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00 KB
  • 2022-12-03 10:56:31 发布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工程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防治对策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工程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和防治对策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省市、跨流域的特大型调水工程,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工程受水区控制范围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化较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膨胀土胀缩、黄土湿陷、软土。通过分析工程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对每一种地质灾害类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及建议。关键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膨胀土胀缩,黄土湿陷;软土Abstract: the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 Projectisa major provincesandcities, interbasin watertransferproject, supporting waterpipelineprojectin theSouth-to-NorthregioninHebeiprovince widecontrolrange, change area’sgeological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main typesofgeological21\nhazards forthegroundcollapse, groundsubsidence, groundcrack, sandliquefaction,expansion soil swelling-shrinkage, collapsibleloess, softsoil. Throughthedistributionsituation, type, scale, causeofformation andthedevelopmenttrendofthe maingeologicalhazardsintheproject area, the preventionmeasuresand suggestions for eachtypeof geologicaldisasterswereproposed.Keywords:geologicaldisaster;groundsubsidence;subsidence;crack;liquefaction;expansivesoil,collapsibleloess;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引言21\n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跨省市、跨流域的特大型调水工程,河北省受水区地处北纬36o18′~39o30′、东经114o23′~116o42′之间,南起冀豫边界,北至京、津二市南缘,西起太行山东麓,东至渤海之滨。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工程是直接从总干渠、输水干渠引水至各用水目标的输水工程,受水区控制范围涉及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共7个市。城市供水目标包括7个设区市、18个县级市、73个县城、4个市级重点工业区和华北油田等11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区以及2个农场(中捷、南大港)。工程起点为总干渠分水口门及输水干渠分水口,终点为各供水目标的地表水厂。本工程项目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案,输水方式为重力式、加压式或两种组合方式。2地质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输水管道工程沿线地势由西北自东南依次呈下降趋势,依据《河北省地貌分区图》,地貌类型自西向东依次跨越丘陵区(Ⅱ3)、山前倾斜平原区(Ⅳ1)、冲积湖积平原区(Ⅳ2)、滨海平原区(Ⅳ3)4个地貌亚区。丘陵区(Ⅱ3):位于太行山东缘与平原交接部位,以侵蚀剥蚀为主,山势不陡,海拔低于500m。仅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4市小部分输水管道位于该区,线路分布较短。山前倾斜平原区(Ⅳ1):为太行山东麓山前倾斜平原,系由各河系冲积扇相连而成,海拔50~100m,总坡降1/1000~1/10000。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4市部分输水管道均穿越该区,线路分布较长。21\n冲积湖积平原区(Ⅳ2):系河流冲积物堆积而成,地面倾斜平缓,地势自西、西南向渤海湾倾斜,海拔5~50m,大部分坡降1/6000至1/10000,地势平缓。各市均有输水管道分布于该区,线路分布较长。滨海平原区(Ⅳ3):主要为滨海低平原区,地势低洼,多为盐碱地。仅沧州市部分输水管道经过该区,线路分布较短。2.2地层岩性管道工程地表均被第四系覆盖,除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小部分位于丘陵区输水管道下伏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地层外,区内均发育有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据《河北省第四系地质图》可知,第四系堆积厚度一般为350~550m,其成因类型复杂,以冲积、洪积、湖积以及它们的过渡类型为主,间有海积、风积、冰水堆积等类型。2.3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一级构造单元的中朝准地台,二级构造单元的燕山台褶、华北断拗、山西断隆,三级构造单元的太行拱断束、临清台陷、冀中台陷、内黄台拱、军督山岩浆岩带、埕宁台拱、黄骅台陷、沧县台拱。区内断裂构造有邢台—安阳深断裂、沧州—大名深断裂、定兴—石家庄深断裂、固安—昌黎大断裂、无极—衡水隐伏大断裂、临漳—魏县隐伏大断裂、海兴—宁津大断裂。21\n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0.20g,抗震设防烈度6~8度,区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阶段。2.4岩土体类型及特征管道沿线地表无基岩出露,均覆盖第四系地层,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根据浅部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可将土体分为如下几类:⑴黄土及黄土状土:广泛分布于山麓及沟谷,垂直节理、陡直沟壑发育,具轻微湿陷性,多属中等压缩性土。在管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黄土遇水湿陷,可能导致管道不均匀沉降、折损、破裂等,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⑵胀缩性土:主要分布在邯郸、邢台的太行山东麓丘陵与山前倾斜平原的交接地带,其中邯郸一带的大多由第三系湖泊沉积及风化形成的膨胀岩土组成,永年及邢台一带的则由第四纪早更新世湖积及冰水积膨胀土组成。膨胀土是一种胀缩能力极大的粘性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渠道开挖、填筑工程及其渠道运营过程中,由于水的侵入或缺失,膨胀土会发生胀缩变形,边坡失稳,水工构筑物破坏,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21\n⑶砂性土:主要分布在古河道或现代河流两侧,岩性主要为河流冲积的砂土。松散的砂土受到震动时可产生砂土液化,使土体丧失承载能力,造成地面沉陷、抬升和边坡滑移等。本区砂土液化主要分布在中部冲~湖积平原和滨海冲积、湖积平原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能够震动液化的砂土地层分布。⑷一般性土:广泛分布于平原区,岩性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等。另外还有淤泥质土,属高压缩性土,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及湖沼洼地。软土具有触变性,可产生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工程地质问题。2.5水文地质条件概述⑴地下水含水系统及含水层组划分工程区地下水含水系统为第四系孔隙含水系统,含水层岩性由山前至滨海平原一般依次为卵砾石、中粗砂、细粉砂。含水系统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第一含水层组底界面埋深40~60m,通称浅层地下水;第二含水层组底界面埋深120~170m,第三含水层组底界面埋深250~350m,第三含水层组底界面埋深350~550m,第二~第四含水层组通称深层地下水。  ⑵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1\n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其次是田间灌溉回归水及侧向补给,入渗条件和入渗量的大小与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埋深、地形因素密切相关;深层地下水属于承压水,在天然状态下以侧向补给为主,在开采条件下,尚有越流补给及粘性土释水。地下水径流在天然状态下基本与地貌含水层结构变化一致,由山前平原~滨海平原,地下水径流强度逐渐减弱;由于近年来地下水超采,地下水径流方向发生改变,呈现出向漏斗中心汇流的特征。地下水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在地下水埋深小于3~4m地区,通过蒸发也排泄一部分地下水。⑶地下水动态特征浅层地下水动态主要属入渗~开采型,受大气降水与人工开采影响,一般与农灌相关,由于集中开采,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深层地下水动态为开采~径流型,受人工开采制约,水位下降较大,自流水区已消失,多年水位动态变化呈阶梯状下降。3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本工程区内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膨胀土胀缩、黄土湿陷、软土。3.1地面塌陷地面塌陷可分为3类,即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及地道塌陷。⑴采空塌陷21\n采空塌陷主要是因为地下矿体被采空,采空区及周围岩体呈现一种架空结构,采空区上覆岩土体在采矿、降雨或振动的诱发作用下失去原有的平衡,顶板岩体向下变形、弯曲、垮塌,直至延及地表,形成地面塌陷,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带。一般来说,采空塌陷的地表变形破坏与开采深度和开发深度密切相关。开采厚度越小,开采深度越大,则地表变形破坏表现为均匀沉降;反之,开采厚度越大,开采深度越小,地表变形破坏越不均匀,往往形成塌陷坑。本工程仅邢台市输水管道从采空区附近穿越,地表一般未形成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⑵岩溶塌陷岩溶塌陷是指在可溶岩发育地区,岩溶洞隙上方的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动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向下陷落后,在地面或地表浅层形成塌陷坑洞的现象。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包括:①二元结构:上部第四系,下部灰岩;②双层水位:上部孔隙水位,下部为岩溶水位,而且岩溶水位低于孔隙水位,岩溶水位在灰岩顶面附近上下变动;③第四系厚度小于60m为易发区,60~100m为较易发区,大于100m为较不易发区;④第四系底部无稳定的粘性土层,砂层直接与灰岩接触;⑤断层破碎带岩溶较发育、易发生地表塌陷。本工程仅保定市输水管道徐水、满城、易县、涞水等太行山山前部分地段穿越可溶岩发育地区。根据岩溶区岩溶发育程度、岩溶覆盖层的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等,对山前碳酸盐分布区各条管道遭受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评估,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中等。⑶地道塌陷21\n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备战备荒时期,开挖地道,后期在雨水或振动的诱发作用下,土体向地道塌落,形成地面塌陷。本工程仅石家庄市输水管道元氏支线段附近存在地道塌陷,元氏县地道为抗日战争时期及20世纪70年代备战备荒运动中建成,号称“村村有地道”,地道在当时村镇挖掘,沿主街分布。由于输水管线线路没有经过村镇内部,且距离现有村镇最近距离50m以外,评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3.2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自然和人为作用下发生的地面下降的地质作用。造成地面沉降的因素很多,如:构造运动、开采地下水、建筑物荷载、软土固结等,其中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开采深层承压地下水。过量抽取地下承压水,使取水段汇水砂层及给水粘性土层之间压力差加大,从而加速了粘性土释水,随着粘性土释水,其孔隙度变小,而产生体积垂向压缩变形,反映到地面即地面沉降。地面沉降量的大小直接与地下水开采量有关。但开采地下水只是形成地面沉降的外部条件,而产生地面沉降的内在因素与地质结构密切相关,同时受地层中粘性土厚度的控制,局部地段可能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有关。21\n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面沉降,已形成临西、南宫、衡水、晋州、高阳、保定、任丘、沧州、青县、廊坊、霸州等11个沉降中心。其中以沧州沿海沉降最为严重,沉降中心沉降量已达2500mm。更需要警惕的是地面沉降速率在全国是最高的,河北平原东部及沿海一带是以分米计的。地面沉降已成为河北平原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其主要特点为:①地面沉降属于渐变性、累进性的灾害,隐蔽性强;②地面沉降具有滞后性,往往滞后于地下水位的下降;③地面沉降属于面状的灾害,影响范围大;④地面沉降往往是非均匀性的,沉降量区域差异大,更正加了它的危害性;⑤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成灾很难恢复。本工程大部分位于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面沉降带,因此,地面沉降为本工程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地面高程资料的大范围失效、加大了风暴潮灾害、建筑物基础沉降、地面开裂、地下管道断裂等。21\n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估一般以沉降量及沉降速率为判别标准:内陆地区:①现状评估标准:累计沉降量小于1000mm为危险性小,1000~2000mm为危险性中等,大于2000mm为危险性大;②预测评估标准:沉降速率小于40mm/a为危险性小,40~60mm/a为危险性中等,大于60mm/a为危险性大;③综合评估标准:取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中危险性大者。沿海地区:①现状评估标准:累计沉降量小于500mm为危险性小,500~1000mm为危险性中等,大于1000mm为危险性大;②预测评估标准:沉降速率小于20mm/a为危险性小,20~40mm/a为危险性中等,大于40mm/a为危险性大;③综合评估标准:取预测评估结果。3.3地裂缝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地裂缝的发育受构造因素和非构造因素的制约,按其形成主导原因,大致可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①构造地裂缝:是在区域构造应力驱动断层蠕滑和区域微破裂(节理)开启,使岩土体开裂成缝直接延及地表,或由于地壳应力活动不够强,驱动的构造活动不足以使其构造破裂形迹延及地表,该处破裂源位移向上传递过程中逐渐被上覆土层吸收,未波及地表,呈隐伏状态,但在随后的外营力作用下,如降雨、重力冒落、人为静动荷载、抽取地下水引起的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等作用下,隐伏裂缝才在地表显现。该类地裂缝有差异沉降、水平拉张、水平扭动三向变形特征,对建筑物的破坏机理主要是水平张力与垂直剪切力,裂缝所经之处,建筑物几乎无一不受破坏,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灾害是地裂缝长期活动的效应。②非构造地裂缝是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地表破裂,主要包括塌陷伴生裂缝、地面沉降裂缝和脱水干裂缝。21\n地裂缝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主要集中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与中部平原交接带、冲洪积扇前缘、扇间洼地、古河道及现今河道附近,多出现在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区。构造地裂缝受活动断裂控制,大致沿北东向展布,以邯郸市活动最为显著,另外,石家庄市滹沱河北大堤也有构造地裂缝出现。非构造地裂缝多发生在上细(淤泥质土、轻亚粘土、黄土状土)下粗(砂层、砂砾层)的浅层土体结构地区。河北平原地裂缝的发生地点存在由南向北定向推移的规律,1963年始发于邯郸,邢台地震后第一次出现高潮。此后,地裂缝的发生时间按序北移,依次在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及广大外围地区。本工程大部分位于河北平原地裂缝易发区内,近年来地裂缝活动加剧。因此,地裂缝为本工程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经常造成农田及水利工程毁坏、建筑设施及民房开裂、不均匀沉陷、公路破坏等,还造成农田灌溉水肥的流失,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3.4砂土液化21\n松散的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饱和砂土的孔隙全部被水充填,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将导致孔隙水压力的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的短暂时间内,原来由砂粒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的状态称为砂土液化。砂土液化的发生与砂土类型和性质、层位埋深、地下水位、地震震级、震中距离、地面运动历时等因素有关。发生砂土液化必需具备砂土、饱和、震动三个条件,影响液化的因素主要有:①砂土的粒度成分:颗粒越细、均匀级配的砂土,粉砂、细砂及含少量粘性亲水胶体物质的砂易于产生液化;②砂的密度:疏松的砂易液化,密实的砂抗液化;③砂层的有效覆盖压力愈大,愈不容易液化;④曾发生过液化又重新被密实的砂土,较易重新液化;⑤动强度(地震震级)愈高,历时愈长,则液化破坏愈严重,液化影响的深度愈大,波及范围也愈广。砂土液化的产生,使土体丧失承载能力,地面沉陷、抬升和边坡滑移,震动时在上覆盖层较薄的地方由地震所形成的裂缝中喷出砂水混合物,不仅会掩盖房舍农田,也会淤塞疏排水系统等。在砂土液化严重的地区,地面会形成裂缝,并伴以喷砂冒水、桥闸破坏、建筑物基础变形甚至破坏,或产生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等。砂土液化是一种典型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它是饱和砂土和低塑性粉土与地震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河北省中部冲—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区,有面积大小不等的能够振动液化的砂土层分布,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时,除抗震设防烈度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5膨胀土胀缩21\n膨胀土是以亲水性很强的蒙脱石、伊利石等矿物为主要成份的粘性土。其主要特征是在不同状态下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很大变化。在天然状态下,其结构致密,具有较大的容重和干容重,土体处于硬塑或坚硬至半坚硬状态,压缩性比较小,抗剪强度、无侧限强度和弹性模量一般都比较高;在遇水后,发生膨胀,强度显著下降,工程地质性质变坏;在失水干燥后,其土质虽然恢复坚硬,但发生收缩变形,产生明显的张开裂隙。由于这些特性,膨胀土不但有很高比率的胀缩变形,而且常常随着环境变化反复交替进行,因此可造成建筑地基变形甚至沉陷开裂,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本工程区膨胀土主要分布在邯郸、邢台的太行山东麓丘陵与山前倾斜平原的交接地带,其成因类型包括上第三系湖相成因膨胀粘土岩、上第三系粘土岩风化成因膨胀土、第四系下更新统湖相成因膨胀土、第四系下更新统冰水成因膨胀土4种。膨胀土是一种胀缩能力极大的粘性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渠道开挖、填筑工程及其渠道运营过程中,由于水的侵入或缺失,膨胀土会发生膨胀变形,边坡失稳,水工构筑物破坏,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对于工程建筑也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使房屋等建筑物地基发型变形,引起房屋沉陷开裂;对铁路、公路危害也十分严重,导致路基变形,铁轨移动等,影响运输安全和正常运行。3.6黄土湿陷21\n黄土湿陷是黄土的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黄土具有在自重或外部荷重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发生突然下沉的性质。引起湿陷的原因是因为黄土以粉粒和亲水弱的矿物为主,具有大孔结构,天然含水量小,具有粘粒的强结合水连结和盐分的胶结连结,在干燥时可以承担一定荷重而变形不大。但浸湿后,土粒连结显著减弱,引起土结构破坏产生湿陷变形。造成黄土湿陷原因主要有三种:①黄土的力学性质从内部改变了黄土在浸水及外部荷载因素下,使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从而发生湿陷;②黄土内部受浸水湿化作用下,使土壤自身摩擦力降低,外部扰动作用诱发湿陷;③黄土内部结构发生崩解,使黄土颗粒间胶结强度弱化,颗粒间相对迁移,并伴随小颗粒进入大间隙,同时由于颗粒间胶结被水溶解,在外部扰动作用下强度已不堪平衡,造成土质结构损坏。本工程区湿陷性黄土一般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太行山东麓丘陵及山前倾斜平原的河谷两侧。黄土湿陷性对人类工程活动危害很大,常使建筑物、渠道、库岸造成破坏。在管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黄土遇水湿陷,可能导致管道不均匀沉降、折损、破裂等,对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3.7软土21\n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软塑到流塑状态的土,如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按沉积环境分类,主要包括滨海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沼泽沉积4种。本工程区软土主要分布于沧州沿海地带及邯郸永年洼、保定白洋淀一带的冲湖积区。软土由于具有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和不均匀性,易造成建筑物不的均匀沉降、侧向滑移,堤岸、边坡不稳定等,给工程建设造成危害。4地质灾害防治对策4.1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目标是取得最充分的减灾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损失。要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就要遵照下列原则科学规划、设计、实施防治工程。⑴预防为主的原则: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发生的机会,削弱灾害活动强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可以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来减轻或基本扼制灾害的发展,防止或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②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灾害预测预报,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避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③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应尽量避开灾害点或灾害集中分布地段,防患于未然。实践表明,适时采取预防措施是防止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最有效途径。21\n⑵防治工程与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其它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应当把地质灾害防治与其它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并且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工程建设规划,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可以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⑶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常受到客观条件、认知程度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因此,要取得好的减灾效果,首先要作好防治规划,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防治对策和措施,采取预防与重点治理并举的方针,从总体上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⑷防治工程最优化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一般需要比较巨大的投入,它既是复杂的技术工作,又是复杂的经济工作。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需要本着最优化原则审慎对待。最优化原则的核心就是实现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最小风险、最大效益的有机结合。4.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针对本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引发和遭受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结合本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提出以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21\n⑴地面塌陷:①采空塌陷:对于威胁严重、防治困难的工程建筑,应采取合理避让;在临近采空区地段,应对采空区采取充填等工程措施。②岩溶塌陷:建议做进一步勘查,查明下伏地层溶洞、裂隙发育情况;做好地表水防水措施及地下水控水措施;在溶洞、裂隙发育段采用挖填、强夯、灌注填充等工程加固措施,必要时可加跨盖;③地道塌陷:进一步进行勘察工作,查清地道空间分布及其破坏现状;合理避让,或挖除其中的软弱充填物,采用回填碎石、块石、混凝土或注浆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⑵地面沉降: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系统监测工作,定期定点进行精密水准测量,以监控地面沉降发展的变化;采用柔性管道或采用柔性接头对接管道。  ⑶地裂缝:进一步查明地裂缝发育带及潜在危害区,合理避开地裂缝危险带,一般避让宽度不少于10m;合理开采地下水,限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控制地面沉降活动,防止地面沉降对地裂缝的促进活动;在管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若发现地裂缝,采取适当处理措施如夯实、填埋等,或采用外廊道隔离、内悬支座或内支座式管道活动软接头连接措施预防地裂缝的破坏;采用柔性管道或采用柔性接头对接管道。⑷砂土液化:采用振冲法、机械振密、换土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对于砂土液化危险性小的地基,可以采用柔性接口,以提高管道适应液化沉陷的能力;对于中等液化地基,采用减小不均匀沉降、提高管道适应能力的方法,即采用柔性管道或柔性接头的同时,适当调整管道的埋深、加强管基整体性(基表夯实),减小荷载和偏心。21\n⑸膨胀土胀缩:进一步查明膨胀土的分布范围、发育厚度、埋藏深度以及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合理开采地下水,保持地下水位相对稳定,避免地下水位大幅度频繁升降,防止膨胀土反复胀缩;对于膨胀土胀缩危险性小的地基,可以采用管道或柔性接口;对于膨胀土胀缩危险性中等的地基,采用柔性接头的同时,增加砂土垫层或对地基进行夯实。⑹黄土湿陷:进一步查明湿陷性黄土分布范围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并采取必要的人工土质改良措施;对于黄土湿陷危险性小的地基,可以采用柔性管道或柔性接口;对于查明的湿陷性中等~大的地基,采用柔性接头的同时,增加砂土垫层或对地基进行夯实。⑺软土:进一步查清场地软土的分布、组成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特征;进一步查清场地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水位动态等水文地质条件,更为准确地评价软土触变隐患;采取机械碾压法或夯实法等工程处理措施。5结语21\n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输水管道工程受水区控制范围广,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变化较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膨胀土胀缩、黄土湿陷、软土。工程实施前,应查明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一般以管道为中心,周围1km)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针对建设项目可能遭受、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应有具体的防治措施,并加以实施,以达到科学防灾、减灾的目的。参考文献:[1]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2]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R].2004.[3]河北地矿建设工程集团公司.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河北省段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03.[4]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邯郸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13.[5]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13.[6]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保定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13.[7]21\n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石津干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11.[8]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廊坊干渠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R].2007.[作者简介]陈利(1969-),男,湖北黄冈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灾防治、岩土工程测试等专业工作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