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82 KB
  • 2022-04-22 11:28:13 发布

七下八上历史课后习题答案.doc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单元第一课动脑筋1、P4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2、P5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练一练P5答: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活动与探究1、比一比:P5答: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2、思考与判断:P6答: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渡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们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第二课动脑筋P8答: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活动与探究1、制表P10答: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第三课动脑筋1、P13答: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2、P14答: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活动与探究1、P16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第四课动脑筋1、P18答: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2、P20答: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活动与探究1、P20答: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物,但这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2、P21答: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第五课动脑筋1、P22答: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2、P23答:藏族与吐蕃人相同的地方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高;能歌善舞。3、P24答: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等);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如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茶叶、谷物和蔬菜种子);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等。活动与探究 2、P27答:在步辇上端坐的是唐太宗,在左边的第二人就是禄东赞。禄东赞的表情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禄东赞把求婚的事情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的表情自然,神态安详,说明唐太宗对与吐蕃和亲之事已经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亲。第六课动脑筋1、P30答: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钱币上的文字都为汉字。然后比较两者出现的年代,唐朝开元通宝比日本合同开珎,早88年。总之,合同开珎,丝仿唐朝开元通宝制造的。这说明唐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达几万枚,“合同开珎,”在我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这说明唐朝时中日贸易的频繁。首先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如,仿唐朝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其次,日本人还受唐朝文化的很大影响。日本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日本海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2、P32答:这里所说的秦王,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活动与探究1、P32答: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拂林,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2、P32答:玄奘西游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看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作者虚构的。第七课动脑筋1、P34答:他们说的都对。早在战国时期,印章便开始使用了。汉朝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刻了一方印章,只要涂上印泥,可以无数次的使用,很方便。但印章一般都很小,只能刻几个字。石头书的拓片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我国古代的人们,把浸湿的薄纸贴在刻了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上墨,把纸揭下,成了黑底白字的“拓片“。隋唐时期,人们把印章盒拓片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P36答: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白居易:直白如活,通俗易懂。活动与探究3、P37答:北京颐和园玉带桥:造型优美,观赏性强;桥洞高,底下过船方便;但坡太陡,行人费劲。 江苏苏州宝带桥:多拱桥,跨度大;桥面平缓,利于车马人行走;但桥孔小,桥下船只通行不便。云南丽江黑龙潭桥:多拱桥,坡度较小,桥上行走方便。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第八课动脑筋1、P39答:都是方块字,且结构严谨,平稳端庄,大小均衡等。2、P41答:杨贵妃第二单元第九课动脑筋1、P51答: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于北宋来说,檀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合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檀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P53答:是杀害岳飞的侩子手秦桧。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活动与探究1、P55答:女真人头带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挂箭筒。肩挂长弓。从中可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勤劳勇敢,擅长骑射的生活特点。第十课动脑筋1、P57答:这张图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从耕种至收获的全过程,其主要劳动包括:牛耕、插秧、灌溉、收获、扬场、入仓等劳动场面2、P57答:南宋海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3、P58答: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4、P59答: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活动与探究P60答: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第十二课动脑筋1、P67答:这段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一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2、P68答: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活动与探究1、P71答:蒙古官员同汉族官员一样,都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们饮酒作乐时,都由许多仆人侍候,仆人为主人把盏敬酒,并击鼓吹奏为之助兴。2、P71答: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第十三课动脑筋1、P73答: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即经济又省时。联系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人到“光与电”的时代。2、P74答:两个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第十四课动脑筋1、P78答:他们举的例子很好。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中非常明显的同类项就是:对人才的态度。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嫉贤妒能最终失败。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这是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1、P79答: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蒋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的作品。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动脑筋1、P89答: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2、P90答:双方各有道理,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这的确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但是由于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也确有束缚思想的作用。尤其是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活动与探究1、P91答: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廷;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2、P91答:女孩的看法似有一定道理,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的观点抓住了本质问题,因而也更加深刻。3、P91答:明初都城在南京,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死在南京,因此他的陵墓也在南京,称为明孝陵。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成为第一位埋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而当时的明朝经济发展,国势强盛,所以他的陵墓就建得非常宏伟,成为十三陵中最宏大的陵墓。第十六课动脑筋1、P94答: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二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史办不到的。2、P96答:“遥知夷岛浮天际,末敢忘危负年华。” 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已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活动与探究2、P98答: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方式)及结果都不同。郑和航运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正。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筑堡垒,大造大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第17课动脑筋1、P100答: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和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有: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2、P101答: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直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3、P101答: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把他处死了。第18课动脑筋1、P104答: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曾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多名官兵,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元朝政府又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2、P105答:他们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面。如果将两人的说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固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属于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弓和箭也就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活动与探究2、P107答:右面旌旗飘扬,昂首挺胸的是清军将士;左面力竭势穷,乘车而逃的是沙俄侵略军。 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而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军队必然胜利,沙俄侵略军必然失败。第19课动脑筋:1、P110答: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2、P111答:清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是一种分裂行为,它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非正义的。清军的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们捍卫了祖国的统一,是正义的。他们说的不太全面,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原因是:⑴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⑵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索然无辜民众,顺应民心。第20课动脑筋:1、P116答:小女孩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小男孩说的更准确,因为纺纱织布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更重要的是要求一定的湿度。半地窖式的房屋既有利于保持一定的湿度,也有利于维持常温,所以可以织出好棉布。2、P119答: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进国作物,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清朝“闭关锁国”,则使中国在世界上迅速落伍了。有关“想法”的大致思路如下: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淘汰;②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我国目前的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活动与探究:1、P119答: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应搞清楚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2、P120答: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想法”的思路大致是: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第21课1、P122答: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2、P123答: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 3、P124答:宋应星的强调是对的。男孩说的对,女孩的话有合理成分份,但立论错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相协调,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环境,人类甚至不会出现。如果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自然力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活动与探究:2、P125答:用来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气体(瓦斯)第22课1、P127答:历史著作的要求是应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造,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八上历史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动脑筋1、P3答:主要有: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至1839年,中国外流白银多达1亿两)。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指铜钱对换白银的比值提高了。由原来的1000文抵1两到1500文抵1两,再到2000文抵1两。清政府规定要以白银纳税,这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三是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有因受贿放私而更加腐败。四是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也严重消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练一练1、P5答: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活动与探究1、P5答: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这样拥有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第3课 动脑筋1、P12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放弃对新疆的管理。第四课动脑筋1、P18答: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第5课动脑筋1、P22答:严重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深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远。活动与探究1、P22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第8课动脑筋1、P39答: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第9课动脑筋1、P40答: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活动与探究1、P42答: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字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既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良的,二不是革命的。 第10课动脑筋1、P47答: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P48答: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活动与探究1、P49答:在以前的民主革命中,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自己的政党,但由于自身的软弱与妥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第12课动脑筋1、P54答: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2、P55答: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活动与探究1、P57答:一方面,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第13课动脑筋1、P61答: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缺少粮食给养等。练一练1、P63(1)答:走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在分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11个省。活动与探究1、P63答:湘西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乌江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第14课动脑筋1、P70 答: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活动与探究1、P73答: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须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第15课动脑筋1、P47答:1937年7月,北平的东南面、东面、北面和西北面均被日军或汉奸军队占领,只有北平的西南面,为中国驻军国民党二十九军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南15千米、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就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门户,是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活动与探究1、P78答:观点二是对的。不怕牺牲是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军人只有将自己的勇敢与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符合人民的愿望,军人的牺牲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军人的不怕死不仅对人民不利,还可能带来灾难。第16课动脑筋1、P81答: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据点。百团大战的规模很大。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组织100多个团,20万大军,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战绩辉煌。八路军战斗达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敌人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敌据点近3000个。活动与探究1、P84答: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C: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第17课动脑筋1、P90 答:这是从不同角度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认识。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里,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御。但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战争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条件具备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战场由解放区转向国统区,我军由守转向攻,开始了外线作战,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维护,作用相当大。同时,其他各战场也转入进攻。综上所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活动与探究1、P91答:应该。国民党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在日本投降以后,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坚决反对内战;强烈地希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用和平的方法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人民的愿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蒋介石,毛泽东冒风险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第18课动脑筋1、P94答: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放不开的。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获得广大的兵源。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课文中的《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的重要保证。第19课动脑筋2、P102答:纺织、面粉企业等轻工业部门。第20课动脑筋1、P105答:伴以朗读、伴以录音机或伴以留声机配音。1、P106答:广告夸张,不符合事实,所以是骗人的。活动与探究1、P108此题是在问为什么我国在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于西方,而到了近代西方的科技发明却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对方国家的原因。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都不完全。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鼓励士人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学发明属封建社会是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学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学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第22课动脑筋1、P118 答: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正好上中学,我一定选择师范教育。因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中,国民素质又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国民素质。1、P119答:聂耳创作的歌曲,除《义勇军进行曲》以外,还有《前进歌》《毕业歌》《新女性》《铁蹄下的歌女》等。冼星海创作的歌曲,除《黄河大合唱》以外,还有《生产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我给大家唱一首《到敌人后方去》。活动与探究1、P120答:两者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有“读经”“讲经”,而我们的课表没有。这是由于《奏定学堂章程》还带有封建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