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2-04-22 11:51:48 发布

污水截流管线工程机械顶管施工组织设计

  • 10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河流域污水截流管二期工程****(****区段)、****(****区段)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审核:编制:**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年****月97 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设计图纸1.1.1《**河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污水管线(****区段)》施工图-**市***设计事务所,工程编号:***********1.1.2《**河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污水管线(****区段)》施工图-**市***设计事务所,工程编号:*************1.2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1.2.1施工规范、规程序号规范、规程名称编号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工程建设监理规程DBJ01-41-20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5**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7**市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规定【2000】质监总站第36号文8《**市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工程实施细则市政质监发【2000】16号文9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文件目录市政质监字【2000】22号文97 10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建【2000】142号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T55-200012砌筑砂浆配比设计规程JGJ/T88-20001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14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1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8基础与地基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19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1.2.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序号评定标准名称编号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2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953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J01-24-951.3有关建筑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条例》;(4)《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5)97 《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加强地下文物保护管理的通知》;(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市城市道路与公用管线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配合实施办法》;1.4其他资料1.4.1市政工程施工手册《专业施工技术》;1.42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1.43现场踏勘情况、地质勘查报告;1.5效力顺序1.5.1法规性文件;1.5.2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发布的适用本工程的补充规定;1.5.3设计单位指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1.5.4**市颁布的地方规程和标准;1.5.5其他行业部门颁布的规范、规程和标准;1.5.6国家颁布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上所参考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及法规文件以最新颁布的版本为标准。97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工程位置与范围本工程为**河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污水管线。位于**市****区****、****地区,是**河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由两部分组成,管线全长4326m。(1)****污水管线(****区段):该段管线北起****北路永中,沿现况****高速路西辅路的西侧绿化带,向南一直到达**河北岸,接入已投入运营的**河污水截流干线,该段工程干线长约3579m。(2)****污水管线(****区段):该段管线北起****东路现况污水管线,向南后折向东沿****南路接入已建****西路现况D1750污水管,该段工程干线长747m.2.1.2工程建设目的**河为**城西郊、西北郊和北郊的重要河道,西起****地区的****,自西向东经****、**河镇、****地区,下游流入****河,总流域面积164.82公顷。由于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2000年开始,**排水集团已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了**河污水截流管线工程,同时建设并投入运营了**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目前这两项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截流了**河地区及小月河沿线的现况污水,大大减轻了**河的污染状况。但**河以北的****、****地区的现况污水目前仍直接排入河道,为解决****、****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改变**河流域环境,**排水集团自酬资金正在进行**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建设,同时启动为其配套的**河97 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2.1.3工程相关单位建设单位:**市城市排水集团监理单位:******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市****设计事务所施工单位:**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2主要设计情况2.2.1流向及埋深(1)****段设计起点49#位于****路中心,终点121#接至**河北岸现况截流污水干线,流向从为由北向南,设计坡度S=0.0009~0.0012,管道埋深为7~13m。(2)****段北起****东路现况D1550污水管线【97-2047污】污B1检查井,沿****南路,接入已建****西路污水B18检查井,流向为由西向东,设计坡度S=0.0008,管道埋深为6~10m。2.2.2结构及要求上述两段工程(除预留支线)全部为顶管工程。(1)管材: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柔性接口管(Ⅱ、Ⅲ级);(2)检查井: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为Ф800㎜预制钢筋混凝土井筒;踏步为塑钢小踏步;井盖采用第三代重型五防井盖。(3)顶管用管材采用F型接口管。(4)井盖高程:道路范围内与路面平接,绿地内高出地面20-30㎝。2.3现场环境状况97 2.3.1地上情况(1)****污水管线段:设计上游起点49#检查井位于****路永中,由北向南至设计下游**河北岸终点121#检查井,该段全长3579m,多数位于现况****高速路西辅路的西侧绿化带中。沿线需穿越****路、*****路、****南路、*****路、****路、**河北路等七大社会交通路口及管线西侧如*******等企事业单位出入口十三处。目前,局部地段有碍施工的房屋正在拆迁中,原有树木、杆线、广告牌尚存。(2)****污水管线段:为了避免拆迁,本段设计污水管线西段位于规划道路永中北侧20m,东段位于规划道路永中南侧5m。其中B1#、B2-1#、B3#、B11#、B12#井位于(规划****南路)现况西小口路北侧绿化带边缘,B4#-B10#位于道路北侧的绿化带内,B13#-B18#位于道路南侧的景观绿地内,无房屋拆迁问题。2.3.2地下情况根据招标文件提供,与本工程管线相交的现有地下管线共计46处,包括给水、电力、电信、燃气等管线。在施工期间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坑位放线后采用电磁物探探明地下情况保证其安全。2.4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及气候条件2.4.1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据招标文件中航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污水截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情况,本工程管线所在位置上部为人工杂填土①层,其下为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粉土②层,再下为粉土③层和粉质粘土④层,部分孔位钻探深度大时见中砂⑤层。本段大部分落在粉土③层及夹层,地基承载力190-200kpa,地下水位绝对标高33.69~43.39。97 依据上述情况,由于地质从上至下依次为:人工杂填土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主要包括粉土、粉质粘土、粉砂、砂砾。且管线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砂土或砂砾。因此,部分路段顶管时土壤需要加固。另外,由于管道埋深较大,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中,施工中须采取局部降低地下水措施。2.4.2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1.7℃,最高气温42.6℃,最低气温-22.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6mm,汛期为6月15日至9月15日;汛期内月平均降雨约为178mm;常年风向以偏北风、偏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3m/s。2.5主要工程量2.5.1****段D=1550㎜钢筋砼F型柔性接口管3579m现浇钢筋砼检查井73座D=400㎜钢筋砼承插口柔性接口管30mD=500㎜钢筋砼承插口柔性接口管10m2.5.2****段D=1550㎜钢筋砼F型柔性接口管747m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20座D=1050㎜钢筋砼F型柔性接口管26mD=400㎜钢筋砼承插口柔性接口管49m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分析97 3.1工程特点3.1.1管道线路长、两段分散施工,不利管理本工程管道线路全长4326m,设计施工为两个区域,且****高速公路横卧其间,无形中增加了一道屏障,给施工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将会影响人员、机械、材料均衡调配的灵活性、及时性。对此,搞好工程组织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要以最不利的因素考虑,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合理分段、安排、布置,保障工、料、机等资源的及时供应到位,管理人员到位,确保按期、优质完成任务。3.1.2穿越社会交通路口多,交通维护、疏导责任大本工程沿线需要穿越现况路口20余处。在设计上采用了顶管法施工,减轻了对社会交通的压力。但是设计检查井有12座位于现况道路上,特别是58#、60#、73#、91#、110#5座检查井占据着五个主要交通路口,势必给交通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增加了交通维护、疏导工作量及保证交通安全的责任。在施工部署安排上,顶管工作坑要尽量避开路口,使施工占路面积最小、占路时间最短,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与交通的安全。3.1.3近半工期为雨季施工根据计划2004年2月20日开工,总工期240日历天的要求,本工程按常规计算处于雨期施工的时间为120日历天,约占总工期的50%。因此需要做好顶管工作坑、接收坑等的雨期防雨、排水工作。3.2重点及难点3.2.1保护环境与地下公用设施97 由于本工程绝大部分管段位于现况绿化带内,且沿线地下公用设施也较多。在施工平面布置方面,要考虑满足施工,最大限度地少占绿地、移伐树木;在地下设施集中的地段,采用机械掘进,以控制坍方和地面沉降,保证开挖面稳定和原有设施的安全,从而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为此,保护环境与地下公用设施的安全将成为工程开工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3.2.2降水工程及机械顶管是本工程的难点问题根据以往经验,本地区地下土层分布很不均匀,且存在潜层水及水线,降水效果不好,人工顶管很难保证工程进展及工程质量,且大面积降水对京昌路及周边建筑有很大影响。因而决定本工程大部分段落采用土压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方法。虽然我公司对本施工方法的原理、工艺、标准具有一定的成熟经验,但在如此长距离、复杂地质条件下搞好机械顶管工程确是本次施工的难点问题。依据地质报告只有将地下水降至工作面以下(0.5m~1m),方能保证工作竖井及人工掘进段的管道顶进质量。所以,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满足施工操作要求,保证竖井及人工掘进段安全和工程质量是本工程另一大难点问题。97 第四章总体施工部署4.1工程总工期计划开工时间和总工期要求:计划2004年2月20日开工,2004年10月17日完工,总工期为240日历天。具体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4.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4.2.1针对本工程规模、特点和技术要求,我公司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曾多次承建污水管道工程的具有一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出任项目经理,配备技术水平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项目总工。4.2.2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业务能手到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任职,在项目经理、总工的领导下,各尽其职。4.2.3集中选拔操作水平高的整编制施工队伍,组建降水、竖井、机械顶管、人工顶管、钢筋加工、检查井等专业施工队伍,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4.2.4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四部一室”(即:工程部、技质部、材料设备部、商务部及办公室)组成,下设六个专业施工队(见框图4-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4.2.5项目经理部人员构成(见框图4-2项目经理部人员构成图)。97 框图4-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材料设备部人工顶管一队机械顶管三队机械顶管二队降水施工二队降水施工一队机械顶管一队竖井施工一队竖井施工三队竖井施工二队人工顶管二队办公室商务部技质部工程部降水施工队钢筋加工作业队顶管专业队检查井施工队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队竖井施工队97 图4-2项目经理部人员构成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办公室*****商务部*****材料设备部*****技质部*****工程部*****施工*****材料*****计划*****测量*****技术*****4.3施工方法的选择本工程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及地质水文条件,暂定全线主要采用土压平衡机顶管施工,在无地下水及不受交通影响的地段采用人工顶管。据现场勘察情况,该工程沿线大约有3km管段紧邻建筑物、穿越社会交通路口或处于地下水之中,暂定此3km97 采用土压平衡机顶管施工,其他1.3km暂定采用人工顶管方法施工。4.3.1机械顶管段的选择****段井段之间平面折点少,穿越路口较多,地下水位较高,紧邻京昌路及地上建筑物,施工降水存在一定困难,如果强行降水将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在土壤饱和的情况下拟采用人工掘进顶管难以顺利实施并保证质量和安全。为了保证周边建筑物无沉陷和路口路面不下沉,并提高顶进速度,以减少阻碍交通的时间,同时满足该地段地上、地下原有构、建筑物周边环境均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提出的较高要求,决定以下井段采用土压平衡机顶管施工工艺,暂定井段为:49-51-53、53-56-60、60-63-65、65-67-70、70-73-74′、74′-78-80、80-83-86、89-93′-95′、95′-98-100、100-102-104、106-109-110′、111-113-115、115-118-121。****:B2-1-B2-B4、B4-B6-B8、B8-B10-B12、B13-B15-B18。超过120m段需要加设顶管中继间,顶管段落中间检查井采用后作方法施工。4.3.2人工顶管段的选择选择人工顶管段的原则:无地下水、折点多、远离建筑物、路口。以下段落可采用人工掘进顶管工艺:86-88-89、104-105-106、111-110′、B1-B2、B12-B13。将人工顶管穿插在机械顶管之中,起到补充和配合的作用。4.3.3预留支线管道安装按照预留支线设计结构形式和设计要求,除预留D=1050支线(26m)采用人工顶管施工工艺外,其余支线均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安装预留。4.3.4与现况管线的勾头****防水勾头井位为上游49#、下游121#,****97 防水勾头井位上为上游B1#、下游B18#,施工前提前做好勾头井的高程复测,如有矛盾及时调整,在整体施工完毕后,进行管线的勾头或改建。4.4.施工段落划分与安排4.4.1施工段落的划分根据工程分布情况,线路特点,施工环境和工期要求,为便于集中管理,便于工、料、机的及时调配与供应,将本工程划分为二大施工段。(1)第一施工段:(****)49#~121#,总长3579米;(2)第二施工段:(****)B1#~B18#,总长747米;4.4.2机械顶管作业段安排****、****根据工程特点、线路分布情况以及施工环境和工期要求,共划分为3个机械顶管作业队,配备2套土压平衡顶管设备,1套泥水平衡顶管设备。机械顶管段总长度约为3km,一次最大顶进段长度约为120m,机械顶管工作坑每坑占地面积为15×50=750m2,接收坑每坑占地面积为15×30=450m2,后作坑每坑占地面积为20×15=300m2。4.4.3人工顶管作业段安排全线设两个人工顶管作业队,人工顶进段总长约为1.3km,一次最大顶进段长度为55m。人工顶管坑占地面积为30×15=450m2,坑内净空6.5×4m人工顶管占地宽度为中线两侧每侧4m。每一作业段的具体划分见网络计划。4.5施工阶段安排与主要控制工期4.5.1第一阶段:施工准备2004年2月20日~2004年3月31日,41日历天。施工准备的主要事项如下:(1)生活区,办公区临时设施的建设,施工用水,用电电源安装与架设,施工临时路的修筑;97 (2)测量交桩,测量放线及复测,测量加密控制网和审核报验。(3)地下管线、设施,土质、地下水层的物探、调查、坑探工作,特别是路口交叉管线等关键地段,并实测管线上下游衔接管道的高程;(4)设计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上报和审批,雨季施工方案和各项方案;(5)主要材料分供方资质审核报验,各种预制构件加工厂家的选定,并签定供货合同;(6)选择弃土与暂存土地点,回填土的确定及相应实验;(7)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和各种原材料实验;(8)先期进场的各种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试运行;(9)配合业主做好工程的各项协调工作。4.5.2第二阶段:主体施工2004年4月1日至10月17日,189日历天。完成两个施工段落的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做坑、降水、顶管、检查井施工、闭水试验及回填土方等。4.5.3第三阶段:对外交验及恢复地貌2004年10月7日至10月17日,10日历天。完成对外交验和现场恢复、清理。以上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及横道图4.6施工临时设施及施工平面布置4.6.1临时设施本工程****临时生活区拟租用73-74西侧的空地,占地面积约3597 00㎡。作为工人住房占地、工地办公、生活、钢筋加工场、材料库及小型现场试验室。同时,项目部设在**河三街老托儿所,作为项目部、甲方、监理办公生活地点。拟在****工程的B12#井的北侧租用占地1000㎡的空地,用于办公、生活、钢筋加工场、材料和小型现场实验室及甲方、监理办公室。4.6.2临时用水、用电办公室饮水设施:饮水机4台临时用水:施工用水必须保证机械与人工顶管的注浆需要及后期构筑物施工、管道闭水实验需要,水源从沿线现况给水管接入,同时配备两辆8T水车满足前期临时给水未解决时的用水、个别临时给水不能满足的地段需要及环保要求。临时用电:本工程用电为施工降水与顶管施工用电。****沿线安装3台变压器,其中生活区一台400KVA、工地二台315KVA,排列距离为每台500~1000m均匀布设,机械顶坑每坑用电量为175KVA。****沿线安装1台315kVA变压器供生活区和工地使用,人工顶管用电量为150kVA,工地设计管线敷设埋地电缆,供现场施工用,过路口处架空敷设。4.6.3临时围挡及交通组织为了搞好文明施工,保障社会行人安全,每个顶管工作坑处设围挡。施工临时占地范围:顶管坑位置管中心线左右各7.5m,前后各30~50m,与非施工区隔离。4.6.4临时通讯通信设备对讲机30部、安装网络设备ISDN3部和7条电话外线,用于项目部、甲方、监理人员对外联络和与公司局域网连接,便于公司对现场的统一指挥、协调。4.6.5施工排水系统97 本工程施工时各井坑四周及人工顶管沿线西侧采取管井进行降水。降水的排水出路初步选定为:位于现况机动车道上的降水将水排到道路上雨水口;位于野外的降水将水排到现况沟渠。4.7工期保证措施4.7.1落实施工组织、施工队伍、施工机具设备选派资力丰富的各类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加强施工组织。提前落实顶管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配备充足的施工机具设备。4.7.2尽快创造现场施工条件积极主动地配合建设单位、监理、设计等部门作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创造和提供便利条件,按时报送各种文件资料及开工前的各项手续。积极协助监理组织设计交底、交桩工作。主动配合现场拆迁工作,积极创造现场开工条件。4.7.3技术保证针对本工程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按照施工现场条件、地质条件,在主要地段顶管施工采用先进的土压平衡顶管机长距离顶进施工工艺;在机械顶管有一定风险的地段采用人工掘进顶管施工,采取可靠的降水措施和管前小导管注浆、管前加工具管的保证措施。4.7.4设备与材料供应的保证提前作好施工设备的调研及有关技术准备工作,落实顶管设备加工及辅助配套机具设备的加工,确保按时进场,同时落实管材等材料的加工定货,确保质量与供应满足施工要求,有关检验试验工作提前进行。97 现场积极创造运输、存放条件,确保管材等主要材料提前进场,保证材料供应。4.7.5加强施工管理,合理组织调度加强施工中的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进度计划技术进行施工过程的管理,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占满时间和空间,各工序尽快形成流水作业,及时做好现场组织调度,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4.7.6加强作业层管理,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在施工中加强对作业层的管理,作好技术交底工作,监督各项技术保证措施的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4.7.7技术准备⑴完成项目部组建,组织进行设计图纸会审,设计图纸交底和施工交底,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⑵完成现场调查,特别是顶管工作坑范围及可能与管线矛盾的现况管线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及时与监理、设计配合,确定处理方案和各方配合措施;⑶完成测量桩位交接及控制网点的布设工作;⑷完成各级管理人员、劳务人员进场教育,及一般技术、管理培训工作;(5)完成机械顶管专业技术培训工作。4.7.8生产准备完成临设搭建;施工用电、用水具备使用条件;落实施工降水、人工顶管段分包工作,人员、设备陆续进场;落实机械顶管专业队组织。97 劳动力计划用表,详见表4-1表4-1劳动力分配计划人数劳动力分配计划人数测量工6人木工20人试验工4人钢筋工20人电工5人瓦工12人机械顶管开挖150人电焊工8人机械顶管100人管理人员40人人工顶管30人壮工110人砼工20人安保文明服务队15人合计540人4.7.9主要材料准备提出材料计划,完成材料厂家资质审查工作,完成原材料送检、复试及见证取样。工程主要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分批进场,并派专人看守。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及数量等要提前做好计划。4.7.10机械设备本工程所投入的主要机械为土压平衡顶管机及辅助机具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与加工周期,已确定加工3套设备,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并完成安装调试,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用量,详见表4-2。97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土压平衡顶管机TP1550套2顶管施工2泥水平衡顶管机TP1550套13弧形铁、顶铁套34电葫芦2t、10t台8(各4台)5人工顶管设备QYS320套46卷扬机5t~10t台267潜水泵15以上台158汽车吊12t~25t台39砂浆搅拌机J2-250台2砌筑回填10小型震动夯台1011天平、台秤、环刀套2 12水车8t辆2其他13发电机120KW台314变压器315kVA台315变压器200kVA台116钢筋切断机JQ-40台1检查井施工17电焊机22KW台418弯钩机JW-40台119调直机台120砼振捣器套421试模150*150块若干22电锯3KW台123塌落筒套124降水循环钻机设备台5降水25小型钻机KHYD75A台5土壤加固26注浆泵台327灰浆搅拌机台328螺杆式注浆泵台7触变泥浆29液压锤台1土方施工30挖掘机1.0m3台331装载机ZL40台332斯太尔辆15主要机械设备用量表表4-297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5.1施工方法总说明5.1.1土压平衡机顶管施工:土压平衡机顶管施工是**市政排水管道施工的一项新技术,它省却了全线降水(仅工作坑位置降水),地面沉降小,对地面构筑物的稳定性影响小,顶进速度快(平均顶进速度12m/d),我公司对此施工方法已有一定经验,故此次施工决定以本方法为主。5.1.1人工顶管法施工a.为加快工期,人工顶管和土压平衡机同时铺开;b.管线位置在不良土质中(如:砾石层),土压平衡机施工困难;c.转角较大且其中的井段之间距离较短;d.全段降水管井有位置放,对交通、绿化、居民或单位影响小,采用人工顶管施工。5.2测量5.2.1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并参加设计交桩,对提供使用的导线桩、水准点进行复测,报监理审批后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及拴桩,并定期进行校测。5.2.2核对各单项工程之间的高程、平面关系及新建管道与现况接入井等高程。5.2.3平面测量控制5.2.397 .1施工测量按招标文件《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测绘院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测量。根据施工需要,布设三级导线平面控制网(即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高程闭合差20之内(L为长度以km计)。三级导线技术要求见表5-1表5-1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级1.20.1≤±15≤±12±241/5000注:n为测站数5.2.3.2为保证测量精度,用光电或钢尺测量的边长,加入相应的改正,测量的平面及高程导线进行平差计算,角度取至0.1“,坐标及高程取到mm,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校核。5.2.3.3采用极坐标法布设的工程点,进行联测,并且用另外的导线点进行复核。5.2.4高程测量5.2.4.1高程控制采用城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施测,高程闭合差在20之内(L为水准跨线长度,以km计),采用DS3水准仪进行观测,往返各一次。水准测量技术精度要求见表5-2表5-2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附合式闭合路线闭合差(mm)四级DS3≤80≤5±20注:L为附合式闭合路线长度,单位为km。97 5.2.4.2井坑内的高程控制点采用长钢尺导入法把高程传入,向井坑内传递高程的次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先做趋近水准测量,再做竖井高程传递。经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井上和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5cm,施测三次,高差较差不大于3mm时取平均值使用。5.2.4.3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也可单独控制,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设形式也为附合水准路线。5.2.5施工要求5.2.5.1对坐标、水准点现场需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要有明显的标志;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测量控制点的保护,并定期进行校测。5.2.5.2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特别是对中心线和高程、管线起终点、控制井位、交叉点等严格控制,要提前做好内业,然后现场实施放样。5.2.5.3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在已有的施工控制点上进行,测量人员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及时积累整理资料。5.3施工降排水本工程施工线路段地下水埋藏较浅,管线处在潜水层以下的含水土层,施工时需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确保管道顶进的顺利实施。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并参照该地区近年来工程施工情况和土质特点,本工程降排水采取以管井井点降水为主、辅以工作坑内集水井明排、特殊地段设置水平井点的综合降排水措施。5.3.1降水管井布置97 根据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及其与管线高程的关系,对于人工顶管段,初步确定在设计污水管西侧距污水管道中心2.5m布置降水管井,井间距布置为10m-12m,井深要求工作面以下不小于5m。机械顶管段布置详见附图“机械顶管坑井点布置图”。5.3.2降水管井作法5.3.2.1成孔:降水井使用正、反循环钻机成孔,钻孔孔径d=600。为防止孔壁坍塌,采用泥浆护壁,泥浆采用粘土配置,比重控制在1.05~1.1左右。钻孔时随时用测绳测量孔深。达到规定要求后,采用换浆法清孔(即冲洗泥浆),然后立即下管。5.3.2.2填充滤料:下管后,在井筒管四周均匀填塞2~7mm的水洗豆石或石屑。滤料填充至略高于地下水位时,采用粘土填筑并夯实。5.3.2.3洗井:滤料填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洗井,采用泥浆泵由上往下逐步将管内泥浆抽出,边抽浆边补充水源直到见清水为止。洗井完毕24小时后,测定井内静水位高度。5.3.2.4检测:单根井点管粘土封孔完成后,从管口注入清水。清水注入时若水位迅速下降,证明管井成功;填滤料过程中,滤料填入时若管中泥浆上溢,则表明滤网有效。5.3.2.597 为保证顶管工作顺利进行,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体稳定性,降水工作要随管井完成及时安排,并随时掌握水位变化情况。如部分地段提前降水时间有限,对于管井不能完全实现降水效果的情况,为保证工作坑顺利开挖和支护稳定,在工作坑内设置集水井,及时排除开挖过程中的渗透水。如遇降水效果差,出现水线要及时处理,根据情况增加一至两排井点。如遇特殊土层或渗透系数较小,管井降水难以达到顶管施工要求的水位时,采取在工作坑内沿管线在管道两下角设置水平井点以排除滞留水。5.3.2.6降水、排水降水排水就近排入道路雨水系统。在道路雨水口处设置沉淀池和格栅,降水排水通过沉淀池和格栅过滤后排入雨水系统。5.4机械顶管施工5.4.1施工工艺流程97 机械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线基坑降水施工开挖锚喷竖井后背及井内设备安装止水圈安放开挖洞口土方机头就位、调试初期顶进格栅加工、锚喷、支护接收坑竖井开挖泥浆池施工洞口土体加固吊装架支搭测量、调试机头姿势触变泥浆机头注浆触变泥浆顶进施工接受坑竖井洞口施工坑内管道安装检查井施工置换泥浆施工机头出洞、吊出井坑回填、管道清洗下一循环顶管施工闭水试验97 5.4.2施工准备5.4.2.1施工前先修建设备和材料进场的临时通道;架设临电及临水管线;选好泥浆拌和场地;修建临时排水管沟等。5.4.2.2对施工降水、工作坑支护、顶力、注浆配比、注浆压力等再次详细验算,以确保施工的安全稳定性。5.4.2.3挖土方工作完成后,凡在工作坑中的其他管线等(不需移改的)地下设施及已移改完毕的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等及与临近管道的相对位置、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并做好记录,必须注明其类别、规格等等,为绘制竣工图准备资料。5.4.3施工测量采用激光准直仪,定位激光靶且每天校核是否准确。5.4.6井坑5.4.4.1井坑尺寸:为满足施工需要,各种井坑净空尺寸(长×宽)如下:机顶坑:8.5m×4.5m(有中继间时:10m×4.5m);接收坑、人顶坑:6.5m×4m;90o扇形井作接收坑或人顶坑6.5m×6m;后做坑的尺寸根据不同井型再具体定。5.4.4.2竖井施工根据实际开挖情况和现场土质情况,选择锁口梁加锚喷或大板加锚喷支护。97 5.4.4.2.1锁口梁加锚喷支护1)锁口梁尺寸为400×800,砼标号C20,采用商品混凝土,配筋如图(一)2)钢格栅配筋见图(二)3)连接筋为φ16,间距1米,单面布置,焊接长度10d,即16cm。放置格栅外部主筋内侧,并与钢格栅主筋电焊,钢格栅连接采用L100×80角钢.4)锁口梁下5米范围内:格栅净距750;5-10米范围内:格栅净距500;10米以下:格栅中一中500;5)支撑采用28#工字钢。对于8.5×4.5的工作坑,一侧为横向直撑,且立放,距樯面2米;另一侧为角撑。对于10×4.5的工作坑,均为直撑,保证两横撑间净距为6米;对于接收坑,均为角撑。底部撑距封底顶面为2.8米。6)网片采用φ6的钢筋加工,网格为100×100。锚喷墙采用单层钢筋网片,放置于连接筋外侧。7)接收坑不作封底,但锚喷埋深为20cm,锚喷墙底部加一道格栅。接收坑底面要高于机头外壳(下部)10cm.8)锁口梁计算a.已知:锁口梁所用混凝土为C20,fcm=11N/mm2,fy=310N/mm2,采用Ⅱ级钢筋,取最大跨度L0=10000(带中继间为10×4.5),龙门架及各种提升设备重G1=10t,φ1550管重G2=6.8t。b.97 锁口梁断面选择:为计算方便,现把锁口梁一面作为简支梁,从而加大了安全系数。h=L0/20=10000/20=500mmb=h/2.5=500/2.5=200mm为增大地间承截面积,h=400,b=800c.内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标准值为25KN/m3(见〈荷载规范〉)恒载分项系数γG=1.2,活载分项系数γQ=1.4,则作用在梁上总荷载设计值为:G=10/4×1.2+6.8/4×1.4=5.38t则:梁中最大弯矩M=G·L0/2=26.9tm=2.74×108N·mmd.配筋计算:as=M/fcm·b·h2=2.74×108/11×800×4002=0.172查表得γg=0.0905AS=M/fy·γg·h0=2.74×108/310×0.75×400=2946mm2选Φ20钢筋2946/(20/2)2×3.14=9.4根故选Φ20钢10根,箍筋选用Φ12的钢筋e.检查最小配筋率:ρ=(20/2)2×3.14×10/800×400=0.98%>ρmin=0.15%验算通过。f.锁口梁水平挠度验算依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简明施工计算手册》,吊车支97 97 97 腿对地面的压力,其扩散角度为45度,故锁口梁不在吊车支腿对地面压力的扩散范围之内,因此不必验算锁口梁的水平挠度5.4.4.2.2大板加锚喷支护1)上层≤4m部分采用大板支护。由人机配合开挖土方,井壁由人工铲平,采用25a工字钢焊制三道框架,框架外密排大板。上层框架距大板顶40cm,底层框架距大板低20cm。三层框架用钢筋或钢管焊成一体。2)4m以下部分采用锚喷支护大板下每0.5m(净距)设一道钢格栅,每层钢格栅之间用Φ16竖向连接筋焊接。施工时,严格按照混凝土配比进行搅拌。分层锚喷,每层约70cm。分3~4次喷射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最终形成钢筋混凝土锚喷护壁。在做锚喷支护时,每2m设一道28a#工字钢梁做为水平支撑。4.5.4.2.3锚喷材料锚喷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材料为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豆石或石屑(粒径在0.3~1.0cm),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1.93:1.93;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6~8%。4.5.4.2.4洞口封闭顶管过程中,管从工作坑进洞、还是出洞,管子与洞口之间都必然会有间隙,间隙必须做好封闭。否则,地下水、触变泥浆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中流到坑中,影响坑内作业,严重时会造成洞口的塌落。洞口部分的钢格栅及锚喷混凝土在井坑全部完成后再拆除,另做止水环(见5.4.4.2.6)。97 4.5.4.2.5工作坑封底工作坑封底混凝土厚度30cm,底板顶距流水面50cm,以备安装固定导轨之用。井坑底部设集水坑,与底板混凝土浇筑成一体。5.4.4.2.6设备安装a)工作坑后背施工中,要保证后背与管道轴线(双向)垂直,后背与井墙间的空间浇注豆石砼,豆石砼与后背之间加一层塑料布,以便于在顶管完成后拆除后背。b)洞口在洞口位置剔除锚喷混凝土后,再安装止水圈护口钢板1,洞口止水圈,止水圈护口钢板2。c)基座导轨安装安装固定导轨。d)机顶设备整体就位道轨安装完毕后,进行顶管机的工作井中就位,用吊车吊装机头。机头前端距井壁有约30cm的距离,供安装止水圈之用。机头就位后先检查机器的轴线是否和机坑轴线、导轨轴线和主顶油缸的轴线是否保持一致,发现偏差立即调正。再进行电路、油路、无轴螺旋输送机、注浆系统的安装调试。e)工作坑起吊支架97 出土及下管的工作支架由型钢拼接而成,安装在浇筑的地脚基础混凝土上。立好支架后,分别安装主梁及支架间的斜拉(支)撑、横拉(支)撑。再就位起吊设备。(详见:工作坑起吊支架结构图及D1550顶坑布置图)。5.4.5机械顶管5.4.5.1机头入土进洞前将洞口土向前挖500mm,再将机头徐徐推进洞口里,待刀盘全部进洞,止水圈全部安好后,开动顶管机刀盘旋转,待土压升到0.1MPa时,这时出土机的土压也上升到约0.07MPa,机器各部正常并按操作规程开始入土,此时只存在轨道对机头的摩擦力,机头转动时机身易偏转,故在入土前两米顶进时轨道安装机头限位装置,且控制顶进速度在50mm/min以下,以防机头整体旋转。顶进2m以后在机头不旋转的情况下可逐渐加大顶进速度。机头没完全入土时,土仓压力控制在30~50KPa,待机头全部入土后,下第一节混凝土管做反封闭。5.4.5.2正常顶进a)土压仓内土的流塑性控制本机头具有可控流量的加泥系统,顶进时向土压仓加泥,粘土层和粘土砂石层加泥量控制在每方出土加泥量10%,砂、砂砾石层每方出土加泥量30~35%,顶进时可视出土的流塑性增减加泥量。b)土仓压力设定按计算表数值设定,施工时设备自控可保证±97 10%的土仓压力:遇有砂层、砂砾石层、下穿道路、离构筑物较近时,土压设定比表中数据加大30MPa,以提高安全系数。下穿道路、离构筑物较近且顶管又处于砂或砂砾层时,采取在机头壳体加浆孔处加浆,对土体加固,加固浆液采用水泥浆或酸性水玻璃。c)触变泥浆减阻顶进时通过机头尾部注浆孔同步注入触变泥浆,以形成原始浆套;顶进过程中沿线及时补浆;注浆机的管子带浆入洞,既进入1m后进行洞口补浆,以免管壁带土损坏浆套。注浆泵用离心式浆压泵,注浆口压力控制在0.1~0.15MPa。离心式浆压泵具有流量压力成反比,流量可自动调节,顶管时不停泵等特性。触变泥浆采用膨润土泥浆,其配比膨润土(胶质价90~100)100:水614:纯碱(Na2CO3)1.5~2。d)顶进测量初始顶进每30cm校测一次,并做记录。正常顶进时在顶管坑可随时用全站仪测量,每顶进3米做一次记录,遇有纠偏每30cm做一次记录,项目部测量人员每顶进一节管复测一次。测量时要注意照射到机头激光靶上激光点和管子的中心轴线的一致性,若出现偏差先计算夹角,再根据顶进延长线推算出速度和顶进长度到恢复理想轴线的距离和时间,通知机手及时调整。测量记录分别绘制中心及高程曲线图,随时预测机头前进趋势。e)顶进纠偏不断地观察光靶上的激光点是否偏移,如发生偏移2cm左右,预测机头倾角又是有向偏差大的方向发展趋势时,要考虑采取纠偏措施,中心偏差到4cm97 时,要测机头前后中心偏差,如中心偏差是向加大偏差发展趋势就要纠偏。纠偏时开动纠偏千斤顶。偏差方向的千斤顶顶出最大不超过1.5°,纠偏时每30cm测量一次,并做机头和机尾数据比较,有回归趋势,保持一段顶进距离,就要停止纠偏,防止左右摆动。纠偏时做到勤纠、微纠。f)顶进速度:本工程顶进速度控制在30mm~50mm/min,前30米和纠偏时用较低速度,以后视出土搅拌情况、刀盘扭矩情况适当加快顶进速度。下管时,机头在停止顶进的状态下,刀盘转3~5分钟,在停机时排泥液压门关闭,并断电以保证土压仓土压达到平衡。下管工序完后再顶进时,先开刀盘,再依次开皮带运输机、螺旋输送机,推进系统。g)出土外运:顶管机工作过程中刀盘所挖掘下来的土,经螺旋输送机输送到水平运输车斗中,最后经起吊设备垂直吊运至工作坑上的存土场,定期外运。h)中继间的布置中继间的加放是根据理论计算,在顶进第11根管(33)m时安放中继间,安放前应充分注浆,安放的工作时间要尽量短,注意各部分连接好,并接电待用。当顶力到了阶段顶力的70%时启动中继间。当顶管在接收坑已到位,拆除中继间顶镐,由工作坑中的主顶油缸继续顶进。i)若出现前几节管顶进的过程中停机,则有可能出现顶进管段回弹的可能,这时就需要采取在回镐下管时加方木支撑的措施,或者在回镐前超顶预留10~20cm97 ,以便前几节管即有回弹,也不影响后面管的安放。j)机头出洞机头推进到距出洞口约1.3m处凿除接收洞口的墙壁,从接头坑管中心部位打进一根钢钎寻找机头,此时机头的土压表和出土机土压也会随之消失,没有土压螺旋机也停止出土了,机头电流也变小了,接头坑壁开裂向外凸出,这时需仔细测量四个方向,无误后关机。启动主顶油缸继续推进,至中心刀露头时,停止推进。做好接收准备,安置机头接收托架低于机头3~5cm,然后吊出机头。k)理论计算:最大阻力计算P:P=Nt+Ft+Fj=1422+7755+182=9359(KN)>8000*0.9=7200(KN)其中:P—最大阻力(按顶距L=220m计算)Nt—机头迎面阻力(Nt=(π*D12/4)*Pt)Ft—管壁与土层的摩阻力(Ft=f2*π*D*L)Pt—机头的被动土压力(KN)D1—顶管机外径(m)D—管子外径(m)F2—管壁与土层的单位摩阻力(KN/m2)Fj—机头与土层的摩阻力(Fj=f2*π*D1*Lj)Lj—机头长度(m)97 即:最大阻力大于设计最大顶力(8000KN)需加设中继间设定中继间油缸最大顶力Pz=3600KN考虑顶力损失Pz=3600/1.2=3000KNPz=Nt+Fz+Fj=1422+f2*π*D*Lz+182Lz=39.6m取Lz=33m,即当顶进长度为33米时加中继间。验算剩余管距的顶力:P’=Ft’=f2*π*D*(220-33)=6592KN<8000/1.2=6667KN验算通过。不加中继间的最大顶距:Lmax=(P-Nt-Fj)/(f2*π*D)=144m考虑顶力的最大损失,取Lmax=120m。管口承载力验算:Nmax=[σ]*As=19.5*0.86*106=16770KN>1.4*P=11200KN管口承压安全。其中:Nmax—管口最大轴心压力(KN)[σ]—C40混凝土的设计轴心受压强度(KN/m2)As—管口轴心受压面积(m2)P—最大顶力(KN)97 后背墙承载力核算:Pq=Fp-Fa=18121-891=17230KN>1.4*8000=11200KN后背土体稳定。其中:Fp—后背土体的总被动土压力(KN)Fa—后背土体的总主动土压力(KN)5.4.5.3泥浆置换顶管完成后及时对管道进行水泥粉煤灰填充,把原注入的膨润土浆置换。水泥粉煤灰液配比为水泥:粉煤灰=1:3。压浆由管内压浆孔压注,注浆压力为0.25~0.3MPA,注浆次数不少于三次,两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4小时。将注浆泵清洗干净,吸浆龙头放入灰浆池内,开启注浆泵后,打开第一组注浆口,当第一组注浆口冒出灰浆后,关闭阀门,再打开第二组,以此类推,直到全线完成后,再保压十分钟,关闭所有阀门,保压时注浆压力为1MPa。泥浆置换完成后,应拆除主通道浆管和管内弧形浆管就地清洗,以免浆液凝固堵塞。5.5人工顶管5.5.1顶进工艺人工顶管工艺是顶进管前安装工具管,人工掘进、控制超挖的顶进施工工艺。顶进过程中采用触变泥浆处理,顶完后做好水泥浆填充加固。97 工艺流程见下页图5-1示:掘进时保证管道内照明、通风良好。管道内采用低压(<36V)照明。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每个顶管段的顶管工作要连续不断地进行,没有任何休假日,除非监理工程师另有安排。5.5.2测量控制根据管道的中心位置,在地面上先测出中心桩,高程引点到井坑边,工作坑挖完后引入坑底。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轴线中心位置和高程进行重点测量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做好测量原始记录,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测。施工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需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挖土方工作完成后,凡在工作坑中的其他管线等(不需移改的)地下设施及已移改完毕的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等及与临近管道的相对位置、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并做好记录,必须注明其类别、规格等等,为绘制竣工图准备资料。5.5.2测量控制根据管道的中心位置,在地面上先测出中心桩,高程引点到井坑边,工作坑挖完后引入坑底。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轴线中心位置和高程进行重点测量控制。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做好测量原始记录,97 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测。施工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需及时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人工顶管工艺流程框图测量放线工作坑竖井开挖基底布置、起重及顶进设备安装下管、就位、安装管帽、止水圈安放接收坑开挖混凝土管顶进触变泥浆减阻回填注浆检查井施工井坑回填、恢复竣工验收图5-1人工顶管工艺流程图97 挖土方工作完成后,凡在工作坑中的其他管线等(不需移改的)地下设施及已移改完毕的地下设施,必须测量其顶部(底部)的高程、宽度等及与临近管道的相对位置、垂直间距、水平间距,并做好记录,必须注明其类别、规格等等,为绘制竣工图准备资料。5.5.3工作坑(竖井)施工顶管坑尺寸:6.5m×4m;接收坑尺寸:4m×4m。土方开挖(参见4.5.2土方开挖)工作坑施工(参见4.5.3工作坑施工)5.5.4顶管坑内布置a)顶坑上平行支搭四根40#工字钢做为主梁,主梁下垫15cm315cm枕木,上铺10cm310cm方木密排,中间留2.533.5m吊装孔的操作台,两面安装h=1.2m防护栏杆。b)顶管坑内布置详见图5-2。97 5.5.5顶管坑内垂直与水平运输每个顶坑安装由φ159的钢管组成的四不搭,一个用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规格为6319、φ16钢丝绳,选用一台JJM-5单间慢速卷扬机作为主牵引力下管用。坑内使用一台1t水平卷扬机水平拉运小土车,另设一台1t垂直运输卷扬机把土运出坑外。具体见图5-3。97 图5-3(A)顶管工作坑运输设备平面图图5-3(B)顶管工作坑运输设备立面图97 5.5.6顶力计算(1)计算最大摩阻力:取最大顶距L=100m,管径D=1550,管重G=6.8t/节,管长3m/节,顶坑尺寸:4m36.5m,则:F=NGL=3.5×100×6.8/3×9.8=7775KN<8000(2)后背安全系数的核算一般土壤允许承载力:(t/m2)15湿度较大的粉砂:(t/m2)10比较干的粘土、亚粘土及密实的砂土:(t/m2)20p-土壤的总被动土压力:p=1/2rh2tg2(45o+Ф/2)+2chtg(45o+Ф/2)=1/23213623tg2(45o+30o/2)+2×8×6×tg(45o+30o/2)=1300.3KN式中:r—土壤容重(KN/m3)取粉土为21Ф—(土壤的内摩擦角度)取粉土为30°c—土壤的粘聚力(KN/m2)取粉土为8h—天然土壁后背墙高度取6m后背宽度:B=F/pB—受力宽度:777541300.3=6m后背面积:7775/9.8415=53m2(按一般土壤)目前实际后背面积均大于439=36m2,36÷53×100=68m97 因后背为拖拉式受力(竖井整体),后背满足顶距≤65m(考虑安全)的施工要求;而顶距>65m的人工顶管段要设置中继间〖参见5.4.6.1-h)中继间的布置〗。5.5.6.3根据总顶力计算出顶镐设备:7775×65÷100×70%=3538KN(即361t),故选用2台200t顶镐水平顶进。5.5.7顶进方法:根据近几年附近几个工程的经验和资料表明,该地区部分管道设计要进入砂砾层、圆砾层,土质松散、易塌方,因此管前人工开挖顶进时,挖土长度控制为30cm,并做到随挖随顶。施工中管前端外壁不得超挖。为防止施工中产生管前塌方,根据土质的成拱情况顶进过程中在管前端加管帽。管帽大样见附图5-4。图5-4管帽大样97 顶进开始时,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时测量中心高程以顶镐间距为一次,发现偏差时必须及时纠偏。随时观测压力表的压力情况。如油路压力突然增多要停止顶进,检查原因并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挖出的土方要及时外运,使顶进限止在最小范围之内。施工时避免超挖,施工顶进采用触变泥浆处理,施工后做好水泥浆置换加固。顶进后接口内侧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5.5.8触变泥浆的制作与填充在顶进过程中,后背的承载能力有限,为减少摩擦阻力,使用触变泥浆溶液,用高压空气将溶液压于管外壁使之与管外壁与土壤之间有一层润滑体,并控制顶进挖掘长度不得超挖,防止前方土因超挖而塌方。制作触变泥浆选用材料为膨润土、水和碱(具体参见机械顶管部分)。填充注浆前,先注清水检查灌浆设备(空气压缩机或泥浆泵)的完好程度,确认设备正常后,将制作好的触变泥浆灌入设备,用不大于0.1MPa的压力开始加压,压力根据注浆现场情况进行调整。管道注浆顺序与管道顶进同步进行,如遇机械故障、管路堵塞、接头渗漏等情况,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顶管完毕后把管子清理干净。5.5.9管道顶进中的纠偏方法:顶管过程中,如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选择适当方法纠偏。纠偏原则:每顶进30cm97 对中心线及高程测量一次,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防止误差积累。要遵循"小纠"、"勤测"、"勤纠"的原则,一是每次纠偏量不要过大,而且要注意发展趋势,二是有高低与左右均发生偏差时,先纠高低,后纠左右。管道一般纠偏方法:开挖面的一边保留土体,另一边被开挖,顶进时土体正面阻力移向保留土体的一侧,管道向该侧纠偏。管道顶进中防止偏差方法:为了使顶管质量有所保证,在前三节管的管缝处加钢制内胀圈,使管成为整体。钢胀圈四周必须用木楔子固紧。内涨圈使用δ=10~12mm厚钢板制作,宽度200~250mm,外径尺寸比顶进管径小40mm即可。顶管前挖土严格按规定执行,严禁超挖,每顶进一镐校测标高和中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格交接班制度,记录齐全,交接清楚。泥浆置换(参见5.4.5.3)5.6顶管施工的土壤加固措施在顶进过程中,将对管外壁的土壤造成松动和空洞。顶管施工完毕,为不造成今后的事故需对管外壁压入填充物,特别应该注意的地方是过路段。本次压入物选定为水泥+粉煤灰浆液,其配比为1:10,使用定量水稀释水泥粉煤灰,置入压力罐中,使用高压空气压入,压入口还使用触变泥浆孔管。如在压浆孔加固不当的,采用从地面打孔的方法压浆加固。具体详见图5-6。97 图5-6背后注浆加固图承插口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砂石基础)测量放线挖槽砂基铺设下管稳管安管井室施工回填97 5.7、支线明开槽施工本工程支线采用明开槽施工。管径有D400、D500、D1050,共91m。其结构按《无压排水圆管管基及接口通用图》中PT11-03执行,为承插口附带滑动胶圈柔口Ⅱ、Ⅲ级混凝土管,150°砂石基础。5.7.1施工工艺流程图5.7.2管道断面(见图5-8)图5-8污水管道150°砂石基础断面图5.7.3排水与土方开挖管线开挖不深,土方开挖与管线施工紧密衔接。如遇地下水或管道渗漏等情况,及时处理并在槽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将槽内积水排除。97 开挖土方使用机械开槽配合人工清槽,在树木密集、因占路施工现场狭小或有地下管线的位置进行直槽支护开挖,人工谨慎作业。如遇到不良地质情况时及时采取必要加固措施,挖到设计高时要预留15~20cm进行人工清除。开槽过程中,如遇腐殖土、渣土等需弃运,合格土在现场沟槽一侧堆放,另一侧作为排管与机械作业场地。堆土位置距槽上口边线1m以外,高度不超过2m,留出运输材料工作面。在未存土的槽边1m处沿沟槽走向设置1.2m高的红白漆护栏。5.7.4管道安装5.7.4.1砂基铺设槽底整修平整后铺设砂基,砂基使用天然级配砂石。砂基分两步进行,首先铺设底部的砂基并采用平板夯实机夯实,其压实系数必须大于95%。管道铺设完成后,继续完成胸腔部分的砂基,并在管道下60°三角区回填粗砂,该部位粗砂必须用木夯夯实。5.7.4.2下管下管是在沟槽和管基验收合格后进行。为防止将不合格的管材下入沟槽,下管前要对管材进行检验和修补,检查管体的承口和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合格后在沟槽上排管,核对无误后方可下管。下管使用起重机或人工下管,并设专人指挥。5.7.4.3稳管稳管是将管子按照设计的位置和高程安放在已施工合格的砂基上。要利用测量提供的轴线和高程桩严格进行稳管。97 5.7.4.4安管安管前管口和胶圈要清洗干净,承口内均匀涂抹非油质的润滑油,套在插口上的胶圈要平直无扭曲。5.7.4.5管口对接对接就位操作程序为起吊对口→清扫承、插口工作面→套胶圈→安装对接水平传力装置→插口进入承口八字→调整胶圈滚动距离→插口小台进入八字。安装后的胶圈要均匀滑动到位。5.8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5.8.1检查井基本情况本工程检查井根据国标《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2S515进行施工,井筒为ø800预制件,井盖采用五防重型铸铁井盖。流槽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砖;1:2防水水泥砂浆。检查井位于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位置,要在顶管完成后及时砌筑。施工前要严格按结构尺寸放线。5.8.2模板工程5.8.2.1模板的选用、设计和制作本工程使用定型市政SZ系列钢模板,钢模板的钢材按照GB700-88中的Q235钢标准:a)保证结构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b)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支撑本身自重及钢筋、浇捣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产生的其它荷载。97 c)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干净、光滑、无锈,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满足规范要求。5.8.2.2模板安装a)按图中所示永久工程的真实形状和尺寸测量放线,模板安装的位置正确。b)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c)模板不得与结构钢筋直接连接,亦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d)浇筑混凝土前,确定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和数量与设计图一致安装、牢固。5.8.2.3预埋件、预埋管的安装a)按图纸要求的位置和高程将预埋件或预留管固定的在模板上。b)预埋件和预留管不允许固定在结构钢筋上,也不允许支在脚手架上或吊在走道板上。5.8.2.4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即在混凝土表面能保证基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拆除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拆下的小件要放在一起,不可随意抛扔,确保安全。5.8.3钢筋工程5.8.3.1钢筋的绑扎与安装97 a)所有钢筋按标准图进行下料、加工、绑扎。绑扎采用火烧丝,绑扎时火烧丝的尾辫弯向墙体,以防触及模板。搭接接头要在接点的中心、两端三处扎牢。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图的要求。b)为便于施工而加设的工作筋不得作为受力钢筋使用。c)钢筋如需焊接,应保证焊接后外形光滑、均匀、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等缺陷,并不宜产生咬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接所选用的焊条应与被焊物相适应。5.8.4混凝土工程5.8.4.1本工程所有检查井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厂家应提供有关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比、坍落度等符合本设计图纸和有关国家规范要求的资料。5.8.4.2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浇筑混凝土前,清除摸板内的杂物及污物,排干积水,由项目监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因污水井较深,采用多节导管输送。混凝土入模后,必须充分振捣使混凝土密实,特别要加强边角外的混凝土振捣。振捣时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明显气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浆为度。5.8.4.3混凝土的养护浇筑完毕静停1-2小时及时覆盖撒水养护,保证它有适当的硬化条件,防止发生不正常的收缩。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在结构物的任何部位不得施加外部荷载。5.8.4.4成品保护检查井拆模后,要做好成品保护,在盖板未安装前要覆盖;回填土方时,夯具不得碰击井壁。97 5.8.5接入现况检查井有些井如B1#、B121#井与现况井或现况管联接时,需局部拆改,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事先进行调整,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再实施。5.8.6其他注意事项检查井混凝土与管道基础相接处,管道基础及管子端头需要凿毛、清洗便于结合牢固。流槽表面必须抹压光滑,与上下游管道相接平顺,以利于水流通畅。闭水之前,将管膛内壁清洗干净。所有的管口均要用密封胶填充。施工时按材料说明书进行配比,搅拌均匀并填充饱满,用扁铲抹平与管内壁平顺。5.9闭水试验本工程大部分管段采用机械顶管,根据**市大口径污水管道闭水试验标准(暂行):采用土压平衡盾构(顶管机)施工的管道工程,当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者,采用外闭水试验。外闭水试验检查标准:外观质量: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实测标准:管道内平均漏水量不得超过0.1L/m2·d。其余管段采用内闭水,执行《**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要求。闭水段管道两端管堵采用砖砌,必须养护3-4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向管段串水,并在灌满浸泡24小时后开始进行试验。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为合格。97 串水与试验过程中,要认真对管道外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停水处理。5.10井坑、沟槽回填5.10.1井坑回填本工程管线大部分位于树林、现况机动车道或规划道路下,必须重视井坑回填质量。井坑回填土按当年修路标准进行分层回填,严格控制回填密实度。采用原状土回填,用小型震动夯分层夯实,20~25cm一层。对于井壁周围局部狭窄处,如不便于使用夯实机具,可采用换填材料的方法。为解决检查井周边沉陷问题,在道路范围内的检查井周边400mm宽的范围内回填12%灰土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50mm,用小型冲击夯夯实。5.10.2沟槽回填本工程当年做管线,当年回填,沟槽回填质量须严格按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执行,确保表面不沉陷。沟槽回填前,认真复核管道高程及中线;并对地下交叉管线加固处理,约请监理和管理单位及时验收,并办理相应手续。回填前清除沟内杂物、无积水和淤泥。回填土中清除含有树根、腐殖质、直径大于10cm的碎砖、砾石及硬土块。沟槽采用原土分层回填,层层对称夯实。虚铺厚度:木夯为100~150mm一层;机械夯实为200~250mm一层。管基落在肥槽内时,肥槽回填级配砂石。97 回填部位要求注备Ⅰ回填土密实度≥95%管道两侧同时回填,高差不得大于300mmⅡ回填土密实度≥87%Ⅲ(自上而下)回填土0~800mm的深度,密实度≥98%回填土800~1500mm的深度,密实度≥95%回填土≥1500mm的深度,密实度≥93%5.10.2.5回填密实度要符合下表要求:图5-9管道沟槽土方回填5.11施工现场各种现况设施的保护措施5.11.1范围内的树木保护措施在现况道路两边分布有不同品种的路树,施工中需采取措施多加保护。保护方法为:5.11.1.1在树干周围支搭施工围挡,把树木与施工区域隔离。5.11.1.2需要对树木周围进行作业时,用薄木板和外捆草绳的方法包裹树木,近距离内采用人工及中小型机械谨慎施工,避免损伤树木。5.11.1.3因个别树种树冠较大且低,为不伤及树冠,对过往施工机械拆除驾驶棚(如挖掘机等)的方法进行保护。97 5.11.2范围内树木和电杆支护加固措施根据现场调查,本次管道开槽施工范围内有部分树木和电杆等,施工中无需移除的部分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如:施工前树木采取捆绑保护,电杆采用槽钢等加固装置;施工中用人工开挖直槽支护,不破坏构筑物基础;施工后认真回填和恢复原状等。加固措施见图5-10。图5-10电杆加固方法5.11.3范围内现况市政管道处理措施5.11.3.1市政管道悬吊加固方法a)开挖沟槽、顶管工作坑及井坑遇到地下管道时,先挖至管道直径的一半,在基槽上口沿管道方向架一根钢梁(两端满铺方木),再在管道下方距基槽边50㎝起,每隔1.5m掏一个约40×40的方洞,每个洞内穿入一个用20#槽钢制成的悬吊托(两头焊有ø18mm的长螺杆),并在悬吊托与被悬吊管之间垫木板或胶皮,然后把上下悬吊托用螺栓上紧,再进行管道下方的挖土工作。97 b)对暴露的地下管道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磕碰,对现况管道造成危险,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时要随时观察管线加固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及时采取加固措施。c)对重要管线,要邀请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加固措施。5.11.3.2市政管道保护方法在管道顶管施工及污水井砌筑结束后,拆除悬吊之前,为更好的保护原有的市政管道,采用砌筑砖垛或砖墙的方法对管道进行保护。使用MU10砖,M7.5水泥砂浆砌筑。97 第六章顶管施工工程质量预案6.1管道轴线偏差过大6.1.1偏差结果管道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接口渗漏。6.1.2原因分析1)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使机头受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造成管道轴线偏差。2)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造成管道轴线偏差。3)千斤顶不同步,或千斤顶间顶力相差较大,或安装精度不够,造成顶力合力线偏差,使管道轴线发生偏差。6.1.3预防措施1)顶管施工前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设置测力装置,指导纠偏。纠偏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2)采用同种规格的千斤顶,使其顶力、行程、顶速相一致,保持顶力合力线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3)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4)顶进过程中随时绘制顶进曲线,以利指导顶进纠偏工作。6.1.4治理方法97 1)重新调整千斤顶行程、顶力、顶速,或重新调整千斤顶的安装精度。2)对顶管后背进行加固,防止位移继续发展,并确保后背平整。3)及时收集顶管记录认真分析顶进曲线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纠偏量,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适得其反。6.2地面沉降与隆起6.2.1沉降、隆起结果顶管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在管道轴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发生地面沉降或隆起,使管道周围建筑物和道路交通及管道等公用设施受到影响,甚至危及到正常使用和安全。6.2.2原因分析1)开挖端面的取土量过多或过少,使机头推进压力与开挖土体压力不平衡,造成地面沉降或隆起。2)管道轴线偏差,或纠偏不当造成的地层土体损失。3)管道外围环形空隙(机头外径与管外径之差)引起的地层土体损失,或顶管完成后未置换泥浆造成的土体损失。4)管道接口不严密,造成的水土流失。6.2.3防治措施1)施工前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正确选用机头,并对距离管道近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97 2)设置测力装置,以便掌握顶进压力,保持顶进压力与前端土体压力的平衡。3)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4)在顶进过程中及时足量地注入符合技术标准的润滑支承介质填充管道外围环形空隙。施工结束及时用水泥或粉煤灰等置换润滑泥浆。5)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6.3顶力突然增大6.3.1增大现象在顶进过程压力表指针突然增大。6.3.2原因分析1)土层塌方,或机头前端遇障碍物,使摩阻力增大。2)管道轴线偏差形成弯曲,使摩阻力增大。3)减阻介质,膨润泥浆配比不当或注入不及时,或注入量不足,减阻效果降低,使摩阻力增大。4)顶进设备油泵、油缸、油路发生故障。5)顶进施工中,因故停顶时间过久,润滑泥浆失水后,使减阻效果降低。6.3.3防治措施1)按不同地质条件配制适宜的泥浆,并采取同步注浆的方法,并及时足量的沿线补浆,经常检查膨润土质量,特别是不得含砂2)顶进施工前对顶进设备进行认真的检修保养。3)停顶时间不能过久,发生故障及时加以排除。97 6.3.4治理方法发生顶力过大的情况时,立即停止顶进,查找原因,判明情况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6.4管道接口渗漏6.4.1渗漏现象管道接口渗水、漏水。6.4.2原因分析1)管节和密封材料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在安装顶进过程中管节被损坏。2)管道轴线偏差过大,造成接口错位,间隙不均匀填充材料不密实。3)接口或止水装置选型不当。6.4.3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管节和接口密封材料的验收制度,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2)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必须按“勤纠”、“小纠”的原则进行,以避免接口不匀而使胶圈减小止水作用。3)下管时,要在钢丝绳与管口之间加橡胶垫,保护管口。4)采用F型插口管材,并选用相匹配的橡胶圈,事先检查橡胶圈的质量,临下管前抹好润滑剂,安装要正确。6.4.4治理方法如管口破裂,要剔除松散砼,在裂缝处剔除2×2cm97 的槽,然后用环氧水泥砂浆抹平;如橡胶圈止水作用,可采用化学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6.5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6.5.1裂缝现象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6.5.2原因分析1)管节质量不合格。2)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使管节损坏。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3)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6.5.3预防措施1)管材进场后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要及时退货。2)顶进时严格控制管道轴线偏差,控制顶力在管节允许的承压范围以内。3)在管节运输过程中采取管垫等保护措施,并做到吊(支)点正确,轻装轻卸。6.5.4治理方法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跟甲方、监理共同协商,确定相应处理措施处理后能保证结构原有的承载能力、整体性。6.6顶管前端正面土体坍塌6.6.1坍塌现象顶管施工中实际出土量远远大于理论出土量,且地面有明显塌陷。97 6.6.2原因分析1)前端土层性质发生变化,顶进量过小,没有起到防护和平衡的作用。2)顶进时挖土量过大,或封闭式顶进时推进力小于土体压力。3)遇有流砂造成土体失稳坍塌。6.6.3预防措施顶进施工中采取短开挖、勤顶进的方法,并随时注意到土质的变化情况,如土质为粘性土,向土仓内加水;如土质为砾石层或流砂,向土仓内加泥浆或其它介质,使出土量与搅土量基本一致,保持土仓压力平衡。6.7柔性接口漏水、渗水6.7.1现象:闭式试验时柔性接口漏水、渗水6.7.2原因分析:1)施工前,接口内未清理干净。2)密封膏配比不正确。3)配制好的密封膏搁置时间过长6.7.3预防措施1)施工前,必须将接口内杂质清理干净。2)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并搅拌均匀。3)配制好的密封膏要及时使用,不要超过“说明书”中的搁置时间。最好随配制随施工。6.7.4处理措施97 将漏水、渗水部位剔除,清理接口内杂质。施工时,按“说明书”正确配制密封膏,接缝内要填满,并用平铲跟管节抹平。97 第七章雨期施工措施7.1疏通原有排水设施,并与之结合建立临时排水系统,开槽范围内每隔50m设一根渡管将沟槽一侧积水导流至现况沟内,以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排水通畅。7.2顶管坑上部支搭遮雨棚,坑底设积水坑,坑边设挡水墙。7.3现场所有材料作好遮盖防水工作,使任何避水的材料、产品、半成品免于浸泡淋湿,材料场地作好排水(重点是保护好土源)。7.4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做好防雨罩,小型机械用苫布盖好。电器设备雨后由电工专业人员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安排电工经常检查外露电缆、电线的绝缘情况,发现破损及时维护,防止漏电7.5沟槽边堆土设置成挡水埂,防止雨水进入沟槽。管道施工未完成时,管道口用编织带或砌砖堵好防止泥砂流入管内。7.6挖槽见底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安排,缩短晾槽时间和开槽长度,完成一段再开一段,不宜全线大挖大填。7.7当日安装的管道必须回填至管顶以上1m,防止雨后漂管。7.8槽底设排水沟,在一定间距贴槽帮处设置集水井,将槽内雨水分别汇流至集水井,经水泵抽出就近排放至排水系统内。97 第八章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8.1质量目标:优良8.2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人员体系项目经理生产负责人按质量目设计对控制点进行质量预控按质量目设计对控制点进行质量预控生产负责人试验员技术员资料员测量员技术负责人材料负责人机械员施工员质检员质量负责人材料员采购员各专业施工队项目总工图7-1项目部质量保证人员体系97 8.3质量控制措施8.3.1施工前期8.3.1.1施工前提交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材料、设备及施工方法的全部细节。8.3.1.2在土方工程开始之前,测量并经项目监理确认的地面标高测量记录图纸;8.3.1.3工程沿线的地下管线调查表及拟定的处理措施:8.3.1.4有关材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合格证明书以及有关的实验检验证明书;8.3.1.5管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71-2003的要求;8.3.1.6保护既有公用设施的施工方案,包括计算书和图纸;8.3.1.7有关预制构件供应商资质的材料,主要包括:(1)预制构件厂(必须为国家一级预制构件企业)的资格认证书;(2)在**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取得的备案证明;(3)供应商给承包人的授权书;(4)企业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5)钢筋混凝土管材年产量;(6)实验室规模及主要实验室设备概况;(7)大口径(D>1050㎜)钢筋混凝土管的应用业绩;97 (1)产品样本;(2)管材报价表;(10)预制构件的合格证明书以及国家指定的检测部门出具的实验检验证明。8.3.2施工测量在土方开挖开始前,根据工程情况,准备测量仪器,完成以下工作:8.3.2.1建立临时水准点;8.3.2.2测定管道中心线及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即施工放线工作);8.3.2.3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接头处的高程;8.3.2.4测量有关的地面、河道、地下管道高程;8.3.2.5上述测量的误差应符合下表要求:表7-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水准高程闭合差±20㎜2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24(″)3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5000注:L为水准测量闭和路线的长度(km);n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站数。8.3.2.6将上述测量资料进行记录并整理,标注在有关图纸上。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成果及整理好的资料存档。8.3.2.7提供测量设备,使项目监理能在现场对上述测量及记录进行实地核查,以证实测量符合实际。所有测量均有项目监理认可的测量记录。97 8.3.2.8对于项目监理为了解决某些疑点而需要做的任何附加测量,均应该执行。8.3.3仪器和设备施工期内,安装下列仪器和装置并对其进行监测:8.3.3.1位于管道、工作井施工影响地区外的标杆及坐标标志;8.3.3.2用于测量管道和工作井的高程和中心位置的装置;8.3.3.3在管道内设置的触变泥浆和土壤加固的灌浆装置;8.3.3.4用于顶管的顶进及吊装设置。8.3.3.5仪器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对已完成的管道进行沉降观测;管道完成贯通后,进行最终观测,确定管道中心线、高程及井的位置。8.3.3.6监测仪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操作并读数。8.3.4土方工程8.3.4.1施工中避免危及邻近的建筑物和设施,不影响邻近建筑物或设施的正常使用。8.3.4.2采取措施避免在施工时可能损坏任何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等,并对这些设施妥善保护、支撑和维护。8.3.5现场降水和排水8.3.5.1负责施工现场地下水位探测,降低地下水位并保持其在施工全过程中低于槽底最低点0.5~1米;8.3.597 .2截流将流至沟槽内及边坡的地表水,将其排入临时排水系8.3.5.3安排好整个施工现场的雨水排除及生活污水的排除,直到整个工程实际竣工时为止。8.3.5.4修建、管理和维修所有的临时性的抽水泵、水道、围堰、导流管和其他各类设施,包括在施工期工程降水必须用的降水系统设备等。8.3.6开挖控制8.3.6.1先进行表土清理,将地表不适于回填的杂填土、垃圾等清除。8.3.6.2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结构外缘宽度及工作面宽度和支撑厚度之和。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槽底高程之上15~20cm左右土层保留,由人工清挖。8.3.6.3沟槽开挖到设计底标高,报项目监理进行验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部工序。如果地基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要由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处理方案。8.3.6.4验槽合格后不应长时间晾槽,立即布置下一步施工工序,避免扰动槽底土壤。8.3.6.5在开挖工作中如果超挖,首先请示项目监理,待项目监理提出处理意见后,修复所有的超挖部分。8.3.7雨季施工8.3.7.1低洼地段和地质不良地段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8.3.7.2雨季施工期间,作好施工场地的排水,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不允许地面水直接流入沟槽内。8.3.797 .3施工期间做到随挖、随运、随浇筑管道或检查井基础混凝土确保地基不受破坏。8.3.8挖出土的位置8.3.8.1任何沟槽或顶管工作井边缘1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挖出土。堆土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米。8.3.8.2堆土不得危及到邻近建筑物,不得对工程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任何危险。已完工的管线严禁堆土,在房屋建筑密集处挖出的土及时运走。挖出土运往临时堆土场。8.3.9回填土8.3.9.1回填土必须待闭水检验合格,经项目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8.3.9.2所有回填土的标高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回填材料的选用应事先经项目监理同意。回填土之前清除槽中遗留的木板、草帘、砖头、钢材等杂物,并保证槽内无水。8.3.9.3应控制所有回填土的含水量在其最佳含水量附近(其差值不超过4%),并选择合适的夯实措施,以达到设计图或标准中规定的回填土密度要求。8.3.9.4在有地下管道交叉处下面的回填土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8.3.10砂石管基8.3.10.1砂砾垫层基础按设计要求在槽底铺设规定厚度的砂砾垫层,并用机具压实整平,吊中心线,修整弧形承托面,并在估计垫层预沉量的前提下复核垫层高程。8.3.1097 .2特别注意承插口工作坑处及基底至胸腔三角部位基础的施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安管过程中对上述部位基础的扰动。8.3.11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安装8.3.11.1预制管要在经项目监理认可的预制混凝土管供应商制造。此供应商要满足本工程施工进度要求的连续供货能力。8.3.11.2预制管的规格、等级、接口型式等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8.3.11.3用于预制管的混凝土水泥采用标号不低于425#、抗渗性、抗腐蚀性较好的优质低碱水泥。8.3.11.4用于预制管的骨料的选取要符合《预防混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优先选用A种非碱活性骨料或B种低碱活性骨料。8.3.11.5接口:对承插口应将承、插口工作面清扫干净,承口内应均匀涂抹润滑剂。接口的橡胶圈应符合标准ZBQ43001-87的要求。使用前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裂边等缺陷。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顺、无扭曲。8.3.11.6管道交叉:如果本工程在各类现管线上面通过,则对现况管线加以保护并且加固本工程管基,保证不压坏现况管线且检修方便。8.3.12顶管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管道8.3.12.1总述a)顶管工作开始之前,对顶管段地上、地下构筑物(或公路和铁路)的结构及基础做法和高程做细致的调查,听取各有关管理单位的要求和意见,得到他们的同意后,方开始施工。97 b)掘进时保证管道内照明、通风良好。管道内采用低压(<36V)照明。c)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每个顶管段的顶管工作应连续不断地进行,除非项目监理另有安排。d)在工作处于安全状态时经项目监理同意,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可以安排排除故障及常规保养工作。e)无论何种原因使顶管暂停时,水位监测和降水、排水工作不能停止,操作面必须干燥。f)在进行顶管段施工时,严格遵守本技术规范有关保护管道沿线周围建、构筑物和公用设施的规定,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控制地面沉降,确保重要管线及临近房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尤其应注意施工降水导致地面沉陷对邻近房屋的影响);对于穿越公路段,管道沿线地面的沉降值尚应满足道路管理单位的要求。8.3.12.2顶管工作井a)注意工作井的施工降水和排水并保持水位监测,保证人员在干燥环境下操作。b)作好顶管工作井的防讯工作,工作井上方设雨棚,避免雨水流入井中,雨季时设专人看护。c)在工作井上设置护栏、台阶、梯子和一切必要的安全设备。顶管管完成后,得到项目监理的同意,工作井尽快回填。d)将工作井上部地面(尤其当上部为路面时)恢复原状。8.3.12.3下管97 a)管材到货时立即确认有关文件和手续齐全、合格,并进行外观检验。凡不合格的管子应立即运出现场。b)吊管时先试吊,吊离地面10cm左右,确认安全情况后方可起吊。c)下管时工作井内严禁站人,当管节距导轨30~50cm时,操作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8.3.12.4顶进a)开始顶进前,须对全部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试运转。b)在顶进过程,顶铁的侧面和上方不得站人,以保安全。c)顶第一节管时及在纠偏过程中,每顶进30cm,测量不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cm,测量不少于一次。测量项目为中心线和高程。工作坑内设置2个稳固的水准点,以便测量高程时相互闭合。d)每个管段顶完后,重新进行一次管道的中心和高程的测量,一般每个接口一点,错口处测两点。e)工具管在开始顶进的5~10m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如超过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纠正。f)人工顶管挖土时,当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掏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确定:当正常的顶进时,管下部1350范围内不得超挖,管上部225°超挖量不得大于管外皮1.5cm;如遇重要构筑物或其他管道,一律不许超挖。g)顶管施工应测量并合理控制以下几项指标:97 Ø顶进速度,每日顶进量;Ø挖土、运土计量;Ø顶力大小及顶镐的冲程;Ø倾斜值、高程差、顶管轴心的确切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Ø管线的沉降曲线。h)在顶进过程中如发现下述问题,应及时暂停顶进,取得处理意见后继续顶进。Ø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Ø后背墙变形严重;Ø顶铁发生扭曲现象;Ø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Ø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Ø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Ø其他认为会影响顶管质量及安全的异常现象。i)管内挖出的土应随挖随运,不允许在管内积存弃土。挖出土应运往临时堆土场或弃土场。j)管段顶进完成后,管节接口的内侧的间隙应用双组分聚硫封膏密封抹平,不得凸入管内。k)双插口接口的钢套环用钢板焊接而成,钢板防腐采用三道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涂料。8.3.12.5顶管工程的质量97 a)顶进管段的施工外观质量符合下列规定:Ø目测顺直、无返坡、清洁、不积水,管节无裂缝。Ø管道内接口填料饱满、密实,且与管接内侧表面齐平。b)顶管工作完成后,管膛清扫干净,被碰坏的部分修复完好。8.3.12.6土壤加固、触变泥浆及注浆置换a)在顶管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加固土壤、减少阻力的措施。土壤加固可用用注浆的方法;为减少顶进阻力,可采用触变泥浆为管外壁润滑剂。b)保证泥浆搅拌器能充分搅拌泥浆。c)事先将注浆孔的布置及孔径提交预制管厂。下管时应检查管子是否有注浆孔。d)用水泥砂浆(掺入适量粉煤灰)置换触变泥浆,置换后管道上的注浆孔应封闭严密。e)在置换触变泥浆后应将全部设备清洗干净8.3.13钢筋混凝土检查井8.3.13.1模板工程a)模板的选用、设计和制作优先使用定型钢模板,保证钢模板的钢材应符合GB700-88中的Q235钢标准;木模板的木材应不低于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III等材标准。b)模板安装97 按图中所示永久工程的真实形状和尺寸测量放线,模板在安装前须经检查合格者才能使用。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模板不得与结构钢筋直接连接,亦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c)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满足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8.3.13.2钢筋工程a)材料要求本工程使用的钢筋分为I级及II级钢筋。钢筋要从合格的制造商处购买。钢筋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别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标志不得损坏,并按批号分别悬空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污染。b)钢筋的加工和绑扎钢筋加工要按照**市建委颁发的《**市建设工程钢筋配料加工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执行,严格按照标准图排筋,绑扎要牢固。8.3.13.3混凝土工程a)商品混凝土97 保证预制厂向其提供有关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比、坍落度等的符合本节条款和有关国家规范要求的资料。预拌混凝土在交货时应进行坍落度检查,如坍落度达不到规范标准的要求,禁止此批混凝土用于本工程。b)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经监理检查模板、钢筋合格后,才可浇筑混凝土。要保证入模混凝土无离析现象。如果产生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将混合料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入模后,必须充分振捣使混凝土密实。c)混凝土的养护及其他有关事项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静停1-2小时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以防止由于日晒、风吹、流水冲刷等而发生不正常的收缩。8.3.13.4混凝土的试验混凝土的试验应由二级以上试验室承担。混凝土的试验结果一经取得,应立即将有关试验数据以书面形式呈交项目监理审核,发现混凝土不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时,混凝土应报废、拆除或按项目监理同意的其他方法处理。8.3.13.5预制混凝土构件必须按设计图纸制造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优先在工厂制造,对小批量构件(单件数量≤50),其生产厂必须是国家二级以上预制构件企业,对大批量构件(单件数量>50),其生产厂必须为国家一级预制构件企业。97 所有预制构件均应标明编号、日期、所用部位,以便于构件就位。预制构件应按其编号顺序堆放,以便于运输。预制构件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地基坚实、不积水。预制构件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移动。对于相同规格的大批量(>50件)预制构件,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工厂及现场抽检。8.3.13.6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必须在管道未回填土时进行,且沟槽内不得有积水。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外闭水标准见5.9):a)管道内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有明显、持续的渗水现象;b)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应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有明显、持续的渗水现象;c)要有充足的水源及退水出路。8.3.13.7管道附属构筑物a)井筒、井盖和踏步井盖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第三代“五防”井盖。检查井内的踏步采用塑钢踏步,规格和尺寸符合设计图要求。井筒为预制砼管,由甲方、监理考察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b)支线检查井做好管道与旧管道相接的技术准备工作。保证在施工期间,原有旧沟内污水不被堵塞,不影响其原有的功能,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97 8.3.14施工验评标准8.3.14.1机械顶管顶管工作坑允许偏差表表7-2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每座2用尺量2后背垂直度0.1%H每座1用垂线与角尺量3水平与中心线偏差0.1%L14导轨高程+60每座1用水平仪测5中心位移左10以内右10以内1用经纬仪测注:①表内H、L分别为后背的垂直高度和水平长度(单位:m);②本条不参加“部位”及“单位工程评定”。机械顶进管道允许偏差表表7-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中线位移≤150每节管1测量并查阅测量记录2管内底高程+40-50每节管1用水准仪测量3相邻管间错口≤20每个接口1用尺量注:管内底高程偏差超过150mm时,应返工处理。97 8.3.14.2人工顶管人工顶管工作坑允许偏差表7-4工序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范围(m)点数1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不小于施工要求每座22后背垂直度0.1%H每座1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0.1%H13导轨高程+3,0每座1中线位移左3,右31两轨内距±21人工顶管允许偏差表7-5工序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范围点数1中线位移≤50每节管12管内底高程D≥1500+30,-40每节管13相邻管间错口D≥150015%壁厚且≤20每个接口14对顶时管子错口50对顶接口1注:管内底高程的最大超差超过150mm时,均返工重做。97 8.3.14.3回填土密实度回填土密实度表7-6序号项目压实度(%)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胸腔部位≥95/98两井之间每层一组,每组三点环刀法2管顶以上25cm以内≥87/9030~80cm主干道≥95/98次干道≥93/95支路≥90/92480~150cm主干道≥93/95次干道≥90/2支路≥87/905大于150cm主干道≥93/95次干道≥93/95支路≥90/9297 第九章文明施工及防止扰民的措施**河流域污水截流管线二期工程********段污水管线(****区段),干线管线全长约4300m,管径为D=1550mm,设计为顶管法施工。因本工程占线较长,工作面相对较分散,且工期长。根据顶管施工的工艺特点,必须保证昼夜施工,连续作业。因此,搞好施工管理,协调好施工单位与居民、企业单位的关系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环节,把施工扰民因素降到最小是本工程的主要工作之一。9.1顶管施工9.1.1所有施工的工作面,超过环保要求噪音标准的各种设备均要做好降低噪音措施,采用围挡或石膏板搭设隔音棚;9.1.2夜间施工的人员,严禁大声喧哗;9.1.3下管、提升土斗时,要配合协调,信号统一。走车挡板要加橡胶垫,以减少撞击,减小噪音;9.1.4夜间施工所用照明灯具外侧设遮光扳,以减少灯光对外界的干扰;9.2外弃土方9.2.1装载机装土时,要保持低档慢速,要避免机械的撞击,卸土时铲斗应控制到最低高度;9.2.2各种机械启动时,尽量减少加大油门轰动机械;9.2.3土车出入施工现场要保持慢速行驶,设专人指挥车辆,严禁土车高音鸣笛和长鸣笛,以减少噪音污染;9.2.3109#位于**河97 中学车棚处,为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白天不得外弃土方施工,土方外弃要在无学生的夜间施工。9.3材料装卸9.3.1为减少夜间扰民,材料进场尽量选择白天进到;9.3.2夜间装卸一般材料时,工作人员要服从管理人员统一指挥,轻拿轻放,码放整齐,严禁抛掷;9.3.3夜间管材进场要设专人指挥车辆。卸管时,信号工、挂钩工、司机要配合协调,严禁大声喧哗。起吊卸管要放慢速度,轻起轻落。9.4文明施工9.4.1现场成立专职的文明施工小组,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小组,由专职安全员负责全线文明施工管理工作。9.4.2合理组织流水施工,合理组织材料进场,减少现场材料的堆放量,对已到场的各种材料要码放整齐;机械设备要停放到位,施工中做到活完料净。9.4.3施工现场在进出施工现场路口处设交通疏导员,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现象。9.4.4施工场地内经常用洒水车洒水降尘,防止尘土飞扬。9.4.5施工现场内的废料、垃圾及时清运。土堆采取覆盖设施。9.4.6施工机械进场前进行环保检查,尾气排放超标的不予使用。9.4.7运土车出入现场要苫盖,车轮要清理干净。9.4.8施工临时污水排放系统建立符合排放标准的临时沉淀池和泥浆池等。97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组长)技质部负责人(付组长)工程部负责人(付组长)环保检查员交通安全员员文明施工员施工安全员现场保卫小队文明施工小队交通疏导小分队员卫生清扫小分队施工现场员文明施工体系97 第十章安全生产措施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如下“安全保证体系”,积极开展安全达标工作,切实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杜绝重伤亡和死亡事故。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工程部*****技质部*****材设部*****专职安全员*****专业队97 10.1总体要求:10.1.1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批准后方可执行。10.1.2实行连续作业的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对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交接。特别是发现安全隐患,向交接班组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记录薄上。10.1.3在路口和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专人看守。施工过程中,由安全员巡视土壤和支护的稳定性,发现险情,立即通知全体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并迅速报告工地施工负责人或领导,及时采取处理措施。10.1.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要做到遵章守纪,严格听从指挥。10.1.5起重架、脚手架等按施工设计搭设,搭设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材料和杂物,使用荷载不得超过规定。10.1.6施工现场架设的临时电线,有专人负责,做到经常检查,电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不得大于5m,现场的临时电闸箱有专人管理,并加锁。10.1.7雨季之前,申报雨季施工措施,确保雨季施工安全,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排险抢险队伍。10.2一般要求:10.2.1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严禁运输料斗乘人。安全梯应固定在侧墙预埋件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见“D1550顶坑布置图”)。10.2.297 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器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并对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10.2.3非机电人员不得从事机械、电气作业。10.2.4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从坑下向上抛扔。下管前检查吊具,并设专人指挥。下管及重物时,坑内人员应进入已顶进的管中暂时躲避。10.2.5在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10.2.6作业面遇不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10.2.7施工现场必须设急救器材,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0.3重点安全防护10.3.1工作坑1)严禁在高压线下方设工作坑。在高压线附近设工作坑时,必须遵守下表的规定,保持安全距离。输电导线电压(千伏)1以下1~1520~4060~110220允许沿输电导线垂直方向最近距离(米)1.53456允许沿输电导线水平方向最近距离(米)11.524697 2)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深,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况电力、通讯电缆2米范围内和现况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米范围内开挖工作坑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3)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4)工作坑应分层开挖并及时分层支撑。支撑前必须检查坑壁土体的稳定性、确认安全。5)工作坑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装支撑。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6)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7)撤除工作坑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拆除工作坑支撑势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并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及时回填。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撑。拆撑确有困难或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时,应停止拆撑并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8)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中,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9.3.2平台、立架、工作棚1)97 平台作业时应该按照安全技术的要求选用材料。主梁不得直接放置在坑壁土体上,支撑结构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平台木应满铺,梁、方木必须固定,平台防护栏不得低于1米。作业人员出入口设不低于1.2米的护身栏。2)安装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利用四脚架吊运的工作坑必须设活动平台,活动平台必须设定位锁固装置。活动平台就位后必须立即锁固。4)支架的的底架必须固定在梁上,支架的横拉杆不得少于四道。5)顶管坑应设工作棚。工作棚应设覆盖至工作坑防汛埂以外。6)拆除作业应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拆除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上而进行,工作坑内不得有人。平台上不得有非专业人员。10.3.3运管、下管1)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2)运管子时,吊管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绑在管子上,应用可塑性材料衬垫。3)下管前应先在平台上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4)下管时严禁管子下方有人。从活动平台下管时,应将管子吊起,稳定后开启活动平台监视坑底,确认安全后方可缓慢吊下,管至坑底30~50厘米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作业过程中,严禁手扶钢丝绳。5)管97 子就位支稳后方可摘钩。作业人员避开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关闭活动平台后,坑下人员方可作业。10.3.4人工顶管1)挖土人员应在关内进行作业,每次掏挖量:砂质土20厘米,粘性土50厘米。严禁超挖。2)作业人员如有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报告工长或技术人员。3)用卷扬机水平牵引运输车时,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挖土人员的指挥。4)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应检查土车的四个吊点.并将四个吊钩挂好。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坑底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后方可起吊土车,并用长绳控制,土车在平台落伪稳后方可摘钩。5)必须经常检查吊索具、地锚、制动装置,确认安全。6)坑内、管内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24伏,潮湿时应用12伏。7)卷扬机牵引小车运行时,管内严禁人员进出。严禁人员乘小车进出或上下。8)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9)顶进作业中,顶镐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挖土人员的指挥。10)顶进前挖土人员必须在管内,并在顶进中观察管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顶镐作业人员暂停处理。97 11)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10.3.5机械顶管1)机头吊起、吊下作业时,要使钢索夹角在60度以内。以防吊钩抓损、脱落等危险,所用钢索直径在20mm以上。2)供电系统,必须安装有漏电触电保护器的安全装置,否则严禁使用。所有电缆接插件在使用时严禁进水、进泥、进油,严禁接插松用。3)每班必须观察油脂泵是否正常供油,如不正常应排除。4)正式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陪训,使他们了解本机的构造、特点及操作要领然后才能上岗操作。5))洞口封门被拆除,并确认没留下任何障碍以后,才可以进行顶进。6)通风换气是长距离顶管中不可却少的一环。否则可能发生缺氧或气体中毒现象。换气可采用鼓风机,将空气送到管道操作人员处。(其他注意事宜参照“人工顶管”部分)10.3.6注浆1)制浆和注浆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压浆罐、注浆泵的压力表、安全阀及管路等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2)注浆前应封堵掌子面与管理道间空隙,加固顶进入口处的工作坑壁,并安装注浆管嘴。3)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明确联络信号及人员分工,作业人员协调配合。97 4)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程序操作并控制压力,补浆必须由工作坑向顶进方向依次推进。5)检修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6)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撒的浆液,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10.4安全教育10.4.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所有施工人员,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所有在施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贯穿到工程的始终。同时进行防火意识教育,现场严禁明火作业,在进行电、气焊作业时须有防火设施。10.4.2从事特殊工种的电工、电气焊工,钢筋工、木工、井下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特别是顶管机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某些特殊工种还必须按国家或市劳动局规定,考核持证上岗。10.4.3各级职能部门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工点,有权责令停工整顿,直到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10.5安全管理制度10.5.1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方案,并报审后,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否则不允许开工。10.5.2设专职安全员。10.5.397 坚持交底单制度。施工中,每道工序由施工员向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和口头安全交底,做到安全交底单交接手续齐全,切实起到对班组安全生产的指导作用。10.5.4坚持班前会制度。各生产班组每天坚持召开班前会。坚持班组长每日自检,项目部经常抽查和定期检查,公司每半个月检查,以及安全员的每日巡查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每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10.5.5在现场醒目位置及危险区域设置各项安全标志、标牌、宣传品等,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10.5.6对各类事故均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过;事后没有制定和采取安全施工防范措施不放过。97 第十一章现场消防、保卫措施11.1现场消防、保卫范围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室、材料库。11.2消防设施配置在生活区配置两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有:专用消防钩、消防斧、消防铁锹、消防桶、水龙带、干粉灭火器等等。11.3施工现场消防措施11.3.1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相结”的方针。11.3.2施工现场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设立专职干部一名,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11.3.3时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防止和消除火险隐患。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险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11.3.4由于施工造成道路不畅,开工前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范围内的现有消防设施进行认定,并结合施工进度情况完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报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建立实施安全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奖优罚劣。11.3.5施工作业用火经保卫部门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并与地方消防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定期对经理部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的学习,提高大家的消防认识,保证工地的消防安全。11.3.6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易燃材料专库储存。103 11.4现场保卫措施11.4.1施工现场建立门卫和24小时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配备训练有素的人员,守卫人员值勤要配带值勤标志。11.4.2加强对施工队的管理,掌握人员底数,签订治安协议,非施工人员不得留宿现场。11.4.3制定严格的现场出入证制度(包括行人和车辆)。103 第十二章传染病专项措施针对去年“非典”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我单位积极开展工地和施工人员防控“非典”等传染疾病的活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市防止传染病有关的政策法规,采取专项措施,切实加强施工工地的管理,保证正常生产,积极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居住条件。针对本工程制定如下措施:1、严格实行封闭管理;2、民工宿舍达到每人2m2,每间不超过10人且通风良好;3、工地民工生活区做到每天至少消毒1次;4、食堂为独立房间,有当地食监所颁发的“卫生许可证”;5、食堂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努力搞好食堂卫生,炊事员必须有健康证;6、食堂环境及设备做到:有必要的消毒、通风、防尘、防腐、防鼠、防蝇、洗涤、污水处理、废弃物存放等设施;食堂内外整洁,创造无鼠、无蝇、无蟑螂、及其他孽生物产生的环境条件。7、食堂加工机具、灶具及盛放食品的器皿,必须卫生,在使用前洗净消毒,保证清洁卫生,炊事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工作服、帽穿戴整齐。103 第十三章做好服务和配合13.1真诚为业主服务,做好施工配合工作13.1.1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我公司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配合好业主的工作。在施工中信守合同,确保按业主要求的工期和质量完成任务。13.1.2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针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现场管理的一切要求和指令,现场项目经理立即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及时布置,亲自督办,认真解决,并及时将解决情况报建设单位和公司主管部门备案。公司主管部门建立与建设单位配合的联系单,定期回访建设单位,以此检查和督办项目经理部的服务工作。13.1.3我公司将严把工程质量关,按照合同的各项规定对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进行精心施工,担负起施工、竣工以及修补工程缺陷的全部责任。工程竣工后,由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保修期间的回访及组织缺陷修补工作。认真听取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及时了解该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工程质量情况。13.1.4为了便于业主随时了解我们施工现场的动态情况,我公司计划为业主提供计算机远程控制接口,让业主更好地实时、同步掌握施工形象进度。13.1.5我们郑重承诺:真诚为业主服务,做好施工配合工作。103 13.2积极配合监理,力创优质工程13.2.1在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监理程序办事,尊重监理的意见和建议。13.2.2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每月向监理工程师按时提交施工进度表;遵守监理例会制度。13.2.3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发布的各项指令,积极、主动配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力创优质工程。13.2.4在施工中我们接受监理单位对施工进度的监督,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力争提前竣工,如因我单位责任延误竣工日期,我方将承担责任。13.3尊重设计单位,做好配合工作13.3.1施工前,我们将认真进行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13.3.2我们将尊重设计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意图施工,在施工中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有出入时,主动请示设计协助解决,绝不擅自更改设计。13.3.3对于在工程中局部需要变更设计的地方,我们将积极、主动向设计单位提供现场的真实数据资料和可靠依据,为业主节约投资着想、为方便设计着想、为保证工程质量着想提出我们的建议,尊重设计单位,做好配合工作。13.4与监督站、市政管理部门配合13.4.1103 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完成施工备案工作。定期向监督部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和质量完成情况;认真听取监督部门抽查中提出的问题,将整改措施及时报告监督部门。13.4.2按市政工程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与工程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尽快投入使用。103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1施工设计图纸……………………………………………………11.2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11.3有关建筑法规文件……………………………………………...31.4其他资料………………………………………………………...31.5效力顺序………………………………………………………...3第二章工程概况………………………………………………………42.1工程简介………………………………………………………...42.2主要设计情况…………………………………………………...52.3现场环境状况…………………………………………………...52.4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及气候条件……………………………...62.5主要工程量……………………………………………………...7第三章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分析…………………………………83.1工程特点………………………………………………………...83.2重点及难点……………………………………………………...8第四章总体施工部署………………………………………………….104.1工程总工期………………………………………………………104.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104.3.施工方法的选择………………………………………………...124.4施工段落划分与安排……………………………………………144.5施工阶段安排与主要控制工期…………………………………144.6施工临时设施及施工平面布置…………………………………154.7工期保证措施……………………………………………………17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215.1施工方法总说明…………………………………………………215.2测量………………………………………………………………215.3施工降排水………………………………………………………235.4机械顶管施工……………………………………………………255.5人工顶管…………………………………………………………395.6顶管施工的土壤加固措施………………………………………485.7支线明开槽施工…………………………………………………505.8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525.9闭水试验…………………………………………………………555.10井坑、沟槽回填………………………………………………..565.11施工现场各种现况设施的保护措施…………………………..57第六章顶管施工工程质量预案……………………………………….606.1管线轴线偏差过大………………………………………………606.2地面沉降与隆起…………………………………………………61 6.3顶力突然增大…………………………………………………..626.4管道接口渗漏…………………………………………………..636.5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646.6顶管前端正面土体坍塌………………………………………..646.7柔性接口漏水、渗水…………………………………………..65第一章雨期施工措施………………………………………………...67第二章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688.1质量目标:优良………………………………………………..688.2质量保证体系…………………………………………………..688.3质量控制措施…………………………………………………698.3.1施工前期……………………………………………………...698.3.2施工测量……………………………………………………...708.3.3仪器和设备…………………………………………………...718.3.4土方工程……………………………………………………...718.3.5现场降水和排水……………………………………………...718.3.6开挖控制……………………………………………………...728.3.7雨季施工……………………………………………………...728.3.8挖出土的位置………………………………………………...738.3.9回填土………………………………………………………...738.3.10砂石管基…………………………………………………….738.3.11开槽施工的圆形管道安装………………………………….748.3.12顶管施工的钢筋混凝土圆形管道………………………….748.3.13钢筋混凝土检查井………………………………………….788.3.14施工验评标准……………………………………………….82第三章文明施工及防止扰民的措施………………………………...85第四章安全生产措施………………………………………………...88第五章现场消防、保卫措施……………………………………...97第六章传染病专项措施…………………………………………...99第七章做好服务和配合…………………………………………...100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机顶坑平面、断面结构图接收坑、后作坑结构图工作坑起吊支架结构图顶坑占地布置图D1550顶坑布置图机械顶管坑井点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