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00 KB
  • 2022-12-03 10:56:58 发布

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环评报告表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编制日期:2018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1\n《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⒈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符(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⒉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⒊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⒋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⒍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⒎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⒏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35-\n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建设单位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法人代表王世鑫联系人李海滨(18663628909)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院校街14号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联系电话18663628909传真邮政编码261041建设地点潍坊经济开发区和寒亭区境内,虞河东岸,南起双庙社区,北至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þ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810市政设施管理占地面积位于地下绿化面积地上为道路绿化用地总投资(万元)58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8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逐渐增多,污水的外排对当地环境和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目前在全国各城镇中陆续开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当地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改善项目区内基础设施现状,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潍坊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经过详细的规划及现场勘察,并考虑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从而进一步改善项目区内市政实施配套状况,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工程的建设将会为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增强对内资和外资的吸引力,为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意义十分重大。在此背景下,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拟投资5800万元建设“虞河下游溢流整治(-35-\n管道工程)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条款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受委托后,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按照国家有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9号,2015.1.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修订,2016.9.1实施);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修订);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017.1.1实施);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44号,2017.9.1实施);6、《关于从严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通知》(鲁环发〔2010〕50号,2010.7.30实施);7、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2012.5.14实施);8、《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潍政办字〔2010〕167号,2010.11.8发布);9、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10、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提供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三、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新建直径为18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网5400米;截污箱涵750米;直径为165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网700米。1)污水管网①铺设位置-35-\n新设污水管道布置在虞河东岸,其中,调蓄池起端至民主街段新设污水管道沿调蓄池西侧与调蓄池同槽敷设,民主街-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进水主管道虞河段新设污水管道沿河道东侧,接现状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污水管道在河道内敷设。②管材选择开槽施工时,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道,管道覆土为H,当0.7m≤H≤4.0m时,管道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当4.0m<H≤7.0m时,管道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当H<0.7m或者H>7.0m时,管道采用Ⅲ级钢筋混凝土管并采取加固措施。顶管施工时,采用顶管用钢筋混凝土钢承口Ⅲ级管,所选管材质量均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要求。③重力流排水管道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检查井井座、井羞采用φ700钢纤维砼材料,在车行道、各道路交叉口或大小出入口处的井盖级为D400,在人行道及绿化带内的井盖级别为C250,所选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3858-2009)的技术要求;污水检查井盖应标注“污”字样;检查井内踏步采用球墨铸铁材料。④检查井井盖下方安装尼龙防坠网,防坠网可承载300公斤重量,网目边长不应大于8cm,通过在井筒处均匀安装8个防坠网连接件固定,连接件由防坠网生产厂家配套提供,防坠网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5725-2009《安全网》的技术要求。⑤推荐管道埋深较浅时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局部地区穿越建筑物或障碍物又不宜拆迁时,采用机械顶管施工。⑥管道回填土,两侧密实度90%,管项以上50cm内密实度为85%。2)箱涵单孔3.5m×3m箱涵于现状泰祥街桥两侧桥孔过河,西侧过河箱涵顶位于河槽底以下1m,2孔3.5m×3m箱涵位于虞河东侧河堤坡脚处,进水区前端位于河堤下。箱涵总长度为750m。2、工程量及原材料情况详见表1。表1项目工程量及原材料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一污水管道工程1m54001污水管道DN1800m5400.02挖方m31690433砂石垫层m34089.8-35-\n4检查井座1085土方回填m31478316接口关键等配件m5400二污水管道工程27001污水管道DN1650m700.02挖方m3145783砂石垫层m3399.04检查井座145土方回填m3119816接口关键等配件m700三进水箱涵工程m7501土方开挖m334125.02混凝土垫层m3630.03底板钢筋绑扎m22849.54底板模板安装m26116.05底板混凝土浇筑m3854.96侧墙、顶板内模板安装m266037侧墙、顶板钢筋绑扎m220858侧墙、顶板外模安装m274379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m3296110土方回填m32323711其它配件m7502、公用工程本项目无新增员工,主要公用工程为用水工程和用电工程。用水:施工及生活供水,工程施工用水利用工程沿线水解决;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则与当地居民共用水源。用电:施工及生活用电,为保证工程施工正常供电,应自成系统,由附近居民区搭火或由变电站搭火进线,输电线顺排水工程布置,可满足工程施工及生活用电的需要。3、投资和效益投资:该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为潍坊市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⑵改善生态环境;-35-\n⑶保护水资源。从表面上看,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对于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样的经济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环境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潍坊市的污水得到综合治理,有效的减少内涝,将改善周边环境卫生及投资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都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效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发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以保证这项基本国策的贯彻和执行。社会效益是站在国民经济评价的角度上考察项目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公共服务性是区别于其它建设项目的显著特点之一。它既是生产部门必不可少的生产条件,又是居民生活的必要条件,除了可以量化的外部效益(如节约水资源而创造的工业产值)外,其外部效益还有:1)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减少疾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项目建成后将减轻由于直排污水造成的河流水体污染而间接地造成对粮、果、菜的污染。3)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加快潍坊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以利于吸引外资,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4、工程建设进度该项目建设期为4个月,计划2018年3月开工,预计2018年6月竣工验收。5、工作人员本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配套管网维护、检修人员依托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工作人员。6、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第9项“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35-\n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7、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鲁环函〔2012〕263号)的符合性为增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规范性,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特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鲁环函〔2012〕263号),根据该文件本小节着重论述本项目建设与之相对应的符合性,具体见表2。表2本项目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符合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符合性(一)建设项目立项和环评审批程序规定符合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的有关规定。1、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应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审批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2、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可直接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3、实行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首先向发展改革等项目备案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后方可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本项目属于审批制项目,可直接申请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二)项目建设与规划环评相协调的要求符合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一地三域十专项”等专项规划范围和列入山东省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划目录范围的建设项目。/(三)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要求符合1、所有新、扩、改建设项目,均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设置环境风险评价的专题章节。2、环境风险评价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3、凡未按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环保部门不得审批该建设项目。4、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选址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方可进行相关环评工作。本项目设置了环境风险评价的章节(四)建设项目审批的限制性要求符合根据《关于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监督检查的意见》(环发〔2009〕62号),涉及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本项目不属于不予审批的建设项目-35-\n1、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项目以所谓技术改造、拉动内需为名义上项目。2、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项目,其环评文件必须在产业规划环评通过后方可进行环评审查工作,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3、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总量指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4、对于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改建、迁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其他涉及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把握。(五)区域、流域和企业限批要求符合1、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对毗邻居民区的化工等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限批;城市规划区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之外,对有污染的新上建设项目要限批;对不认真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有较多未批先建项目、有较多不达标排放的区域内污水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的园区要从严审批;县(市、区)辖区内一年内出现3次及以上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6个月内对该县(市、区)新上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类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空气环境质量连续3个月排在最差的前3个点位且没有改善的,对其所在的县(市、区)的涉及废气排放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对污染严重、防治不力的设区市或县(市、区)实行从严审批。2、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全省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未达到省环保厅确定的年度改善目标的,河流两侧5公里之内对有污水排放的项目要实行流域从严审批。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3个月超标倍数排在前3名的断面、超过达标边缘的河流断面,对其负有责任的县(市、区)的涉及废水排放的建设项目实行从严审批。3、企业从严审批。企业出现一次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且限期整改未完成的,或已批项目未按规定时限申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验收未予通过的,对该企业的新上项目实行从严审批;企业一年内出现2次及以上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存在信访案件未能及时解决的,一年内对该企业的新上项目实行从严审批。1、本项目不属于区域限批或从严审批范畴。2、本项目不属于流域限批或从严审批范畴。3、本项目不属于企业从严审批范畴。从表2可以看出,本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鲁环函〔2012〕263-35-\n号)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污水管道工程,项目主体工程位于地下,不存在与项目相关的原有环境问题。-35-\n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化等):一、地理位置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山东半岛与内陆地区的交通要道,市场辐射能力强,属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跨北纬35o45′—37o26′,东经118o10′—120o01′。东临青岛、烟台市,西接淄博、东营市,南连临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西连重工业城市淄博,北临渤海莱州湾,南北最大纵距17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64公里,海岸线113公里。潍坊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地丘陵,中部是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位于潍坊市中心城区,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捷。青银高速、济青高铁、潍日高速穿境通行,北海路、月河路、西环路纵贯南北,玄武街、民主街、北环路横穿东西,以及即将动工的城海轻轨、新机场迁建工程,共筑起立体交通网络,通江达海,畅连全国。拥有青银高速13、14号两个站口,距潍坊港约半小时车程,距青岛港、青岛国际机场和济南国际机场仅需一个多小时车程。本项目位于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地质潍坊市地势南高北低,错落有致。大体上可分为山丘、平原、低地三个地貌区17个地貌类型。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低岭区,中部向北系大片波状平原,缓丘、洼地点缀其间,西部为潍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由南向北微倾斜,自然坡度在0.2%左右,地面标高在25.96~26.90m之间。潍坊市属鲁西北泛滥平原和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洪积扇地貌,地势南高北低。根据成因,可分为低山陵坡、洪积冲积平原和海岸地貌3个微地貌类型,16个微地貌单元。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低岭区,中部向北是大片波状平原,缓丘、洼地点缀其间,西部为潍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由南向北微倾斜,自然坡度在0.2%左右。-35-\n潍坊市地质构造位置处于沂沭断裂带的北段,在该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单元昌潍凹陷之内。西侧是沂沭断裂带的唐吾—葛沟断裂,东部为昌邑—大店断裂,北部临渤海中部北西向蓬莱—威海断裂,南靠汞丹凸起。境内大部地区被第四系覆盖,南部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境内地质构造特点,受沂沭断裂带及其派生构造控制。岩浆活动与鲁西隆起区类似,比鲁东古隆起区微弱。潍坊市地下水以潍城、清池村、涌泉庄一线为界,其南部属鲁中南中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中的寒亭区、坊子断陷丘陵谷地水文地质亚区的范畴。其北部属鲁西北平原水文地质区中的潍弥河倾斜平原水文地质亚区和羊口、辛安庄海积平原水文地质亚区的范围;岩性变化复杂,含水层互相叠置;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其性质多为潜水和微承压水,含水层厚度一般为6.5~30米,平均为13.5米;含水层顶板埋深7~40米。地下水总体流向为西南到东北。地震烈度为Ⅶ度。三、水文潍坊市区河流分潍河、白浪河和虞河三大水系,均依地势自南向北流入渤海莱州湾,多系季节性河流。潍河:古称潍水,发源于莒县箕屋山,上游流经莒县、沂水、五莲,从五莲北部进入潍坊市,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6市区,在昌邑市下营镇入渤海莱州湾。干流全长246公里,支流143条,其中较大支流有潍汶河和渠河。潍河总流域面积6376平方公里,是潍坊的母亲河。流域中峡山水库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白浪河:流经山东省潍坊市城区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河流,横穿昌潍大平原,白浪河的前身是潍坊老城的护城河,河水自南向北缓缓流过市中心,把潍城和奎文两区分隔开来,将潍县劈为东、西两半。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上游发源于潍坊市昌乐县打鼓山,流经潍坊市坊子区、潍城区、奎文区和寒亭区,最后经寒亭区央子镇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127公里,其中城区段21.7公里。虞河:虞河发源于灵山,全长80公里,是流经潍坊市区的三条河流之一,虞河是贯穿潍坊市区南北的一条河流,全长12.7公里。是潍坊城区主要的污水排放干道之一。潍坊市地下水含水层相互迭置,岩性变化复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岩层孔隙水,其性质多为潜水和微承压水,透水性强,含水层厚度一般为6.5~30米,平均为13.5米-35-\n。近年来,因受天气干旱、降水量少以及工业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该区地下水补给源:上部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基岩裂隙水顺层径流补给。下部灰岩裂隙溶水的补给:一是上游区的迳流补给,二是上层潜水补给,三是构造裂隙水补给。含水层倾伏于第四系覆盖层及第三层玄武层岩以下,成为一个单斜储水构造,具有一定的承压性。地下水流向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由南向北流,局部由两河分水岭分别向两侧径流。本项目建设场地土层稳定,地质状况良好。项目区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补给源主要以大气降雨为主,水位随降雨量多少而升降明显,水位埋深一般在1.5米左右。四、气候、气象潍坊市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暖冷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委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日照: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07.4小时,日照率为59%。年内日照分布不均,以5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74.3小时,日照率63%;12月最少,为176.4小时,日照率为59%。辐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4.3千卡/平方厘米。五六月份最多,为15.1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5.7千卡/平方厘米。气温:潍坊市气象局统计,历年平均气温为12.4℃。境内温度相差在0.1~0.3℃之间,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6.2℃。1月最低,为-3.4℃。极端最低气温-22.3℃,出现在1972年1月27日,极端最高气温41℃,出现在1968年6月11日。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平均气温升到6℃以上,0℃以下温度出现较少。夏季天气炎热,平均气温23℃以上,日最高温度在30℃以上的时间,平均每年68天。秋季气温逐日降低,平均气温19℃,有寒潮出现。冬季从12月开始,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日气温低于-10℃以下的时间平均每年22天。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境内处平均降水差异不大,为10-30毫米,干旱和湿润季节分明。夏季降水量为387.1毫米,占年降水量65.4%。在夏季降水中,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降水量为98.3毫米,占夏季降水量的25.4%。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4.1%。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8.7天,最多年108天(1964),最少年58天(1965)。降水日数以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蒸发:平均年蒸发量2029.5毫米,最大年2531.8毫米,最少年1620.2毫米。年内蒸发变率较大,3-5月份占全年蒸发总量的30—35%,6-9月占45-50%,l0月份至次年2月仅占20%左右。-35-\n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最高为74%(1974),最低为59%(1968)。季平均湿度以夏季最高,为75%。春季最低,为58%。月平均湿度以8月最高,为82%。3、4月最低,为57%。风向、风速:潍坊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平均频率11.2%,南南东风也较多。冬春季盛行西北西风,夏秋季盛行东南风。全年平均风速3.5m/s,4月份最大,平均4.5m/s,最大风速22.3m/s,8月份最小,平均风速2.5m/s。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5℃。12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地面温度在零度以下,以1月份最低,为-3.1℃,4-10月份各月平均温度都在平均值以上。历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为30℃,最低为5.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6.1℃(1970年6月),极端最低为-29.4℃(1972年1月)。-35-\n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潍坊市社会环境简况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辖4区、6市、2县、三个市属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72万人,户籍人口893.71万人,是世界风筝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品牌特色城市。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18°10′-120°01′,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东连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2平方公里。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潍坊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北海路纵横南北,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与青岛、烟台共享沿海投资黄金地域优势。距潍坊港5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97公里、距青岛港12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192公里。潍坊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有澎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岩、花岗石等。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常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潍坊经济发达。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3%。一、二、三、四季度GDP累计分别增长8%、8%、8.2%、8.3%,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5.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490.8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2224.6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占比为8.8∶48.2∶4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52.2%和43.7%,分别拉动GDP增长0.34、4.33和3.6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55824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8597美元),增长8%。-35-\n潍坊社会和谐稳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均步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全市始终保持了团结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二、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概况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于1993年经过山东省人民政府(93)鲁政函206号文件批准设立,开发区于200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审核,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根据潍政复字〔2006〕38号“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名的批复”正式更名为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原规划面积7km2,根据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控制规划,开发区拓展为106km2。区位优势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开发区位于济青高速公路13、14号路口之间,距青岛国际机场97公里、国际港口12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192公里,距潍坊港50公里,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能与青岛、烟台共享沿海投资黄金地带的地域优势、市场优势、信息优势和发展优势。开发区与潍坊市中心城区相连,能充分接受中心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等资源辐射。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内配套联网,达到道路、供水、雨水、污水、供热、供气、供电、通讯、宽带、场地平整“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良好。近年来,开发区管委会累计投资28.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干道、支路260多公里,铺设水、电、气、热等管线300多公里,架设桥涵20余座,实现了道路网格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真正实行“无费区”管理;建立健全法律咨询、人才交流、合同仲裁、社会保险、金融服务等投资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推行零距离服务;成立行政服务审批大厅,完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机制,给投资者提供从项目审批到生产经营全方位、包揽式服务,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35-\n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加工及制造业、服装加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新材料技术及其产品、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产品、工贸加工产业、物流发展产业、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品和医药科学和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及其产品为主目前已有日本、韩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群体,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潍坊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对外开放区域。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区、无自然保护区。-35-\n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根据潍坊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发布,距离项目最近的为经济开发区锦程中学监测点,2018年2月6日13时发布的SO224小时平均值为0.022mg/m3,NO224小时平均值是0.038mg/m3,PM1024小时平均值是0.051mg/m3,PM2.524小时平均值是0.031mg/m3,可见SO2、NO2、PM10、PM2.5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因此,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二、地表水根据潍坊市2016年4月18-19日发布的监测数据,虞河潘家庵断面COD最大浓度为49mg/L,氨氮最大浓度为1.38mg/L。评价区域COD、氨氮指标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标准。三、环境噪声本项目位于山东潍坊经济开发区和寒亭区境内,虞河东岸,南起双庙社区,北至上实环境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周边无重大噪声污染源,评价区的声环境较好,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35-\n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评价所涉及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以及被征地居民生活质量等。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动物、植被、水环境等,见表3。表3拟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特征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及时段植被沿线以人工种植植被为主占用没有国家和地方保护类植物种。将造成植被的损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动物评价区内无国家及省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物种存在沿线分布工程施工将破坏动物活动和觅食场所。影响时段为施工期。3、水环境保护目标本评价所涉及地表水主要虞河,根据潍坊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拟建项目临近虞河为Ⅴ类水体。4、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表4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北城街道店子小学W190450店子村W200520南张氏二村E1701280西小营村W851890东小营村E40260拟建项目沿线200米评价范围内现状共有5个敏感点。-35-\n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3、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4、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控制执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及《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48号)、《潍坊市防控城市扬尘污染实施方案》(潍办发[2013]27号)相关规定。2、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臭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标准。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应标准。4、施工期建筑垃圾执行《潍坊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潍政发〔2010〕44号)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无-35-\n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污水管网的铺设,建成使用后无生产等工艺。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施工期主要为线路整理、管网铺设、土方回填、表面修复等,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扬尘扬尘、噪声线路清理回填土方表面恢复下管入沟管沟开挖扬尘、噪声图1管道铺设工艺流程图说明:为施工流程为产污流程主要污染工序:㈠施工期1、施工扬尘①管沟开挖、回填土方等施工过程,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砂石、土方等建筑材料,如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污染。2、施工噪声从噪声影响角度出发,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噪声污染也较为严重,不同阶段又有独特的噪声特性。工程阶段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堆土机、平地机以及各种运输车辆,这类施工机械绝大部分是移动性声源。有些声源如各种运输车辆移动范围较大,几种声源的声功率级范围在100~110dB(A),均无明显的指向性。3、施工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垃圾包括道路开挖弃土以及道路清理产生的垃圾,其中-35-\n土石方大部分直接用于回填,少量弃土及路面清理产生的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填埋。4、其它道路开挖、土方堆存过程中,可能造成建筑土方废石堆积造成道路绿化带的破坏,施工机械燃油产生NOx、THC(总碳氢化合物)、CO等废气,施工人员会产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由于施工期路基开挖会形成裸露的坡面,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雨季会恶化生态环境,雨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影响。㈡营运期1、恶臭气体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产生恶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清掏后应立即清运,避免污泥在路线上的长期堆积。2、管网清掏淤泥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将产生淤泥,产生的淤泥经环卫部门运至污泥中转站进行处理。-35-\n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石方挖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施工扬尘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和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少,且污染物浓度很低运营期管道清淤恶臭气体污泥及时清运,恶臭气体产生量较少,且污染物浓度很低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CODNH3-N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只需就近利用现有厕所即可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过程弃土、淤泥和建筑垃圾、杂草产生量较少,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0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0运营期管道清淤污泥产生量较少,及时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0噪声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最高噪声级可达110dB(A)左右,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严禁鸣笛、限制车速等措施,可使施工噪声达标。-35-\n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为污水管网的铺设,施工期主要影响为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由于施工开挖或弃土压埋,不同程度的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降低或丧失其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加速水土流失的发生。临时弃土场在堆放过程中可能因洪水或雨水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对现有植被的破坏是临时的。施工对管路两侧1-5m的范围内植被影响较严重,施工期后期进行植被恢复和补偿。施工期采取有效的防水土流失措施,并恢复生态,因此本工程不会造成明显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影响。-35-\n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噪声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应标准,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在施工时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单位应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的噪声,使其低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2、合理安排工期,减少施工噪声影响的持续时间,将必须使用高噪声设备的工段调整为昼间进行,夜间禁止施工。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合理设置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使动力机械设备适当分散布置在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4、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下降而使其工作噪声增大。5、降低人为噪音:按照规定的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声。尽量少使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而采用现代化设备。6、建立临时声障: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建立单面声障。对施工场地噪声除采取以上减噪措施以外,还应与沿线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在作业前予以通知,并随时向他们汇报施工进度及施工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求得大家的共同理解。二、施工废气、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有挖、填土方、汽车运输及装卸等,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尘;另外,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排出的尾气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主要污染物为NOx、CO等。施工期间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以减轻建筑垃圾和扬尘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尽量避免运输车辆来往于干道,减轻对居民的干扰和对交通的影响;车辆在主干道上行驶时,其车速限制在50km/h以下,既减少了扬尘量,又可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35-\n对于建筑材料的堆放,划分堆放区,有序堆放,必要时加盖棚布;对于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采取加盖棚布并定期冲洗车辆的措施,避免无组织扬尘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采取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堆放采用篷布遮盖。运至拌和场立即与粘土混合,减少堆放时间。堆放时采取防风防雨措施,并设立围拦,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土、砂、石料运输禁止超载,装料高度不得超过车厢板,并加盖篷布。出入料场的道路、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由于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不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就近利用现有厕所;同时设置临时垃圾箱,以收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到一定量后委托环卫部门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场。四、施工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需要弃土。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植被的破坏,并且造成新的裸露地面。弃土后使疏松的土直接裸露。因此,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建设单位对于弃土应进行合理规划,按计划弃土,而且在弃土过后及时平整弃土场,及时进行绿化,避免造成水土流失。五、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等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围挡等措施,保证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降到最低。六、社会稳定性分析施工期间会造成改建路段区间的交通不便。施工期间道路沿线的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土方,这些土方废渣堆放在道路上,会对居民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城市景观和整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在该段工程结束后,土方全部回填,因此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短暂的,可恢复的。七、水土保持施工期的水土流失是短期行为,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时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35-\n②工程弃土处置不当产生水土流失;③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本工程主要为地面开挖进行管道的埋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施工时地面开挖造成地表裸露后,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原因主要是施工期填土和挖土的表土较为疏松,降雨期间很容易使松散的表土随雨水径流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施工期应采取有效的防水土流失措施,进行水土流失预防。施工期后期,水土流失量有所减少,原因是开挖的地面在施工期后期进行回填,一些植被得到恢复,防治水土流失措施也得到了落实。八、生态影响由于施工期地表土被扰动,导致表层土松散且减少了土地的植被覆盖率,而且地面开挖形成了裸露,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雨季恶化生态环境。本工程为地下管道的铺设,在道路一侧就地开挖地面,不设取土场,弃土临时放置沟道两侧空地,不设置专用弃土场地,暂存的弃土在管道下埋后回填,多余的弃土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由建设单位与环卫部门制定弃土清理协议。因此本工程取弃土场地基本不会造成水土及生态方面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料场等暂时堆放于道路一侧,临时占地主要为道路一侧的预留建设用地及绿化空地。在道路开挖施工、材料运输等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防尘措施,将会产生较大的粉尘和扬尘污染,粉尘和扬尘污染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结束而消失。由于建设单位同时采取洒水、遮盖及风天停止施工等防尘措施,粉尘影响和污染程度较低,不会造成道路两侧的生态影响。-35-\n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主要的环境污染为污水管网的定期清掏产生的淤泥和恶臭。一、废气项目运营后,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产生恶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清掏后应立即清运,避免污泥在路线上的长期堆积。二、固废项目运营后,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将产生淤泥,产生的淤泥经环卫部门运至污泥中转站进行处理。三、环境风险本工程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隐患是污水管网破裂造成大量污水外溢,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因此,针对本项目的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采取了以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采用了优质的设备、管道及零部件,确保设备、管道和零部件质量稳定;②定期检查管网系统,及时更换老化或已损坏的设施;③成立了风险事故应急小组,建立了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将运营期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产生的环境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35-\n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土石方挖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扬尘尾气设置围挡,土堆、散料采取遮盖或者洒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不带粘土驶出、不凌空抛洒;施工临时道路尽量硬化;使用预搅拌混凝土;施工物料分区布置、码放整齐。影响很小,在可接受范围内运营期管道清淤恶臭气体及时清运污泥影响很小,在可接受范围内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过程弃土、淤泥回填土坑或再利用不构成二次污染建筑垃圾回填坑洼或运往垃圾处理场杂草统一外运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运营期管道清淤淤泥由环卫部门运至污泥中转站处理噪声施工期施工设备施工噪声使用噪声较小的施工机械;避免夜间施工;高噪声施工机械远离当地居民施工,且经常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润滑性。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应标准-35-\n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一、施工期1、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及施工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2、在施工过程中执行“分层开挖原则”,施工后进行了地貌、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护土,减轻了水土流失。3、对土壤、植被的恢复,遵循破坏多少,恢复多少的原则,同时尽量增加了绿化面积,提高了项目区绿化率。4、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内外的植被。5、为防止水土流失采取毛石护坡、挡土坎、加固等水土保持工程。6、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小开挖量,回填按原有的土层顺序进行,减轻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二、运营期1、适时加强项目区内绿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质量。2、根据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制度,根据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确定不同的管理工作管理制度。3、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完善告示牌制度,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4、污水管道定期清掏产生的淤泥应及时外运,以减少对周边人员的影响。通过采取上述生态保护措施,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恢复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35-\n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一、结论1、项目概况潍坊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拟投资5800万元建设“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该项目为虞河下游溢流整治(管道工程)工程,新建直径为18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网5400米;截污箱涵750米;直径为165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污水管网700米。2、产业政策结论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第9项“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①施工噪声项目加强施工车辆及施工队伍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采取有效噪声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要求,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②施工废气、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有挖、填土方、汽车运输、装卸和运输车辆尾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和NOx、CO等。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土堆、散料应当采取遮盖或者洒水;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不带粘土驶出、不凌空抛洒;施工临时道路尽量硬化;使用预搅拌混凝土;施工物料分区布置、码放整齐。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间废气对环境影响不大。③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道路清理产生的杂草的影响由于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不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只需就近利用现有厕所即可;同时设置临时垃圾箱,以收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到一定量后运至当地垃圾处理场,不可随意丢弃。道路清理产生的杂草,临时堆放后要及时清理。④施工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5-\n本项目建设需要弃土。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植被的破坏,弃土后使疏松的土直接裸露。因此,弃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建设单位对于弃土必须合理规划,按计划弃土,而且在弃土过后及时平整弃土场,及时进行绿化,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扬尘。⑤水土保持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原因主要是施工期填土和挖土的表土较为疏松,降雨期间很容易使松散的表土随雨水径流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施工期采取有效的防水土流失措施,进行水土流失预防,本工程不会造成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⑥生态影响由于施工期地表土将被扰动,导致表层土松散且减少土地的植被覆盖率,而且在地面开挖会形成裸露,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雨季会恶化生态环境。本工程为地下管道的铺设等,在道路一侧就地开挖地面,不设取土场,弃土直接放置沟道两侧空地,不设置专用弃土场地,暂存的弃土在管道下埋后回填,多余的弃土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因此本工程取弃土场地基本不会造成水土及生态方面的影响。综上所述,经有效环保措施,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较小,且施工期间影响会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4、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①废气项目运营后,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产生恶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清掏后应立即清运,避免污泥在路线上的长期堆积。②固废项目运营后,污水管网定期清掏过程中将产生淤泥,产生的淤泥经环卫部门运至污泥中转站进行处理。③环境风险本工程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隐患是污水管网破裂等造成大量污水外溢,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通过采取一定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5、评价综合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经济开发区相关城市发展规划-35-\n,项目建成投运后,产生的各类正效益远大于产生的负效益。在建设和运营期只要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对周围环境也不会带来明显影响。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是可行的。二、建议1、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多学习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管理轨道中去,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的各项规定。3、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操作、管理培训。4、随时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35-\n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35-\n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35-\n注释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⒈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⒉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⒊生态影响专项评价⒋声环境专项评价⒌土壤影响专项评价⒍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潍坊市环境保护局翻印-35-