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12 KB
  • 2022-04-22 11:48:26 发布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及其教材课后习题.doc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简介:1,第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第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4、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的科学体系。5、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现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8、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1)实现具体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上升为理论—— 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植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2、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4)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时代背景——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内:从20世纪上半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成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在理论上A“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简记“实践”)B“逐渐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简记“思想”)C“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简记“理论”)D“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简记“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4)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A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简记“专政”)B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简记“第二次结合”)C领导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记“初步探索”)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除了上述这几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3)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4)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 (1)1992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3)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4)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5)2007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a.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b.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a.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e.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f.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正确出来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根本力量+建设者)a.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c.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d.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安全后盾、专政柱石、重要力量(10)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简化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中,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关系(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内在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2、政党的思想路线——指:政党确定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4、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 5、党的七大,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7、1978年12月,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8、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9、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0、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11、胡锦涛,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2、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录像,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十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a.“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b.“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照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据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d.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2、内容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3、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原则a.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3、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已经孕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8、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9、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适应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式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2、含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科学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2、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革命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段可靠同盟者)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和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4、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范畴——原因:它仍然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参加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注: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联合执政”,不是“专政”)(见P51)四、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五、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井冈山、长征、陕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确立了革命道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出来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1)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3)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经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时期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3、党的建设——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鼓舞和支持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度性的社会形态。3、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中不同心智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4、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故此,需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1)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同时并举——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2)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其中:“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并举的路线。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2)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讨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过渡的问题。(4)新中国成立后,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党制定了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经济主体,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由步骤的向前推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3)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定2、能否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界曾有过激励的争论。列宁批评了“庸俗生产力论”,认为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表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六、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的克服积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1)社会矛盾反应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解决(3)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采用“民主”方法,团结—批评—团结,说服教育和讨论的方法解决。(4)两组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把中国建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即四个现代化)实现“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统筹兼顾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体、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毛泽东提出“6又”目标(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7、关于科学和教育——向科学进军。大力发展文教事业。8、其他重要观点以上,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上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2、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3、1936年,斯大林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4、1956年1月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比较正确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但是后续,有曲折。5、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6、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总依据。1987年10月,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7、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初级阶段是长期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再次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特定含义: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党的十三大,从“五个方面”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2)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4)不认清“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的特征2、新世纪以来,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对外开发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期性和广泛性)3、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4、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2、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七大进一步完善,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它的简明概论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奋斗目标,是要求(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2)“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6、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十五大,根据基本路线,制定了基本纲领,十七大和十八大又对基本纲领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基本纲领的内容,如下: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3)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1980年5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集中回答了“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过去长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产力”方面——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生产关系”方面——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3)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史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1953年,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相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1)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全面落实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2)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亿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5、党的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五、坚持科学发展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3、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六、“三步走”发展战略 1、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2、1987年十月,党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3、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1)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宗旨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是提出的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做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失业带来了严重灾难。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社会一样,社会主义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3、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三、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从“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3、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四、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方向——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 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五、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1、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关系。3、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六、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1、20世纪70年末,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2)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3)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0多年来,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同时为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七、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0多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1、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①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②实行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④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4、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5、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八、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此,要做到:1、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的总结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是:(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方面: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7、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8、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注:“三个有利于”标准——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观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出不走,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2、如何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做到:(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实现形式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问题。(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3)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一般是指“股份制”)经济。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决定的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3、在公有制内部——“按劳分配”要占主体;在全社会——也要体现“按劳分配”占主体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6、“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有其必要性(1)“资本”、“资产”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可参与分配(比如“投资者孙正义投资参股阿里巴巴,可获得很大一块利润,这不叫“剥削”,这叫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管理、知识产权,等等——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3)以“非公有制劳动”(比如个体户、私企打工者的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国体和整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七、全面依法治国1、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2、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3、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5、20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国家,必须7、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2、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主要任务(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2)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3)发展基层民主。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24字的核心价值观”——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其基本内容包括:(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转变成为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内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十二、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社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4、建设和谐社会,是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1)党的十八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总目标(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保障和改善民生1、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2、十八大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十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2、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5)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十五、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4、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势、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走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a)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是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b)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c)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①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系统②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界留下回复元气,修生养息、资源再生的空间③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认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5、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友好环境型的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6、根据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1)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3)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4)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5)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十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十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3)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的历史2、历代王朝分分合合,政权更替变迁,但追求国家统一的思想和行动始终没有变3、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即拥有的光荣传统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强烈期盼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3、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1、民主团结和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六、“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2、1984年9月,中英达成协议——9月草签,同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3、1987年4月13日,中葡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七、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2015年5月,习近平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5点重要主张:(1)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3)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4)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干。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反应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二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突出问题。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3、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做出这样的论断的依据是: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著“战争与和平”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生产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是,所面临的有利时期。2、十八大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尅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3、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下:(1)国际:国际形势总体稳定(2)国内:经济基础更加强固4、紧紧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四、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1、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2、和平发展道路——①在通过维护世界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维护世界和平②对外开放③互利共赢④和谐世界3、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4、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5、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从近代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6、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7、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8、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路线,但决不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9、和平发展路线,是基于中国国情探索出的道路10、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1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世界格局向均衡方向发展五、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对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2、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交教材P240第三段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六、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提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国与国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面对挑战,没有一国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同舟共济。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方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4、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4、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一、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2、一切为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3、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目标取向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条件的四、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五、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3、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七、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象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2、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1、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另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八、加强党对在统一战线的领导1、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决不能动摇2、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有爱国的传统3、新世纪阶段,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九、全面贯彻党的民主宗教政策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1)民族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b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1)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性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3)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3)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饿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5、“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要求和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二、全面从严治党1、如何全面从严治党(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4)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从强调“从严治党”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教材参考题(2015修订版课本)20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考题答案(1-12章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仍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用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力量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系统的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半封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4)政策和策略理论毛泽东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6)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课题。提出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除了上面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二)历史地位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同时指出,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可开放式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按照“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6)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结合,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路论5、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参考课本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想到的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自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线。只需看一下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题目:十三大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承前启后,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对于21世纪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体现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而所谓的小康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建成;经济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政治建设则是更加倾向于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而文化则是国家的软实力,从人们内心底进行文化熏陶,增强人们保护意识。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商鞅)、重“术”(申不害)、重“势”(慎到),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我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没有现在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身在福中明白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些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相机形成了邓论三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实践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率年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答: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要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首先要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道路。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革命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久违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方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答: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而的内容:     (1)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     (2)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B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3)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礼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的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956年4、5月间,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地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理论观点.《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认为,应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的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956年国内罢工学生运动国际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该文后经毛泽东同志修改,于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两类矛盾理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在区分两类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应当运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团结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综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和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一)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轻重工业、中央地方、沿海内陆、大小型企业)。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正确处理重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二)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7)关于科学和教育(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9)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义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就成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一)科学含义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定性问题。(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定位问题。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区别于联系。(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许多新情况。首先,经济实力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最后,改革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的向前推进,在不同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科学阐述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而忘记远大理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把中特事业推向前进。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七大十八大又对基本纲领的内容作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一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这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茶拟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更好地推进中特建设。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务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概念。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1987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第三部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 三个阶段性目标:首先,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三步走”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提出原因(1)“中国梦”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赋予了个人意义(2)“中国梦”更接地气(3)“中国梦”为改革创新发展集聚正能量(二)思想内涵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特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2)民族振兴: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三者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中国道路:就是中特道路,中特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1)政治上,文革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2)经济上,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3) 国际上,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1)要和平求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外部环境(2)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改革开当时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设计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有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有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特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改革(4)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5)解决我国发展面您的一些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1)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五个方面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6)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7) 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因此要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1)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也不走改旗易帜。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从国际上看,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继续加大,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化进程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加大。从国内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的国际环境B.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注重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进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C.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培育扩大开发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特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总之,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要坚持三者统一,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符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3)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4)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6、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1)促进经济手段的社会财富分配调控。扩大个人所得税等个人财富调控税制的合理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战略转移,以保障民众的基本福利——这是一次分配。(2)提高政府财政绩效,注重对民生产业、项目的投入,并吸引第二部门投入民生相关产业的建设——这是二次分配。(3)保证经济增长,以稳定就业。(4)合理提高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福利财政的绩效需要提高。7、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区出现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较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九章实践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数委于蒋介石.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邓小平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清楚表露.  第二阶段: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政策(叶九条).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同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了专门规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1984年5月召开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批准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第一,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回顾两岸关系的风雨历程,其间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冲突值得我们深思。冷静梳理两岸关系的历史脉络,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本质属性,深刻认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探索两岸关系的内在规律,更加坚定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第二,需要两岸双方发挥政治智慧、积极面向未来。两岸关系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难免遇到的新问题。两岸应做到积极抓住和切实用好机遇,冷静务实地对待和化解分歧,保持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今天,对于两岸双方来说,谋全局,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为重。只要真正秉持和认真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理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第三,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积极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通过两岸同胞多年努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合作领域之广泛、共同利益之扩大,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两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如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全体中华儿女谋利益出发,积极探索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不断拓宽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并依靠两岸同胞共同付诸实践。第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更为努力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更为努力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合作,更为努力地推进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的交往,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厚植两岸同胞的共同文化根基,增进两岸同胞的手足亲情,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世代永续传承。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尊重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情感、当家作主的愿望,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对于一些由于对大陆缺乏了解而对发展两岸关系存在误解、疑虑的台湾同胞,我们都将以诚相待,欢迎他们来大陆访问、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努力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第五,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共同致力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我们热忱欢迎他们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总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途,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我们将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旧的安全观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持久和平。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只有倡导这新的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加快了由集团化、区域化朝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1、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历史上中国曾被列强欺辱,中国人最需要也最真爱和平的国际环境。(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历史趋势。2、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①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②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民工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全国职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左右。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进程,都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3、为什么说新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即使成为私营企业主的那部分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但也不同于历史上的民族资产阶级。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4、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又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惊醒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了重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一战线实现了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我们党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强大的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又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我们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如何认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要意义?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轮廓已经初步、清晰地显现出来。改革开放的33年,中国以年平均增速高出世界平均值近7个百分点的加速度追赶世界,目前中国所占比重按麦迪逊的购买力平价方法已超过世界的18%,如用外汇汇率计算去年已超过7万亿美元,占世界10%以上,总量约相当于美国的1/2。与之相应,我国的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愈发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障中国这只巨轮能够在大风大浪中顺利前行?是单纯追求经济的富足,还是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道路,不断增强国防和军事实力?实质问题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能否跟上国家崛起的总体进程,从而确保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协调发展和同步增长?这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历史课题。能战方能言和,国家的军事实力越强大,运用武力的意志愈坚定,达成和平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倘若没有相应的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国家和民族就会面临灾难。我国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文化生活空前繁荣,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非常之高,但由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面对金军入侵宋军竟然毫无还手之力,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覆灭。鸦片战争前,占当时世界1/3经济总量的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军事机器陈旧落后,拥有100多万军队的大清帝国,竟然被数千英军所击败,不得不割地赔款求和,使中华民族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今天的中国在现在的起点上,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进入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实体,进而实现全面和持续的民族复兴,基本前提是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将安全与发展铸造成为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一块整钢”,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2、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3、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深刻表明,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的思想政治任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打牢理论根柢思想立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柢,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思想侵袭,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决定性基础。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和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信仰纯洁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纯洁。第二,要坚持用发展的、开放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三,要认真学习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既防“左”又防右。二、站稳大众立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先决条件。 第一,要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根人民,心系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第二,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实践第一线,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这里的关键,是在办公室里靠听汇报来制定政策、总结经验,还是深入实践第一线,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第三,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要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在时时处处为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人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时刻对党忠诚要做到对党忠诚,就必须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利益,做一个党性强、自觉性高、组织纪律性严的忠诚党员。第一,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一大法宝。第二,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第三,要坚持原则,敢于同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作为共产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勇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始终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深入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必备的作风和精神状态,也是坚定不移地实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备的作风和精神状态,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备的作风和精神状态。第一,要清醒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二,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3、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2]持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方针,是我们党从长期执政党建设实践中得到的重要认识和结论,也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具有以下重大的意义:一、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开展了整党,严肃整治党内不正之风,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要管党须臾不可懈怠,从严治党一刻不可背离。二、从严治党要求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逐步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使我们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共识,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三、从严治党要求我们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这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去,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四、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摒弃那种对错误思想不批评、对错误行为不纠正的“好人主义”,切实改变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完善各种监督形式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深入学习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党的意识,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性修养,站稳政治立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强化执政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始终不渝。强化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执政和依法用权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强化发展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 抓发展,坚定不移促改革,扎扎实实惠民生。(二)坚持以鲜明用人导向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干部德的表现和考核,保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各级党政“一把手”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使用各个年龄阶段的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重视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实施“天府英才”工程,着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四川各项事业发展中来。  (三)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筑牢为民执政的基石,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选好带头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推进一体化,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统筹推进农村、机关、社区、国有企业、高校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藏区和基层力量薄弱地区的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深入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和“春风经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推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制度,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建工作的推动力。  (四)坚持以联系服务群众为重点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形成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自觉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改进群众工作,大力增强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本领。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机制,建立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推进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同群众深入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了解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的困难。  (五)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着力保持良好执政形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落实《廉政准则》力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健全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注重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落实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各类腐败案件,对腐败分子必须从严惩处、绝不姑息,推动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好转。6、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要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党自身发展的实际为依据,致力于培养和塑造善于不断学习、忠诚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的政党品质、组织架构和执政方式,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按照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部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当前应重点明确以下基本要求:(一)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意涵,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坚定性 (二)必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建设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和阶段性任务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说,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事关党自身建设全局,也关系党领导和执政的全局,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1、要进一步健全党的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主要任务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保证。2、要进一步强化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党委“一把手”的责任。3、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推动“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三)必须从解决当前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中扎实推进“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工作1、要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进“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2、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不适应的问题。3、要认真解决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适应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要求的问题。(四)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制度保障1、要对现有的党内法规制度及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清理。2、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3、明确责任,确保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