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3.00 KB
  • 2022-12-03 10:56:41 发布

(1doc)四川省乐山市关于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关于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抢险救灾工程)建设单位(盖章):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8月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n\n《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n\n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抢险救灾工程)建设单位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廖政权联系人高逊联系方式18780107182邮政编码610200通讯地址乐山市市中区龙游路西段55号建设地点井沙大道肖坝至安谷镇高山村(起点:29°30ˊ33.06〞N、103°39ˊ29.7〞E;止点:29°32ˊ54.2〞N、103°43ˊ28.2〞E)立项审批部门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乐发改审批[2017]377号建设性质P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管道工程建筑E4852占地面积/绿化面积/总投资25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65%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建设项目的由来目前乐山主城区有供水企业4家,供水总规模17.06万m3/d,根据《乐山市主城区城市供水专项规划》,规划近期(2020年)主城区需水量为29万m3/d,现有水厂供水能力17.06万m3/d(含正在建设的第五水厂),尚缺水量12万m3/d。尤其到夏天用水高峰期时段,部分区域已出现供水压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为解决临港产业园区、高新区、肖坝、青衣、沙湾新区片区的供水能力不足问题,按规划迁建第一水厂也是必然的趋势。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供水范围包括高新区等,建成后近期取水量为10万m3/d(远期达20万m3/d),四川省环保厅出具《关于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4]2号)同意开展项目建设。目前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正在建设中,同步建设4650m配水管道,水源区周围已完成保护区周边建筑的拆迁工作及隔离网等设置,预计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建成时间2018年,项目建成完毕后第一水厂则全部关停(第一水厂取水头于2017年9月底关停)。而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与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网无管道连接,清水无法接入高新区管网,在此基础上,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35\n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设计给水管主管管径为DN800,主管全长8.7公里,起点与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相接,终点至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项目的建设可连接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至迎宾大道已建给水管道,项目建成后完善了现状管网,可保证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向高新区供水,解决供水不足问题。2017年5月18日,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具了《关于乐山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相关项目纳入抢险救灾工程议定事项的通知》(乐府常定[2017]117号),明确了井沙大道输水管网工程纳入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由于该工程为抢险救灾工程,建设单位前期已动土施工,已于2017年8月底完成项目建设。因此,本次评价为补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都必须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都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本项目为输水管道工程,属于新建城镇管网及管廊建设内容,依据建设项目分类目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二、产业政策与规划选址的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管道工程建筑类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的第一条第22款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另外,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乐发改审批[2017]377号”文件同意《关于核准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复》,同意项目实施。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35\n(1)用地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清水输水管网走向为规划走向,路线方案依据规划具有唯一性,乐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市政[2017]06号),选址符合城乡规划要求。项目输水管网不永久占用土地,仅临时占用用地,不改变用地性质,用地符合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2)与《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符合性本工程部分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范围内,本工程与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符合性分析见下表。表1-1项目与条例符合性分析序号《条例》要求本工程内容符合性分析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本工程55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本项目不属于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满足《条例》要求。符合2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本工程470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范围内;本项目为清水管道工程,建成后不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满足《条例》要求。符合根据上表可知,本项目满足《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保护要求。3、选线环境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主要连接高新区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网,高新城区已建成给水管网支网,因此,本项目连接至高新区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网走向具有唯一性。其输水管线起点接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沿井沙大道走向布置,终点至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1)路线走向与环境相容性分析:路线走向区域地貌主要为河谷平原区,区域地质属中、新生界地质年代,地表层以下为红砂页岩,由粘土与红砂胶结而成,走向途径用地类型主要为市政用地及荒地等;管线走向主要为平原区,区域地下水含量少,埋深浅,仅在地层裂隙或层断处有少量地下水;管线沿线分布有少量敏感点,主要包括郑明村、茶山村、回龙村、新河村、刘河村、泊滩村、二郎村等。项目走向与环境相容性分析见下表。35\n表1-2路线与环境相容性分析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沿线敏感点分布穿越地表水区域属河谷平原区,地表层以下为红砂页岩,由粘土与红砂胶结而成,走向途径主要用地类型为市政用地及荒地等区域地下水含量少,埋深浅,仅在地层裂隙或层断处有少量地下水沿线200m范围内主要敏感点为郑明村、茶山村、回龙村、新河村、刘河村、泊滩村、二郎村项目不穿越地表水与周围环境相容性分析:项目地质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涉及农村区域,根据可研报告,管线埋深1.0~1.5m,区域地下水含量少,且埋深3米以下,开挖过程地下涌水较小;沿线涉及敏感点较多,走向避开敏感建筑物,不涉及拆迁,不占农田,通过设置2m高围挡、洒水降尘、加强管理等措施,可最大程度避免扬尘、噪声污染,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占地生态恢复。总体,在采取相应施工工艺、环保措施后,项目管线施工与环境相容。(2)施工期配套公辅设施:区域交通便利,施工期车辆进入较为方便,同时接电、接水等条件成熟,施工期生活排水依托附近农户化粪池处理。(3)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具有环境容量。根据上表可知,项目选线环境是合理的。三、工程主要内容(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抢险救灾工程)建设性质:新建(补评)建设单位:乐山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井沙大道肖坝至安谷镇高山村(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清水输水管道1根,管径为DN800,长约8.7km。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3。35\n表1-3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备注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清水输水管道工程已建成输水管道8.7km,管径DN800,管材主要为球墨铸铁管管,局部特殊地段采用钢管。目前已完成管道敷设。管道走向:起点接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沿井沙大道走向布置,终点至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管道工程共计开挖量12528m3,回填量6960m3,弃方量5568m3噪声、扬尘、废水、生活垃圾、施工固废、水土流失/已建成辅助工程水土保持拦挡、排水、管沟回填等。水土流失//占地工程管道临时占地10440m2(开挖段长8700m,管沟宽1.2m),施工工区占地10m2,主要布置在既有道路处,临时堆土场位于管道开挖两侧临时占地范围内。破坏植被//控制阀门、排气阀、泄水阀及阀门井检修阀门每隔3km设置1处,共设置3处;在相应位置设置DN200复合式排气阀与DN200闸阀;输水管道低点设计放空排水阀,口径DN300;在适当位置设置检修蝶阀井。//已建成公用工程供电依托当地供电设施///供水生活用水依托当地水///排水依托周边既有排水措施///临时工程施工便道依托机耕道及井沙大道,未设置施工便道///施工营地项目未设施工营地,施工周期较短,施工人员全部为附近临时工///施工工区设置了1个施工工区,施工工区主要布置在既有道路处,不新增临时用地,施工工区主要包括施工机械临时停放点、材料临时堆放点、材料加工点等。噪声、废气//土石方临时堆场临时堆土沿管道走向两侧堆放,未设置临时堆场固废、水土流失//弃渣场本工程未设置弃渣场。弃渣部分回填后,不能利用的全部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固废//环保工程废水防治在施工工区新增了临时沉淀池1座//已建成噪声防治敏感点采取了围栏隔声、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已建成扬尘防治设置了2.0m高围挡、定期洒水降尘、加强管理等措施//已建成35\n生态保护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建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未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临时工程//已建成四、工程设计方案1、管道横断面设置本次设计的管道桩号K0+000~K6+256段,清水管与原水管平行敷设,管中心间距2.0米;余下管段清水管与原水管各居道路一侧,沿道路边沟敷设,管中心距边沟外壁2.0米。图1-1k0+000~K6+256段管道横断面布置图图1-2k6+256~K8+242段管道横断面布置图2、管线纵断面本工程设计管线位于新建井沙大道东侧,起点端从安谷供水站起终点端与迎宾大道现状给水预留井相接,本工程给水管线与在道路上的部分与道路纵断面线性保持一致,不作调整,道路红线以外的,沿现状路面需满足最小覆土。管道覆土深度平均为1.2m。3、管材选择主体输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PN=1.6MPa,橡胶圈接口,道路横穿管采用钢管,并用混凝土满包。不同管材之间及与阀门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35\n4、附属设施(1)控制阀门为了检修及输水安全的需要,每隔约3km设置一处检修阀门,本工程共设置3处检修阀门。(2)排气阀为了充水期间排出空气,防止通水不畅或空气受压,引起水锤,破坏管道;正常运行时排出空气,避免形成气团妨碍通水;管道排放期间进气(正常排放或维护排放)防止管道出现负压。在相应位置设DN200复合式排气阀与DN200闸阀。(3)泄水阀为了管道检修时,能把管内存水放空,根据计算,在输水管道低点设计放空排水阀,口径DN300。(4)检查三通为管道运行检修的需要及管道施工的便利,在检修蝶阀前设置了1个带有沉渣功能,保护蝶阀启闭的DN800检查三通。五、主要原辅材料及施工设备本项目为非污染类项目,营运期不涉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本工程施工期主要原料为砂石骨料、水泥、碎石、沥青,项目主要购买成品的混凝土管道,现场不设预制场。破除的路面恢复所需沥青均外购商品沥青,现场不设沥青拌合站。本项目施工期间主要原辅料见表1-4,主要设备见表1-5。表1-4主要原辅料一览表工程名称型号及规格用量输水管道工程球墨铸铁管DN800mm8553m钢管Ф820mm147m原辅料砂石骨料/10000m3水泥/4000m3碎石/7000m3沥青1000m3表1-5主要设备一览表35\n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路面破碎机KY-35442装载机KX-92643压路机Cys178844推土机BDS-34545挖掘机JH1846运输车辆东风汽车6六、工程占地及土石方平衡1、工程占地本工程新建管道总长8700m,管沟开挖长8700m,开挖深度1.0~1.5m,开挖宽度1.2m,占地面积为10440m2,占地类型为临时占地;新增了施工工区1处,占用区域现有道路用地,占地面积约10m2,占地类型为临时占地。临时堆土场位于管道两侧开挖临时用地范围内,不累计计算。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见下表。表1-6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项目占地面积(m2)占地类型(m2)占地性质市政用地荒地输水管道1044034407000临时占地施工工区10100临时占地小计10450345070002、土石方平衡依据项目设计资料,管网工程挖方量为12528m3,填方量为6960m3,弃方5568m3,表土全部回填;施工工区均利用已有道路用地,其场地平整,无需开挖可以直接利用。本工程弃方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堆放,本工程不设弃渣场。本工程土石方平衡表见表1-7。表1-7工程土石方数量估算表项目挖方(m3)填方(m3)弃方(m3)去向输水工程1252869605568运至政府指定的建渣场总计1252869605568七、拆迁及恢复工程本项目管线走向主要沿河堤及道路测布线,避开建筑物,因此,不涉及拆迁工程。仅破除部分道路用地,施工结束后对道路路面进行恢复。35\n八、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实施的原则项目施工组织应结合区域内气象水文条件,合理组织施工。工程必须遵循从准备工作→认可实施报告→组织实施→检测合格→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并做好各工序的衔接配合,使之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施工准备前查明地下管线基本分布、走向及埋深等,对应钻孔中心线和对应地面标高走向进行测量。根据核查,区域现有管网走向沿着道路从西向东,本管道走向平行于现有地面管网,不交叉。垫层平基验收合格后,达到一定强度即可安管。管道运至施工现场,沿线摊开,严格按产品标准进行逐节检验,不符合标准的不得验收。施工时,放管前做好清除基础表面污泥、杂物和积水,复核好高程样板的中心位置及标高。放管自下游排向上游,下管采用人工和设备配合,铺管时,管节平稳吊下,人工安排放置,使管子平顺相接。(2)本工程采用封闭围挡施工,禁止非施工车辆及人员进入。为避免和减缓水土流失,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雨天特别是暴雨时,应禁止施工。(3)施工期交通组织本项目施工期可能对沿线交通运输及居民出行带来一定影响。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应避开道路运输高峰期,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城市集中居住区等。2、施工布置由于施工区域机修、汽修设施配套齐全,故不单独设置机修、汽修设施,可利用项目所在地周边的机修、汽修厂,本工程未设置机修房等;本工程弃方沿线堆放,未设置临时堆土场,全部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处置;施工便道依托机耕道及井沙大道,未设置施工便道;项目未设施工营地,施工周期较短,施工人员全部为附近临时工。本工程设置了1处施工工区。综合考虑,施工工区布置在沿线道路侧。施工工区点位图如下图所示。35\n二郎村施工工区图1-3施工工区点位图根据现场勘查,施工工区位于该工段临河道路侧,施工工区东南面60m有二郎村,目前该施工工区已平整恢复。3、施工条件(1)施工用电区域周边主要分布有住宅及企业,故施工用电可考虑直接从市政电网中接入。(2)施工用水沿线市政给水系统完善,完全能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的要求。施工和生活用水可就近从市政管网获取。(3)施工原料本项目施工机械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施工过程所需的砂石料、块石、水泥、沥青等可选择市场化的运输方式,以满足本项目的原料需求。(4)对外交通本项目区域的道路畅通,区域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九、工程总投资及工期安排项目总投资2547万元,全部为建设单位自筹。本工程已于2017年8月底建成,建设工期2个月。十、施工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35\n本项目区域交通便利,不设施工便道;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为附近临时工;施工材料均采取外购成品,不设施工拌合场等施工场地;临时挖方全部堆至沿线两侧;本工程新增1处施工工区,施工工区位于已有道路,环评要求其施工机械临时停放点、材料临时堆放点、材料加工点等尽量远离居民等敏感区域,且靠近敏感点处增设2.0m处隔声围挡,同时,加强施工工区的现场管理,评价认为施工总图布置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清水输水管道,经勘查,本工程55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470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范围内。通过现场调查,由于李码头第一水厂建于1959年,建成较早,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居民区、企业等,目前该水源保护区不满足《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保护要求,目前,建设单位已报送取消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的文件。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35\n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中下游,北连眉山市,东邻自贡市,南接乐山市,西靠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55′—104°00′,北纬28°25′—29°55′之间,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幅员面积的2.64%,居全省第10位。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总体趋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大。最高处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鞍山主峰,海拔4288米,最低处是犍为县新民镇马厂坝岷江出口,海拔307米,相对高差3981米。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坝三种类型,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8530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6.5%,主要分布于市境峨眉山、峨边、金口河、马边、沐川一线的西南部,是凉山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丘陵面积2694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1%,主要分布于峨眉山、沐川一线的东北部,为缓慢上升长期剥蚀的红色丘陵区。河谷平原面积1603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2.5%,主要沿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两岸分布。本项目管线起点接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沿井沙大道走向布置,终点至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乐山市地层较为简单,共4个系,分别为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下第三系和第四系。侏罗系遂宁组(J2S)分布于本区东部边缘的青平以东一带,由棕红色泥岩间夹细、粉砂岩为主,厚约300m。侏罗系蓬莱镇组(J3P),分布于遂宁组的西北侧,呈北东向展布:矛桥至青平以及五里山以北一带,安谷东南边境一角也有分布。由紫红色钙质泥岩夹灰白色砂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构成,厚约200m左右。白恶系夹关组,主要沿龙泉山呈北东向展布,向西南跨岷江穿过乐山城区,南部到达车子山一带;北部经悦来、棉竹,跨青衣江,到达平兴、临江一带。夹关组地层由砖红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同色粉砂岩与砂质泥岩构成,多大型斜层理,呈巨厚型块状,属河流相与沙漠相沉积,厚约300~400m,蓖子街一带厚约364m35\n。乐山大佛就刻在此地层岩石崖壁上。白垩系灌口组,分布于本区西北边境平兴、悦来一带夹关组地层西北侧、城区长征制药厂、棉竹以及牟子以东一带,由棕红色、砖红色泥岩夹砂岩为主构成,有时夹石膏,厚约290m左右。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已砖红色、棕红色泥质砂岩为主,厚约100m,分布本区西北部边缘一带。新生界第四系的上更新统地层,分布于河谷的二级及其以上阶地和五里山一带,由黄泥砾石层构成,二元结构明显,厚10~50m左右;第四系的全新统地层,分布于河流的一级地域河漫滩,由灰色、紫红色泥砂、砾石构成,也是二元结构,厚6~20m,为主要农耕地带。侏罗系到第三系地层展布的规律是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从老到新。乐山市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其中丘陵占地总面积的50.24%。平原占44.47%,另外还有5.29%的山地。地势高差不大,最高点是剑峰红坳儿山顶(718.9m),最低点在王坝子(350m),相对高差368.9m。地势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山地: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面积43.6km2,分布在区域北部NE向延伸的顶高山至剑峰以北一带,属龙泉山山地。另外区境西部的平兴以南,也有一小块山地,它们都属于低山。丘陵:面积414.6km2,岷江以东丘陵面积最大,岷江与青衣江间,青衣江以西,大渡河以南都有成片丘陵分布。丘陵按照相对高度区分为3种。①高丘:相对高度>100m,主要有夹关组块状红砂岩经剥蚀、侵蚀形成,分布于龙泉山与水口以西一带。②中丘:相对高度50~100m,为本区主要的丘陵地貌,是以丹崖赤壁的丹霞地貌,它是红层砂岩构成为主。高丘与中丘常形成顶平、身陡,具有丹崖赤壁的丹霞地貌,它是红层方山的一部分,这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地貌资源,区内凌云山、乌龙山、车子山、鬼城山、白岩山等,都是丹霞丘陵地貌。据实测阶段年龄分析,凌云山一带丘陵的地貌年龄在81万年左右。③低丘:相对高度小于50m,多由蓬莱镇组、灌口组、下第三系细、粉砂岩、泥岩经剥蚀、侵蚀形成,外形多呈馒头状或低矮的方山状。低丘是本区重要的农耕区。平原:面积367.0km2,沿江河两岸是平原的分布区。平原分为两种。①河谷冲积平原:由河流冲积泥砂形成的全新统地层构成,包括一级阶地、河漫滩和河心沙洲。此种平原地势地平、利于灌溉,是主要的农业、城镇分布区。平原通常称为“坝子”,全区主要有苏稽—罗汉坝子、安谷—车子坝子、通江—牟子坝子共3处。②老冲洪积台状平原:由更新统老冲洪积平原经流水切割而成。呈台状,也叫台地。由于它高出河谷冲积平原,俗称为“坪”或“山”,如苏稽的“狄坪山”、杨湾的“塘坪”、大渡河南岸的“茶山”35\n等,黄色粘土、砂、石构成的二元结构明显,土质偏瘦亦不利于灌溉。一般属于河流的二级及其以上阶地。本区河流阶地共分5级。第1级一般高出河面5m,分布于白杨坝、安谷、苏稽等地;第2级高出河面20~30m,分布于城内新村广场、茶山、唐坪等地;第3级高出河面80m左右,分布于尖子山等地;第5级高出河面140m左右。以分布于五里山为最多(第4级不明显)。尖子山第3级阶地经热释光测年判断其形成时间为69.1万年前。三、水文乐山市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富,三条主要河流环绕市区,东临岷江,西靠青衣江(雅河),南面有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牟尼芒山和邛崃山脉,从乐山市峨边县西来,在乐山市中心城区南面的肖公咀汇入岷江。大渡河乐山段全长140km,河流落差340m,平均比降为2.43‰,多年平均流量为1438m³/s,最大洪峰流量为10000m³/s,洪峰水位434.6m;最枯流量258.0m³/s,水位426.4m。大渡河区域河段二十年一遇洪水位高程为367.65-369.30m,五十年一遇洪水位高程为368.25-369.90m,因此开发区区域不会受到洪水的侵袭。青衣江,又名雅河,也是岷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宝兴县巴郎山、夹金山麓,流经乐山市夹江县,在乐山市中心城区西面的水口乡草鞋渡与大渡河汇合后注入岷江。青衣江乐山段全长102km,河流落差165m,平均比降为1.62‰,多年平均流量为573m³/s,最大洪峰流量为18700m³/s,洪峰水位416.3m。最枯流量78.0m³/s,水位407.0m。岷江发源于青海省和川西北的岷山山脉,经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入境,由市中区东北面进乐山,在乐山市中心城区肖公咀与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其流域面积广、水量充沛。岷江乐山段全长263km,河流落差137m,平均比降0.58‰,多年平均流量为470-2700m³/s,最大洪峰流量为15100m³/s,洪峰主位429.0m,最枯流量19.00m³/s,水位422.1m,岷江杜家场段枯水期平均宽度170m,平均水深2.6m,流量260m/s(水量保证率在95%以上)。四、气象特征乐山地域处于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因地域处在北纬29度附近,全市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年日照时数历年平均1106.3小时35\n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4.0℃年平均降雨量1023.2mm年平均蒸发量1164.4mm年平均气压965.7mmHg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雷暴天数29.5日全年主导风向NNE年平均风速1.4m/s次主导风向为NNW,冬季盛行NNE风,夏季盛行NNW风初霜期平均开始在12月底,终霜期平均结束在2月初无霜期日数为332天,无冻土。五、土壤与植被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耕地常年由农作物覆盖;森林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主要乔木树种以桉树、马尾松等人工林为主,主要灌木树种以白芒等禾草类为主,群落结构较简单。陆生植物以栽培的农作物为主,有水稻、小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等经济作物,还有各类蔬菜等。项目所在区域位于乐山市市中区附近,园区的用地主要为农田和工业用地,动物只有人工喂养的家禽和家畜,野生动物仅为种群有限的鸟类及地里田间小动物为主,为发现珍惜动植物保护区,无重点保护的野生、珍惜濒危动物。六、乐山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介绍(1)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新饮用水水源地2013年9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具《关于同意调整乐山市第一水厂饮用水新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3]267号),取水口为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取水口(东经103°39′22″,北纬29°30′38″),调整后的一级保护区为:取水口下游700m至取水口上游2000m之间,库区河道中泓线至水库右岸正常水位线的水域;从取水口下游700m至取水口上游2000m之间的沿护堤纵深50m的陆域;调整后的二级保护区为:35\n取水口下游700m至取水口上游4500m之间,水库正常水位线内除一级保护区的水域;安谷水电站回填工程完工后形成的生态河靠电站库区一侧的市中区罗汉镇金子坝至沙湾区嘉农镇张坝对应的回填区域之间,除一级保护区外的陆域;拦河大坝左侧至市中区安谷镇大湾山和沙湾区太平镇庙子山至太平镇一碗水之间,太安路靠河岸一侧的陆域;调整后的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水域上边界上溯1800米至沙湾区太平镇沫东坝坝头放水闸的水库正常水位线内的水域;生态河靠电站库区一侧的沙湾区嘉农镇张坝对应的回填区域至沙湾区太平镇沫东坝之间的陆域;沙湾区太平镇庙子山至太平镇一碗水和沙湾区太平镇观音寺之间,太安路靠河岸一侧的陆域。(2)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为大渡河李码头(东经103°44'45",北纬29°33'24"),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下游至大件码头,上游至观音滩河段的水域。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北岸从大件码头沿斑竹湾公路至北甲子湾的沿江陆域和南岸从观音坝至铜库子沿河纵深2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从观音滩至草鞋渡、南瓜嘴、麻枯浩、鸭儿坝、沙湾口河段的水域。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北岸肖坝全部和其南岸从铜库子经鹰嘴岩至沙湾口沿江纵深200米的陆域。准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从草鞋渡至青衣江徐浩大桥江段的水域;从大渡河麻枯浩至峨眉河大堰坎河段的水域;从大渡河麻枯浩至临江和杨老坪河段的水域;从大渡河麻枯浩、鸭儿坝至大渡河吕湃口、周陆坝、宋官坝、郭落坝、东风水电站各河段的水域。准保护区陆域范围为:左岸沿城区至青衣公路经斧头山道乐峨公路至徐浩大桥临江的陆域和其右岸纵深200米的陆域;从大渡河麻枯浩至峨眉河大堰坎河段两岸纵深200的陆域;从大渡河麻枯浩至临江和杨老坪河段两岸纵深200的陆域;从大渡河麻枯浩、鸭儿坝至大渡河吕湃口、周陆坝、宋官坝、郭落坝、东风水电站各河段的水域内诸岛(坝)和沿岸纵深200的陆域。本工程位于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新饮用水水源地下游3.5km,不在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经勘查,本工程55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470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范围内。35\n环境质量状况(表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管线工程所涉及水体为大渡河,地表水引用《乐山市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8月14~8月20日的大渡河的监测数据。本项目大气引用《乐山市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8月14~8月20日进行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其3#监测点位距本项目2.0km,位于项目评价范围内,引用有效。由于本项目管线与李码头(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管线在安谷镇走向一致,本项目噪声引用《李码头(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抢险救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7年8月14~8月15日进行的噪声敏感点监测,满足噪声现状监测要求。一、地表水环境地表水引用《乐山市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8月14~8月20日的大渡河的监测数据。地表水监测数据见下表。表3-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引用)单位:mg/L监测断面检测项目检测结果8月14日8月15日8月16日单位5#断面(大渡河分支右侧上游500m处)pH7.827.857.85无量纲化学需氧量899mg/L五日生化需氧量1.31.21.2mg/L氨氮0.0440.0530.062mg/L石油类0.010.010.01mg/L悬浮物657mg/L总磷0.450.400.41mg/L总氮0.980.910.86mg/L8#断面(拟建污水厂排污口下游5000m处)pH7.877.897.89无量纲化学需氧量676mg/L五日生化需氧量1.20.91.0mg/L氨氮0.0390.0470.059mg/L石油类0.020.020.02mg/L悬浮物766mg/L总磷0.040.050.06mg/L总氮0.790.810.76mg/L35\n采用单项指数法对该2个断面水质进行评价,现状评价结果如下:表3-2评价河段统计及评价断面监测因子pHCODBOD5氨氮石油类SS总磷总氮5#断面范围值7.82~7.858~91.2~1.30.044~0.0620.015~70.040.86~0.98标准值6~9≤20≤4≤1.0≤0.05/≤0.2≤1.0标准指数0.41~0.430.4~0.450.3~0.330.044~0.0620.2/0.20.86~0.988#断面范围值7.87~7.896~70.9~1.20.039~0.0590.026~70.04~0.060.76~0.81标准值6~9≤20≤4≤1.0≤0.05/≤0.2≤1.0标准指数0.44~0.450.3~0.350.23~0.30.039~0.0590.4/0.2~0.30.76~0.81监测结果表明,大渡河水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域标准,水质状况良好。二、环境空气本项目大气环境引用引用《乐山市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8月14~8月20日进行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表3-3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统计结果(引用)点位监测项目浓度范围(mg/m3)标准值(mg/m3)质量指数(Pi)3#(黎明村)PM10(日均值)0.021-0.0520.1500.14-0.35PM2.5(日均值)0.017-0.0320.0750.23-0.43SO2(小时值)0.007*-0.0240.5000.014-0.048NO2(小时值)0.026-0.0460.2000.13-0.23注:*为检出限下限值。从上表可知,评价区域参与评价的各监测因子的单项评价指数均小于1,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表明区域空气质量较好。三、声环境由于本项目管线与李码头(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管线在安谷镇走向一致,因此,噪声直接引用《李码头(斑竹湾)第一水厂水源迁建工程》于2017年8月14日~8月15日敏感点噪声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噪声监测结果表(引用)单位:dB(A)检测项目检测点位检测时间、时段及结果[单位:dB(A)]2017.8.14昼间2017.8.14夜间2017.8.15昼间2017.8.15夜间环境噪声3#郑明村544653464#刘河村55475648监测结果表明,其敏感点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35\n级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声学环境较好。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外环境关系区域范围内敏感点主要为郑明村、茶山村、回龙村、新河村、刘河村、泊滩村、二郎村等。项目管道施工不穿越地表水。本工程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影响表现为施工期,主要影响因素为施工噪声和扬尘,因此,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3-5项目外环境关系、主要保护目标和级别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保护目标概况保护级别环境空气、声环境郑明村南侧,30m农宅,8户20人GB3095-2012二级;GB3096-20082类;茶山村南侧,35m农宅,7户18人回龙村南侧,40m农宅,8户18人新河村南侧,65m农宅,10户25人刘河村南侧,46m农宅,6户15人泊滩村南侧,60m农宅,12户30人二郎村南侧,30m农宅,10户25人水环境大渡河地表水Ⅲ类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Ⅲ类水体,饮用水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不引起水土流失35\n评价适用标准(表四)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项目SO2(mg/Nm3)NO2(mg/Nm3)PM10(mg/Nm3)PM2.5(mg/Nm3)环境质量标准限值1小时平均24h平均1小时平均24h平均24h平均24h平均0.500.150.200.080.150.075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表4-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执行标准环境噪声标准dB(A)昼间夜间2类60503、地表水大渡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表4-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项目pHCODCrBOD5NH3-N石油类总磷总氮标准值(mg/L)6~9≤20≤4≤1.0≤0.05≤0.2≤1.04、地下水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限值。表4-4地下水环境质量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Ⅲ类限值序号项目Ⅲ类限值1pH6.5~8.52总硬度≤4503高锰酸盐指数≤3.04硝酸盐≤205NH3-N≤0.26氯化物≤2507硫酸盐≤2501、废气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如下:表4-5《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二级)35\n污染物排放标准名称无组织排放(mg/m3)标准来源颗粒物1.0GB16297-96二级标准2、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其他生产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排放标准。具体数值详见表4-6。表4-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单位昼间夜间dB(A)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为清水输送管道工程,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废气。因此,本项目无需设置总量控制指标。35\n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主要污染来源于施工期,因此施工期是本项目评价的重点。由于管道较短,且地形不复杂,均直接采用管道开挖施工方式。具体施工方式、工艺如下。1、管道开挖施工工艺(1)测量放线管沟开挖前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现场标准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点,根据管沟开挖先后顺序进行测量放线。管沟开挖前,应预先了解地下障碍物及管线的分布情况,以免施工时遭到破坏,现场查明附近地下所有管线的基本分布、走向及埋深。(2)基础开挖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将地面路基等结构破除,破除后的废方尽量堆在管沟一侧施工作业带范围内,装载机及时将管沟侧的废方铲至运输汽车内,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根据施工要求,采取从上至下的顺序,按图纸要求深度开挖,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积水,禁止边填筑边开挖;临时弃方堆放以不影响施工安全和交通运输;开挖中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采取应急措施;设置施工标志和施工照明。施工期考虑采取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施工方式,先破拆原有路面路基,再清表。环评要求,施工前张贴告知单,告知附近居民点的施工情况。(3)管沟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各检查井井位详细调查既有管线线位。沟槽开挖采取人工开挖为主,以免触碰到其他综合管线。开挖不得破坏、挖断其他管线。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垂直开挖时,要根据土质的情况做好槽壁的支护措施,防止沟槽坍塌。施工过程中应有效地降低沟槽内地下水,并做好槽壁加固措施,以保证沟槽开挖的安全且预防流砂的出现。(4)基坑排水本工程施工期间采用明排水法施工,项目区域为农村区,区域地下水水位埋深较深,工程开挖较浅,不涉及地下水的大面积涌出,因此,不存在基坑排水。(5)地基处理35\n管道应敷设在支撑能力达到管道基础支承强度要求的原状土地基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上。有部分管道敷设在较浅杂填土上,杂填土不能作为管道基础,因此对该部分采用级配连砂石混填。(6)管道铺设管道应放置于平整夯实土层且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2%。起重机下管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垫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接口及钢管的外防腐层应采取保护措施。管道铺设时,应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给水管道暂停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7)闭水试验管道敷设完毕正式运行前,为检验管道的密闭性,需进行试压实验。清水管道需进行闭水试验。(8)管顶覆土铺设完工后,进行土方回填,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为30cm,并进行夯实,回填到距离地面0.5米时,按照路面结构敷设,回填的高度与主体路面高程吻合。管道施工工艺及产污流程见下图。图5-1管道开挖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施工方案简述(1)施工方案为降低项目施工影响,项目采取边挖边埋设管道的方式进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对项目交通、周边敏感点的影响。由于项目施工会占用部分道路,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工作人员维持施工现场的交通秩序。同时,建设单位应通过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上报申请,对施工道路交通进行安排,并在施工路段前方200m设置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绕道行驶,避免交通拥堵,减缓管线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同时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强噪声施工作业,每天22:00~次日06:00和12:00~14:00禁止进行强噪声作业。35\n(2)临时工程设置情况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托机耕道和井沙大道,可利用现有道路,未设置施工便道。所需的砂石、条石等原辅材料全部外购于当地。整个项目采取分段施工,施工周期为2个月,施工人员全部为附近临时工,项目未设施工营地,管网敷设需要进行土石方的开挖,土石方沿管道走向两侧临时堆放,开挖的表土就近堆入项目区范围内,在管道铺设后及时利用表土进行绿化,未设置临时堆场。施工结束后,多余土方外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地方进行堆放,整个工程未单独设置弃渣场。在弃渣运输时,要注意覆盖,避免运输途中散落。临时堆放区域设置了弃土防护堤和密布网,防止雨水冲刷水土流失。本工程设置了1处施工工区,目前已平整恢复,施工过程中未发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污染工序及环节本项目为管网工程,属于非污染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大部分发生在施工期内。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弃渣、施工扬尘等。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其主要污染工序如下:1、废气:主要为基础开挖产生的扬尘、施工过程中机械车辆将产生尾气。2、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闭水试压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3、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开挖等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噪声。4、固废:主要来自于基础开挖等过程产生的弃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5、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施工占地、开挖等施工活动对土地利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局部地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由于该工程为抢险救灾工程,建设单位已动土施工,已于2017年8月底完成工程建设。经过现场勘查,施工现场无明显环境问题,未收到相关环保投诉。本次评价仅对施工期作简要回顾性分析。一、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废气35\n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TSP。另外,运输车辆行驶可能产生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本项目沥青均为外购,未设置沥青熬制拌和站,因此,在道路恢复时产生的少量沥青热油蒸发,能够实现达标排放。经调查,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现场采取了湿法作业、打围作业、硬化了道路、设置了冲洗设施、配齐了保洁人员、定时清扫了施工现场;车辆未带泥出门、运渣车辆未冒顶装载、现场未搅拌混凝土、场地无积水、现场未焚烧废弃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地扬尘污染。②水泥、石灰等运输全部为袋装,储存时全部采用篷布覆盖。③施工场地出口处放置了防尘垫,出施工场运输车辆用水清洗了车体和轮胎,土、砂、石料运输未超载,装高未超过车厢板,并加盖了篷布。④材料堆放场和临时堆土场定期洒水;施工工区和临时堆土场设置了2.0m高封闭围拦;及时清除了散落的物料,保持了道路整洁。⑤大风天气未进行土方开挖;⑥及时清运了施工废弃物,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易产尘物质的车辆全部采取封盖严密。通过调查,施工期废气均得到有效防治。2、废水施工废水包括施工场地基层灰土拌合废水、闭管试压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废水。(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调查,本项目未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为附近临时工,生活污水依托当地住房的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废水用于附近农灌,废水不外排。(2)施工冲洗污水经调查,基层灰土拌合废水通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闭水试压废水产生量很小,收集后经过临时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周边绿化,施工废水未进入地表水。通过调查,施工废水均进行了有效处理。3、噪声项目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机械运行时在距离声源5~15m的噪声值在76~98dB。因此,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调查,施工设备35\n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设备,并加强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了设备非正常工作产生的高噪声污染;合理布置了高噪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高噪设备位置;合理的安排了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靠近敏感点工段,设置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的标识牌;建设单位加强了对附近敏感点等路段的施工管理;同时在施工现场张贴了通告和投诉电话,施工过程中未收到施工噪声扰民的投诉。施工期已经结束,施工噪声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且施工期间未收到任何噪声投诉事件。4、固废经调查,本项目挖方全部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建筑垃圾全部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全部收集处理。经调查,建设单位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1)对可能产生扬尘的废物采用了围隔堆放的方法处置。(2)装运泥土时加强了管理,避免了野蛮装运和乱卸乱倒现象。运输车辆全部做到了装载适量,加盖遮布等措施,出施工场地前做好了车体和车轮外部清洗。(3)采用了全封闭型施工方式。(4)物料运输避开了敏感点和交通高峰期,避免了交通堵塞等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区域无弃土弃渣乱置现象。5、生态保护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路基永久占地对土地的影响,其次为管线、路基开挖过程中引起的水土流失影响,同时,可能对城市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施工期采取了以下环保措施:(1)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弃渣尽量回填,表土全部用作可绿化覆土,及时进行了生态恢复。(2)开挖、回填时尽量避开了雨季。(3)利用施工段临时堆土,堆土均远离河道,避免了雨水冲刷进入河道。(4)严格控制了临时占地区域,做到了边坡相对稳定,岩石、表土不裸露。(5)加强了施工管理,严格限制了作业范围,防止破坏沿线以外的生态环境。(6)在施工场地设置了截水沟,将雨水引入了地面排水系统,避免了施工场地遭雨水冲刷,避免了表面裸露的时间过长,防止土壤流失。(7)废弃土石方上覆盖了塑料薄膜等防风、防雨措施,避免水土流失。通过调查,本工程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水源地保护措施35\n通过调查,本工程55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4700m管道位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陆域范围内。本工程位于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新饮用水水源地下游3.5km,不在大渡河安谷水电站库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内。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期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1)未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临时工程(施工工区、堆场等),废水、废渣未进入地表水体。(2)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地表清理及边坡护坡,避免了碎石落入水体。(3)严格了施工管理要求,施工工段设置了1名管理人员,加强了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通过调查,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对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二、运营期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本项目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清水输水管线,属于非污染性生态项目,因此,项目在营运期无“三废”产生。35\n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六)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现场TSP未造成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汽车驾驶CO、NOx水污染物施工人员生活污水COD、BOD、SS、NH3-N未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废水SS沉淀池收集后回用,未对水环境产生影响固体废弃物开挖土石方土石方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尽量回用,不能利用的运至指定的弃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夜间55dB(A))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主要生态影响为开挖引起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主要采取如下生态保护措施:(1)废方开挖后及时运输,临时堆土场进行了毡布遮盖。(2)在施工场地设置了截水沟,将雨水引入地面排水系统,避免了施工场地遭雨水冲刷破坏。(3)开挖、回填时避开了雨季,雨季施工时保持了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4)施工时收集保存了建设中的熟土,并覆盖了熟土,施工结束后对占地进行了迹地恢复。在采取上述措施,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5\n环境影响分析(表七)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且施工期按照相关环保规定要求,落实了相应环保措施,未产生环境污染事件,同时,施工期相关部门也未接到任何环保投诉。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经调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住户化粪池处理,施工场地基层灰土拌合废水均沉淀处理后回用;试压废水经沉淀后用于周边绿化,施工期废水均不外排,施工废水未对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现场设置了施工围挡,封闭了施工现场,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定期对开挖的作业面洒水,湿法作业,减少了转运渣土次数,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进行了清除,清理阶段做到了先洒水后清扫,同时,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施工场地出口放置了防尘垫,土石方车辆车厢进行了严密清洁,未发生泄漏,加工了施工管理,在大风天气暂停了土方开挖、回填,同时土方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有效措施。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未改变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设备,并加强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了设备非正常工作产生的高噪声污染;合理布置了高噪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高噪设备位置;合理的安排了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靠近敏感点工段,设置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的标识牌;建设单位加强了对附近敏感点等路段的施工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中未收到任何噪声投诉事件。工程主要弃方由施工单位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建筑废料尽量全部回用,不能利用的运至政府指定的弃渣场;本项目施工人员为附近临时人员,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处理措施,统一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处理,施工期固废处置有效,未造成二次污染。施工结束后及时覆土,弃渣尽量回填,表土全部用作可绿化覆土,及时进行了生态恢复,开挖、回填时尽量避开了雨季,利用施工段临时堆土,堆土均远离河道,避免了雨水冲刷进入河道,严格控制了临时占地区域,做到了边坡相对稳定,岩石、表土不裸露,加强了施工管理,严格限制了作业范围,防止破坏沿线以外的生态环境,在施工场地设置了截水沟,将雨水引入了地面排水系统,避免了施工场地遭雨水冲刷,避免了表面裸露的时间过长,防止土壤流失35\n;废弃土石方上覆盖了塑料薄膜等防风、防雨措施,避免了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有效,对区域生态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核查,本工程新建550m管道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管道输送物质为清水,不属于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满足《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二级保护区中的“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保护要求;本工程新建4700m管道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管道输送物质为清水,建成后不产污,不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满足《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准保护区中的“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保护要求。同时,建设单位施工期严格按照了《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保护要求,废水、固废不外排进入大渡河,总体来说,项目未对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产生影响。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清水输水管线,属于非污染性生态项目,因此,项目在营运期无“三废”产生,营运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三、环境正效益分析项目的建设连接了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至迎宾大道已建给水管道,在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投产后,充分保障了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向供水范围供水,保证了临港产业园区、高新区、肖坝、青衣、沙湾新区片区的用水需求,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正效益。四、环境风险分析本评价对于项目建设期间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1)风险因素识别参考四川部分地市所发生的供水管网爆管现象,导致爆管的原因按重要程度依次为野蛮施工、管道老化、工程设计(管材质量、管压)气温骤变以及地震等。施工单位野蛮施工是造成供水管网爆管的主要原因;管道老化锈蚀也会导致爆管;夏季气温升高致使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温差加大,铸铁的自来水管忽冷忽热,在骤然的热胀冷缩中,水管可能破裂发生爆管。(2)风险事故减缓措施项目的施工过程35\n环境风险评价从管理、饮用水安全等方面提出风险事故的以下防范措施:①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文明施工,杜绝野蛮施工造成的爆管事故。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工程设计,合理设计输配水量和流速,避免因水压过高,管道连接不牢造成的爆管;选用不易腐蚀、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管材。③建立事故预防、监测、检验、报警系统,采取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综合预防措施,设置检测仪,当发生泄漏事故时能及时报警,使事故能够得到及时处理。④加强事故管理,在施工以过程中注意对其它单位相关事故的研究,充分吸取经验和教训。五、项目环保治理投资估算本项目环保治理措施及投资见下表。本项目总投资25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为42万,占总投资的1.65%。表7-1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一览表时段类别污染来源治理措施投资(万元)备注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废水施工工区设置了1座1m3临时沉淀池,废水沉淀后回用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用周边住户化粪池处理//大气环境防治措施施工扬尘密闭运输;洒水抑制扬尘5/设置围护结构;薄膜覆土5/车辆尾气严格控制时间段及运输路线//噪声污染防治施工和运输车辆禁止夜间施工;严格交通管制;合理布置噪声源//在施工场地临近敏感点的地方设置临时吸声围挡;5/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1运输、处置费建筑弃渣、弃方运在政府指定的弃渣场4运输费生态水土流失设置导流渠、薄膜覆盖、植被恢复20/饮用水水源地施工期保护加强环保管理/小计42.035\n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表八)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场地扬尘设置围护结构;薄膜覆土;密闭运输;洒水抑制扬尘;严格控制运输时间段及运输路线影响小运输车辆CO、NOx严格控制时间段及运输路线影响很小水污染物施工场地施工废水、试压废水沉淀后回用、绿化对环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利用住户化粪池处理固体废弃物施工沿线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建筑弃渣、弃土堆存在指定的弃渣场噪声施工场地设备噪声、车辆噪声在施工场地临近敏感点的地方设置临时吸声围挡,禁止夜间施工,严格交通管制,对产噪大的设备采取临时声屏障做到噪声不扰民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施工过程采用边开挖边回填的施工方式;做好了弃土临时堆场管理工作;施工完成后迅速完成了场地清理工作,并对临时占地开展了迹地恢复。随着施工的结束,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会消除。35\n结论及建议(表九)一、结论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及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本评价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管道工程建筑类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的第一条第22款的“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另外,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乐发改审批[2017]377号”文件同意《关于核准第一水厂迁建改造项目配套管网工程-井沙大道输水管道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复》,同意项目实施。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本项目管网走向方案依据规划具有唯一性,乐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了选址意见书(选字第市政[2017]06号),选址符合城乡规划要求。项目输水管网不永久占用土地,仅临时占用用地,不改变用地性质,用地符合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同时,项目为供水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规定。3、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输水管线起点接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沿井沙大道走向布置,终点至迎宾大道现状给水管。通过分析,选线符合规划要求,选线避开不良地质地段,走向避开敏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区域环境质量不会明显改变,公辅设施配套齐全,环境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环境容量,因此,选线较为合理。4、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地表水:监测表明,项目所在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大气环境:监测表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声学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35\n类标准,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且施工期按照相关环保规定要求,落实了相应环保措施,未产生环境污染事件,同时,施工期相关部门也未接到任何环保投诉。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2)运营期本工程营运期无“三废”产生,故本项目在营运期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3)环境正效应项目的建设连接了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配水管网至迎宾大道已建给水管道,在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投产后,保障了乐山市城区的供水需求,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正效益。6、环保治理措施有效性分析本工程采取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治理方法技术、经济均可行,措施有效。7、总量控制本项目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废水、废气。因此,本项目无需设置总量控制指标。8、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的实施,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所采用的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项目实施后不会改变地表水、环境空气、声学环境的现有状况。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35\n附件附图目录附件:附件1立项文件附件2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乐山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相关项目纳入抢险救灾工程议定事项的通知》(乐府常定【2017】117号)附件3选址文件附件4执行标准附件5四川省环保厅出具《关于乐山市第一自来水厂迁建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川环审批[2014]2号)附件6监测报告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附图3项目与大渡河李码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