、日本由于在二战中是战败国,所以在战后的50年内国际地位低下。但他们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联邦德国、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务管理》练习题答案.doc
-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doc
-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课后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软件工程基础》习题集答案.doc
- 《软件工程基础》习题集答案_6.doc
-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doc
- 《过秦论》课后练习含答案.docx
- 《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经典.doc
-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doc
-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后习题解答(第5、6章).doc
-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课后习题总汇附答案[1].doc
- 《遥感原理与应用》习题答案.doc
- 《金属精密液态成形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1).doc
- 《金融企业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李光版课后练习答案.doc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doc
- 《针灸治疗学》医学考研习题集参考答案.doc
-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do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括+读后习题(附答案)+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