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 MB
  • 2022-04-22 11:24:36 发布

党校课件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

  • 9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师资培训班《新民主主义论》研究2011年11月7日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胡为雄 三大层次时代背景文本解读历史命运 一、时代背景为何而写?为何能写?新民主主义与民主主义是何种关系? 毛泽东革命活动历史考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中期 “大革命”时期:参加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拥护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反对共同的敌人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于1923年夏开始同国民党人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毛泽东作为湖南国民党地方组织代表,出席在广州由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9月,毛泽东到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不久兼任国民党的代理宣传部长。此前孙中山不幸逝世,毛泽东完全拥护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在《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革命的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革命的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那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动势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15、16页。 毛泽东全身心投入国民革命。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展开和革命形势的变化,国民党内部发生了更大分裂。毛泽东站在左派的立场上对国民党右派进行严厉批评,捍卫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1925年冬,他撰写《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分析国民党右派分裂的原因及其影响,弘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毛泽东认为,当前革命是“20世纪初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合作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官僚、军阀、买办、地主阶级的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党的组织逐渐严密完备起来,加入了工农阶级的分子,同时工农阶级形成了一个社会的势力:已经有了共产党;在国际又突现了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苏俄和一个被压迫阶级革命联合的第三国际,做了中国革命有力的后援。《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24页。 毛泽东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起源及其革命意志:辛亥革命初成,同盟会中代表小地主的一派即不赞成孙先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见之于实行,结果解散革命的同盟会,改组不敢革命的“国民党”,并合了许多代表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政团,使小地主阶级在国民党中成了绝对多数的支配者。孙先生不惜分裂,“以保持革命的正统。”1924年1月,孙中山“毅然召集第一次党的全国大会,明白决定拥护工农阶级的利益,从工农阶级中扩张国民党的组织,并且容纳共产派分子入党。”《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26、27页。 毛泽东进而分析中国革命的现状及阶级阵营:一面是帝国主义为领袖,统率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等大资产阶级组织反革命联合战线;一面是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统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组织革命联合战线;那些站其中间的中产阶级因为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的压迫也需要革命,但又怀疑各阶级合作的革命。 毛泽东揭露有人冒孙中山之名而妄想作新的压迫阶级: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到现在还在梦想前代西洋的民主革命,还在梦想建设一个一阶级独裁的国家。他们革命的出发点是为了发财,是为了准备做新的压迫阶级,他们“现在还在冒了孙先生的牌,说孙先生的‘主义’、‘遗教’是代表了他们。其实,孙先生的主义、遗教,绝对是为了‘救苦’,绝对不是为了‘发财’;绝对是使人类从压迫阶级解放出来,绝对不是为了准备做新的压迫阶级。”《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29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提倡恢复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再次实行国共合作。 大革命后期,共产党人遭镇压,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1927年秋,毛泽东举兵井冈山,在中国展开“苏维埃”运动。自此,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并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1935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北,为了同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重新借重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 1936年,致信宋庆龄:蒋介石“违反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行为,实为国民党大多数党员所不应容许而应立起纠正才是。”致信蔡元培:“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孙先生革命政策之毁弃,内战因之而连绵不绝,外患乃溃围决堤滔滔不可收拾矣!”《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441、443页 1937年春同史沫特莱谈话:“我们老早就是信仰三民主义的,不然我们为什么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能够加入国民党呢?”“现在的任务是必须为真正实现革命的三民主义而奋斗,这就是说,以对外抗战求得中国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以对内民主自由求得建立普选国会制、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以改善人民生活求得解除大多数人民痛苦的民生主义。这样的三民主义与我们的现时政纲,并无不合,我们正在向国民党要求这些东西。” “去年八月致国民党书中,已要求他们恢复孙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是最坚决最忠诚地为实现三民主义中国而奋斗的。即以我们过去实行土地革命政策而论,亦无非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而已。至于我们还信仰共产主义,那是不相冲突的,孙中山先生在世时曾经同意我们同时信仰共产主义”。“只要当前革命政纲取得一致,即构成了团结救国的基础,即可泯除一切猜疑,走上共赴国难的轨道。中华民国光明灿烂的前途,实基于此。”《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491-492页 1938年春,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大会上讲话: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三项是孙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一切国民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判断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孙先生的忠实信徒,就看他对待三项宝贵遗产的态度如何而定。”《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111、112-113页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毛泽东肯定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并提倡尊重他的遗教:“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从孙中山先生开始,才有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取得了把皇帝赶跑的胜利,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孙中山逝世后10多年来的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本就是他的“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63、564页。 抗日战争中后期提出新民主主义开始超越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 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行相持阶段,国民党对共产党力量发展担心,拟加限制。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主题:(一)用三民主义完成建国一贯之志业;(二)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三)通过《对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国民党“革命之理论方略与步骤,均昭示于三民主义之中”。“今后本党应着重革命理论之宣传与领导,而使违反主义之思想无从流布于社会,而于战区及敌人后方,尤应特别注意。” 在国民党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前后,国共两党及其军队之间摩擦加剧,国民党宣传“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政党”。国家社会党人张君励《致毛泽东先生一封公开信》:“既努力于对外民族战争,不如将马克思主义暂搁一边”。国民党的理论家叶青(任卓宣):“共产主义之不合于中国需要”,中国“舍三民主义莫属”。 国民党五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党内有人对国民党提出的“一个党一个主义”存在糊涂观念作了提醒。在中央党校等部门演讲时,他强调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有区别。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实行的是三民主义,将来是社会主义”。对国民党内顽固派和中间党派宣传旧的三民主义、反对共产主义,延安理论界组织反击,提出要宣传真三民主义而不要假三民主义。 1939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反投降提纲》的报告,既强调三民主义是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更强调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抗日过程中的区别。他指出:“所谓只有三民主义与国民党为适合国情,乃是最不合适国情的假三民主义与假国民党,而共产主义与共产党乃是完全适合国情的。”《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20页。 为了让共产党公开走进中国政治舞台中心,毛泽东决定正面反击各种势力的进攻,明确提出政治主张,把更多的人吸引到共产党的旗帜下来。他准备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大造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便在这一时期形成。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工作。毛泽东强调不提三民主义文化为好,因为三民主义的本质就是民主主义。边区应该宣传当前民主主义的任务,同时又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此时,毛泽东已在组织或独自撰写相关理论著作。1939年底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全面、公开地阐明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文化主张。 二、文本解读新民主主义的政治(1-10)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1-15)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篇章结构)一 中国向何处去二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三 中国的历史特点四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六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七 驳资产阶级专政八 驳“左”倾空谈主义九 驳顽固派十 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篇章结构)十一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十二 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十三 四个时期十四 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十五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修改情况:第7节:这种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共和国,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都赞成的,(是“顺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天理,应乎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无所不成”孙中山语)舍此没有第二条路走。(还是中华民国故总统黎元洪先生说过的一句)中国有一句老话:“有饭大家吃。”第14节:但是(现时国民文化的基本性质,却不是社会主义的,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因为它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不是无产阶级反资本主义的文化。因此),我们既应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 关键词中国社会的历史特点与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经济顽固派与空谈派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及其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1-10)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 中国的历史特点:自周秦以来,中国是封建社会,是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自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逐渐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中国革命的性质:世界革命的一部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变化。“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革命的客观趋势:按其社会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然而这种革命,已经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 领导阶级和基本势力: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建立第三种形式的共和国:“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 政权构成形式与普选:实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国家政权一般平民所共有。政权构成的形式,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实行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共和国的国家所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禁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要节制资本。在农村,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的方针。 驳斥国民党一党专政:“将得到一个自寻死路的前途。”国民党讲“一次革命论”,说什么革命都包举在三民主义里面,共产主义就失了存在的理由,是故意混淆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 驳斥左倾空谈主义:“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另一种“一次革命论”也有害:“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是纯主观的想头,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革命到另一个革命。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但如果把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那就是空想。 驳资产阶级顽固派:“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 共产党的纲领: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 共产党政纲的特点:与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但它在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不同,宇宙观不同(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革命彻底性不同。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1-15)文化释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文化反动同盟:“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文化同它们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新文化的阶级基础:新文化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 “五四”:文化发展的标界“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共产主义的思想与现实实践:“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并且我们应当努力在工人阶级中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适当地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教育农民及其他群众。”但“整个的国民文化,现在也还不是社会主义的。”要防止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要把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与社会制度的宣传应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但就整个社会来说,还没有形成整个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还不能有整个的社会主义的国民文化。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否则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但是不能把对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这“二者混为一谈”。 新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即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它“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 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大众的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 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三、历史命运《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新民主主义理论集毛泽东民主革命思想之精华,在整个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阐明共产党人奋斗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具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从其历史地位看,新民主主义理论在1940年代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政治和经济目标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一大理论成果,并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历史命运:从历史进程看,新民主主义因战争时期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1950年代中期即已到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形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为何放弃?怎样看待向社会主义过渡?五种论点:(一)正确论(二)理论罅漏论(三)工业化战略决定论(四)公有制优越论(五)过早论 (一)正确论赞同“历史决议”中的提法。建国后从原来先建设、后改造,转变到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这样的决策是合乎中国实际和历史发展需要的英明之举,出现问题和偏差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也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向、路线和最终目的上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搞早了主要是因为混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二)理论罅漏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本身有罅漏:1、两个革命阶段转变时间上的衔接的模糊性,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是立即开始社会主义革命,还是经过一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的二元论,即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又把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看作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和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认识的不确定性,毛泽东曾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资本主义,但后来又批评这一说法。4、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短暂性,没有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较长时期的过渡性特点。 (三)工业化战略决定论放弃新民主主义、急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由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所决定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导致用计划经济手段来推进三大改造,其积极作用是维持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有利于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原材料不足的困难。 (四)公有制优越论(主观动机)担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会导致农民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导致两极分化,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无条件地优越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同时担心人们的革命精神衰退,要趁穷过渡,于是过早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国际环境影响:当时西方国家对新中国进行封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采用苏联模式时将斯大林模式完全肯定。没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脱离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五)过早论过早过渡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1)在经济落后的中国匆忙消灭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在农业大国如何建设的问题上急于求成,犯“左”的错误。(3)忽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忽视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头七年的成功埋下了后来长期失误的根子。 (4)社会主义改造有自己的创造和特点,但步骤上形式上的巨大成功,掩盖着对中国历史前进的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失误。(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没有根据中国的现实是应当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继续发展,批评继续搞新民主主义,认为有可能避免资本主义,而直接实践完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结果事与愿违。 这种观点引起广泛争议。有学者批评这是在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观点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教条主义的歪曲,犯了庸俗生产力论的错误。毛泽东虽然肯定在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实现以前可以而且应当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他从来没有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之上,可以长久地停留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之上。 有学者认为,对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如何看待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关系展开的,对于两者都应该作出肯定的评价。同时,应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全面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从政治上说,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有学者在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当年的过渡进行反思,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标准,纠正了长期以来流行的脱离生产力的发展孤立地考察生产关系的非马克思主义观点,把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的固有本质属性加以肯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 还有学者认为,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向新民主主义的回归。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的系统分析:1.革命类型2.主体因素3.政治状况4.决策机制 1.中国革命的类型革命类型:典型与特殊典型革命:生产力在旧社会内部发展成熟要求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夺取政权-革命完成特殊类型革命:生产力在旧社会内部有些发展社会剧烈动荡-下层和上层不能照旧生活-政治失控革命力量壮大-夺取政权革命胜利后“路程更长”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充分发展到足以打破封建生产关系桎梏的典型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充分发展到足以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桎梏的社会主义政治革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以农工大众为主体的反帝反封的新式民主革命 2.主体因素革命成功后,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夺取政权,以小生产者为主体的劳苦大众向往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的心理欲望,转化为巨大的意志力量,推动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尽快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穷过渡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尽快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大、二公、三急 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 1958年山东范县提出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乐园建设规划摘录):新乐园真正强,四面八方是楼房,有大学有工厂,公园街上百花香,柏油马路明又亮,汽车穿梭排成行,有电影有戏院,劳动以后去听唱,冬天室内有暖气,夏天开开电扇乘乘凉,生活真是大变样,万年幸福乐无疆。……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时间似太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对《山东范县提出1960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一文的批语(在八届六中全会上印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494页 对马克思主义误解和教条化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设想“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所有制)过渡时期及其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法权小生产产生资产阶级 3.政治状况:阶级斗争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在全国农村中,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朝就要到来。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有些同志,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出发,错误地观察了工农联盟这样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他们老是站在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上替较少的人打主意,而没有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替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打主意。 4.决策机制不健全毛泽东政治威望日益崇高,人们对其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习惯于学习、执行而不会存疑。这种社会环境未能形成有效制约机制。当毛泽东的思想和政策超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向“左”的方向演化时得不到纠正。 《新民主主义论》是时代经典,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解读它,可以开阔视野。研究新民主主义过早放弃的原因,以史为鉴,有利于更好地走向未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