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施工交底 3页

  • 61.00 KB
  • 2022-12-07 09:26:21 发布

基坑围护施工交底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3页共3页基坑围护工程设计图纸交底3第3页共3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名称监理单位交底日期交底内容交底摘要:一、工程概况1、基坑规模:基坑面积约为28940m2,周长约780m。2、开挖深度:场地±0.00相当与绝对标高+4.75m,底板厚度0.5m,垫层0.1m,基坑开挖深度5.7m,如果现场放样同此设计深度有出入,请及时通知设计,确认是否需要设计变更。本图纸不包含基坑内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坑,请施工单位自行采取措施,确保落深坑正常开挖。二、设计要点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地貌单元属第四系冲积~海积平原,几经海陆变迁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现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勘察孔口高程介于2.48~4.50m之间。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2素填土2.48~4.501.0~2.8褐灰色,潮湿,软塑状态,土质不均,以黏性土为主。本层土属新近填垫。1粉质黏土0.59~2.600.5~2.3黄褐色至灰黄色,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夹锈斑,属中压缩性土。2淤泥质粉质黏土-0.92~1.272.8~5.0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夹粉质黏土,夹有机质,具水平层理,属高压缩性土。3粉土-4.64~-2.331.0~2.6灰色,湿,稍密状态,土质不均,夹粉质黏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4粉质黏土-6.01~-3.986.4~7.9灰色,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夹贝壳碎屑,具水平层理,夹粉土薄层,属中压缩性土。5粉质黏土-12.92~-10.901.1~2.5灰色,软塑状态,土质不均,砂黏混杂,贝壳富集,属中压缩性土。2、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降水入渗为主,排泄以蒸发为主。在勘察期间,测得本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0.3~2.3m左右,相应水位标高在2.2~2.4m左右;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在0.5~2.5m左右,相应水位标高在2.0~2.2m左右。地下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年波动幅值一般小于1.0m。3、不良地质条件本场地表层分布的填土,分布不均匀,密实程度差且不均一,且填垫年限短。4、周边环境根据提供的资料显示场地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宽松,无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请施工前予以核准,如有需要保护构筑物,请及时通知设计。三、关键工艺1、围护结构放样施工前请核准场地标高,基坑开挖深度,如果开挖深度与设计开挖深度误差超过100mm,与设计联系,确定是否要对方案进行修改。本设计底图为总包提供的建筑平面图,请施工放样以实际结构施工图纸为准,确保围护结构同车库间预留外墙模板及防水施工面。3\n第3页共3页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1)围护桩采用水泥土搅拌桩Φ700@1000,相互搭接宽度为200mm。采用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水泥掺入量为13%。2)施工前应对桩架进行检查,搅拌头叶片直径不小于700mm、桩体垂直度偏差小于1%。3)双轴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两喷三搅”的施工工艺,即下钻、提升并喷浆共二次,最后再下沉及提升进行复搅。施工前应对围护桩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普查即探摸。若影响成桩质量,则应挖除及回填粘土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期间若发生下钻困难时不得采用清水冲洗,可采用水泥浆液湿润钻头区土体方式协助桩头下沉施工;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浆液停置时间不宜过长。4)水泥土搅拌桩应连续施工,相临桩施工间歇不得超过10小时,且喷浆搅拌时钻头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8m/min,钻头每旋转1周的提升(下沉)高度以1.0~1.5cm为宜,以确保有效桩长范围内的搅拌均匀性与桩体强度。若因特殊原因导致桩间搭接时间大于10小时,则需设置冷缝;5)施工时第一批桩(不小于3根)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管下施工,以确定水泥投放控制方式、浆液水灰比(宜用比重法控制)、搅拌下沉、提升时间及桩长、垂直度的控制方法;6)搅拌桩施工中应加强周边环境监测,根据环境监测结果控制搅拌桩施工速度,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参数。7)水泥土搅拌桩28d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qu应不小于0.8Mpa,若因工期原因养护期不能满足要求,则应掺入搅拌桩专用早强剂T.M.S(掺量见供应商技术指标);8)未注明处搅拌桩平面放线内侧以距地下室外墙板不小于1000mm;放线详见平面布置图;9)搅拌桩施工冷缝位置避开基坑阳角、落深坑位置。3、压顶施工要求1)施工前必须凿除搅拌桩桩顶浮浆,清理与整平搅拌桩桩顶;2)压顶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内配∅8@200钢筋,双向配筋;3)按设计要求绑扎好钢筋,并将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管连接焊接好;4)浇筑混凝土厚度必须达到设计厚度,养护时间要达到设计强度。4、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并取得基坑围护设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2)土方开挖要求:分层、分段开挖,留土护壁,应以后浇带等划分区域开挖,严禁大面积一次性开挖至底,应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基坑严禁超挖,最后200mm厚的土层应该采用人工开挖以控制标高。3)除大口井降水措施外,地面及坑内应设置明排水措施,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明水。坑内排水严禁在坑边挖沟。4)控制基坑外超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5)最后一层开挖到标高后,应分块分段跟踪施工垫层,基坑底的无垫层暴露面积不得大于200平方米,坑底无垫层暴露时间不大于24小时,即基坑开挖到底后,垫层应在24小时内施工完毕,垫层浇注至围护结构边;6)挖土过程中,严禁挖机碰撞、损坏围护桩;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边坡土体及动态土坡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基坑内部临时边坡坡比应不大于1:1.5,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相邻区域挖土高差不得大于3m,以避免土体局部坍塌或临时坡体滑坡造成工程桩移位与破坏。5、基坑降水基坑内设置大口井降水,基坑开挖前14天开始降水,基坑开挖前应将坑内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0m(含落深区);基坑降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3\n第3页共3页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保持基坑降水的不间断,同时还应该配合基坑外侧的水位观测,了解坑内外的水位差异情况,判断隔水帷幕以及围护墙体的隔水效果。2)每日观测坑外地下水位变化,如发现坑外水位累计变幅大于1m,应及时通知总包、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措施补救。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降水井管的保护。6、基坑监测1)水平与垂直位移监测基坑施工期间,观测围护桩桩顶、周边构筑物的沉降及水平位移。2)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外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3)地面沉降监测沿基坑周边设置地面沉降监测点。根据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施工,确保基坑工程顺利实施。4)监测方案须得到围护设计单位认可,测得的数据应及时上报给业主和围护设计单位。7、监测要求1)在围护结构施工前,须测得初读数。2)在基坑降水及开挖期间,须做到1日1测。3)监测数据应及时上报甲方、设计及相关单位。4)报警界限值:水平位移速率3mm/d,垂直位移速率3mm/d或者搅拌桩重力挡墙累计变形量50mm。地下水位变化速率200m/d或累计下降500mm。当监测结果达到上述界限须及时报警,以引起各有关方面重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四、质量指标1、施工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及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对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周边环境安全。2、分阶段(搅拌桩施工、降水、开挖、土方回填等)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措施,以有效控制变形。五、其它1、施工组织设计需报设计同意;2、基坑施工要有专业监测单位出具专项监测方案;3、挖土方案报设计审批后实施;4、现场应备降水、堵漏、发电设备、回填等应急措施;5、基坑周围地面应施工硬地坪,并设排水沟.严禁在基坑内围护桩边挖明沟排水;6、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及时通知设计方,将多方现场协商进行处理;7、围护桩施工20天前,必须完成坑内所有预制工程桩的成桩施工;8、图中围护结构施工如有超红线,引起的相关问题由业主协调各部门解决;9、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执行。编制日期批准日期签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