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00 KB
  • 2022-04-22 11:37:18 发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各章习题及答案.doc

  • 1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C)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C)A.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A.遵义会议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C.党的七大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B)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前、中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A)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2.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B)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4.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C)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C.党的十二大上D.党的十三大上5.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C)A.党的十三大上B.党的十四大上C.党的十五大上D.党的十六大上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3.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D)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A)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B)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8.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A)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1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C)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D.可持续发展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D)A.以人为本B.稳定C.改革D.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BC)A.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C.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D.反对教条主义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ABC)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毛泽东个人的独创3.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是:(AB)A.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提出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D.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提出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它(ABCD)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三个规律”即(ABD)A.共产党的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改革开放的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6.“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ABCD)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B.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C.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D.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BD)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CD)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C2C3C4B5A6B7B8C9C10D11D12A13D14A15B16C17D18A19C20D二、1ABC2ABC3AB4ABCD5ABD6ABCD7AC8ABD9BCD二、单项选择题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C)决定的。A、“五大”B、“六大”C、“七大”D、“八大”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C)。A、实事求是B、遵义会议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3、毛泽东思想是(C)走向成熟的。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5、(D),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A、1989年B、1990年C、1991年D、1992年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B、时代主题的转换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D、经济全球化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苏东剧变D、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8、1989年,邓小平对江泽民等新的中央领导作出了(B)的“政治交代”。A、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C、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必须坚持改革开放9、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A、实事求是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C)。A、实事求是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12、“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正式提出的。A、1982年党的“十二大”B、1987年党的“十三大”C、1992年党的“十四大”D、1997年党的“十五大”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E)。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ABC)结合起来。A、中国实践B、中国历史C、中国文化D、中国政治E、中国经济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CE)。A、实事求是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群众路线D、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E、独立自主4、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AB)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E、对立统一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CDE)”。A、生存之道B、发展之根C、立党之本D、执政之基E、力量之源6、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BCDE)。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1、C2、C3、C4、D5、D6、B7、A8、B9、A10、B11、C12、D三、1、BCDE2、ABC3、ACE4、AB5、CDE6、ABCDE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由谁最先提出的?(B)A.李大钊B.毛泽东C.周恩来D.蔡和森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5、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B)A.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6、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形成了(B)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D.列宁主义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C)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 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9、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D)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D)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 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C)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6、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B)。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6年1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全面发展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1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B.以人为本C.科学D.可持续19、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在(A)之后。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C.党的七大D.六届六中全会20、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是在(B)之后。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C.党的七大D.六届六中全会 二、多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AD)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两种主要错误倾向是(BC)A.投降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ACD)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BC)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统一战线 6、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7、“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E)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B、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C、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D、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E、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8、“三个代表”中的每项内容,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ABCDE)A、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B、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C、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E、“三个代表”统一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9、“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这些新思想、新观点的主要方面是(ABD)A、改革发展稳定B、内政外交国防C、人文社会科学D、治党治军治国E、国家与科技创新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CD)A.全面发展B.以人为本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一、单选BADBB/BCDDD/BADCD/BBAAB二、多选1、BCD2、AD3、BC4、ACD5、ABC6、ACD7、ABCDE8、ABCDE9、ABD10、ACD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单项选择题1.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B)A.邓小平B.毛泽东C.马克思D.列宁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D)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社会主义的本质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A.遵义会议B.延安整风时期C.党的八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C.实事求是D.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二、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A.立党为公B.与时俱进C.理论创新D.保持先进性2.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A.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B.行动的指南C.在实践中开拓创新D.不惟书只惟实3.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D)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3.创新是(ABC)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D.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证4.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ACD)A.体现时代性B.注重协调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是因为它是(ABC)A.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B.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C.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的正确途径D.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B2D3B4C5B二、1ABCD2BD3ABC4ACD5ABC二、单项选择题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B)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A、经济建设B、思想路线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D、反对“两个凡是”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3、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D)精神。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5、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A)。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6、(C)是实践的主体。A、无产阶级B、人C、人民群众D、共产党人7、(C)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A、马列主义B、逻辑C、社会实践D、经济效益三、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是(ABC)。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C、自我批评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E、典型示范与普遍推行相结合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BCD)。A、具有理论性B、体现时代性C、把握规律性D、富于创造性E、增强实践性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BCDE)。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1、B2、C3、D4、D5、A6、C7、C三、1、ABC2、BCD3、BCDE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群众路线C、批评与自我批评D、独立自主2、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实践基础上:(C)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C、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不断解放思想3、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B、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C、实事求是D尊重群众4、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辨证统一的基础是:(B)A、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B、社会实践C、理论创新D、尊重群众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与时俱进C、尊重实践、尊重群众D、理论联系实际6、马克思主义具有:(D)A、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B、解放思想的理论品质C、理论创新的理论品质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7、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实践基础上的:(C)A、制度创新B、科技创新C、 理论创新D、文化创新 8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组织路线D、坚持党的政治路线9、将辩证唯物主义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是:(C)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0、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式重新确立的标志是:(B)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C、《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1、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会议是(B)。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2、邓小平在(B)上明确地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B.改革C.革命D.发展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理论创新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坚持改革开放15、1941年毛泽东在(D )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BD)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C、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D、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是:(ABCD)A、 一切从实际出发B、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C、实现主观和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D、从形式主义从解放出来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BD)A、体现时代性B、把握规律性C、具有科学性D、富有创造性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是:(B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5、创新的主要内容是:(ABCD)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B5、C6、D7、C8、A9、C10、B11、B12、B13、A14、A15、D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BD4、BCD5、ABCD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1、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1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D)A.革命纲领不同B.革命路线不同C.革命方法不同D.革命领导力量不同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C.反帝反封建D.反官僚资本主义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极前途是(C)A.资本主义B.新民主主义C.社会主义D.三民主义1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D)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农民民主专政D.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一、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CD)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BC)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独立自主 4.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有(CD)A.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B.全国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C.共产党政策的正确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是(ABC)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D.党的建设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A2D3A4C5D二、1BCD2ABCD3ABC4CD5ABC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2.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命题的会议是( C)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D )A.组织路线B.解放思想C.艰苦奋斗D.群众路线4.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B)A.革命性与反动性  B.革命性与妥协性 C.进步性与落后性  D.民主性与独裁性 5.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C )A.新文化运动B.五卅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B )A.军队问题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党的建设问题8.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对象是(  A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官僚主义9.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A.党指挥枪的原则B.官兵一致的原则C.军民一致的原则D.民主建军的原则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D )A.议会斗争B.罢工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1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B)A、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   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共产党的领导   D、国民革命的影响 12.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心内容是(A)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   D、巩固农村根据地13.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A)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从作风上建设党14.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错误的主要思想影响是( A )A.小资产阶级思想B.资产阶级思想C.封建主义思想D.修正主义思想15.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 C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二、多项选择题16.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ABD)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E.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1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任务是(AC) A.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统一战线 C.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D.党的建设  E.武装斗争 18.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ACDE)A.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B.以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C.民族的文化D.科学的文化E.大众的文化1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E)A、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独立自主E、党的建设20.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在人员构成上是( ABC )A.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B.非党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C.中间派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D.知识分子占三分之一E.少数民族人士占三分之一21.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述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ACD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C.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作风D.自我批评的作风E.艰苦奋斗的作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A2.C3.D4.B5.A6.C7.B8.A9.A10.D11.B12.A13.A14.A15.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ABD17.AC18.ACDE19.BCE20.ABC21.ACD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A)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B)A.1949年10月----1952年12月B.1949年10月----1956年12月C.1957年1月----1966年4月D.1953年1月----1956年12月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C)A.重视工业建设B.强调三大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BC)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国营经济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ABCD)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ABC)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重点突破4.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ABD)A.利用B.限制C.教育D.改造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有(ABC)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实行统购包销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C2A3D4B5C二、1ABC2ABCD3ABC4ABD5ABC一、单项选择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D)A.推翻三座大山B.消灭民族资产阶级C.土地改革D.发展社会生产力3.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C)A.暴力B.革命C.和平D.暴力与和平相结合4. 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C)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 新民主主义性质5.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D)A.新民主主义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6.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7.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D)A. 新民主主义时期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8.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9.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0.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1.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B)过渡形式. A.和平赎买B.国家资本主义C.暴力革命D.集体没收12.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C)A.新民主主义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13.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B)A.新民主主义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14.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互助组的性质是(A)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 新民主主义性质15.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高级社的性质是(B)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 新民主主义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1. 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A. 国家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费D. 资本家的利润E.工人培训费2.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ABC)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互助组 3.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ABD)A.互助组     B.初级社C.集体农庄    D.高级社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A.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ABC)A.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6.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包括(ACD)A.社会主义经济B.新民主主义经济C.个体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7.过渡时期的“一体两翼”指(ABCD)A.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AB)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为(ABCD)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10.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BC)A. 自愿互利 B. 典型示范 C. 国家帮助  D. 集体互助1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ABCD)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B.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被消灭C.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D.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12.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B)A.个别企业公私合营B.全行业公私合营C.集体农庄    D.高级社13.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行(ABCD)A.委托加工B.计划定货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14.我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农业合作化以及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ABCD)A.要求过急B.工作过粗C.改变过快D.形式过于简单15.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ABCD)A.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政治制度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1D2D3C4C5D6B7D8B9B10A11B12C13B14A15B 二、1ABCD2ABC3ABD4AB5ABC6ACD7ABCD8AB9ABCD10ABC11ABCD12AB13ABCD14ABCD15ABCD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D)A.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B.照搬苏联模式C.以革命的方法搞建设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改革开放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3.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A)A.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C.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D)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中国共产党保持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C)A.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B.注重社会公正C.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C)A.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轨道上来B.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能力的轨道上来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D.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一、多项选择题1.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ABCD)A.实现共同富裕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实现社会和谐3.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发展,这是因为“本质论”(ABCD)A.是从本质的角度思考问题 B.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的统一D.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3.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两条根本原则是(AC)A.共同富裕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ABCD)A.党的执政规律作用的体现B.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D.由党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约的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方式却不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点是(ABCD)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B.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6.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ABCD)A.社会主义本质论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C.“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D.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参考答案及要点一、1D2D3A4D5C6B7C二、1ABCD2ABCD3AC4ABCD5ABCD6ABCD 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A.人B.机器C.科学技术D.劳动资料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A.创新B.实事求是C.发展D.廉洁3.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A.根本任务B.优越性C.根本目的D.发展动力4.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C.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A)A.1992年南巡谈话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二大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增强综合国力D.发展生产力 7.邓小平讲,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A)A.科技和教育B.经济和军事C.科技和经济D.资源优势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B)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9.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C)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10.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A.靠自己的发展 B.消灭剥削和压迫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C)A.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在什么时候(B)A.1978年B.1992年C.1987年D.1984年 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两部重要著作是(AB)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实践论》D.《矛盾论》2.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B)A.公有制为主体   B.共同富裕C.四项基本原则  D.改革开放3.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BD)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BCD)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6.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BD)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BD)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8.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CD)A.共同富裕  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D.公有制占主体9.实现共同富裕是(ACD)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10.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组合仪建设道路问题上,作出了积极贡献(ABCD)A.刘少奇提出学会自己走路的观点B.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C.邓子辉提出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D.周恩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观点11.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的两个阶段为(AB)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阶段12.邓小平对不符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剖析,他认为(ABCD)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一.1A2C3A4D5A6D7A8B9C10A11C12B二.1AB2AB3BD4ABCD5ABCD6ABD7ABD8CD9ACD10ABCD11AB12ABCD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是(B)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C.由人民大众参加的革命D.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B)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建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3.代表全体劳动者占有全民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是(D)A.全体人民B.全体工人阶级C.劳动群众D.社会主义国家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摆在首位的是(D)A.阶级斗争B.科教兴国C.发展教育事业D.发展社会生产力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C)A.实行按劳分配B.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A.发展问题B.人口问题C.资源问题D.环境问题7.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应采取有力措施贯彻(A)A.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B.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C.限制资源开发的方D.以治为主边污染、边治理的方针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C)A.改革开放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C.四项基本原则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A)A.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C.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D.可持续发展战略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D)A.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B.党的建设和军队建设C.民主法制建设D.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初期我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有(ABC)A.无产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处于领导地位B.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有C.广大农民要求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D.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表明(ABC)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消灭C.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D.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国有经济(ABCD)A.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控制我国国民经济命脉C.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D.担负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因为(CD)A.阶级斗争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剥削制度在我国还未被消灭 C.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D.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现状的特点是(ABCD)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C.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龄化的速度快D.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偏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0分)1.B2.B3.D4.D5.C6.A7.A8.C9.A10.D二多项选择题(20分)1.ABC2.ABC3.ABCD4.CD5.ABCD2.单项选择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C)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C.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D.提高产业技术水平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D)A.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D.在中共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0.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C)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B.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D.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5.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指(A)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B.全面建设富裕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D)A.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渡的时期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好时期D.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多项选择题1.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ABCD)A.文明B.民主C.和谐D.富强 二、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ABC)A.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C.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D.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BCD)A.实现生产的社会化B.实现生产的市场化C.实现工业化D.实现经济的信息化和现代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的(ABCD)A.经济建设B.文化建设C.政治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5.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且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ABCD)A.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期B.面临国际国内的大好机遇与挑战并存C.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D.承上启下的时期6.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应做到(BCD)A.发展要有新思路B.改革要有新突破C.开放要有新局面D.工作要有新举措7.下列有关我国已达到的总体小康的叙述,正确的有(BCD)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B.低水平的小康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D.不全面的小康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C2D3A4C5A6D二、1ABCD2ABC3ABCD4ABCD5ABCD6ABCD7BCD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C)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马克思主义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A.革命的阶级斗争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我国实施改革的目的是(D)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B.发扬社会主义民主C.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D.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B)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D.沿海、周边、内地三、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C)A.发展B.创新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D)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D)A.兴办经济特区B.开放浦东新区C扩大出口D.实施“走出去”战略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ABCD)A.改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3.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BC)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 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3.邓小平明确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ABD)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吸引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BCD)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C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推进对外开放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C2A3C4D5B6C7D8D二、1ABCD2ABC3ABD4ABCD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A.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D)是重点。A.政治体制改革B.文化经济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3.(D)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A.发展B.改革C.速度D.稳定4.(A)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A.改革开放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科学发展观D.四项基本原则5.(B)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C.改革开放D.发展6.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C)。A.与时俱进B.开拓创新C.改革开放D.快速发展7.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A)A.与时俱进B.开拓创新C.改革开放D.快速发展8.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 A.改革B.发展C.稳定D.创新9.要坚持把( D )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A.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大力发展生产力D.改善人民生活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A.阶级矛盾    B.敌我矛盾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 ABC )A.发展中国  B.发展社会主义  C.发展马克思主义  D.发展社会生产力E.保障人民各项权益2.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 ACE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内外联动    B.与国际市场接轨    C.安全高效  D.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       E.互利共赢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BCD)。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B.全方位的对外开放C.多层次的对外开放D.宽领域的对外开放E.暂时的权宜之计4.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BCDE)。A.经济体制B.公有制C.按劳分配D.人民民主专政E.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BC)A.基本矛盾   B.敌我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D.人与自然的矛盾    E.生产和需要的矛盾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D4、A5、B6、C7、A8、A9、D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E3、ABCD4、BCDE5、BC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C)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2.我国之所以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A) A.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有利于改善生产关系 C.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D) 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5.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D) A.股份制B.股份合作制C.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D.公司制  6.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C)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B.提高企业经济效益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保障社会公平一、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我国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C)A.建立由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B.建立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C.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建立反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价格形成机制  9.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正确的是(C)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1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A)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实行公司制D.实行承包制  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ABCD)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可与公有制相结合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BC) A.经济关系市场B.企业行为自主化C.宏观调控间接化D.经济管理法制化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指(ABCD)  A.现代企业制度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权责明确的要求,出资者应拥有(BCD) A.法人财产权B.资产所有权C.重大决策权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和资产受益权  5.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须实现转变是(ACD)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B.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C.由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D.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6.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D)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7.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BCD)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形式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组织形式  4.“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BCD)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公有制经济与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BD)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C.直接的社会劳动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10.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ABC)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A)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D)A.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B所有制结构C.分配制度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3.21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体制必须解决好的历史课题是(D)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B.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所有制经济形式是(C)A.个体经济B.合资经济C.私营经济D.集体经济6.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而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C)A.共同富裕B.按劳分配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让一部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7.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B)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8.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C)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9.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C)A.12万元B.9万元C.8万元D.7万元 10.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直接和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A)A加快企业技术进步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加快鼓励兼并、规范破产的步伐11.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处理好(C)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3.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ABCD)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以及公有制相结合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社会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包含两层意思(AB)A.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B.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具有共性的东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其他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AB)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ABCD)A.还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5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的建立有一个过程,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CD)A.2000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2010年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201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时候,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BCD)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7.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认识有(ABCD)A.它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B.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它的内在要求D.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BCD) A..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B.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C.与公有制经济共存D.与公有制经济一起推动生产力发展9.“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BCD)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C.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有(ABCD)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资产收益C.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D.按资本取得的收入1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其中包括(ABCD)A.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B.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C.有效调节过高收入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12.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ABCD)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1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的思想,是指(AB)A.沿海地区,优先发展,从而更好地带动内地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B.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沿海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要服从这个大局C.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内地要帮助沿海更快地发展起来,内地要服从这个大局D.到21世纪,内地要从发展起来的沿海地区得到帮助,沿海要顾全这个大局 14.“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ABCD)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ABC)A.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B.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C.发展农村文化事业D.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6.从2006年起,我国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有利于(ABCD)A.促进城乡税制的统一B.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C.逐步清除城乡差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D.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A2D3D4D5C6C7B8C9C10A11C二、1ABCD2AB3AB4ABCD5ACD6BCD7ABCD8BCD9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14ABCD15ABC16ABCD第九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B)。A.执法组织形式B.政权组织形式 C.行政组织形式 D.司法组织形式3、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A.基本方针B.基本政策C.基本方略D.指导思想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D)A.依法治国B.自由、民主、平等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5、我国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组织和流动的基本原则是(C)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6、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 7、我国的政体是( 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B )A.表现和形式 B.前提和基础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9、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 C )A.政治权力B.政治体制C.国家制度D.基本*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A.各民族都建立自己的自治政府B.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建立特别行政区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D.各民族实行完全自治11、民主集中制是(A)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B.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C.小事民主和大事集中相结合D.经济民主和政治集中相结合 12、我们应该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B)A.合理化、制度化B.制度化、法律化C.法律化、现代化D.有序化、制度化1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B)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B.各民族都建立自治政府,独立自主、高度自治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科教兴国D.以人为本1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A.国体B.政体C.根本制度D.经济基础17、列宁所说的“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含义是()A.科学文化水平低的人不需要民主权力B.高度的民主需要发达的文化条件 C.科学文化水平低的人没有资格参加政治活动D.科学文化水平低的人不关心民主政治1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A、基本方针B、政治基础C、主要途径D主要内容1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D.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联系20、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B.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C.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21、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A.工人阶级的领导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C.四项基本原则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维护安定团结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3、标志党和国家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是()。A.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A.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B.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C.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人民群众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2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A.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C.政治文明D.先进文化2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D.有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27、政治体制是指()A.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B.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C.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D.政权的组织形式2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2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共产党执政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多党制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和在野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3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31、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共产党的领导C.法制D.宪法 32、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区域自治机构既享有一级行政单位所享有的权利,又享有(   )A.法律规定的若干自治权B.本民族的所有自治权C.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D.国防和外交权33民主是()A.社会主义的外在属性B.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D.人类社会的共同属性3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B.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构建中华民族和谐社会35、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主集中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国家 B、人民群众 C、国家机关 D、执法单位37、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国务院B.最高法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中央政治局38、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我国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 A.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B.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基本框架C.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3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B.中国共产党是在朝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C.中国共产党是主要党,各民主党派是次要党。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其原因在于它们的(  )。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阶段基础是一样的  C.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E.政权组成的阶段结构和专政对象是一样的2.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民主  B.加强法制  C.精简机构   D.完善民主监督  E.维护安定团结3.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表明()。A.民主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总的发展而单独进行B.民主建设不是经济发展的客要求C.民主发展程度受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的制约  D.民主建设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E.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模式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健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A.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B.必须逐步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必须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作用D.必须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E.必须完善政治协商制度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民主协商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民主集中制E.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6.全国人民代表人会是我国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立法机关C.最高司法机关D.最高监察机关E.最高行政机关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独立D.各民族共同繁荣E.民族融合 8.我国现阶段县一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实行(   )A.直接选举B.间接选举C.等额选举D.差额选举E.竞争选举9.社会主义民主(   )A.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B.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来实现C.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E.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1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包括()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轮流执政D.肝胆相照E.荣辱与共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A.经济基础不同B.阶级实质不同C.主体不同D.宗旨不同E.范围不同12.邓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A.能否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B.是否实行公务员制度C.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D.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E.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13.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参与国家政权,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D.参与管理国家事务E.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14.当今世界上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而我国各族人民能和睦相处,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消除了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B.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消除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15.人民民主专政(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B.是我国的国体C.是我国的政体D.提法更符合我国的国情E.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16.实行依法治国()。A.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B.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E.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制度化B.规范化C.程序化D.合理化E.全民化18.近年来,我国作出的改善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规定包括(   )A.人大常委会增设各专门委员会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B.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监督C.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D.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把人民代表的选举由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E.改进和完善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 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立法机关C.最高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D.最高领导机关E.最高行政机关20.下列权力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是()。A.立法权B.任免权C.发布戒严命令权D.批准国民经济预决算权E.监督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BCDC6——10DBBCC11——15ABDDB16——20ABADA21——25DAACC26——30ABACB31——35BABCD36——40BCAD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E3ACDE4ABD5ACD6AB7ABD8AD9ABCDE10ABDE11ABCD12CDE13DE14ABCD15ABDE16ABCDE17AB18ACE19AB20ABDE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的原则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2.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它们的核心和内容都是坚持A.共产党的领导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C.四项基本原则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5.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6.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法律化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7.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这一政策的核心是 A.人民当家作主B.民主与法制的结合C.法治代替人治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A.社会主义民主的论点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C.民主和法制的紧密联系D.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二、多项选择题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A.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B.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政府C.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D.自治权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主要是因为A.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B.我国尚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C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尚须一个过程D.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还长期存在5.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是A.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B.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保障C.前者为后者服务,服从后者D.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6.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A.国家政局是否稳定B.能否增进人民团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D.民主与法制是否健全一、1B2D3C4D5D6A7C8D9D二、1ACD2ABC3ABCD4BCD5ABD6ABC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坚持党的领导者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国务院B.最高人民检查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最高人民法院3.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为根本。A. 调动人民积极性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D.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   )A.工农联合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C.共产党一党专政                D.无产阶段专政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中国共产党B.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C.各级领导干部D.各个民主党派 7.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 把依法治国确定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A.十七大B.十六大C.十五大D.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9. 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在()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10.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建设委员会 一、单项选择题1.C 2.C3.B4.B5.D6.B7.A8.C9.D10.D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发展科学和教育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参考答案一、1A2D3C4A5B6A二、1ABCD2ABCD3ABCD4ABC5ABC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3.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发展科学和教育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1A2D3C4A5B二、1ABCD2ABCD3ABCD4ABC5ABC6ABCD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2.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教育B.就业C.住房D.党6.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A.党B.政府C.制度D.领导人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A.社会公平正义B.民主法制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诚信友爱 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A.发展生产力B.人与自然的和谐C.社会公平正义D.积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实现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更好地坚持民主法制D.推进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也是为了应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无奈之举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民主法制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4.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C.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D.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5.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D.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对外开放、和平共处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C2B3A4C5D6C7C8C9D10B二、1ABC2ABCD3AB4ABD5ABCD6ABC一、单项选择题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纳入()A.经济建设的内容B.政治建设的内容C.文化建设的内容D.社会建设的内容4、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实现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更好地坚持民主法制D.推进改革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也是为了应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无奈之举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民主法制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C.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4、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指()A.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B.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C.贫富差距得到大幅度缩小D.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5、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D.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对外开放、和平共处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          D.自然与自然的关系8、我们党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C.全体人民在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一致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一、1、C2、D3、D4、C5、A6、A7、D8、B二、1、ABC2、ABCD3、AB4、ABD5、ABCD6、ABC7、ABC8、ABCD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A.实现两岸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发展两岸经贸关系D.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A.坚持“九二共识”B.坚决反对“台独”活动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一国两制”的提出当初是为了解决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港澳问题4.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5.反“台独”斗争的总方略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寄希望于台湾人民C.绝不承诺放弃武力D.文攻武备 二、多项选择题1.“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长期存在B.和平共处C.相互支援D.共同发展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外交权D.国防权3.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A.都是国际关系问题B.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C.都是内政问题D.港、澳是殖民地遗留问题4.《反分裂国家法》制定A.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法律法B.体现了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D.表明了反对“台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共同意志5.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意见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参考答案及其要点一、1B2C3A4A5D二、1ABCDA2CD3BD4ABD5ABCD. 一、单项选择题1.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是(A)A.反对和遏制“台独”B.推进两岸“三通”C.促进两岸政治谈判D.回到“九二共识”2.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C)2.《告台湾同胞书》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3.“一国两制”的构想开始是为了解决(C)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4.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C)A.坚持一个国家,两个制度B.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C)A.1990年7月1日B.1993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31日6.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在(D)A.1990年7月1日B.1993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 7.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B)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9.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B)A.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B.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0.1995年1月18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提出了(B)。A.“一国两制”B.八项主张C.九条方针D.十项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台湾问题是(A、B、C)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的内政问题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E.“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2.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统一,就是(D、E)A.用武力方式B.通过经济交流的方式来解决C.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来解决D.通过政治谈判的方式来解决E.力争和平手段来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CDE)A.独立的外交权B.独立的防务权C.立法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E.行政管理权4.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能享有独立的(AB)A.外交权B.国防权C行政管理权D.司法权和终审权E.立法权5.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是(ABC)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提出“一国两制”构想C.签署中英、中葡《联合声明》D.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E.发表“江八条”6.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ABD)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分离的局面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国家主权E.“一边一国论” 7.在台湾统一问题上,我国政府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ABCD)A在统一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两种可能性B能否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更有利于和平统一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D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主要是针对台独势力搞台湾独立的阴谋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包括(ABC)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两种制度都不变的思想C.保证香港、澳门、台湾高度自治和稳定的局面D.保证香港、澳门、台湾高度繁荣和稳定的局面E.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现行制度永远不变的特点9.实现两岸“三通”是指实现(BCD)A.通关B.通航C.通商D.通邮E.通讯10.台、港、澳问题的性质是(AB)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B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地遗留问题C.都是内政问题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E.都是国际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1.1955年5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A武力解放台湾的主张B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C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D一切可以照旧的主张2、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A"一纲二目"B"一纲三目"C"一纲四目"D"一纲多目"3、周恩来提出的对台政策的"一纲"是指:()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5、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6、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间是() A、1982年9月B、1983年7月C、1984年9月D、1984年12月7、"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当初为解决:()A香港问题而提出的B澳门问题而提出的C台湾问题而提出的D港、澳、台问题而提出的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A武力统一的提法B解放台湾的提法C和平统一的提法D两党对等谈判的提法9、表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成熟的是()A《告台湾同胞书》B《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D"汪辜会谈纪要"10、"一国两制"的基础是:()A大陆坚持社会主义B两种制度C一个中国D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1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A司法独立B祖国统一C保留军队D两种制度12、"一国两制"构想中允许可以有自己军队的特别行政区是:()A香港B澳门C台湾D港澳台 13“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A.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B.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共处原则C.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14.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A.特别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B.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特别行政区除高度自治外与大陆各行政区没有什么分别D.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5.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16.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一国两制”方针B.“一个中国”原则C.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D.两岸关系良性互动17.1999年7月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然宣称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言论的实质是企图()A.阻挠两岸“三通”B.破坏两岸政治谈判C.把台湾问题国际化D.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1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A.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B.澳门从此结束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C.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完全实现D.澳门作为国家的一级地方行政机关,在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方面从此接受中央政府领导19、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讲话的是:()A叶剑英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20被邓小平誉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是:()A《中英联合声明》B《中葡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二、多项选择题:1.1982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指出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基本立场,主要涉及三个问题是()A.主权问题B.基本法问题C.采取什么公式管理问题D.军队问题E.十五年不出现大波动问题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包括()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外交权D.国际权E.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3、“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保持港、台、澳行使外交和国防权;E.保持港、台、澳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4、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A.独立的外交权;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防务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E.立法权5、“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C.高度自治;D.50年不变;E.完全自治6、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l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C.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7、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 A中国人民雪洗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B"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成功C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D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新的贡献E中国人民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8、“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关系是()A、长期共存B、和平共处C、相互支援D、共同发展E、相互排斥9、台湾问题是()A、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B、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的问题E、不容许外国插手干涉的问题10、李登辉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分裂言论的实质和要害是:()A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B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C破坏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D破坏汪、辜会谈的成果E破坏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一、单项选择题1-5,BCCAA6-10,DCBBA11-15,BCCDB16-20BDADD二、多项选择题1-5,ACEABEABCEBDEABCD6-10,ABCABCDABCDCDEAB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A.产品质量的竞争B.经济资源的竞争C.产品价格的竞争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3.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4.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B.要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C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D.应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团结5.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1.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参考答案一、1D2D3A4C5B二、1ABCD2BC3ACD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的时代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战争与和平D、安全与发展 2、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A、产品质量的竞争B、经济资源的竞争C、产品价格的竞争D、科技和人才的竞争3、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A、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B、要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C、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D、应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团结5、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7、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B、和平共处世代友好C、团结奋进互利共赢D、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与和平共处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用到外交领域和经济建设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是()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世界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可以概括为()A、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B、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C、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D、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参考答案一、1、B2、D3、A4、C5、B6、D7、A二、1、ABCD2、BC3、ACD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A.有远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 B.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C.觉悟高、纪律性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2.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劳动  B.知识C.人才 D.创造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4.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二、多项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2.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A.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B.自由职业者C.知识分子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4.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参考答案一、1B2A3B4C5C二、1ABC2ABD3ABC4ABCD4.单项选择题1.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A.有远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  B.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C.觉悟高、纪律性强  D.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一、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劳动  B.知识C.人才 D.创造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阶级矛盾B.阶级斗争C.各民族人民内部矛盾D.宗教问题 4.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A.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社会稳定6.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体是()A.社会主义的B.爱国主义的C.集体主义的D.民主主义的7.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宗旨是()A.英勇作战B.服务于革命和建设大局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保卫祖国8.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是()A.积极备战B.抵御侵略C.积极防御D.消极防御9.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B.艰苦奋斗C.政治、经济、军事民主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在我国从阶级成分看,知识分子是()的一部分。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新社会阶层D.干部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2.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A.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B.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从业人员C.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4.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是()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5.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坚持党的绝对领导B.依法治军C.打得赢D.不变质 6.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的人民军队的总目标。A.革命化B.现代化C.正规化D.专业化7.十六大强调“四个尊重”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认真贯彻,这“四个尊重”是()A.尊重产权B.尊重劳动C.尊重知识D.尊重人才E.尊重创造8.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政教分离B.维护祖国统一C.反对民族分裂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9.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A.大陆范围内B.大陆范围以外C.拥护社会主义D.拥护祖国统一10.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指的是()A.农业问题B.农村问题C.农民工问题D.农民问题参考答案:一、1B2A3C4C5C6A7C8C9D10B二、1ABC2ABCD3ABCD4ABCD5CD6ABC7BCDE8BCD9AB10ABD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B.全国各族人民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D.中国共产党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全国人民D.爱国者同盟3.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原则是A.实事求是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为人民服务D.群众路线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A.历史的选择B.人民的选择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D.中国共产党自身努力的结果的选择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A.群众路线B.工农联盟C.实事求是D.发展路线二.多项选择题1.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C.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D.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推进党的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3.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G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4.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要正确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加强党的自身建设B.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C.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一、1D2A3C4C5A二、1ACD2ABCD3ABD4BCD2.单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B.全国各族人民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D.中国共产党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全国人民D.工农联盟 1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A.执政能力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为人民服务D.先进性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A.历史的选择B.人民的选择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是()A.群众路线B.工农联盟C.实事求是D.发展路线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艰苦奋斗B.密切联系群众C.组织严密D.作风优良7.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脱离群众B.官僚主义C.党内斗争D.贪图享乐8.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作为主线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作风建设9.()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A.为工人阶级服务B.为工农联盟服务C.为全社会服务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党的()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七大二、多项选择题1.当前加强党的建设要认真解决以下两大历史性课题()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C.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D.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求真务实、改革创新C.艰苦奋斗、清正廉洁D.富有活力、团结和谐一、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要正确把握的基本原则有()A.加强党的自身建设B.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C.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D.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5.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A.中国工人阶级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C.工农联盟D.全球华人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遵循的“三大规律”是:()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共产党执政规律D.领导规律7.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倡导的“两个务必”是:()A.务必加强党的团结B.务必加强党内民主C.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D.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8.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A.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B.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9.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10.当代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根本原因在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A.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D.应对各种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参考答案:一、1D2A3D4C5A6B7A8C9D10B二、1BD2ABCD3ABD4BCD5AB6ABC7CD8ABCD9ABCD10ABC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