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MB
  • 2022-04-22 11:20:19 发布

党校课件 领导干部的压力与心理调适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领导干部压力与心理调适龚艳萍荆门市委党校 内容提要一、领导干部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二、正确认识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三、提升领导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一、领导干部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公务员“九项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 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是在亚洲如今的亚洲似乎变成“压洲”中国成了“睡不着”的国家。 王安石曾有一首詩,與「情緒智慧」有關──「風吹屋簷瓦,瓦墜破我頭;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的確,砸到我們頭的那片瓦,是被風吹落的,它並沒有自由,也不是故意的; 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使其在每一表现中都带着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 复兴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准备和孕育时期: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2年 产生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二大产生和形成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开始谱写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篇章 展开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批准《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当前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宏伟的设计蓝图。 形成体系阶段:从党的十三大至1997年十五大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进一步拓展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确立阶段:从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形成和确立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十七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结构 ★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史回望⑶1997年,江泽民为“公”、“私”定论,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稳步推进⑴1978年,一篇署名文章打破“两个凡是”神话,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拉开序幕;⑵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触动姓“社”姓“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深入人心; ★领导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邓小平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都无从谈起。—江泽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胡锦涛 ★思想深度决定发展水平,解放思想再出发多省市展开大讨论,中国再掀“解放思想”风潮广东重举“思想解放”大旗再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用改革创新来解决问题,广东“排头兵”的位置将难以自保。 胡福明:实践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与体系的关系①从中央文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概括来看②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创新理论的内涵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非本源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最新概括的优点(1)突出了理论体系称谓的本源性(2)突出了理论发展的开放性(3)体现了理论表述的简明性 3、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3)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释放出强大的力量(1)“中国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出发点和价值出发点(2)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追求和基本原则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⑵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三个科学体系的有机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其一,是“动员参与期”其二,是“表达诉求期”其三,是“整合凝聚期”新矛盾、新期待、新课题、新挑战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三个因素来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思路和模式。 2007年8月20日,四川万名市区级干部被要求下驻农村2年。他们带着先进的城市观念、丰富的人脉资源,来到落后农村发展当地经济。与此同时,“农民进城”的试验也在成都市热闹地展开。最终的目的是为完善城乡统筹,缩小两者的贫富差距 (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发展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作为统一体,共同鲜明地回答了党在新时期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我们的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胡锦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2、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理论指南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展望9月19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偏重职能部门考核向职能部门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转变。从偏重经济建设考核向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考核转变;从偏重GDP考核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民生指标考核转变;从偏重短期效应考核向突出长期效应考核转变;从偏重一刀切、齐步走考核向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考核转变;从偏重以领导评价为主考核向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考核转变; 统筹城乡,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以人为本,创新执政思维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理论指导是必需的。正确的理论一经成为党的行动指南,并为群众接受,就可以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实践在发展,理论必然要进步。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科学发展观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欣喜地看到,不断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正指引我们迈向新的征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