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25 KB
  • 2022-04-22 11:15:32 发布

卫生级不锈钢管道施工方案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卫生学王菁考试题型:填空题、单选题、是非题、简答和论述简写说明:苯并(a)芘àB(a)P总的章节重点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重点】主要是概念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重点】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第一节空气【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不考】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第二节水三、水污染与疾病【(三)水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P52-55】四、改良饮用水质的卫生对策【(二)水的净化(三)水的消毒】第三节地质环境和土壤一、地质环境与疾病(一)碘缺乏病原因、诊断///临床(NO!)(二)地方性氟中毒原因、机制///临床(NO!)(三)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四)克山病概念了解第三章食物与健康第一节营养素和能量【重点】除了微量元素,仅需要知道哪些是微量元素即可。维生素是大重点第二节合理营养只要P103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第四节营养与疾病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重点】二、营养与代谢性疾病:DM【好像不是,但上课时重点讲述了DM】第六节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一、食源性疾病(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二)食源性疾病的分类:了解分类(三)不考二、食物中毒重点:食物中毒的媒介食品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和毒素性食物中毒的媒介食品29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主要看概念性问题】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二、职业性损害三、不考,但要掌握(四)职业健康监护重点和概念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一、铅【重点】重要是中毒机制等二、汞【重点】其中(五)诊断及处理原则(了解)四、有机溶剂(一)苯六、刺激性气体【重点】七、窒息性气体【重点】第三节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重点】一、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及其控制【更重点】二、矽肺【更重点】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一、高温【重点】二、噪声【重点】三、振动【局部振动VS全身振动的区别,局部振动病是法定职业病】各论绪论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的组成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天然形成,为首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和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2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昆虫和微生物。根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将生物群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阳光、土壤、无机盐类等。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肺生物环境四大要素构成。3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称为生态平衡。4食物链2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通过食物链才得以进行。生物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称为食物链。以人类为终点的食物链称为人类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5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genomeproject,就是重点研究环境暴露与疾病的相互影响,其中包括研究引起疾病的等位基因、易感基因和环境暴露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1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形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叫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叫二次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属性可分为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现在,注意以化学性污染物为主。来源:(1)生产性污染[主要来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称为“工业性三废”;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农药的长期广泛使用人类活动排放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生活性污染生活性三废(粪尿、污水、垃圾)(3)其他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噪声、电磁等2环境自净的概念和自净方式环境自净=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称为环境污染物的自净。分为物理自净(稀释、扩散、沉降、挥发逸散、凝聚和混合等)化学净化(环境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水解及酸碱中和、光化学作用等方式,使污染物转化或浓度降低或毒性消失)生物净化(通过生物氧化、生物拮抗、生物降解、光合作用、生物的吸收等方式,使环境污染物得到净化)3环境污染物吸收的主要途径环境污染物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成为吸收。存在与空气、水、土壤及食物的环境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4阻止环境污染物进入器官组织的主要屏障毛细血管壁和其他生物膜形成的屏障是环境污染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屏障可阻止或减少污染物进入某器官组织。机体主要的屏障有血-脑脊液屏障,胎盘屏障、学眼屏障及血睾丸屏障。5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方式29 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与体内,称为物质蓄积。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6污染物在体内发生生物转化的过程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此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一般都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又称I相反应或降解反应),其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作用;第二阶段(II相反应),以结合反应为主。有些化学物质可不经过第一阶段反应直接结合而排出体外。大多数环境化学物的转化,是在肝脏代谢酶系统的催化进行的。7生物解毒作用和生物活化作用的区别生物解毒作用:经过体内的I相和II相反应,环境污染物极性增高、水溶性增加有利于排泄。多数化学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成为生物解毒作用。生物活化作用:少数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活化作用。8环境污染物常用毒性参数的概念常用的毒性参数(1)致死剂量毒物使受试对象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称致死剂量。包括:绝对致死量(LD10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最小致死剂量(LD0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最大耐受剂量(LD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高于此剂量即可出现死亡;半数致死剂量(LD50):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2)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量在设定的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变化的最低剂量。(3)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量在设定暴露条件下,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指标未观察到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的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等产生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4)阈值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产生某种效应的最低剂量或暴露浓度,即低于该剂量或暴露浓度就观察不到或预计不会发生某种效应。(5)安全限值对存在有害效应阈值的化学物,安全限值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及各种环境介质(空气、水、食物、土壤)中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限制量。9健康效应谱的概念29 从预防医学的观点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将生理、生化效应和病理效应看做连续的健康效应谱,人群对环境因素反应的健康效应谱呈金字塔型或称冰山现象。10生物标志物的概念11生物标志物的分类生物标志物是指测定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或生物样本中细胞的结果或功能、或生化成分或生物分子改变的指标。生物学标志物分为三大类:(1)接触生物标志物:指在机体内某个隔室中测定到的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量,或外来因子与某些靶分子或细胞的作用产物。(2)效应生物标志物:即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据其改变的程度,可判断为确证的或潜在的健康损害或疾病。(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是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个体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的指标。12已经确认的人类致癌物、混合物和接触环境分类有哪些????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物分类:第1类:对人类致癌:对人类致癌证据充分第2类:2A类对人类很可能致癌2B类对人类可能致癌第3类:对人类致癌性尚不能予以分类第4类:对人类很可能不致癌13遗传毒性的概念和如何进行评价遗传毒性是指环境中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DNA)和遗传过程的改变。遗传毒效应可以通过直接地测定遗传毒物与DNA相互作用来评价,更多的则是通过间接地检测DNA修复或基因突变、染色体改变来平评价。14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的概念生殖毒性作用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对雄性或雌性生殖功能或生殖能力的损害及对子孙后代的有害影响。其毒性作用可发生于雄性、雌性的任何时期。发育毒性作用: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质能导致机体发育异常的有害作用。包括孕前、孕期、产后直至性成熟期暴露于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个体发育损害效应。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发育中的机体死亡、胎儿形态结构异常、胎儿生长迟缓及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缺陷。15影响环境污染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16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的不同点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如机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随着人体吸收CO的量升高而增加。剂量-反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发生率来表示。如不吸烟的人肺癌死亡率是10/10万……每天吸25支以上的肺癌死亡率是127/10万,这种随吸烟量的增加而肺癌死亡率上升的关系属剂量-反应关系。17何谓高敏感人群29 由于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其中包括了由于上述诸多个体因素不同而对该物质特别敏感的人,及所谓高敏感人群或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比正常人群更易于收到环境污染物的损害。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18室内微小气候的概念2室内微小气候概念室内小气候是支室内环境中(或建筑物内)的气候,主要是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四个气象因素组成。室内小气候必须维持机体的温热平衡或体温调节机能处在正常状态中。19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定义: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来源:工业企业:燃料的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机动交通运输工具,绝大多数使用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作为燃料。生活炉灶:生活用燃料主要是煤制品,其次是煤气等同样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0温室效应的概念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CO2并排出大气,又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CO2,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CO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报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21大气中常见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5大气中常见污染物的种类(1)SO2:规定环境空气中SO2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50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2)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X)是NO、N2O、NO2、NO3、N2O3、N2O4、N2O5等含氮气体化合物的总称。大气污染:主要是NO2和NO。NO2+烃类à光化学烟雾呼吸系统:呼吸道刺激症状血液:亚硝酸根与Hb结合àMeHbà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血管扩张à组织缺氧à紫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中枢神经损害。慢性中毒:类神经征NO2与SO2和O3分别具有相加和协同作用,造成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29 规定环境空气中NOX一小时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0mg/m3(二级标准)。(3)颗粒物: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沉降性颗粒物:直径>100mm的颗粒物悬浮性颗粒物:直径≤100mm的颗粒物①呼吸系统:颗粒物à肺部à通气/换气功能àCOPD②心血管系统:PM10和PM2.5=>干扰自主神经à循环系统à血栓刺激呼吸道à炎症à炎症因子à血管损伤à血栓形成③致癌作用:颗粒物的致癌活性与其多环芳烃含量有关。规定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二级标准)。(4)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光化学氧化物:O3、PANs和醛类光化学烟雾的危害:眼睛红肿、流泪//急性咽喉炎//气管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规定光化学氧化剂(O3)1小时平均浓度为0.12mg/m3(一级标准),0.16mg/m3(二级标准),0.20mg/m3(三级标准)。(5)铅:血铅值反映近期铅的摄入量,常作为铅内暴露水平的重要指标。铅对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儿童比成人敏感。儿童铅中毒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低于同龄儿童;多动、易激怒;腹隐痛、便秘、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铅的季平均限值是1.50mg/m3,年平均限值是1.00mg/m3。(6)多环芳烃: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环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又称稠环芳烃。来源:是各种含碳有机物的热解和不完全燃烧。规定B(a)P的日平均值是0.01mg/m3。(7)二噁英:来源: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危害: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22光化学烟雾的概念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主要成分是O3、PANs(过氧酰基硝酸酯类)和醛类,统称为光化学氧化物。危害见前。23二恶英的概念29 二噁英是一类有机氯化合物,大气环境中的二噁英类九成来自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尤其是医用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度时容易产生二噁英类。二噁英类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我国尚未制定二噁英类的浓度限值。24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几种6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种类燃料燃烧和烹饪(中国式烹饪产生的油烟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来源)人类活动(吸烟产生的烟雾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很重要的来源。)建筑和装饰材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氡)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25室内主要污染物有几种?如何影响健康?①二氧化碳来源:燃料燃烧、动植物新陈代谢和人体呼吸健康影响<0.07%,人体感觉良好0.1%,个别敏感者有不舒感0.15%,不舒适感明显3%,使人呼吸程度加深4%,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血压上升8%~10%,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力,肌肉抽搐甚至痉挛,神志由兴奋至丧失30%,死亡②燃烧产物<1>燃料产物中的多环芳烃可致癌,例如云南省宣威县是肺癌高发区,有些乡的肺癌死亡率高达100/10万以上。调查发现,肺癌死亡率与当地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类中B(a)P浓度呈明显正相关。<2>燃料所含有杂质的污染,如氟、砷含量高的煤燃烧,造成室内空气氟、砷污染,引起氟中毒、砷中毒。<3>燃烧产物SO2、NOx可对机体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作用;进入肺组织的颗粒物可引起肺通气功能下降,肺泡换气功能障碍。<4>烟草燃烧产物对机体呼吸、神经、循环、内分泌、生殖系统以及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了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除肺癌外,还可引起喉癌、咽癌、口腔癌、食道癌、肾癌、胰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等。③烹调油烟来源:食用油在加热烹调时可产生。健康影响:烹调油烟(cookingfume)有遗传毒性并且是肺癌的危险因素。油烟中的遗传物来源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温氧化和聚合反应。研究表明:中国妇女肺癌发病率高,排除吸烟因素外,烹调油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④甲醛健康影响:甲醛(formaldehyde)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人的甲醛嗅觉阈为0.06~0.07mg/m3,但个体差异很大。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人体接触室内空气中0.15mg/m3的甲醛后,主要表现为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症状有眼睛红肿、畏光流泪、咽干发痒、咳嗽、喷嚏、气喘、胸闷、皮肤干燥发痒等。甲醛还可引起变态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哮喘,大量时可引起过敏性紫癫。长期接触l.34mg/m329 甲醛,能出现类神经征症状;有的还可引起肝功能异常,出现中毒性肝炎;肺功能方面也可出现呼气性功能障碍。遗传毒性研究发现甲醛能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损伤。2006年IARC报道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甲醛是人和实验动物的确立致癌物。甲醛可致人产生鼻咽癌、白血病和鼻窦癌等。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健康影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有臭味和一定刺激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常出现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嗜睡、乏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等。苯作为溶剂及稀释剂亦用于住宅装潢、工艺品等制作方面,增加了人群接触苯的机会。苯不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而且是致癌物。聚氨酯泡沫塑料释放出的二异氰酸甲苯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⑥一氧化碳健康影响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有密切关系。调查资料显示:室内CO污染水平与居民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含量呈正相关,HbCO增加可促进心肌缺氧的发展。⑦氡及其子体氡(radon)是一种惰性放射性气体,铀和镭广泛存在于地壳中,衰变成氡即呈气体状态。健康影响:氡及其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潜伏期约为15~40年。⑧病原微生物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及结核,均可经空气传播。“军团菌病”尘螨dustmites26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有几种?7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评价指标常用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反映空气清洁程度的指标CO2、菌落总数及新风量;②反映化学物污染指标SO2、CO、NO2、甲醛、苯、B(a)P、PM10及TVOC(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③反映致病微生物污染指标:溶血性链球菌;④反映放射性核素污染的指标氡。27常见的水中化学性污染物有哪些?来源?????1生物性污染某些行业的工业废水(制革、屠宰业)、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后,其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了水体,可造成介水传染病的流行。2化学性污染 水体受到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使水体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水体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有汞、镉、铅、砷、铬、磷、氰化物;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酚类、苯类、卤烃类化合物和油类等。Link: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3物理性污染⑴热污染是工业企业向水体排放高温废水所致,由于水温升高,使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速度加快,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水中鱼类和生物的生存和繁殖。29 ⑵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核动力工厂排放的冷却水、向海洋投弃的放射性废物、核爆炸的散落物、核动力船舶事故泄漏的核燃料等。放射性污染物可附着在生物体表面,也可在生物体内蓄积。28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①原因是长期摄入小剂量甲基汞。②主要靶器官是CNS,最突出的症状是神经精神症状。③症状: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全身瘫痪、精神错乱®死亡。④Hunter-Russel症侯群:水俣病最典型特异性体征,包括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及听力和语言障碍。29水的净化方式有哪些?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1)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面沉降叫混凝沉淀。(2)过滤过滤(filtration)指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30影响混凝沉淀的因素有哪些?Ø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性质、粒度和含量Ø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离子的成分和含量Ø水温Ø水的pH值和碱度Ø混凝剂的种类、质量和用量等31水的消毒方式有哪些?水的消毒目的: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尚不能保证完全去除全部病原微生物。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各项细菌学指标的要求,确保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进行水的消毒(disinfection),以杀灭病原体。水的消毒方式:消毒方法可分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前者如煮沸、紫外线、超声波等;后者如用氯化消毒剂、臭氧、碘和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氯化消毒(chlorination)。32常用的氯化消毒方法有哪些饮用水消毒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供消毒的主要有氯气和氯制剂,后者包括如游离氯制剂漂白粉〔Ca(OCl)Cl〕和漂白粉精〔Ca(OCl)2〕以及一氯胺、二氧化氯等。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称为有效氯,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3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2)水的pH值:氯化消毒时水的pH值不宜太高(和其作用机理有关)3)水的温度:水温低杀菌效果差,水温高杀菌效果好。4)水的浑浊度:消毒前应先进行净化处理,尽量降低水的浑浊度。29 5)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一样,除腺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高于肠道细菌。34碘缺乏病的概念和发病原因????IDD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多种疾病形式:缺碘地区出现相当数量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亚临床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单纯聋哑、甲状腺肿及克汀病等——不同程度碘缺乏在人类不同发育时期所造成的损伤。甲状腺肿、克汀病:碘缺乏最明显表现形式。35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智力低下:主要症状,轻重程度不一聋哑: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克汀病面容、性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病理反射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状腺肿从发病机制去理解能更好的理解临床表现:发病机制:Ø胚胎期外环境缺碘à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à胎儿生长发育障碍Ø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耳聋、语言障碍、上运动神经元障碍、智力障碍Ø骨骼发育受影响:呆小36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skeletalfluorosis)和氟斑牙(dentalfluorosis)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1)发病原因长期摄入过量氟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摄入总氟量超过每人4mg/d时即可引起慢性中毒。(2)发病机制37克山病的概念29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区性流行病,该病死亡率高,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本病首先于1935年冬季在我国黑龙江克山县被发现,当时有大批病人突然死亡,由于病因不明,遂以地名命名。(1)急型:急性心力衰竭,内脏急性缺血、缺氧(小儿多见)。(2)慢型:充血性心力衰竭。(3)潜在型:心肌病变较轻,心脏代偿功能良好,口服补硒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第一节空气1紫外线的分段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radiation)可分为三段分段波长名称吸收情况A段(UVA)320~400nm长波紫外线在大气圈平流层几乎都被臭氧层吸收B段(UVB)290~320nm中波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90%或以上C段(UVC)200~290nm短波紫外线可全部穿透大气层而抵达地表3大气污染的直接危害种类(1)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由烟雾事件和生产事故引起的。煤烟型烟雾事件(SO2和烟尘)和光化学烟雾事件(氮氧化物(NOX)和烃类污染物在强烈日光作用下产生的浅蓝色烟雾而引起的)。(2)慢性炎症: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3)变态反应:甲醛:轻者出现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严重的出现支气管哮喘。à四日市哮喘(4)致癌作用:大气污染是肺癌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居民肺癌发病率:大城市>中小城市,城市>农村。(5)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非特异性疾病4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种类(1)产生温室效应: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气体:CO2、CH4、O3、CFCs)(2)形成酸雨29 (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CFCs、溴氟烷烃类和N2O等。臭氧层空洞: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第三章食物与健康第一节营养素和能量第二节合理营养1营养素的定义、需要量、供给量的概念(1)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2)需要量:营养素需要量: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营养素的量最低需要量:指仅能维持生理平衡或不致发生缺乏病的量适宜需要量:指能维持健康,促进生长,保证最高劳动能力,使机体协调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利用营养素的量(3)供给量: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饮食习惯、食物生产、社会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制定的适宜数值。营养素供给量略高于营养素生理需要量,一般是需要量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即能满足97.5%个体的需要。Link:平均需要量: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2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对于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从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被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地评价。(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一般都以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的含氮量乘以6.25,即得出食物粗蛋白含量(2)氮平衡:衡量体内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指标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排出氮=尿氮+粪氮+经皮肤排出的氮)(3)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消化率高表明该蛋白质被吸收利用的可能程度大(4)蛋白质利用率:其中评价指标之一: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value),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可以储留和利用的部分各种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不一致Link:必需氨基酸(essentialaminoacid,EAA)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共有8种必需氨基酸,即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对婴幼儿而言,组氨酸亦为必需氨基酸。(5)化学分化学分=待测食物EAA含量/模板EAA含量*100比值最小者,为该种食物的化学分L29 ink:限制氨基酸:如果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称这种氨基酸为限制氨基酸。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称之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3优质蛋白质概念一般动物性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比植物性食物蛋白生物学价值高优质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中,应占蛋白推荐摄入量的1/3以上。4人体对能量的需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发热系数分别为4kcal/kg、9kcal/kg和4kcal/kg。(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crate,BMR)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职业活动、社会活动、家务活动、休闲活动(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一般成人摄人混合膳食,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4)生长发育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的子宫、乳房、胎盘、胎儿的生长发育及体脂储备;乳母合成和分泌乳汁也需要额外补充能量5能量供给来源百分比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0%-12%根据我国民族饮食习惯及生产情况,热能的主要来源是粮食,约占60%-70%,其余来自食用油脂、动物性食品及蔬菜。6维生素缺乏症和过多症的临床表现(1)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缺乏:暗适应时间延长,严重可致夜盲症(nightblindness)角膜、结膜上皮组织、泪腺等退行性变,在球结合膜出现—比脱氏斑(Bitot’Spot),角膜损伤严重可致失明,又叫干眼病(xerophthalmia)肢体皮肤主要是皮肤粗糙、干燥、角质化等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易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反复发作影响生殖能力,造成不孕,不育,畸形等过多:维生素A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易激动、肝脾肿大、皮疹、骨关节疼痛、颅内压增高等(2)维生素D缺乏:影响牙齿钙化,延缓牙齿萌出严重缺乏时儿童可患佝偻病•成人患骨质软化症过多:儿童每天吃1mg,成人每天吃2.5mg,长期服用可致中毒•食欲不振、无力、恶心呕吐、腹泻、多尿、血清钙、磷增高,广泛性的软组织钙化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停服维生素D可恢复(3)硫胺素,即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beriberidisease29 ):干性、湿性、婴儿型脚气病。干性脚气病有多发性神经炎症状,湿性脚气病因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有水肿,急性恶性者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4)核黄素,即维生素B2代谢障碍和皮肤黏膜的炎症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眼部症状(5)烟酸,即尼克酸,维生素PP缺乏:癞皮病(pelligra)表现为3D症状:腹泻(diarrhoea)、皮肤炎(dermatitis)、神经性痴呆(dementia)(6)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以引起坏血病(scurvy)毛细血管脆性增强胶原不能正常形成à还可导致骨钙化不正常伤口愈合缓慢7何谓视黄醇当量和烟酸当量(1)视黄醇当量是指膳食和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的物质,包括已形成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的总量。不同单位的维生素A可通过下式换算: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IU)×1/3+胡萝卜素(mg)×1/6(2)烟酸当量烟酸当量mg=烟酸mg+色氨酸mg*1/608营养调查的内容2营养调查的种类与方法营养调查是全面了解人群或个体营养状况的基本方法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验(1)膳食调查:膳食调查一般要求(调查对象、调查日期及日数),膳食调查方法(24小时回顾法、记账法、称重法、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结果整理及评价,膳食调查结果评价(2)体格检查:项目及方法(身长、体重、皮褶厚度),评价指标(标准体重、体质指数BMI),皮褶厚度,上臂肌围。(3)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营养缺乏病的诊断依赖于膳食调查、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9医院膳食的种类基本膳食(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流质),试验膳食(糖耐量试验膳食{配膳原则}、钙、磷代谢试验膳食),治疗膳食(高能量膳食、低能量膳食、高蛋白、低蛋白、低脂、低胆固醇、低盐或无盐、少渣、高纤维)10营养支持的种类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支持是指经口或胃肠道置管提供营养物质至胃肠道的方法。(2)肠外营养支持:主要途径是静脉输给,中心静脉和周围静脉。11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营养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组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而引起的以血糖高为特征的疾病。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原则如下:29 (1)合理控制总能量:控制能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调控的主要原则,其能量供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2)糖类不宜控制过严:糖类能改善葡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不增加胰岛素的需要量。人体如摄入糖类不足,体内功能则需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一旦体内脂肪分解酮体产生增多而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利用酮体时,可引起酮症酸中毒。糖类选择应考虑血糖生成指数(GI),糖尿病患者应多选用GI低的食物。(3)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为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必须限制脂肪的摄入,要合理选择脂肪的种类,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4)选用优质蛋白质: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原异生旺盛,蛋白质消耗量大,应保证蛋白质摄入,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瘦肉等食物。(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6)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7)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酒和钠的摄入(8)食物多样化并有合理的进餐制度:定时、定量、少量多餐。第四节营养与疾病第六节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1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1)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量的营养素和热能(2)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3)食物通过合理的加工烹调(4)食物应对人体无毒害3各类营养缺乏病的临床表现见课本P104表格4四种膳食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西方“三高”型膳食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膳食,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肠癌和乳腺癌等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此种膳食结构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植物性食品消费量较少,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很大,热能、蛋白质、脂肪摄人量均高,人均每日热能达14.7MJ(3500kcal),蛋白质与脂肪达100g和150g第二种类型是东方型膳食以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代表。他们的膳食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能量基本上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约为8.37~9.62MJ(2000kcal~2200kcal),蛋白质仅50g,左右,脂肪仅30-40g,常可导致一些营养缺乏病第三种类型是以日本为代表它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一些特点,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一些长处。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消费比较均衡,其中植物性食品占较大比重,但动物性食品仍有适当数量,动物性蛋白质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50%,并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等,能量供给约为10.88MJ(2600kcal),蛋白质和脂肪均可达80g左右,食物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营养要求。不过动物性食品仍稍偏高,“富裕病”也有增加趋势,但营养失调轻微第四种类型为地中海膳食结构这是居住在地中海地区居民特有的膳食。该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食物新鲜,脂肪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25%~35%,饱和脂肪所占比例较低(7%~29 8%),主要食用油是橄榄油,每天食用少量(适量)酸奶和奶酪,每周食用适量鱼、禽,少量餐,每月食用几次红肉,以新鲜水果作为每日餐后食品,大部分成人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该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蔬菜水果摄入量高。地中海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很低。6食源性疾病的概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7食源性疾病的管理·健全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建立并完善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体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的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验的力度8食物中毒的定义、特征与分类定义: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凡是食用有毒食物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特征:①潜伏期短,发病突然,呈爆发性。集体性爆发的食物中毒在短期内很快形成发病高峰。②中毒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为主。因为这些病人进食的是同一种中毒食品,病源相同,因此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由于个体差异,其临床症状可能有些差异。③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未吃者不发病。④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⑤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致的病源。分类: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9各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定义:指因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特点: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29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流行特点:(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季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特别是病死畜禽肉)、蛋类、家禽水产类和乳类(2)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多在夏、秋季节高发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中毒。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重者最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组(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多呈暴发多发生于沿海地区高峰期为8月~9月,冬季未见发生经常暴露于该菌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新来沿海地区的人如进食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发病率往往高于本地居民(4)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最多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和内脏制品冷盘;豆制品,凉拌菜和剩饭等亦间有发生变形杆菌与其他腐败菌共同污染生食品会使生食品发生感官上的改变;但熟制品被污染后通常无感官上的变化易被食用者忽视(5)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季可呈散发或暴发,痊愈后免疫力不明显,无传染性人体对肠毒素的感受性高,发病率可达90%以上(6)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大部分发生在3~5月,1~2月也有发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我国为植物食品引起,其中大部分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豆豉、豆酱、臭豆腐欧洲肉毒中毒主要为火腿、腊肠及其它肉类制品美国主要为家庭自制的水果、蔬菜罐头日本主要因鱼、鱼籽制品引起中毒10各类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有毒成分、流行特点、临床表现(1)河豚鱼中毒有毒成分: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流行特点:河豚中毒多发生于春季。每年2~5月为卵巢发育期,毒性最强,6~7月产卵后,卵巢萎缩,毒性减弱。临床表现:河豚鱼中毒的特点为发病急速并剧烈,潜伏期10min~3h。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发冷、口唇及肢端知觉麻痹,后发展至四肢肌肉麻痹、瘫痪,逐渐失去运动能力以致呈瘫痪状态。心血管系统出现心率失常,血压下降。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一般认为,若有由鱼类引起的,从唇、舌、咽喉开始到肢体末端的进展性麻痹,即应考虑到河豚鱼中毒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剂,对患者应尽快排出毒物和给予对症处理。(2)麻痹性贝类中毒有毒成分:贝类在吸食有毒藻类后,其所含的有毒物质即进入贝体内,产生石房蛤毒素29 流行特点:太平洋沿岸地区有些贝类在3~9月可使人中毒;中毒的发生往往与水域中藻类大量繁殖、集结形成“赤潮”有关所有人群对贝类中毒均易感中毒食品主要有贝类、蛤类、牡蛎、螺类等临床表现:潜伏期短,仅数分钟至20分钟开始为唇、舌、指尖麻木,随后腿、颈部麻痹然后运动失调。病人可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最后出现呼吸困难。膈肌对此毒素特别敏感重症者常在2~24小时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病死率为5%~18%。病程超过24小时者,则预后良好(3)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有毒成分: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是由于不新鲜或腐败的鱼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组胺,加上人体过敏体质,造成一种类过敏性食物中毒流行特点:这种类过敏类食物中毒,和鱼的品种密切相关,一般以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类,如鲐巴鱼、狮鱼、竹荚鱼、金枪鱼等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中毒的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潜伏期很短,一般仅数分钟至数小时表现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有时可出现荨麻疹,咽喉烧灼感,个别患者可出现哮喘临床上可采用抗组胺药物及对症治疗的方法(4)毒蕈中毒有毒成分:常见的毒素有毒肽(主要为肝毒性,毒性强,作用缓慢)、毒伞肽(肝肾毒性,作用强)、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等流行特点:多发生于夏秋季采蘑菇的季节临床表现:不同毒素不同表现: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光过敏性皮炎(5)含氰苷类食物中毒有毒成分:氰苷(苦杏仁中毒较多见)临床表现:潜伏期为0.5~数小时,一般为1~2小时主要症状为口内苦涩、流涎、恶心、呕吐、心悸、头晕、头痛及四肢软弱无力,随中枢和组织细胞缺氧加重,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并可闻到苦杏仁味重者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微弱,全身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患者临床症状凶险,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儿童死亡率高急救:中毒患者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相继静脉注射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6)发芽马铃薯中毒有毒成分:马铃薯发芽后可产生较高毒性的生物碱—龙葵素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首先出现咽喉部瘙痒、烧灼感继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耳鸣、怕光重者出现发热、抽搐、昏迷、脱水、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组织细胞缺氧出现紫绀29 少数患者可死于呼吸麻痹急救:首先要催吐,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导泻,以促进毒素的排泄出现紫绀者可服用或静脉滴注美蓝(7)四季豆中毒有毒成分:含有植物血凝素和皂素流行特点:中毒多因进食炒、煮不透的四季豆所致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多发生于秋季临床表现:发病快,可在进食后数分钟发病,多数在2~4小时内主要表现为急性肠炎症状。出现上腹部不适或胃部烧灼感,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重者呕血;神经系统可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可有胸闷,心慌,出冷汗,体温多正常或伴低热;一般病程较短,多在1~2天内恢复;少数重症可发生溶血性贫血。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1职业性有害因素来自哪些方面概念: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1)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2)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职业紧张因素:①劳动组织不合理;②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不协调;③不良的工作条件等。工效学有关的因素工效学涉及劳动者、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协调配合的关系。劳动工具与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选用、劳动组织与布局、仪器操作等均应符合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适合人体解剖和生理作用特点。(3)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29 3化学性有害因素可分为几种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金属及类金属,有机溶剂,有害气体,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农药)生产性粉尘4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有哪些职业紧张因素:①劳动组织不合理;②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不协调;③不良的工作条件等。工效学有关的因素工效学涉及劳动者、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协调配合的关系。劳动工具与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选用、劳动组织与布局、仪器操作等均应符合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适合人体解剖和生理作用特点。5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包括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2)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3)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injury)又称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6职业病的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7职业病诊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诊断。(2)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由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作出诊断后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8职业病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9 2)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9职业性健康监护的定义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10职业健康检查包含的内容有哪些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是指用人单位对准备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上岗前进行的健康检查,其目的在于掌握其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健康基础资料和发现职业禁忌证。11生产性毒物存在的形式有哪些概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存在形态:气体、蒸气、气溶胶[烟(直径<0.1mm)、雾、粉尘(直径为0.1〜10mm)]12卟啉代谢障碍的机制卟啉代谢障碍是铅对机体影响的较为重要和早期变化之一。铅通过抑制卟啉代谢过程中一系列酶的活性,导致血红素的合成障碍。见图。血中ALA增多,ALA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与GABA竞争突触后膜上的GABA受体,产生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引起神经行为改变。结果,血、尿中粪卟啉增多,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FEP增多,可与红细胞线粒体内含量丰富的锌结合,导致锌原卟啉ZPP增加。尿中ALA及血液中的FEP和ZPP测定都可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标准。29 13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1.急性中毒:多由消化道摄入引起面色苍白、口内金属味、恶心、呕吐、腹胀、腹绞痛、中毒性肝病。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痉挛、抽搐、谵妄、高热、昏迷和循环衰竭。2.慢性中毒(生产中多见)2)消化系统(1)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2)铅绞痛(leadcolic):中或重度急、慢性中毒时有发生铅绞痛特点:突然发作,剧烈难忍,也可为持续性的绞痛,阵发性加剧,部位多在脐周,少数在上腹部或下腹部,手压可缓解,发作时面色苍白、出冷汗,伴有呕吐、烦燥不安、血压升高和眼底动脉痉挛。体查时,腹部平软,无固定压痛点。Pb绞痛必需与急腹症鉴别3)血液和造血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周围血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4)其他症状肾脏:慢性间质性肾炎、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女性:月经不调、流产、早产婴儿:母源性铅中毒14汞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1)慢性中毒1)脑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障碍:出现类神经综合征精神症状2)震颤微小震颤→粗大→共济失调局部→全身意向性3)口腔-牙龈炎流涎、牙艮酸痛、红肿、压痛、化脓,出血倾向,口腔粘膜溃烂,齿龈可见暗蓝色的色素沉着,重者可出现牙齿脱落。29 (2)急性中毒①短时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汽(>1mg/m3)1)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2)口腔-牙龈炎3)汞毒性皮炎4)间质性肺炎5)急性胃肠炎6)肾功能损伤,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管型②口服汞盐1)急性腐蚀性胃肠炎2)汞毒性肾炎3)急性口腔-牙龈炎4)急性肾功能衰竭15驱汞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二巯基丙磺酸钠16职业性锰接触主要通过何种途径锰矿的开采、运输和加工//冶炼锰合金//电焊条制造及其使用//应用二氧化锰生产干电池//染料工业职业接触以呼吸道吸入锰尘和锰烟而引起中毒多见。经消化道吸收仅占5%。17苯的毒作用机制有哪些苯的急性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苯的慢性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是苯的代谢产物对骨髓的毒性,其作用机制有一下几种观点:(1)苯代谢产物以骨髓为靶器官没课直接抑制多能干细胞和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分裂最活跃的原始细胞具有明显的毒作用,在细胞形态上可见到核浓缩,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2)苯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基质巨噬细胞合成白介素-1,从而影响髓样和淋巴样细胞的分化,;基质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可使细胞因子生成减少,从而使未成熟造血祖细胞死于凋亡。(3)苯的代谢产物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蛋白质、RNA、DNA共价结合,致使酶活性下降,从而干扰造血微循环的功能,使多种细胞系受损;或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DNA链断裂,从而诱发细胞突变或凋亡。(4)苯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及含微核多染红细胞数增高。18苯中毒的主要特点(1)急性中毒:轻度:粘膜刺激症状,皮肤潮红、兴奋、酒醉状态,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重度:上述症状加重à昏迷、谵妄、抽搐、脉细、呼吸浅表、BP↓→呼吸循环衰竭à死亡(2)慢性中毒1)神经系统:①中毒性类神经综合征29 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造血系统:白细胞异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中毒性颗粒、空泡和破碎细胞)à血小板↓,伴有出血倾向à①皮肤、粘膜出血及紫癜②月经过多③全血细胞减少(再障)【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其他皮炎自然流产及畸形儿↑乳汁分泌↓过敏性湿疹19刺激性气体导致化学性肺水肿的机制肺水肿是刺激性气体引起的最严重病变之一,化学性肺水肿是深部血管外区,包括肺间质和肺泡有过量水分淤滞。有下列可能机制:(1)肺泡及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性气体可损伤肺泡壁的膜结构,破坏了膜上由脂蛋白组成的一层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加,渗出增多。毒物也可直接损害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体液由毛细血管壁渗出,导致肺泡间隔液体增多。(2)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中毒使体内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HT,缓激肽,组胺和前列腺素等,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3)肺淋巴循环梗阻:毛细血管渗出液的回流与淋巴循环有关。刺激性气体作用下交感神经兴奋,使右淋巴导管痉挛,引起肺淋巴循环梗阻,组织内液体潴留,加重肺水肿。(4)缺氧因素:缺氧可使毛细血管痉挛,增加肺毛细血管的压力和渗出,从而加重肺水肿。20化学性肺水肿和ARDS治疗1)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应用去泡沫剂,如1%的二甲基硅油雾化吸入。3)早期、短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减少红细胞凝集及微血栓形成,促进利尿作用,但每天不超过1000ml。5)减低胸腔压力,预防和控制感染。21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特点:*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迟发性的神经症状*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诊断原则:*吸入较高浓度CO接触史*发生急性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22氰化氢中毒解毒治疗29 (1)患者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抢救。(2)清洁保暖。如经消化道摄入,迅速彻底洗胃。(3)纠正缺氧。(4)解毒治疗,常用的解毒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4-DMAP)【10%肌注】等第三节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1尘肺的定义尘肺(pneumoconiosis)定义:即肺尘埃沉着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生,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2矽肺的定义属于尘肺的一种。定义: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现行的标准规定矽尘是指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矿物性粉尘,石英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99%,故常以石英尘作为矽尘的代表。3硅酸盐肺的定义定义:长期吸入硅酸盐尘所致的尘肺统称为硅酸盐肺,现行职业病目录中包括石棉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和水泥尘肺4粉尘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定义: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直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卫生学意义: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高,危害越大;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越慢,越易被人体吸入;粉尘分散度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留部位有关。5如何进行尘肺防制尘肺综合性控制措施包括法律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1)法律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和宣传教育、加强防尘设备的管理和维修(3)技术措施技术改革、湿式作业(水)、密闭尘源、通风除尘(4)卫生保健措施粉尘浓度监测和健康检查、个体防护6呼吸性粉尘的定义29 粒径小于5um的尘粒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称为呼吸性粉尘。7尘肺X线胸片表现X射线通过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时,X线吸收率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同形态的发“白”阴影。其主要表现为小阴影和大阴影。X线胸片上出现的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X线胸片上出现的圆形、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与肺组织内粉尘的沉积量、胸片的肺门改变、肺纹理和胸膜改变以及肺气肿等影响对矽肺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诊断标准:[1]无尘肺(0)a)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b)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I"者。[2]一期尘肺(I)a)I: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两个肺区。b)I+: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3]二期尘肺(Ⅱ)a)Ⅱ: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四个肺区。b)Ⅱ+: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诊断为“Ⅲ”者。[4]三期尘肺(Ⅲ)a)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lOmm。b)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的总和超过右上肺区面积者。8矽肺的主要并发症(1)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矽肺合并核有以下特点:1.发展迅速:大量的巨噬细胞死亡,全身免疫机能下降,粉尘增加了结核杆菌的毒力和活力。2.疗效不好、愈后差。3.诊断困难。(2)肺心病(3)肺炎(4)自发性气胸9矽肺诊断分期标准见上。另小阴影是指肺野内直径或宽度不超过10mm的阴影。10煤工尘肺的类型定义:煤工尘肺(coalworker’spneumoconiosis)是指煤矿工人吸入矽尘和煤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包括纯煤引起的煤肺、煤矽尘引起的煤矽肺(anthracosilicosis)、以及肺部进行性大块纤维化(progressivemassivefibrosis,PMF)。11高温作业的定义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分为:干热作业、湿热作业、夏季露天作业12何谓第一辐射源和第二辐射源29 物体因本身的温度因素而已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的能量称为热辐射。热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它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以使周围物体加热,称之为辐射热。太阳和车间内热源被称为第一辐射源吸收第一辐射源能量而变热的物体可成为第二辐射源。13中暑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定义:人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按发病机制分:热射病(heatstroke)-最严重,死亡率高热痉挛(heatcramp)热衰竭(heatexhaustion)中暑类型常见高温类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干热、湿热散热受阻,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机制紊乱突然发病,体温40℃以上,出汗→无汗,伴意识障碍热痉挛干热水、电解质失衡,神经肌肉自发性冲动导致肌痉挛间歇性肌痉挛,腓肠肌为甚,对称性;体温正常,意识清楚热衰竭夏季露天作业机体对过度脱水及电解质丢失的一种反应。其发病也与心血管功能失代偿,导致脑部暂时血供减少等有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后清醒14生产性噪声的分类噪声: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就是噪声。分类:(1)按来源分: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2)按声压波动范围分:稳态声(波动﹤5dB)和非稳态声(波动≥5dB)。     低频噪声(主频300Hz以下)稳态噪声 中频噪声(主频300Hz~800Hz)     高频噪声(主频800Hz以上)(3)按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分:连续声和间断声。脉冲噪声: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级变化大于40dB的间断声。15噪声对人体的危害(1)听觉系统:基本流程:可逆性改变:听觉适应à听觉疲劳【都属于暂时性听阈位移】=>不可逆改变(法定职业病):永久性听阈位移à听力损失//噪声聋名词解释: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于强烈噪声,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可上升10-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音,听力可出现明显下降,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听阈提高属于生理性疲劳,也称之为暂时性听阈位移。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噪声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分为听力损伤和噪声聋,后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觉性听觉损伤,属于29 我国法定职业病。16生产性振动的分类振动: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的来回重复运动。生产性振动按其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性振动。局部振动又称手传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源,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常见的接触机会:使用风动工具:风铲、气锤、凿岩机、捣固机、铆钉机等;使用电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等;其他高速转动工具:油锯,抛光机等全身振动是指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如汽车、收割机等操作。17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神经系统: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上肢手臂周围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2)心血管系统: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管痉挛(高频率、小振幅)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低频率、大振幅)末梢循环功能、末梢血管形态和张力改变(3)肌肉骨骼系统手部肌肉萎缩、握力和手指捏合力下降骨关节改变(40Hz以下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局部振动病,又称为手臂振动病。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振动性白指(VWF)是其典型表现。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