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50 KB
  • 2022-04-22 11:34:39 发布

周三多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doc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周三多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管珲的载体是组织。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的过程,而不是其他;(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七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信息职能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表现出来;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相互关系:(1)信息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问题),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3.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信息角色是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管理者所扮演的四种信息角色是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5.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2)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条原则。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维克托·H·弗鲁姆和戴维·麦克莱兰分别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 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查有关环境的变量与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有效地实现目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质量管理理论:质量被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目标或需要的能力。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有两项内容:不断完善和再造。1.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理想的组织形式具有哪些特点?(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和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和等级链体系;(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6)行政管理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2.什么是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相互之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情感、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成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情感、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第二章管理伦理与组织社会资本1.简述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六个阶段理论:最低层次——前惯例层次:个人只有在其利益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道德判断。①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②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中间层次——惯例层次: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个人是否维持平常的秩序并满足他人的期望。③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④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最高层次——原则层次:个人试图在组织或社会的权威之外建立道德准则。⑤尊重他人的权利。在自身价值观和权利的选择上,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⑥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即使这些准则是违背法律的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研究表明:①人们渐进地通过这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②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于任何一个阶段③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2.影响组织道德的因素组织道德氛围的影响因素:①上司的行为;②行业或职业的伦理行为;③组织中同事的行为;④正式的组织制度;⑤个人经济的需要3.影响管理者的伦理行为的因素其道德发展阶段②个人特征③伦理问题的强度④组织结构⑤组织文化4.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在既定的环境下,从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对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些义务和责任包括企业回应社会要求而相应做出的行动,以及企业所有社会行为所产出的结果。1.利益相关者。企业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能够影响企业活动,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利益相关者方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追求企业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相关者有: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和投资者、员工与管理者、顾客、当地社区、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企业;次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和监管机构、市政机构、社会压力群体、媒体与学术评论者、贸易团体及竞争者。2.米切尔、阿格尔和伍德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合理性、影响力和紧急性三个特性的分类法合理性影响力紧急性合理性可自由对待的利益相关者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依靠的利益相关者影响力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引起危险的利益相关者紧急性苛求的利益相关者合理性影响力决定性的利益相关者3.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战略。①参与战略。这些利益相关者属于支持型的,他们的潜在威胁程度低,合作程度高,企业应当采用参与战略。②监控战略。这些利益相关者属于合作潜力小,威胁程度低,企业战略就应该是对他们进行监控,避免以后出现问题。③防范战略。这类利益相关者潜在威胁大,而合作潜力小,他们属于非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企业要采用防范战略,抵制其利益,瓦解其支持力量。④合作战略。这类利益相关者威胁大,而合作潜力也大,他们属于利弊兼有型。4.组织社会资本组织社会资本,是指那些能够被组织所控制的、有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活动的、嵌入组织社会网络之中的所有资源集合。组织社会资本不仅指那些存在于外部的社会网络资源,还指嵌入内部社会网络之中的资源。第三章全球化管理1.什么是国际化经营?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2.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1)初始发展阶段:从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方式主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跨国投资的方式较少且所涉及的国家和行业也十分有限,此时的跨国投资主要是被当作各发达国家企业保卫各自海外市场的防卫手段。(2)高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国企业纷纷以主动的姿态开展国际化经营。这一阶段突出的特征在于,国际化经营的产物——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在这一阶段里,虽然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纷纷崛起,并成为国际化经营中的一支重要的新兴力量。 (3)全球竞争阶段: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各国市场日趋开放,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经营活动中最主要的载体。利用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构建并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1.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国际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1)出口阶段。出口贸易通常是一个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初方式,也是企业尝试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一般来说,企业的出口活动开始是偶尔的,然后才是主动和大规模的。如卡乌斯基尔就曾指出,企业出口活动的展开是由不规则的行为为起点,然后再逐步走向以间接出口方式为主的试验性阶段和以直接出口为主的积极出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出口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地选择能对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机会的海外市场,并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2)非股权安排阶段。随着出口活动的推进,国际市场了解的加深,企业开始尝试新的手段和方法。此时,特许经营、技术转移、合同制造等非股权安排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方式。在这一阶段,企业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有关经营方式的选择来达到对海外市场渗透和扩展的目的,以及如何调整和变革管理体制(如人力资源策略、营销体系与策略)、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等以应对企业国际化程度加深所带来的挑战。(3)直接投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不再仅仅以一般商业利益为目标,它还希望通过生产的国际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组合,并最终实现生产利益和商业利益等综合利益的最大化。很显然,这一时期,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技术等条件亦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识别和判断目标市场出现的新机遇,如何对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进行有效的筛选,如何将新的扩张性行动与原有优势结合起来,以及如何推动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等。2.国际化经营要受到哪些环境要素的影响?(1)政治与法律环境: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法律环境。(2)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3)文化环境:权力差距;不确定性的避免;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4)自然地理环境。3.试从适用条件、特点、优缺点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全球战略。(1)国际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低时适用这种模式。这是一种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在国际模式下,母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子公司转移技术和知识。突出的缺点是它不能为子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以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反应。此外,它通常不能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2)多国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高时适用这种模式。与国际模式相比,多国模式中母公司虽然也行使最终控制权,但它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多国模式下,每个子公司是一个自治的单位,具备在当地市场运作所需要的所有职能。多国模式的优点是允许子公司根据当地国家的情况作出反应,很少需要公司总部来进行协调和指导。同时,由于子公司是自治单位,产品和服务很少在子公司之间相互转移。主要缺点是较高的制造成本和重复工作。尽管多国模式中核心技术也由母公司向各东道国传递,但不能通过实行集中制造和向全球市场提供标准产品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多国模式倾向于将战略决策权分散,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难以向竞争对手发起协调一致的全球性的进攻。(3)全球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高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低时适用这种模式。全球模式的特点是由母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那些采取低成本全球竞争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这种模式。采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通常在成本最低和技术最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将标准化的产品向全球市场销售。这些公司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使用全球模式的公司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而目,这类公司还必须为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产品转移确定价格。(4)跨国模式: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适用这种模式。在当今全球经济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经常需要同时从适应当地情况、转移技术和节约成本中追求利润,使得企业能够同时获得全球扩展的所有利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组织模式——跨国模式。特点是,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地适应当地的情况,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在采用跨国组织模式的公司中,某些功能特别是研究倾向于集中在本国进行。其他一些功能也集中,但不一定必须在本国。跨国模式需要子公司之间的大量和广泛的沟通。子公司之间为了互利,相互转让技术和知识,同时集中化的加工厂与各地的组装厂相互协调,以便高效率地运行全球集成的生产体系。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1.简述开环MRP。MRP的基本任务是:(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而,要正确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最终产品(在MRP中称为成品)的出产进度计划,即主生产计划,这是MRP展开的依据。其次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需要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依据是:(1)主生产计划(MPS);(2)物料清单(BOM);(3)库存信息。2.什么是闭环MRP?它与开环MRP有什么区别?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M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外。还必须满是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外,还要制定能力需求计划,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只有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计划。在能力需求计划中,生产通知单是按照它们对设备产生的负荷而进行评估的,采购通知单的过程与之类似,检查它们对分包商和经销商所产生的工作量。执行MRP时要用生产通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通知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3.与MRP相比,MRPⅡ有何改进?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记为MRPⅡ。MRPⅡ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1)在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供应商账务和档案管理、库存账务管理等等:(2)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加工工时等,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3)主要生产计划和生产计划大纲的依据是客户订单,因此向前又可以扩展到销售管理业务。4.信息管理工作包括哪些方面?信息管理工作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5.GartnerGroup公司把从MRPⅡ到ERP称为是一场革命,其革命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由层级文件到关系数据库系统;(2)由字符界面到图形用户界面;(3)由主机系统到客户机/服务器;(4)由刚性结构到弹性结构(指模块功能配置方面);(5)由反应式功能到能动式功能。6.ERP的基本模块有哪些?基本模块分别为财务管理模块(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大块);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物流管理(主要包括分销管理、库存管理和采购管理)。7.对特定的组织而言,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应用于哪些方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1)电子数据处理和业务控制;(2)管理信息系统和功能控制;(3)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计划。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1.什么是决策?如何理解其含义?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现实中,(1)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对未来的认识和影响十分有限,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2.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何种发展?(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者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完成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对决策者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人是有限理性的。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④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行为决策理论抨击了把决策视为定量方法和固定步骤的片面性,主张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除了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式,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也对“完全理性”模式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决策过程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决策不能只遵守一种固定的程序,而应根据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补充。(3)新发展的决策理论:继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之后,决策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发展的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程序就是整个管理过程。组织是由决策者及其下属、同事组成的系统。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组织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选择(即做出择优决策),最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最新的决策理论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原则、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过程的联系等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当今的决策者应在决策过程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规范化的程序,应以系统理论、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为工具,并辅之以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这就是说,最新决策理论把古典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它所概括的一套科学行为准则和工作程序,既重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又重视人的积极作用。3.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在这一步骤中,管理者必须特别注意:要尽可能精确地评估问题和机会;要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并正确地解释它;同时,需要注意处在控制之外的因素也会对机会和问题的识别产生影响。 (2)明确目标:所要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3)拟定方案:这一步骤需要创造力和想像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为了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需要从多种角度审视问题,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善于征询他人的意见。(4)筛选方案:管理者起码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势/劣势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如所要的质量)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另外,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5)执行方案: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给有关各方带来变化,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善于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认识这种损害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为了组织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在可能的情况下,管理者还可以拿出相应的补偿方案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化解方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管理者更应当明白,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6)评估效果:用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要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偏差的发生与决策过程中的前四个步骤有关,那么管理者就应该重新回到前面四个步骤,对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方案更加符合组织的实际和变化的环境。如果发现偏差是由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某种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加强对方案执行的监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已经出现的偏差不扩大甚至有所缩小,从而使方案取得预期的效果。1.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环境因素:包括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2)组织自身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3)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问题的紧迫性、问题的重要性。(4)决策主体的因素:包括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2.什么是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3.简述头脑风暴法的特点及原则。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原则:(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4)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4.什么是“名义小组技术”?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论效果并不好,可能出现争执不下、权威人士发言后大家随声附和的情况。这时,可以采取“名义小组技术”。管理者先选择一些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或有经验的人作为小组成员,并向他们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信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独立地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地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资料。然后召集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己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对全部备选方案投票,产生大家最赞同的方案,并形成对其他方案的意见,提交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5.简述运用德尔菲技术的步骤。(1)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和邀请做过相关研究或有相关经验的专家。(2)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分别提供给专家,请他们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写成书面材料。(3)管理者收集并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后,将综合意见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再次发表意见。如果分歧很大,可以开会集中讨论;或者管理者分头与专家联络。(4)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代表专家组意见的方案。6.根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企业经营业务的状况可以被分成哪四种类型?各自具有什么特点?(1)“瘦狗”型:市场份额和业务增长率都较低,只能带来很少的现金和利润,甚至可能亏损。(2)“幼童”型:业务增长率较高,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高增长的速度需要大量资金,而仅通过该业务自身难以筹措。 (3)“金牛”型: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多的利润,同时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4)“明星”型: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都较高,代表着最高利润增长率和最佳投资机会。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1.什么是计划?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计划既是决策所确定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在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展开,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这项行动安排工作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实现方式,进度规定,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我们有时用“计划工作”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因此,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并对选好的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2.计划具有哪些性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查计划的性质: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3.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1)目的或使命: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它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2)目标:组织的目的或使命往往太抽象,太原则化,它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为组织一定时期的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3)战略:战略是为厂达到组织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利用资源的总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去决定和传达对想要成为什么样组织的预期。(4)政策:政策是指导或沟通决策思想的全面的陈述书或理解书。但不是所有政策都是陈述书,政策也常常会从主管人员的行动,户含蓄地反映出来。(5)程序: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切实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必要的活动进行排列。(6)规则:规则没有酌情处理的余地。它详细地阐明明确的必须行动或非必需的行动。其本质是反映了一种必须或无须采取某种行动的管理决策。(7)方案: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它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他因素。(8)预算: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4.计划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5)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计划的编制包括哪些工作步骤?(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指期望的成果。目标为组织整体、各部门和各成员指明了方向,描绘了组织未来的状况。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计划工作主要任务是将决策所确立的目标进行分解,以便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活动环节并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目标。(2)认清现在:认识现在的目的在于寻求合理有效的通向对岸的路径.也即实现目标的途径。认清现在不仅需要有开放的精神,将组织、部门置于更大的系统中.而且要有动态的精神,考查环境、对手与组织自身的随时间的变化与相互间的动态反应。(3)研究过去:研究过去不仅是从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更重要的是探讨过去通向现在的一些规律。(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对前提条件认识越清楚、越深刻,计划工作越有效,而且在于,组织成员越彻底地理解和同意使用一致的计划前提条件,企业计划工作就越加协调。(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包括三个内容:拟定可行性行动计划、评估计划和选定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拟定主要计划就是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为一项管理文件。拟写计划要清楚地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7)制定派生计划:基本计划几乎肯定需要派生计划的支持。(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编制预算,一方面是为了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执行进行控制。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1.远景和使命陈述包括哪些内容?远景和使命陈述包括两个主要部分:(1)核心意识形态;(2)远大的愿景。核心意识形态由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两部分构成,它给组织提供了长久存在的基础,是组织的精神。远大的愿景由10—30年的宏伟大胆冒险的目标和生动逼真的描述两部分构成。2.试分析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包括影响竞争状态的因素:(2)入侵者研究,包括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分析;(3)替代晶生产商研究,包括: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研究影响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3.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化;(3)转移购买成本;(4)资本需求;(5)在位优势;(6)政府政策。4.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1)买方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2)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3)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4)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大小?(5)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6)买方是否有“后向一体化”的威胁?(7)买方行业获利状况;(8)买方对产品是否具有充分的信息?5.企业目标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总体市场分析。包括市场容量分析、市场交易便利程度分析。(2)市场细分。包括确定细分变量并细分市场、细分结果描述。(3)目标市场确定。包括评价各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4)产品定位。包括为各细分市场确定可能的定位概念、产品定位选择。6.如何理解各种战略类型?(1)基本战略姿态:企业基本战略揭示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一种基本战略姿态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多元化和一体化战略都可以是成本领先或特色优势战略姿态。同样,一种战略形式可以为多种基本姿态服务,比如,多元化战略既可以实现成本领先的战略姿态,又可以实现特色优势的战略姿态。 (2)企业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企业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一体化、多角化和加强型战略等战略形式在企业内扩张,另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出售核心产品、非核心能力的虚拟运作和战略联盟等战略形式在企业间扩张。(3)防御性战略: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经常采取一些防御性战略。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以使企业更加健康地成长。常采用的防御性战略有收缩、剥离和清算等方式。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要经过哪些过程?(1)基本思想: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凡是在工作成就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的每个部门中,目标都是必需的,并且期望于经理取得的成就必须是从企业的目标中引申出来的,他的成果必须用他对企业的成就有多大的贡献来衡量。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到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一个管理人员的职务应该以达到公司目标所要完成的工作为依据;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③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只有每个人的分目标都完成了,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2)过程:①制定目标;②明确组织的作用:③执行目标;④评价成果;⑤实行奖惩:⑥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2.论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点。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优点:(1)该技术能清晰地表明整个工程的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并指出了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和路线。因此,管理者在制定计划时可以统筹安排,全面考虑,又不失重点。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可以进行重点管理。(2)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与资源利用实施优化。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调动非关键路线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关键作业,进行综合平衡。这既可节省资源又能加快工程进度。(3)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该技术指出了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困难点以及这些困难点对整个任务产生的影响。准备好应急措施,从而减少完不成任务的风险。(4)便于组织与控制。管理者可以将工程,特别是复杂的大项目。分成许多支持系统来分别组织实施与控制,这种既化整为零又聚零为整的管理方法,可以达到局部和整体的协调一致。(5)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任务。3.试分析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并对其加以评价。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使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在计划期的第一阶段结束时.要根据该阶段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外部与内部有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并根据同样的原则逐期滚动。每次修订都使整个计划向前滚动一个阶段。评价:滚动计划方法虽然使得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任务量加大,但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其优点十分明显。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由于人们无法对未来的环境变化作出准确的估计和判断,所以计划针对的时期越长,不准确性就越大,其实施难度也越大。滚动计划相对来说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了计划的准确和可操作性,从而是战略性计划实施的有效方法。其次,滚动计划方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第三,滚动计划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对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第八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个: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1)环境: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2)战略: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3)技术: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4)规模: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连带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5)生命周期: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是不相同的。1.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担负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2.在组织层级化设计中,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管理的层级和部门数量就会增多,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减低。因此,当组织规模扩大之后,组织需要及时分权,以减缓决策层的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事务。(2)政策的统一性。如果组织内部各个方面的政策是统一的,集权最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而,一个组织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为了灵活应对这种局面,组织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政策,这虽然会破坏组织政策的统一性,却可能有利于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如果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够保证组织任务的完成,组织可以更多地分权;组织如果缺乏受过足够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其基本素质不能符合分权式管理的基本要求,分权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4)组织的可控性。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大多不同,有些关键的职能部门,如财务会计等部门往往需要相对地集权,而有些业务部门,如研发、市场营销等部门,或者是区域性部门却需要相对地分权。组织需要考虑的是围绕任务目标的实现,如何对分散的各类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5)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在组织成长的初始阶段,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组织的运行,组织往往采取集权的管理方式;随着组织的成长,管理的复杂性逐渐增强,组织分权的压力也就比较大,管理者对权力的偏好就会减弱。试比较扁平式组织结构与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由于管理的层级比较少,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因而信息的失真度也比较低;同时,上级主管对下属的控制也不会太呆板,这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缺点是:过大的管理幅度增加了主管对下属的监督和协调控制难度,同时,下属也缺少了更多的提升机会。锥型式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由于管理的层级比较多,管理幅度比较小,每一管理层级上的主管都能对下属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控制;另外,层级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密,这有利于工作任务的衔接,同时也为下属提供了更多的提升机会。其缺点是:过多的管理层级往往会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因而信息的失真度可能会比较大,这又会增加高层主管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增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3.法兰西和雷温把权力分成哪几种类型? (1)强制权力是一种通过恐吓、威胁等生理上或安全上的压力控制手段对他人施加的一种权力,如肉体上的制裁、精神上的磨难等。(2)奖励权力是一种通过报酬、晋升、工作表彰、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等奖赏手段对他人施加的一种权力。(3)合法权力是指一个人在正式层级组织中由于占据某一职位所相应得到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具有命令权和指挥权,要比上述两种权力的影响范围广的多。(4)专家权力是指通过个人专长、特殊技能或知识获取的一种影响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专家权力越来越成为组织中一种有效权力。当组织中的工作变得更加专门化、知识化、复杂化之后,管理部门越来越需要更多职能专家来实现组织目标。(5)感召权力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独特智谋或个人品质对他人产生的一种独特影响力,它能够使他人产生一种深刻的倾慕和认同心理。拥有这种权力的人往往被称为具有领袖魅力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其上级、同事及下级的工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1.外部招聘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外部招聘具有以下的优势:①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所谓“外部竞争优势”是指被聘者没有太多顾虑,可以放手工作,具有“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外来优势。组织内部成员往往只知外聘员工目前的工作能力和实绩,而对其历史、特别是对职业生涯中的负面信息知之甚少。因此,如果他确有工作能力,那么就可能迅速地打开局面。相反,如果从内部提升,部下可能对新上司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败教训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反而会影响后者的权威性和指挥力。②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某些管理职位的空缺可能会引发内部若干竞争者的较量。如果员工发现处在同一层级上、能力相差无几的同事得到提升而自己未果时,就可能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可能会带到工作上,从而影响组织任务的完成,这反而会给组织造成负面的影响。而从外部选聘则可能会使这些竞争者得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有利于缓和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③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来自外部的候选人可以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与经验。他们没有太多的框框程序束缚,工作起来可以放开手脚,从而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过去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2)外部招聘也有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外聘者一般不熟悉组织内部复杂的情况,同时也缺乏一定的人事基础,很难一下进入工作角色。因此,外聘者需要相当一段时期的磨合才能与组织现有的文化相适应,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工作。②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了解。在选聘时虽然可以借鉴一定的测试和评估方法,但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通过几次短暂的会晤或测试就得到确认的。被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与选聘时的评估能力可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组织可能会聘用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员工。这种错误的选聘可能会给组织造成一定的危害。③外聘行为对内部员工积极性造成打击。大多数员工都希望在组织中能有不断升迁和发展的机会,都希望能够担任越来越重要的工作。如果组织过于注重从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士气。同时,有才华、有发展潜力的外部人才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也不敢轻易应聘,因为一旦定位,虽然在组织中已有很高的起点,但今后升迁和发展的路径却很狭小。2.内部提升的优势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内部提升制度给每个人带来希望和机会,且会带来示范效应。如果每个组织成员都知道,只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就有可能被分配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这常常可以鼓舞土气、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内部提升制度还能更好地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鼓励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更加自觉、积极地工作,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职务提升机会。 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真正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知道,加入到这种组织中,尽管担任管理或技术职务的起点比较低,可能有时还会从头做起,但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层的业务,从而能有条件提升到较高的管理或技术层次上。由于内部提升制度也为新来者提供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外部的人才也会乐意应聘到这样的组织中工作。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已经在组织中工作若干时间的候选人,组织对其了解程度必然要高于外聘者。候选人在组织中工作的经历越长,组织越有可能对其工作能力、业绩以及基本素质作全面深入地考察、跟踪和评估,从而保障选聘工作的正确性。④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被聘者能力的有效发挥取决于他们对组织文化的融合程度以及对组织本身及其运行特点的了解。由内部成长提升上来的被聘者,由于熟悉组织中错综复杂的机构、组织政策和人事关系,了解组织运行的特点,所以可以迅速地适应新的工作,工作起来要比外聘者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能迅速打开局面。(2)内部提升制度也可能会带来如下一些弊端:①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从内部提升的人员往往喜欢模仿上级的管理方法。这虽然可使过去的经验和优良作风得到继承,但也有可能使不良作风得以发展,这极不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②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在若干个候选人中提升其中一名员工时,虽可能提高员工的士气,但也可能使其他落选者产生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可能出于嫉妒,也可能出于“欠公平的感觉”,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被提拔者展开工作,不利于组织中人员的团结与合作。1.简述员工培训的目标。2.(1)补充新知识,提炼新技能;(2)全面发展能力,提高竞争力;(3)转变观念,提高素质;(4)交流信息,加强协作。3.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哪些方法?(1)工作轮换,包括管理工作轮换与非管理工作轮换;(2)设置助理职务,在一些较高的管理层次设立助理职务,不仅可以减轻主要负责人的负担,使之从繁忙的日常管理中脱出身来,专心致力于重要问题的考虑和处理,而且具有培训待提拔管理人员的好处;(3)临时职务,当组织中某个主管由于出差、生病或度假等原因而使某个职务在一定时期内空缺时(当然组织也可有意识地安排这种空缺),则可考虑让受培训者临时担任这项工作。4.员工招聘要经过哪些程序?(1)制定并落实招聘计划;(2)对应聘者进行初选;(3)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4)选定录用员工;(5)评价和反馈招聘效果。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1.组织变革程序包括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1)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2)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3)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4)评价变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2.阻碍组织变革的因素有哪些?集中表现为来自个人的阻力和来自团体的阻力两种。个人的阻力包括:(1)利益上的影响;(2)心理上的影响。团体对变革的阻力包括:(1)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2)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3.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具体的管理对策有:(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2)创新组织文化;(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1.试分析推动组织变革的因素。推动组织变革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个部分。(1)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科技进步的影响;③资源变化的影响;④竞争观念的改变。(2)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有:①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②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③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④快速决策的要求;⑤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2.描述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首先是在企业中的主要管理者(或称企业家)的倡导下形成的。同时,只有当企业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普遍接受、并自觉地作为自己行为的选择依据时,企业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企业家倡导某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体系主要借助两种途径:其一,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不仅提出、并促使企业员工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身体力行,自觉表现出与其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应的行为选择,以求通过身边的人对企业组织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借助重大事件的成功处理,促进企业成员对重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认同。组织成员的接受可以称为“社会化”与“预社会化”。社会化是指组织通过一定形式不断向员工灌输某种特殊的价值观念;预社会化是企业在招募新员工时不仅提出相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而且注意分析应聘者的行为特征,判断影响应聘者外显行为的内在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是否一致,从而保证新聘员工接受组织文化、迅速融入组织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第十一章领导1.领导的定义说明领导必须具备哪些要素?领导的定义包括下列三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没有部T的领导者谈不上领导。(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2.请简要地说明菲德勒权变模型所阐述的环境与领导的关系。对低LPC(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评价用较多的敌意词语)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对高LPC(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评价用较多善意词语)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将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如果环境较好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时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3.路径——目标理论中“路径——目标”的含义及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所谓“路径——目标”是指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4.解释赫塞和布兰查德的生命周期理论对领导方式的分类。赫塞和布兰查德补充了成熟度这一因素,即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高成熟度的下属既有能力又有信心做好某件工作。他们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在何时何地做。(2)推销型领导者(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3)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多的指导或支持。 第十二章激励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个基本论点是: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另一个基本论点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斯洛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⑴生理的需要。这是任何动物都有的需要,对人类来说,是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⑵安全的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⑶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因素包括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外部尊重因素包括地位、认可和关注或者说受人尊重。⑸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2.解释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叫“保健——激励理论”,该理论的研究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赫兹伯格试图证明,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任务的成功与失败。赫兹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1)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保健因素处理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以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这类因素并不能对员工起激励的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2)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工作处理得好,能够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其不利效果顶多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致不满。这种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3.说明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三种联系的判断:(1)努力一绩效的联系。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达到某一绩效水平?我是否真能达到这一绩效水平?概率有多大?(2)绩效一奖赏的联系。当我达到这一绩效水平后,会得到什么奖赏?(3)奖赏一个人目标的联系。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的目标?吸引力有多大?期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的假设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知觉,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会努力工作。4.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有哪些方法? 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必须针对部下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常用的主要有四种: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1)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2)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职工以合理奖惩,以保证职工行为的良性循环;(3)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职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4)培训教育激励则是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通过提高职工的素质,来增强其进取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第十三章沟通1.什么是沟通?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和/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2.简述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沟通在管理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再次,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企业客观的社会存在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和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沟通。3.2.团队沟通,组织间沟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对象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团队的沟通结构既影响团队绩效又影响员工的满意度。组织间沟通,简单地说就是组织之间如何加强有利于实现各自组织目标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过程。4.分析阻碍组织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所谓有效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实际上还表示组织对内外噪音的抵抗能力。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下列因素:(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选择地接受;另一是沟通技巧的差异。(2)人际因素。人际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3)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4)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5.管理者应当如何进行冲突管理?(1)冲突管理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要设法消除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这是因为,这些冲突阻碍了组织实现目标,属于功能失调的冲突,它们对组织具有破坏性作用。二是要求管理者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产生的正面效应,因为这些冲突支持组织的目标,属于建设性的、功能正常的冲突。(2)优秀的管理者一般按下列方式管理冲突: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妥善的选择处理办法。6.简述一次沟通的过程。一次沟通中,信息在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传递是通过下述几个方面进行的:发送者需要向接受者传送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发送者将这些信息译成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一系列符号,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接受者将这些符号译为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无误地接受。反馈构成了信息的双向沟通。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什么是控制?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它是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且,控制系统越完善,组织目标就越易实现。2.根据确定标准值的方法将控制分类。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为几类:(1)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即:Z﹦f(t)。(2)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则Z﹦f(W)。(3)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t的函数。也就是说,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Z﹦f(Kt)(4)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即:Z﹦maxf(X、S、K、C)或Z﹦minf(X、S、K、C)。3.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类。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分为三类。(1)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2)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即使纠正。(3)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4.控制的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的工作,并请分析每个环节的实施步骤。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1)确立标准,包括确定控制对象、选择控制的重点、制定标准的方法。(2)衡量绩效,包括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3)纠正偏差,包括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5.怎样实现有效控制?适时控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企业经营活动的偏差,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适度控制:要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符合企业实际的。弹性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第十五章控制方法1.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2.预算的种类有哪些?不同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的特点不同,预算表中的项目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一般来说,预算内容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现金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1)收入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提供了关于企业未来某段时期经营状况的一般说明,即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了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费用。由于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因此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预算。(2)支出预算。与销售预算相对应,企业必须编制能够保证销售过程得以进行的生产活动的预算,即编制各种支出预算。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附加费用预算。(3)现金预算。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人与流出进行预测,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现金预算只能包括那些实际包含在现金流程中的项目。(4)资金支出预算。资金支出预算则可能涉及若干个阶段,是长期预算。企业可以利用盈利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来进行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扩大。由于这些支出具有投资的性质,因此对其的计划安排通常被称为投资预算或资金支出预算。(5)资产负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它通过将各部门和各项目的分预算汇总在一起,表明如果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达到预先规定的标准,在财务期末企业资产与负债会呈现何种状况。3.什么是标杆管理?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4.如何实施标杆控制?标杆控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的步骤。(1)确定标杆控制的项目。标杆控制的项目一般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薄弱环节。一般来说,项目应在对企业状况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2)确定标杆控制的对象和对比点。这个对象应当是在同组织、同行业、同部门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控制的对比点应当在标杆控制项目范围内决定,通常为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实践或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确立测量指标作为控制的依据。(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企业层次标杆控制活动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决定竞争力因素的核心部门的能够识别专业流程优劣的人士参加。(4)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相关项目、相关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方面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实地调查之前,要事先在内部进行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的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方法的有效性。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造成差异的地方。(5)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纠偏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对象之间以及调查数据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比较研究,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确定出最佳做法。 (6)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标准。(7)沟通与修正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定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行动一致。(8)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不断将实施情况和最佳做法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达到最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9)总结经验。在完成了首次标杆控制活动之后,必须对实施效果进行合理的评判,并及时总结经验,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10)进行再标杆循环。针对环境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锚定下一次标杆的项目和对象。1.什么是平衡积分卡控制?平衡积分卡是由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构成的衡量企业、部门和人员的卡片,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卡”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平衡,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2.为什么当代管理者都愿意用平衡积分卡来对组织绩效进行考评和控制?成功的平衡积分卡控制制度是把企业的战略和一整套财务和非财务性评估手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段。平衡积分卡可以阐明战略并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在整个组织中传播战略;把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与这一战略相联系;把战略目标与战术安排相衔接;对战略进行定期和有序的总结;利用反馈的信息改进战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衡积分卡不仅仅是一种控制和业绩评价手段,而是一个战略管理方法。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1.简述组织创新工作经历的环节。组织的创新工作经历内外因素分析、创新计划和决策、组织和实施创新活动等几个环节。内外因素分析就是要分析公司所面对的内外环境因素,分析组织的创新需求,明确组织可创新的问题,认知创新活动的利弊得失。创新的计划和决策的任务是确定公司新的愿景和战略,制定创新的计划。在创新的组织和实施阶段包括了组建创新团队,培训创新的骨干,进行组织重构和重新分配资源,进行创新进程的控制和评估创新的成果,并将获得的成果加以推广和应用等一系列活动。于是,组织进入到了新的管理阶段,其目标是保持和巩固创新的结果,使得创新活动带动组织绩效的全面提升。创新工作就是按照这样逻辑持续进行,永无止境。2.什么是管理的维持职能?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3.如何有效的管理创新?(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4)正确地对待失败;(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第十七章企业技术创新1.简述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在熊彼得的理论中,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后人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创新时,把它们分成两类: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后者主要与生产制造有关,前者主要涉及管理和管理体制,即主要涉及生产制造的制度环境。2.德鲁克所阐述的七种创新来源都是什么?美国学者德鲁克把诱发企业创新的这些不同因素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工艺过程的需要、产业和市场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3.请简述技术创新的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技术创新的要素创新、产品创新、要素组合方式创新,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材料创新不仅会带来产品制造基础的革命,而且会导致产品物质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创新不仅使产品功能增加、完整或更趋完善,而且必然要求产品制造工艺的改革;工艺的创新不仅导致生产方法的更加成熟,而且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新的工艺方法的各种物质生产手段的改进。反过来,机器设备的创新也会带来加工方法的调整或促进产品功能的更加完善;工艺或产品的创新也会对材料的种类、性能或质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之,上述的各类创新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任何一种创新的组织都必然会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从而必然会带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4.请分析技术创新的贡献都有哪些?技术或者依附于物质产品而存在,或者是为物质产品的实体形成而服务。因此,不论是何种内容的技术创新,最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品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影响产品的成本或特色而起作用的。材料的创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以数量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去取代价格昂贵的稀缺资源的机会,而且有可能通过材质的改善而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创新既可使企业为消费者带来新的满足,亦可使企业原先生产的产品表现出新的吸引力;工艺创新既可为产品质量的形成提供更可靠的保证,亦可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物质生产条件的创新则直接带来劳动强度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直接促进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价格竞争力的增强。因此,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着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5.产品开发的任务是什么?围绕产品开发的技术创新决策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企业生产何种产品;(2)企业提供何等质量的这种产品;(3)在上述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是对已经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完善还是开发新的产品。第十八章企业组织创新1.企业制度的三种功能分别是什么?其含义呢?2,企业制度在为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架时,表现出三种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协调功能。导向功能是指企业制度指导企业经营方向的选择、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功能;激励功能是指企业制度诱导各类参与者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贡献的功能;协调功能则是指通过制度安排,使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经营的不同时空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使他们提供的不同贡献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合力的功能。2.什么是企业文化?其功能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功能有:行为导向功能;行为激励功能;行为协调功能。1.分析企业制度的不同类型。不同企业制度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不同参与者类群在企业经营中相互间权、利关系特点的差异。在权力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各类参与者在企业生活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权力地位的不同;在利益关系上,这种区别主要与各类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有关。根据参与企业活动的每一类要素供应者在企业中权力和利益关系中的地位,企业制度的模式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种类型:(1)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在这种类型的企业制度中,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资本的供应是行使权力、占有成果的唯一依据。资本所有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利益主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中的利益实现方式都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2)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劳动者既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又是经营者组织生产活动所需利用的一种要素。经营者根据劳动者集体的委托,提供组织日常经营所需的服务,并以这种服务为依据参与经营成果的分配。资本供应者的利益实现与企业经营成果的高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他们对影响这个成果形成的各种权力的运用也无权(利)过问。(3)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成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经营者因为拥有专门知识而实际掌握和行使着组织企业活动所需的各种权力,是权力和利益的主体。不论是劳动还是资本的供应者,他们从企业获得的与其服务相应的报酬,相对于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结束后形成的归经营者实际支配的最终成果来说,都是具有成本性质的支出。(4)综合逻辑的企业制度。这是各参与者类群在权力以及利益关系中均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的企业制度,“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是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