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00 KB
  • 2022-04-22 11:44:35 发布

马原课后思考题答案(2013修订版).doc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题参考【绪论】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经济社会根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它还引发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实践基础:劳资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无产阶级的反抗。19世纪30至40年代发生在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工人起义的失败从反面说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就迫切需要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善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且他们首先是革命家,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他们毕生的使命都是和争取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密切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总之,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不仅提出了创立新的科学理论的任务,而且也从各个方面为创立这种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们顺应时代要求,将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具体体现在:第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南,是一面指引全人类前进的光辉旗帜。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研究三大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石。第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第四,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27 提示: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所列举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是:①失业;②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③无情的经济战争;④社会保障得不到保障;⑤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⑥军火工业及其贸易;⑦核武器的扩散;⑧种族间的战争;⑨幽灵般的国家(黑手党、贩毒集团、恐怖组织);⑩国际法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等。2.(1)观点评价: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当然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判断理论或者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归根到底,从真理角度看,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价值角度看,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但它没有停留在像旧阶级一样的狭隘思想里,而是实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2)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作为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达,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做到与时俱,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进的理论品质。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于以上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实现了阶级性(或者说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3.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把“老祖宗不能丢”和“讲出新话”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从新的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自由化的态度,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种是僵化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个别结论,当作亘古不变的教条,照搬照套。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深刻变化的改革实践,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要警惕前一种偏向,更要特别注意防止后一种偏向,始终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态度,它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马克思主义“卫道士”自居,这就更带有迷惑性、欺骗性,危害也就更大。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也必须随之不断地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也正是这一科学理论永葆青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着眼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一切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看待的人们,都应该也必然会采取这样的科学态度。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27 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实践证明,坚持是发展的前提,不坚持,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发展则是坚持的延伸和保证,发展就是最好的坚持。这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一章】1.(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者在对物质概念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但实践在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以后,又要求人类善于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27 3.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如何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表明其财富经过一定程度量变的积累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能够为后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遇,所以说是黄金发展期。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又往往掩盖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不均衡,这些不均衡可能诱发和激化各种矛盾和冲突,使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所以说又是矛盾凸显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具有斗争性),又统一(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为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就能实现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则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我们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4.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符合历史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中,“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中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既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也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27 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5.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其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如实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6.唯物辩证法以联系和发展为总特征,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范畴。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它既包含客观辩证法也包含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因而,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27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矛盾分析法,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3)辩证思维方法,如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突变论、信息论等。二者关系: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反过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这二者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7.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它们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以来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辩证统一原理相一致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改革开放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第二章】27 1.(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所具有的本能。人类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其遥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源自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来自人类的实践。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为人们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3)互联网作为一项崭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是一把“双刃剑”。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人们如果在上网实践时经常接触互联网中的先进的文化与观念,就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反之,如果经常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4)因此,人们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不能无视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高尚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符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意义。(2)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主要特点: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与导向作用。由于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因而它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27 (3)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资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它们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但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某些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武器时,就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甚至会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必须坚持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4.(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区别开来,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5.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由于主观认识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因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即社会实践。(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通过看能不能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能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就可以判断自己的认识到底是真理性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虽然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即便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也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6.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27 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反之,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充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7.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真理尺度就是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也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真理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而真理被验证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实现的状况;相互引导表现在,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而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相互促进表现在,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8.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在2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方面。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2)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从中国传入欧洲后,是以先进生产力的面貌出现的,它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然会导致欧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一连串变革。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落后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3)火药、指南针与印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中华民族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在历史上曾长时间领先于世界其他民族。到了近代,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中华民族落后了,而落后就要挨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只要我们继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是,27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之一就是在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发资源等,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为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前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我们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总之,我们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把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社会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产生或进步或落后的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3)因此,处于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思想上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坚持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又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从而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巨大的意义。4.(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用,但杰出人物是来自人民群众的27 ,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因而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人们的意志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起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5.(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2)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情况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3)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但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加上历史现实的原因的作用,如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针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改革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1)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要求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子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可能受到损害。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也能坚持“2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些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相反,一些领导干部正是因为淡忘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使一些社会问题越积累越严重,从而损害了党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表明,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第四章】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3)二战后,西方列强被迫放弃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4)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5)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6)总之,西方发达国家的繁荣,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2.(1)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统一性表现在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得兼。(2)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统一性表现在它们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而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类劳动;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作为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作为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关系。劳动的二重性27 决定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3)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四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社会性质则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为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之,则能够得到解决。3.(1)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2)由于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也就各不相同。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养懒惩勤的状况,不利于鼓励劳动者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就是说,不利于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因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此观点错误,原因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源泉。(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劳动力、土地、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它们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应坚持马克思关于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2)在当代,科技、知识、信息27 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它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它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即便如此,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5.资本家组织生产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本。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创造出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别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而,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资本的特殊性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是为资本家谋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家致富的秘密,是劳资两极分化的根源。资本的一般性是指价值增值,这是资本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有的属性。社会主义社会也有资本,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也要保值增值,但它不是用来剥削工人的,而是通过扩大生产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6.(1)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27 (2)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的统一。7.(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而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若干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本质上仍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但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经济危机爆发,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危机时期。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重新激化,必然再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尽管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危机阶段是必经阶段。8.(1)政治制度是一定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形式。政治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3)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而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27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还会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参政的程度必然是受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的,不可能出现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参政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9.(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从这时起,与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就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构成了其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2)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正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点来实现其“牧师职能”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一方面要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要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因此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10.(1)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2)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意识形态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并且在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而我们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27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第五章】1.(1)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27 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的合法权益。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社会经济规制。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当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它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进一步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具体讲: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5.(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等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的扩张、渗透和蔓延。(2)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我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是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主动选择,从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是不可分割的,这点不容置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也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趋利避害,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第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主动参与,所以我们决不能动摇改革开放的的基本国策。第二,努力提升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这是改变利益分配不利地位的根本出路。第三,调整结构、增强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应对国外产品进口冲击的根本之策。同时,吸收外商投资也要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规则,引导内外资公平竞争。第五,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执法检查,敦促外资企业落实《劳动法》和政府规定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6.(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扩大对外贸易,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等。(2)经济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是:主要表现在: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因全球化的冲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以来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因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而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因而,如何使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3)因此,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必须作辩证的分析。那种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或美国化”的观点是偏颇的。发展中国家只要把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善于趋利避害,是能够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的。7.(1)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劳资矛盾,采取了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制度,同时还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27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市场机制不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⑤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新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8.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应该说,正如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一样,社会主义的成分或因素也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越发展,社会主义因素越多,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所有制先是资本家的个人所有制,后来产生了股份资本所有制,此后又出现了法人资本所有制和国家资本所有制,资本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国有化将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直接的物质前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入口。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资本家实施的吸收工人参与管理、实行社会保障、发展国民教育等举措,也都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扩大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主义因素的扩展,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行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9.(1)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2)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27 (3)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10.(1)战后,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资本扩张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继续得到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所缓和,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最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矛盾的存在,决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4)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因此,说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观点是错误的。【第六章】1.(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这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27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原因:第一,这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第二,这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生产力固然没有发展到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但马克思主义政党可以首先夺取政权,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3)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早产论”的观点是错误的。2.(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20世纪社会主义在发展发生的严重曲折。其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使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在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古巴、朝鲜吸取中国改革开放的有益经验,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新的成就。尚未取得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正在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因而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并没有像一些人所断言的那样失败了,破产了,反而通过共产党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复兴。3.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27 (1)关于无产阶级专政。①地位: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②实质: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③领导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只有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巩固。④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建立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⑤最终目标和历史任务: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为此,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什么政权组织形式,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斗争实践中创造。⑦存在的时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仍然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第二,无产阶级专政承担着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向无阶级社会过度的历史任务;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2)关于社会主义民主。①实质: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它表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手段,但它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也当作目的、当作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④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者在某些民主原则、某些民主形式方面存在着历史联系,但二者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⑤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4.(1)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但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提示:以下(2)(3)点同本章第1题的(2)(3)点是一致的。(2)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27 第一,这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胜利。第二,这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生产力固然没有发展到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但马克思主义政党可以首先夺取政权,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3)总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什么“反常现象”或“早产论”。5.(1)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新型革命政党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思想领导,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根本利益,起来进行革命斗争;通过政治领导,把握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全局,制定和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和步骤;通过组织领导,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把革命群众特别是武装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马克思主义政党通过思想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政治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行各业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特别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通过组织领导,以党和国家的各种组织为载体,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到法律的地位,实际地组织和领导国家的建设和改革。(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27 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第七章】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本质区别体现在: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不只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这体现了他们对待预见未来的科学态度。2.(1)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一方面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地搞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追求共产主义,开辟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那种设想共产主义能够在无所作为的等待中自动到来的思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2)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历史经验证明,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否则会欲速不达,带来严重的后果。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消除旧社会在各个方面留下的痕迹,实现新社会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也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时期。③“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前者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后者则揭示了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27 尽管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共产主义是“渺茫”的。从合规律的角度看,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因为它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合目的的角度看,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因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经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3.(1)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朝着这个最终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共产主义作为崇高的理想目标,要在未来才能实现,而作为一种追求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则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2)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4.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本题属开放性问题,需要结合自己的认识作进一步的阐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