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0 KB
  • 2022-12-09 09:56:33 发布

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技术交底卡表格编号CSCEC—PM—0803工程名称及编码施工部位分项工程名称工程量分包公司负责人交底内容:1.编制依据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施工总承包施工图纸2.交底部位工程概况A-1区筏板厚度分别为1800㎜、900㎜,柱墩8个,集水坑4个,电梯井3个。混凝土浇筑方量约2800m3。3.施工部署方案选择1、混凝土浇筑整体方案:先主楼集水坑、电梯井,再主楼筏板、后裙房筏板。从东至西依次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2、混凝土浇筑机械方案混凝土浇筑选择1台62米汽车泵,1台100车载泵,12辆混凝土罐车。\n2、测温布置测温点的布置见下图测温布置图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做好大气测温记录工作,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确定钢筋验收时间。做好各级技术交底工作。钢筋隐蔽及模板验收已完成,并做好资料报验工作。2、人员组织为保证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前须每家劳务队必须配备2组人员(作业时间为第一班20:00~次日08:00,第二班次日08:00~次日20:00,第三班次日20:00~第三日08:00,第四班第三日08:00~第三日20:00,其中第一、三班为一组人员,第二、四班组为一组人员,具体人员配备如下表单班的配置),每班组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提前给给工人准备好快餐,绿豆汤、中暑用药等物品。浇筑小组24h不间断进行施工,两班小组倒班施工,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3、人员准备混凝土浇筑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名称数量主要职责1混凝土浇筑工长1全面管理负责劳务作业层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人员调度、质量控制\n2后台放料4根据浇筑现场要求放料及散落料回收3振捣手4首次振捣及二次振捣4混凝土工15找平、压实、拉毛等混凝土表面后期处理5木工1护模6钢筋工1护筋7电工1确保施工用电正常8混凝土保温覆盖4混凝土表面具备上人条件后及时覆盖保温养护9交通指挥员1在浇筑时指挥过往车辆合计324、材料准备主要材料一览表序号冬施材料单位数量用途1棉毡m23000混凝土覆盖保温,2塑料薄膜(厚)m22200覆盖保温(砼表面)3-30℃温度计个2环境、混凝土测温4电子测温系统套1大体积砼测温5、机械准备主要机械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用途162米汽车泵台12混凝土罐车辆129m33振动棒台8HX-804平板振动器台25混凝土地泵台14施工要点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1)按照每台汽车泵每小时输送33方混凝土,混凝土初凝时间为6小时计算,因此混凝土每浇筑体积为200方时,应保证前段浇筑完的混凝土全部振捣完毕。(2)混凝土浇筑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振捣棒应在坡尖、坡中和坡顶分别布置,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且不漏振。(3)混凝土浇注时要加强现场调度管理,确保已浇混凝土在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不出现“冷缝”。(4)混凝土振捣采用振动棒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顺序移动,点排列阵如图,但不能混用。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n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图点排列图(5)施工时,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每台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2-3台振捣棒,(筏板分为三个层面,分为两个层面),根据每次混凝土浇筑厚度布置三道振捣棒,即: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砼形成自然流畅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下部密实,第三道布置斜面中部,在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使新泵出的砼与上一斜面砼与上一斜面砼充分密实结合。图振捣棒设置示意(6)二次振捣是解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沉缩裂缝的最好方法和必由之路,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二次振捣间歇时间为40-60分钟,在加有缓凝剂的混凝土中可适当延长,控制在~范围内,但同时应防止过振、振动器触碰模板等不利现象。(7)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应仔细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首先按面标高用木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其次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磨光机进行混凝土表面磨光,为减少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必须保证三遍收光,最后表面拉毛后采用塑料薄膜和棉毡保温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2、大体积混凝土测温(1)测温点的设置方法见测温布置图(2)现场测温点的布设数量及位置\n筏板基础A-1区段拟布置3个测温点,具体详见测温点布置图。\n(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测温为了进一步摸清大体积混凝土不同深度处温度的变化,随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根据工程的平面形状等不同情况,布置测温点,每个测温点测三种温度;混凝土下部温度——垫层混凝土以上200mm处;混凝土中心温度——基础底板1/2处;混凝土上部温度——混凝土上表面往下200mm处。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4-6天,每3小时测温一次,7-10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砼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25℃,砼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大于20℃。3、混凝土保温和保湿养护方法控制好模板拆模的时间,拆模后立即在表面喷水养护,根据测温的情况,随时调整覆盖保温层的材质、措施及厚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0℃;养护不得少于14d,并设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工作。(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2)先铺设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湿。(3)薄膜上覆盖一层棉毡保温。(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安排专人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一致处于湿润状态。5、质量保证措施1、项目部会同业主、监理在浇筑前检查商混站准备情况,确保所用原料为三方指定品牌,是否具有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是否到位。商混站在浇筑前提供配合比通知单、开盘鉴定记录单、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和混凝土运输单,做好商品混凝土现场场交货检验记录。2、指派专人负责协调商混的供应工作,确保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防止因供应问题出现施工缝。3、及时逐车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如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立即清理退场,并记录该车混凝土出车记录单编号。4、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进行收面。5、区段工长严格监督混凝土的浇筑顺序。\n6、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敲打筏板变截面处、集水坑处模板,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防止露筋。集水坑混凝土浇筑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在底模上打孔进行排水,确保混凝土密实。7、为防止集水坑处模板上浮,加固后必须专门报验。8、在进行柱墩、变截面筏板处混凝土二次浇筑时适当放慢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从变截面处溢漏。振捣混凝土时尽量远离模板,防止涨模。9、混凝土收面时,加强对吊模根部、阴阳角等部位的收面监督,同时监督塑料薄膜的连续性型。10、初凝后,开始覆盖棉毡,导墙部分采用折叠棉毡进行覆盖,后浇带部分采用顶挂棉毡,其它部位采取连续覆盖的方法,覆盖完毕后报项目不验收。11、浇筑、覆盖混凝土过程中,防止破坏测温点。在现场安放测温点时,应作明显标识。12、混凝土浇筑时,根据测温结果,必要时采用对泵管进行保温,过程中做好泵管保温。13、严格按照规范做好测温工作,并做好记录,保证混凝土的后期施工质量。混凝土测温内容序号测温内容测温时间1室外气温及环境温度每昼夜2:00、8:00、14:00、20:00各测一次2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3混凝土养护温度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每2h测量一次,以后每6h测一次6、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现场保温材料为保温棉毡,为防止场内着火现象,设专人检查,保证安全生产。2、加强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严禁乱接线,加强平时的用电线路的检查,避免因线路老化造成漏电事故。3、混凝土运输车辆采取单线行驶,防止基坑坍塌。4、施工现场严禁吸烟。5、混凝土罐车要在指定地点进行冲洗,返程车辆严禁带泥出场。6、冲洗泵车的废料应充分利用,进行现场硬化。7、夜间施工,严禁大声喧哗。8、在清洗泵管时严禁将管口对准施工人员,以免废浆或堵塞物喷出伤人。\n9、生产过程中,不得将手、头等伸进搅拌机,以免搅伤,同时在上料时,拉铲的工作半径内严禁站人,免受到伤害。10、非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开动搅拌机、铲车、拖式砼泵等,也不得随便打开、触动电气设备等。11、混凝土搅拌完后,现场设备及时清洗,产生污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通过市政污水系统排出。12、作业面搭设搅拌棚,采用封闭作业,地面用混凝土硬化,并随时进行清扫、洒水,保持场地内干净湿润,避免尘土满天飞扬。13、施工中避免人为噪音污染。会签栏质量安全环保时间时间时间编制审核批准时间时间时间注:交底卡由工长负责拟定,与施工计划安排相配套,交底卡中安全、质量要求应分别经项目部质量、安全负责人会签,项目部生产经理对技术交底进行审核,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批准。当地方主管部门对技术交底表格另有规定时,按地方规定执行。\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