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50 KB
  • 2022-04-22 11:16:44 发布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无答案.doc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练习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6、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9、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10、我国社会主义主机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二、判断题1、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说,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对2、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错(遵义会议)3、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错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错(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坚持解放思想。错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的主题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7、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错(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8、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对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错(发展)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对三、选择题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这个报告是(B)。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论新阶段》C.《实践论》D.《中国革命和建设》2、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是(C)。A.理想问题B.理论问题C.道路问题D.作风问题3、党的根本性建设是(A)。A.思想理论建设B.组织制度建设C.作风建设D.法制建设4、我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在(D)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5、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C)A.和平和发展B.解放思想C.改革开放D.实事求是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坚持(D)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立党为公D.执政为民7、我党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是在(D)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8、我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是在(D)A.十四大B.十五大C.十六大D.十七大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10、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D)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四、思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5、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马克思列宁主义2、中国人民的实践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4、实事求是5、经济建设、改革开放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7、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与时俱进9、发展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三、选择题1、B2、B3、A4、D5、C6、D7、C8、C9、B10、D四、思考题略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提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毛泽东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判断题1、思想路线,也就是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对2、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错3、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对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与时俱进。错(实事求是)5、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对三、选择题1、我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党的(A)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B)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改革开放D.与时俱进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D)。A.社会性B.进步性C.实践性D.创造性4、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B)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改革开放D.与时俱进5、江泽民指出:(C)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A.改革开放B.发展C.创新D.解放思想四、思考题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2、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4、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5、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实事求是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4、实践5、马克思主义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对三、选择题1、A2、B3、D4、B5、C四、思考题略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填空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5、简单地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判断题1、认清社会制度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错(认清国情)2、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错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错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错(人民大众)5、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对三、选择题1、(A)是近代中国第一和最凶恶的敌人。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2、近代中国革命以(C)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3、我党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纲领是在(B)A.一大B.二大C.三大D.四大4、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中(B)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根据地的建设5、毛泽东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B)建设放在首位。A.制度B.思想C.组织D.作风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与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发宝及其相互关系?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半殖民地、半封建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3、无产阶级的领导权4、保护民族工商业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三、选择题1、A2、C3、B4、B5、B四、思考题略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填空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度性质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遵循的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5、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56年。二、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2、党和政府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互助合作、稳步前进的方针。错(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采用的是和平赎买的方法。对4、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5、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也就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对三、选择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B),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现代化B.工业化C.社会化D.市场化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的是(C)道路。A.国家经营B.集体经营C.互助合作D.公私合营3、到(B)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A.1954年B.1956年C.1958年D.1949年4、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毛泽东讲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C)”。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消灭剥削制度C.解放生产力D.发展生产力5、(C)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抗日战争的胜利四、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过渡性2、一化三改造3、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4、自愿互利5、1956年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三、选择题1、B2、C3、B4、C5、C四、思考题略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填空题1、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2、邓小平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最主要的。3、邓小平在1986年9月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5、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判断题1、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对2、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邓小平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3、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对4、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错(发展)5、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三、选择题1、20世纪50、60年代,将社会主义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2、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D)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3、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D),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D.共同富裕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人D.科学技术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B)为本。A.发展B.教育C.科技D.人才四、思考题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2、怎样全面、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生产力3、发展生产、共同富裕4、发展5、科学技术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对三、选择题1、C2、D3、D4、C5、B 四、思考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填空题1、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3、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判断题1、党的十二大第一次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错(十三大)2、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是立国之本。错3、党的十四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错(十五大)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错(2020年)5、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目标。错(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三、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B)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2、我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C)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3、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是在党的(B)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4、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A)A.翻一番B.人均翻一番C.翻两番D.人均翻两番5、党的十七大提出了(D)的概念。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5、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性质、发展阶段2、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3、不发达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错三、选择题1、B2、C3、B4、A5、D四、思考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填空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2、改革开放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4、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与是否到失的标准是: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二、判断题1、改革开放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对2、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错(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3、判断一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错(适应生产力的要求)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的。错(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5、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权宜之计。错(根本方针)三、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C)的特点A.相适应B.相矛盾C.既相适应又相矛盾D.既不适应又不矛盾2、毛泽东指出,正确处理(D)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A.主要矛盾B.矛盾的主要方面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D)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对外开放D.改革4、在全面改革中,(A)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D.社会体制5、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是必须始终把(D)作为立足点。A.一切从实际出发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对外开放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四、思考题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4、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5、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稳定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三、选择题1、C2、D3、D4、A5、D四、思考题略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填空题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3、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动共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5、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二、判断题1、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对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精辟论述为我党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3、党的十六大指出,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对4、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对5、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理论创新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错(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三、选择题1、党的(C)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2、马克思主义认为,(B)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A.生产力B.所有制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A.数量B.质量C.控制力D.内涵 4、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对(C)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A.资本B.劳动力C.生产要素D.技术5、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实现现代化(D)是关键,基础在教育。A.经济B.制度C.生产力D.科技四、思考题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4、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5、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市场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共同富裕5、又好又快二、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错三、选择题1、C2、B3、C4、C5、D四、思考题略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填空题1、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4、加强社会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可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二、判断题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所谓政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错(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统治阶级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法制。对5、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对三、选择题 1、(D)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A.改革开放B.发展经济C.解放思想D.党的领导2、实行(B)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C.多党合作D.民族区域自治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B)领导。A.经济领导B.政治领导C.思想领导D.组织领导4、在我国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D)。A.领导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5、民主、自由、人权的核心是(A)。A.民主B.自由C.人权D.平等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的重要意义何在?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依法治国2、人民民主专政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5、人民当家作主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三、选择题1、D2、B3、B4、D5、A四、思考题略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填空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二、判断题1、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对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3、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错(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5、经营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错(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三、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D)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A.发展生产力B.改革开放C.社会主义D.人民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B)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A)的指导地位。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4、(D)是民族振兴的基石。A.经济B.文化C.科技D.教育5、(B)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精神文明B.思想道德C.民族精神D.时代精神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5、怎样理解中国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发展5、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二、判断题1、对2、对3、错4、对5、错三、选择题1、C2、B3、A4、D5、B四、思考题略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填空题1、2005年2月,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纲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4、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二、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者最早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错2、和谐社会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错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错 4、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对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三、选择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治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C)的工作方针。A.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科学发展D.突出重点3、加强德育工作,要把(B)素质放在首要位置。A.科学文化B.思想道德C.身体D.心理4、(B)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A.就学B.就业C.医疗D.保险5、(D)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A.发展B.改革C.开放D.稳定四、思考题1、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5、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民主法治2、以人为本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改善民生5、创业二、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对三、选择题1、C2、C3、B4、B5、D四、思考题略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一、填空题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周恩来将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3、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领导人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4、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5、对台湾问题,我们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攻武备”的总方略。二、判断题 1、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主觉悟的集中反映。对2、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所遗留下来的问题。错3、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4、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对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国家安全最大、最现实的威胁就是“台独”分裂活动。对三、选择题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C)。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香港和澳门问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A.一个中国B.两种制度C.力争和平D.高度自治3、(B)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A.邓小平B.江泽民C.胡锦涛D.陈云林4、2006年4月,胡锦涛指出,(C)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A.和平统一B.一国两制C.和平发展D.合作共赢5、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C),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A.《反分裂法》B.《反对分裂法》C.《反分裂国家法》D.《反分裂中国法》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4、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5、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的内政问题2、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3、19974、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文攻武备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对三、选择题1、C2、A3、B4、C5、C四、思考题略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填空题1、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我们党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5、在对关系上,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与国家主义相统一的原则。二、判断题1、所谓时代主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2、经济全球化是东西方国家共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错3、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错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错(恐怖主义)三、选择题1、1974年,(A)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董必武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C)是时代主题。A.战争与革命B.变革与调整C.和平与发展D.动荡与停滞3、我们必须坚持(D)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独立自主原则B.自力更生原则C.实事求是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我们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是(A)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和平共处D.一视同仁5、各国文明的(D),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A.统一性B.发展性C.继承性D.多样性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3、中国为什么要走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和平与发展2、生产3、独立自主4、和平共处屋项原则5、国家主义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三、选择题1、A2、C3、D4、A5、D四、思考题略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一、填空题1、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2、加强建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3、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4、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矛盾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5、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二、判断题1、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错(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间组织从业人员等。对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充分发挥各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4、我军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5、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年轻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的总目标。错(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三、选择题1、(A)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知识分子2、(C)是人数最多、最基本依靠力量。A.无产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3、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A)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A.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4、(C)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A.政策问题B.组织问题C.党的领导D.策略问题5、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C)。A.社会稳定B.经济发展C.民族平等D.民族自治四、思考题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4、如何正认识解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5、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工人阶级2、爱国主义3、维护祖国统一4、人民内部矛盾5、宗教信仰自由二、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错三、选择题1、A2、C3、A4、C5、C四、思考题略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5、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二、判断题1、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对2、要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错(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3、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错(与时俱进)4、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错(人民的根本利益)5、制度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错(执政能力建设)三、选择题1、历史的主体是(C)。A.社会实践B.生产力C.人民D.客观规律2、(D)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依德治国D.依法治国3、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A)是两条最根本的东西。”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艰苦奋斗D.独立自主4、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B)。A.理论联系实际B.密切联系群众C.批评与自我批评D.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D)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A.实践性B.革命性C.进步性D.先进性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4、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5、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共产党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改善党的领导4、一切为了群众5、脱离群众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三、选择题1、C2、D3、A4、B5、D四、思考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