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4-22 11:31:15 发布

4(2015.11.17)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为帮助全省干部群众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本报约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开展了一次理论笔谈。以协调增强发展整体性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围绕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军民融合等,勾勒出了我国整体性发展的新格局,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13 区域协调发展顺应了经济发展从不均衡走向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拓展和更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时代要求。无论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区域发展战略,还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均是从战略层面,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塑造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强力撬动中国由局部开放向国内整体开放,并通过“一路一带”战略建构国内开放和国外开放无缝对接的大格局。与此同时,区域协调发展也顺应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不管是着眼区域协同发展的主体功能区、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更加精准的公共财政支持,抑或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增强对中西部的辐射带动能力的政策措施,均是通过更加科学的调控手段来实现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从而在更大范围内,通过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支撑发展潜力的持续释放。与全国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相契合,长期以来,江苏围绕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间协调发展持续进行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可以预期,“十三五”期间,江苏区域协调局面必将更加生动喜人。13 城乡协调发展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任务的迫切需要。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相比,农业的发展还是当下非常薄弱的环节。“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的生产水平、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生态环境要迈上新台阶,必须在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过程中,突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伴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步伐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联动改革,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全方位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权利和义务与城镇居民有序并轨。此外,五中全会还指出,要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农村和接纳农业人口较多的城镇的社会事业建设,乡村建设要特别注重美丽宜居。这些周密部署,既指明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向,也明确了当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点。展望“十三五”,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江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条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文化建设要迎头赶上。我国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取得,伴随广大老百姓由“穷”变“富”的转变,但是实现由“富”变“贵”既需要经济强,更需要文化强。精神文明建设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进文化建设需要从“盆景”向“风景”、直至“风尚”的加快转变。五中全会做出了全面部署,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实践中,要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智库建设等文化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释放文化发展的活力;要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传播正能量,同时要推动中华文化又好又快地走出去。当前,全省上下,正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13 军民融合发展要求富国和强军相得益彰,在军民深度融合中兼顾发展和安全。在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军民,军民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地加以规划,体制、机制与载体建设可以更好地加以推进;二来经济发展和强军建设的阶段性特征高度契合,可以互为支撑。一方面,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是国防和军队发展成就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发展。特别是在新的技术变革背景下,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更是适应技术革命、加快技术创新的快捷通道。回顾“十二五”,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这些硬实力为江苏未来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协调发展理念,就要求我们把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看清理顺,通过整体发展的势能聚集,形成更有利于解决发展问题的“金钥匙”,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添砖加瓦。(执笔:杨明孙文华)准确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更高一级的阶段,尽管其本质是一样的,但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则是不同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平等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平等价值观要求我们把平等原则贯穿于改革发展之中,通过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不能建立在追求绝对平等的空中楼阁之上,而只能建立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要政治保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体现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共享“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切实地感受到获得感。13 全体人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主体,既是价值创造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共享发展,就要通过优化民主机制、改进民生制度,激发全体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所能;保障全体人民各项权利的落实、切身利益的增进,让全体人民在“共享”中各得其所;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使全体人民在“共富”进程中和谐相处。三者互为前提与条件,体现了发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发展动力与发展目标、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的有机统一。“百姓富”是“十三五”期间建设新江苏的目标之一,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百姓富”重要目标的必然选择。坚持共享发展,就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8个方面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保障和改善民主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全国探路,使江苏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执笔:孙肖远)深刻把握“创新发展”的要义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中,创新发展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排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那么,我们该如何全面准确把握这一首要的发展理念呢?首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意义重大。“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突飞猛进,如今支撑其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旧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难以为继,且不可持续。出路只能是转换发展动力,以创新引领发展,借此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实际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已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升,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它强调的不只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更强调的是,要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作为国家的意志,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就必然要深化各方面的改革,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促进改革。而正是围绕推进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做了进一步部署,可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一个更深的基点上也强化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其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发展理念的核心。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历史。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基于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思想,它构成了创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又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动力,因而是“第一动力”,因此要牢固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命题将科技创新从生产力的结构排序引入现实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为我国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念支撑。第三,深刻把握推动创新发展的总体部署。13 创新不仅是响当当的口号,更要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行动,创新发展必然要求创新实践。对此,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擘画了“路线图”,主要包括:一是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二是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不仅要进一步开拓沿海沿江沿线的实体经济轴带空间,更要大力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四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五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六是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最后是按照改革和发展相协调的要求,从宏观层面来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执笔:袁久红)以整体视野深入理解“绿色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新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新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讲了九个重点问题,其中三个是有关绿色发展的。这说明绿色发展方面的改革力度最大,新办法最多。绿色发展理念的推进、绿色发展路径的明确、绿色发展措施紧锣密鼓地出台,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先进的发展理念,也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准确理解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具备“整体”的视野,把握住几个“整体”。一是将绿色发展放在“五位一体”发展新理念的整体中去理解。13 《建议》提出了发展新理念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是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的。绿色发展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放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绿色发展贯彻在其他发展理念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其他发展理念才能落地生根。同样,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协调意识、开放意识和共享意识。必须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绿色技术,完善绿色体制;必须以协调为基本原则,不断推进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的速度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开发与保护之间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必须以开放为基本手段,不断提高绿色产业、环境治理等各方面的开放度;必须以共享为根本归宿,维护、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利益。二是将绿色发展放在“地方—中国—世界”的整体中去理解。13 我们倡导的绿色发展不仅要实现地方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还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环境问题不仅是一国的内部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全球,要把地方、国家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那些只顾局部生态利益、无视整体生态利益,只顾地方生态安全、无视全球生态安全,都是治标不治本之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天蓝、地绿、水净,但备受诟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都是依靠强盗式掠夺和污染转嫁才实现了生态相对良好。这不仅明显有违环境正义原则,同时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当今的人类已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要着力把本国的事情办好,努力改善本土的环境状况,提升本地区、本国人们的环境幸福指数,也要致力于维护世界生态安全。三是将绿色发展放在“政府—企业—公民”的责任共同体的整体中去理解。政府、企业和公民,在绿色发展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不同的责任,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责任共同体。坚持绿色发展,既要明确他们各自的责任分工,又要建立协调工作的机制。政府是绿色发展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制定好政策、法律和行动计划,加强监管,协调各方行动。在绿色发展中企业具有特殊责任,因为企业本身就是治理的主要对象,因此要强化自律意识,建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公民虽然作为个体,力量有限,但归根结底,政府、企业也是由作为公民的人来构成和运转的。坚持绿色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于每一个公民的“坚持”。总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中国绿色发展。(执笔:李志江)坚持开放发展战略抉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南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3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时期的开放发展有着不同于过去全新内涵。这不仅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江苏新一轮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提供了明确方向。开放发展包含着开放、改革、发展三重意蕴。习近平指出,“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开放才能形成开放、改革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开放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互利共赢的发展。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开放发展,对我国开放的层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所扮演的国际角色提出了新的定位要求。中国需要在开放发展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让全体中国人享受发展成果,并推动世界更加公平和繁荣。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和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叠区,主动融入国家大战略,既是使命担当,更是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的重大机遇。当下,应着力于三个方面。13 着力营造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十三五”时期,江苏积极将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开放发展的新空间,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这对于培育江苏新优势、集聚优势要素具有战略意义。积极谋划区域经济一体化,升级江苏已有的区域合作,或选择更为广泛的区域合作伙伴,参照或遵循当前全球经济规则“高标准”的趋势和思路,掌握江苏开放发展的主动权。着力拓展开放发展的新内涵。深化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外国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入江苏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把江苏开放目标定位在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全球要素配置力、对外开放影响力上。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激励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理念,注重发展质量和生态效益,优化外商投资方向和区域发展布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的开放发展新路径。着力构建开放发展的新体制。实现从政府主导、强势推动向通过制度设计、增强市场微观基础活力转变,构建与全球经济规则相对应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学习借鉴和对接上海建立自贸区、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支持条件成熟的区域先行复制,率先推广,以制度创新赢得开放新优势;重点推进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创新,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与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同时并举,构筑江苏更高更强的对外开放新平台,赢得江苏开放发展的主动权。(执笔:臧乃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