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5.50 KB
  • 2022-04-22 11:48:02 发布

《统计学(专业版)》2012-习题集-解答-陈正伟.doc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统计学(统计专业)》习题集2012年陈正伟2012年12月2日目录《统计学(统计专业)》习题集1《统计学》习题1-概论3一、填空3二、单项选择3三、多项选择3四、简答题3《统计学》习题2-数据与搜集4一、单选4二、多选4三、填空5四、简答5《统计学》习题3-统计指标5PART15一、填空题5二、单选题5三、多选题6PART2一、填空题7二、单选题7三、多选题8四、计算题9五、问答题:9PART3:9一、填空9二、单选题9三、多选题10四、简答10五、计算题10《统计学》习题4-数据特征值11一、填空题11二、单选题11三、多选题12四、问答题12五、计算题12《统计学》习题5-抽样调查13一、填空题13二、单项选择题13二、多选14四、问答题15五、计算分析题15《统计学》习题6-相关与回归16PART1:16一、填空题16二、单选题16三、多选题16四、问答题17五、计算题17PART2:18一、填空题18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二、单选题18二、多选题18四、问答题19五、计算题19《统计学》习题7-时间数列20PART1:20一、填空20二、单项选择20三、多项选择20五、计算题21PART2:21一、填空21二、单项选择22三、多项选择题22四、问答题23五、计算题23《统计学》习题8-统计指数23PART1:23一、填空题23二、简答题24三、单选题24四、多选题24五、计算分析题25PART2:25一、简答题25二、计算分析题25三、单选题26四、多选题27五、填空题、27《统计学》习题9-假设检验27一、名词解释27二、填空题28三、单选28四.多选28五.简答题29六、计算题29《统计学》习题10-综合练习题30一、单选30二、多选32三、填空题33四、简答题33五、计算与应用34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统计学》习题1-概论一、填空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2、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  方法论科学    。3、统计学是关于研究大量现象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的      方法论科学。4、 变异   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 变异  就没有 统计  。5、量是事物属性的 特征的描述(度量)  。6、数是指事物属性的   具体   表现形式。7、数值(值,数据)是指,量的表现形式的 具体化  ,是量与数的统一。8、指标体系是指由   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    形成的整体。二、单项选择1、统计学是一种( D    )科学。A、实质性   B、定性分析  C、社会科学  D、方法论2、在数据的计量尺度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是(B)。 A、定序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3、定距尺度与定比尺度的最大区别是( C    )。A、是否有计量单位 B、是否可以相加C、是否有绝对零点 D、上述都对4、在数据的计量尺度中、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序为(C)。 A、定序、定比、定类、定距B、定类、定比、定距、定序C、定类、定序、定距、定比D、定比、定距、定类、定序5、下列适用于定距尺度的是(C)。 A、人的性别B、产品的等级  C、温度D、人体体重6、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 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 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某工人月工资180元,则“工资”是(D)。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  C、总体单位D、数量标志三、多项选择1、“统计”的含义有( ABE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历史 D、统计方法 E、统计资料2、统计定量研究具有的特点是(  ABC    )。 A、大量性  B、社会性  C、客观性  D、精确性  E、可检验性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 ABC      )。 A、数量性  B、总统性  C、变异性  D、同质性 E、可比性4、数据的计量尺度可分为(  ACDE         )尺度。A、定比B、定量   C、定序D、定类 E、定距  F、定性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ABCD)。 A、大量观察法B、实验设计C、统计描述法 D、统计推断法E、变异法6、要了解200户养牛专业户的生产情况,则数量标志有(BC)。A养牛专业户的户数B、每一专业户的养牛头数C、每一专业户的收入D、200户专业户的养牛头数E、200户专业户的总收入四、简答题1.简述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笔记2.简述应用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的区别与联系。P73.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大数定律对于认识现象规律的方法论的意义。P15五、名词解释1、统计学;2、统计指标;3、标志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统计学》习题2-数据与搜集一、单选*1、在数据的计量尺度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是(B)。A、定序尺度B、定比尺度C、定类尺度D、定距尺度*2、在数据的计量尺度中、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序为(C)。A、定序、定比、定类、定距B、定类、定比、定距、定序C、定类、定序、定距、定比D、定比、定距、定类、定序*3、下列适用于定距尺度的是(C)。A、人的性别B、产品的等级C、温度D、人体体重4、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C)。A、出生率B、死亡人数C、人口总数D、销售额*5、下列属于直接数据的是(C)。A、统计年鉴B、统计新闻C、会计凭证D、企业台帐6、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属于(D)。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7、从总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属于(C)。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8、组中值的必要假设条件是(C)。A、正态分布B、t分布C、均匀分布D、X分布9、在等距数列中组数与组距的关系为(C)。A、组数=组距B、组数=全距×组距C、组距=全距/组数D、组距=组数/全距10、在组距数列中,95这个数据应归在(A)组中。A、95—105B、85—95C、85—95或95—105D、85—95和95—105二、多选*1、数据的计量尺度可分为(ACDE)。A、定比B、定量C、定序D、定类E、定距2、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DE)。A、死亡率B、出生人数C、销售额D、产品产量E、居民收入3、下列属于相对指标的有(BCDE)。A、计划完成程度指标B、人均粮食产量C、利润率D、总收入E、职工出勤率4、统计调查方式有(ABCDE)。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统计报表E、典型调查5、数据的搜集方法有(ABCE)。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电话调查D、抽样调查E、座谈会6、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有(ABCDE)。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方法E、调查时间7、频数分布的常见类型有(ACE)。A、正态分布B、偏态分布C、J型分布D、均匀分布E、U型分布*8、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有(ABCD)。A、折线图B、曲线图C、直方图D、茎叶图E、环形图三、填空1、绝对数按其反映的时期状况可分为(时期)和(时点)。2、品质标志属于(定类尺度)或(定序)尺度。3、统计指标属于(定距尺度)或(定比)尺度。4、抽样调查的特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广泛性),(准确性),(可控性)。5、重点调查的“重点”是指(单位数目较少其标志总量占总体总量的绝大比重)。*6、数据预处理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数据审核),(数据筛选),(数据排序)。7、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有(逻辑审核),(计算审核)。8、频数的累计可分为(向上累计),(向下累计)。四、简答1、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2、简述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目标模式。3、简述什么叫抽样调查?有何特点?五、名词解释1、普查2、抽样调查3、重点调查《统计学》习题3-统计指标PART1一、填空题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为(总量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指标)。2、社会经济统计中,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3、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不同。二、单选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A)。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指标D、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2、学生数以人作为计量单位,这种计量形式称为(A)。A、自然计量单位B、标准实物单位C、度量衡单位D、劳动单位3、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于(B)。A、107%B、107.4%C、93.1%D、110%4、某班全部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这种指标属于(C)。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强度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5、平均每人分摊主要产品产量是反映现象的相对程度的(B)。A、结构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6、某车间3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6件废品,全车间废品率为1.5%,4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产成品为10,000件,其中废品为13件,则4月份产品质量(A)。A、下降(6-13:1.5%-0.13%)B、不变C、不确定D、提高7、每平方公里铁路长度属于(D)。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8、比例相对指标所反映的比例关系,是属于一种(A)。A、结构性比例B、比较性比例C、计划性关系D、强度性关系9、在同质总体中计算总量指标,只能是(B)。A、总体单位B、有限总体C、无限总体D、有限与无限总体10、由两个增长率相对指标,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计算公式是(B)。A实际增长率÷计划增长率B[100%+实际增长率]÷[100%+计划增长率]C[100%-实际增长率]÷[100%-计划增长率]D[(100%+实际增长率)-(100%+计划增长率)]÷[100%+计划增长率]三、多选题1、用以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的分子、分母指标(ABCD)。A、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B、可以是两个平均指标C、可以是依据降低率计算的两个相对指标D、可以是依据增长率计算的两个相对指标E、不可以是增值率指标2、统计中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可以用相对数形式表示的有(ABCDE)。A、系数B、千分数C、倍数D、成数E、百分数3、强度相对数运用广泛,它可以反映(ABCDE)。A、经济实力B、密度C、经济效益D、普遍程度E、利用程度4、在相对指标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的指标有(BCD)。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5、造成各个时期统计数字口径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CDE)。A、统计人员的变动B、组织机构的变动C、价格的变动D、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的变更E、统计方法、统计制度的变动6、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常使用的方法有(AC)。A、水平法B、几何法C、累计法D、方程法E、代数法7、“人均教育事业经费”是一个(AD)。A、综合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E、计划完成程度指标8、某地区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数(万人)÷某地区面积(平方公里),这是(ABD)。A、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D、质量指标E、强度指标的逆指标9、比较相对指标是用于(ACD)。A、不同国家、地区和单位之间的比较B、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比较C、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比较D、实际与标准或平均水平的比较E、与发展目标的比较10、常用的总量指标推算方法有(ABCD)。A、因素关系推算法B、比例关系推算法C、平衡关系推算法D、抽样推算法E、数据汇总方法四、计算题1.某市三个企业的下半年产值计划入计划执行情况如下:企业名称  第三季度实际产值(万元)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为第三季的% 计划实绩计划完成产值(万元)比重(%)产值(万元)比重(%)栏目1234567甲12001250(4)1,260 (7)=1260/1250(8)(10)=4/1乙2500 2600(2)(4)2600(7)100(10)=4/1丙30003150(4)=3150*96.5%(5)(7)96.5 合计6701(1) 3150(3)(4) (6)(7)(9)=(6)/(3)(10)=4/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栏目3、5、6、7是何种相对数。 答:3、5结构相对数;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7动态相对数。2.某工业总产值及轻重工业产值:如下表:(万元)项目1992年比重(%)1993年比重(%)工业总产值700854轻工业产值380436重工业产值320418合计14001708计算比重指标并填表。五、简答题 1、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有何重要作用? 2、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有何特点?3、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有何区别?PART2 一、填空题1、在计算比较相对数时,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对比。2、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不能以(实际降低率)除以计划降低率(或增长率),而应当包括(基数)在内。3、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例,则称之为(正指标),反之称为(逆指标)。4、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不同,其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和(价值)及(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劳动量)这几种形式。5、成数是将成比的基数定为10而计算的相对数(系数)和(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的1而计算的相对指标。二、单选题1、某产品规定五年计划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万吨,计划执行情况资料如下: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上半年下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产量(万吨)303217191010111212121313则该产品完成五年计划任务提前(B)。A、一个季度B、三个季度C、一年D、两个季度2某商场的销售计划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公提高了4%,则销售计划的完成提高程度的计算方法是(D)。A、(105÷104)%-100%B、5%-4%C、4%-5%D、104%÷105%-100%3、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是(D)。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平均数C、只能是相对数D、以上几种情况均可E、分子、分母可以互换位置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单位成本较上期降低5%,实际较上期降低4%,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是(C)。A、4%/5%×100%B、(4%/5%×100%)-1C、(100%-4%)/(100%-5%)D、104%/105%-15、比较相对数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分母位置(A)。A、可以互换B、不能互换C、有时可以互换,有时不能互换D、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互换6、某地区某年均收入为458元,这是一个(D)。A、总量指标B、时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7、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B)。A、动态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8、反映现象之间依存性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称为(C)。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9、比例相对数可以归入(C)。A、动态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比较相对数10、下列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D)A、产值资金占用率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C、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利税额D、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合格率)三、多选题1、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商品零售额属于(ADE)。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时点指标D、时期指标E、综合指标2、“生猪存栏数”是属于(ADE)。A、总量指标B、时期指标C、相对指标D、时点指标E、综合指标3、实物计量单位包括(CDE)。A、货币单位B、劳动单位C、自然单位D、度量衡单位E、标准实物单位4、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ABE)。A、无名数B、有名数C、比例数D、结构数E复名数5、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在形式上各有不同,主要是因为基数的表现形式不同。其计划数可表现为(ABCDE)。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C、平均数形式D、时期数形式E、时点数6、下列有关“可比性”的正确说法是(ABCD)。A、比较相对指标应保证时间可比B、动态相对指标应保证空间可比C、结构相对指标应保证内部可比D、强度相对指标应保证指标性质相同E、比较相对数的空间范围可比7、下例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是(BD)。A、完成计划的100.74%B、比上年增长9.5%C、工业总产值达到2584亿元D、比上年降低4.3%E、合格率为95%8、某班学生50名,其中男生35名,女生15名,则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ABCDE)。A、35/15×100%B、35∶15C、35/15=350∶150D、15/35×100%E、70:309、某地区某五年计划期间,计划造林面积2000万亩,实际执行结果累计到第四年上半年止就达2000成亩,第四年下半年又造300万亩。第五年造了520万亩,则(BCDE)。A、五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00%B、提前一年半完成五年计划C、超额41%完成了五年计划D、计划完成程度为141%E、超额完成了550万亩10、逐年水稻播种面积与相应的水稻产量(ABE)。A、都属于时期指标B、前者属于总体单位数、后者属于标志总量C、前者属于时点数、后者属于时期数D、都属于时点指标E、都属于相对指标四、计算题1、指出下面这些统计分析报告是否正确,请予改写。(1)、某厂劳服司的3个门市部因4月份天气潮湿之故,使某种商品不同程度霉变,其中甲门市10箱中霉变2箱,乙门市100箱中霉变10箱,丙门市400箱霉变40箱,因此,问题最严重的是丙门市。错,是甲。20%,10%,10%(2)、有2个生产小组,甲小组产量为乙小组的150%,同期的2个小组的废品总量中甲小组占了55%,所以,甲小组在产品质量方面显著落后。错,设废品质量为X,则:0.55/1.5X/0.45/1X<1,甲小组的废品率低。(3)、某厂某车间某年3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小批试产,出现2件废品,车间内废率为1.2%;2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产成品2000件,其中废品为20件,为3月份的10倍,因此4月份产品质量下降。错,质量上升1.2%--1.0%,2、某企业1992年某产品单位成本为840元,计划规定1993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试确定1993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7%)/(1-5%)=3、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率为106%,实际产值比上年增长8%,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1+8%)/(1+6%)=五、简答题:1、何谓比较相对指标与动态相对指标?2、试述总量指标的意义、作用、种类、以及计算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统计上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分析长期计划执行情况时累计法和水平法有什么特点?当计划任务用提高或降低百分比表示时,如何确定计划完成程度?PART3:一、填空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平均指标,是说明社会经济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2、算术平均数与总体总量的乘积等于(标志总量);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3、众数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4、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加权调和平均数看成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二者权数的关系(m=xf)。5、标志变异系数可用于性质不同的数列或者虽然性质相同但(计量单位)不同,或者(平均数)不同的两个数列标志值分布情况的比较。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二、单选题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A)。A、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B、总体单位总量与总标志总量之比C、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D、总体标志总量与部分单位总量之比2、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B)。A、权数的绝对数B、权数的比重数C、权数的标志值D、权数的平均数3、众数和中位数(A)。A、二者均为位置平均数B、二者均为数值平均数C、前者为位置平均数后者为数值平均数D、与C正好相反4、若X0为任意常量,则(B)式成立。A、B、C、D、5、在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C)A、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限B、众数在数组内靠近下限C、众数是众数组的组中值D、众数等于众数组次数的一半6、当变量分配呈左偏分布时,存在(B)A、B、C、D、7、如果所有标志值的次数都增加10倍,标志值不变,则算术平均数(A)A、不变B、增加10倍C、增加10个单位D、无法判断8、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时,要求两个总体的平均数(A)A、相等B、相差不去C、不等D、相差很大9、标准差与平均差的数值关系是(C)A、标准差大于平均差B、二者相等C、平均差大于标准差D、无法比较三、多选题1、平均数是(ABD)A、一个综合指标B、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C、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D、在同质总体中计算的E、在不同质总体计算的2、在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可采用的公式有(ABC)A、B、C、D、E、3、加权算术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AD)A、各组次数相等B、各级次数不等C、各级次数较少D、各组次数均为1E、分组相等4、几何平均数主要用于计算(BDE)A、具有等差关系的数列B、具有等比关系的数列C、变量的代数和等于总量的现象D、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现象E、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现象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BCE)A、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中趋势C、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D、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E、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生。6、如果所计算的标志变异指标接近于零,则说明(AD)。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少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大C、平均数代表性差D、平均数代表性强E、标志值很分散7、简单算术平均数所以简单是因为(ADE)A、所计算的资料未分组B、所计算的资料已分组C、各变量值的次数不同D、各变量值的次数都是1E、各变量值的次数相同8、中位数(AC)A、是属数列中间位置的数B、是根据各个变量值计算的C、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D、不受极端变量值位置的影响E、数值最大9、用有名数表示的标变异指标是(ABD)。A、全距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D、标准差E、离散系数10、正确应用平均数时应注意(BCD)A、应用于同质总体B、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D、用典型事例补充说明总平均数E、计算结果是正数四、简答1、什么是权数?它在平均数的计算中起什么作用?2、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什么作用?五、计算题1、某公司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其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工厂92年93年单位成本(元)x产量(台)f单位成本(元)x产量(台)f甲乙2002508001,2002002501,8001,200合计_2,000_3,000试求92年,93年公司平均单位成本,并分析平均单位成本变动的原因。解答:1)计算平均成本:92==92==2)分析变动影响是单位成本92、93年没有变化,平均成本变化是由于结构变化引起的。由于低成本的甲产品比重变大,使得平均成本向低成本方向移动。2、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完成资料如下表产值计划完成本率(%)C企业数企业计划产值(万元)b计划完成程度c组中值C90—100780095100—110152,400105110—12081,400115合计304,600 (1)、试求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如果上式最后给出的是实际产值,试求产值平均计划完成本。解: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1)平均计划完成程度=ΣC*b/Σb=106.30432)平均计划完成程度=Σa/Σ(1/C)a=105.86373、试求下列资料的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标准差系数。按工资分组(元)工人数80—100100—120120—140140—160160—18052534279解:按工资分组(元)工人数f组中值xxf向上累计fmx-算术平均数(x-算术平均数)*f(x-算术平均数)平方((x-算术平均数)平方)*f80—1005904505-42-21017648820100—12025110275030-22-55048412100120—14034130442064-2-684136140—16027150405091184863248748160—1809170153010038342144412996合计100 13200 -1004020428001)算术平均数=Σxf/Σf=1322)众数=L+(Δ1/(Δ1+Δ2))i=131.253)中位数=L+((Σf/2-Sm-1)/fm)i=131.76474)标准差==20.68816答:《统计学》习题4-数据特征值一、填空题1、平均数说明数列变量值的(集中)趋势,而标志变异指标说明数列变量值的(离中)趋势。2、中位数,是将我们所研究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3、在对称钟形分布里,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和(众数)相重合。4、标志变异指标,是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又称(离中趋势)。5、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其数值与平均差系数的数值相比要(小)。)。二、单选题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C)A、受各组标志值大小影响,与各组次数无B、受各组次数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C、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影响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和次数多少均无关2、分配数列中,如果标志值小的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B)A、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接近大小合适的标志值D、没有影响3、中位数(A)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是一种代表值B、不是一种代表值C、是最常见的数值D、是一种变化趋势4、各变量与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B)A、为最小B、为零C、等于各变量值平均数之和D、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5、最受极端值影响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A、全距B、标准差C、平均差D、标准差系数E、平均差系数6、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C)A、易受极端值影响B、计算复杂C、不便于代数运算D、没有考虑全部标志值的差异7、某一单项式分配数列各标志都增加1倍,次数都减少一半,则众数(C)A、不变B、减少一半C、增加一倍D、无法判断8、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和15,标准差分别为4和5,则二数列的离散程度(C)。A、二者相等B、甲低于乙C、乙低于甲D、无法判断9、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B)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强C、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10、标准差系数抽象了(B)。A、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三、多选题1、下面指标属于平均指标的是(ABC)A、人均粮食消费量B、工人劳动生产率C、单位成本D、成本利润率E、按全地区人口分摊的粮食产量2、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中(ACD)A、分子分母同属一总体B、分子分母计量单位相同C、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D、分子附属于分母E、分子分母都是数量标志3、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在选择权数时,应具备的条件是(ABCD)A、权数与标志值相乘应为标志总量B、权数与标志值相乘应有经济意义C、权数必须是单位数D、权数必须是单位比重数E、必须是不同的数值4、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有(CD)A、在对称钟形布中B、呈右偏布时C、呈左偏分布时D、皮尔生公式E、皮尔生公式5、运用调和平均数法计算平均数的场合是(BCE)A、掌握总体标志总量和单位总数B、掌握组标志总量和组变量值C、掌握组变量值和组单位数D、缺少算术平均数基本形式的分母资料E、掌握变量为相对数和组标志总量资料6、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有(DE)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E、平均差系数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BCD)A、数列中标志值的集中趋势B、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程度C、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中趋势D、数列中平均数的代表程度8、同一资料计算出来的各种标志变异指标数值的关系是(AB)A、R>A·DB、R>δC、δ>A·DD、Vδ>VA·DE、δ>Vδ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9、对于性质不同或平均数不同的两个数列,要比较差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DE)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平均差系数E、标准差系数。四、问答题1、试论述为什么要从平均数和标志变动度两个方面来说明总体特征?2、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之。五、计算题1、甲、乙两地同种商品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表等级价格(元)P销售额(万元)甲地m甲乙地m乙1231.31.21.1132411131816.5试比较哪个地区平均价格高?为什么?2、某市调查400户居民家庭收入资料如下表:人均月收入(元)家庭产数人均收入(元)家庭户数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401201408020试求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3、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已知甲车间职工平均工资为180元、标准差为12.5元。乙车间资料如下表按工资分组(元)职工人数(人)160以下160—170170—180180—190190—200200以上416101284要求;(1)、计算乙车间职工平均工资(2)、比较两车间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统计学》习题5-抽样调查一、填空题1、随机抽样中所采用的随机柚样方法有(重复)和(不重复)。2、说明全及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叫做(全及指标),它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3、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在重复抽样时的计算公式是()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在不重复抽样时的计算公式是(*)。4、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柚样,若其它条件不变,当误差范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增加到(4倍),若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应为原来的(1/4)。5、分层抽样时,其抽样平均误差由(各组(群)间方差的平均数)所决定。二、单项选择题1、随机抽样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B)。A、准确性原则B、随机性原则C、代表性原则D、可靠性原则2、抽样总体中的单位也可称为(C)。A、样本B、子样C、样本单位D、总体单位3、抽样调查中(A)。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D、没有误差4、抽样误差的大小(C)A、既可以避免,也可控制B、不可控制,也不能避免C、只能控制,不能避免D、只能避免,不能控制5、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B)。A、扩大误差B、扩大极限误差C、缩小误差D、缩小极限误差6、总体内部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且单位数又多时宜采用(C)。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7、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或大子样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以用总体方差最大值代替,此值为(B)。A、0.24B、0.25C、0.5D、1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A、广泛用数学方法讨论问题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修正全面调查资料D、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9、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叫做(B)。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可靠程度D、概率度10、抽样误差产生于(D)。A、故意性误差B、登记性误差C、系统性误差D、代表性误差11、用简单重复抽样方法,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则样本容量应为原来的(D)。A、1倍B、2倍C、3倍D、4倍12、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B)。A、不变B、扩大(降低)C、缩小(提高)D、无法确定13、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被称为(D)。A、分层抽样B、纯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14、连续生产某产品的工厂,每隔1小时取5分钟新产品进行检查,属于(D)。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5、抽样平均误差(C)。A、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实际误差范围。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B、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理论误差范围。C、是所有可能样本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标准差。D、是某个标本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标准差。二、多选1、抽样抽查的特点有(ABCD)。A、只调查样本单位B、遵循随机原则C、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D、从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2、抽样误差是(DE)。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未知参数之差B、抽样估计值与总体未知特征值之差C、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误差E、偶然性误差3、区间估计的基本要素是(ABDE)。A、概率度B、抽样平均误差C、样本容量D、误差范围E、样本指标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CD)。A、每次抽样都从N个单位中抽选B、每次抽样都从数目不同的单位中抽选C、每次抽选时,各单位中选的机会都是1/ND、同一个单位可能被重复抽选E、同一个单位不可能被重复抽选5、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BCD)。A、大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小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在N>n时,几乎等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在(N-n)/(N-1)趋于1时,可采用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BCD)。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样单位数的多少7、与典型调查相比,抽样调查的特点有(ABCD)。A、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大数法则B、按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C、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D、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8、作为一个优良估计值,应当具备的性质是(BCE)。A、优良性B、无偏性C、一致性D、有效性E、准确性四、问答题1、什么叫抽样法?它有什么特点?抽样法有什么作用?2、什么叫重复抽样?什么叫不重复抽样?二者有什么不同?3、什么叫类型抽样?怎样计算类型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五、计算分析题1、进行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10%和5%,抽样单位数应如何改变?2、某地区采用纯随机抽样方法,对职工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调查100名职工资料如下表所示:文化程度(年)组中值(年)人数(人)3—67—910—1213—174.58111510255015合计——100试求:(1)抽样平均误差;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2)在概率度t=2条件下,该地区职工平均文化程度范围。3、某乡1993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查100亩,测得平均亩产为550斤,标准差为45斤(不重复抽样),试计算:(1)抽样平均误差:(2)概率保证程度为99.73%条件下,乡平均亩产的可能范围和总产量的可能范围。4、采用简单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检查,合格品为190件,试计算:(1)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概率保证程度估计全部产品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的区间范围。5、某煤矿对其生产的煤进行灰份抽样测定,要求误差不超过0.1%,概率可靠程度为0.6827,根据下列两次抽样的结果所得的方差,计算抽样调查所必要的样本单位数(重复抽样)第一次第二次百分比(%)6—88—1010—1212—1414—16样本单位数47956百分比(%)4—66—88—1010—1212—1414—16样本单位数231010326、已知某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收入类型职工人数(人)抽样人数(人)年平均收入(元)职工收入标准差(元)较高的中等的较差的200160012001080601320804600483045合计3000150试计算:(1)抽样平均收入(2)年平均收入的抽样平均误差(3)概率可靠程度为95%时,职工年平均收入的可以范围。六、名词解释1.抽样误差2.极限误差3.区间估计4.重复抽样5.不重复抽样6.机械抽样7.整群抽样8.分层抽样《统计学》习题6-相关与回归PART1:一、填空题1、在相关关系中,按照相关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完全相关系即(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3、相关分析的每一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一个是(随机的),另一个是(确定性的)。4、对劳动生产率(千元/人)和平均工资(千元/人)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回归议程Yc=0.08+0.02X,X代表劳动生产率。这方程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为1千元/人时,工资为(100)元,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千元时,工资平均增加(20)元。5、已知:则相关系数为(1),X与Y呈(完全相关)相关关系。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二、单选题1、相关关系是指(C)。A现象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B现象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上确定的依存关系C现象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上不确定的依存关系D因果关系2、判断观察间有无相关关系的首先应是(A)A、绘制相关表和相关图B、计算相关系数C、计算回归系数D、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3、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B)。A、复相关B、单相关C、无相关D、不相关4、相关系数只能用于判断(A)密切程度。A、直线相关B、曲线相关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A、-∞<r<+∞B、-1≤r≤0C、0≤r≤1D、-1≤r≤16、在因变量的总离差中,若回归离差比重大,剩余离差比重小。则自变量和因变量(B)。A、相关程度低B、相关程度高C、不相关D、无法判定7、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依据是(A)A、因变量的总离差B、因变量的回归离差C、因变量的剩余离差D、因变量与平均数的离差8、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符号(A)A、相同B、相反C、视a的符号而定D、不能确定9、不计算相关系数,是否也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B)A、能够B、不能够C、有时能,有时不能D、根本不可能10、已知则相关系数为(C)。A、0.5B、0.6C、1.2/D/三、多选题1、自变量按一定数量增加时;Y也随之增加,则两变量呈(AB)。A、正相关B、直线相关C、负相关D、零相关2、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二变量(AC)A、无直线相关B、负线性相关C、可能存在曲线相关D、无线性相关,也无非线性相关3、相关系数的大小(AB)A、说明两个变量相关密切程度高低B、和估计标准误差成反比C、和估计标准误差成正比D、和估计标准误差没有关系4、建立回归方程是为了(AB)。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B、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C、用于两个变量互相推算D、确定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5、相关关系的种类(AB)A、按相关方向分正相关和负相关B、按相关形式分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C、按因素多少分完全相关,不相关D、按相关程度分单相关和复相关6、直线相关分析和特点是(ABCD)。A、两个变量是对称的B、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C、相关系数可正可负D、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7、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ACD)。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因变量的估计值B、自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C、因变量数列离散程度的指标D、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E、因变量估计可靠程度的指标8、成本依产量回归方程Yc=a+bx中(ABC)。A、X代表产量B、Y代表产量C、b叫做回归系数D、b代表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b个单位9、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r(AD)。A、二者符号相同B、二者符号相反C、前者的取值范围是-∞~+∞;后者的取值范围是-∞~+∞;D、前者的取值范围是-∞~+∞;后者的取值范围是-1~+1。10、回归估计标准误和相关系数r(AB)。A、都是反映回归方程对现象之间关系的代表程度B、相关系数的符号可反映变量间的相关方向C、回归估计标准差的符号也能反映变量的相关方向D、但是相同符号四、问答题1.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2.什么是回归分析?它与相关分析(狭义)有什么关系?五、计算题1、已知n=6∑x=21∑y=426=79=30,268∑XY=1,481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情况(2)、建立回归议程(3)、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2、假定某企业某产品上半年月主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1234562344567372727170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判断相关情况(2)、建立回归方程,假定产量为5.5千件时,单位成本是多少?(3)、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PART2:一、填空题1、相关关系按方向性质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2、回归分析按照回归的形式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3、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因变量实际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离差的(平均数),是判断回归方程(代表性)的统计指标。4、当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3-0.7)时,变量X和Y呈显著相关;当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7以上)时,二变量呈高度相关。5、已知σxy=150,σx=15,σy=16,则相关系数为(150/(15*16)=5/8),二变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二、单选题1、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D)。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C、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D、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2、若相关系数为-1,说明现象间(D)。A、不相关B、无直线相关C、显著相关D、直线函数关系3、判断现象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B)。A、绘制相关图表B、计算相关系数C、进行定性分析D、计算回归系数4、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必须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A)。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可比分析D、回归分析5、在回归方程Yc=a+bx中,b表示(C)A、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a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6、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的计量单位与(B)A、自变量相同B、因变量相同C、是两个变量单位的复合单位D、无单位7、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C)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现象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D、回归方程的代表性指标8、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取值范围(D)A、都是从-∞~+∞B、都是从-1~+1C、前者是-∞~+∞,后者是-1~+1D、与以相反9、已知σxy=1/4,σx=2σy,则相关系数(B)A、不可知B、C、D、10、变量X对变量Y的相关关系,同变量Y对X的相关关系是(A)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一定联系,但不完全相同D、没有关系二、多选题1、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是0.85,则两个变量是(ABCD)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显著相关关系D、不完全相关关系2、下列现象中,属不完全相关关系的是(ACD)A、家庭收入增加,支出费用也增加B、圆的半径增加,则圆的面积也增加C、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D、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降低3、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BC)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现象作定性分析D、建立回归方程4、相关分析的正相关是指(AB)A、X增加,Y也增加B、X减少,Y也减少C、X减少,Y随之增加D、X减少,Y保持不变5、回归的种类(ABC)A、按自变量的数目分为一元回和多元回归B、按回归方程在坐标,图中的形状,分为直线回归和曲线回归C、按回归图形的方向性分正回归和负回归6、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区别是(ABC)A、后者是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前者不是B、回归分析要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而相关分析不必区分C、相关分析二变量对等的,回归分析不是、D、回归分析二变量都是随机变量,相关分析不是7、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是(CD)A、B、C、D、E、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8、反映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回归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关系式是(ADE)A、r=b/B、b=r/C、=·rD、=*E、r/b=/9、如果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e=a+bx上,则(ABCD)A、相关系数为+1B、相关系数为-1C、两变量间呈线性函数关系D、两变量间呈完全相关关系10、建立回归方程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C)A、B、0C、为最小D、为最小四、问答题1、什么是回归估计标准误差?它有什么作用?它与因变量的标准差有何区别?2、相关系数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有何关系。五、计算题1、已知=146.5=12.6=11.3n=10=85=125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情况(2)、建立回归方程2、某地6家商店人均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下:商店序号人均月销售额(千元)X利润率(%)Y12345665834712.610.418.56.48.11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回归方程,若人均月销售额为2千元,估计其利润率。(3)、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统计学》习题7-时间数列PART1:一、填空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2、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按性质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四大类。3、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是侧重考察(最末水平)所达到的水平;方程式法侧重考察(各期水平总和)所达到的水平。4、如果时间数列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拟合直线方程,如果(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拟合指数方程。5、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6、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是(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二、单项选择1、发展速度是(C)A有名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年初人口数组成时点数列,每年人口增加量也组成时点数列。B、年初人口数组成时点数列,每年人口增加量组成时期数列。C、年初人口数组成时期数列,每年人口增加量组成时期数列。D、年初人口数组成时期数列,每年人口增加量也组成时期数列。3、若有三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5%,8%,12%,此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C)A、B、CD、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发展速度下降,增长量肯定下降;B、增长量不变,增长速度也不变;C、现象逐期同速增长,增长量逐期增加;D、增长量上升,增长速度也上升。三、多项选择1、时期数列(ABCD)A、既可用总量指标构成,又可用相对指标构成B、各个数值可以直接相加;C、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D、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2、平均指标时间数列(ABCD)A、由一系列平均指标构成;B、各个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标志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动趋势;D、可分为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3、设发展速度为X,增长速度为Y,则(BC)正确。A、X与Y可正可负B、X一定为正,Y则可正可负;C、X与Y可能同号也可能异与;D、X与Y只可能为正。4、不规则变动包括(BDE)A、循环变动B、随机波动C、季节变动D、突变E、无固定周期的变动。四、问答题1、编制时间数列遵循哪些原则:2、季节变动测定中的按月平均法与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有什么不同。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与循环变动有什么区别?五、计算题1、某企业1992年5月份工人数变动登记如下:(人)5月1日:15005月13日:14865月26日:14925月1日:1505计算5月份平均工人数2、某公司1982—1984年的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2%,1985年至1988年每年增长4%,1989至1992年每年增长5%,计算1982—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3、某厂1991年冬季的计划产值与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计划产值(万元)产值计划完成率(%)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第一季度600110第二季度652120第三季度730106第四季度780112计算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程度4、某地区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234567产量(万吨)520540557583596618630要求:1>用数学模型分析粮食产量发展趋势;2>预测第10年的粮食产量。5、已知某县人口资料: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人数(万人)84.185.686.387.588.389.11)、请用指数方程分析人口发展趋势;2)、预测1995年人口。6、某城市1988—1992年各季的鸡蛋价格如下:(元/公斤)年份/季度一二三四19884.84.455.219895.45.25.8619906.86.477.519918.27.98.48.819928.68.499.4用两种方法计算鸡蛋价格的季节比率。PART2:一、填空1、时间数列一般有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指标数值)和(时间)。2、时间数列按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3、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要求是保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的(可比性)。4、时点数列分为两种,连续时点数列和非连续性的时点数列。其中非连续时点数列又分为(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5、发展速度小于100%,增长速度应为(负数),说明现象的(数据下降)。6、时期扩大(总数)法只适用于(时期指标)指标。7、用移动平均法对某厂1990-1993年各月的灯泡产量进行修匀,若采用了月移动平均,则修匀后所得到的新数列较原数据列小(12)项。8、影响现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T)、(S)、(C)和(I)。9、用分割平均法似合趋势直线,这一方法的数学依据是(两点式)。10、用最小二乘法所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最基本条件是(为最小)。二、单项选择1、把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是(B)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时间数列D、平均时间数列2、定基发展速度等其相应各期(A)A、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B、环比发展速度之和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C、定基发展水平—1D、环比发展水平连乘积3、在一个较长时期的时间数列中,对数列数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4、对时间间隔不同的连续时点数列来说,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B、加权算术平均C、简单几何平均D、加权几何平均5、若对于1988~1992年某地粮食平均产量(公斤)配合的直线方程为Y=523.8+58t,这意味着该地区粮食平均产量每年年平均增加(D)。A、58%B、523.8公斤C、561.8公斤D、58公斤6、在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时,为保证用这一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期理论发展水平等于这一期的实际水平,应采用(A)A、几何平均法B、高次方程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7、时间数列按指标性质分类,其中(A)是基本数列。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时间数列D、所有的动态数列8、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为(D)A、只能为B、只能为C、只能为D、第A、B两个答案都对9、若现象发展表现为增长趋势,则(A)A平均发展速度大于1B平均增减速度大于1C平均发展速度大于0D以上答案都不对三、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ABCD)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计算方法应该一致D)经济内容应该一致2、时点数列中,各指标值(BD)A)与时间长短有关B)与时间长短无关C)可以相加D)不能相加3、下列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可直接相加(BD)A)年末人口数B)全年工业总产值B)年平均职工工资D)全年钢铁产量4、根据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BD)(1)所得结果之和正好为0B)没有考虑长期趋势影响(3)考虑长期趋势影响D)各季节比率之和调整后为1200%5、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直线Yc=a+bt中采用一般计算法和简捷算法(AC)A)a不一定相同,b一定相同(2)a、b不一定相同C)趋势值Yc一定相同(4)趋势值Yc不一定相同6、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大小取决于(BCD)A)现象发展的环比发展速度B)现象发展的定基发展速度C)现象最初、最末水平D)现象时期的长短7、计算和运用平均速度指标时(ACD)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平均速度指标可以单独使用,不用考虑水平指标B)平均速度指标应与水平指标结合使用C)应注意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同质性D)等A)、C)都对8、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可采用(BC)A)简单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高次方程法D)加权算术平均法9、在移动平均中,设移动n年则(ABC)(A)当n为偶数时,移动后所得新数列较原数列首尾各缺n/2项。(B)当n为奇数时,移动后所得新数列较原数列首尾缺(n-1)/2项。(C)当n为偶数时,移动后所得新数列较原数列首尾缺n项。(D)当n为奇数时,移动后所得新数列较原数列首尾缺n项。四、问答题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有何不同?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各有什么特点?3、最小二乘法公式的推导。4、增长百分之一绝对值的意义?五、计算题1、某企业1989年该厂轿车2万辆,预定2000年年桥车产量较1989年翻四番,93年年产轿车10万辆,问从93年起以什么样的平均的发展速度才能在2000年达到预定任务?2、某厂各月产值有稳定上升的趋势,根据下表资料,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趋势直线方程,并估计各月趋势值。月份产值(万元)月份产值(万元)135737237838334942436104553911446401247《统计学》习题8-统计指数CZW、12、10PART1:一、填空题1、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2、指数按指数化指标性质的不同有(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3、在只有两个因素构成的总额指标中,必然有一个因素是(数量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标数时,应将(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它固定在(报告期)。5、指数体系中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为:总额指数等于各构成因素指数的(连乘积),总额指标指数相应的绝对增减量于各构成因素指数绝对增减量(代数和)。6、在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固定权数W是经过调整计算的。编制物价指数的公式是()。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7、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标中起(媒介)和(权数)的作用。8、利用平均指数法编制指数时,已知数量指标个体指数及相关基期总额,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的表达式是()。在公式中(q0*p0)是权数。二、简答题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有何作用?2、简述指数分析的作用。三、单选题1、若利用同样多的成本费用增产10%,则单位成本费用(A)A、降低B、增加C、不变D、不一定2、一消费者用同样多的钱所购商品减少20%,该类商品物价(D)A、降低20%B、降低80%C、上涨20%D、上涨25%3、q表示销量,p表示销价,那么∑/∑表示(C)A、销量的变化B、销价的变化C、销售额的变化4、在编制多种商品销量指数时(C)A、只要计量单位调为相同后,销量可以相加B、若各种商品计量单位相同,销量可以直接相加C、即使各种商品的计量单位相同,销量也不能直接相加5、编制总平均指标指数时,其中的数量指标(C)A、可以直接相加B、不能直接相加C、引进同度量因素后可以相加6、在总平均工资额的变动分析中(B)A、总平均工资额相当于质量指标B、人数结构相当于数量指标C、各组工资水平相当于总额指标7、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2.5%,产量增长了8%,则单位成本(B)A、降低了4.5%B、增长了4.5%C、增长了21.5%D、增长了4.2%。四、多选题1、某企业去年三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06%,这个数是(BCD)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D、静态指数E、动态指数F、质量指标指数2、去年某地区工业总产值为乙地工业总产值的125%,这个相对数是(BEJ)A、产量指数B、静态指数C、动态指数D、个体指数E、总指数F、质量指标指数J、数量指标指数3、某商店第四季度商品销售量为第三度的125%,这个相对数是(AB)A、综合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D、比较相对数4、利用指数体系分析总额指标的变动原因时,其主要步骤是(ABC)A、计算总额指标相对、绝对变化程度B、分析构成总额指标因素的变动对其产生的影响程度C、写出联系式并作文字分析说明5、在分析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化时(ABD)A/搞清楚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含义数学表达式B/理解表达式中有关总额指标、因素指标C、在其影响因素中,各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数量指标因素,各组人数相当于质量因素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D、其指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平均指标,这是总平均指标指数与一般总额指标数的区别。五、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地区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9600万元,1993年增到12600万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社会商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0.5%。试分析该地区零售额总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物价两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2、某企业有下列资料商品名称生产费用(万元)1993年比1992年产量增加%1992年1993年甲乙2000450024004800+25+40合计65007200试计算分析该厂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成本总指数并分析1993年该企业成本费用增减变化的原因。3、某市几种主要付食品价格资料如下:食品基期报告期销价(元/公斤)销量(万公斤)销价(元/公斤)销量(万公斤)蔬菜猪肉鲜蛋水产品1.008.006.0010.00541.51.22.0015.008.0011.506521.6要求:(1)各种食品价格指数和销量指数(2)物价总指数和销量总指数(3)各种食品价格入全部价格变动使该市民购买同样多的东西而增加的支出额4、某公司所属两个企业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企业名称工人数(人)平均工资(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乙800120010001300325300370350合计20002300————试分析:(1)该公司人均工资的变化入变化原因;(2)该公司工资总额的变动及变动原因。PART2:一、简答题1、什么是复杂经济现象总体,它有什么特征?2、简述因素分析的步骤。3、如何进行总平均指标变动分析?二、计算分析题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资料如下:名称单位销量销价(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皮衣皮鞋皮包件双个300040001000450050001500350120180500100120要求:(1)计算个体销量指数和个体价格指数(2)计算销量总指数,销价总指数(3)分析该商店销售额的增减变动原因。2、某厂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名称单位成本(元)1993年产量1992年1993年计划实际计划实际甲(件)乙(本)65080600756207510,00040,00015,00050,000要求:(1)以1993计划产量为同度量因素编制成本计划指数。(2)1993年与1992年对比的成本总指数和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费用。3、某商店四种商品销售额和价格资料如下名称1992年销售额(万元)1993年销售额(万元)个体物价指数%甲乙丙丁82045095084094040011509001109011598要求:(1)计算四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2)对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4、某企业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工人人数工资总额(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技工徒工20010025025060000150001000050000要求:(1)计算各类工人基期、报告期平均工资入全厂人均工资。(2)分析全厂工人人均工资变动及变动原因。三、单选题1、下列指标中属指数的是(B)A表明两厂劳动生产率的比值B表明某地区工业产量历年动态的指标C表明某厂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指标D表明某单位职工结构情况2、指出下列指数中属于总指数(A)A某地区1993年工业总产值与1992年工业总产值对比为121%B某地区某种矿产量同过去比为103%C某种商品价格上涨17%D某种产品产量增长24%3、商品销售额指数的因素是:甲、单位商品售价乙、商品零售量。总成本指数的因素是:丙、生产量丁、单位成本。指出其中的质量指标(E)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E甲丁4、若销量增长5%,零售价上涨4%,则商品销售额增长(D)A、100%B、20%C、1%D、9.2%5、1991年销售额为1200万元,1993年增至2500万元,物价上涨了5%,则销量指数为(B)A、198.4%B、98.4%C、105%D、5%6、某公司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10%,产值增加了20%,本公司的人数(D)A、增加10%B、增加5%C、增加2%D、增加9%7、某企业各产品成本平均上升了8%,产量增加了3%,其生产费用(D)A、降低5%B、增加11%C、增加24%D、增加了11.4%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8、指出下列指数数列中不可变权数指数(B)A、B、C、D、9、q表示销量,p表示销价,表示(A)A、报告期销量比基期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B、报告期各种价格变化而增加的销售额C、由于价格,销量变化后而增加的销售额10、下列算式中,(B)是反映由于人数结构变化而增加的产值:A、B、C、D、四、多选题1、在包含平均指标的工资总额指标变化原因分析时,其因素包括(ABCD)A、工人人数B、总平均工资C、各组工人结构D、各组工资水平2、反映某地区工业产量1993年比1992年增加21%,这个指标是(ABCD)A、动态相对数B、产量指数C、总指数D、表明工业产值相应增加21%4、对下列指标变化原因能用指数分析方法的有(ABC)A、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B、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产值影响C、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成本的影响5、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有(ABE)A、各种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程度的相对数B、劳动生产率变动程度相对数C、生产量增长程度D、播种面积变动程度相对数E、单位面积产量变动程度相对数五、填空题、1、指数与一般相对数不同在于(将不能加总的现象变为可以加总的现象对比)。2、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数指数法)。3、已知商品收购价格上幅程度,又取得报告期收购额,其收购价格总指数的计算用(调和平均数指数)。4、当已知报告期质量指标,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基期数量指标,要反映质量指标的变动用(综合指数法:)方法。5、单位成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但(不适宜用)指数分析方法。6、包含了说平均指标的总额指标变化原因的分析,实际上是要进行(多)因素分析。7、平均指数中的数量指标可以是(q0p0、q1p1)。8、对总额指标变化原因的分析一般采用三步式一、(总变动分析)二、(各个因素变动分析)三、(指数体系分析)9、同度量因素选择标准是(数量指数编制同度量指标为质量指标并确定在基期;质量指数编制同度量指标为数量指标并确定在报告期)。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统计学》习题9-假设检验一、名词解释1.统计假设2.检验的统计量二、填空题1.进行假设检验所遵循的(小概率原则):概率论中关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小概率不会发生)的原则。2.均值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统计量),对于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是假设检验中(的基础)。3、根据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填表;-填空情形原假设为真原假设为假接受假设正确取伪(第二类)拒绝原假设拒真(第一类)正确4、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原假设正确但却被拒绝了的错误,又称为(拒真)的错误。产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由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给出的,事实上犯此类错误的概率就等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三、单选1、下列属于右侧检验的是(C)。A,;B,C,D,2、下列属于双侧检验的是(A)。A,;B,C,D,3、在单一均值假设检验中,若所抽取的样本是一个大样本,则假设检验的总体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A):A(均值大样本)B(均值小样本)C(成数)D(方差)4、当原假设正确时做出拒绝原假设的决策情形,称为(B)。A正确决策B第一类错误C第二类错误D上述皆可能5、当原假设不正确时做出接受原假设的决策情形,称为(C)。A正确决策B第一类错误C第二类错误D上述皆可能6、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进行假设检验,确定拒绝域的依据是(A)。A、原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B、备择假设为真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C、观测变量的总体概率分布D、观测变量的样本分布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则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入拒绝域是一个(C)。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小概率事件D、大概率事件四.多选1、在单一均值假设检验中,可以使用的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AB)。多选A(均值大样本)B(均值小样本)C(成数)D(方差)2、统计推断的结论可能存在(AB)。多选A、推断误差B、不确定性C、逻辑错误D、不可行性E、外延错误3、在假设检验中,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如果要计算发生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则必须有(ADE)。A、原假设是精确假设B、备择假设是精确假设C、原假设是非精确假设D、备择假设是非精确假设E、样本给定4、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要增加检验的功效,则可以采用的方式有(AC)。多选A、加大显著性水平B、减小显著性水平C、加大样本容量D、减小样本容量E、使用精确分布五.简答题1、简述假设检验的程序。2、简述单一均值双侧假设检验的技术步骤(Za值已知)。六、计算题1、某地农村上次人口普查的资料为平均家庭人口数为4.5人,平均每户年收入为2628元。现从该地农村家庭中随机抽取了400户进行调查,得到平均家庭人口数4.4人,标准差为1.2人;平均每户年收入为2691元标准差为453元,试问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该地农村现在的平均家庭人口数是否已不同于上次普查?该地农村户均年收入是否有了显著提高?解:这是一个大样本均值检验的问题,在该问题中,对于平均家庭人口数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可以设置为:人,人由样本资料=4.4人和s=1.2人可得标准化检验统计量z的值为:在显著性水平=0.01之下,查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查得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z=z0.005=2.58,或者查得检验统计量z=-1.67时的p值为p=0.095。由于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样本资料不能说明该地家庭平均人口数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平均每户的年收入额,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可设置为:元,元写成相应的精确假设为:元,元由样本资料=2691元和s=453元,可计算得检验统计量z的样本值为:在显著性水平=0.01之下,由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查得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为z=z0.01=2.33,或者查得检验统计量z=2.78时的p值为p=0.0027。由于,或者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认为该地农村户均收入已经有了显著提高。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2、某企业接收到供货单位发运来的一批零配件,合同规定该批零配件的合格率为95%。该企业从这批零配件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检验,合格率为90%,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该企业应否接收这批货物?解:企业是否接收这批货物,取决地该批货物的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标准。为此,可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为了进行检验,将该假设变换成精确假设,即将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写为:,虽然此问题中的总体并非正态总体,但是因为样本容量n=100,是大样本,所以可用上述总体比例假设的z检验法。检验统计量z的值为: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由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可查得上侧分位数为z0.05=1.645,或者查得与检验统计量z=-2.294相应的p值为p=0.011。由于,或者,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批零配件的合格率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该企业不应该接收这批货物。3、计算题:为了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的构成和生活情况,现从重庆市抽取了由36户家庭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调查得到样本资料如下:家庭人口数(人)1234567户数(户)151410411试估计:1)该市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并在95%的置信概率下计算该市平均每户人口数的置信区间;2)该市4口及4口以上家庭在总户数中的比例,并以95%的置信概率给出该市4口及4口以上家庭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解:1)平均数=3.5;标准差=1.457;抽样误差=0.201;t=1.96;估计:3.1Za=--1.645。接收H0。即月支出低于200元的学生高于15%。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统计学》习题10-综合练习题一、单选1、使用标准差比较标志变异程度的条件是(C)。A、同类现象B、不同类现象C、平均数相等的同类现象D、平均数不等的同类现象2、从总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属于(C)。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在如下数据:75、73、72、70、68、54中,众数是(D)。A、72B、70C、71D、不存在4、在组距数列中,95这个数据应归在(A)组中。A、95—105B、85—95C、85—95或95—105D、85—95和95—1055、要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则总体单位是(B)。A、50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C、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某工人月工资180元,则“工资”是(D)。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总体单位D、数量标志7、各个数据皆不相同时其众数为(D)。A、最大的数据B、最小的数据C、中间的数据D、不存在8、在同一数列中,若各变量值不等,则几何平均数(G)与算术平均数(X)比较有(B)。A、G>XB、GX则为左偏分布E、M0n时,几乎等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在(N-n)/(N-1)趋于1时,可采用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E一定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相等。14.在单一均值假设检验中,可以使用的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AB):A(均值大样本)B(均值小样本)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C(成数)(方差)15.统计推断的结论可能存在(AB)。A、推断误差B、不确定性C、逻辑错误D、不可行性E、外延错误16.在假设检验中,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如果要计算发生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则必须有(ABE)。A、原假设是精确假设B、备择假设是精确假设C、原假设是非精确假设D、备择假设是非精确假设E、样本给定17.进行假设检验时,如果要增加检验的功效,则可以采用的方式有(AC)。A、加大显著性水平B、减小显著性水平C、加大样本容量D、减小样本容量E、使用精确分布三、填空题1、品质标志属于(定类)尺度或(定序)尺度。2、平均数要受(标志值)和(次数分布)两因素影响。3、在对称分布下,偏态系数(a3=0);在左偏分布下(a3<0)。4、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柚样,若其它条件不变,当误差范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增加到(4倍),若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应为原来的(1/4)。5、随机抽样中所采用的随机柚样方法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6、频数的累计可分为(向上累计)和(向下累计)。7、相关分析的每一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一个是(确定性的),另一个是(随机的)。8、如果时间数列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拟合直线方程;如果(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拟合指数方程。9、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0、指数按指数化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质量指数)和(数量指数)。12、平均数要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分布)两因素影响。13、在对称分布下,偏态系数(a3=0);在右偏分布下(a3>0)。15、抽样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在重复抽样时的计算公式是(),在不重复抽样时的计算公式是(*)。16、在相关关系中,按照相关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17.均值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统计指标),对于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是假设检验中(最基本的内容)18.假设检验的第一类错误是原假设正确但却被拒绝了的错误,又称为(弃真)的错误。产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由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给出的,事实上犯此类错误的概率就等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四、简答题1、简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2、什么叫重复抽样?什么叫不重复抽样?二者有什么不同?3、简述编制综合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4、简述指数分析的作用。5、进行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10%和5%,抽样单位数应如何改变?6、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7、在何种情况下应当用标志变异系数来判断标志值的离散程度?8、简述假设检验的程序。1)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规定检验的显著性水平;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3)构造用于检验的样本指标,即检验统计量;4)在原假设为真的假定下,根据检验统计量的概率分布,确定出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并由此临界值构造出检验的拒绝域和接受域,或者计算出假设检验的p值;5)比较检验统计量的实际样本值与其临界值,或者比较假设检验的p值与显著性水平,并根据比较的结果做出拒绝或不能拒绝原假设的决策。五、计算与应用1、某地6家商店人均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下:商店序号人均月销售额(千元)X利润率(%)Y12345665834712.610.418.56.48.11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回归方程,若人均月销售额为2千元,估计其利润率。(3)、计算回归会计标准误差。2、有甲、乙两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5)甲班乙班成绩分组(分)人数(人)成绩分组(分)比重(%)60以下360以下1060—70760--701870—801870--802880—901680--902490—100690-10020合计50合计100试计算甲、乙两班数学的平均成绩,并比较哪个班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大。3、假定某企业某产品上半年月主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10)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1234562344567372727170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判断相关情况(2)、建立回归方程,假定产量为5.5千件时,单位成本是多少?(3)、计算回归估计标准误差4、某企业有下列资料商品名称生产费用(万元)1993年比1992年产量增加(%)1992年1993年甲乙2000450024004800+25+40合计65007200试计算分析该厂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成本总指数并分析1993年该企业成本费用增减变化的原因。5、某乡1993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查100亩,测得平均亩产为550斤,标准差为45斤(不重复抽样),试计算:(10)1)抽样平均误差:2)概率保证程度为99.73%条件下,乡平均亩产的可能范围和总产量的可能范围。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6、有甲、乙两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甲班乙班成绩分组(分)人数(人)成绩分组(分)比重(%)60以下360以下1060—70760--701870—801870--802880—901680--902490—100690-10020合计50合计100试计算甲、乙两班数学的平均成绩,并比较哪个班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大。7、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资料如下:(10)名称单位销量销价(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皮衣皮鞋皮包件双个300040001000450050001500350120180500100120要求:(1)计算个体销量指数和个体价格指数(2)计算销量总指数,销价总指数(3)分析该商店销售额的增减变动原因。8.某地农村上次人口普查的资料为平均家庭人口数为4.5人,平均每户年收入为2628元。现从该地农村家庭中随机抽取了400户进行调查,得到平均家庭人口数4.4人,标准差为1.2人;平均每户年收入为2691元标准差为453元,试问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该地农村现在的平均家庭人口数是否已不同于上次普查?该地农村户均年收入是否有了显著提高?解:这是一个大样本均值检验的问题,在该问题中,对于平均家庭人口数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可以设置为:人,人由样本资料=4.4人和s=1.2人可得标准化检验统计量z的值为:在显著性水平=0.01之下,查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查得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z=z0.005=2.58,或者查得检验统计量z=-1.67时的p值为p=0.095。由于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样本资料不能说明该地家庭平均人口数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平均每户的年收入额,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可设置为:元,元写成相应的精确假设为:元,元由样本资料=2691元和s=453元,可计算得检验统计量z的样本值为:在显著性水平=0.01之下,由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查得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为z=z0.01=2.33,或者查得检验统计量z=2.78时的p值为p=0.0027。由于,或者所以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认为该地农村户均收入已经有了显著提高。9.39 2011年《统计学》习题集-陈正伟CZW某企业接收到供货单位发运来的一批零配件,合同规定该批零配件的合格率为95%。该企业从这批零配件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检验,合格率为90%,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该企业应否接收这批货物?解:企业是否接收这批货物,取决地该批货物的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标准。为此,可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为了进行检验,将该假设变换成精确假设,即将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写为:,虽然此问题中的总体并非正态总体,但是因为样本容量n=100,是大样本,所以可用上述总体比例假设的z检验法。检验统计量z的值为: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由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可查得上侧分位数为z0.05=1.645,或者查得与检验统计量z=-2.294相应的p值为p=0.011。由于,或者,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该批零配件的合格率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该企业不应该接收这批货物。10、计算题:为了研究城市居民家庭的构成和生活情况,现从重庆市抽取了由36户家庭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调查得到样本资料如下:家庭人口数(人)1234567户数(户)151410411试估计:1)该市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并在95%的置信概率下计算该市平均每户人口数的置信区间;2)该市4口及4口以上家庭在总户数中的比例,并以95%的置信概率给出该市4口及4口以上家庭所占比例的置信区间。解:1)平均数=3.5;标准差=1.457;抽样误差=0.201;t=1.96;估计:3.1Za=--1.645。接收H0。即月支出低于200元的学生高于15%。一二三四五20(20)20(10)10(10)15(3)3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