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50 KB
  • 2022-12-07 09:24:57 发布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主线桥梁部分一、概述本院设计范围为:里程K216+000到K267+006.34,全长51.084公里。涉及标段为7~13标。主线桥梁大中桥设置如下(桥长按单幅统计):第7标:大桥:4140.63m/6座。第8标:大桥:1510.29m/3座。第9标:大桥:2627.10m/5座。第10标:大桥:1320.64m/3座。第11标:大桥:3170.39m/5座;中桥:247.48m/2座。第12标:大桥:4166.01m/7座;中桥:131.12m/1座。第13标:大桥:1436.28m/2座。二、设计标准(一)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二)计算行车速度:100km/h;(三)设计荷载:公路-I级;(四)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双幅宽度为26.00m,分离式路基单幅13.00m;(五)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梁和路基1/100;(六)主线桥面净空: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公路要求办理,一般为≥5.2m;(七)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桥址区属Ⅱ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依据《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有关规定,拟按地震烈度七度进行设防。(八)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三、技术规范(一)交通部部颁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二)交通部部颁JTJ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三)交通部部颁JTGC30-200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四)交通部部颁JTJ018-96《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五)交通部部颁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六)交通部部颁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七)交通部部颁JTG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八)交通部部颁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九)交通部部颁JTJ024-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十)交通部部颁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十一)交通部部颁JT/T391-1999《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十二)交通部部颁JT/T327-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十三)交通部部颁JT/T502-2004《公路桥梁波形伸缩装置》(十四)交通部部颁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十五)《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十六)《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5]1036号)(十七)其他有关规范。一、主要材料(一)混凝土1.梁体:20m板梁、30m及40mT梁梁体及现浇层采用C50砼。2.桥台:(1)台帽及耳墙:C30砼。(2)台身:C25砼(U台),C30砼(肋板、U台背墙)。(3)承台:U台承台为C25,其他类型承台为C30砼。(4)桩基:C25砼。3.桥墩(1)盖梁:C40砼(空心墩与十字墩);C30砼(双柱墩)。(2)柱式墩、十字墩墩身:C30砼,空心墩墩身:C40砼。(3)系梁、承台:C30砼(根据耐久性设计的要求);(4)桩基:C25砼。(二)主要钢筋的采用R235、HRB335钢筋标准应符合GB13013—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991和GB1499-1998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mm者,除吊环及钢板锚筋外,均采用HRB335(20MnSi)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R235(A3)钢。对于直径≥20mm的HRB335、HRB400钢筋接头要求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并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有关规定。(三)预应力钢束:采用国家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15.2mm,公称截面面积139mm2,弹性模量Ey=1.95×105Mpa。20m空心板锚具按OVM15系列圆锚设计,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30mT梁及40mT梁正弯矩钢束采用OVM15型系列锚具及配套设备,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墩顶桥面现浇层负弯矩钢束采用BM15(P)型扁锚及配套设备,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成型。(四)钢材的采用1、所有钢板、型钢、普通螺栓全部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钢材),所有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T700-1988的规定,对于型钢材料,其技术条件应符合《冷弯型钢技术条件》(GB6725-86)的规定。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GB/T5117-1995和GB/T5118-1995的要求,并与所采用的钢材材质和强度相适应。2、高强螺栓:材料可采用20MnTiB,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部》(GB3632~3633-86)的规定3、防腐:钢材外露部分均应作防腐处理,对于桥梁护栏的冷弯型构件均应作热浸镀锌处理。镀锌时应符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第5.2.2条的规定。一、桥涵设计(一)一般设计原则1、坡道上的桥梁斜置时,下坡端桥台前墙与梁顶端的缝隙将小于伸缩缝要求的最小尺寸,此时一般将桥台前墙后移或加大伸缩缝缝隙。为便于管理,统一要求桥台前墙面施工与梁端平行。(二)梁部设计1、位于平曲线上的桥梁,简化为直线桥梁设计,一般主梁、墩台均采用径向布置,台前墙与梁端平行,内外侧梁长不相等,内外侧梁长差值由预制梁调整。对于正交桥,梁端与径向一致,斜交梁端与斜交方向平行,墩台里程指相应于线路中心线处的里程。调节桥幅外侧翼板宽度使桥梁行车道符合路线平曲线要求;采用可调模板预制T梁,使桥面板横坡符合桥面横坡得超高变化。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预制T梁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及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各预制梁反拱值设置详见通用图,实际由于管道摩擦系数等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等影响,梁实际上拱与计算值可能存在差异。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因此,建议第一片梁张拉时,进行预应力损失的测试试验,如采用一端张拉、另一端设置传感器的方法测试预应力损失。若预制梁张拉后的实际起拱度与设计有偏差,或预应力损失与设计值不符,应即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因此大批预制梁前,应做试验梁,并根据实测值设置梁的预拱。(三)墩台设计1、墩台盖梁挡块与梁体的间隙最大按5cm控制,架梁后塞沥青木板,或者填充比间隙大0.1cm的橡胶板,空隙用砂浆嵌实。2、墩台承台或桩顶系梁位置的采用:河沟或缓坡地段埋于原始地面以下;陡峭坡地一般置于原始地面以上,不宜开挖过大,桩系梁外侧可悬空,但是墩柱等高,桩长不等。3、为减少桥台跳车通病,台背(含涵洞两侧、通道台背)填筑材料宜采用渗水性土,并分层夯实密实度达95%以上。4、实体桥台背墙应回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以利排水,并避免桥台前后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桥台台背与土接触面应涂热沥青两道或用石灰三合土、水泥砂浆胶泥作为防水处理。5、设计水位以上桥台锥坡、台前溜坡采用与路基边坡形式相同的防护形式,并考虑了桥头水流冲刷,必要时设置了急流槽排水,设计水位以下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分离式立交桥的桥台锥坡、台前溜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护砌,以求美观。(四)基础设计1、本项目桥梁桩基均按照钻孔灌注桩设计。2、柱桩其嵌入弱风化或微风化基岩层深度(嵌岩深度)不小于两倍桩径,当岩面倾斜时,还应适当加深。陡坡上的桩基,嵌岩深度不含侧向厚度小于4D(桩径)的之上部分的岩层。3、柱桩要求通长配筋,桩底仅留0.05厚砼保护层。嵌岩桩基桩底沉渣容许厚度不大于5cm。4、在岩溶发育地区,钻孔桩可能穿过多层溶洞,要求桩尖的岩层顶板厚度不小于3倍的桩径且不小于5米,并注意桩的相邻岩溶情况。5、桩基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均按6cm考虑。6、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为了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在桩基施工的同时,须预埋检测管,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所有桩基均须检测,每根桩沿钢筋笼均匀布设至少3根检测钢管,检测管可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1、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地势、地质情况与设计所采用的资料不符,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变更设计,重新确定桩长或扩大基础底标高,不得擅自终孔或继续施工。(五)桥梁附属构造1、为减少桥台与桥头路之间的存在不均匀沉降,大、中、小桥及明涵均须在台后设置搭板,以改善行车条件。搭板横向设于路面及硬路肩的范围之内,搭板长度视地基情况及路堤填土高度确定,具体参见公用构造。搭板顶面要与纵坡与路线设计纵坡一致,其顶面与桥面防水混凝土顶面平齐。为了方便搭板的转动,减少搭板和桥台牛腿部分的破坏,全线桥梁均在搭板前端上缘、桥台牛腿尾端上缘设置3.0×3.0cm的倒角。2、桥面排水:对于跨越天然沟渠河道的桥梁,若无相关的环保要求,可以通过泻水管直接排水。但对于互通立交、分离立交、天桥以及跨越农田靠近城镇的桥梁,不能通过泻水管直接向下溅落至桥下主线或互通匝道桥面上,在跨路部分桥面泄水管应避让或采用引入式排水形式。各具体桥梁另绘设计图表。3、全线结构物台背及锥坡的填筑材料为渗水性土,其内摩擦角不得小于3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筑料可以为碎石、碎石土、砂砾土、渣石等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一、施工注意事项(一)施工前应熟悉整个设计文件,对各部尺寸、设计标高、桩位(扩大基础)坐标等进行校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桥涵各部构造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加强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严格按部颁验收标准验收。(二)施工时所用的石料、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三)上部构造施工注意事项详见各桥涵通用图说明。尤其注意梁部预应力的张拉,钢束张拉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95%,模量达到设计模量的100%(且龄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张拉,且以应力控制为主,引伸量控制为辅。(四)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再现浇墩顶连续段,使体系转换成结构连续。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一)主梁就位后必须及时进行翼板间的焊接及翼板湿接缝混凝土的浇注。在施工中保证翼板湿接缝混凝土的质量和后期保养。(二)凡须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等级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等级的钢材的强度。(三)为确保梁体在运输过程及安装就位时的稳定性,应采取有效的防倾倒措施。(四)由于本项目施工图定测时间较早(2006年),可能部分桥址处地形地貌已有所变化,因此,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核对桥址处地面线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发现有较大出入,应及时报告,以便进行相应变更。(五)桥梁施工时,特别注意支座、伸缩缝、护栏以及其它交通工程预埋件的预埋。(六)支座安放必须水平,施工时应保证支座顶底面安放和受力在水平面上。预制梁吊装完成后,必须逐个检查支座是否有脱空现象存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每个支座准确就位。连续墩顶的临时支承可采用砂筒、硫磺砂浆支座或其它可拆除支座。但必须保证永久支座的准确就位及桥梁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七)斜桥预制梁、板有左斜、右斜之分,预制时需特别注意与桥型布置图中的斜交角度一致,并注意角度换算。(八)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九)墩、台帽顶的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墩顶高程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高程设置垫石,以保证桥面高程的准确。(十)所有受力钢筋均按规范要求采用焊接接长方式,焊接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墩台帽施工时须将直通筋与弯折筋及短斜筋焊接成骨架,焊缝采用双面焊。(十一)桥墩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以减少工作缝,如工作缝不可避免,应在施工前凿净工作面上的浮浆,洗净表面后方可浇筑,但浇筑的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上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前。(十二)本项目所有弃渣不得对桥墩产生偏压。(十三)墩台位于陡坡上时,建议先施工下排桩,再施工上排桩。(十四)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既有公路旁施工基坑时,应采用措施保证交通及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加强防护。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护,24小时派专人观察,确保既有公路安全。(一)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墩台均沿路线设计线径向布置,上部结构采用调整预制梁长的方法。墩台均提供基础坐标,对于桩基础,为桩位坐标;对于扩大基础,为底层基础四个角点的坐标。(二)施工单位在施工桩基前,应仔细复核桩位坐标,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墩台身及其基础必须正确定位,其误差需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三)钻孔地质资料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构造物基础施工前应核实基础的地质组成,因为设计所依据的地质钻探毕竟为“一孔”之见,若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特别是岩溶地带更应加强监控。(四)桩基进入土层的厚度和嵌岩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五)在岩溶发育地区桥梁需逐桩超前钻,具体要求参见相关发文。(六)工时要参照初勘和详勘工作特别是试桩工艺试验的成果,充分考虑出现塌孔、漏浆、流砂、卡钻等可能性,做好应急准备,保证施工成桥顺利。(七)桩基础施工时,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应严格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10cm,柱桩不得大于5cm。(八)钻孔灌注桩必须对成孔和成桩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成孔、成桩必须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应通过抽芯或其他可靠的方法检查钻孔桩成桩及混凝土质量。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九)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十)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十一)为了减少台后土压力,桥台施工时宜先分层填土压实,待台后填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十二)台后和锥坡填料应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碎石,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宜小于35°;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与路基相同,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十三)涵洞、通道施工前需认真核对地面线、桩基坐标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出入口标高、该处路线设计标高、地质等情况,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相关单位,以便及时变更。(一)伸缩缝安装时应根据安装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其间隙,需请厂家派人到现场指导安装。在桥台背墙的施工中,如果路线纵坡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预留的伸缩缝空隙宽度,可通过调整桥台背墙靠近板(梁)端的一面的坡度来保持与板(梁)端的封锚端面平行。(二)跨路的高架桥,在跨路的桥孔不设泄水管,但其他桥孔必须设置泄水管,以排走桥面水。施工时注意集中排水管与道路排水设施的衔接。(三)通讯管线孔洞的预留,详见交通工程设计文件。(四)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五)跨河及跨路桥梁施工方案应征得航道、水利、交通等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六)桥涵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执行。(七)未尽事宜,请按现行相关规范办理。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主线路线部分(1)本工程设计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5o,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施工图文件逐桩坐标以及施工中的加桩均可由线位数据计算施放,加桩不得按逐桩坐标表提供的数据内插求算。(3)施工前必须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才能使用,恢复遗失的导线点应以GPS点为基准点。(4)本标段路线平纵面线形不得随意改动;特殊情况须得经过建设方、设计代表和施工监理三方同意方可。(5)根据施工图审查意见“K234+338~K234+388路段,为半填半挖临河路基,左侧挖方边坡高达70余米、右侧为桩基式挡墙,宜适当调整线位,或采用棚洞通过。”若向右侧调整线位,线位将进入龙港河,需顺河设置大桥,会压缩龙港河河道最窄处,同时顺河桥梁也易遭受漂浮物撞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若向左侧调整,需增设长隧道方案,现线位设置棚洞也困难。根据业主意见,该段方案将由业主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后研究决定修改完善方案,现先按原设计方案执行。(6)根据施工图审查意见“K231+245~K231+350路段,右侧挖方边坡高达60余米,建议适当提高路基标高和优化边坡坡率。”该段已经适当提高了路基标高,待开挖后,施工单位须及时将地质情况反馈设计单位,以利于设计单位视实际地质情况对边坡坡率作进一步优化。(7)路基边坡施工前,应做好各种排水设施,以防暴雨冲刷边坡导致边坡垮塌。(8)对于可能中断地方既有道路交通的路段,施工前应做好地方道路保通工作,避免影响群众出行。(9)施工放样前,施工单位须对路基、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复核验证,以确保平面和高程准确。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互通路线部分1概述本院设计范围内共设3个互通,即09合同段星潭互通,10合同段龙港互通,11合同段洪港互通。2互通方案及设计标准的采用根据出入交通量分布和互通的功能,星潭互通采用双环定向枢纽型方案,龙港、洪港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方案,各互通各匝道布设简洁紧凑,与交通量匹配较好。2.1.1路线星潭互通:本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3000m,大广主线最大纵坡为1.4%,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5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0000m。被交公路为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1800m,最大纵坡为2%,杭瑞高速在互通范围无凸形竖曲线,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0000m。60km/h设计车速的匝道最小半径230m,匝道最大纵坡3.35%,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000m。40km/h设计车速的匝道最小半径60m,匝道最大纵坡为3.4%,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507.989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500m。龙港互通: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1800m,最大纵坡为1.9%,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5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2126.866m。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52.25m,匝道最大纵坡3.77%,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615.777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221.420m。洪港互通: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1050m,大广主线最大纵坡为1.9%,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40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m。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52.25m,匝道最大纵坡3.83%,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1200.418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990m。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1.1路基与路面大广高速主线路基宽26.0米,被交叉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路基宽亦为26.0米,G106国道现状路基宽12.0米。本项目互通立交内主线和匝道的边坡、路基防护、排水、路面等的设计均根据本项目相关通用设计进行,具体情况详见本项目路基路面技术交底文件。1.1.2平交口龙港、洪港互通在A匝道起点布设一个平交口,连接被交路G106国道。平交口各转向专用道设计车速均为20km/h。由于平交口车流有转向和交织,在交通工程中绘制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时需注意保持视距通畅,并设明显、指示性强的导向标志标线;人行横道线需设于车流相对平稳、视线良好的路段。1.1.3其他1、星潭互通范围杭(州)瑞(丽)高速公路设计及数量不计入本项目,纳入杭瑞高速公路,以匝道在杭瑞高速上分汇流鼻为两高速公路数量计算分界点。2、互通的路面工程(含桥面沥青砼铺装)、路面排水数量计入主线。3、互通的交通工程见本项目交通工程设计文件。4、互通的土方在互通范围内调配后参与主线调配。5、互通范围改路、改沟设计图及数量见互通其他工程设计图表。1.1.4互通内构造物互通范围内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的具体情况详见互通桥梁技术交底文件。2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各具体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领会设计意图,并采取必要的复核措施。〈2〉注意各匝道设计线的位置,注意坐标、高程准确无误的放样。〈3〉龙港、洪港互通中,为利于互通绿化及排水,互通设置场平,场平施工需与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边坡防护设计结合进行,避免场平中超填或超挖。〈4〉“边沟、排水沟设计表”中的沟底高程及纵坡设置与实地不相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排水顺畅为原则进行调整。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平交口施工前应先对交叉口范围内控制断面进行复测,确认控制断面与设计相符且交叉口设计起终点与老路顺接、施工方案可行后方可施工。〈2〉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3〉其它工程是高速公路及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还原原有交通及排灌系统及完善互通区排水的作用,施工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改路、改沟工程宜先期实施,以保证主体工程施工时,地方交通及排灌系统的畅通。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清除废弃物,恢复原有地貌景观。〈4〉本项目互通所处地形复杂,包含的改路、改沟工程较多,为使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就改路改沟实施方案征求地方和水利等管理部门意见。〈5〉交通工程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位施工时应为交通标志设施提供必要的预留或预埋。〈6〉互通立交内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通道等的施工注意事项详见路基路面、桥梁等专业的说明和图纸及相关技术交底文件。〈7〉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互通设计说明和互通设计图纸中的说明、附注。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互通桥梁部分一、概述本院设计范围内共设3个互通。互通桥梁大中桥设置如下(桥长按单幅统计):第9标(星潭互通):大桥:2218.45m/6座;中桥:262.32m/2座。第10标(龙港互通):中桥:154.16m/1座。第11标(洪港互通):大桥:643.16m/1座;中桥:192.16m/1座。桥梁设计要点详见设计说明。二、施工注意事项(一)施工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及施工图文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确保施工组织交通疏解方案可行,确保工期和质量。(二)施工前应熟悉整个设计文件,对各部尺寸、设计标高、立交净空、桩位(扩大基础)坐标等进行校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桥涵各部构造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加强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严格按部颁验收标准验收。(三)施工时所用的石料、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四)上部构造施工注意事项详见各桥涵通用图说明。尤其注意梁部预应力的张拉,钢束张拉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张拉,且以应力控制为主,引伸量控制为辅。(五)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再现浇墩顶连续段,使体系转换成结构连续。(六)凡须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等级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等级的钢材的强度。(七)由于本项目施工图定测时间较早(2006年),可能部分桥址处地形地貌已有所变化,因此,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核对桥址处地面线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发现有较大出入,应及时报告,以便进行相应变更。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一)桥梁施工时,特别注意支座、伸缩缝、护栏以及其它交通工程预埋件的预埋。(二)支座安放必须水平,施工时应保证支座顶底面安放和受力在水平面上。(三)斜桥预制梁、板有左斜、右斜之分,预制时需特别注意与桥型布置图中的斜交角度一致,并注意角度换算。(四)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五)墩、台帽顶的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墩顶高程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高程设置垫石,以保证桥面高程的准确。(六)桥墩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以减少工作缝,如工作缝不可避免,应在施工前凿净工作面上的浮浆,洗净表面后方可浇筑,但浇筑的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上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前。(七)本项目所有弃渣不得对桥墩产生偏压。(八)墩台位于陡坡上时,建议先施工下排桩,再施工上排桩。(九)既有公路旁施工基坑时,应采用措施保证交通及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加强防护。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护,24小时派专人观察,确保既有公路安全。(十)施工单位在施工桩基前,应仔细复核桩位坐标,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墩台身及其基础必须正确定位,其误差需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十一)钻孔地质资料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构造物基础施工前应核实基础的地质组成,因为设计所依据的地质钻探毕竟为“一孔”之见,若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特别是岩溶地带更应加强监控。(十二)桩基进入土层的厚度和嵌岩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十三)在岩溶发育地区桥梁需逐桩超前钻,具体要求参见相关发文。(十四)施工时要参照初勘和详勘工作特别是试桩工艺试验的成果,充分考虑出现塌孔、漏浆、流砂、卡钻等可能性,做好应急准备,保证施工成桥顺利。(十五)桩基础施工时,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应严格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10cm,柱桩不得大于5cm。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一)钻孔灌注桩必须对成孔和成桩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成孔、成桩必须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应通过抽芯或其他可靠的方法检查钻孔桩成桩及混凝土质量。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二)为了减少台后土压力,桥台施工时宜先分层填土压实,待台后填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三)桥梁及涵洞、通道台后和锥坡填料应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碎石,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宜小于35°;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5%,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四)涵洞、通道施工前需认真核对地面线、桩基坐标、出入口标高、该处路线设计标高、地质等情况,若与设计不符或可能引起排水、通行不畅,应及时反馈相关单位,以便及时变更。(五)伸缩缝安装时应根据安装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其间隙,需请厂家派人到现场指导安装。在桥台背墙的施工中,如果路线纵坡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预留的伸缩缝空隙宽度,可通过调整桥台背墙靠近板(梁)端的一面的坡度来保持与板(梁)端的封锚端面平行。(六)在跨路的桥孔不设泄水管,但其他桥孔必须设置泄水管,以排走桥面水。施工时注意集中排水管与道路排水设施的衔接。(七)通讯管线孔洞的预留,详见交通工程设计文件。(八)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九)跨河及跨路桥梁施工方案应征得航道、水利、交通等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十)共用构造及桥涵通用结构施工注意事项详见本高速公路工程相关桥涵通用图说明。(十一)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十二)当涵底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底采取换填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涵洞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十三)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互通内单向桥面横坡上的箱梁,一般通过箱梁旋转形成桥面横坡,箱梁旋转原则:保持腹板竖直,顶底板平行且横坡同桥面横坡。(一)施工时注意为箱梁预应力张拉预留空间:箱梁张拉端的桥台背墙需待相邻梁部钢束张拉封锚完成后施工;星潭互通K224+613.991田铺大桥相邻梁部钢束张拉封锚完成后方可施工AK0+981.942A匝道桥、EK0+428.897E匝道桥上构预应力箱梁;EK0+428.897E匝道桥上构第二联钢筋混凝土箱梁需待第一联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完毕后进行。(二)龙港互通主线跨A匝道桥处在主线附加路拱超高渐变段,桥面横坡为人字形横坡至单向坡渐变。本桥采用梁体旋转和调整现浇砼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桥面横坡,施工时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保障箱梁立模高程正确。(三)洪港互通栗子坳大桥左幅前四跨位于桥面变宽段内,变宽段内采用调整湿接缝宽度形成,且在左幅第一、二跨横桥方向增加一片主梁(7片)以适应桥面宽度的变化。其余孔跨位于等宽段,采用6片主梁。由于该桥采用预制T梁湿接缝调节变宽,施工单位施工前应仔细核对各宽度、长度、标高及坐标数据,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四)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互通桥涵设计说明和互通桥涵设计图纸中的说明、附注,并参见技术交底的主线桥梁部分。(五)桥涵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执行。(六)未尽事宜,请按现行相关规范办理。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隧道部分(由于紫荆山隧道及鄂赣隧道上次已交底,本次交底为余下隧道部分)一、隧道工程概况1、白人岩隧道白人岩隧道位于阳新县三溪口镇徐立中附近,为线路跨越一近东西走向山岭而设。进口里程桩号为K218+276,出口里程桩号为K218+611,路面设计标高分别为69.839m和76.539m,隧道全长335米。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双跨连拱形式,进出口均为削竹式洞门。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电光照明。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从进口至出口线路纵坡为2%,坡长为960m。隧道区属构造剥蚀-溶蚀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处在鄂东南侵蚀-剥蚀山地余脉越岭地段,为低山、沟谷地形,切割深度较大,地面相对高差达135m。根据地质调绘及钻探揭示,隧道区覆盖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残坡积(Q2+3el+dl)含角砾亚粘土、含角砾粘土,下伏基岩有断层角砾岩,晚元古界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m+P1q)灰岩,梁山组(Pll)页岩夹砂岩及劣质煤。隧道区处于大幕山复背斜的倾伏端,隧道通过其次级褶曲徐立中背斜核部。该背斜轴向NEE,枢纽向NEE倾伏。核部出露地层为晚元古界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页岩夹砂岩及劣质煤,两翼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m+P1q)灰岩。隧道进口处发育一条断裂,区域上属太平堂逆断层的一部分,该断裂走向NWW280°,倾向NEE,倾角30°~70°,长度17Km,规模较大,属印支运动早期的产物,与断裂伴生发育有断层角砾岩,局部岩石硅化等现象,该断裂第四纪以来没有复活的迹象。隧道区处在该断裂东段,断层上盘为坟头组(S2f)泥质粉砂岩,局部有硅化现象(ZK-Ⅲ06-白07钻孔揭示),下盘为二叠系下统西霞组、茅口组(P1m+P1q)灰岩,发育宽20~30m的破碎角砾岩,母岩主要为主坟头组(S2f)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总之,隧道区地层及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差异较大,产状变化较快。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湖北省阳新县抗震设防烈度属六度区,隧道区属Ⅱ类建筑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未发现常年性地表水体(如堰塘、水库等),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片流,汇集于在山体上部地势低凹处,形成暂时性地表水体,水量大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滞留时间较短,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区内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及岩溶水四种类型,以岩溶水为主。隧道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均较好,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东坪隧道东坪隧道位于通山县洪港镇,呈南北向展布。进口里程为K259+033,出口里程为K259+200,路面设计标高分别为213.653m和217.431m,全长167米。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双跨连拱形式。进口为挡翼式洞门,出口为单压式明洞门。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电光照明。隧道位于R-1150的左偏圆曲线上。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2.2%,坡长为780m。隧道进口前变坡点里程为K258+970,设R=38000m的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设置范围为K258+818~K259+122。本隧道存在超高,右侧最大超高值为4%。隧道地貌属低山~低中山区,地面标高200~262m之间,交通极为不便,隧道进出口均无道路通达。隧址地形均较陡,植被发育,主要为竹、灌木。据区域资料及地质调绘,桥址区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隧址区无活动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活跃。根据野外调查,隧道区内上覆薄层残坡积亚粘土与碎石土,局部覆盖层较厚,其中基岩为奥陶系(O)页岩夹粉砂岩。隧道区地表水不发育,未发现常年性地表水体,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片流,汇集于在山体上部地势低凹处,形成暂时性地表水体,水量大小受季节性影响变化,滞留时间较短,对隧道施工影响不大。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该隧道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一般地下水量不大,但雨季地下水量相对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其迳流主要受地形地貌和基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张开度,分布等因素控制,总体迳流方向为由山坡流向中间谷地。由于地形陡峻,迳流条件较好。其天然排泄主要为呈线状排泄。根据初勘水质分析资料,隧道区地下水水样有微矿化水型弱腐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隧址区抗震设防烈度属6度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隧道地貌属低山~中低山区,无区域性深大断裂通过,近代无中强震记录,属相对稳定地块,区域稳定性较好。3、盘田隧道盘田隧道位于通山县洪港镇盘田村三组,呈南北向展布。进口里程桩号为K262+358,出口里程桩号为K262+697,路面设计标高分别为287.615m和295.412m,全长339米。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双跨连拱形式。隧道进口采用斜切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本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电光照明。隧道进口234.386m在平面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隧道衬砌采用左侧超高4%断面,路面两侧均设置路面排水沟。平面曲线要素如下:αZ为61°43′54.2″,R为950,LS为135,T为635.761,L为1158.551。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线路纵坡为2.3%,坡长为770m。隧道区内上覆薄层种植层(Qml),下伏燕山期斑状二长花岗岩(πηγ),具球状风化现象。隧址区大地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隧址区无活动断裂通过,新构造运动不活跃。隧址区地表水为地下水渗出和大气降水汇集而形成的小股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由于隧址内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不均匀,故其中赋存的地下水量也不均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隧址区抗震设防烈度属6度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值a<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35s。隧道地貌属低山~中低山区,无区域性深大断裂通过,近代无中强震记录,属相对稳定地块,区域稳定性较好。二、主要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及依据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450号《关于黄石至通山(鄂赣界)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2、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交通厅鄂发改重点[2006]108号文《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初步设计省内预审专家组意见〉的通知》。3、湖北省交通厅《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定测路线、互通方案专家咨询会专家组意见》(2006.03)、《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黄石至通山段施工图设计审查会专家组意见》(2008.01)。4、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书(2004年3月)。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7、《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8、《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1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1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5-2001)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其它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等三、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高速,双向四车道2、设计速度:100km/h3、隧道建筑限界:10.75m(宽)×5.0m(高)。其中行车道净宽2×3.75=7.5m;侧向宽度(含路缘带):L左=0.5m,L右=1.0m;两侧均设置检修道,J左=0.75m,J右=1.0m(含余宽);检修道高出路面边缘d=0.5m。4、汽车荷载:公路—Ⅰ级5、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均取0.1g。四、隧道衬砌支护类型及参数㈠衬砌支护结构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1、明洞以及斜切式洞门明挖段采用整体式衬砌。2、隧道暗挖段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IV~V级围岩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结构形式,Ⅱ、Ⅲ级围岩采用曲墙带底板的结构形式。隧道洞口段及偏压浅埋地段采用相应的加强或偏压衬砌。㈡复合式衬砌设计参数衬砌类型围岩级别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辅助施工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砼钢拱架拱墙仰拱SL5+SLC5+Ⅴ(浅埋)Φ25中空注浆锚杆L=3.5m0.5×1m双层Φ8钢筋网20×20cmC20喷砼厚28cmHW175型钢钢架Δ=0.5mC25钢筋砼厚50cmC25钢筋砼厚50cm超前管棚φ108SL4+SLC4+Ⅳ(浅埋)Φ25中空注浆锚杆L=3.0m1×1m单层Φ8钢筋网20×20cmC20喷砼厚22cmHW125型钢钢架Δ=1mC25钢筋砼厚45cmC25钢筋砼厚45cm超前导管φ42SL4SLC4ⅣΦ25中空注浆锚杆L=3.0m1×1m单层Φ8钢筋网20×20cmC20喷砼厚20cmHW125型钢钢架Δ=1mC25钢筋砼厚40cmC25钢筋砼厚40cm超前导管φ42SL3SLC3ⅢΦ22水泥砂浆锚杆L=3m1.2×1.2m单层Φ8钢筋网25×25cmC20喷砼厚15cm——C25素砼厚40cm————SL2SLC2ⅡΦ22水泥砂浆锚杆L=2.5m局部设置单层Φ8钢筋网局部设置C20喷砼厚10cm——C25素砼厚35cm————五、主要建筑材料材料按“主要建筑材料及性能表”及“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表”表中标准选用的同时,还应满足《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中相关规定。主要建筑材料及性能表项目材料名称材料指标及性能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C20混凝土钢筋网HPB235钢筋,直径φ8中空注浆锚杆φ25带排气装置,杆体极限拉力≥180KN,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砂浆锚杆φ22HRB335,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钢架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型钢采用HW型钢,格栅钢架采用HRB335钢筋和HPB235钢筋。超前支护小导管热轧无缝钢管,直径φ42,壁厚3.5mm锚杆φ22带排气装置,杆体极限拉力≥180KN,带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150mm×150mm×6mm,锚杆材质的断裂伸长率不得小于16%管棚热轧无缝钢管,直径φ108,壁厚6mm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浆液R42.5水泥模筑衬砌素混凝土C25,抗渗等级不小于S8,外加剂(SY-G膨胀剂,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8%~10%,数量按每立方米掺入30kg计)钢筋混凝土C25,抗渗等级不小于S8,外加剂(SY-G膨胀剂,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8%~10%,数量按每立方米掺入30kg计),HRB335及HPB235钢筋仰拱填充C15片石混凝土防排水防水卷材EVA高分子防水卷材,具体要求见下表侧式排水管U-PVC双壁打孔波纹管,孔口的大小可为60mm×2.4mm,利用凹槽打孔,环向范围220º,纵向间隔20cm。高性能横向排水板纯聚丙烯外包土工布,宽300mm,厚4.5mm,纵向通水量≥150cm3/s(侧向压力350kPa)。打孔波纹管HDPE材质(聚乙烯复合材料),开孔率不小于40%,开孔为长条型,孔口的大小可为10mm×1.5mm~30mm×1.5mm,在360℃范围内均匀分布。(单壁波纹管环刚度≥4KPa)外贴式橡胶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邵氏A)为60±5度;拉伸强度≥15MPa;断裂延伸率≥38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23℃*168h)≤20%;撕裂强度≥30kN/m。中埋式钢边橡胶带宽度不小于300mm,硬度(邵氏A)为60±5度;拉伸强度≥18MPa;断裂延伸率≥400%;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撕裂强度≥35kN/m;拉伸永久变形(70℃×24h拉伸100%)≤20;橡胶与钢带粘合试验时橡胶破坏(R),粘合强度≥6MPa。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宽度不小于240mm,硬度(邵氏A)为42±7度;拉伸强度≥3.5MPa;扯断伸长率≥450%;体积膨胀倍率≥200%;低温弯折(-20℃*2h)无裂纹;防霉等级优于2级。混凝土界面剂白色乳液,粘度0.025~0.06Pa.s,PH值7~8.5,固体含量5.6~7%,抗拉粘结强度≥0.2MPa,剪切强度≥0.4MPa,干燥时间≥2h土工布重量300g/m2拱顶回填注浆预留φ20PVC管及纵向φ20聚乙烯花管,水泥砂浆嵌缝材料SGJL85/M型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密度1.6±0.1g/cm(3),适用期2~6h,表干时间≤24h,下垂度≤1mm,低温柔性-55℃,粘结强度≥0.4MPa,伸长率≥500%,恢复率≥80%。沟槽钢筋砼盖板C25钢筋混凝土,HPB235钢筋沟槽身混凝土C25混凝土洞门洞门端墙C20混凝土斜切式、削竹式洞门C25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HRB335及HPB235钢筋挡墙M7.5浆砌片石截水天沟M7.5浆砌片石护坡M7.5浆砌片石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防水卷材性能指标表项目性能指标材料性能材质EVA新料厚度(mm)≥1.5幅宽(m)2~4断裂拉伸强度(Mpa)常温≥1660℃≥6扯断伸长率(%)常温≥550—20℃≥350撕裂强度(KN/m) ≥60不透水性30min无渗漏0.3MPa低温弯折(℃) ≤-35℃加热伸缩量(mm)延伸<2收缩<6热空气老化(80℃×168h)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80扯断伸长率保持率(%)≥90100%伸长率外观无裂纹耐碱性[10%Ca(OH)2常温×168h]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80扯断伸长率保持率(%)≥90臭氧老化(40℃×168h)伸长率20%200pphm无裂纹人工候化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80扯断拉伸强度保持率(%)≥70100%伸长率外观无裂纹六、防水与排水1、防排水原则本隧道的防排水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的原则主要为: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完整通畅的防排水体系。做到拱部、边墙、路面不渗水。2、防排水措施1)洞内防排水(1)隧道拱墙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EVA防水板和无纺布;隧道中墙采用复合式结构,拱墙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水板,保证防水层的完整性。(2)拱墙环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间距按6~10m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考虑;纵向施工缝处采用界面剂涂刷和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每侧一条。(3)变形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以外2cm范围内设置U型镀锌钢板接水盒,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在铺设防水板之前,应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采取埋管引排、局部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4)隧道内排水采用路面沟和φ300mm侧式管沟。路面排水沟每25m设置一处沉砂井。(5)衬砌防水卷材背后拱墙环向设置φ50mm排水盲沟,设置间距按6~10m,施工时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调整;在隧道两侧边墙脚外侧设置全隧道贯通的φ80mm纵向排水盲沟。纵向盲沟间距8m设置一处φ50mm泄水孔连接到隧道侧沟。地下水发育地段环向盲沟间距应适当加密。2)洞口及地表排水隧道洞内侧沟应与路堑侧沟顺接,在路面两侧设置与隧道连通的纵向φ300排水盲管,在路面以下每8m设置一处横向排水盲沟,仰拱地段要求设置在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可适当减小距离。七、洞口位置及洞门型式的确定隧道进、出口位置的确定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洞口边、仰坡不开挖或少开挖,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洞门型式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洞口地质条件及附近建筑物和周边自然环境等因素,在保证结构和运营安全以及排水通畅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美观大方,优先采用斜切式洞门。八、路面和内装修1、路面隧道内行车主洞路面采用阻燃型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沥青砼抗滑表层(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水泥混凝土面层(26cm)+C20混凝土调平层(10cm)(有仰拱地段无此层)。路面一般横坡为2%的一字坡。2、内装修隧道内行车主洞距路面4m以上的拱墙采用深色防火涂料进行装修,距路面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4m以下的墙面采用浅色防火涂料装修,且距路面2m以内墙面的防火涂料反射率不小于0.7。九、隧道内槽、腔、洞室的设置1、电缆槽洞内采用双侧电缆槽,隧道沿行车道前进方向右侧设置80×75cm(宽×深)弱电电缆槽,左侧设置65×75cm(宽×深)强电电缆槽。2、其它设施隧道内其它附属设施洞室按规范及有关专业要求进行设置(非本院设计范围);施工时注意预留洞室及预埋件的埋设。十、施工方法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Ⅳ、Ⅴ级围岩段采用中导洞+侧导坑法,Ⅱ、Ⅲ级围岩段采用中导洞+台阶法。十一、施工注意事项1、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核对围岩级别与地下水状态,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以便修正设计。2、施工中若遇地下水,应取样化验,了解有否侵蚀性,以便决定是否变更水泥品种,调整水灰比或采取其它措施,以防侵蚀。3、隧道岩石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变形。较破碎岩石隧道、水平层岩石隧道,每个循环进尺不宜过大,并严格控制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施工工艺。4、隧道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隧道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及时施做,尽快封闭掌子面。二次模筑衬砌应在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做;但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应紧跟,洞口、浅埋偏压及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做。5、在铺设防水板之前,应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埋管引排、局部注浆等措施进行处理。6、隧道施工应贯彻仰拱先行的原则,采用仰拱栈桥进行整幅施工,确保施工质量。隧道内仰拱、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型;仰拱填充应与仰拱分开施做。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7、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为:Ⅴ级围岩12cm,Ⅳ级围岩8cm,Ⅲ级围岩6cm,Ⅱ级围岩3cm;衬砌断面图中均未示,施工开挖中不得遗漏,以免欠挖造成二次衬砌厚度不足。8、为确保衬砌对围岩的支护效果,衬砌超挖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墙脚以上1m范围内和拱部的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一次灌注,其它部位可用与衬砌同级的混凝土或C20混凝土回填。9、隧道设计支护参数与采用的施工方法及辅助施工措施密切相关,施工中如变更施工方法或预支护措施,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合理调整支护参数。10、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并达到70%设计强度后,应进行衬砌背后回填注浆。衬砌施工过程中应在隧道顶部预埋φ20镀锌钢管,注浆钢管纵向间隔2~3m一处,注浆材料采用M10水泥砂浆,其配合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回填注浆压力:初压0.1~0.15MPa,终压0.2MPa。11、喷锚施工应按《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和《公路隧道施工规范》有关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12、隧道施工应进行监控量测和施工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并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确保施工及人身安全。有关要求详见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规定。13、隧道防水设计只能针对一般性地下渗水,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较大的地下涌水,则需另外采取对策。。14、盘田隧道K262+530左10m有一水电站蓄水池,从东南侧山体引水,引水沟与线路大致垂直,向北通过钢管引出;蓄水池由水泥、块石浆砌而成,面积30×10m2,满深时水深2m,蓄水池建于1985年,已老化,有渗水现象;施工时应注意观察掌子面水量变化。15、东坪隧道DK259+173~+195段为半明半暗衬砌型式,施工时应中导洞先行施工,再施工左、右洞,右洞施工时采用微爆,避免影响到施工完毕的左洞。东坪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注意左右洞施工顺序。明洞施工时,应避开雨季,施工前应先做好刷坡线5m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外的截水天沟,然后逐段开挖、衬砌、回填、再开挖;明洞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控量测,包括:坡面稳定、基底稳定、地表下沉量测等,以便及时掌握刷坡坡面动态和工作状态,保证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明洞结构在土石回填后铺设粘土隔水层应结合地形纵向贯通,不得出现错台或断层,隔水层纵坡应做成“V”形坡或单面坡,以利排水;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防水层与边坡的搭接均应良好,暗洞防水层向明洞延伸1m同明洞防水层粘成一体。16、白人岩隧道出口段灰岩岩溶较发育,根据地质资料揭示岩体内部主要为规模不大的岩溶溶腔及溶孔、岩溶裂隙等。在施工时应加强超前预测、预报,如有异常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修正设计。如揭示溶腔在隧道拱部穿过,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护拱形式通过;如揭示溶腔在隧道底部,可采取底板梁、注浆等措施通过;如揭示溶腔穿过隧道侧壁,采用增加衬砌厚度或增设保护层;如揭示溶腔位于隧道一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围岩的措施。对于隧道灰岩岩溶发育段,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及贯通后,应对隧道周边进行进一步的勘探,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地质资料显示本隧道K218+393~+403及K218+465~+475地段穿越铁质页岩的夹煤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本隧道施工期间,应进行地质复查工作。对于揭露的煤层应取样复测煤层的瓦斯含量和其他相关参数,必要时应钻孔埋管实测瓦斯压力,以及通过通风和瓦斯检测计算全坑道的瓦斯涌出量,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工工区和煤系地层的瓦斯等级,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修正设计。2)施工时接近突出煤层前,必须对地质资料显示的各突出煤层位置进行超前探测,标定各突出煤层准确位置,掌握其赋存情况及瓦斯状况。3)在瓦斯突出工区施工时,应在距煤层垂距5m处的开挖面打瓦斯测压孔,或在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处的开挖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4)经预测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时,施工单位应在揭煤前制定包括技术、组织、安全、通风、抢险及救护等技术组织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可采用钻孔排放,排放过程中应加强工作面风流及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检测,当排放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5%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加强通风。第28页共67页\n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5)本地段根据施工期间瓦斯检测结果,根据其含瓦斯的情况,划分为非瓦斯地段和三级、二级与一级三种含瓦斯地段,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衬砌结构和辅助措施等。中铁第X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XX年X月X日第28页共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