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MB
  • 2022-04-22 11:44:29 发布

201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题库答案.doc

  • 17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题库答案(包过)序号题目答案1、()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2、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3、187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D4、电话采用的是(),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5、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构成的。D6、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体验。D7、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9、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B10、()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11、()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B12、()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C1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的实现的。D14、()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15、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16、()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17、()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B18、()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C19、()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A20、()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B21、(C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22、()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23、()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B24、()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D25、()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D26、()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27、()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D28、()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D29、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30、党的()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C31、()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A32、作为行业自律的典范,()的互联网治理更是显示出了行业自律的巨大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里有《3R安全规则》。B33、()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A34、()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理。B35、()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B36、()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实行该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C37、()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A38、“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A39、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原则。D40、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D41、()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B42、(),通常分为适合成人的内容、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的内容、适合13岁儿童观看的内容、所有观众观看的内容等若干级别。A43、()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B44、()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45、()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A46、(C )指的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其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践人生价值。47、()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C48、()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C49、()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B50、()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B5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52、()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A53、()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B54、()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C55、()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D56、()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C57、()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D58、()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D59、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60、()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61、()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B62、()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D63、()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B64、()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种信息分清是非,明白事理,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C81、网络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ABCD82、ABCD 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83、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ABCD84、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等诸多方面。ABCD85、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86、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作为条件和依托。ABCD87、“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的内容。ACD88、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是()三个方面。ABC89、低俗信息包括()。ABCD90、网络低俗文化具有()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BC91、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要素。ABD92、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等。ABCD93、网络具有()。ABD94、网民可以从()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ABCD95、网民关注的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包括()。ABCD96、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ABCD97、中国企业发展网络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ABCD98、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需要()。ABCD99、()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BD100、为了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网络道德建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网络行业应该着重做好()方面的工作。ABCD101、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3R安全规则》。3R分别代表()。ACD102、《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以()为基本方针。ABCD103、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ACD104、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领域。ABCD105、PKI的基础技术包括()等。ABCD 106、()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BCD107、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BCD108、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109、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110、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111、自主性道德教育()。ABCD112、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方面。ABCD121、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122、√123、√124、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全球互联网即互联网的诞生。√125、×126、网络几乎无门槛,是向所有人自由开放的信息共享的世界。√127、表达是人的欲望也是人的权利。它包括口头、形态、文字等表达方式,甚至沉默也是一种表达。√128、根本而言,民主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129、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130、对“低俗”的判断主要是依据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的原则。√131、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132、网络文化最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133、√134、2002年3月26日,中国130家互联网从业单位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出台。√135、分级技术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互联网分级制度。×13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137、口令设置是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口令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138、√139、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 140、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而要求我们看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141、“人生观”受着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影响和制约。简单说是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1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14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14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145、√146、引导的方法宜疏不宜堵,对不正确的思想动态,最佳的方法不是否定、批判和封杀,而是进行分析和启发、比较和辨别。√147、引导的内容宜粗不宜细,不适宜讲长篇大论的道理,而要一事一议,进行生动详细的说理。×148、主体间性一词可以翻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之间性、主体际性等。√149、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150、√151、法律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必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152、网络立法必须坚持一般立法原则和网络社会特殊立法原则相结合,现实性原则与超现实性原则相结合。√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您的答案A   B   C   D   ()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您的答案A   B   C   D   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您的答案A   B   C   D   ()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您的答案A   B   C   D   ()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选项A网络法B道德法 C网络教育D网络他律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答案选项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答案选项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您的答案A   B   C   D  ()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答案选项A马克思 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中您的答案A   B   C   D  ()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答案选项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您的答案A   B   C   D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答案选项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您的答案A   B   C   D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您的答案A   B   C   D   )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您的答案A   B   C   D   ()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您的答案A   B   C   D    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您的答案A   B   C   D  ()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您的答案A   B   C   D   ()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您的答案A   B   C   D   ()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您的答案A   B   C   D   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 您的答案A   B   C   D ()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您的答案A   B   C   D   ()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您的答案A   B   C   D  ()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 D平庸您的答案A   B   C   D   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您的答案A   B   C   D   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您的答案A   B   C   D   ()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您的答案A   B   C   D   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您的答案A   B   C   D   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您的答案A   B   C   D   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 B物质C能量D信息您的答案A   B   C   D   187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您的答案A   B   C   D 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您的答案A   B   C   D   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 答案选项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您的答案A   B   C   D  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您的答案A   B   C   D   )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您的答案A   B   C   D   网络信息战包括()。 答案选项A 进攻战B 防御战C 中立D A和B两项您的答案A   B   C   D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您的答案A   B   C   D   ()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您的答案A   B   C   D    ()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您的答案A   B   C   D   ()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您的答案A   B   C   D   ()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您的答案A   B   C   D   ()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 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您的答案A   B   C   D   ()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您的答案A   B   C   D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4.(C)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5.(A)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选项A网络法B道德法C网络教育D网络他律6.(C),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答案选项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7.(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答案选项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8.(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答案选项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9.(D)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答案选项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答案选项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 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  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  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  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 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 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  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 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  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 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 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 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 进攻战B 防御战C 中立D 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 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  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    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 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20.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B文化C生存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B单位组织C家庭D学校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B青年C少年D成年23.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B成型C塑形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B人的异化C变异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B关键C前提D补充和延伸27.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A家庭的文化素质B家庭成员C家庭经济情况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B烟雨西华C百度贴吧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C网络在线教育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为基础和起点。A 知B 情C 意D 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B传统习俗C科学理论D宪法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技术规范C技术法律规范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兼容原则D互惠原则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A主体B客体C主客体D使用者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A主体一客体一主体B主体一客体C客体一主体D客体一主体一客体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性B时代性C实践性D自由性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A因材施教B主体性C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D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合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A在线交流法B关注跟踪法C虚拟伦理法D网站吸引法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A在线交流法B取舍应对法C虚拟伦理训练法D谈话法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集体主义45.(C)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A崇拜B追求C信仰D价值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础的分级。A年龄B性别C个性D习惯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48.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A《3R安全规则》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C《诚信自律的公约》D《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A政府B企业C个人D集体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A诚信B信任C信疑D怀疑1.单选题(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2.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3.单选题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A.法兰克福B.爱因斯C.爱迪生D.贝尔4.单选题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5.单选题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6.单选题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7.单选题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8.单选题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单选题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10.单选题(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1.单选题(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2.单选题(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3.单选题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4.单选题(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15.单选题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16.单选题(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7.单选题(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 18.单选题"(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9.单选题(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0.单选题(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1.单选题(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2.单选题(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3.单选题(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4.单选题(D)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5.单选题(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6.单选题(A)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战略信息战B.信息疆域C.虚拟战争D.信息边界27.单选题"(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8.单选题(D)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A.网络广告B.网络暴力C.传销D.网络经营29.单选题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30.单选题党的(C)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31.单选题(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32.单选题作为行业自律的典范,(B)的互联网治理更是显示出了行业自律的巨大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里有《3R安全规则》。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3.单选题(A )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4.单选题(B)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5.单选题(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6.单选题(C)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实行该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7.单选题"(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38.单选题“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由(A)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9.单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40.单选题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D)。A.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B.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C.发展推进重内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D.以上都是41.单选题(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2.单选题(A),通常分为适合成人的内容.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的内容.适合13岁儿童观看的内容.所有观众观看的内容等若干级别。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3.单选题(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B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4.单选题(A)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数字证书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5.单选题(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6.单选题(C)指的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其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践人生价值。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7.单选题(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8.单选题(C)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 49.单选题(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0.单选题(B)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1.单选题(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2.单选题(A)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3.单选题(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4.单选题(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5.单选题(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6.单选题(C)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57.单选题(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58.单选题(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9.单选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60.单选题(A)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网络德育方法B.网络道德C.网络道德规范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61.单选题(B)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62.单选题(D)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63.单选题(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64.单选题(C)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种信息分清是非,明白事理,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A.情理交融B.示范比较C.说理引导D.自我教育多选题1.多选题网络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ABCD)。A.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B.交往方式的革命C.消费方式的革命D.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2.多选题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A.孤独B.冲动C.暴戾D.谎言3.多选题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ABCD)。A.自由与共享B.互助与奉献C.自主与平等D.开放与兼容4.多选题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ABCD)等诸多方面。A.信息发布权B.信息访问权B.信息访问权D.隐私权5.多选题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6.多选题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ABCD)作为条件和依托。A.市场B.经济C.社会心理D.文化环境7.多选题“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ACD)的内容。A.趣味低级B.令人奋进C.庸俗不堪D.使人萎靡8.多选题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是(ABC)三个方面。A.淫秽B.色情C.低俗D.奋进9.多选题低俗信息包括(ABCD)。A.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B.容易诱发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的内容C.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D.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10.多选题"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11.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ABD)三个要素。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12.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ABCD)等。A.心理状态B.知识结构C.道德修养D.审美情趣13.多选题网络具有(ABD)。A.无中心性B.开放性C.中心性D.交互性14.多选题网民可以从(ABCD)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A.低俗话题的制造者B.低俗现象的观望者C.低俗现象的推动者D.网络低俗化的受害者15.多选题网民关注的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包括(ABCD)。A.网络虚拟性B.电子商务诚信C.技术安全D.网络实名制 16.多选题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ABCD)。A.计算机病毒B.网络泄密与网络间谍C.网络恐怖活动D.网络黑客17.多选题中国企业发展网络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ABCD)。A.虚假广告宣传B.无照网络经营C.利用互联网贩私D.合同诈骗18.多选题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需要(ABCD)。A.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B.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C.提倡格调高雅,反对低级媚俗D.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19.多选题(BD)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0.多选题为了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网络道德建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网络行业应该着重做好(ABCD)方面的工作。A.落实行业规则,自纠自查B.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C.制定网络内容分级标准,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D.建立网站信息评估,推动网站的绿色发展21.多选题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3R安全规则》。3R分别代表(ACD)。A.分级认证B.相互监督C.举报告发D.承担责任22.多选题《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以(ABCD)为基本方针。A.积极发展B.加强管理C.趋利避害D.为我所用23.多选题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ACD)。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多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ABCD)领域。A.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B.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C.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D.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25.多选题PKI的基础技术包括(ABCD)等。A.数字签名B.数据完整性机制C.数字信封D.双重数字签名26.多选题(ABCD)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7.多选题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BCD)。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28.多选题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A.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B.使用疏导法C.强化管理法D.注重发展法29.多选题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30.多选题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A.关注跟踪法B.取舍应对法C.数字娱乐法D.虚拟伦理训练法31.多选题自主性道德教育(ABCD)。A.是一种肯定德育主体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和权力的德育B.是一种充分肯定德育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德育C.是一种内化了社会需要并对社会完全负责的德育D.是一种充分地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德育32.多选题"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ABCD)方面。"A.关于网络法律关系的确认B.关于网络及其系统本身的建设.维护.运行. 管理等活动和行为的规范C.关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规范D.关于与网络及其系统有关的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判断题1.判断题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2.判断题1969年年底实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4台计算机联网,这就是阿帕网(A.RPA.net)——国际互联网的前身。√3.判断题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了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1978年被美国国防部确定为标准。√4.判断题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全球互联网即互联网的诞生。√5.判断题模拟传播将任何信息都表示为0和1的不同组合,只传输0和1这两种数字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引发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场革命。×6.判断题网络几乎无门槛,是向所有人自由开放的信息共享的世界。√7.判断题表达是人的欲望也是人的权利。它包括口头.形态.文字等表达方式,甚至沉默也是一种表达。√8.判断题根本而言,民主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9.判断题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10.判断题对“低俗”的判断主要是依据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的原则。√11.判断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12.判断题网络文化最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13.判断题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空间的信息呈现价值多元化的局面,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频繁,由于没有直接和实质的利害冲突,所以可以容纳多元的价值观共存。√14.判断题2002年3月26日,中国130家互联网从业单位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出台。√15.判断题分级技术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互联网分级制度。×16.判断题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17.判断题口令设置是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口令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18.判断题对数据库的不同功能模块应设置不同的口令,对存取它的人设置不同的口令级别,各种模块如读模块.写模块.修改模块等之间的口令应彼此独立,并应将口令表进行不为他人所知的加密,以保护数据安全。√19.判断题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20.判断题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而要求我们看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21.判断题“人生观”受着社会舆论. 社会氛围的影响和制约。简单说是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22.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23.判断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4.判断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25.判断题网络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26.判断题引导的方法宜疏不宜堵,对不正确的思想动态,最佳的方法不是否定.批判和封杀,而是进行分析和启发.比较和辨别。√27.判断题引导的内容宜粗不宜细,不适宜讲长篇大论的道理,而要一事一议,进行生动详细的说理。×28.判断题主体间性一词可以翻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之间性.主体际性等。√29.判断题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30.判断题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具体方法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制定的“十条戒律”和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8条伦理要求。√31.判断题法律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必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32.判断题网络立法必须坚持一般立法原则和网络社会特殊立法原则相结合,现实性原则与超现实性原则相结合。√•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学习读本•第一章网络与网络道德•重点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网络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网络存在的道德问题;并从网络出发,讨论网络道德产生的根源、内涵和特点以及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节网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一、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计算机网络的创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冷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末期,原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国防部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借以寻求高科技支持下的军备优势。1962年,ARPA聘请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利克里特任信息处理技术局(IPTO)的首任局长,开始了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研究。1969年年底实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4台计算机联网,这就是阿帕网(ARPAnet) -----国际互联网的前身。互联网的概念和雏形就是在这种连接的过程中形成的。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了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1978年被美国国防部确定为标准。•互联网的诞生•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全球因特网即互联网的诞生。从此,互联网功能不断增强,即由原来只为军事、科研和教育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发展为向各行各业全面开放,人们可以轻易地运用因特网进行各种信息活动。1993年是因特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特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因特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因特网演变成一个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种媒体交相辉映的新世界,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了全世界。•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由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我国的互联网业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3)为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互联网技术。其主要事件为1990年,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简称NCEC)开始建设。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服务对象仅限于少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第二阶段(1994-1996)为起步阶段,1994年NCFC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并于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的设置,实现了真正的TCP\IP连接,可以向全部的NCFC成员提供全部的Internet服务,从此,我国真正进入了Internet,并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地发展起来。第三阶段(1997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1997年以后,国内互联网用户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21世纪以来,以电子商务、高度垂直、无线、宽带真正成为产业主体和企业发展核心为标志。如今,互联网已进入千家万户,运用到各个领域,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在中国已悄然形成。•二、网络发展对社会的深刻影响•1.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 互联网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则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数字传播将任何信息都表示为0和1的不同组合,只传输0和1这两种数字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引发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场革命。•2.交往方式的革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交往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宽,网络使人类的交往具有全球性、普遍性和无限性。在网络所提供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即电子空间)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与身处其他国家、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个人进行交往,或者是与多人同时交往。交往方式也由等级式、单向度向平等性、交互性、非中心化转化,从而形成一种蕴含着新的文化意义的人际关系模式。•3.消费方式的革命•到了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商店、商场、商城大量涌现,网上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可以说,网上购物和网上消费带来了人类消费方式的深刻革命。•4.休闲方式的革命•新兴的网络化娱乐业的迅速崛起,则给人们的休闲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网络时空中,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收听、下载个人喜欢的音乐,获取各种所需的娱乐信息,人们可以在虚拟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里度过他们的闲暇时间,人们甚至可以做虚拟旅游,到夏威夷、威尼斯、罗马乃至全世界进行周游。总之,在网络时空里,由于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限制,人们的休闲方式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选择。•5.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虚拟组织,使得传统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组织结构呈现网络化的特征。网络使社会组织的联系更加广泛,网上任何一个虚拟组织既保留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又与其他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可以充分吸收其他组织的新思想文化和经验。网络化的社会组织使传统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失去效力。•6.教育的革命•从教育模式上看,网络多媒体的特质正在逐步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远程教育的模式、自我教育模式正在兴起;从学习的资源上看,网络以网上图书馆、网上书店等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学习者提供学习信息,网络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共享和更有效的利用;从教育研究领域来看,因网络教育而产生的伦理、文化、观念、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今后研究的新课题。可见,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总之,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较2009年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至此,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百分点。其中,宽带网民规模为4.5亿人,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而且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已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动力,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截至201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人,较2009年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年末的60.8%提升至66.2%。•在网民的特征结构方面,2010年,学生、企业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三大群体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分别占整体网民的30.6%、16.2%和14.9%。同时,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上升较快,从2.8%上升至6%,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占比从9.8%下降至4.9%。《报告》发布的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互联网已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中国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显现,并且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在国际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将更强。•第二节网络存在的道德问题 •什么是网络道德?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一、虚拟与现实的冲突•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里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谎言•网络主体身份的隐匿性同时也降低和消解了人们在网络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某些潜在的“恶”显露出来,在没有道德压力的情况下,网络社会的谎言被强化与放大。•(二)孤独•尽管网络具有互动性,但毕竟依靠冷冰冰的机器做中介物。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网民在情感上的孤独。对虚拟世界的专注必然也会忽视现实社会的人与事,行为上的孤独产生心理上实质性孤独,有的网民甚至下线后感到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三)冲动•虚拟社会是一个充满无限新奇事物的空间,它对人们的好奇心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不仅设法满足网络主体的五花八门的欲望,同时也不断刺激网络主体生成新的欲望,许多网络主体无法抗拒网络社会的诱惑,从而放纵自己冲动的欲望。•(四)暴戾•比冲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民在不良的网络环境下形成暴力心理倾向。网上大量的暴力游戏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他们期望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上网不顾一切•(五)移情•理想体现着人类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性。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诸多的不如意,有诸多的无奈,而网络社会提供了人们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最佳通道。当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的“匡正”的时候,当面对不喜欢的情感氛围的时候,人们往往将情感移植到网络中,以此摆脱来自各方面的约束与压力。•网络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导致的后果•首先,自我的迷失削弱网络道德主体的责任感。道德责任是主体对道德关系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而网络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本身就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弱化,在这种状态下,更容易的是放纵自己的感官欲望,淡化自己的道德义务,甚至是漠视自己的道德责任。•其次,自我的迷失摧毁了网络道德主体多角色转换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主体都是“角色丛”的集合,即每一个现实主体都扮演着现实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并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实现社会角色的适当转换,从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迷失自我的网络道德主体沉溺于虚拟空间时,就会部分丧失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陷于虚拟身份中甚至对虚拟身份产生强烈的自恋倾向与心理认同。•最后,自我的迷失也导致网络主体在虚拟游戏中消耗大量的时间,较容易丧失参与更有利于网络道德主体发展自我活动的可能机会。•二、权利与责任的冲突• 平等与自由是权利的基本理念。在现实社会中,平等权虽然成为理论上的共识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比如经济、制度、体制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平等权的实现程度,也导致了许多许多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但是在网络社会中,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中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网络主体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可以平等地进行交往,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因此,网络社会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们的平等权利。•二、权利与责任的冲突•网络空间里,人们更容易专注于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穿了隐身衣的无所不的“变相怪杰”,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关系的存在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方式。)更容易把网络空间当成规避法律与道德约束的避风港,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负有责任与义务的道德主体。因此,当网络主体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肖像权或者名誉权;当网络主体享受获取信息自由的同时,有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一而足。可见,网络空间并不是无限自由的天堂,当权利过渡膨胀,从而导致权利与责任的失衡时,必然导致网络空间的无序与混乱。•三、手段与目的的脱离(一)•只要目的正当,手段就自然是正当的,高尚的道德目的可以为任何可能采取的手段辩护,并证明手段的合理性。例如在一些人看来,为了惩罚网络上大量散布无聊信息的人,正义的网民可以无休止地向其发送侮辱性的电子函件。实际上,这是一种意气用事的观点。道德的行为与不道德的行为之间,总是有本质区别和原则界限,这绝不容混淆。诸如网络偷盗、诈骗、侮辱人格,等等,总是无可非议的“恶”,任何情况下它都不是“善”。不明确这一点,判定善恶、明辨是非就没有标准。可见,即便是为了实现高尚的目的和动机,也仍需要对手段的道德性质加以考察和约束,如惩处不道德的网络犯罪者,也绝不应该采取侮辱人格与尊严之类的手段。当然,人的网络道德行为是具体的、历史的,常常面临各种具体的道德冲突、道德选择情形,因而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出于善良的动机,不得已实施某一“恶行”是允许的,如限制未成年的青少年去网吧,就应是可以理解的。•三、手段与目的的脱离(二)•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与合道德性,但目的对手段却具有决定性和约束力。就是说,在高尚的目的、善良的动机下,人们不能采取不合法、不人道、不道德的手段。例如,不能因为某人查阅了黄色或“反动”信息,就永远剥夺其上网的权利;也不能因网络上色情、暴力、迷信等不利于青少年的信息大量存在,就禁止青少年上网,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阻碍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目的的本身不明确、不科学或不完整,或者没有在目的和手段之间找到正确的结合点和桥梁,当然还可能存在“别有用心”的动机。•第三节网络道德产生的根源一、网络道德是否存在•首先,与真实生活一样,一切的道德都是由生活实践启发的。•其次,我们说“道德”是人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是为了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所以说,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基础。而网络道德的产生也是如此,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其产生的现实基础。•网络道德是否存在•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代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诸如自由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平等、开放与兼容、信息与知识等现代道德伦理精神和现代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新的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同时也拓展了现实社会伦理文化的空间。由于网络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引导了人类的价值观念、主体意识、思维方式、道德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等一系列的变革,因此,网络本身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伦理内涵。二、信息权利是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 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信息权利”。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信息权利”。•信息权利是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1、信息权力是网络道德存在的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信息发布权、信息访问权、隐私权、知识产权、信息安全权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权利等诸多方面。而信息权利则是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2、网络信息权利的实现背景是网络知识权利结构包含三方面要素:1、技术循环;2、市场循环;3、相关利益群体。“信息”已经成为一种与人类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资源。从而,合理的创造、查询、获取、使用和传播信息的权利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权利形式。•三、网络空间的道德架构(一)、网络群体的自治道德网络道德建构的依据应该是人们在特定的道德冲突情境中的道德直觉,其基本的模式也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自治道德。(二)、网络空间的自我道德两个原则:一是为自我道德的目标原则,即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二是自我道德的实践原则,即自我管理与自我反思。•网络群体的自治道德•与现实生活一样,道德是生活实践启发的。鉴于网络中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由各异的目标和兴趣等决定的区分化社群,网络群体的道德建构应该是建立在群体共识基础上的微观道德建构,而不是整体的宏观道德建构。•网络空间实现和谐的关键性前提便是建立一套能够为绝大多数网民所接受的“道德----权利”机制,包括:道德指导机制、道德协商机制和道德执行机制。还涉及到“道德----权利”机制的合法性、责任、透明性、效率和回应五个方面。•网络空间的自我道德•网络自我道德实践其实质是一种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选择、适度调节和虚实两界相协调的的原则,还可以采取免疫法、对话法等动态自我调适的方法。•要达到自我幸福的实现也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幸福的社会化原则;二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可持续原则。•四、网络道德的内涵和特点(一)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是指网络环境或网络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从其功能来看,就是通过引导和约束网上人的行为,达到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目的。概括而言,网络道德就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二)网络道德的特点1、网络道德的发展,从“依赖性”走向“自律性”.•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对个体行为起实际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也就是说人们做出的道德行为有时并非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而是一种道德舆论影响和监督的结果。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的道德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性和他律性。与传统社会人们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比较,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和趋势,并为人们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了条件。•网络道德的自律性•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匿名信息的网络世界里,外在的道德规范机制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弱化了网络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道德的实现往往要诉诸个人的道德信仰。网络道德更多的是依靠行为主体内在的自我追求的意蕴,即通常所说的主要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所以,如果说现实社会的既有道德是一种外在依赖型的道德,那么网络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道德,它是一种更高水平的道德,唯其高,就更显其难。网络道德的发展,从“一元”走向“多元”2、网络道德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更多地表现为单一的、一元的,具有强大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功能;而网络社会的超疆域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社会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也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这就使网络道德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网络社会中,因不同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理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而导致的道德冲突与融合频繁发生。•3、网络道德的发展,从“滞后性”走向“超前性”。•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发展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为道德发展的“超前性”和“滞后性”。所谓“超前性”,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价值目标,往往蕴涵着比现实更高的理想成分;所谓“滞后性”,是指道德作为一种能够在人类意识中长期积淀的传统,往往表现出自己的保守性或惰性。•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道德”,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的并存交叉更为明显。一方面,作为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世界”,自由平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在网上表现出的道德观念总体上趋向于更宽容、更文明、更平等、更友善,这既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趋势,这是网络道德“超前性”的典型体现。但另一方面,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开放,并不完全脱离和排斥现实道德规范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网络对人们行为的自律性要求,较之现实道德的要求更为苛刻和严格。•第四节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一、网络道德的价值•(一)理论价值•1.网络道德理论可以促进应用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2.网络道德理论可以拓宽和延伸伦理学的研究。•(二)实践价值1.在道德意识方面,网络道德理论有助于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首先是自主意识的提升。网络主体经历了由依赖型道德到自主型道德的嬗变,上网就意味着要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网络是道德主体能动性和潜力得到提升的重要确证,是主题道德自律性增强的重要机会。由于角色意识的缺失,网络主体只能自我约束。其次是奉献意识的高扬。奉献精神是网络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众多网络主体的参与形成网络空间,没有诸人信息奉献就没有信息的共享。•再次是权利意识的扩展。网络主体因网络的无中心结构极大扩展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参与意识非常活跃。•又次是平等意识的凸显。网络剥离了现实社会中被身份所掩盖的社会差距,在网上没有特权,每人都是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受等级制度的制约。网络打破了知识垄断,填平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鸿沟。 •最后是民主意识的开拓。网络的核心是民主开放性。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人人都有发言权,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网络事物的解决需要大家民主的商谈获得。•2.在道德规范方面,网络道德理论将建构并倡导一系列网络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3.在道德行为方面,网络道德将引导人们矫正网络社会中的不当行为。•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一)网络道德教育是提高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需要•第一,目前网络主体涵盖了几乎所有职业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天之中国,就是“全民”上网的时代。第二、职业构成复杂。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就意味着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道德素质自有高下之别,这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的必然现象,•这也意味着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素质的差异必然会在网络社会中呈现。加之网络道德的自律性与生成性特点,我们可以说,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而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一是要靠网络主体的主体自觉;二是要靠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性质•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认识,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境界,培育网络主体的道德人格;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教育也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因此,通过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是网络时代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二)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社会发展完善的需要•网络社会作为网络主体的另类生活空间,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读书、工作、购物、交友、娱乐等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得以实现。使我们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魔幻世界。然而,网络社会在创造一个神奇世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难以克服和解决的诸多难题。因而,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的发展与完善同样需要网络道德教育的介入。•第一,网络活动的道德意义与价值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介入的重要性•网络社会的主体是人,是人创造了网络,并将其思想和价值观念带入了网络之中。因而网络社会不是人的真空世界,也不•是思想的真空世界。•网络社会中,人是网络和信息的主宰,网络的操作与控制,信息的交流、传播都需要人来完成。不论是信息的采集、传递活动,还是从事网络购物、聊天、娱乐等活动,都不是与其他网络主体完全无关的行为,而是会对其他网络主体的利益与权力造成这样或那样影响的行为,或者说是有一定社会意义与价值的行为,因而,也是我们可以进行到的考察与道德评价的行为,即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的活动同时就是道德活动。•既然网络主体的网络活动是道德活动,就必然会受到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的影响。因此,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在网络社会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文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任务。•第二,网络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争斗凸显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社会虽然是“无疆界”的,但其与现实社会一样,仍然存在着政治斗争,网上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便是这种斗争的缩影。网络社会只是使复杂的政治斗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用信息战取代了疆土战,用价值观念等思想武器代替了其他武器。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网络社会有着更加直接的表现。•第三,网络社会现存道德问题的解决彰显网络道德教育介入的迫切性。•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赋予网络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使网络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和平等得到了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一定的保护。但同时,网络社会也放大了人的劣根性,刺激了人的恶欲膨胀。• 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观念大行其道。从道德行为上来看,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范行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找到其翻版。网络交往过程中的欺骗、侮辱、谩骂甚至于诽谤屡见不鲜;网络无用信息充塞、色情信息泛滥、虚假信息成灾;网络病毒花样翻新,网络黑客畅行无阻,网络犯罪不断升级。总之,网络社会是一个神奇的“虚拟”社会,也是问题多多的“真实”社会。网络社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都呼唤着网络道德教育的介入。•(三)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道德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普及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它仍然可以算作一个新生事物。由于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与全面渗透,网络社会的道德问题正在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网络道德建设则远远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空间的拓展。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许多网民没有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评价或反思,网络活动中淡化甚至放弃了道德的追求,丧失了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也失去了成为真正的网络道德主体的前提。•从网络道德规范的角度看,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团体甚至是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网络道德准则或网络道德行为要求,但远远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被广大网民所认可的共同的网络道德规范。总体而言,网络道德规范还处于创制阶段。从网络道德关系来看,由于网络道德主体的不成熟,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导致网络道德关系不正常、不和谐。因此,网络道德建设可以说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将上下而求索。网络道德教育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道德主体素质的提高,对于网络道德规范的生成与遵守,对于网络道德关系的调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状况同样不同乐观。青年学生作为网络道德主体的主力军,也是最有条件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群里,但是学校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位现象。在计算机方面,学校给予学生的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少甚至是没有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家庭,由于家长自身的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更不可能对孩子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青年学生尚且如此,其他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更是处于放任状态。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建设的自身的客观要求。•而网络使公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进入网络世界几乎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登录各大网站和其中的网络论坛,可以在论坛上发帖、跟帖,和其他网民就各种话题展开沟通、交流和讨论,可以自由选择在各大网站开设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发表文章或写下自己的感想。总之,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世界写下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于草根阶层和普通的公民来说,在前网络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个体至少拥有了哪怕是非常微弱的话语权,即在网络公共空间发出声音的权利。•其二,那些由无数单个和分散的网民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网络的途径得到了快速的聚集和汇合,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即,民众所发出的这些声音必须掷地有声,能对现实社会运作和观念有所推动或改变,过往几年的事实已经给予充分的佐证。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可以说是网络舆论推动中国社会法治进步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普通公民的话语权经网络平台得以汇合并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力的最好佐证。•因此,随着网络媒体特别是博客这种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借网络的平台来表达自己、言说自己,即使是那些不能或缺乏表达途径的大多数,即那些围观和潜水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其他言说的网民代表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可以在话语权的获得中不断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民主权利,而社会的民主也将在个人实践话语权的过程中逐步向前发展。•三、网络对民主的促进作用•毫无疑问,网络及网络所构建的公共空间对中国社会民主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就此看来,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具体而言,网民借助于网络信息发布权,部分地实践了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在网络论坛、博客上发表代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的言论或文章的同时,网民本身就成了自己的出版人。也就是说,人们在网络上的聚集是自发自愿的,回帖也是自发、自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网民借网络公共空间部分地实践了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网络对公民实践其政治权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来说,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的途径无疑是成本最低而收效却却是最大的。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聚集民心、表达民意,政府也能够据此迅速地作出反应而进行政策的调整。•再从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权利的视角看,网络对公民实践其权利特别是政治权利的作用上也是有益无损的。一方面,刑法对政治权利的界定是对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的部分沿用,前文已述,不再赘言;另一方面,就目前的国情和社会状况来说,如果想实现并实践宪法赋予个人的诸如言论、出版、结社等政治权利,对普通人而言通过网络无疑是最简单、最便捷、最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因为你不可能找到比它更低门槛,运作成本更低廉、时间更快捷的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政治权利。所以,人们特别是那些意欲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等的网民们就热衷于上网、发帖、写博,自愿自觉地参与网络公共空间的讨论。这完全源自于网络的自由以及自由给个人所带来的那种激情和动力。•总之,在网络自由的海洋中邀游的时候,不管你意识与否,其实你已经在真真切切地实践了宪法所赋予你的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第三节网络创新与改进道德教育•一、网络、自由及道德(一)道德的自发性道德虽然呈自生自发生长和进化发展的态势,但也需要一个适合道德自发生长发展的环境。那种树立道德典范的做法可能会起到一时间优化道德生长环境的作用,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道德自发生长和进化的进程。(二)网络与个人自主性道德的自觉既是现实世界也是网络世界的需要,因此网络世界的自治和自主就显然更为重要。正因为网络使人获得了行动上的自由,人们才有行动的积极性、激情和动力。(三)网络、自由和道德的关系首先,自由可以催生和培育个体的自主性。其次,在自主性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自由,人们才有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可能。第三,只有自由,人们才能看到改变的希望和信心,自由在给人们带来改变的希望和信心的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道德信心。最后,在自主性形成,在启动了人的道德诉求和树立了人的道德信心的基础上,那些意欲改变自己处境和渴望成功的个人就必然自觉地遵循社会规则。•网络、自由和道德的关系• 因此,自由具有深厚的道德价值和意义。一个人越是摆脱了约束和压制(当然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他就越自由和自主,同时他也就越会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起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人生自由的奴隶是根本谈不上对他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就更不要奢谈什么道德责任了。而一个自由的有行为能力的人,是可以也应该对他的行为负责的(虽然他可以选择不负责,这也是他的自由之一)。所以,自由催生了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它能使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成为道德主体和责任主体,从而履行自己的责任,因此,道德渊源于自由,而同时自由也会促进道德的提升与发展。•网络无疑使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其一,个体单独面对计算机,有利于个人的责任和理性,所谓俗话说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是这个道理。•其二,网络的即时、广泛与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助于个人理性的形成。•总之,网络无疑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同时也迫使个人更多地站在目我的立场上面对自己和世界,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自我的力量。所以网络造就了自主独立的个体,由此也会逐步培育出独立自由的文化,凸显出网络技术的文化与道德意义。而且道德必定是最终的和根本性的决定因素•二、网络对传统道德的影响•网络公共空间的勃兴和发展对近1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助推作用,而在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上,在促使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变上,在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进化和逐步生成上,网络无疑也助了一臂之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网络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审视和大讨论。•道德规范和观念的改变•网络让各种不同的个性、各种另类的行为和观念都找到了表现的平台,人们借助于网络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对其中的人、事、观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审视和大讨论,而且这样的讨论是大范围的几乎是接近全民参与的,同时又是即时的,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对很多事件都是在网络媒体的带动下。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也随后参与。使得这种讨论非常地广泛和深入。也使得参与的个人和旁观者都在其中获益匪浅。比起以往任何时候,社会在这方面都已经更加开放和宽容,这既是道德规范和观念的改变,也是精神与道德的进步,因此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引发和转变社会道德规范和观念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其二,网络使个体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道德自觉特别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要求是更为强烈和直接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表面上看,面对网络的是个人,似乎只是个人通过鼠标与计算机发生关系;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的无数个人实质上又是公共电子牧场的放牧者。如果大家都不自觉,草地就会毁掉,最后,大家都失去放牧的草地——产生公共牧场的悲哀。由此看来,网络世界既是个人的,同时又是公共的。因此,这里同样也既需要法律法则,又需要道德法则。•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它在更大的程度上把自由给予个人,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把责任还给个人。换言之,网络社会的自由与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体现为个体自由的扩大与个体责任的扩大。简言之,你拥有的自由增加了,你的责任也就随之而增加了。信息时代,人——机关系的事实内涵了道德因素是保证网络安全和隐私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对人类而言,需要我们去领悟和认识到网络技术本身已经预设了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网络技术所具有的文化与道德意义也应该就在于,它在更大程度上使个人成为道德主体。•其三,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网络赋予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了个人责任,任何时候,责任都是随自由而来的。所以,在网络江湖行走也和在现实世界一样要负责任,应该说原有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标准或准则在网络空间依然有效,只不过对不同的人所起的引导或约束作用的程度会不同。在对“80后”、“90后”的大学生进行的网络行为的多次调查也显示,在进行网络行为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想到了或自觉不自觉地在遵循原有社会的道德与社会规范。 •虽然,网络的宽松环境固然会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但也正因为网络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特别是怀疑、质疑、纠偏和挑战的权利,所以公众辨别真伪、分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在参与了网络公共论坛、参与了在博客中的各种讨论之后,在写博客和接受批评之后,网民的理性无疑会得到提高和锻炼。•三、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网络的类市场环境激发也促使了个人自主性和道德自觉性的生成,而随着个人自主性和道德自觉性的不断生成的发展态势,必然使整个社会的伦理发展呈现出自觉和自律的样式或趋势,因此说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信疑之间•快速变动和不确定性显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其普遍的表现就是人们不再对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确信无疑,而是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由此导致了伦理相对主义和道德怀疑论的盛行,而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发展到极点就必然会产生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等的判断与衡量标准的丧失。也就是说在很多问题上似乎已经没有标准可言。•信疑之间•在现实世界中则表现为:政治生活上的腐败和以权谋私等寻租行为成为当代社会的严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普通人对道德生活的追求并降低了他们的道德水准;经济生活中的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也冲击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防线;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和丰富的发展、生活的艺术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更加注重追求审美的价值(美与丑)而淡化了对与错、好与坏、正与邪等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另外,人们逐步转向依靠外在的法的力量而忽略了自我的内在的道德力量,人们逐渐放弃了对自我的内在的道德追寻,放弃了自己本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信疑之间•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在各领域的普遍使用,所以使得计算机犯罪影响到了小起市民生活大至国家机密等的广泛领域。电脑“黑客”的肆意横行一方面与我们的有关的立法没有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年轻的“黑客”们缺乏社会与个人的责任感有关,换言之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及其对青年的影响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失范和青年人游戏人生的价值观也有关。这也与社会道德淡化的发展趋势有关。•信疑之间•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有的历史与客观背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之下,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首先,由于全球文化的交融,信息膨胀及其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对个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可以说是耳目不暇,造成的结果或者是在没有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并选择性地接受之前就可能已经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或者是面对太多的信息而无从选择,由此陷入混乱和困惑。其次,由于大多数的人在文化观念上,面对或选择了不同的东西,那么,不管是教育还是宣传都很难再像以前那种封闭式的环境下,很容易就把人们的文化和思想统一到某一认识的共同点上,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和宣传部门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信疑之间•第三,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实际是,一方面,对广大的农村和落后地区来说,我们要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来说,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社会在总体上要在同一个时间内实现和完成两种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是双重的甚至是多重的。因此,我们所面对的由于社会的多重转型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更加复杂和激化。显然,在立法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在原有文化与价值已被冲击和侵袭,但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的时候,混乱和无序是在所难免的,但对此也不必过于惊慌或悲观。 •信疑之间•对普遍伦理与普世价值的期待。所谓的普遍伦理,指的是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已紧紧连在一起,因此在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上人类应达成某种共识。也就是说,建立普遍伦理有助于协调日益普遍和密切的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有助于解决业已出现的各种全球性的问题。现代世界,人们的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密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也在交流和沟通当中发生碰撞和融合,人类的个体、群体都深深感受到相互间的依赖性。以往,人们更多地站在个人、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信疑之间•因此所强调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伦理与价值观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同。总之就是突出各自的差异与不同,这正是意识形态时代的突出特点。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个体、国家和人类总体之间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不得不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人们所强调的重点显然是文化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也就是人们更为注重寻求普世的伦理和价值。因此在伦理价值上寻求和达成比较一致的观念,建立我们共同需要的普遍伦理,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需要。所以说正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促成了普遍伦理的建立并构成了建立普遍伦理的现实物质与文化基础。普遍伦理的建立也源自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二)道德自觉是必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得普通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页,最弱者也可以发出自己的呼声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在瞬间传播开来,同时也可以最快的时间看到网上的其他的新闻和信息。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免去原来的许多中间环节(中间的必要环节只是一台联网的电脑),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中原有的垄断和权威就会不攻自破,社会结构将更加体现一一对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相对于原来的社会,对个人而言平等和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这应该就是比尔•盖茨所说的网络生活方式对原来社会的许多限制的突破了。显然,这是科学技术的力量的体现,也是它给个人和整个人类带来的福祉。•道德自觉是必然发展趋势•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已经浮现,而且也呈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唤醒个人的道德自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因为在信息时代,法律和公开的社会道德舆论对个人行为的监管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容易,因为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成为人们发布信息或犯罪的工具,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加以限制和监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时间上有瞬时性,而在空间上则有变动性。因此,在做与不做、如何做的问题上,决定权完全在个人手里,由此可见,人的道德水准和道德自觉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换言之,在很多情况下要完全靠人的道德自觉性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如果个人没有了对自我的道德自觉和约束,那么,犯罪或违反社会规范的事情就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道德自觉是必然发展趋势•其次,信息技术正在逐步地改变着原有的社会结构知识、信息、技术在顷刻间可以赋予个人力量和财富,从而改变个人的命运。总之,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机会,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许多潜在 的危险。因此,对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都应该大力加强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唤醒他们对自己和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随着电脑网络的迅速普及与发展,它对青年以至对整个社会有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是难以估计的。网络技术给社会带来的结构性风险随时可能被释放。•(三)伦理发展的趋势探讨•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说信息文明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显然,人类的道德实践和伦理理论思维也在发生改变。伦理思维上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现代伦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促成了伦理学由传统伦理思维的道德命令向现代伦理思维的道德关怀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在于对个体道德自觉性的重新发现与回归,并由此拓展了人的道德生存空间。•伦理发展的趋势探讨•诸如正义、公平与公正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规范与伦理价值,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公共道德的价值。换言之,最一般性的规则将更受人们注重。在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和个人间的这种频繁的和全方位的交往过程中,显然,公共道德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像公平、公正、正义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规范和伦理价值也必然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规范与伦理价值一直都深深地根植于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和个人的思想和文化当中。它们是个人、社会团体、国家得以立足的根本所在。所以也能够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如果把它们作为普遍伦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规范,应该比较容易在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引起共鸣。•伦理发展的趋势探讨•道德宽容是另一伦理发展的趋势。道德宽容一方面体现在各种现代伦理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上,这表明在面对变动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类处境,人类正尝试寻求各种新的伦理和道德理论的解释和指南,从而为人们的生存提供理论的解释和支持。换句话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境,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其境遇和际遇也不同。对个人道德自觉的要求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一种必然。我们知道伦理的有序和社会的有序在任何时候都一方面要依赖硬件的法律和法规。•伦理发展的趋势探讨•另一方面也要依赖软件的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我知道道德对人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则要依赖人的道德自觉。既然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我们也已经从观念上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和洗礼,我们社会的伦理必将能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乱走向整合。我想学术界讨论已久的中国伦理重建的真正意义也大半在于此。也就是说伦理重建的意思并不是说要重新建构一套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因为那也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因此“重建”的意思主要应理解为是要使我们的社会重新回到伦理的有序化当中来。•伦理发展的趋势探讨•最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是一个交往的时代,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时代。传统的观念和价值正不断地消融于正在产生和形成的新的观念和价值当中,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当中普遍伦理与普世价值必然可以呼之欲出,同时,即使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所能改变的也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绝对不可能改变我们作为——人的事实。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他始终是责任主体和道德主体。因此,伦理与道德仍然是信息时代,人类生存(数字化生存)最终的和最深层的支持和依托。•第三章网络环境中存在的消极性低俗文化 •重点提示:•在当今网络环境中,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是个人、社会和政府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从全方位入手才能解决;网络低俗文化对于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一大热点问题。•第一节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低俗思想表现一、网络低俗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网络低俗文化属于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以“网络低俗内容”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形式特殊的网络文化现象。而“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趣味低级、庸俗不堪,使人萎靡、颓废的内容,相对于高尚情趣、积极上进、令人奋进等社会进步意义和价值内容。•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淫秽: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色情: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低俗: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内容。•网络低俗文化的特性1、娱乐性: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2、低俗性: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3、隐蔽性: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在网站上传播色情暴利信息••二、互联网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网络文化: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它指的是以网民为主体,基于电脑、互联网等物质基础,以网络为文化信息载体,文化特性与网络载体紧密结合的新型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的文化。•网络文化的三要素•物质文化: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狭义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包含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网络文化最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数据库,网上的信息无所不包。•网络主体生产、获取、传播信息具有公平性。网络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知识的生产者、获取者和传播者。•三、网络环境中存在的低俗思想网络出现的低俗内容:•根据网络谣言或恶意诽谤,报道低俗新闻。•大肆炒作违反社会公德、违背公序良俗的新闻。 •报道商家和名人庸俗炒作的行为。•网络环境中低俗之风的表现•当前网上低俗之风主要有:一些网站大量刊登裸体、露点、偷拍、走光图片和视频,以挑逗性的语言描述性行为、性部位,宣扬一夜情等不正当交友信息,传播血腥暴力、恶意谩骂、侮辱他人等内容,发布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设置挑逗性标题吸引点击率等。此外,通过网站新闻报道、社区贴文、图片、音视频、网络广告、即时通讯、线下行为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低俗内容。•人肉搜索•第二节网络低俗文化的种种表现及其成因一、网络低俗文化的种种表现•目前,网络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们在网络提供的新的空间与憧憬中,不免会有深深的不安与忧虑。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着新的创作方向、文化范式、传播模式的同时,也不可回避地存在着负面影响,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网络文化中的低俗倾向。(一)低俗信息一些网站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结果中存在大量淫秽色情网站链接;网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低俗图片;知名网站的“相册”栏目、“博客”栏目、“论坛贴图”版块存在低俗内容;网络中存在色情、淫秽等低俗信息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在网络上更是屡禁不绝。(二)信息犯罪汶川大地震时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趁机造谣生事、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三)网络暴民主要有三特征:(1)借助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四)虚假或恶搞信息虚假或恶搞信息是网络低俗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严重污染的网络环境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稳定也有重大冲击。(一)低俗信息一些网站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结果中存在大量淫秽色情网站链接;网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低俗图片;知名网站的“相册”栏目、“博客”栏目、“论坛贴图”版块存在低俗内容;网络中存在色情、淫秽等低俗信息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在网络上更是屡禁不绝。(二)信息犯罪汶川大地震时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趁机造谣生事、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三)网络暴民主要有三特征:(1)借助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2)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 (3)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四)虚假或恶搞信息虚假或恶搞信息是网络低俗现象的一个重要表现,严重污染的网络环境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稳定也有重大冲击。•二、网络低俗文化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一)个人因素•网民在网络低俗化中,也存在很大责任。网民在网络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网络低俗化的影响,网民可以从四个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一是低俗话题的制造者;二是低俗现象的观望者;三是低俗现象的推动者(网络推手);四是网络低俗化的受害者。由于部分网民心态不健全,再加上网民由于政治背景、文化水平、经济地位、职业身份、个性心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兴趣与需求,使得一些网站从业者名正言顺的传播着低俗文化,污染着网络环境.对此,网民作为网络文化的主体,因此网民自律和监督尤为重要。每个网民都应该有这种自觉意识,自我约束,为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及个人素质而努力。其次,网民对网络低俗之风应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坚决地抵制。•(一)个人因素•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网民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形成防范和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低俗信息的强大态势。一方面要通过媒体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网络低俗之风的危害性,发动网民自觉抵制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如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工作委员会已经开通“不良信息举报网站”,公安部开通“淫秽色情举报网站”,这些网站的开通卓有成效,正在形成大家共同抵御网络低俗文化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全社会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人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二)社会因素•首先,媒体追求新闻热点,博人眼球,在网络低俗化过程中,担负很大责任。一是本身把关不严,使得有些不良信息流行网络;二是有的媒体推波助澜,使得某些低俗问题被媒体肆意炒作。•其次,网站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缺失。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很多事物发展的驱动力。对网站来说,点击率就是其生命,而所谓低俗信息又是点击率的“助推器”。一些网站利欲熏心,弃社会责任于不顾,一味追逐商业利益,以低俗内容拉高点击率,不仅对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中的低俗内容不管不问,甚至主动上传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所以,网站要进一步加强自律机制,对自身的内容加强监督,建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只有切实维护网民的利益,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网站的发展才能持续长远。(三)管理因素•一是网络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隐匿性。这种特点为不良信息的发布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网络监管力度不够。大多数网站虽然都有严格的网络管理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考虑到经济效益,有些网站对网络文化监管过于松懈,对一些低俗内容采取放任的态度。•三是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日趋多样,涉及领域日益广泛,管理体制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行业管理、内容管理、安全监管等涉及十几个部门,分头管理、职责不清、协调难度大的问题突出,缺乏一个权威、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第三节网络低俗文化对社会的危害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因此,网络在给大带来自由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也给大带来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第一,网上淫秽、色情、低俗类的信息比较多,侵蚀社 会主义道德风尚,破坏社会和谐。由于互联网的诞生与扩张,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消解了社会舆论的统一,它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不用通过政府机构批准、检查、修改就可以制作他人能够阅读的网页,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等方式向网民传递信息。•网络低俗文化对社会的危害第二,网络成了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场所,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新的犯罪形式层出不穷,网络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严重。网络交往是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开辟了虚拟交往领域,扩大了现实交往空间。同时,网络诱惑对人们思想行为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涉世未深、活跃奔放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要深远的多。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独特的个性都没有最终形成的青少年在行为方式、处事原则和思维思想上都可能会留下暴力和极端的倾向。网络诱惑极易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网络低俗文化对社会的危害第三,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威胁我国国家安全。随着信息全球化高速传递,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其意识形态渗透的强有力工具,着力对人们进行“西化”教育。在网上,他们大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文化、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观念,极力渲染暴力、金钱、色情、功利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这些信息很容易诱发大的思想混乱乃至价值观的偏移。•网络低俗文化对社会的危害第四,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中维持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系统的信息不受内外环境威胁和侵害的状态,这是网络引发的众多问题中最宏观、最关键的部分。•在网络时代,国家安全的外延已经发生了改变。网络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社会各领域控制系统的中枢。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广泛推广,使得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行政平台。因此,网络传播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网络泄密与网络间谍、网络煽动、网络恐怖活动、网络技术殖民主义等方面。相比传统媒体,网络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在网络时代,实施侵犯的主体日益多元化,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强国,小国、弱国也可能利用网络同强国进行较量。同时,一些次国家行为主体、国际经济组织、跨国集团、特殊利益集团、恐怖组织、黑社会组织、秘密社团、宗教团体等,都能以网络为手段对目标国发动网络攻击,甚至个人的非善意行为都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各领域对互联网的依赖,使得整个社会结构体系趋于一体化,更具关联性。除了传统的军事目标,国家信息系统中枢或国民经济基础工程都可能成为攻击对象。在网络时代,网络攻击所需的物理硬件要求较低,通过互联网,攻击可以瞬时完成,防御系统难以预警,应对时间大大缩短,国家安全面临瞬间威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通过网络窃取国家信息,往往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缺陷,编制各种具有攻击性的破坏程序扰乱、毁坏目标。•网络的发展打开了全球信息自由交流的大门,却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条件和组织传播的温床。恐怖分子常用网络技术躲避执法机构的监控,这种加密技术可以将资料隐藏在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文件中。由于互联网的隐蔽性,一旦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策划恐怖活动,调查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踪和阻止恐怖分子的相关活动。恐怖主义的网站数量逐年递增,且行踪不定。各国情报机构已经将互联网开辟为反恐的第二战场。近年来,以“藏青会”、“世维会”为代表的恐怖组织和非法政治组织,通过互联网组织传播或发起局部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对我国的政治稳定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聊天室、群组论坛等各种互联网应用,成为一些人串联、发布游行信息的工具和场所。•网络安全不仅影响到了国家安全,也影响了个人安全。个人信息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应征得个人信息的主体同意,才可在限定的范围内使用。由于我国没有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公民和社会普遍缺乏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个人信息常常被不合理地公开甚至滥用。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现实个人信息的电子化。凡是现实生活中属于个人信息范畴的,一旦被人为地输入(包括文字和其他多媒体格式)电子化设备,就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二是网络中特有的个人信息,譬如QQ号、E-mail等。因此,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成为日渐急迫的攻关难题。•第五,网络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如网络成瘾,人肉搜索等,需要现有的法律制度作出及时的回应。当前,在网络行为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道德失范现象:•(1)通过上网下载他人的作品或研究成果,充当自己的成果,无视知识版权。•(2)在网络聊天中缺乏礼貌,语言粗俗化愈演愈烈。•(3)面对计算机上复杂高超的数据、程序,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少数热衷破解密码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网民的兴趣,而淡化了道德规范和社会反成为他们推崇和效仿的偶像。•总之,网络环境已成为影响大思想道德、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其所呈现的作用和影响会越来越大。现在,已有不少大因缺乏自制,痴迷于网络,不仅荒废了学业,人际关系也日趋淡化,尤其是网上形形色色的不良信息更是造成了大意识形态的西化,民族认同感的弱化和道德价值取向的混乱。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对青年大的负面效应是不可低估的。•第二章网络环境对道德的积极影响•重点提示:在新环境下,网络环境对道德具有积极影响。•首先,网络营造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使得个体的文化权利得以实现。•其次,网络扩大了社会民主的实现途径,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最后,网络深深影响着传统道德,道德自觉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一节网络营造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一、网络促进公民实现其文化权利•以往一般人难以获取实践自己文化权利的途径或渠道,在网络普及之后,网络的低门槛、低成本,快捷、方便,可以让你随时充分地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网络几乎无门槛,是向所有人自由开放的信息共享的世界,在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尽情地邀游于知识和信息的海洋,汲取知识的营养,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言说自己的观点。换言之,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一)信息权利和文化权利的实现•在网络信息时代,权利无疑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权利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空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因此合理地制造、利用、传播和使用信息的权利成为一种重要的权利形式。 •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普通人要想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特别是高一点层次的文化权利,比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是很难达到的.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人们可以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间里各抒己见,自由地书写和创作,使人们真切地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并真正高层次地实现和实践了自己的文化权利。(二)网络信息访问权•在网络技术和IT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访问权应该算是最为简单和容易实现的文化权利了,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到目前为止,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同时获取信息的方法也十分容易、快捷,是以往任何一项技术所不能及的。(三)网络信息发布权•显然网络信息发布权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的文化权利已经由抽象到具体,由空洞的理论假设到有实际内容的文化权利的实践活动了。比如现在盛行的博客,应该说个人的文化权利在博客身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四)知识产权•实知识产权依然是文化权利及其实现的一个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网络一方面让一般人享有和实践了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实现了其文化权利,比如域名、每个人在各个网络社区、论坛、QQ群注册的网名就天然受到网络技术的识别和保护,一经注册就天然拥网络技术表现出了与知识产权高度的一致性。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自由、开放与共享本质和精神又与知识产权的保护背道而驰、相去甚远,也许这正是网络给知识产权带来的新的挑战,也是需要研究的新问题。(五)文化多样性权利•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文化多样性权利的实现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自由上网浏览信息,每个人都可以在论坛发表意见和看法,每个人都可以注册开博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而且,在每个不同的个体参与进来的同时,网络文化也就呈现出充满着不同个体的多样性的特征和色彩了。也就是说,因为参与网络的主体的多元化而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二、网络信息发布权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网络信息发布权就是在网上发布信息的权利,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网络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网络信息发布权已经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从一开始的上网浏览信息,在论坛发帖、跟帖,到现在的带有个性化和思想性特征的博客、Facebook、Twitter等,毫无疑问,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网络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使得个人的自我价值能够进一步的体现和实现。•通过实践自己的网络信息发布权,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帖、在论坛中发表评论、写博客等行使信息权利等各种网络行为,都是在切实地实践网络信息发布权及其他权利,只要在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这项权利基本上是可以实现的。•网络的出现应该可以逐步地改变了这一局面,只要你想要表达,你随时都可以到公共论坛、到社区网、上自己或别人的博客,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当你的帖子或博文引起关注和共鸣,其实你也就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这种纯文化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最直接让普通的个人感受到了自己对人类建构的那种历史感。•可以看到,正是网络有效地催生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问的这种良性互动关系,而且网络可以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推及熟人以外的范围,有助于公共观念的生成。就这个意义上讲,个体也一定程度地实现了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涵之一就是他人和社会对自我(行为、言论等)的认同。 •综上所述,网络正在帮助并促进个体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使普通人变得更自我,而且也为整个人类的利益创造社会资本。•三、网络营造了更宽松和更多元的文化环境•网络对文化权利的促进还体现在其所营造的更宽松与更多元的文化环境上。换言之网络为文化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轻松、宽松、多元的文化环境。•而且也使文化与思想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所以刘军宁先生要发出“中国的文艺复兴,就从互联网开始、就从博客开始”的妙语。•在他的博客文章中,刘军宁先生摘录了一些网络的言论来证明他主张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就从博客开始”的观点,“其实,这场文艺复兴已经在互联网上拉开了序幕,在博客上吹响了号角。而其中风云人物正是那些以近亿记的博客、播客、访客。这是因为:“博客提供了畅谈人性的场所,提供了传播艺术的场所,提供了激情辩论的场所,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提供了展现‘小我’的场所,提供了‘个体对个体’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提供了‘平等、自信、独立’的舞台。这里没有等级制度,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没有虚伪的掩饰和矫揉造作,没有上下尊卑,正是个性张扬的理想平台。”•“这里有人谈文学,有人书野史,有人论政经,有人论美学,有人宣扬行为艺术。中国近代史上还从未有今天这样自由而畅快的交流平台。所以,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文艺复兴正从博客文化中兴起。•网络迅速普及和发展一方面丰富了这一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为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和繁荣营造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环境。虽然网上很多言论都是即兴而发,较少经过深思熟虑,逻辑不够缜密,事实不尽全面客观,但却展示了一个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网络展示的中国,不再是单向思维和单一论调的社会,而是一个复杂多面、观点纷呈、宽松包容的大空间。如今,网络及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已经为人们所逐步认识。•第二节网络促进社会民主•现行宪法写明了公民拥有的很多权利,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何来实践和实现其中的权利却是个问题,比如民主权利、文化权利等。实话实说,并不是人人都有实践和实现这些权利的机会和舞台,具体而言,缺乏实践这些权利的空间。但就目前看来,网络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宪法中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一、所谓民主(一)民主理念的衰落及原因分析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市场和经济作为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也需要相应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环境为依托。因此,应该直面和回顾历史,从理论上和观念上对原有的民主及民主的观念进行审视并重新认识,以期今后我们对民主热情能基于比较正确的观念之上。(二)澄清“五四”启蒙对民主的误解•第一,民主与现有政府并不是对立的,更不意味着任何反政府的渠道就可以获得。•第二,民主就其本意而言,根本上就是与任何具有暴力倾向的运动格格不入的。•第三,民主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及对民主精神的把握并不必然在大多数人那里。•第四,民主必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它是文化和精神的积累,需要文化与精神的沉淀和发展作为基础。(三)自由主义的民主观•第一,对人类社会而言,民主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二,民主只是议事规则或形成意见的过程或程序。 •第三,民主是有限的,尽管看起来在程序上遵循了大多数的意见和看法,但并不意味着大多数拥有凌驾于一般规则之上的权利。•第四,民主不等于多数,多数也不必然等于正义。•二、网络使公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话语权基本上就是个人说话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显然不是指对自己的自言自语,而是在有一定公共空间里的表达真正的话语权实际上掌控在背后的那些控制着这些媒体的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手中。所以,在这一社会发展阶段,话语权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是现实世界的政治权利在媒介上的投影或体现。但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情况似乎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话语权不再单向地掌控在政治集体、利益集团和社会精英手中,网络媒体成了草根阶层和普通公民自由言说的领地,而且网络媒体正体现出它蓬勃与扩张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了超越传统媒体的态势,使普通的公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所以,话语权随之也变成了一项重要的公民民主权利,变成了普通人的权利。•第四章加强与创新网络管理•重点提示:加强创新网络管理,一是应进一步规范网络经营,保障网络经营安全;二是大力规范上网行为,营造和谐的网络气氛;三是加强与提高行业自律,提高互联网内部的管理水平;四是创新网络新媒体管理技术,为更好地网络管理提供更合适的技术保障。•第一节进一步规范网络经营网络经营: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要进一步规范网络经营行为,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调整观念,认清方向,为网络经营的规范构筑思想认识基础,要充分认识网络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经营违法行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性,给网络经济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制定必要的专门法律,尽快修改和补充现有的法律,为网络经营行为的规范构筑法律基础法律上的空白必然导致监管上的缺失。最后,在对网络经营监管的具体方法上加强探索,运用科学手段,弥补现有不足,为网络经营的规范构筑操作基础。•整合监管职能,提高网络监管效率一、是完善和修改网络经营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开发专门的网络经营行为监管软件。三、是确定网络经营行为的主体资格。四、是做好网络经营行为证据的提取保全工作。五、是注重网络经营行为监管队伍建设和培养。六、是建立配套的网络经营行为执法监督体系。七、是明确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管职责。•第二节大力提高规范上网行为•互联网安全防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多数人已经离不开这样一种快捷、便利的工具,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信息无不充斥着网民的大脑,暴力、色情、赌博、毒品、邪教,暴露狂等等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含。规范上网行为迫在眉睫。一、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和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人们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知识学习,了解信息,开阔眼界,沟通交流,丰富生活,在网络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同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和网络信息管理制度是规范上网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包括信息输入更新、信息阅读权限、安全保密等级、信息审核以及信息员培训、信息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以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二、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合法内容,杜绝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媒体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做到不制作发布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的有害信息;不为淫秽色情,诈骗、赌博、暴力等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不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庸俗广告;不运行违法游戏,不提供危害信息安全的网络工具;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二、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文明办网,传播合法内容,杜绝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行业自身要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共同的行业价值观,自觉接受法律规范和行政监管。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06年4月19日发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公约全文: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促进网络文明健康;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促进少年健康成长;提倡公平竞争,摒弃尔虞我诈,促进网络百花齐放;提倡人人受益,消除数字鸿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三、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规范上网行为•努力做到网络知识、法规建设和网络发展同步,加大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强化网民的法制意识和责任,对人们的网上行为提出明确要求,并把有关的网络管理要求及时网民行为准则之中,规范网民的网上行为。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及时、高效的网络舆论预警与应对机制,注意收集危机信息,及时辨识危机并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积极对策,将舆论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1、是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摒弃违背公众利益以及背离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不良网风。•2、是要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不为有悖人类和社会进步的言论提供传播渠道。•3、是提倡格调高雅,反对低级媚俗。 •4、是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5、是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五、强化网络行为监督•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当前,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入口通道管理办法》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基础上,根据现实和将来的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制定网上信息发布规范、网上信息审查监督、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保密等法规,从而使我国网络的运行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最后,建立完善网络管理体制。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宣传、新闻、电信、公安、文化等多部门的有机配合与相互联动。因此,要积极创立一种全新的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第三节加强与提高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自律是建构网络道德行为的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在互联网的治理过程中,网络行业自律,是净化网络环境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政府监管、法律约束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网络的行业自律则是其内在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内因和外援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才能更好地发展。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互联网从业者的重大作用,为网络道德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管理保障。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坚决抵制网络不文明行为行业自律反映了社会管理水平,不仅可以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帮助网络企业降低经营的成本,使网民得到更多的信息应用和服务。加强行业自律,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这是保持互联网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内在要求。•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一、落实行业规则,自纠自查•作为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网络管理的行业性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组织其成员单位加强自律,制定和完善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规范,引导互联网站经常开展自查自纠,落实行业规则,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效遏制不良信息的肠胃,为网络道德建构提供一个净化的网络环境。•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二、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互联网各门户网站和行业自律监督部门要开设多种多样的投诉方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方式进行投诉;可以通过网站上的“网络警察”进行投诉;还可以通过举办“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主体的宣传日活动,以现场咨询的方式接受群众举报。通过各种形式的举报,强化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监督,借助行业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清扫“网络垃圾”,杜绝不良信息的影响。•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三、制定网络内容分级标准,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三种手段:1、阻止进入技术:该技术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2、过滤技术: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 理。其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3、分级技术: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实行互联网分级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四、建立网站信息评估,推动网站的绿色发展•当前网络的自由开放造成网站信息良莠不齐,因此,互联网行业应尽快建立起权威完整的网站信息评估体系,尤其应强调构建绿色网站的评估标准,推动本行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健康网络之行保驾护航。•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五、加强网络行业管理人员和网络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设立专职“把关人”•“把关人”(Gatekeeper)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在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同时,严格的界定网站“把关人”的责、权、利的尺度,赏罚分明,鞭策网站“把关人”严肃的对待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履行“把关人”义务,从源头上彻底堵截住不良信息。•宏观层面的“把关”,主要是政府的直接“把关”,这方面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来实现,例如,“封杀”某些网站。当然,技术的控制往往容易挣脱,人们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绕过关卡。(2)通过扶持重点网站来贯彻自己的意图。(3)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国在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以改变本国在网络中的不利地位,从而使本国声誉在网络中得到加强。•微观层面的“把关”,即一个网站的“把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通过对内容的选择来“把关”。(2)通过网站结构与页面的设计来“把关”。这一点,与传统媒体是基本一致的。(3)通过“推送”技术,例如,电子邮件和将来可能出现的相应技术,把符合自己价值观并认为是最重要的信息,送给受众。网站甚至网络行业都应设立专职的“把关人”。•做好行业自律的几个方面六、加强互联网领域的各级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互联网是全球的网络,国际化程度很高。加快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社会建设,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更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互联网行业在做好自身自律的同时,应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同行开展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第四节创新网络新媒体管理技术•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开始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并很快演变成为大众媒体。网络媒体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一方面,过去在现实空间中遇到的各种道德和法律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网络空间中来;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产生了许多现实空间中没有遇到过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如人肉搜索、虚拟货币、网络裸聊等。围绕这些问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保护言论自由、阻止不良信息传播和鼓励行业自律。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等。一、新媒体管理存在问题分析•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是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新媒体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国外政府部门都成立了相关的机构进行管理,有的是官方机构,如新加坡的传媒发展局,有的是半官方的行业自律组织,如英国的新媒体观察基金会。我国新媒体治理按照信息形态和内容差异来划分责任主体,实行多部门管理,因此造成多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管理效率低下,加大了监管成本,执法责任不明确。•新媒体管理存在问题分析2、是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网络媒体相关方面的立法,但是,网络信息内容立法涵盖的范围仍旧很小,有的领域几乎还是空白,对于已经发生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措施。同时由于新媒体基础的发展迅速,原有的部门政策往往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变化。3、是发展推进重内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目前新媒体管理多侧重从信息服务和内容管理的视角制定政策,没有站在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去规划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数量众多、质量不高、整体行业和产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的弱点。•二、建立和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我国新媒体管理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借鉴国外的经验,努力形成统分结合、相对集中、职责明确、权责一致的管理体制,提高新媒体管理的成效。•1、是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新媒体管理体系,尝试共同管理。目前我国的新媒体治理仍然是由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我们要整合过于分散的新媒体管理部门,把职能相对集中在几个部门,明确主导者和协作者,同时完善地方新媒体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新媒体管控运营的权力由中央统一管理,避免失去新媒体的比较传播优势和舆论社会监督的积极效果。•2、是完善新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奠定了互联网管理的基础,我国围绕新媒体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但仍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媒体信息安全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3、是加强行政管理、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手段建设。行政手段包括信息过滤和封堵、内容审查制、网站注册制等,探索建设新媒体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与其他管理部门资源共享,更有效地全面监测管理。•4、是促进新媒体行业自律。倡导网民自律,从源头上保证新媒体的良性发展。•三、加强新媒体传播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建设我国陆续出台的一批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主要有以下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1996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1997年)•《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1997年)•《关于加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管理的通告》(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002年)•《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这几个规定仍属于行政法的范畴,要全面完善相关新媒体法律规范仍然尚需时日。新媒体还是一个新事物。从法律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规范新媒体,保护其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新媒体立法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境。•一是法律主体难以确定,现实社会的法律要求在知道起诉对象真实姓名、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才能够起诉。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可以让任何法人、任何自然人以非真实的代号上网,这就造成了起诉困难。•二是法律责任及其程度难以界定,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也是目前新媒体立法的盲区,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法律的审批过程将无从进行。•三是新媒体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的,同时也是不完善的。•加强新媒体传播的法律和伦理规范设•其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媒体法规和伦理规范。•为了确保新媒体文明建设的成效性,我们必须以法律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将法律的“他律”与网民的“自律”结合起来,从多层面、多维度推动新媒体文明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的法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新媒体社会行为监控机制。建立新媒体社会的监察与执法机构,对网民的虚拟行为加以强有力的监督,对不道德的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惩戒。•二是加强和完善新媒体的法治建设。我国的新媒体法治建设还•需要加大力度,在已有新媒体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全面的“新媒体法”,以规范新媒体社会的种种行为。•三是健全新媒体执法队伍,维护新媒体安全。四、创新新媒体管理技术•新媒体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立法问题,它的执法 必须要有技术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社会建设的法治化、道德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力度,保障新媒体社会信息的“纯净度”和正常的传播使用。•创新新媒体管理技术•首先是指通过应用软件来设定不同的信息获取水平,帮助用户控制在登录网络后所应该看到的和不应该看到的信息内容。•分级与过滤技术是互联网行业进行自律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对网上不良信息,尤其是对消极不利的信息进行技术监管的核心。通过对不良信息进行分级与过滤,可以控制用户在登录后应该看到的和不应该看到的信息内容,从而提供较好的实现道德内化的外部环境。•创新新媒体管理技术二是实行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是国家信息控制权的具体体现信息控制权,是任何主权国家在互联网上应当争夺和能够争夺的焦点。对一个国家而言,信息控制权是国家主权在现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对法人、非法人团体和公民个人而言,是其依法保护相关数据、实现应得利益、保障生活安定和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我国目前实施的网络“实名制”包括即将施行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都是国家信息控制权的具体体现。三是利用数字认证、PKI等技术,PKI(PubicKeyInfrastructure)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目前,在PKI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安全证书体系得到了从普通用户、商家、银行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普遍关注。四要利用口令设置和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重要信息被篡改、复制、污染等。口令设置是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口令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口令设置、加密技术用于规范新媒体社会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已成为趋势。•第五章加强与创新网络道德教育•重点提示:加强与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是净化网络环境、规范上网行为的重要举措。一是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二是应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三是应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稳步发展。•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性•网络严重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基本工具。网络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负面效应。近几年来,网络经济迅猛发展,互联网奇迹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赞誉,同时造成一些人盲 目崇拜互联网技术,重理工而轻人文,重技术而轻德行,沉溺于互联网世界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表现为价值导向主体自我极端化、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实现价值的方式虚拟化,无规则而漠视权威。现在看来,这种盲目的代价是惨重的,它导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社会所要求的方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二、科学认识网络世界所谓科学的网络世界观就是指科学认识网络世界,合理科学使用网络。一方面,网络文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开拓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手段。与之同时,网络文化也降低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能见度。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这些信息分散了人的注意力,降低了人们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判断和领悟。网络文化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较量更加尖锐。网络文化具有多元竞争性,事实上,西方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在网络文化这个“江湖”上已占据着统治地位。西方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斥于网络,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被消解,被碎片化、边缘化。网络文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有不利影响,另外,网络文化降低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约束力。由于思想道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和拥有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数字鸿沟”也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三、培养社会责任,正确面对人生•网络以其自由、便捷、隐秘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为人类精神生活开拓了巨大空问网络世界中,精神自由是最大的自由.在网络与人的对话中,理性缺席了,人回到了非理性层面,摆脱了道德与法律。既然是在虚拟世界,对话的不是人,也就用不着有现实世界的禁忌,于是,网络色情文化泛滥成灾,性不再成为禁忌,感官享受成了网民追逐的目标。这种非理性的对话,以及由此带来的感官享受,可以让人上瘾。非理性在精神世界的扩张,蚕食着理性,导致价值观念崩溃。•培养社会责任,正确面对人生•网络文化就是抹去了社会责任这一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虚拟世界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消弭了道德存在。虚拟世界可以给你一切,要什么有什么,尽管一切都是虚拟,却丝毫不影响感觉。在虚拟世界似乎不存在道德,网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价值判断、道德底线统统消失了,人们似乎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在虚拟世界,随意的谩骂、攻击屡见不鲜,假话、欺骗无人计较。 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遏制非理性的滋长,但是,虚拟世界使得非理性生长得非常丰满,甚至使人性中所有劣根性的东西,有了活动的空间,从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结果是造成人格分裂。•四、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一方面,网络对人们确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有着积极影响。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完善,它不仅传播技术理性的知识,在技术选择中也包含了历史人文的选择因素;技术发展越快,人文的选择性也就越强。•另一方面,网络对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消极影响,例如,网络信息崇拜强化了人们的唯科技主义价值观。•加强价值观培养的途径:1、要让人们认识到网络世界固然可以与现实社会共生共存,并行发展。2、引导人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3、构建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健全法规制度,加强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对技术人员开设“网络伦理”课程或讲座,对他们系统的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第二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新媒体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的渗透和冲击不容忽视.而新媒体中个体自由、无监督状态下的选择,更使得个体易于接受多元的价值观,也使得道德选择处于迷茫和混乱状态,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主导。(二)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其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信息爆炸性增长,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认知领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对生产力的解放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人们的伦理观念和精神世界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把网络当做重要阵地,视作建设先进文化的主战场之一。•在网络传播中,东西方文化思潮的交汇、碰撞更为直接,互联网传播环境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的,多种思想碰撞的相对复杂的文化环境。我们要通过网络文化的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发展观;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提供文化场所、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文化活动与实践,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三)如何做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2、是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网络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的平台,积极探索网络道德教育方式。3、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三)如何做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2、是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网络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强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的平台,积极探索网络道德教育方式。3、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第三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由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其具体内容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人的荣辱意识在内的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德性建构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成为我国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德性,更应该是专业技术人员自觉追求的德性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成为社会德性的条件:•其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价值追求,而是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其二,社会主义荣辱观包涵的道德规范,也蕴含着特定的道德德性,“八荣八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确立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网络教育是拓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风貌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大潮也对传统教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对德育工作恰似一柄双刃剑:•1、网络可以扩大人们之间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效果;•2、国际互联网上腐朽思想的侵袭及其他黄色污染、网络游戏的危害,同样也不容忽视。•三、如何推进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一)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打造荣辱观教育新平台•以网站、论坛平台等扩展道德教育的多种途径,以网络即时交流、网络征文、网络讨论、网络心理咨询等增加道德教育途径。这种沟通和宣传教育平台的建立,有助于人们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接受生动形象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接受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奠定网络宣传战线的物质基础。(二)大力开发正确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软件把严肃的“八荣八耻”宣传主题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以一种符合上网群众兴趣的方式以吸引人们愿意使用、主动使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目的。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以生动快乐的形式内化为广大网民的道德观。(三)实现信息网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整合•2006年,为推动互联网界文明办网,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千龙网、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等十四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了文明办网倡议书。其内容如下:1.在互联网工作者中大力宣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坚持文明办网,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2.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 不健康广告;不在网站社区、论坛、新闻跟贴、聊天室、博客等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视频信息,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3.坚持自我约束,实施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流程,强化监管、惩处机制;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网上公德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4.自觉接受管理,欢迎社会监督,开设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建立全天候举报制度,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让社会信任,让家长放心,让广大网民文明上网。•(四)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奖惩赏罚体系合理、科学的奖惩赏罚体系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建设的核心。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奖惩赏罚体系,有几点要素:•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所需的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好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的宣传舆论监督导向作用。•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奖惩机制。•3、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从自律与他律,即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手抓。•4、形成社会荣辱观的示范机制。•5、必须加紧培养建设一支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第六章加强与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重点提示:•新时期环境下,加强与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是促进网络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运用网络新媒体创新道德教育方法、运用网络新媒体改进道德教育形式、加强网络信息鉴别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四个途径。•第一节运用网络新媒体创新道德教育方法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一、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一)坚持主体性原则•(二)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三)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四)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五)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二、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一)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 •1、是建立技术防火墙。•2、是安装专门的技术软件。(二)使用疏导法(三)强化管理法(四)注重发展法•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从广义来说,“堵截”是指网络管理和网络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主要是加强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信道管制和监督,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的软、硬件,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源网站的访问,出台禁止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相关法律等。•从狭义来说,“堵截”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在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信息海关的检查过滤,从而堵截有害信息进入通道,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强化管理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有关调查表明,2011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2.17亿人,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人,占24.9%,较2010年增加3.1个百分点;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人。因此,我们在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的同时,还要建立“法律防火墙”,加强网络立法,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这是积极防范网络主体师范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三、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一)情理交融法•“情”即情感陶冶,“理”即说理引导,也就是动之以情、交之以心、晓之以理,情与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是情理交融法。(二)示范比较法•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三)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法,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四)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下,通过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自觉接受网络信息的积极影响,克服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主动进行道德认识转化和行为控制,以培养自己优良的道德品质的方法。•四、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网络环境自身独有的特点和技术属性以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表明,仅使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创设和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关注跟踪法•(二)取舍应对法•(三)在线交流法•(四)网站吸引法 •(五)数字娱乐法•(六)虚拟伦理训练法•关注跟踪法•关注跟踪法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对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进行关注和跟踪并不困难,关键是全面客观,这就需要进行全时关注和全程跟踪。•取舍应对法•取舍应对法是在获取教育对象一定思想信息并进行初步辨别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及时引导和把握舆论方向,充分保证内容健康、杜绝行为过激和事态恶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立即删除发表错误言论的帖子、密切监控煽动是非的网络行为,及时澄清各种谣言等,把有关思想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和一定范围之内,使之不再蔓延和扩大。•在线交流法•在线交流法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德育面对面时的紧张、戒备、尴尬和顾忌,教育对象更容易畅所欲言,从而影响其思想和态度。这是一种点对点、互动式、共时性的教育操作方法。•网站吸引法•网站吸引法是指教育者通过网络传播媒体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而进行教育的方法。网站吸引法通过网上健康积极的内容、务实有用的信息、直观新颖的形式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关注度和认同感,通过入眼、入耳达到人脑、人心的目的和效果。•数字娱乐法•数字娱乐法是指教育者利用数字娱乐巨大的情景吸引性、广大网民的参与性、思想的渗透性等特点来对教育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准数字化和娱乐性的结合点,选好题材和形式,充分体现思想的健康性、题材的新颖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方式的渗透性。•虚拟伦理训练法•虚拟伦理训练法是利用虚拟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现实的道德情境,使参与者身临其境时进行规定的虚拟伦理训练。虚拟训练法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虚拟环境中自主地思考和处理道德问题,自主地做出道德选择,这样有助于培养其自律的道德意识。•第二节运用网络新媒体改进道德教育形式一、自主性道德教育•自主性道德教育是一种肯定德育主体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和权力的德育,是一种充分肯定德育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德育,是一种内化了社会需要并对社会完全负责的德育,是一种充分地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德育。自主性道德教育就是坚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人格尊重,这是自主性道德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自主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为特征的教育,必然遵循自由性、理性、价值型的原则。自主性道德教育追求的是人的个性的解放和体现,是人的权利的落实,以及人的人格和尊严维护的原则。自主性道德教育就是坚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人格尊重,这是自主性道德教育和传统德育的最大区别•网络环境下自主性道德教育的现实诉求。首先,新媒体环境产生了实行自主性道德教育的迫切需求,由于新媒体的全球性的、去中心化的交互性使得人们的交流跨越了时空和国界,这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走向他人、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社会历史人格,使人从孤独的个人走向富而有礼的整体,从孤立的自我走向高尚、友谊、互助的群体。其次,新媒体环境为自主性道德教育创造了机遇和条件。网络的开放性使其空间中容纳了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包含了海量信息,为人们自主选择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参与式道德教育 •参与式道德教育的实质是生活德育、活动德育、体验性德育、社会化德育,是人们在真实的生活(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中通过参与活动和亲身实践来体验的德育。•首先,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生长性三个方面的特点。•其次,网络环境与参与式道德教育不断契合。•最后,新媒体环境下为参与式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土壤。•三、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一)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分析•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主体间交往思想为指导,同时借鉴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研究的成果以及当代我国哲学界的相关成果。(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分析•一是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教育者的单项活动。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强调受教育者都是德育的主体。,教育者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三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相互理解的,他们通过换位思考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而不是通过单子式的硬性填鸭式教育来实现的。•(三)网络环境下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实现路径•一方面,教育者运用网络,采取各种途径把德育信息传播给受教育者。•1、教育者放在与自己交流互动的同一平台上,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需要和现实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去全面和谐发展。•2、教育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动式、交流式的教育方式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3、教育者要把教育内容数字化,利用多媒体形式占领新媒体高地。•另一方面,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当受教育者面对网络空间内良莠不齐的信息时,要主动选择接受信息,这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者提高辨别能力的过程。•第四节网络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网络教育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及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网络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由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要求的法治价值、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法治理论等精神文明成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治机制等制度文明成果,以及自觉依法办事和遵法守法等行为方式共同构成的一种先进文化现象和法治进步状态。目前我国文化法制环境建设存在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是文化立法总体薄弱,甚至在一些重要领域也没有完善的立法。•2、是文化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型业态缺乏相应规范和促进。•3、是有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已不适应现实需要,亟待修订完善,还有的是立法规定比较原则,需要予以细化。•三、网络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网络法制教育充分把握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分布性等特性,努力完善和创新网络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八章加强和创新全方位网络道德教育•重点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单位组织、社会三个方面来加强和创新全方位网络道德教育。首先阐释实行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阐述家庭和单位组织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列举当前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凸显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第一节实行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一、实行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是发展全方位网络道德教育的要求•单位组织主要包括组织风气、组织规范和组织道德等方面;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家庭的文化素质;社交环境仅指由情况相近的经常交往的朋友组成的社交环境,即同辈群体的“朋友圈”。同辈群体的“朋友圈”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形成影响巨大,在“朋友圈”中,人们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文化水准相仿,易于产生平行影响。二、实行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是完善全方位网络道德教育的要求•在单位组织、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的建构中,教育者、家庭成员、社会成员承担着重要的德育重任,他们都是德育主体,受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主体,相互尊重彼此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性,有助于他们之间的和谐互动,品德共进。三、实行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是协调全方位网络道德教育的要求•1.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单位组织德育 居于主导地位。•2.家庭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3.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补充和延伸。•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对网络道德教育要依靠社会、家庭、单位组织三方面的综合力量,实现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在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调动单位组织、家庭、社会三方的德育力量,协同发展,形成德育合力,达成一致的共识。•第二节家庭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网络环境下家庭教育的新内涵的新要求•根据以往经验,家庭教育一般被解释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但在网络日益发展的社会里,这个定义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家庭教育并不是只能由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进行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或年长者的教育。因此,此处我们的家庭教育的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也有子女对父母或年长者)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或通过有意识自觉地发生在家庭内部或家庭成员生活、工作的其它场所的教育都可以称作是家庭教育。家庭往往是网络道德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上网控制力差,良莠不分,同时家庭教育忽视网络教育或者不知从何下手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因此出现负面影响。•其次,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最后,网络技术的异化,也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二、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二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即针对学习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里网络技术应用的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家庭成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利用网络进行家庭教育。三是实践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的融会贯通,寓教育于生活过程,既要在家庭生活中发掘家庭教育的因素、渗透家庭教育的质量,又要求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体现家庭生活的趣味性。•三、如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的网络道德教育中: •一方面,要加强家庭成员的网络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者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习网上的教育方法,培养敏锐的信息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既懂家庭教育规律又懂网络技术知识的新型教育工作者,彻底改变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手段相对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庭成员应掌握四大策略:•一要端正专业技术人员对网络的认识态度,专业技术人员痴迷上网容易造成性格的缺陷,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二要指导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安排时间,要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并多与人交往,努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三要让专业技术人员了解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四要主动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上网,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使他们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第三节单位组织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单位组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加强单位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网络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是使其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新时代单位组织素质教育和加强与改进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二、单位组织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单位组织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单位组织是专业技术人员走出校园之后,对在单位组织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道德素质进行积淀的场所。•二是单位和社会德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单位和社会德育环境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重要环节。•三、如何加强单位组织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网络观•首先,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网络学习观。•其次,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树立“以诚为本”的健康的网络交往观。•第三,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心理健康的调适与维护。(二)单位组织党政应当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网络道德教育,把握网上育人主动权。•首先,要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单位组织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其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单位组织网络工作,提高对思想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教育工作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专业技术人员思想教育服务列入单位组织重要议事日程。 •第三,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第四,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第五,培养造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第六,重现单位组织BBS站的舆论引导。•第四节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目前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大力发展网络而缺乏正确的典论引导。•2、互联网的超前发展与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相对滞后。•3、网络政策与法律法规还不健全。•4、技术监控的漏洞与局限。•5、社会网吧管理亟须加强。二、如何加强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加强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体系,是完善网络行为控制和管理的奠基工程。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侧重于对人们外部行为进行调整,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则首先调整人们内心的活动,从观念上规范人们的精神和行为。(二)网络控制与管理随着网络的发展,“社会责任”、“社会监督”、“网络安全”、“社会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重视和加强网络控制和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技术控制网络社会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互联网加以支撑的。•2.强化政府管理职能•1)、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和规范网吧的发展和管理工作。•2)、政府要正本清源,加强对网络内容开发商和运营商的管理,确保网络信息产品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3.建立健全良性的传播监控机制一种良性、较为完善的监控机制都必须制定获得公众支持的操作规章,禁止对技术的滥用。•第九章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网络教育与网络合作•重点提示:网络安全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网络安全隐患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点,这要求我们开展维护国际网络安全的建设性合作,共同促进网络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全球化环境下,借鉴和参考国际互联网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发展和完善的有力途径。•第一节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网络正在以其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生活,也改变着人类的安全观念,与此同时,网络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些都使得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问题正成为事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网络安全的定义及内容• 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包括5个基本要素,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主要是由攻击和防御两大体系构成。二、网络安全的攻击体系•攻击与威胁不同,威胁总是存在,而攻击在实施某种行为并导致潜在的损失时才存在。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攻击技术:•1、黑客技术:一般指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缺陷和漏洞的发现,以及针对这些缺陷实施攻击的技术。•2、网络木马:是指一类恶意程序,是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3、计算机病毒:一种人为制造的,能够实现自我复制,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人为性;二是隐蔽性;三是再生性;四是可潜伏性。•防御技术包括几个方面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安全操作系统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3)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防火墙(Firewall)是指在用户的计算机和网络之间建立起一道屏障,使用户的计算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受到来自网络的攻击的一种安全工具软件。•(4)入侵检测:入侵检测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5)网络安全协议:这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三、目前存在的主要网络安全问题•(一)网络恐怖主义所谓的网络恐怖主义,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网络恐怖主义特点•第一,网络恐怖主义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和武器,可以兵不血刃、实施人员毫发无损,造成的破坏和达到的效果是传统恐怖主义活动无法比拟的。•第二,网络具有无界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因而其行为更 加隐蔽和难以察觉。•第三,攻击规模与破坏程度将更强大,往往可通过木马程序、病毒等构建庞大的僵尸网络,令人难以有效防御。(二)新型网络经济安全•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其特点很鲜明,按分析角度不同可以归纳处多种不同的特征。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资本、土地和一般劳动力,而是各种知识,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信息。经济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网络经济带动的信息消费的“异军突起”,使得网络经济成为国内消费的新增长点。(三)网络信息战•信息战是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信息战包括进攻战和防御战,这比网络安全攻击和防御的涉及范围大得多。信息进攻战包括情报采集、心理战、感知操纵、间谍战、内部攻击、信号截取与干扰、计算机入侵、信息伪装、网络风暴等。信息防御战包括加密保护、信息隐藏、权限鉴别、访问控制、安全监控、灾难备份等。四、网络安全的道德意义网络安全包括网络自身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两个方面,显然,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网络安全都不是纯技术性问题。•首先,理论上讲,每一种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都存在着可能破解的技术,这说明网络自身安全总是处于危险境地,网络信息安全当然也就难于幸免了。•其次,已经发生的事实也表明,不管是普通的网络平台,还是有高度安全防范措施的国家军事网站,甚至于微软帝国都曾经难以避免“黑客”的入侵和袭击。•第二节维护国际网络安全的建设性合作•一、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势和面临挑战自1987年中国首次接入互联网以来,随着中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长足进步,网络对国家内政与外交事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在利用网络外交提高软实力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如2008年的应对汉川地震救灾和宣传奥运等事件中,中国政府都成功地借助网络平台,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自己求和平谋发展的良好形象,并将中国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提升了自身的软权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网民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甚至存在着诸多的错误倾向:如认为国外报道的发达国家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在我国不可能发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以提高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不断提高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我国的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当前我国的信息与网络安全面临着如下巨大的风险: •其一,我国基础信息产业薄弱,许多核心部件都是国外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关键部分完全受制于人。•其二,我国在引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安全保护能力有限。一方面,我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也较为欠缺。•其三,我国信息网络犯罪有蔓延之势。二、维护国际安全的建设性合作的必要性(一)威胁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网络发展导致国家主权的相对化。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政府的限制。另一方面,网络的跨国性、流动性、平等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增强各国之间的依存和渗透,由此削弱了主权国家在国内外事务上的自决权。•网络使公众的国家意识日趋淡薄。政府通过塑造意识形态、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强化公民对国家、执政党和政府的认同,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网络使得国家政权有所削弱。互联网的出现,动摇了政府垄断和控制舆论的局面。互联网络信息的急剧递增与信息传递的多元化,使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舆论控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政治信息,包括了有利和不利于政府的信息,这对依靠信息垄断巩固统治的威权政府,是致命的打击。(二)威胁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打破了信息来源和信息发布的垄断。每个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政府控制的媒体不发布的消息,网民可以自己在网上发布,而政府要想控制网上信息传播,不仅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而且投入的各种人力物力成本,也是一项成本投入巨大的工程。(三)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网络激发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的热情,但当政治参与突破政治体系所能容纳的限度时,就会对政治稳定构成破坏,引发政治动荡。•一方面,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容易煽动起民众的沸腾情绪,使政治体系无法保持理性,政府做出的决策深受民众情绪的影响,从而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法律的尊严。•另一方面,无序参与造成了政治沟通的低效和无序,使矛盾和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由此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威胁政治稳定。(四)破坏国家信息安全网络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在网络时代,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对于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由于电脑和网络在全社会的普及,事实上导致了整个国家和社会对网络的依赖。 •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互联网将全世界的电脑连接连起来,在为人类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情报机构和黑客组织通过网络窃取机密信息,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可能。•发动网络攻击的主体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信息窃取和信息破坏活动,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重要威胁。发动网络攻击的主体:•一是从属于国家的间谍机构,•一是与政府无关的黑客个人或组织。•网络攻击的对象,既包括政府部门、军事单位等权力要害部门,也包括重要的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民间性质的单位。事实上,任何与互联网有联系、有值得破坏和窃取的信息的组织,都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三、我国维护国际安全的建设性合作的主要做法(一)掌握当代国际关系合作主动权维护国际安全的建设性合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承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主动出击,掌握国际合作的主动权。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双边合作。又分为正式双边合作与非正式双边合作。信息安全中的正式双边合作机制,一般通过引渡机制和双边法律援助条约体现出来。非正式双边合作是在没有正式签署相关条约的情况下,双方执法部门即开展合作。•二是多边合作。由于双边合作固有的缺陷,在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中,采用多边合作的方式能够取长补短,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三是企业界跨国合作。企业界跨国合作的有效手段是建立非政府的信息通报中心,通过它向政府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传递信息并为相关企业提供预警服务。(二)提高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水平,确保在当代国际关系互动中的国家安全•在国际合作中,提高国家信息网络安全水平,确保在当代国际关系互动中的国家安全是国际合作的目标和根本。保障信息安全,推进日益信息化的现代中国,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缺乏已成为现实问题。所以建立信息安全人才保障体系,完备信息安全人才教育和培训系统已迫在眉睫。(三)明确目标、讲求艺术,增强各领域互联网国际合作的能力•1、政治上:发展电子政务,整合社会资本•2、经济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3、军事上: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4、文化上:制定当代文化发展战略,构筑互联网上坚实的精神长城 导读:2015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5.(A)就是2015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4.(C)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5.(A)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选项A网络法B道德法C网络教育D网络他律6.(C),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答案选项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7.(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答案选项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8.(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答案选项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9.(D)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答案选项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答案选项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 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 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 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20.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B文化C生存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B单位组织C家庭D学校 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B青年C少年D成年23.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B成型C塑形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B人的异化C变异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B关键C前提D补充和延伸27.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A家庭的文化素质B家庭成员C家庭经济情况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B烟雨西华C百度贴吧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C网络在线教育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为基础和起点。A知B情C意D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B传统习俗C科学理论D宪法 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技术规范C技术法律规范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兼容原则D互惠原则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A主体B客体C主客体D使用者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A主体一客体一主体B主体一客体C客体一主体D客体一主体一客体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性B时代性C实践性D自由性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A因材施教B主体性C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D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合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A在线交流法B关注跟踪法C虚拟伦理法D网站吸引法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A在线交流法B取舍应对法C虚拟伦理训练法D谈话法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集体主义45.(C)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A崇拜B追求C信仰D价值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础的分级。A年龄B性别C个性D习惯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48.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A《3R安全规则》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C《诚信自律的公约》D《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A政府B企业C个人D集体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A诚信B信任C信疑D怀疑1.单选题(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2.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3.单选题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A.法兰克福B.爱因斯C.爱迪生D.贝尔4.单选题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5.单选题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6.单选题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 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7.单选题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8.单选题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单选题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10.单选题(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1.单选题(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2.单选题(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3.单选题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4.单选题(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15.单选题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 16.单选题(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7.单选题(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8.单选题"(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9.单选题(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0.单选题(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1.单选题(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2.单选题(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3.单选题(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4.单选题(D)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5.单选题(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 26.单选题(A)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战略信息战B.信息疆域C.虚拟战争D.信息边界27.单选题"(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8.单选题(D)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A.网络广告B.网络暴力C.传销D.网络经营29.单选题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30.单选题党的(C)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31.单选题(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32.单选题作为行业自律的典范,(B)的互联网治理更是显示出了行业自律的巨大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里有《3R安全规则》。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3.单选题(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4.单选题(B)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5.单选题(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 36.单选题(C)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实行该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7.单选题"(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38.单选题“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由(A)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9.单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40.单选题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D)。A.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B.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C.发展推进重内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D.以上都是41.单选题(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2.单选题(A),通常分为适合成人的内容.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的内容.适合13岁儿童观看的内容.所有观众观看的内容等若干级别。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3.单选题(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B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4.单选题(A)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数字证书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5.单选题(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6.单选题(C)指的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其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践人生价值。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7.单选题(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8.单选题(C)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9.单选题(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0.单选题(B)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1.单选题(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2.单选题(A)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3.单选题(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4.单选题(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5.单选题(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6.单选题(C)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57.单选题(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58.单选题(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9.单选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60.单选题(A)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网络德育方法B.网络道德C.网络道德规范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61.单选题(B)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62.单选题(D)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63.单选题(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64.单选题(C)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种信息分清是非,明白事理,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A.情理交融B.示范比较C.说理引导D.自我教育多选题1.多选题网络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ABCD)。A.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B.交往方式的革命C.消费方式的革命D.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2.多选题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A.孤独B.冲动C.暴戾D.谎言3.多选题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ABCD)。A.自由与共享B.互助与奉献C.自主与平等D.开放与兼容4.多选题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ABCD)等诸多方面。A.信息发布权B.信息访问权B.信息访问权D.隐私权5.多选题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6.多选题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ABCD)作为条件和依托。A.市场B.经济C.社会心理D.文化环境7.多选题“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ACD)的内容。A.趣味低级B.令人奋进C.庸俗不堪D.使人萎靡8.多选题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是(ABC)三个方面。A.淫秽B.色情C.低俗D.奋进9.多选题低俗信息包括(ABCD)。A.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B.容易诱发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的内容C.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D.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 10.多选题"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11.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ABD)三个要素。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12.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ABCD)等。A.心理状态B.知识结构C.道德修养D.审美情趣13.多选题网络具有(ABD)。A.无中心性B.开放性C.中心性D.交互性14.多选题网民可以从(ABCD)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B.低俗现象的观望者C.低俗现象的推动者A.低俗话题的制造者D.网络低俗化的受害者15.多选题网民关注的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包括(ABCD)。A.网络虚拟性B.电子商务诚信C.技术安全D.网络实名制16.多选题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ABCD)。A.计算机病毒B.网络泄密与网络间谍C.网络恐怖活动D.网络黑客17.多选题中国企业发展网络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ABCD)。A.虚假广告宣传B.无照网络经营C.利用互联网贩私D.合同诈骗18.多选题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需要(ABCD)。A.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B.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C.提倡格调高雅,反对低级媚俗D.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19.多选题(BD)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0.多选题为了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网络道德建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网络行业应该着重做好(ABCD)方面的工作。A.落实行业规则,自纠自查分级标准,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C.制定网络内容B.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D.建立网站信息评估,推动网站的绿色发展 21.多选题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3R安全规则》。3R分别代表(ACD)。A.分级认证B.相互监督C.举报告发D.承担责任22.多选题《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以(ABCD)为基本方针。A.积极发展B.加强管理C.趋利避害D.为我所用23.多选题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ACD)。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多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ABCD)领域。A.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B.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C.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D.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25.多选题PKI的基础技术包括(ABCD)等。A.数字签名B.数据完整性机制C.数字信封D.双重数字签名26.多选题(ABCD)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7.多选题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BCD)。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28.多选题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A.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B.使用疏导法C.强化管理法D.注重发展法29.多选题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30.多选题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A.关注跟踪法B.取舍应对法C.数字娱乐法D.虚拟伦理训练法31.多选题自主性道德教育(ABCD)。A.是一种肯定德育主体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和权力的德育B.是一种充分肯定德育主体C.是一种内化了社会需要并对社会完全负责的德育D.是一种充 内在道德需要的德育分地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德育32.多选题"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ABCD)方面。"A.关于网络法律关系的确认B.关于网络及其系统本身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等活动和行为的规范C.关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规范D.关于与网络及其系统有关的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判断题1.判断题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2.判断题1969年年底实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4台计算机联网,这就是阿帕网(A.RPA.net)——国际互联网的前身。√3.判断题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了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1978年被美国国防部确定为标准。√4.判断题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全球互联网即互联网的诞生。√5.判断题模拟传播将任何信息都表示为0和1的不同组合,只传输0和1这两种数字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引发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场革命。6.判断题网络几乎无门槛,是向所有人自由开放的信息共享的世界。×√7.判断题表达是人的欲望也是人的权利。它包括口头.形态.文字等表达方式,甚至沉默也是一种表达。√√8.判断题根本而言,民主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9.判断题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10.判断题对“低俗”的判断主要是依据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的原则。11.判断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12.判断题网络文化最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13.判断题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空间的信息呈现价值多元化的局面,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频繁,由于没有直接和实质的利害冲突,所以可以容纳多元的价值观共存。√14.判断题2002年3月26日,中国130家互联网从业单位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 业自律公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出台。√15.判断题分级技术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互联网分级制度。×16.判断题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17.判断题口令设置是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口令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18.判断题对数据库的不同功能模块应设置不同的口令,对存取它的人设置不同的口令级别,各种模块如读模块.写模块.修改模块等之间的口令应彼此独立,并应将口令表进行不为他人所知的加密,以保护数据安全。√19.判断题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20.判断题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而要求我们看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21.判断题“人生观”受着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影响和制约。简单说是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22.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23.判断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4.判断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25.判断题网络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26.判断题引导的方法宜疏不宜堵,对不正确的思想动态,最佳的方法不是否定.批判和封杀,而是进行分析和启发.比较和辨别。√27.判断题引导的内容宜粗不宜细,不适宜讲长篇大论的道理,而要一事一议,进行生动详细的说理。×√28.判断题主体间性一词可以翻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之间性.主体际性等。29.判断题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30.判断题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具体方法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制定的“十条戒律”和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8条伦理要求。√ 31.判断题法律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必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32.判断题网络立法必须坚持一般立法原则和网络社会特殊立法原则相结合,现实性原则与超现实性原则相结合。√2015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4.(C)主要是2015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4.(C)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 5.(A)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选项A网络法B道德法C网络教育D网络他律6.(C),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答案选项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7.(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答案选项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8.(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答案选项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9.(D)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答案选项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答案选项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 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 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 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 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 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 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 20.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B文化C生存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B单位组织C家庭D学校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B青年C少年D成年23.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B成型C塑形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B人的异化C变异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B关键C前提D补充和延伸27.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A家庭的文化素质B家庭成员C家庭经济情况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B烟雨西华C百度贴吧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C网络在线教育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为基础和起点。A知B情C意D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B传统习俗C科学理论D宪法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技术规范C技术法律规范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兼容原则D互惠原则 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A主体B客体C主客体D使用者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A主体一客体一主体B主体一客体C客体一主体D客体一主体一客体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性B时代性C实践性D自由性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A因材施教B主体性C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D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合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A在线交流法B关注跟踪法C虚拟伦理法D网站吸引法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A在线交流法B取舍应对法C虚拟伦理训练法D谈话法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集体主义45.(C)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A崇拜B追求C信仰D价值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础的分级。A年龄B性别C个性D习惯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48.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A《3R安全规则》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C《诚信自律的公约》D《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A政府B企业C个人D集体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A诚信B信任C信疑D怀疑1.单选题(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2.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3.单选题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 A.法兰克福B.爱因斯C.爱迪生D.贝尔4.单选题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5.单选题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6.单选题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7.单选题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8.单选题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单选题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10.单选题(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 11.单选题(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2.单选题(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3.单选题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14.单选题(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15.单选题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16.单选题(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7.单选题(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 18.单选题"(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19.单选题(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0.单选题(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1.单选题(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2.单选题(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3.单选题(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4.单选题(D)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5.单选题(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 26.单选题(A)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战略信息战B.信息疆域C.虚拟战争D.信息边界27.单选题"(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8.单选题(D)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提供产品或服务,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A.网络广告B.网络暴力C.传销D.网络经营29.单选题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30.单选题党的(C)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31.单选题(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32.单选题作为行业自律的典范,(B)的互联网治理更是显示出了行业自律的巨大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里有《3R安全规则》。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3.单选题(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 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4.单选题(B)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5.单选题(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6.单选题(C)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有实行该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37.单选题"(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38.单选题“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由(A)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9.单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40.单选题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D)。A.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B.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C.发展推进重内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D.以上都是 41.单选题(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2.单选题(A),通常分为适合成人的内容.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的内容.适合13岁儿童观看的内容.所有观众观看的内容等若干级别。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43.单选题(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B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4.单选题(A)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数字证书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45.单选题(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6.单选题(C)指的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其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践人生价值。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7.单选题(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 48.单选题(C)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49.单选题(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0.单选题(B)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51.单选题(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2.单选题(A)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3.单选题(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4.单选题(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5.单选题(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6.单选题(C)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习近平57.单选题(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58.单选题(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59.单选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 60.单选题(A)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网络德育方法B.网络道德C.网络道德规范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61.单选题(B)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62.单选题(D)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63.单选题(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64.单选题(C)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种信息分清是非,明白事理,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A.情理交融B.示范比较C.说理引导D.自我教育多选题1.多选题网络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ABCD)。A.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B.交往方式的革命C.消费方式的革命D.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2.多选题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A.孤独B.冲动C.暴戾D.谎言 3.多选题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ABCD)。A.自由与共享B.互助与奉献C.自主与平等D.开放与兼容4.多选题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ABCD)等诸多方面。A.信息发布权B.信息访问权B.信息访问权D.隐私权5.多选题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6.多选题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ABCD)作为条件和依托。A.市场B.经济C.社会心理D.文化环境7.多选题“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ACD)的内容。A.趣味低级B.令人奋进C.庸俗不堪D.使人萎靡8.多选题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是(ABC)三个方面。A.淫秽B.色情C.低俗D.奋进9.多选题低俗信息包括(ABCD)。A.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B.容易诱发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的内容C.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D.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10.多选题"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 11.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可以分为(ABD)三个要素。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12.多选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ABCD)等。A.心理状态B.知识结构C.道德修养D.审美情趣13.多选题网络具有(ABD)。A.无中心性B.开放性C.中心性D.交互性14.多选题网民可以从(ABCD)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B.低俗现象的观望者C.低俗现象的推动者A.低俗话题的制造者D.网络低俗化的受害者15.多选题网民关注的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包括(ABCD)。A.网络虚拟性B.电子商务诚信C.技术安全D.网络实名制16.多选题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ABCD)。A.计算机病毒B.网络泄密与网络间谍C.网络恐怖活动D.网络黑客17.多选题中国企业发展网络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ABCD)。A.虚假广告宣传B.无照网络经营C.利用互联网贩私D.合同诈骗18.多选题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需要(ABCD)。A.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网风B.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C.提倡格调高雅,反对低级媚俗D.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19.多选题(BD)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 20.多选题为了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网络道德建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网络行业应该着重做好(ABCD)方面的工作。A.落实行业规则,自纠自查分级标准,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C.制定网络内容B.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D.建立网站信息评估,推动网站的绿色发展21.多选题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3R安全规则》。3R分别代表(ACD)。A.分级认证B.相互监督C.举报告发D.承担责任22.多选题《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以(ABCD)为基本方针。A.积极发展B.加强管理C.趋利避害D.为我所用23.多选题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ACD)。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多选题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ABCD)领域。A.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B.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C.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D.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25.多选题PKI的基础技术包括(ABCD)等。A.数字签名B.数据完整性机制C.数字信封D.双重数字签名26.多选题(ABCD)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7.多选题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BCD)。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28.多选题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A.运用技术法,进行堵截B.使用疏导法C.强化管理法D.注重发展法29.多选题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30.多选题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A.关注跟踪法B.取舍应对法C.数字娱乐法D.虚拟伦理训练法31.多选题自主性道德教育(ABCD)。A.是一种肯定德育主体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和权力的德育B.是一种充分肯定德育主体C.是一种内化了社会需要并对社会完全负责的德育D.是一种充内在道德需要的德育分地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德育32.多选题"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ABCD)方面。"A.关于网络法律关系的确认B.关于网络及其系统本身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等活动和行为的规范C.关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规范D.关于与网络及其系统有关的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判断题1.判断题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 2.判断题1969年年底实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和斯坦福研究所4台计算机联网,这就是阿帕网(A.RPA.net)——国际互联网的前身。√3.判断题1974年,A.RPA.的鲍勃·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提出了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1978年被美国国防部确定为标准。√4.判断题1983年,阿帕网各站点通讯协议统一采用TC.PIP,这标志全球互联网即互联网的诞生。√5.判断题模拟传播将任何信息都表示为0和1的不同组合,只传输0和1这两种数字信号,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传输效率,引发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场革命。6.判断题网络几乎无门槛,是向所有人自由开放的信息共享的世界。×√7.判断题表达是人的欲望也是人的权利。它包括口头.形态.文字等表达方式,甚至沉默也是一种表达。√√8.判断题根本而言,民主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9.判断题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10.判断题对“低俗”的判断主要是依据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的原则。11.判断题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12.判断题网络文化最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的海量性。13.判断题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空间的信息呈现价值多元化的局面,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频繁,由于没有直接和实质的利害冲突,所以可以容纳多元的价值观共存。√14.判断题2002年3月26日,中国130家互联网从业单位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互联网行 业自律公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出台。√15.判断题分级技术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实行互联网分级制度。×16.判断题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17.判断题口令设置是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口令保护就显得尤其重要。√18.判断题对数据库的不同功能模块应设置不同的口令,对存取它的人设置不同的口令级别,各种模块如读模块.写模块.修改模块等之间的口令应彼此独立,并应将口令表进行不为他人所知的加密,以保护数据安全。√19.判断题世界观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20.判断题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而要求我们看到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21.判断题“人生观”受着社会舆论.社会氛围的影响和制约。简单说是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22.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23.判断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24.判断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25.判断题网络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26.判断题引导的方法宜疏不宜堵,对不正确的思想动态,最佳的方法不是否定.批判和封杀,而是进行分析和启发.比较和辨别。√ 27.判断题引导的内容宜粗不宜细,不适宜讲长篇大论的道理,而要一事一议,进行生动详细的说理。×√28.判断题主体间性一词可以翻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之间性.主体际性等。29.判断题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30.判断题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具体方法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制定的“十条戒律”和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8条伦理要求。√31.判断题法律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它必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发展变化。√32.判断题网络立法必须坚持一般立法原则和网络社会特殊立法原则相结合,现实性原则与超现实性原则相结合。√人们普遍认为信息理论是自律型伦理和普正确世界观决定着我们以什么样的人生观把握自己正确点这里,有很多篇《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96》在线阅读本文:http://3y.uu456.com/bp_2paph4ssaq6ksx798r8p_1.html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96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4.(C)主要是由标准化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题库 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实践原则C因材施教的原则D以上都是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答案选项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答案选项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4.(C)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答案选项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自律C网络技术规范D网络法律规范5.(A)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答案选项A网络法B道德法C网络教育D网络他律6.(C),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答案选项A情理交融法B示范比较法C价值澄清法D自我教育法7.(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答案选项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8.(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答案选项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 9.(D)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答案选项A整体性B主体性C客体性D自主性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答案选项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 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 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 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 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 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答案选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答案选项A世界观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答案选项A数字认证BPKI技术C分级技术D阻止进入技术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答案选项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 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 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 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 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 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 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答案选项A阻止进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答案选项A保护言论自由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C鼓励行业自律D以上都是21.(A)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答案选项A把关人B守夜人C监管当局D检验人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看。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答案选项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答案选项A行业自律B法律约束C经济刺激D政府监管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答案选项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答案选项A道德失范B网络犯罪C网络暴力D网络成瘾 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答案选项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答案选项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0.(A)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 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 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20.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B文化C生存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B单位组织C家庭D学校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B青年C少年D成年23.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B成型C塑形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B人的异化C变异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B关键C前提D补充和延伸27.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 A家庭的文化素质B家庭成员C家庭经济情况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B烟雨西华C百度贴吧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C网络在线教育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为基础和起点。A知B情C意D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B传统习俗C科学理论D宪法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技术规范C技术法律规范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 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兼容原则D互惠原则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答案选项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答案选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答案选项A特殊型理论B普遍型伦理C自律型伦理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QQ.MSN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 答案选项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答案选项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答案选项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答案选项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38.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答案选项A法兰克福B爱因斯坦C爱迪生D贝尔39.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选项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40.在2011年9月26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怀。答案选项A人民B法律C经济D物质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答案选项A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43网络信息战包括(D)。答案选项A进攻战B防御战C中立DA和B两项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答案选项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答案选项A入侵检测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答案选项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48.(C)被称为是“20世纪的最伟大创举”。答案选项A电脑B手机C互联网D电灯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答案选项A科学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实践原则D公平原则50.(B)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选项A单位组织B社会C家庭D学校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分)1.(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2.(B)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A淫秽B色情C低俗D平庸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B文化传播C信息媒体D模拟传播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A精神B物质C能量D信息10.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A模拟传输B数字传输C电信号传输D波段传输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平台。A1983年B1991年C1993年D2000年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13.目前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主要模式有(D)。A双边合作B多边合作C企业界跨国合作D以上都是14.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是由(C)军方提出来的。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15.在网络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C)。A土地B一般劳动力C各种知识D资本16.(D)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A网络经济安全B网络信息战C网络漏洞D网络恐怖主义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A美国B英国C法国D中国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 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A安全操作系统B加密技术C防火墙技术D网络安全协议20.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社会B文化C生存D道德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A社会B单位组织C家庭D学校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A童年B青年C少年D成年23.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A定型B成型C塑形D固型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A网络技术异化B人的异化C变异D网络技术的发展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A学校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特殊教育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D)。A基础B关键C前提D补充和延伸27.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 A家庭的文化素质B家庭成员C家庭经济情况D社会背景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BBS是(A)。A水木清华B烟雨西华C百度贴吧D新华网论坛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A中国B美国C英国D法国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A网络法律咨询B网络法律知识考试C网络在线教育D增设法律信息32.“知.情.意.行”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A)为基础和起点。A知B情C意D行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A传统道德B传统习俗C科学理论D宪法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年颁布了(B)。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六条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A网络道德规范B网络技术规范C技术法律规范D网络社区法律规范 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A公开原则B平等原则C兼容原则D互惠原则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A主体B客体C主客体D使用者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A主体一客体一主体B主体一客体C客体一主体D客体一主体一客体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A客观性B时代性C实践性D自由性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A因材施教B主体性C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D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合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A在线交流法B关注跟踪法C虚拟伦理法D网站吸引法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A在线交流法B取舍应对法C虚拟伦理训练法D谈话法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A马克思主义B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集体主义45.(C)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A崇拜B追求C信仰D价值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础的分级。A年龄B性别C个性D习惯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A阻止进入技术B过滤技术C分级技术D开设热线48.英国于1996年9月23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A《3R安全规则》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C《诚信自律的公约》D《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A政府B企业C个人D集体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A诚信B信任C信疑D怀疑1.单选题(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A.网络B.物联网C.通讯D.数据库2.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末期,(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美国B.前苏联C.德国D.英国3.单选题1876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A.法兰克福B.爱因斯C.爱迪生D.贝尔4.单选题电话采用的是(A),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1、(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3、(C)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A、情理交融;B、示范比较;C、说理引导;D、自我教育;4、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1、(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A、网络低俗B、暴力C、暴戾D、网络暴力2、(A)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 3、(C)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种信息分清是非,明白事理,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A、情理交融B、示范比较C、说理引导D、自我教育4、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A、信息权利B、信息关系C、信息义务D、信息责任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A、技术循环B、市场循环C、利益群体D、市场结构6、(B)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A、世界观 B、价值观C、人生观D、道德观7、(A)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A、网络德育方法B、网络道德C、网络道德规范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8、“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由(A)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9、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D)。A、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B、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C、发展推进重内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D、以上都是 10、(B)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1、(A)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A、战略信息战B、信息疆域C、虚拟战争D、信息边界12、(D)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13、(A)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数字证书B、PKI技术C、分级技术 D、阻止进入技术14、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A、普及网络法律知识B、树立法制意识C、培育法律技能D、以上都是15、(A)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社会文化B、社会风气C、社会关系D、道德教育16、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始于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A)。A、90年代初期B、90年代中期C、90年代末期D、80年代末期17、(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为广泛。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C、信息文化D、制度文化18、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D、以上都是19、(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活动。A、示范B、比较C、引导D、说理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D)的实现的。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ABCD)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A、计算机科学B、网络技术C、通信技术D、密码技术22、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ABCD)领域。A、对计算机病毒传播者的处罚B、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C、对网络盗版与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D、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ABCD)。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24、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BCD)。A、坚持主体性原则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A、孤独B、冲动C、暴戾D、谎言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A、娱乐性B、低俗性C、隐蔽性D、知识性27、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ABCD)。A、网络信息访问权B、网络信息发布权C、知识产权D、文化多样性权利28、维护国际安全的建设性合作的必要性在于(ABCD)。 A、威胁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B、威胁意识形态安全C、影响国家政治稳定D、破坏国家信息安全29、目前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ABCD)的问题。A、社会大力发展网络而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B、互联网的超前发展与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相对滞后C、网络政策与法律法规还不健全D、技术监控的漏洞与局限30、计算机防御技术主要包括(ABCD)方面。A、网络安全协议B、入侵检测C、防火墙技术D、加密技术31、PKI的基础技术包括(ABCD)等。A、数字签名B、数据完整性机制C、数字信封D、双重数字签名32、网络法既然是法律,就有法律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包括(ABD)。 A、网络法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反映了国家意志,具有国家强制性B、网络法规定了在网络环境下各种社会关系的参加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时的制裁措施D、|网络法表现为行为规则与技术规则的相互渗透33、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ABCD)方面。A、关于网络法律关系的确认B、关于网络及其系统本身的建设、维护、运行、管理等活动和行为的规范C、关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规范D、关于与网络及其系统有关的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A、关注跟踪法B、取舍应对法C、数字娱乐法D、虚拟伦理训练法35、“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ACD)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