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0 KB
  • 2022-04-22 11:33:46 发布

2010年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9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0年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A.冯特 B.马斯洛C.桑代克D.布鲁姆2.桑代克于(B)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A.1913年B.1903年C.1897年D.1923年3.以下哪个时间段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BC)。A.普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航天心理学D.缺陷心理学2.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ABC)等五种要素。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学习动机3.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B)。A.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B.教育心理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C.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2010年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A.冯特 B.马斯洛C.桑代克D.布鲁姆2.桑代克于(B)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A.1913年B.1903年C.1897年D.1923年3.以下哪个时间段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BC)。A.普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航天心理学D.缺陷心理学2.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ABC)等五种要素。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学习动机3.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B)。A.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B.教育心理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C.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2010年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A.冯特 B.马斯洛C.桑代克D.布鲁姆2.桑代克于(B)年著《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A.1913年B.1903年C.1897年D.1923年3.以下哪个时间段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B)。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BC)。A.普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航天心理学D.缺陷心理学2.学与教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ABC)等五种要素。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学习动机3.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B)。A.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B.教育心理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C.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D.教育心理学是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的科学。三、填空题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5.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 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6.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著作是1908年日本小原又一著,房东岳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7.1924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即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9.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的本性》,第二部分《学习心理学》,第三部分《个别差异及其起因》.并提出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由此,西方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确立。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或奠基人.10.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要素。 1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或简答: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12.1994年,布鲁纳总结的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2)反思性(3)合作性(4)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四、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怎样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是对学与教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进行描述和测量并揭示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它的研究成果可以让教师真正了解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一个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就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等与此有关的心理测查手段,来找出困难的症结。当然,阅读困难也可能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或者与教师关系不和、教学方法不当等致使儿童失去学习兴趣等。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它的任务是双重的,即理论任务与应用任务两大方面。理论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探讨和解决很多理论问题,如学习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遵循怎样的规律等。应用任务:教育心理学需要用理论不断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4.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确立;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流派纷呈,百花齐放;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建构向着完善与整合的方向发展.五、论述题1.请分析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1)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最早和最多内容。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理论,各派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如教学目的的选择、内容的安排以及环境的设置等),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练习以及实验等),展开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如课堂提问、答疑等),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评价和反思,看教学的效果如何,并不断提出改进方案;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反思和评价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以上三种活动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学这种特殊交往活动。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而学习过程又受教学过程影响,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从而确保教学过程达到最好的效果。2.请简述学习与教学的五个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如年龄差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差异等。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居于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方面。(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课程标准和教材。(4)教学媒体它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口头语言、书本等。(5)教学环境它包括教物质环境(包括学校课堂的设备、布置等等)和社会环境(包括班集体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和班风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自测题】第二章学习、教育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哪个是巴甫洛夫总结的关于学习规律(A)A.刺激泛化与分化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2.皮亚杰将儿童认知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D)A.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1.加涅对个体的学习按两个标准的分类,分别是:(AB)A.学习层次分类B.学习结果分类C.学习内容分类D.学习过程分类2.桑代克总结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是:(ABC)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3.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分别是:(AB)A.现有水平B.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C.横向水平D.纵向水平4.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ABCD)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三、填空题1.学习是个体凭借经验而产生的心理结构及其外显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学习层次分类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3.学习结果分类包括: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4.加涅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5.人的身心发展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6.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教育。7.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两大类。四、简答题1.学习的特征有哪些?第一,学习是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学习的效果和结果。没有变化就不能称其为学习。第二,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里的经验就是学习者学习过并且掌握了的内容。第三,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那种经过一段时间或学习时的条件改变就会自行消失的变化,不是学习。第四,学习是后天的习得活动,而不是本能活动。第五、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变化活动,任何其他人不能替代。2.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由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学生的学习既具有人类学习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1.主要掌握间接经验。2.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带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3.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包括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1,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包括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2,行为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桑代克是用他最著名的动物学习实验--猫开笼取食的实验得出学习理论。1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步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人比动物能够建立更多、更复杂的联结。2.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练习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准备律:个体进行学习事先有某种准备。效果律: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增强或削弱的作用。桑代克的试误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人类学习或学生的学习具有借鉴意义。(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 1.基本观点: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2.学习规律:(1)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不给予无条件刺激的强化,那么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会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直至消退);(2)泛化与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个体不仅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也会对相关的、类似的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泛化。个体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刺激不做反应,就是分化)。(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实验装置: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对象:白鼠1.基本观点: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称应答行为,另一类称操作行为。操作行为带有主动的性质,如吃饭、睡觉、讲话、工作、娱乐等都属于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要比应答行为复杂。他认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他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上,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2.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的强化原理:强化是重要的影响行为的因素,控制强化就能对行为进行控制。强化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反应概率的增加,导致反应概率降低的是惩罚。惩罚要慎用。他把学习的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给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4.认知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苛勒的顿悟说、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 1,认知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苛勒的顿悟说、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论。2,认知主义学习论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1)苛勒的顿悟说:动物实验:黑猩猩“接竹竿”的实验。基本观点:苛勒认为,学习就是由于对情境整体关系作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经过“突变”学会的,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发现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领悟,是由不能到能的突然转变。(2)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事件构成,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2.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3.强调发现学习。即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系统知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主要靠接受学习。这种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教师直接呈现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表现为: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之间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不同点,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明显的、清晰的区别,使知识不断分化和系统化中达到融会贯通。 (5)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一是指学习材料与其它知识和客观事物之间有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一是指学习材料是在学习者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其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2学习者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与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相互作用。(6)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经典实验:白鼠走迷宫l.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2.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总之他认为个体的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下,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注意过程。第二、保持过程。第三、动作再生过程。第四、强化和动机过程。2.自我调控。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3.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预期,也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它们是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8)建构主义学习论: 其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三方面: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人类知识的主观性。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同时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相对性、情境性、社会性和默会性。2.学习观:学习过程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由此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会形成各自的意义建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3.学生观: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可能是科学的、准确的,也可能是感性的。学生正是在这些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建构起新的意义。因此需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在学习中强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问题定向学习、案例学习。5.简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生理方面,身体的发展是先头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心理方面的发展顺序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等。2阶段性。根据生理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人的发展划分以下阶段:乳儿期(0至1岁);婴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3至6岁);儿童期(6至11、12岁);少年期(11、12至14、15岁);青年初期(14、15至17、18岁);青年后期(17、18至25岁);成年期(25至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3不均衡性。如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4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的角度看,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形成感知运动图式。第二、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点: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又称为自我中心思维阶段。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获得各种守恒概念。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是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第一阶段,0-1.5岁,将遇到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冲突,解决不好会发生信任危机。第二阶段,2-3岁,将遇到自主与羞耻、怀疑的矛盾冲突。第三阶段,4-5岁,将遇到主动与内疚的矛盾与冲突。第四阶段,6-11岁,将遇到勤奋与自卑的矛盾与冲突。第五阶段,12-18岁,将遇到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8.简答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小学生的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且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特征。总的来说,要体现出: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基础再现性。9.简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心理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生理的发展。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往往并不能协调发展。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10.简答中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2.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3.学生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4、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11.简答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中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间的不适应。2.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幼稚间的矛盾。3.自我意识的增长和社会化成熟滞后之间的矛盾。4.感情外露和内隐的矛盾五、论述题 1.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包括:一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教育。它们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一)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器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发展才有可能。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总之,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因为:遗传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转化为现实。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二)环境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的兴趣、性情、性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它对人发展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在环境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等。但人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那种认为环境决定人身心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总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是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没有既定的目标,不能按照一定的方向持续、系统地影响人的发展。(三)教育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其次,学校教育能对其它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选择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有害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第三,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出来的教师所进行的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力比较强。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一是教育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育者还要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总之,教育的主导作用,要受人的遗传素质和社会环境所制约,而且也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或主观能动性而机械地实现。那种抹杀教育的作用的“学校消亡论”是错误的,同样过分夸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万有论”也是不正确的。2.学习、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制约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和速度。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儿童现有水平与即将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者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明确。2.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并提出略高的要求,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获得学习效果。3.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要考虑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做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5.教育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个体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从整个小学期来看,小学生身心变化比较平稳,不管是身高、体重,还是记忆、情感、都比较均匀有序。表现如下:(一)身体方面:小学生身体发展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1.身体素质方面:身高、体重发育,逐步加快,骨骼逐渐骨化,肌肉组织虽有所发展。2.体内机能方面:心脏和血管不断增长,新陈代谢较快,肺功能不断增强。3.神经系统方面: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随着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走向平衡。 (二)心理方面:1.认识过程的特点:第一、感知方面。感知觉逐渐完善,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第二、记忆方面。由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第三、注意方面。注意的范围较小;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第四、思维方面。总体趋势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都不断增强。第五、想象方面。小学生的想象从片断、模糊向着正确、完整的方向发展。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2.情感的特点:富于表情化,不善于修饰和控制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逐渐变得稳定、深刻。3.意志的特点: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薄弱,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4.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小学生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逐渐学会了一些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基本技能技巧。5.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道德品质发展最为协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的道德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二、教育策略:总之,小学生经历有限,内心世界不太复杂,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能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其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计划,始终把握教育对象是小学生这一基本出发点。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中学时代是个体由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中学生在身体、技能、心理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质的”变化。(一)身体方面:1.身体素质方面: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快速提高,表现为耐力的提高、速度加快、耐力增强。2.体内机能方面: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3.神经系统方面:神经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完善。4.性发育成熟: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功能完善,形成第二性征。 (二)心理方面:1.认识过程的特点:第一、感知方面。较长时间地、集中地、全面深刻地感知事物。第二、记忆方面。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方法,抽象记忆占优势。第三、观察力方面。目的更明确,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持久性、精确性明显提高。第四、思维方面。中学生的思维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表现在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第五、想象方面。想象带有更多的现实性。2.情感的特点: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他们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的体验比小学生丰富深刻。友谊感迅速发展。3.意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4.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于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好斗好胜,性格可塑性很大。其社会性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5.品德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品德有一个基本完整的结构,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相对独立有彼此联系,密不可分。教育策略:中学生的生长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中既有积极的变化又有消极的变化。同时,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心理状况很不稳定,可塑性大。这一时期被称为“暴风雨时期”或“危险期”。中学阶段又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因此,中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整个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第三章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一、单项选择题1.按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可分为:(A)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C.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D.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2.按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可分为:(B)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C.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D.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 3.按学习时间,学习兴趣可分为:(D)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C.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D.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4.按学习范围,学习兴趣可分为:(C)A.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B.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C.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D.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二、多项选择题1.个体的归因过程是按照(ABC)三个维度来进行的。A.控制源B.稳定性C.可控性D.内部与外部2.根据控制源,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AB)A.内部的B.外部的C.稳定的D.不稳定的3.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CD)A.可控的B.不可控的C.稳定的D.不稳定的4.根据可控性维度,可将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成(BC)A.内部的B.不可控的C.可控的D.外部的5.根据学习活动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BD)A.一般动机B.近景直接性动机C.具体动机D.远景间接性动机三、填空题1.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2.动机的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强化功能,三是指向功能。 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4.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5.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产生的基础,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部激活动力(即内驱力)6.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7.根据学习动机发挥作用的范围,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8.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个体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9.根据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以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高尚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习者把当前的学习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相联系。低级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习动机源于自身或是当前的利益。近景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源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或个人的前途相联系的动机 10.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1.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行为结果形成原因的过程。12.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成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愿望或倾向13.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种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1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15.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16.兴趣的特征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四、简答题1.学习动机的种类?据学习动机发挥作用的范围,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根据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以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根据学习活动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直接性动机和远景间接性动机。2.学习动机的作用有哪些? 引发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调节作用。3.简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完全成正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学习难度是中等的时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即学习动机微弱或过于强烈都不利于学习,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适中时,才会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当学习难度变化时,两者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习难度很小,学习动机必须十分强烈才能取得好的学习结果;学习难度很大,适当降低学习动机的强度才能促进学习。4.简答学习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他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在其中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人们之所以具有某种行为倾向,是因为个体先前就建立了这种行为和相应刺激的牢固联系,而这个牢固联系是因受到强化而建立的。例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就是强化,强化了学习者努力学习的行为,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没有得到强化,就缺乏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3,归因理论:个体在对自己或他人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而且个体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不同的归因过程和结果会极大地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下一步行动。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了怎样的归因,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4,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成功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愿望或倾向。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种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是个体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倾向是个体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他的成败归因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趋向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内归因。避免失败的学生正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外归因,不会增加努力的程度,甚至会降低原有努力的程度。5.兴趣的作用有哪些?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6.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一)内部条件: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目标明确、难度中等、就会增强学生的动机。2、年龄与成熟。年龄小的孩子的学习动机不会很强烈;年龄大的或较为成熟的孩子,就会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动机,自觉维持学习活动。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5、学生的焦虑程度。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二)外部条件:1、社会舆论与家庭环境。2、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强有力的因素,体现在: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影响,教师还是沟通社会、学校与家庭的纽带,能够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内部因素结合起来。7.学习兴趣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对学习的促进看,学习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看,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又是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表现越明显。当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后,就会灌注全部热情,专心致志地学习这门学科。 8.学习兴趣的分类:1、按学习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2、按学习目标,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按学习时间,可分为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4、按学习范围,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对其一生的重要作用。学生如果从小懂得知识的价值,热爱教师,热爱学校,他就会向往知识,就会在学习中发展起学习兴趣。(二)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带领学生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知识的用处,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失败的挑战,这样学生们才会懂得学海无边的道理,才会加强其探索的欲望。(四)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学习兴趣的最主要的策源地,读书应当成为中小学生的首要爱好。(五)让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反思和总结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地得到提高。 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以下途径:(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新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丰富有趣,教学方法应该新颖灵活多变,教学方法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就会改善,学习效率、学业成绩以及创造力都会有相应的提高。(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面临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必须与学生的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探索;但应该有一部分是未知的,使学生认识到旧知不够用,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积极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根据“反馈效应” 实验的结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习结果反馈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到: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四)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再接再励,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运用奖励与惩罚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平、适当;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五)适当地开展竞赛: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竞赛有不同的方式,如个人竞赛、自我竞赛、团体竞赛等,适当开展竞赛,就是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目标、不同个体,综合运用不同的竞赛方式,激发学习动机。第四章学习迁移一、单项选择题1.以迁移的结果与性质分,学习迁移分为:(A)A.正迁移和负迁移B.具体迁移和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2.以迁移的内容分,学习迁移分为:(B)A.正迁移和负迁移B.具体迁移和一般迁移C.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二、多项选择题1.以迁移内容的概括水平分,学习迁移分为:(CD)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2.以迁移的心理机制分,学习迁移分为:(BCD)A.水平迁移B.顺应性迁移C.同化性迁移移D.和重组性迁移三、填空题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4.具体迁移是指一个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是特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5.一般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般原理、观念、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中6.水平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7.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8.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获得的知识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9.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调整概括,才能应用到新的学习活动中。10.重组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构成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才能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11.学习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经验的整和。四、简答题1.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及观点1.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各种官能构成,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训练获得能力的增强。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的各种官能经过分别的训练从而实现了迁移,并且这种迁移是自动发生的。但是,“心”的各种官能能否通过训练得以提高,还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通过著名的“形状知觉”实验而提出了解释学习迁移现象的共同要素说,即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中存在共同要素时,一种学习才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才会出现学习迁移现象。3.概括说:贾德提出,他通过“水下击靶”实验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在前面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些原理可以部分或整体地运用于后面的学习中。因此,学习者概括出的两个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关键。4.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迁移理论进行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顿悟”是学习迁移的决定性因素。“顿悟”指的是两个学习情境突然被学习者联系起来的意识,其结果是学习者发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获得的原理与实际情境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普遍。关系转换说实际上强调了个体的作用,学习者能否出现“顿悟”、能否发现两个学习过程的关系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关键。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提出。他认为:所有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迁移现象一定发生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因此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概括性、稳定性、连贯性、包容性以及可辨别性等因素影响着新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注:简答答要点,论述全都)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主观因素,一类是外部客观因素。(一)内部主观因素1.智力。智力水平较高的人能够发现不同学习情境间的相同成分及关系;善于总结学习中的原理规则;能够将先前获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应用于以后的学习情境。 2.年龄。由于不同年龄的个体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因此形成了不同年龄的学习者的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机制及程度质量的差异。3.知识经验的精熟程度及概括水平。个体的知识经验掌握得越是精熟,就越能多方面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迁移就越能顺利的发生。概括是学习迁移的核心,一般而言,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迁移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概括水平低,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4.学习心向和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如果学习者具备将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的心理准备状态,我们就称这个学习者具备了学习迁移心向。学习定势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定势既可以促进良好迁移的发生,也可以造成不良迁移的出现。5.学习者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学习者能够认识到学习本身和所学知识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个体在以后的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学生对学校及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迁移的发生。如果学生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认为学校是能获得知识和令人愉快的场所,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及迁移有良好的影响。(二)外部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征,能够影响学习迁移质量和速度的特征包括:先后所学知识之间有无共同的要素或成分,即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学习材料中知识的组织结构、逻辑层次、知识的实用性。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前后两个学习情境中相似甚至相同的因素越多,能够被学习者利用的线索越多,也就越能促进迁移的发生,提高学习的效果。3.教师的指导:教师有意识的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迁移的发生,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教师有意识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或不同情境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点,利用多种情境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所观察的事物,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原理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学习迁移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学习迁移促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并注重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迁移对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力的形成是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概括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知识和技能的概括化和系统化其实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学习迁移使学校教育教学在各方面开始注重学科知识应用,而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尽量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例如,小学数学中求长方形面积的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迁移观念的指导下,学生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把学生带到学校的乒乓球台旁,然后叫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记录,并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向学生们讲解。乒乓球台的面积就计算出来了。再上课时教师呈现几种图形的教学模具,学生一看就知道哪个是长方形,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长方形就是个缩小的“乒乓球台”。(二)学习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因而两个学习对象之间有共同点,就容易发生迁移,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英语学习中分析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刚接触这些知识的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汉语的句子,并把主语、谓语、宾语找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三)学习迁移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如在汉字教学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则、偏旁部首的一般规律,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四)学习迁移促使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在教学中应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理解不同情境中的事物的异同。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确切地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原则。 2.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一)确立具体的、明确的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联想起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二)科学地选择教材和内容,依据学习迁移规律,要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部分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教授,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应该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并作为教学的重点。教材的编排应该突出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应重视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应用价值;应凸现学习内容的共同要素和内在联系。(三)合理编排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1.教学情境的选择。教师应该选择和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情境。2.教材内容的编排。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就是使教材内容结构化、一体化,即重视各单元和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前后衔接。(四)具体分析教学内容适合何种迁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个迁移理论确定迁移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例如需要迁移的是具体的知识技能,还是原则原理、情感感受等。(五)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化的原理,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1.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学习。2.重视比较教学方法的应用。3.注意引起学生迁移的心向。(六)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为促进学习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策略的指导,有意识地教学生一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七)利用反馈和归因等方式使学生形成对学习和学校的积极态度 第五章知识掌握与技能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是(C)。A.知识B.技能C.广义的知识D.狭义的知识2.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指的是(D)。A.知识B.技能C.广义的知识D.狭义的知识3.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指的是(A)。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4.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是(B)。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5.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描述的知识,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C)。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6.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的知识是(D)。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7.根据概念的关键特征是否明显可以分为以下两类(D)。A.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B.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C.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D.易下定义概念与难下定义概念8.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B)。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 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ABC)。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发现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ABC)。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接受学习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ABD)。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实验直观D.言语直观4.学生对于知识的抽象概括存在着不同的水平即(AB)。A.感性概括B.理性概括C.规则概括D.言语概括5.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ACD)。A.瞬时记忆B.永久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三、填空题1.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2.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3.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和的形式来表征。4.现代认知派认为,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是通过实现的。5.是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知识单元。6.奥苏伯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学生掌握概念的最基本形式7.规则是对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说明。8.智力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三个基本阶段。9.大多数概念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例子、属性和定义。10.知识的掌握包括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保持两个阶段。11.按照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两种12.操作技能形成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自动化阶段。四、简答题1.请简要比较知识直观的几种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第一,实物直观。它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活动。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实验、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优点是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为学生为理解知识提供感性材料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模像直观。它是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活动。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电影等,优点是能根据教学需要,使实物的特征有大小、动静、色彩、虚实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扩大直观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 第三,言语直观。这是在生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观活动。优点在于:一是不受时间、空间和更多物质条件的限制,只需借助口头或书面语言就能完成。二是由言语直观获得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且活泼、经济、方便。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是直观教学的三种不同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互相补充,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达到直观教学优化的最佳途径。2.影响知识保持的因素有哪些? 1.遗忘的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这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记忆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记忆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记忆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记忆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效果好;记忆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记忆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记忆材料的数量,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要达到同样的记忆水平,记忆材料数量越多,平均的朗读次数和时间就越多。3.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4.学习的程度:通常根据学习的程度把学习情况分为三级:低度学习、中度学习和过度学习。在一定限度内,学习程度越高,保持效果越好,过度量保持在50%,记忆效果最好。但是超过一定限度的过度学习,会造成“报酬递减”。5.学习者的态度:学习者对实际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个人需要的事情,首先被遗忘,而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具有情绪作用的事物,则遗忘得较慢。3.技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4.如何培养操作技能?1.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2.准确地示范与讲解。这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3.必要而适当的练习。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同时采取何种练习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操作技能的学习。4.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二是外部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5.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5.培养智力技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辨别课题种类。课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认知技能也就不同。2.创设良好情境,提高学生定向能力。第一、正确完整地了解智力活动的全过程。第二、对智力活动方式概括的了解。第三、定向由学生独立地提出。3.摆脱旧经验的影响,由于经验具有定势的作用,会妨碍人们去明确课题的本质。4.提供分步练习的机会,促使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5.指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练习。6.智力技能的基本特点:智力技能也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智力技能。智力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其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智力活动的执行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其智力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五、论述题1.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直观教学方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各有其优缺点,在运用直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直观教学的适用条件及具体的教学情况。一般说模像直观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教学中先进行模像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直观的效果好。同时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必须充分利用言语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征。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学生清楚地感知到,因此,在制作演示直观教具时应当考虑突出那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知觉的对象就越能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应当用背景把知觉对象衬托出来,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对象的主要部分。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到。在直观教学中,可以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可以将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感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观察前,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观察后,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以提高观察的能力。4.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的概括辨别作用。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同时提供正例和反例,有利于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得到有效概括和理解的效果。5.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谓变式,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提供感性教材时,不用变式或变式用的不正确、不充分,就会引起两种错误:一种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非本质属性看作本质属性;另一种是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6.科学地使用比较教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方式有两种: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异类比较,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7.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总结原理、原则。2.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保持?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合理的复习方法是:刚学过的新知识应该多复习,每次复习的时间应长些,而间隔时间要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些,而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些。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连续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间隔进行复习。对于大多数学习,分散复习效果更好,尤其对于机械记忆的材料和技能学习。记忆有意义材料时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应该集中学习。3.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应该适量,保持150%的学习程度效果最佳。4.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一般背诵材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阅读;一种是反复阅读结合尝试回忆,即在学习材料完全记住之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再阅读。研究表明,这种反复阅读结合尝试回忆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5.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如复习时将学过的知识写出提纲,画出图表,就可以使知识系统化。6.组块化编码。就短时记忆的容量而言,几乎所有正常成人都是相同的: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士2个组块。不过,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因人而异。要提高短时记忆水平,就要注意提高组块水平,优化组块方式。第六章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策略属于资源管理策略(B)。A.精细加工策略B.学习环境的设置C.做笔记D.复述策略2.以下哪种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A.做笔记B.列提纲C.复述D.组织策略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策略属于认知策略(ABD)。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组织策略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BC)。A.学生年龄B.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C.学习动机D.学习环境3.元认知由以下哪三个部分组成(ABD)。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策略D.元认知监控三、填空题1.学习策略是学习主体为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自觉地对学习活动及其要素进行调控的策划和谋略。 2.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3.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4.元认知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意识性,二是调控性。5.元认知监控具体包括计划、监视、调节。6.常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四、简答题1.简答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首先,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属不同层次的范畴。学习方法比较直接、具体、单一,而学习策略有一定的概括性.学习策略比学习方法高一层次,高在“选择”与“组织”、“调控”上,是与元认知相联系的。其次,从理论上说,学习方法属“战术”的范畴,而学习策略则属“战略”的范畴。学习策略是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选用最为适当的学习方法的过程。联系: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学习策略是怎样恰当地选用学习方法的方法,对学习方法具有选择、应用上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与“学习策略”基本上同义.二者都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所必须掌握的。2.如何理解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主体为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自觉地对学习活动及其要素进行调控的策划和谋略。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学习策略是用于学习的计策谋略。其次,学习策略是学习主体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自觉主动使用的。第三,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第四,学习策略的作用对象是学习活动及其要素。3.简答如何运用时间管理策略?首先,需要统筹安排学习时间。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其次,要高效利用最佳时间。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第三,能够灵活利用零散时间。零散的时间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学习上的杂事。4.举例说明在学生学习中如何应用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在应用时注意: 1.排除相互干扰: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根据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的规律,学习者要充分考虑这一规律,把最重要的任务置于学习时间的首尾,不要把首尾时间花在整理材料、削铅笔之类的事上。2.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3.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在进行记忆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效果。因为研究表明,我们的学习1%通过味觉,l.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4.把记忆内容纳入到实际活动中:如将所学的书本知识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等,这在学习上都更有成效。5.画线:画线的关键是概括重点,而不是简单地在文字下面画线。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画线时,首先解释在一个段落中什么是重要的;其次教学生谨慎地画线;最后教学生复习和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画线部分;此外,在划线的旁边作注释,常用的方法:圈出不知道的词;在重要的段落前面加上星号;问号;给自己作注释;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标出总结性的陈述等。5.简答如何运用组织策略中的“列提纲”?列提纲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概括性和条理性。通过列提纲,可以将核心思想及其有关细节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现出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增强理解与记忆。6.教师如何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一)系统传授式:是教师利用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二)专题讲座式: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学科特点,采取专题讲座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这种方式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或全校统一举行;可以是报告会形式,也可以利用校报、宣传栏、班级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三)学科渗透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四)经验交流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之间进行学习方法交流的模式,其形式主要有:主题班会,优秀学习方法报告会,座谈会等。此外,还有门诊指导式;是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的方式。7.简答元认知在学习策略系统中的作用?第一,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情景有哪些变量(如意识和体验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学习能力水平、原有知识的基础情况、学习的目的任务等等),并且意识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它们的变化情况。第二,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自己拥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且明了这些学习方法与学习变量的关系,意识和体验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学习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它们的变化情况,自觉地选择和调整学习方法。第三,可以使学生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手段。8.试举出几种认知策略,说说它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1,复述策略: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2,精细加工策略:缩简和编歌诀: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采用一些歌谣、口诀等来帮助记忆。3,组织策略:利用图形:利用图形就是图解各知识点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做成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9.简答如何运用精加工策略中的“做笔记”?(见论述题1)10.什么是生成性学习策略?(见论述题1)五.论述题1.做为教师,你将怎样指导学生运用精细加工策略以提高其学习能力?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其记忆的一些学习策略。精细加工的就关键就在于怎样将所学的新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增加理解新信息。 指导学生运用的精细加工策略主要包括:1.记忆术:常用的有:第一,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都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第二,缩简和编歌诀: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采用一些歌谣、口诀等来帮助记忆。第三,谐音联想法: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将材料构成有意义联系的内容。第四,关键词法:就是选择一个熟悉的有意义的词作为关键词。第五,视觉想象:通过形成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第六,意义联想: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七,充分利用背景知识。2.做笔记: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笔记的种类包括逐字逐句地做笔记,做总结性笔记、用自己的话作简要笔记等。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可以选择不同的笔记方式。学生做笔记时应该做到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笔记的每一页的左边(或右边)留出几厘米的空白。第二,做笔记时保留这部分空白。第三,作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此外,做完笔记,还要不断复习。3.提问: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等问题,他们能领会得很好。4.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是一种强调积极整合新信息于已有图式的理论。生成性学习策略是要教学生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以成功地教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类比,教学生讲解他所听到的内容。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该如何有效地教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一、依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学习策略的掌握、使用受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学前期,儿童处于策略学习的早期阶段。在小学期,策略发展处于过渡阶段。到初中和高中时期,策略发展处于后期阶段,自觉运用适当的策略进行学习,而且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因此,在教学方面,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发展水平设计学习策略的教学,如针对小学生,可以教给他们基本的学习策略知识,并指导其有意识地应用,不宜教给学生太复杂的学习策略。针对中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该既有策略性知识,更要注重策略性知识的变通性应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学科针对性。二、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策略的获得。越是智商水平较高的个体,越能自发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教学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智力水平的前提下,做好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辅导。特别对于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需要加强训练,使他们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不同学习动机的学生,他们在选择策略方面也有所不同。那些具有外部学习动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多地是为了考高分,从而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同学的认可等),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策略。那些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为了满足自身求知的需要),倾向于选择有意义的学习策略。动机强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他们已经习得的学习策略,动机弱的学生对策略的使用不敏感。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学习策略,必须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其学习策略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促进着学习策略的应用。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将基本的概念、原理作为教学的主要结构,同时沟通知识之间的各种上下、左右、纵横交叉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涉猎更多的知识。五、应用适宜的教学方式。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有三种:一是通用的学习策略集训方式,即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教授一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二是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即根据具体的学科而教授适宜的方法与技巧。三是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方式,即把前两种结合起来,先教通用的学习策略,然后结合具体学科,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策略用于具体的学习中。三种教学方式都能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第三种方式针对性强。六、传授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前提,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的学习方法有,系统传授式、专题讲座式、学科渗透式、经验交流式、门诊指导式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有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七、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优化学习策略的关键是提高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水平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元认知训练可以运用自我反省的方式,教师可以有意地让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反省学习过程要体现出强化成功,矫正错误的思想。八、注重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如终身注重自身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关注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学习策略的研究等。第7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多项选择题1.任何问题都含有的基本成分是(ABC)。A初始状态B障碍C目标状态D方法 2.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ABC)。A目的性B序列性C认知性D概括性二、填空题1.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2.创造力是个体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适当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3.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习惯定势。4.生活中的问题多种多样,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结构良好问题、结构不良问题。5.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一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二是创造性问题解决。6.习惯定势是先前活动中形成的,也行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7.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8.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9.影响创造性的环境因素有:环境、智力、个性。10.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三、简答题1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问题解决是指个人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阶段。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有关的知识经验2,问题的呈现方式和问题情境.3,习惯定势4,功能固着.5,灵感6,原型启发7,情绪和动机状态8,人格特征。3请简要介绍问题解决的策略尝试错误法:在对所解决的问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通过尝试错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不太复杂的情况下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把总目标分成一系列子目标,采用已有的手段加以解决,最终达到总目标。逆向推理法:反向推理法,指的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往回搜索,直至找到通向初始状态的方法或路径。数学中的反证法即是。选择性搜索:个体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某些规则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基于问题所给出的信息,有选择的搜索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逐步积累更多信息,进一步搜素问题解决方法。类比:运用以往问题情境的解决方法或结果来帮助解决新问题,通俗的说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简化:抓住一些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简单形式,先解决简单问题,再利用解答来帮助解答更复杂的整个问题的解决。4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有用词流畅性、表达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观念流畅性。变通性:即灵活性,指思维活动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进程,巧妙而合理的改变思维方向,善于找到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是个体思维活动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和适应性的体现。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超越习惯的模式和寻常见解,产生前所未有、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观念和成果的能力。包含首创性和新颖性两个层面。5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民主的气氛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智力: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创造性人格: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6什么是问题?它一般包括哪些要素?问题有那些类型问题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任何问题都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问题可分为两类: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7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问题解决是指个人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过程。其特点: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8对比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差别?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9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10举例说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及塑造策略。创造性的人格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塑造策略:⑴保护好奇心.⑵解除个体对犯错误的恐惧心理.⑶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⑷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⑸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11常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有哪几种? 发散思维策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方法。12说明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思路和做法?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具体应用此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二是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三是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可以现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四、论述题1谈谈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1,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民主、宽容、热烈的气氛会促进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解决问题。2,创设多样的问题解决情境,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进行,问题不能太难,更不能太容易。3,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程序,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4.丰富相关的问题解决知识,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在问题解决时提取这些知识。 5,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⑴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⑵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假设.⑶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家庭、教育对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⑴保护好奇心.⑵解除个体对犯错误的恐惧心理.⑶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⑷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⑸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⑴发散思维策略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⑵头脑风暴法训练.头脑风暴策略,可以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第8章态度与品德一、单项选择题1.对表达某种态度时所涉及的概念或命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态度的(A)。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意志成分2.对态度对象的喜爱尊敬,或厌恶蔑视的情绪情感表现是态度的(B)。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意志成分3.对特定情境的行为的预先安排或准备是态度的(C)。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意志成分二、多项选择题1.态度包括以下成分(ACD)。A.认知成分B.意志成分C.情感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2.态度的特征有(ABCD)。A.社会时代性B.针对性C.间接性D.概括性3.品德的构成因素有(ABC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态度的改变分阶段实现,这几个阶段包括(ACD)。A.依从B.顺从C.内化D.认同三、填空题1.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人、情境或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应是态度。 2.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3.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4.科尔伯格认为9岁以下的儿童和犯罪的青少年道德认识处于前习俗水平。5.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道德情感从形式上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6.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典型的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提出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划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每一个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三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8.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9.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关键期是:初中二年级。四、简答题1.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如何? 二者实质相同,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内部心理状态或特征;二者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所涉及范围不同;在理论上我们只是把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称为品德,而不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些成分只看做态度。二是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可以从轻微持有和不稳定,到受到高度评价且稳定之间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只有到价值内化这种最高级水平,也就是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态度时,才称为品德;2.简要介绍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他们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3.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4.公正阶段(10-12岁)10岁左右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性的自律阶段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互敬互惠的产物。3.试分析品德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第二,品德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2.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4.简要分析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分三个阶段实现。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一)依从依从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二)认同认同是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三)内化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新建立的内化水平的态度,会成为个人整个态度与价值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也就形成了。 5.简单介绍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种水平六阶段模式?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应用道德两难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三种水平的内容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指每种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种水平,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第二种水平,习俗水平(9-15岁)。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第三种水平,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6.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社会风气。学校环境。强化是影响态度的重要因素。模仿性的观察学习。7.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是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先决条件;智力水平;教育程度;道德认知水平。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分析品德不良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品德不良问题的成因:(一)学生品德不良问题形成的客观原因1.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素质的高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都会对该子的品德形成产生具大影响。同时家庭又是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过分严格或过分放任都极不适宜,只有采取民主作风,对于孩子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才有良好影响。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形成不良的品德。(二)学生品德不良问题形成的主观因素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由于青少年的道德认识还处于形成过程中,容易为个人欲望所驭使,产生各种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2.表现异常的情感。3.明显的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是用不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方式满足个人欲望,并多次侥幸得逞的情况下形成的。对策:(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二)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四)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五)正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六)奖励与惩罚的运用对品德不良的学生,需要我们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依据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身心健康。第9章课堂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A)。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任务促成的纪律 2.行为矫正是用(C)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A.认知疗法B.行为契约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二、多项选择题1.一般认为,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ABCD)。A.学校的领导类型B.班级集体的大小C.定型的期望D.班集体的性质2.关于课堂纪律的错误认识有(AB)。A.课堂越安静越好B.遵守纪律就是绝对服从教师的权威C.课堂上能营造出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认真学的气氛D.为了持久地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内部环境三、填空题1.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2.一般来讲,教学时间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分配时间、教学时间、投入时间、学业学习时间。3.学校的领导类型可分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两种。4.课堂纪律是指教师采取某些方法来防止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即: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四、简答题1.简答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一)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二)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三)帮助学生自我管理2.班级集体的大小如何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首先,班级集体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弱,教师越难以组织教学,开展活动;其次,班内的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就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也可能越大;再次,班级集体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班级越大,成员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就越低,相互间了解就越少,建立集体规范也会越困难;最后,班级集体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常违背班级集体的目标,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3.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偶发事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应尽可能把事件的处理纳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打架、做鬼脸等等,尽量不要在课堂上处理,因为学生在教师处理完事情之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上来。学生恶作剧该怎么处理? 对学生恶作剧一般采用冷处理的方式。即,教师要表现出不惊讶、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不训斥,或以目光或轻微手势示意该生不要这样做,或把全班学生视线引到教师安排的方向,或一笑了之,或因势利导,可候教师应找恶作剧的学生谈话,一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一方面了解教师在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失误引起学生这样做。4.结合实际,说说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管理好过渡期?过渡期是从一个活动向另一活动的变化,如从讲授到课堂自习,从一门课到另一门课,或从上课到课间休息,过渡期是课堂管理的“缝隙”,课堂秩序最容易打乱。为此,教师应做到:平时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听到铃声,马上安静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能够立即组成小组,这样可以避免过渡期的课堂混乱。过渡时,给学生一个要明确的信号,告诉学生做好准备。过渡时所有的人同时进行,不要一次一个学生地进行。张老师的课堂:上课铃响了,学生们的课本、课堂作业本、文具盒等已经依次摆放整齐。老师开始上课了,没有同学再做找课本、削铅笔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老师讲完公式,需要让同学们练习了,孩子们都知道该用哪个练习本做作业,没有同学举手问老师该用哪个本子,也没有学生花很长时间去找作业本,因为,他们早已将这些东西准备好。该分组讨论了,孩子们前后两桌自动组成小组,用了不到五秒钟。 5.简答课堂纪律的功能?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对持续的社会要求与期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性、自信、自我控制、坚持忍受挫折等成熟的人格品质。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的内化,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产生情绪安全感,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和担心,降低过度焦虑。6.简答个别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第一方面:学生因素:厌烦。挫折与紧张的发泄。寻求注意与地位。此外,有研究表明,课堂纪律问题还与学生的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问题行为。第二方面:教师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教师缺乏自我批评。教室里的座位安排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行为。7.简答班级集体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与课程有关。许多有纪律问题的班级往往在上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时才存在较严重的纪律问题。这一方面跟课程有关,课程太难或是副科;另一方面,往往跟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有直接关系。第二,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第三,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此外,学生的来源、学校的纪律也是影响班级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如果整个学校的纪律不良,那么各个班级也很难有良好的课堂纪律。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1)学校的领导类型(2)班级集体的大小(3)定型的期望(4)班集体的性质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一)增加参与,维持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授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听,这是增加学生投入时间的最好途径。同时,给学生提供许多积极参与的机会。(二)保持教学的流畅性。流畅的教学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活动时所花的时间极少,并且能给学生一个注意的信号。(三)避免打断课堂教学。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偶发事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应尽可能把事件的处理纳入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打架、做鬼脸等等,尽量不要在课堂上处理, (四)管理好过渡期。过渡时,给学生一个要明确的信号,告诉学生做好准备。(五)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尽可能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表扬等正强化的手段(六)发动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容易遵守规则。2.课堂上,如果出现个别学生破坏纪律现象,你作为教师,该如何针对原因,妥善处理?1.个别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诱发学生破坏纪律的原因,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学生因素:厌烦。挫折与紧张的发泄。寻求注意与地位。有研究表明,课堂纪律问题还与学生的过度活动以及性别因素有关。第二方面:教师因素:要求不当。滥用惩罚。教师缺乏自我批评。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也与社会因素有关。教室里的座位安排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行为。总之,孩子们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教师的原因,还有学校及社会的原因,因此,处理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就应该针对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2.个别学生纪律问题的处理 第一,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纪律问题。在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尤其避免说出一些分寸失当或损伤学生自尊心的话,要以真诚的态度,冷静的情绪去解决问题。第二,正确认识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解决纪律问题的目的。教师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包括使有纪律问题的学生也得以好好地学习,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就范”。第三,有针对性地引导解决。教师应该从善意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对应的解决办法。第四,行为矫正。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取代或消除其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表扬对那些试图以不良行为来赢得教师关注的学生尤其有效。第五,心理辅导。这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第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教师要和家长多取得联系,共同解决学生的课堂问题。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应该是全面的、经常的、以表扬为主的。3.结合中小学实际,谈谈如果出现班级集体课堂纪律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1.班级课堂纪律不良的主要原因 第一,与课程有关。许多有纪律问题的班级往往在上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时才存在较严重的纪律问题。第二,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第三,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此外,学生的来源、学校的纪律也是影响班级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如果整个学校的纪律不良,那么各个班级也很难有良好的课堂纪律。2.解决班级群体纪律不良问题的主要途径第一,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抓班级管理首先要从抓群体规范开始。建立规范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动学生讨论,自己制定必要的规则,自己执行、监督和管理。第二,教师解决纪律问题要靠自己。教师应该诚恳地与学生共同研究怎样上好课,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取得学生信任。第三,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要时刻做学生的楷模,为学生树立遵规守纪的榜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人格,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第四,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满教学热情。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是控制学生纪律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3)班级的性质。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4)对教师的期望.班内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定型的期望,这必然会影响到课堂管理。第十章个性差异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A)A.按适用范围B.按功能C.按指向D.按创造性成分2.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B)A.按适用范围B.按功能C.按指向D.按创造性成分3.能力分为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C)A.按适用范围B.按功能C.按指向D.按创造性成分二、多项选择题1.高级神经活动特征最基本的四种类型是:(ABCD)A.强而不平衡的类型B.强而平衡且灵活的类型C.强而平衡但不灵活的类型D.兴奋和抑制都比较弱的类型2.反应的敏捷性包括两类特征是:(AB)A.对刺激的不随意的反应程度B.心理反应或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 C.外显行为出现的速度D.外显行为进行的速度3.四种典型的个体气质类型包括:(ABCD)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4.以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划分,可将性格分为(AB)A.内倾型B.外倾型C.理论型D.经济型5.按创造性成分划分,能力分为:(AB)A.模仿能力B.创造能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三、填空题1.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2.个性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4.个性差异的表现为个体内的差异和个体间的差异。5.气质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6.关于人的气质的学说主要有四根学说、体液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7.气质类型的心理特征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向性。8.个体内差异是指个体素质结构上的差异,表现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9.个体间差异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个体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的差异表现个体的每一个侧面,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10.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11.性格是个体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12.以个体心理机能划分,可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感型、意志型。13.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划分,可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14.以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活动向性为划分,可将性格分为A型行为型、B型平衡型、C型安定消极型、D型安定积极型、E型反常型五种类型。15、能力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16.性别差异的表现包括:生理方面、心理差异。17.学生性别差异的表现为:智力活动的性别差异、性格特征的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性别差异。四、简答题1.气质的特征有哪些?第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第二,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第三,气质具可塑性。第四,气质无好坏之分。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或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的认知特点与风格的体现。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一个人在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调节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性格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人的性格并不是上述四个性格特征的简单堆积。在个体身上,这四种性格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性格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稳定性与可塑性。性格结构的整体性: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协调地组合成为一个独特的整体。性格结构的多样性:性格特征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结合,从而表现出性格的不同的侧面。性格结构的稳定性:性格一经形成比较稳定。性格的可塑性。性格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是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性格的变化。4.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第一,能力类型差异。第二,能力水平的差异。第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第四,能力的性别差异。5.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因素,也包括后天因素。实际上,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对能力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是能力发展的物质前提。第二,环境因素。首先,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对个体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次,早期环境对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第三,实践活动。能力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的,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提高。第四,自我效能感和个性品质。6.简答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一)先天遗传(二)后天环境 个性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化为担负一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后天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1.家庭。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祖孙之间的关系,其中对个性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第二,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谦虚、礼貌、待人诚恳、亲切、自信、自立、乐观的个性;第三,父母自身的个性和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自身的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等都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学校。第一,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渠道,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的途径。第二,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的个性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第三,同伴关系的影响。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五、论述题1.如何针对学生不同气质类型进行教育?1.正确区分和对待学生的气质特征,尽管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人的成就大小,但具有不同气质特征的学生在学习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尊重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使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2.针对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同一种教育方式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教育作用是不相同的。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的气质特征,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类型的优缺点,4.指导学生的职业选择掌握气质理论,合理利用气质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和就业都能提供帮助和指导。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一定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样的。1.遗传的作用遗传因素是性格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为性格形成与发展提供可能性。2.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外界环境,家庭对个体性格形成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3.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4.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生活条件的人,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典型的性格特征。5.个体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发展中,这种主动的、能选择的、自我调整的能力是个体塑造性格的最重要的因素。3.怎样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更好地培养学生创能力。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美的教育,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或生动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3.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竞争环境,并采用竞赛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竞争,既达到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4.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自由交流讨论,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提供帮助。4.论述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及教育。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经验的影响。性别差异是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生理因素为性别差异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后天社会生活起着决定作用。1.遗传生理因素男女两性大脑的结构不同。男女两性的生理机能不同。男女两性神经机能活动特性不同。2.社会生活因素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不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学生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进行教育的依据,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男女学生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助其成材。1.教师端正观念,消除性别偏见。教师要纠正性别偏见,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2.了解学生,因性别而施教。要创造条件,改造男女学生各自不良性格特征,并在实践中形成的积极的性格特征。3.鼓励男女学生交往。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多项选择题1.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具备以下特征(ABCD)。A.智力发展正常,乐于学习B.情绪稳定而愉快,对事物有敏锐的反应能力C.意志力坚强,勇于面对困难D.乐于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ABCD)。A.了解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B.接受他人,善于与周围人交往C.调整心态,合理看待情感变化D.面对现实,接受困难的挑战;热爱生活,乐于完成学业二、填空题1.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2.现代健康概念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内涵。3.从心理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可分为五个等级: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三、简答题1.简答心理健康的标准。(一)智力正常,(二)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四)人际关系和谐,(五)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六)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1.素质教育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预防、发展和矫治相结合的原则。3.简要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4.简要分析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2.抑郁心理,3.闭锁心理,4.焦虑异常心理,5.恐惧心理,6.易怒,7.逆反心理,8.嫉妒心理,9.猜疑心理,10.厌学心理。5.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人的心理发展是外部环境影响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来看,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几方面。造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主体性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心理活动因素。(二)家庭因素对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外在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稳定状态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家庭教养的影响。良好教养方式与教养风格,都有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养成。3.父母榜样作用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生活方式及道德修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家庭因素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三)学校因素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性格、态度等也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实上,因教师的师源性因素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2.学业压力的影响。一是课业的压力;二是考试的压力。(四)社会因素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6.简答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石,一方面,心理健康依赖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会影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学习进步的保证,人在心情愉快、轻松,心态平和、正常的情况下,注意范围较大,注意力容易集中,记忆力好,思维开阔,学习效率高。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才能不断战胜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才能不断调节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才能拥有成功与幸福的人生。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全员参与1.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心理咨询服务。3.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4.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人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 (三)发展优先、防重于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了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第15章教师心理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以下正确的阐述是(B)。A.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肯定越好B.智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只是作为一个有限的因素在起作用C.教师的智力水平与教学效果没有任何相关D.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差2.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他们的教学效果之间密切相关。人们把教师的这种主观判断定义为(D)。A.教师的人格特点B.教师的移情性学生观C.教师的威信D.教师的教学效能感3.“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希望,经过几年的教育,学生就会像你所希望的那样有进步。不但在学习上、品德上,而且在做人的道理上都会达到教师所希望的那样”。这段话蕴含的心理学原理是(B)。A.刻板印象B.皮格马利翁效应C.晕轮效应D.行为矫正 4.(A)教师往往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变,较少专制和惩罚,所教的学生学习更专心,更积极主动,更有合作精神,结果也更有成就。A.抽象水平高的B.抽象水平低的C.具体思维水平的D.形象思维水平高的5.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以这个印象为中心形成总体印象,从而掩盖了他的其他特征,这种心理现象叫(D)。A.刻板印象B.第一印象C.以偏概全D.晕轮效应6.根据心理学家赫姆斯和雷赫的理论,人的心理压力累加指数警戒值为(A)。A.150B.200C.300D.500二、多项选择题1.教师在处理、协调人际关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ABD)。A.尊重的原则B.公正原则C.引导原则D.合作原则2.黑尔等曾把教师分为三种类型,即(ACD)。A.烦躁型B.抽象型C.高度整合型D.胆怯型三、填空题1.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包括:第一,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第二,教与学的知识,第三,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3.一般认为,教师的学生观有两种,即:评价性的学生观和移情性的学生观。4.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三方面,即对学生德智体、人格与心理的各方面都关心、对所有学生都热爱、尊重学生。5.教学风格是教师执教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技能、手段与方法。6.刻板印象是在教师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学生的固定形象。四、简答题1.教师需要扮演哪些社会角色?模范公民、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设计者、伙伴与朋友的角色、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反思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家长的代理人、终身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为什么要扮演学生的伙伴与朋友的角色?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友好相处,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力量。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热情关怀、思想教育耐心,学生就愿意将自己的困难、忧虑、痛苦、过失甚至秘密告诉老师,而这些恰恰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另一方面,未来的教学在形式上更倾向于师生间的交互作用和合作。3.国内外中小学生喜欢具有哪些心理特征的教师?学生比较喜欢“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开朗、容易接近,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人对事公平合理” 的教师。4.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组织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5.举例说明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R.RosenthalandL.Jacobson)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潜力测验,实际上是一般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老师说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教师注意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八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其中,一、二年级被指定为“有潜力”的学生中,约有一半以上增加智商20分以上,而其他同学则仅有1/5得到同样的分数。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6.列举几种与教育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的人格特征?1.烦躁型、胆怯型与整合型:烦躁的教师只对那些奋斗型或顺从型的学生有效果;胆怯的教师在三类教师中效果最差,只对奋斗型的学生有效;高度整合型的教师则对各种学生都有效,尤其是对于焦虑的和怀有敌意的学生,这类教师具有明显的优势。 2.具体—抽象倾向:抽象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变,较少专制和惩罚,这样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比那些具体思维水平上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学习更专心,更积极主动,更有合作精神,结果也更有成就。五、论述题1.你认为,作为教师为什么要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树立威信?威信是教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成功扮演教师角色的一个重要条件。1.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深得学生敬重和爱戴的教师,学生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其所教的课认真学习,对其教导,言听计从。2.教师的威信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扬能引起学生的愉快和自豪感,激发进一步努力的愿望。他们的批评能引起学生的悔悟、自责和内疚,从而自觉改正缺点和错误。3.有威信的教师能被学生视为理想的榜样和行为的楷模。使学生产生向教师模仿的意向,教师的示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自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有良好的自我修养。2.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仪表大方、衣着整洁,会引起学生的尊重和好感。3.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会影响教师威信的形成。4.教师还要珍惜“自然威信”。在自然威信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品格、学识、能力、修养,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形成自觉、稳定的教师威信。5.教师要拥有心理容量,克服心理偏见。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2.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教师需要做好心理调适?教师如何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心态。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初中、高中。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做好心理的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掌握缓解压力的策略,学会科学用脑,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创造性地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始终充满不竭的动力之源。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遵循规律,学会科学用脑。适时用脑、交替用脑、加强脑的营养。3.认识压力,有效缓解压力。第一,学会换位思考法。第二,推移时间遗忘法。第三,倾诉和宣泄法。第四,注意转移法。第五,积极心理暗示法。4.热爱生活,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愉快的、稳定的情绪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善与人处,乐于合群。6.积极进取,创新中获取成就感。7.积极地参加适当的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