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5 KB
  • 2022-04-22 11:34:20 发布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修改版.doc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其中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DP来表示。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算出每个指标的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以及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第六,现代经济增长的扩散,尽管有扩散到世界范围的倾向,但实际的扩散却是有限的,只局限于不到全世界1/3人口的范围内。上述六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在这些相互联系的增长特征中有一个共同纽带,即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它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许多特殊内容。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虽然发展中国家各国之间在历史、文化、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差异很大,但这些国家却拥有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低下的生活水平,表现如下:首先,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贫富鸿沟更大;最后,大范围的贫困。(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由于人力资源素质、资本存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产率水平比较低下。(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发展中国家儿童占总人口的比率较高,因此从业劳动力抚养的儿童和老人的数目也多,这就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赡养负担。(4)高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发展中国家相当部分的29 劳动力未得其用,主要表现为公开失业和低度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农业部门收入、农业劳动力以及农村人口所占比例相比发达国家普遍较高。(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受发达国家支配,依附于发达国家。(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独立后政府干预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运行不灵且受到严重扭曲,无法发挥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功能。以上七个方面,构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结相互加强,成为“不发达”状况的基本元素。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而对于经济发展的定义有很多,目前,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其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加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二者关系如下:区别: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村会和政治体制变革即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联系: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社会进步的首要条件。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必须得到全而的增长。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根据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水平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发展中国家尚未商品化的农业活动等,由于不通过市场进行交换,不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在GDP中无法得到反;其次,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收入分配状况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财富及财富的增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与分散到大多数人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这很难通过GDP反映出来,同时,它也不能反映出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这是因为福利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同时福利又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再次,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大的统计失真。在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必须对各国的GDP指标进行技术处理,并按照汇率折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而汇率只能反映贸易品的价格,无法反映非贸易品的价格。各国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不一样,这就造成按汇率来折算各国GDP失真。一般说来,低收入国家的非贸易品相对价格较低,因而居民的实际收入要比按汇率折算的收入高;最后,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等代价不由市场交换的各方承担,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以及GDP系列指标中。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静态的插曲”:古典经济学曾经29 都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课题,注重长期研究,并以整个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但是边际革命出现以后,经济增长问题逐渐退隐,资源配置成为经济研究的主题。从这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通常是静态分析或比较静态分析;制度被视为既定的因素或是外生变量而不予讨论。这段时期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静态的插曲”。创新理论: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没有产生在质上的新的现象,而是同一种适应过程”,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具备的条件:1.对新技术的发明和新资源的发现引起高度的重视;2.对新资源、新技术的经济潜力具有正确的审度的天资;3.新技术和新资源等在投入使用后能够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目前在发展理论文献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发达国家属于中心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属于外围国家,二者的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国际贸易的收益更多由中心国家获得。外围发展中国家会陷入失业、外部不均衡和贸易条件的恶化的恶性循环。广义的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不像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是可以灵活调整的,价格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国家干预是有必要的。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在政策主张上新古典主义者往往注重市场和价格的作用,对政府的作用存有疑虑甚至加以反对。二、问答1.简要评价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斯密的增长理论包括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按斯密的定义,国民财富是“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这一定义具有现代经济学通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涵义;其次,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是分工,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则和人口的增减有关,更取决于资本的丰歉。分工之所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艺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数量的增长,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同时,人口数量对分工也有影响,劳动分工的好处依赖于需求集中的程度,需求集中的程度受人口数量的制约。斯密还注意到了人口质量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斯密认为资本主要通过节俭来增加。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当首先把资本倾注到最有利的部门,一直到注满为止,然后资本溢出,注入到其次有利的部门,又一直到注满为止,如此次第配置下去;最后,斯密还论证了国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他看来,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对外贸易可使一国的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使国民财富和收入都有所增加,同时,国外贸易还增进消费者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基于这些观点,斯密成为自由贸易的热心鼓吹者和贸易限制的坚定反对者。2.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概述各个阶段的主要流派和观点。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9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形成时期。从时间上看是20世纪40—50年代,上限是1943年,下限至1960年。在这一阶段,结构主义学派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发展经济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论点有这样三个: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化论。①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有三种: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本,是指物质资本。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一般发展中国家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形成率较低,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束缚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资本匮乏,如何提高资本形成率就成为了极其紧迫的问题。②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业化是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是传统农业,因此,在这一阶段,工业化被认为是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工业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③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结构主义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不完善,价格机制的作用有限。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应当对经济适当进行干预。除此以外,马歇尔计划、苏联经验的示范效应和凯恩斯理论的也为计划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在这一阶段,新古典主义重新得势,但结构主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激进主义者也加人论战,与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三分天下。①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首先表现为对经济计划化和市场作用的重新评价上。尽管许多国家实行了计划化,但结果却令人失望。经济学家对计划化的批评增加,市场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再度受到重视。其次,新古典主义的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农业问题、国际贸易问题、项目评估问题等各种研究领域,新古典主义理论和方法都占据了重要地位。②激进主义的兴起。在该阶段,激进主义发展理论形成一股令人注目的力量。激进经济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发达国家位于中心,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外围的资本主义模式是中心国家通过殖民统治或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强加于外围国家的,因此外围处于中心的支配控制之下。除此以外,外围的经济也受制于中心国家。以中心—外围论为基点,激进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状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阶段。从时间上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发展经济学死而不僵。新古典主义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统一了发展研究,成为发展经济学的新正统。随着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持单一经济学(即一种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间的经济理论)观点的人日益增多,一部分经济学家更是将发展经济学视为正统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或派生形式。发展经济学逐渐走向衰落。第三章一、名词解释外延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经济增长,我们称之为外延(粗放)型增长。自然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劳动力投入的角度说明了人口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个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自然增长率”这个概念。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二、问答1.什么是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29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被归结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出现的增量,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而结构变迁是区分增长和发展的指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区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1)直接因素是指资源投入数量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即生产要素,通常包括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劳动力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一个社会潜在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孤立的劳动力并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力必须与生产资源相结合,才能构成社会经济实际劳动力的投入。自然资源的贫乏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约束作用,但对经济增长不起决定性作用。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匮乏,以及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数量上和结构上的适应性,常常成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巨大难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另一直接因素。资源使用效率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来进行衡量。(2)间接因素是指那些既影响资源的数量也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两类:一是技术,二是制度。技术直接影响着资源使用效率,技术进步还提高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全部经济增长,包括那些由资本积累直接组成的经济增长,都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制度为经济活动提供了秩序,还与技术一起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盈亏。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最为直接的影响表现在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这无疑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加快。2.概述主要增长模型及其所揭示的基本理论观点。1.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说明的是稳态的经济增长所应具备的条件。假设:(1)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量比是可变的,从而资本劳动比也是可变的;(3)规模报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4)不考虑技术进步。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式是。是有保证的增长率,储蓄率s=S/Y,资本-产出比率v=K/Y,投资效率=1/v,其中S是储蓄量,K为资本存量,Y为国民收入。若资本-产出比为实际中发生的资本-产出比,则在实际储蓄率水平下,由基本方程导出的增长率为实际增长率,记作g;投入-产出比若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出比,则这样得到的增长率为有保证的增长率,记作gw;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收入的增长必须与劳动力的增加同步,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此时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gn。哈罗德认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等。根据哈罗德的理论,若实际的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则说明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小于企业家意愿的投入-产出比,产出不能达到企业家的意愿水平。此时,企业家会增加投资加大产出,从而使实际产出水平进一步的增加,实际的增长率继续增大,形成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更大的缺口。同理,若实际增长率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家就会减少投资减少生产,从而使实际的增长率继续减小。这得出了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偏差则经济体系不但不能自我纠正还会持续产生更大的偏离的结论,这就是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不稳定原理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很难在稳定的速度上发展,而是会出现剧烈波动的状态。2.索洛模型29 索洛模型是以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即使资本产出比是可变的,整个经济也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假设:①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资本产量比是可变的,从而资本劳动比也是可变的;③规模报酬不变,但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④完全竞争,工资率和利润率分别等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1)总量生产函数:Y=F(K,L)。其中,K是资本,L是劳动。由于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点,令,,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y=f(k)(2)资本积累: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k=s·f(k)-δk。其中s·f(k)=i表示人均投资量,δ为折旧率。当资本存量不发生变化,即△k=0时,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我们用k*来表示。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当资本存量初始水平低于稳态水平,投资大于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会增加,与产量一同增长,直至达到稳态水平。反之,当资本存量的初始水平高于稳态水平,投资小于折旧,资本存量会减少,同样会走向稳态。一旦资本存量达到稳态水平,投资等于折旧,资本存量水平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储蓄率是稳态资本存量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将有较大的资本存量和较高的产量水平;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将有较少的资本存量和较低的产量水平。但储蓄率的增长只影响收入水平和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率,对长期内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可见,资本积累本身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增长。在选择稳态时,政策的制定者的目标是使社会各成员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他们关心的是能够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有最高消费水平的稳态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表示为k**。黄金律稳态的条件是MPK=δ(3)人口增长:引进人口增长这一因素以后,工人人数的增长导致人均资本量减少。资本积累的增量可以表示为△k=sf(k)-δk-nk=sf(k)-(δ+n)k。nk表示人口增长对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n为人口增长率。(δ+n)k是使人均资本存量不变所必需的投资量。在稳态中△k=0,i*=(δ+n)k*。在有人口增长的稳态中,由于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不发生变化,总资本量和总产量也按人口增长率n的速度增长。但当人口增长率提高时,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减少,这解释了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现象。人口增加同时还影响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是k*是这样一种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有MPK=δ+n(4)技术进步:纳入技术进步因素以后,生产函数变为Y=F(K,AL)。其中A是劳动效率,AL效率劳动,该新生产函数表示Y决定于资本K的数量和效率劳动量AL。假设是技术进步造成劳动效率以某种固定速度增长,劳动效率增长的速度为λ,由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是n,每单位劳动的效率收入的速度增长,效率劳动的增长率是n+λ。此时,索洛模型的方程为。引入技术进步时,一旦进入稳态以后,人均产出量以λ的速度增长,总产量以n+λ的速度增长。人均产量的长期增长率决定于劳动放大型技术进步的速度,技术进步是外生的。由此可以得出推论:如果各国经济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各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趋于一致。这种趋同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经验中已有所表现,它是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推断。3.AK模型AK函数:是一个不存在要素报酬递减的最简单的生产函数。其中,A29 是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正常数,Y是产出,K看作是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的广义资本。除去新的生产函数,该模型沿袭了一切索洛模型的其他假设。将AK生产函数的总量形式化为人均量形式:y=Ak。将它带入索洛模型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公式,可以得到AK模型的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公式:。由于s、A、n、δ独立于k,所以只要sA>sf(k)/k,该模型中所有的人均变量均以相同的速度增长。此时,任意人均资本存量都是AK模型的稳态。结论:(1)AK模型可以在没有技术进步,外生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的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2)AK模型中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等,较高的储蓄率、较低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可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3)AK模型认为不存在不同经济趋向一致的趋势。4.简述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理论?波特在《各国的竞争优势》一书中,将各国“竞争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的阶段,波特认为大多数国家目前仍停留在这一阶段,只是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取得优势;第二阶段是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大规模投资为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物化为物质资本,分工和专业化已高度发展。随着闲暇和收入的增加,消费日益多样化,教育水平开始大幅度提高,信息积累速度加快,人口转变已经完成,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工业化国家已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按波特的判断,只有美国和前西德已进入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必须做出调整以提供创新的环境,个人价值受到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学术交流和学术机构的运营、人力资本的高度积累、一般性爱智活动的普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教育回报率的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已具备。波特似乎认为这是发展的最高阶段;第四阶段是衰落阶段或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财富积累到特定水平,人们从专注于生产性投资转向非生产性活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停滞,消费不能相应节制而引起长期通货膨胀。波特认为,英国正处于这一阶段。第四章1.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1)生产要素严重短缺。一国拥有的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存在性状,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和持久性。如果一个国家从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起步,它将长期居于在这两方面具有较佳禀赋的国家之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普遍面临资本不足、劳动者素质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停滞又导致了物质资本积累不足,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爱要素使用效率及生产率的低下。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必须依靠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面临生产要素紧缺,投入不足的问题,这样,经济增长越发显得吃力,无法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结构性弱点。经济的持续增长还依赖于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一国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都对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农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无法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需要。二是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初级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较低,贸易条件经常受进口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三是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国内需求结构畸形。29 (4)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全球化进程将各国都卷入了同一个系统中,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国际间思想和技术的扩散不断加快。这种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发展中国家的外国投资迅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的问题,对于其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生产率,并且以出口作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了持续的高增长率。与此同时,全球化国际间经济的相互影响对于经济增长也有负向作用,它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稳定。(5)制度因素。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正确的政策导向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有步骤地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使得经济逐渐走上持续增长的道路。另一方面,健全的制度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公平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环境。(6)其他外部因素。除去上述种种因素,如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与政治因素等其他一些外部因素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存在着很大关系。2.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即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1)粗放型经济增长给我国带来能源、原材料紧缺问题。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工作的基本原则。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以很高的物耗率为特征,长此下去,在中国并不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必定难以持续。并且,高物耗造成能源、原材料紧缺,使这些产品的价格呈强劲上升趋势,给经济增长带来成本过快上升的压力。(2)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以经济的水平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而更趋严重。由此而形成的结构性瓶颈,一直是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突出障碍。(3)粗放型经济增长重视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品牌和款式,往往导致大量的产品滞销,并带来资金占用等一系列问题。(4)在粗放型增长中,投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不断增加信贷规模与货币投放的压力,从而加大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压力。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大,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问题会更多更大,转变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如果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今后国际竞争将主要是科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较量,不改变增长方式,一个国家将难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第五章一、名词解释贫困性循环:该理论是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其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资本形成:29 在经济层面,凡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者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都可以成为资本。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就给资本形成下了定义,他认为,资本形成即指社会不把其全部的生产活动用于直接消费品的生产,而以一部分用于工具、机器、交通器材、工厂及设备等各种可用来增加生产效能的物质资本的生产。如果社会总劳动力和社会资本总量按一定比例增长,因而人均资本总量不变,我们称之为资本宽化。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能够表示衡量生产效率变化或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增长核算假定有一个把经济中的产出与劳动和资本投入相联系的总量生产函数,利用这个生产函数,可以度量增加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而不能被投入增长解释的残差能够度量要素投入生产率的增长。这个残差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残差。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增进、知识应用时滞的变化、资本存量调整、资本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等。  金融抑制:麦金农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问题。造成“金融抑制”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投资,利用行政手段压低利率,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还可能是负值,导致人们追求实物形式的积累,最终使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减少。麦金农认为,如果要使积累以货币形式进行,就必须保证货币不会贬值,并有收益。其收益可以用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差来衡量。这个差越大意味着收益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这个差值太低,甚至为负数,因此,人们不愿持有货币,储蓄和投资自然难以提高。为什么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差较小甚至为负呢?只能解释为,要么是利率被压低,要么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这就是所谓“金融抑制”。金融深化:所谓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存量规模大、品种多、期限种类的情况。肖则从金融深化的角度分析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浅化,金融资产与国民收入之比不合理,利率不能准确地反映投资替代消费的机会等,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浅化是金融抑制的结果,它压低了国内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从而使金融资产的需求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货币当局对控制名义货币量乏力,反高利贷心理,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抱有怀疑等等,而采取金融抑制战略。利率被人为地压低,一方面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刺激对实物资产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借贷成本低廉,使得一些边际收益很低的项目变得有利可图,刺激了不合理投资的增长,降低了储蓄的使用效率。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发生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减少了劳动力的就业,这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肖认为,推行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在金融深化的经济中,随着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不断上升;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为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创造条件。金融深化的结果将进一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二、问答1.如何理解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你对西方学者的各种资本形成理论有何评价?所谓资本,就是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及其载体,都是资本.资本的形成涉及储蓄,投资,资本积累,资本的大量形成,就是增加储蓄,储蓄增加,能够形成大量投资,投资增加,促进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会增加供给,提高收入,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就会扩大,市场容量增加,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进而扩大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得到发展.当然,大量资本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发展,这还需结合一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技术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本的强调由来已久。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详细的考察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由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实行劳动分工,资本主义的企业家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就是亚当·29 斯密所谓的资本存量。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劳动分工会得到扩大。因此,资本积累量的大小是经济增长率高低的关键。二战以后,西方的学者继承了重视经济增长中资本作用的这个传统,产生了许多资本形成理论,如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些资本形成理论对发展经济学中的资本形成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发展经济学中的几种资本形成理论:(1)“大推进”理论这是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工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仅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比如基础设施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通、通讯、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否则是不能建成这些设施的,工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施条件而难以实现。同时,企业规模过小,企业间彼此提供的外部效应较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很低。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这是一个难以超越的阶段。他认为他的“大推进”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上,具有科学的依据,而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带来外在经济效应。(必须)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实践,人们对“大推进”理论提出置疑,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国家是通过全面、大规模的投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资本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而且大规模投资本身的“规模”就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量。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增长与投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基础设施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不必然导致一定要全面大规模的投资,反而应该是逐步分阶段地来完善。赫西曼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稀缺的资源是资本,因此,不管政府怎样干预,实现“大推进”理论所主张的通过大规模投资实现经济各部门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赫西曼的关联效应认为由于产业的关联,一个产业的增长会带动预期有关联的产业的成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利用有限的资金来发展有利于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2)“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莱宾斯坦在《经济落后与增长》一书中提出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必须)莱宾斯坦列举要进行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第一,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的内在不经济。因为企业必须保持一个最低的生产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第二,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一个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必然要向其他企业购买原材料等,因此,一个产业的存在就要求与它有依存关系的其他产业的存在。第三,当一个国家处于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的最低均衡水平时,收入如果增加,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将促使死亡率迅速下降,但人口出生率并不随之下降,反而可能有所上升,结果是人均收入水平并无提高。因此,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冲破这个障碍。第四,为了在经济体系中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形成持久的发展,则初期的投资努力就必须达到或超过某一最低限度。莱宾斯坦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的循环中,其国民经济中内在的推动力量过小。低下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它们即使不断增加投资,而终难超越收入水平低下的束缚,资本形成的规模都小于经济起飞所需要的临界最小数量。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这种低收入均衡陷阱难以冲破呢?29 莱宾斯坦用提高收入的力量和压低收入的力量的冲突来说明。他认为,经济增长中所存在的这两种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因为这两种力量受不同因素支配。提高收入的力量是由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和投资水平决定的,压低收人的力量是由上一期的人口增长和投资规模决定的。只有当收入水平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时,提高收入的力量才能大于压低收入的力量,人均收入水平才会大幅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是,压低收入的力量往往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收人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收人难以打破低水平的均衡。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才能使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压低收人的力量。不仅如此,莱宾斯坦还指出,实现临界最小努力还要具备一些制度和人文条件,如人们观念的更新,形成追求利润,能承当风险的意识,适宜企业家成长和投资盈利的社会环境等等。(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成熟、大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在罗斯托的六个阶段中,与当前发展中国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前面三个,即传统社会、起飞的前提和起飞。起飞的标志是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程度,他认为,“起飞”就是要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在短时间内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转变,是国民经济发展走上坦途。起飞是罗斯托模式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规模达到一个关键水平,从而引起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和该经济所属的社会的大规模和累进式的结构性转变。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实现,(1)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生产性投资大幅度提高;(2)要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3)要进行政治、社会和制度的变革,使增长具有持续性。罗斯托认为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一国经济就可以实现“起飞”。(必须)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折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作用,它强调了资本和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除此以外,它还特别强调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把制度作为决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理论都强调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认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及摆脱贫困是有启发意义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在经济极度落后,科技不发达,人力资本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资本形成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有片面和绝对的理论倾向。2.资本形成有哪些来源?(1)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起飞阶段,必须首先要解决其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交通、通讯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大量的投资。从理论上讲,投资来源于储蓄,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有限的居民储蓄不足以满足投资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如果储蓄不能满足投资所需,又不能通过对外贸易赚取外汇来进口资本品,也没有外资可以利用,那么只能通过减少或限制消费来增加储蓄。当然,储蓄主要应该来自生产剩余,而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生产剩余主要来自农业。所以农业剩余成为发展中国家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2)储蓄与资本形成。储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换言之,国民收入从供给方面来看被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从需求方面来看被分解为消费和投资。在供求一致时,储蓄等于投资。显然没有储蓄就难以进行投资。(3)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29 虽然储蓄是资本的源泉,但是储蓄只是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储蓄转化为投资,能够产生生产能力以后,储蓄才能够变成资本。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金融机构把储蓄集中起来,在把资本贷给投资者的手中,这样使资金得到了有效地利用,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凯恩斯主义或者苏联模式的影响,走的是计划化、国有化的道路,对金融体制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由于金融体制不健全、国家对金融体制有严格管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拥有足够的储蓄,储蓄也无法转化为投资,或者投资没能有效地形成生产能力。可见,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六章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汤普逊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随着众多学者对其发展补充,该理论也被广泛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且较好的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何以在现阶段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医疗水平不足,再加上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的不断发生,造成了极高的死亡率,人类的平均寿命很短,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人类的出生率往往保持着生物学上的极限。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各种因素受到了控制。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但由于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这一时期出生率依然较高。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死亡率,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出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子女的抚养成本增加和预期收益的减少,从而导致生育观念的改变造成的。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逐步进人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第三个阶段。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出现静止状态,有的甚至在一个时期出现负增长。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虽然没有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医疗水平进步和国际援助的支持,这些国家的死亡率迅速下降。由于出生率仍居高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迅速上升的态势。这是因为,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发达国家人口增加的加速基本上是由于经济增长而诱发的内生现象,是以生产率的显著增长而产生的就业与收入的提高为基础的。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这一变化并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前提,而是借助国际援助(医疗卫生和保健事业的发展)等外力实现的。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缺少社会和经济动因的诱导,因此生育观念和行为并没有改变,人口增长仍停留在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的第二个阶段。由此可见,人口增长变动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联系。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在经济分析史上,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被现代经济学家命名为“人口陷阱理论”(TheTheoryofPopulationTrap),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停滞不前的原因。按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他们认为,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时,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在没有达到这一点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capital29 )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与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的形成也是通过投资实现的。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形成人力资本的途径主要有5个:(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一般说来包括所有影响人均预期寿命和人体体力、精力、耐久力和活力的支出;(2)在职培训,包括由企业组织的传统的学徒式教育;(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企业组织的成人在职教育,包括农村的一些推广项目;(5)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迁移的费用也算作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是这种迁移将有助于解决国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余缺调剂问题。(6)智力外流: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母国迁移到其他国家定居或工作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二、问答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有何作用?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一方面,人口对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人口增长产生了总需求增加的可能性,会激励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经济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首先,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人口增加虽然会扩大消费品的需求,但是它也会使生产成本上升,而且家庭人口的增加会使家庭支出增加,降低储蓄率,不利于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且收入水平的下降又会降低生活水平。其次,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化。如果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失业人数的增加是必然的。最后,过多的人口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保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自然资源和能源将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过渡的开发会破坏生态平衡。2.请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的收益率要高于高等教育?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将教育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收益率较低的高等教育上?各国的投资教育收益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而且据研究表明,其教育收益率还高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这反映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稀缺程度。因此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是合理的。(2)不同教育程度的收益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是大学最低,发达国家的教育收益率是中学较低。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普及初等教育。(3)从收益率上来看,个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社会的收益率。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更大。为了尽快获得本国急需的人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不仅没有使教育收益率达到最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极分化的趋势。3.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人力资本战略已经刻不容缓。(1)全方位改善营养和医疗等服务,提高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制定营养和医疗方案时,不能只从总体上判断,而应该注重营养健康状况最差的群体的营养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段的营养投资。儿童时期的营养情况不仅对其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对其以后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2)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辍学率高,教育脱离本国实际,对不同层次教育的投资不合理等。因此,发展中国家中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首先应该把教育投资的重点由高等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上来,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大力扩张中等教育,适当减缓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适当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该把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多传授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预期收益,降低辍学率。29 (3)减少智力外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渠道的技术、文化、人才的国际交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多种收益。但是伴随着人才交流,也出现了智力外流现象。发展中国家应该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使他们从个人理性的角度认为留在国内也是个人的最优决策。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智力外流,并能吸引外国人才。5.刘易斯、哈里斯、托达罗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有何启发作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其中最著名的。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分析了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的特殊现象。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而且在一个要素有效配置的经济里,劳动在各个行业中的边际产品价值应该相等,否则就会引起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转移。但是,在发展中经济里,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价格并不是按边际产品价值原则决定的,因此保留着几乎可以“无限供给”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是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因此其对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应该大于或等于现行的工资水平。由此可见,两个部门的边际产出是不一致的,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传统部门里的农民收入水平。在刘易斯看来,传统部门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则不存在,这是二元结构经济里的一种特有的失业现象。如果劳动力的流动不受限制,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必然大量涌向工业部门,经济发展就表现为现代部门通过资本积累而扩张,直到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全部吸收完,二元结构消失。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已经出现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依然源源不断地移民城市,刘易斯的理论在解释这一现象时缺乏说服力。哈里斯和托达罗在修正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的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的,在这些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一过程。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恰恰在城市失业已经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倾向。对此,哈里斯和托达罗的解释是,尽管城市中失业现象已十分严重,但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可以做出是否向城市流动的合理决策。准备向城市移民的人们实际上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水平,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大小。这二者的乘积即城市的预期工资。只要城市的预期工资高于一个有保证的农村工资,农村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失业已经存在的条件下继续向城市流入。哈—托模型强调的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而刘易斯模型侧重于从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后者缺少的是对预期的分析。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分析了劳动力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制造业部门之间流动的特殊现象。前提假设: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2.劳动力供给无限;3.工资不变经济运行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不断发展,扩大生产,不断从农村中吸收剩余劳动力来促进经济增长;农业只是被动发挥作用。工业的增长动力来自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来源于利润。经济发展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利润增长快于工资增长;第二阶段,工资增长快于利润增长缺陷:忽视农业发展的意义,会造成农业的停滞;忽视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农业中劳动力转向工业的先决条件评价:假设条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夸大了城市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5.怎样看待中国目前的人口及就业形势?29 人口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人口基数大;二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三是城市人口比重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且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和劳动力过剩显然是今后继续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新生劳动力增长的又一个高峰期。因此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首先,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无法充分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只有实行更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扭转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滑坡的趋势;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艰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分田到户的土地使用制度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最初的“离土不离乡”模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离土又离乡”,形成了“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一支庞大的盲目流动大军。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资本扩展、技术升级、市场容量和人力资本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已逐渐缓慢,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劳动力就业模式将由数量型向效率型转变,伴随这种转变,还将出现更多的过剩劳动力。因此,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对于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七章一、名词解释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处于自然状态或没有被加工过状态的有经济价值的物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为人类所利用并带来经济价值和增加社会福利的部分自然环境要素才构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相对于人类的要求来说总是稀缺的。增长极限论:麦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了中著名的“增长极限论”,认为在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麦多斯把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看做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他认为这五种因素都成指数增长,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引起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速度加快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他用下式来表示这一观点:M=g(1+r)n,其中,g为某一增长因数的基数,r为一期的增长率,M为第n期数量。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可持续发展是作为对以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面临的人口、能源、资源等一系列难题的反应而提出来的。二、问答1.增长极限论的根本缺陷是什么?(1)关于人口增长:现在一般认为人口并不是始终都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人口增长从历史上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①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处于马尔萨斯均衡之中。②出生率高,死亡率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大幅度下降。由于出生率没有相应的下降,所以,这一阶段人口增长很快,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③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由于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以及节育技术的普及,促使出生率下降。在一些发达国家实现了人口零增长,有时甚至出现负增长。联合国的统计分析表明,起初人口增长率是趋于增加,一旦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和一定程度的城市化以后,增长率就开始下降。这个结论与麦多斯等人关于人口增长的假定是相反的,不是人口增长率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而是加速经济增长才能降低人口增长率。29 (2)关于食物供给:列昂惕夫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和通过部分进口来解决食物供给问题。发展中国家在耕地资源和提高土地生产率方面依然有很大潜力。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作物从技术上和组织上提高“土地生产率”两倍或三倍都是可能的。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满足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3)关于不可再生资源:反对该限论的学者认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并不是地球上拥有资源的全部,仅仅是陆地地表资源储藏而已,在地壳的更深处还拥有目前开采技术尚不能开发的大量资源,在广阔的海洋里和海床中还蕴藏更多的矿产资源。而且,随开采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过去不能开采和加工的低品位矿藏资源也会逐步得到利用;科技发展还会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等还指出,麦多斯在论证其理论时忽视了价格机制对资源利用的作用。瓦利兹还指出,当一种资源由于短缺其价格上涨时,低品位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在经济上就变得有利可图,废品的回收就会受到重视,寻找替代品的科学研究必然兴起,这在经济发展史上已有许多先例。(4)关于环境污染:“增长极限论”把经济增长与污染对立起来,看作不可调和的矛盾。批评者承认污染与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他们试图协调二者的关系,寻求既不影响经济增长又可以把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的途径。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主张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主张由政府干预,通过财政、货币、收入等一系列政策和环境保护立法,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一方面以此限制企业的排污量,另一方面也为治理污染筹措了资金。也有学者主张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然,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才能逐步得到解决。2.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资源的纵向公平分配。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物圈的承载能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和环境能持久地被人类享用。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3.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世人震惊。但是,发展中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发展和环境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可以说,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中国都有所表现。(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中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达到13亿,而且每年大约还要净增1000万左右。除了数量以外,人口结构不合理和人口素质低下,也是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目前,人口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2)资源问题: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按1329 亿人口平均计算,我们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了资源相对短缺,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地区分布还很不平衡,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存在着资源开采和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资源的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3)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不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问题,而已经是当代人是否能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第八章一、名词解释技术进步: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所形成的物质改造能力劳动经验、知识和操作的技巧;广义的技术是指科学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物化形态以及知识形态的总称。同样,技术进步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进步一般是指在生产、流通、信息交流等方面所使用工具和程序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硬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劳动者技能。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所有其它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包括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等“软技术”方面的进步。希克斯中性:希克斯的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在资本-劳动比率K/L一定时,使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的边际产量对劳动的边际产量之间的比率。哈罗德中性:哈罗德所谓的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保持不变。换言之,新旧两种生产函数中利润率相等的点,各与之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相同,这种技术进步是中性型的。二、问答1.说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人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是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能节约一种或者几种要素或者改变要素结合的方式,从而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2.技术进步分为几种类型?这种区分有什么意义?技术进步主要分为资本使用性、劳动使用性和中性型技术进步。哈罗德关于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与希克斯是有区别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中性技术进步不会引起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实际上意味着,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从而,即使资本-产出比率不断提高,资本不断深化,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仍然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并不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只是使每单位劳动由于配备更多的资本而增加了它的效率。3.简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通过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就是依靠技术引进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日本)。29 和工业化国家的早期发展阶段相比,今天发展中国家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为了早日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技术引进工作任何一个国家由于经济、资源、人才等种种原因,通过本国的研发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领先与其他国家,即使是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要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因此各个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共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技术引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向国外购买新设备、新产品并加以复制。新设备就是新技术的体现,进口新设备就相当于引进了新技术;新产品不只是作为消费品进口,而是对其进行仿制,把它引入国内生产,这也相当于引进了新技术;②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生产许可证,在国内进行生产;③接受外国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技术援助。这主要是通过进行国际交流来实现的,如通过派遣本国人员去国外进行学习、培训、考察,邀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④通过引进外国公司投资。外商在国内投资除了带来自己引外,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外资企业进行工作接受培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4.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反而会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必须不断购买更新的技术,在技术上逐渐成为发达国家附庸,无法超越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要加强鉴别,引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实现技术上的独立开发和创新。第九章一、名词1.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门是经济中使用可再生产的资本,并由于这种使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那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资本的使用是由雇佣劳动力的资本家控制的,生产的目的是利润。非资本主义部门,即维持生计部门或称生存部门,是不使用可再生产资本的那一部分。这个部门的人均产量比资本主义部门低,因为它的产品不是用资本生产出来的。这个部门的很大一部分是自我雇佣的,如传统农业的小家庭耕作等等。2.产品市场的二元性:在所有不发达国家,产品市场的组织也是不完备的,这种不完备性可用三类价格差别来衡量。首先,村落里的农民对这些商品支付的价格与这些产品在城市中的批发价有很大差别;其次,同一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间有很大不同;第三,农产品是国民总产品中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季节性变动。二、问答1.“二元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首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并存是一个重要特征。现代部门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而传统部门则是贫困落后的载体。其次,经济发展的水平、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相互作用。当现代部门自身力量尚不够强大时,它通常需要从传统部门输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但传统部门要完成现代化的蓄水池这一功能,其自身也必须有所发展,传统部门的萎缩就长期而言并不是可取的选择。第三,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征本身意味着经济发展可以有两条引线:现代部门的扩张和传统部门的改造。这两条引线的交织构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第四,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无论如何界定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制度都是一个重要维度。如李特尔所言:如果在一个经济中,一个重要部分在家长制或准封建制下运行,另一个部分在工资就业制下运行,这个经济就是二元性的。经济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制度选择和制度建设应构成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9 最后,不论何种形态的二元结构理论,都是对不发达经济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只能揭示经济现实中最引人注目的轮廓,却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现实的多样化特征。2.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与他国相比,更具有特色。第一,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典型的劳动无限供给经济;第二,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第三,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经济为主,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第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传统分工格局,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裂变为城市工业(国有工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三元经济结构;第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按照刘易斯等人的设想,从二元经济向一元化的工业社会的过渡主要依赖于现代部门的扩张。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城乡差异,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城市就业、住房、交通和环境恶化的“城市病”,农村则出现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城市“过密”和农村“过疏”问题。这种现象曾出现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目前正在不同程度上由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着。其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倾向日趋明显,现代部门增长的就业弹性越来越小,无法承担解决繁重就业问题的任务。确立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克服城乡矛盾、走出二元经济的基本对策。具体地说,这一对策包括以下三个要素。第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中国走出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通过城市化和现代化来实现。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城市化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是指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能是全部依赖城市的异地转移,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所谓“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必须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方面,大中小城市并举,注意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第二,城乡互助、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中国走出二元,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前提。第十章一、名词解释农民: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在简单的工具和家庭劳动力的帮助下,为满足他们自身消费的需要和完成政治经济力量拥有者所规定的任务而生产。与其相互依存的主要方面为:其一,农民家庭农场是基本的、多功能的社会组织单位;其二,土地耕作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其三,文化形态与农村小社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四,农民从属于“外部”的社会力量。以上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强化,一变俱变。但第一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其他三个方面都是由家庭农场这一典型特征派生出来的。二、问答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作用?29 答:根据库兹涅茨的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贡献。(1)产品贡献。非农业部门的扩大以农业发展为前提,农业不仅要为非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员提供食物,而且还要为某些制造业,如纺织,提供原材料。前者可称之为农业部门的食品贡献,后者可称为原料贡献,合称为农业的产品贡献。(2)市场贡献。农民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等消费品和化肥、农药、农机及其他农业投入品,扩大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刺激了工业生产的扩张。这样,农民作为工业品的需求者,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业的市场贡献还应包括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库兹涅茨称前者为“生产过程的市场化”,后者为“农业净产品的市场化”。(3)要素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的市场贡献来源于农业和其他部门的交换,农业的要素贡献则来源于农业资源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按资源的种类,农业的要素贡献又可细分为资本贡献和劳动贡献。(4)外汇贡献。在工业化进程中,外汇短缺是一个长期问题。在这方面,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获得十分宝贵的外汇。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工业很不发达,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可以说是许多国家获得外汇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外汇贡献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要下降,但可以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的外汇贡献仍是不可忽视的。2.改造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途径?答:传统农业的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制度创新(土地占有方式的变革)和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1)土地占有方式包括:大规模现代耕作或养殖、种植园农业、大庄园、家庭农场独立农业者、租佃制、分成制、不在地主、公社制、集体化农业等。因此,土地占有制度的改革也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租佃合同的改革保障了佃农的使用权,依法签订限制地主驱逐佃农的权利的长期合同,会使佃农更愿意投资于土地,而且也会给佃农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稳定性。再如减租,包括规定地主吸取的地租占农作物份额的上限,佃农家庭可因此拥有更多剩余进行消费和投资。以无偿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激进程度仅次于集体化的改革措施,除耕者拥有的土地外一律没收。(2)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对农业来说,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所有农业技术都必须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当地要素禀赋状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在地多人少的国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有限的劳动力生产出最大的产量。在地少人多的国家,虽然也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是更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不同的技术。这些不同的技术可分成两大系列,即机械(技术)系列和生物系列。3.概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答:农村非农活动的水平决定于“推”和“拉”两方面的因素。在“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仅有的可耕地不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人口密度的提高,农场规模缩小,农户被迫在农场以外寻找出路,增加收入。“拉”的因素则是指有吸引力的非农业工作机会。在达两类因素中哪一类更为重要?这部分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部分取决于人口对土地压力的强度。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传统农业,生产仅能维持生计。农村部门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封闭的“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大多数农户既生产农产品也生产所需要的非农业产品。在生存经济中,农村非农性就业是“供给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要得以满足后的“剩余”。如果农业停滞,农村非农性就业的增长也许是农村凋敝的表现,是“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29 当经济发展超越生存水平以后,需要或“拉”的因素对农村非农性就业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起来。由于在农业和非农业活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非农活动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农业增长和增加的农业收入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需求环境。农业发展和商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户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其结果之一是农村内部和农村与城市间的贸易增加。商业化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市场范围,农村内部的专业化水平得以提高。这意味着农户的资源将在手工业或其他非农业活动与作物种植或养殖活动之间进行重新配置。农业发展不是决定农村非农业活动水平的唯一因素。当一个经济变得较为发达和更加工业化以后,农村非农活动的存在会成为问题:城乡贸易会使新产品取代农村生产的传统产品,运输和营销成本的降低使当地小企业的生产失去竞争优势。农村非农活动要想站住脚跟,不被城市工业甚至国外工业挤垮,必须不断改造,较少地依赖农村型或与农业有关的就业,更多地依赖城市型或与城市有关的工作。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制造业多得多。克拉克利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配第这一思想做了进一步阐释,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这就是所谓“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系数: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比例关系。消费品工业净产值和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即所谓“霍夫曼系数”。霍夫曼的结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平工业达到平衡;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当这个比例超过50%时,称为基本实现城市化;超过70%时则称为高度城市化循环累积因果机制:该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他认为,工业的增长或城市的扩大是一个相关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在循环因果关系中相互作用。当新的工业在某一地区建立起来时,该地区就业增加,总人口增多,消费需求上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会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教育水平,改善生活环境,这些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投资办厂,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循环中,发展的动力互为因果,它不仅具有累积效应,而且常常带来加速度,从而使城市和新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二、问答1.什么是工业化?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有哪些特点?答:29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即由生产技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型经济过渡到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先进工业型经济的发展过程。 我们所谓“历史上的工业化模式”是指欧美发达国家历史上经历过的工业化模式。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的共同特征为:第一,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规模工业企业为载体。工业集中于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部经济”;大企业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不断地向城市流动,社会逐渐城市化。第二,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是民间发动的。所谓民间发动的工业化就是主要由个人积累资本和进行投资而推动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一般表现为一种进化的、比较均衡的经济进步过程。第三,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工业化起步于消费品工业,最早的重大机器发明是机器纺织,然后逐渐扩大到投资品工业,其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的阶段、投资品工业的相对增加阶段和投资品工业渐占优势的阶段。概括地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是追随市场的模式,表现为自发的进化过程,政府干预造成的扭曲较少,资源配置较为合理,但这一过程往往十分漫长。2.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答:(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3.简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主要内容。答: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城市失业不断上升,但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增无减,为此,托达罗提出了一个解释框架。他假定:(1)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不是无限的(2)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3)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按照这一模型,迁移速度超过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把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只有这样,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才会减弱,从而减轻城市就业压力。29 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发展极”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poles)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提出来的。他主张把国民经济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业项目,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计划。佩鲁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者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或部门传导。从空间上看,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这些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等。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这些中心地区就是所谓“发展极”。英美经济学界通常把“发展极”称为“增长点”(GrowthPoint,国内也译作“生长点”)。增长点理论更强调厂商与行业间的亲和作用,即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增长点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厂商之间和行业之间在工业化中的网络关系,会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益。(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区位经济、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其形成至少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在一个地区内存在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必须具备规模经济效益;三是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回波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用“回波效应”说明“发展极”对其他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回波效应”使落后地区由于失去人才而进一步放慢发展的步伐。经济迅速增长地区,由于需求扩张较快,不断拉动投资增长,投资扩大又反过来增加收入和需求,导致另一轮投资扩张,如此循环积累将使贸易也成为把落后地区的储蓄转移到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的工具。区域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经济迅速扩张地区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竞争的结果会严重影响落后地区的企业经营,甚至引起倒闭。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同时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减缓也有利于价格的回落,刺激落后地区需求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倒“U”型理论:倒“U”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来的。他利用24个国家1940年到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衡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但从长期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是趋于均衡的。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二、问答1.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答:29 所谓平衡增长,是指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同时、全面地进行大规模投资,通过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全面发展,来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而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在以上论述中,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似乎是尖锐对立的两种发展战略,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差别是次要的,对立统一才是本质特征。从长期看,如果一个社会总是不平衡发展,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产业间不平衡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失衡。例如中国改革前长期奉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最终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所以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相对的。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对不平衡增长战略并没有绝对化,他认为不平衡增长是实现更高级发展阶段平衡增长的手段。平衡增长强调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强调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平衡增长战略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缺少实施平衡增长的资源条件这一关键性因素,从而脱离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赫希曼强调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形成约束的特征,强调有限的资源要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它比平衡增长战略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级阶段资本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由上述不难看出,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在理论上各有优点,由于它们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在发展战略的主张上产生了差别。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绝对化的作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2.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何借鉴意义?答:多数发展中国家不仅普遍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人均收入低这一现象,而且还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对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们还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通过不平衡增长最后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工业化过程中逐渐突显出来的。传统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自给自足,区际联系较弱,地方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开始分化。核心区或发展极处于支配地位,依靠边缘区提供劳动、资本、原料、市场而发展,区域差距随着发展而不断扩大。按上述区域发展理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间的相互依存日趋加强;扩散作用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发,并形成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随着发达地区向外辐射作用的增强而加快,其趋势是走向全国经济的一体化。但是区域间的差异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因此区域发展不均衡增长战略始终受到众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的青睐。平衡增长战略试图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这种思路强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社会动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危害经济发展。但是,如前所述,在实践中要实现所有区域同时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从理论上看,平衡增长战略的具体内容比较含混,是收入的平衡,还是增长率的平衡,或是投资的平衡,并不清楚,如果指各区域经济发展所有方面的平衡增长那也是不可能的。要解决区域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发展中国家要从长期着眼,制定综合性的区域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效的区域政策,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既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又体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在保证经济有效高速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平等程度。3.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近期中国区域发展趋势?答: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以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最为显著。造成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29 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下,形成了半殖民地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却仍然处在封建社会,传统的生产方式基本得以保留,自然经济的特征没有受到破坏。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状态,使原本由于自然条件差异而形成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更加严重。当东部沿海大城市已建立起现代工业部门时,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甚至还保留着极其落后的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中部地区则以封建社会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中国广阔的国土上因此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虽然已在全国建立起了现代经济体系,形成了全国经济的一体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各地区经济交流与协作方面已取得明显进步,但自东向西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性递减的基本格局依然存在,而且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这种差异除了前述的历史原因外,还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首先,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均衡,大部分矿产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集中在东南和西南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属缺水地区。其次,从人口分布来看,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广大的西部地区则地广人稀。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人口呈逆向分布。除此之外,中国东部与西部、北部之间,在温度、气象、水文、交通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研究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必须研究区域间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问题。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近期中国区域发展趋势:第一,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间会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缓解差距扩大的速度;第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逐步形成;第四,中央政府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望加快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极;第五,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合作将日益加强。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两缺口模型:两缺口模型(Two-gapmodel)是由钱纳里提出的,用以说明外援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作用的理论。其中心论点是,外部融资(贷款和赠与)在补充国内资源以解除储蓄和外汇短缺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理论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缺口,或是缺乏用以投资的国内储蓄(储蓄缺口),或是缺少用于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外汇(外汇缺口)。两缺口模型通常假定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规模不等,而且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也就是说储蓄与外汇之间不存在可替代性。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任一特定时间上,发展中国家受两缺口中的一个缺口约束或支配。进口替代战略:内向型发展战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初级内向,指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不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封闭式经济发展战略;另一类是次级内向,通常称为进口替代,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消费品生产来取代进口。进口替代生产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工业。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实行保护。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一词最早是由拉尼斯提出来的,意指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战略。所谓外向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出口来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换言之,外向发展战略,就是以出口鼓励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并扩大这类产品的出口,以此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由于输往国外产品的标淮较高,因此可以利用出口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与进口替代战略相比29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并有利于克服进口替代战略所带来的国际收支恶化、经济效益低下、出口萎缩和经济内向化发展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利于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状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问答1.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利弊外向型发展战略强调将一国经济融入国际金币估计,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的环境之中,这对于国内企业必将产生很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其重视技术创新,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从而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外向型发展战略能够更多的利用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其次,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克服外汇短缺现象;最后,外向发展战略不仅带来外汇收入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掌握新技术,了解新知识新信息,增强人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出口替代战略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首先,容易是一国经济过分依赖与国际市场,出口比重过大;其次,其会受到国际市场的限制;再次,由于出口替代工业也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补贴税收贸易保护政策来支持它的发展;最后,若不能与国内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协调发展,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不利于经济发展。2.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利弊?你怎样评论这两种影响?根据发展经济学“两缺口”理论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要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为此要坚定的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首先,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增加经济发展活力;其次,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外部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最终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最后,两缺口模型为确定外援对各个国家的相对重要性及评价各国有效利用外援的能力提供了一种笼统的办法,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银行的贷款政策。这是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利益分析。而关于外国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传统经济学认为,外国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持激进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外国援助主要是基于援助国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附加条件,降低了援助的作用,有的导致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有的援助加剧了二元结构。他们认为外国援助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外部资源的重要途径了。外债的使用也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外债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引发危机的消极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举债时必须考虑借债规模和偿还能力,并确定一个合理的外债结构。(基本原则:利用外资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社会边际成本)作为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同其他的外资一样具有两面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后者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首先,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外国直接投资给发展中国家注入了资本,这些资本直接或间接进入生产领域,促进了东道国的资本形成。同时,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东道国增加了税收,从另一个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的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通过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可以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从而为其技术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外国投资企业通过其“示范作用”,促进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在发展中国家的扩散,从而加快其经济发展速度。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外资企业对当地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东道国劳动力素质的改善发挥示范作用。外国直接投资在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作用。第一,外国直接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尽力控制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使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直至危及其国家经济安全。第二29 ,发达国家可能利用直接投资机会,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直接破坏东道国的生态环境。第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剧东道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外国投资企业一般选择东道国海陆交通方便、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方投资建厂,加大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第四,投资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也会对东道国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传统产生影响,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会污染东道国的社会环境,造成新的社会问题。3.内向发展战略(即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第一,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严密的保护措施,使企业缺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机,因而产品价格高,没有竞争力,一旦离开保护,其生存就成为问题。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投入品基本上来自国外,所以这类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大。第二,由于进口替代工业不能摆脱对国外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其他投入的依赖,所以,进口替代工业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外汇来进口这些投入。进口替代战略节约了用于进口消费品方面的支出,但扩大了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方面的支出,外汇短缺更加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与国内企业相比,外商企业在生产技术、资本、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类企业的产品有可能形成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使国内工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进口替代工业使用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技术,多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这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4.试析外向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实绩优于内向发展战略的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在理论界和国际机构中,赞赏进口替代的主张占据主流地位。当时人们认为传统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捷径。因此,在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明显地倾向于进口替代战略。如果说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第一个阶段,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还比较顺利的话,那么,进入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状况是相矛盾的,为了保证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国家必须采用力度更强的保护政策,使效率低下的国内进口替代企业按本国货币计算有利可图。结果,资源配置由于利率、工资率和汇率的扭曲而严重不合理,政府对进口替代工业的补贴越来越多。进口替代工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到60年代后期,进口替代战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研究中心对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后,得出结论说,当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阶段后,由于高水平的保护措施,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进口替代产品变成了昂贵的产品。低收入阶层不敢问津,市场需求狭小,生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有适时转向扩大出口,才能真正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根据众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外向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实绩优于内向发展战略。理解这一结果应与实施这两类发展战略的条件结合起来,即联系一国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市场条件。前者是决定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的主要依据,因为发展阶段决定进口替代战略的比较优势,一旦进一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处于不利地位,就应该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国际市场条件是决定出口替代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不能离开它片面地强调出口导向。因此,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国际经济条件选择适宜发展的战略。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倒“U”型假说: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指出29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变动的长期趋势是先扩大,再缩小,即长期变动轨迹呈倒“U”型。库兹涅茨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使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因素。其一是储蓄和积累在少数高收入阶层的集中。经济增长随储蓄和积累的变化而变化。当储蓄的绝大部分集中于少数最富裕阶层时,储蓄又成为他们获得更多收入的手段,导致下一个时期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如果没有抑制因素,收入分配将越来越不平等,个人之间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其二是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收入分配恶化,即农村与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经济中不平等的范围扩大。库兹涅茨认为,随着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还会出现一些抑制因素,使收入分配不平等趋势逐步缓和。这些因素是:(1)法律和行政干预。随着人们对社会收入分配关注的加强,对收入不平等的不满情绪也会增强,由此对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产生压力,政府就会通过累进所得税、遗产税以及其他转移支付的方式来缓和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趋势。这些干预措施使储蓄和积累集中的倾向受到抑制。(2)人口变动因素。高收入阶层的人口增长率存在下降趋势,但高收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是相对固定的,于是一些来自中等收人甚至较低收入阶层的人进入高收入阶层,以维持其固定的比例。这样,导致高收入阶层整体收入水平下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3)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高速增长,持有这些新兴产业资产的人,其收入增长速度必然快于那些旧产业资产持有者的收入增长速度。在总资产收入中来自新产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此相对应,旧产业所占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库兹涅茨认为,在动态经济社会中,由于存在着上述因素,因此形成抑制社会收入分配差别扩大的机制。这就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先扩大后缓和呈倒“U”型轨迹的主要原因。先增长后分配: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发展就是增长,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只要经济总量增长了,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社会福利、人民生活问题等等,都能迎刃而解。他们的理论认为社会存在一种“滴落效应”(trickledowneffect),意思是经济增长的果实可以滴落给穷人。这种理论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积累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这样,经济增长的果实就可以滴落给穷人。所以,它们的口号是“先增长,后分配”。先分配后增长:先分配后增长战略是把平等分配作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主要理论依据是:首先,收入分配平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不仅缺少物质资本,更缺少人力资本,收入分配均等化可以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利于促使劳动生产率上升;其次,储蓄水平的提高是全体人民收人水平提高的结果。不能假设储蓄只是高收入阶层的行为,在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前提下,低收入阶层随着收入的提高也会有储蓄;最后,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苏联模式、东亚模式,但是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协调并不是易事。边增长边分配:它的基本思路是:政府通过政策调节,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加收人的机会,并为他们利用这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二、问答1.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在20世纪50和6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加快经济增长,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一些国家在加快经济增长方面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一些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却忽视了收入分配问题,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状况,经济增长不但没有消灭贫困、失业、文盲等落后现象,反而使一些低收入阶层的相对生活水平下降,贫富差距拉大。70年代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发展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从5029 和60年代的经济增长问题转向收入分配问题。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迈耶在谈到这种转变时说:“发展不再把GNP作为圣坛来礼拜,而是直接关注发展过程的质量。”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交易:交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东西的未来所有权的让度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广义的交易可以认为是经济理论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制度:诺思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正式地说,制度是人设计的,决定人际互动结构的约束。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规则,主要有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约束是正式约束的延伸、细化和限制,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种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上了一条不归路,惯性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使你轻易走不出去。在存在路径依赖性的情况下,最有效率的制度并不总是能够胜出,偶然因素可能对一个过程的早期阶段造成干扰,能够改变其进程和结局。(垄断地位、愧尔特现象QWERTY、DSK键盘)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如果只考虑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话,将产权赋予交易的任一方都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产权界定是合理的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双方之间的谈判与交易会带来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这就是科斯定理。然而科斯定理的有效性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谈判成本为零。但由于现实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科斯又提出了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要是外部经济造成的成本降低到最小程度,产权界定应该向成本较小的一方倾斜。比较优势:如果一方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另一方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一方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拥有生产这种产品的路对优势,该理论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二、问答1.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分工?分工的好处是什么?专业化就是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不同职能或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中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也就是专门知识的获取、积累和使用。分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专业化和分工越是发达,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越集中于更少的职能或操作上。分工和专业化既可以指个人和社会已经实现的分工和专业化,又可以指分工和专业化的趋向或过程。它具有社会属性和制度属性,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除此以外,分工还有更深层的功效:在各国和每个个人先天禀赋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专业化和分工可以使不同的国家和个人发展出比较优势;专业化和分工还能能够带来知识获取、积累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2.什么是交易成本?为什么会出现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指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签订、监督和履行合同的费用。交易成本降低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交易;二是建立适当的制度,从而减少经济生活中单核不确定定性。29 交易成本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存在来源于人类的两大天性:人的有限理性、人类机会主义行为。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等资源,也就是说,要支付成本。具体包括:(1)在交易中,要防止上当受骗,就要设法取得充分信息。而获得信息是要支付代价——时间和金钱。(2)在交易中,还要防止交易对方利用各种借口投机取巧,不履行合同。由于经济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事先要想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加以预防。所有这些,都会使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变得更加复杂,更加费时费力。(3)在合同签署后,还要监督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合同执行人任何可能的违约行为,这些监督成本可能是相当可观的。3.为什么说“产权是不可能充分界定的”?产权成本是交易费用的一种,考虑到产权成本,产权是不可能充分界定的。在产权初始界定的层次上,产权成本包括两类:排他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排他成本,排他成本又可分为界定成本和维护成本。产权界定还与社会和法律制度有关。所谓内部管理成本,是指共同拥有产权的所有者作出决策、采取行动时所耗费的成本。4.概述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度为人们的交易活动提供了秩序,制度与技术一起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盈亏。制度将人类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决定了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